野月来何处,东池柳影深。
微生水风力,稍散暝云阴。
冷极萤沈草,明多鹊动林。
欲知清绝兴,不寐有孤吟。
绍隆池上对月。宋代。韩维。 野月来何处,东池柳影深。微生水风力,稍散暝云阴。冷极萤沈草,明多鹊动林。欲知清绝兴,不寐有孤吟。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
韩维。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代堂上歌行。南北朝。鲍照。 四坐且莫諠。听我堂上歌。昔仕京洛时。高门临长河。出入重宫里。结友曹与何。车马相驰逐。宾朋好容华。阳春孟春月。朝光散流霞。轻步逐芳风。言笑弄丹葩。晖晖朱颜酡。纷纷织女梭。满堂皆美人。目成对湘娥。虽谢侍君闲。明妆带绮罗。筝笛更弹吹。高唱好相和。万曲不关心。一曲动情多。欲知情厚薄。更听此声过。
和西涯相公春兴诗二首 其一。宋代。孙冕。 山馆悠悠倚峻陂,别来应是两年过。鹿麋昔日游偏好,风雨他乡梦更多。松下小轩闲雨菊,月中荒径掩云萝。归来若待头颅白,其奈岩花笑客何。
感怀诗。明代。桑悦。 侯巴爱鼓瑟,伯牙解鸣琴。师旷聪可塞,史妠声宜瘖。齐人适寰宇,耳惬临淄音。休哉大方士,宅心冥古今。
榴皮题壁。宋代。丁逢季。 水云深处扣仙居,对酌春风夜有馀。说遍东南耆旧话,始知胜读十年书。
苏昌龄时光山水小景图二首 其二。元代。曹伯启。 余生梦寐在林泉,老眼披图意豁然。可笑劳神不知止,咸阳何啻路三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