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玉太硗硗。江夏无双世胄遥。好是三生仙骨重,丛霄。
曾侍元君绛节朝。
咫尺趁扶摇。直上鹏程挹斗杓。他日挥毫能作赋,飘飘。
学取成都驷马桥。
南乡子 二月廿又八日君美弄第二雏仍前例名之曰凌云赋此以赠。元代。宋褧。 头玉太硗硗。江夏无双世胄遥。好是三生仙骨重,丛霄。曾侍元君绛节朝。咫尺趁扶摇。直上鹏程挹斗杓。他日挥毫能作赋,飘飘。学取成都驷马桥。
宋褧(1294-1346), 字显夫,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人。泰定元年(1324)进士,授秘书监校书即,改翰林编修。后至元三年(1337)累官监察御史,出佥山南宪,改西台都事,入为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擢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赠范阳郡侯,谥文清。著有《燕石集》。延佑中,挟其所作诗歌,从其兄本(字诚夫)入京师,受到元明善、张养浩、蔡文渊、王士熙方等学者的慰荐。至治元年(1321),兄诚夫登进士第一,后三年(1324)显夫亦擢第,出于曹元用、虞集、孛术鲁翀之门,时士论荣之。 ...
宋褧。 宋褧(1294-1346), 字显夫,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人。泰定元年(1324)进士,授秘书监校书即,改翰林编修。后至元三年(1337)累官监察御史,出佥山南宪,改西台都事,入为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擢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赠范阳郡侯,谥文清。著有《燕石集》。延佑中,挟其所作诗歌,从其兄本(字诚夫)入京师,受到元明善、张养浩、蔡文渊、王士熙方等学者的慰荐。至治元年(1321),兄诚夫登进士第一,后三年(1324)显夫亦擢第,出于曹元用、虞集、孛术鲁翀之门,时士论荣之。
滁州园池燕元氏亲属。唐代。韦应物。 日暮游清池,疏林罗高天。馀绿飘霜露,夕气变风烟。水门架危阁,竹亭列广筵。一展私姻礼,屡叹芳樽前。感往在兹会,伤离属颓年。明晨复云去,且愿此流连。
雨中口号。清代。李锴。 沙鸟容与易急湍,江鱼泼剌避渔竿。百年野兴閒中得,一片浮云醉后看。力役樵苏循草泽,高秋风雨入烟峦。此身放浪无拘束,身外须知事事阑。
次韵自述。明代。陶宗仪。 飘零江海半生多,年少疏狂老益磨。柳拂檐牙儿手种,苔黏屐齿客来过。雨窗吟苦偿诗债,茗盌香清遣睡魔。亦欲躬耕南亩上,饭牛閒暇织农蓑。
马嵬二首。唐代。黄滔。 铁马嘶风一渡河,泪珠零便作惊波。鸣泉亦感上皇意,流下陇头呜咽多。龙脑移香凤辇留,可能千古永悠悠。夜台若使香魂在,应作烟花出陇头。
哭先民部贞穆先生 其一。明代。谢元汴。 天寒海水不相知,短世无劳折剑炊。地下眉山称小友,人间望蔡失鹰师。衿巾肃穆临千仞,梅棘孤青秀一枝。从古词流匪有命,汨罗江上莫投诗。
送金仲远调迁大同卫掾。明代。唐文凤。 龙湾江头闻蹋歌,送行将柰离愁何。离愁自深酒力浅,情比杨花飞雪多。杨花飞雪雨初洗,离人欲去行复止。大同遥遥西北天,边尘不惊严虎垒。戍屯知有张将军,将军猛气凌秋云。去年坐镇滁阳卫,今年承恩威远闻。幕府金郎总才彦,婉画奇勋刀笔健。人生要在心相知,青眼相看忘贵贱。太行渺渺千里途,雁门关西黄草枯。番儿晓咽银觱篥,羌女夜煖红氍毹。柳营肃令常镇静,霜冷月明角弓劲。他时考绩赴铨曹,报最应能赞军政。我留子去休迟迟,丈夫岂学儿女悲。秋鸿归飞有寄字,为言别后长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