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真误入蓬莱岛,香风不动松花老。
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遍地无人扫。
寻隐者不遇。宋代。魏野。 寻真误入蓬莱岛,香风不动松花老。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遍地无人扫。
寻仙问道,没成想却来到了蓬莱仙岛,这里到处香气弥漫,松花自落。
仙人到底去了哪里呢?怎么到至今还不回来,这满地的白云幸好没人打扫。
隐者:隐士,脱离尘世回归自然的人,这里指所谓的仙人。
真:即仙人,道家称存养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为真人。蓬莱:又称“蓬壶”。神话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三座神山之一。
松花:松树的花。老:衰老,引申为花的衰老,即下落的意思。
采芝:摘采芝草。古以芝草为神草,服之长生,故常以“采芝”指求仙或隐居,此处代指作者所要寻找的仙人。
遍:一作“满”。
参考资料:
1、张鸣选注.宋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25
唐诗中寻访隐者不遇为题材的小诗有好几首。而似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最为后人激赏。魏野这首七绝的意境很像贾诗“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诗题中的“隐者”为谁,人们已不得而知,魏野本人即是宋初有名的隐士,他与不少隐逸者有交往,这里反映的就是诗人生活的这一方面,写的是隐者相寻,终未得遇。与贾岛诗相比,诗题虽同,内中含义却昭然有别。贾岛诗中,隐者在“云深不知处”,但毕竟“只在此山中”,还是有目标可见的,而此诗中的隐者,行迹更加漂泊不定,难以捉摸。
“寻真误入蓬莱岛”,首句点出寻访的地点,这位隐士看来是个道士,诗人称之为得道成仙的“真人”,足见敬仰之情。“误”二字,既说明诗人是不知不觉中来到此地的,也表现了他对此幽寂之景的惊异之情、“香风不动松花老”具休写所见之景。香风不动,松花自落,隐者居处之清幽可见。
第三句“采芝何处未归来”为一转折。贾岛诗中虽略去问句,却还有一回答的童子出现,魏野则将发问的对象也略去了。他自问自答道:满地白云,杳无行迹,隐者想必采灵芝去了。灵芝,历来被认为是长生不老之药,长在深山峭壁,来取不易,隐者这一去,何时归来就难么肯定了。诗人虽未能见到隐者,内心却向往之,他伫立于此,极目远眺,隐隐透出惘然若失的感情,诗篇已终,余音未了。
在宋初诗人中,魏野的风格是近于唐人的。《宋史》本传云:“野为诗精苦,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写访隐者不遇的诗,除贾岛一首外,唐人如高骈“落花流水认天台,半醉闲吟独自来。惆怅仙翁何处去,满庭红杏碧挑开”,李商隐“城廓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沧江白石樵渔路,日暮归来雪满衣”,韦应物“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等等,在唐诗中都属上乘之作。“意味闲雅”(蔡正孙语)是这些诗总的风格。魏野一生没有出仕,居处是“清泉环绕,旁对云山,景趣幽绝”(《宋史》本传),真宗遣使召之,他“闭户逾垣而遁”(《宋诗纪事》卷一),是个真隐士,他写的《寻隐者不遇》诗,于“闲雅”之外,就更有隐逸之风。前人称他诗风“平朴而常不事虚语”(《玉壶野史》),这首诗纯用白描手法,青松郁郁,白云悠悠,构成鲜明的艺术形象。将香风引入诗句,更使整个画面增辉。而这些都显示了隐者的高洁,表达了诗人的向往之情。
(960—1020)陕州陕县人,字仲先,号草堂居士。不求仕进,自筑草堂,弹琴赋诗其中。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帝祀汾阴,与表兄李渎同被举荐,上表以病辞,诏州县常加存抚。与王旦、寇准友善,常往来酬唱。为诗精苦,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有《东观集》、《草堂集》。 ...
魏野。 (960—1020)陕州陕县人,字仲先,号草堂居士。不求仕进,自筑草堂,弹琴赋诗其中。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帝祀汾阴,与表兄李渎同被举荐,上表以病辞,诏州县常加存抚。与王旦、寇准友善,常往来酬唱。为诗精苦,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有《东观集》、《草堂集》。
赠淳邑风水山人何君。元代。方回。 谁保南阳百世阡,控颐别颊每堪怜。发丘郎将焉容御,裸葬王孙幸获全。何所不如围即墨,厥今安在像祁连。小诗更举樊崇事,好与慈孙孝子传。
雨雪闭关子野公明仲祥载酒远慰晚以诗见寄和。元代。仇远。 溧阳三日雪平地,城市十家九家闭。官舍无毡冷彻骨,省事正宜寻老计。小人自不知纪年,我久忘吾岂忘世。出门无碍将何之,已拚食贫了三岁。
二酉山房歌。明代。胡应麟。 君不见昆崙高高阆风出其上,下视扶桑弱水相去几千丈。傍开四百四十门,日月东西互相望。传闻大酉小酉双名山,乃在昆崙阆风二岳之中间。帝遣藏书号群玉,金庭石室森钩连。白虹璀粲映缃帙,朱霞错落垂琅函。自从轩辕来,窅绝殊人寰。灵威丈人过,缩足不敢前。成周穆满驱八骏,蹑电乘风到灵境。岚深谷峭黯莫留,却携王母升蓬丘。祖龙炎威扫六合,秦人留书闭空峡。至今玉洞开桃花,仙源可望不可涉。坑灰未冷汉社兴,大儿中垒小子云。藜然天禄下真宰,烂漫七略罗天人。阮家居士重蒐录,蠹简纵横委胸腹。湘东再火一不留,七万瑶华烬荒簏。聚书崛起开皇朝,缥囊璚笈摩丹霄。累累三十七万卷,嘉则之殿高岧峣。诸儒雠校汰冗杂,正本亦止三万饶。开元八万最奇绝,往往玄珠出岩穴。宋时群主竞好文,一日三诏何缤纷。后来马郑诸子出,摩娑论列亦已勤。好武遍中华,马上为生涯。诗书匪故习,文具徒矜誇。鸿荒重剖大明域,九曜含辉聚东壁。天开地辟恢雄风,雾涌潢流映朝日。吾乡文宪达最先,高文大册挥如椽。青萝读书四十载,钻研法藏窥重玄。云间子渊嗜缀辑,断简残萤映墙壁。成都用修雅好奇,索摸科斗成嗔痴。南阳陈卿负综博,一生惟折五鹿角。北海冯君推殚精,歌谣委屑烦经营。突兀琅琊起文苑,力挽颓风究坟典。尔雅楼中四万轴,金石斋头五千卷。须弥磅礴宛委深,吐纳宇宙横古今。张王陆沉驱左席,何因物色来兰阴。兰阴胡生负书癖,早逐刘郎卧岩石。髫年已绝轩冕好,壮岁偏耽穷鬼力。北走燕台东走吴,金陵闽越穷江湖。僦居寄庑录馀烬,负薪织履偿追逋。陆则惠施水米芾,昏黑忘眠昼忘食。乍可休粮饿途路,讵肯空囊返乡国。二十四庋罗山房,二千四万堆琳琅。黔娄妻子困欲死,君山箧笥富可量。上距羲农下昭代,触手牙签宛相待。圣神贤哲穷吁谟,帝伯皇王罄元会。一榻一几横疏寮,一琴一研祛烦嚣。焚香独拥四部坐,南面王乐宁堪骄。黎生八分称好手,夜宿山斋笑如斗。纵观丘索盈前除,大叫狂呼题二酉。琅琊作记当代传,姓名已睹琬琰悬。触目伤心故交尽,却寻司马来新安。司马心胸旷千古,夙昔图书探天府。三坟二雅勤雕锼,一笈五车劳缀补。太函峨峨云际开,恍入东观窥兰台。众中誇我好玄者,撑肠拄腹谈天才。寂寞萤窗守残雪,揽镜苍茫见华发。声华岂必专穷愁,著述总知成灭裂。侧身六合中自疑,异代乾坤未堪说。感公国士知,肝肠为公竭。幔亭十日饮,驱车复成别。回看二酉山,崚嶒渺天末。昆崙阆风定何处,弱水扶桑杳难越。底似从公居太函,副墨煌煌恣翻阅。君不见太函五城十二楼,金银城阙天尽头。陶公八翼不得上,梯仙岂合凡人留。孤帆且返越江涘,俛仰竹素聊优游。异时四部读已尽,玄关或许停苍虬。君不见兰阴下,瀫水流,轮囷古木枝相缪。瓮牖绳枢闭荒径,荜门蓬巷悬清秋。夜夜红光烛星斗,兀兀陈编柳生肘,短铗长檠竟何有。醯鸡瓮里真自笑,蠹鱼架上安足友。竺乾本来一物无,柱下青牛亦西走。函中领取五千言,赤脚流沙寻二酉。
步院前溪水。宋代。丘葵。 偶出山门去,乘凉步浅沙。溪流备略彴,岸沫水槎枒。野拓天围大,风吹日脚科。吟成无与语,独立数归鸦。
郑惇老谦老出示三赋。宋代。孙觌。 妙绝窥三赋,雄才想二豪。望惊河伯叹,却走季咸逃。句挟青邱大,吟翻白雪高。定知空骥北,犹待九方皋。
卧疾柬别孙性甫二首 其二。明代。边贡。 旧典司番礼,新乘郡守车。问名俱不沗,迁秩定何如。父老看行盖,君王想谏书。徵黄会有诏,早晚下宸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