枿坐云游出世尘,兼无瓶钵可随身。
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赠质上人。唐代。杜荀鹤。 枿坐云游出世尘,兼无瓶钵可随身。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质上人有时打坐,静如枯木;有时出游,飘若浮云,心无所系,随性而行,超世脱俗。其他僧人云游,还带着盛水的瓶子和吃饭的钵,而他出门连这两件东西都不带,一身之外无所有,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遇到人也不会去聊人世间的琐事,仿佛他是一个置身于世间之外的人一样。
质:和尚的称号。
上人:对高僧的敬称。
枿(niè)坐:枯坐。枿,树木砍去后留下的树桩子。
瓶钵:僧人出行所带的食具。
杜荀鹤所生活的正是晚唐战乱不止、民生凋弊的多事之秋。作为一个有良心、有正义感的诗人,面对这样的现实,不可能缄口不语。诗人对质上人的最无牵挂和最清闲表示了由衷的赞颂,而于赞语之中却含有弦外之意,寓有感慨人生的意趣,所以诗人就此写下《赠质上人》来表达自己的看法。
参考资料:
1、《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1360-1361页
因为是送给僧人的诗,所以诗开头便云佛事:“枿坐云游出世尘。”这是写质上人的形象。诗人抓住他的特征,刻画了他的不同凡俗。
第二句进一步写质上人的形象。瓶钵是云游和尚喝水吃饭不可少的器具。可是质上人连应该随身携带的一瓶一钵都没有。这就更突出了质上人超出尘世的性格,成了飘飘然来去无牵挂的大闲人了。
第三、四句,这是从质上人的精神境界去刻画他的形象。他不说一句有关人世间的话,这才写出精神上大解脱的悟道者形象。人们口上说的,都是心上想的,不说人间事,是他心里根本不想这些事,因为他把人间的名利富贵看做是虚幻、短暂、无意义的。“所谓“世缘终浅道缘深”(苏东坡语),在这位质上人身上表现得非常彻底,他完全游离于尘世之外。
他虽曾赞羡“万般不及僧无事,共水将山过一生”(《题道林寺》)的生活,但无论怎样也不能像质上人那样口不说一句人间事。所以“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既有对质上人的称赏和羡慕,也有诗人自己复杂心情的流露,字面上意义虽然浅近,而诗人的感慨颇深。
杜荀鹤的诗在语言上通俗浅近,明白流畅,所以他把严于格律的近体诗通俗化了。正因为这样,他的许多诗句包括《赠质上人》在内都在长期流传中成了人们口头的熟语。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
杜荀鹤。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观大阅。宋代。周紫芝。 落日鸣笳鼓,西风卷旆旌。熊罴千骑肃,锦绣一川明。猛士方投石,将军未请缨。不须誇剑舞,却縠是书生。
以右军书数种赠邱十四。宋代。黄庭坚。 邱郎气如春景晴,风暄百果草木生。眼如霜鹘齿玉冰,拥书环坐爱窗明。松花泛砚摹真行,字身藏颖秀劲清,问谁学之果兰亭。我昔颇复喜墨卿,银勾虿尾烂箱籯,赠君铺案黏曲屏。小字莫作痴冻蝇,乐毅论胜遗教经。大字无过瘗鹤铭,官奴作草欺伯英。随人作计终後人,自成一家始逼真。卿家小女名阿潜,眉目似翁有精神。试留此书他日学,往往不减卫夫人。
送酒与毕大夫。宋代。黄庭坚。 浅色官醅昨夜篘,一樽聊付卯时投。瓮边吏部应欢喜,殊胜平原老督邮。
训蒙绝句 西铭。宋代。朱熹。 人因形异种私根,不道其初同一源。直自源头明说下,尽将父母属乾坤。
安博站偶成。明代。许天锡。 跕鸢飞处水如苔,一发青山认宝台。压架芙蒥更旧叶,穿林刺竹长新胎。村庄野圃春初动,瘴雾蛮烟午未开。自是皇恩天广大,平分雨露及蒿莱。
风流谁似晋诸贤,烂熳城南列禊筵。何处更须寻曲水,君家元自傍清川。
春还芳草虚迷望,客散飞花强斗妍。却愧右军无述作,为君重记永和年。
壬寅上巳黄少村宅中宴会余未入都癸夘补作一首。明代。王立道。 风流谁似晋诸贤,烂熳城南列禊筵。何处更须寻曲水,君家元自傍清川。春还芳草虚迷望,客散飞花强斗妍。却愧右军无述作,为君重记永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