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一株梅,寒花五出开。影随朝日远,香逐便风来。
泣对铜钩障,愁看玉镜台。行人断消息,春恨几裴回。
梅花落。唐代。杨炯。 窗外一株梅,寒花五出开。影随朝日远,香逐便风来。泣对铜钩障,愁看玉镜台。行人断消息,春恨几裴回。
庭院中有许许多多的杂树,却偏偏对梅花赞许感叹,请问你为何会如此?是因为它能在寒霜中开花,在寒露中结果实。可是,一旦到了春天,在春风中摇荡,在春日里妩媚的你,却纷纷随风飘落净尽,徒有抗寒霜的外表,却没有抗寒霜的本质。
①中庭:庭院中。
②咨嗟:叹息声。
③君:指上句"偏为梅咨嗟"的诗人。
④其:指梅花。作花:开花。作实:结实。其下是诗人的回答。这二句是说梅花能在霜中开花,露中结实,不畏严寒。
⑤尔:指梅花。霜华:霜中的花。华,同“花”。这三句是说梅花(纵使在艰难日子显示出抗霜抗露的特质)一旦遇到了春风春日,就赶紧摇荡著腰肢去谄媚它们了。徒有抗寒霜的外表,却没有抗寒霜的本质。
⑥霜华:即前句 "霜中能作花" 的简称。
⑦霜质:本指梅花的抗寒能力,借喻抵抗艰难恶劣环境的本质。
《梅花落》属汉乐府“横吹曲辞”。这首诗通过女主人公的赏梅来表现了她对行人(即她的丈夫)的思念,反映了战争的长久,亲人无音信。读者从妻子思念丈夫的切切情感中可以看出当时边关战争的时间之长,守疆的重要性。此诗既是咏物诗,又是闺情诗。前四句咏物,后四句写人。首联的梅花引出了尾联中对春恨的感慨,“一株梅”则暗示了女主人公的孤独。诗味醇厚,形象逼真。
杨炯(650年-692年),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年),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 ...
杨炯。 杨炯(650年-692年),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年),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
野馆寒芳抱自知,好吟公子发秋悲。春风世路元桃李,霜露乡关有鬓丝。
三嗅草莱行复立,数株车马载还随。东篱可谓君家物,竹帛勋名晚节垂。
陶公过曹濮分司见丛菊蔓草中移之自随有诗伤之岂以为家物邪予览而和之。明代。李梦阳。 野馆寒芳抱自知,好吟公子发秋悲。春风世路元桃李,霜露乡关有鬓丝。三嗅草莱行复立,数株车马载还随。东篱可谓君家物,竹帛勋名晚节垂。
移居巴陵。宋代。陈昂。 此即巴丘戍,相传鲁肃城。古今余往事,兵火剩残生。楚水为渔便,湘湄赖舌耕。地灵如获托,亦足寄遐情。
题听琴图。明代。唐锦。 纸窗露湿金徽冷,何处辘轳响银井。须臾松风拂座来,夜乌啼碎梅花影。柴扉寂寂春自迟,流水高山入梦思。赏音无地寻知己,欲买黄金铸子期。
和纯甫红叶。宋代。强至。 秋园无艳色,特地起西风。间向烟林翠,时呈霜片红。霞光青汉襯,灯炬碧纱笼。不解随松柏,染裁烦化工。
海桑社柏几推迁,尚有名花域外传。万里轺车思旧德,暮春风信动南天。
居邻妫氏耕畬野,事忆郕王剪伐年。珍重故家光故国,不随姚靳委荒烟。
始宁陈宪使明时奉使交州携其牡丹以归至今犹盛瓯亭为之索赋。唐代。全祖望。 海桑社柏几推迁,尚有名花域外传。万里轺车思旧德,暮春风信动南天。居邻妫氏耕畬野,事忆郕王剪伐年。珍重故家光故国,不随姚靳委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