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崔九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唐代。裴迪。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你若要归山无论深浅都要去看看;
山峦沟壑清净秀美要尽情地赏玩。
千万别学陶渊明笔下那个武陵人,
只在桃花源游了几天就匆匆出山。
武陵人:指陶潜《桃花源记》的武陵渔人。
崔九曾与王维,作者同隐于终南山,从作者这首送崔九归山的诗中看得出来,崔九大约不大愿意再隐居下去了,于是有了作者的这一番劝勉。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这两句是说这次回到山里之后,不论入山深浅,都要饱览山川之秀丽,林木之幽美。这当然是劝勉崔兴宗不要再留恋世俗的生活,把对山水的感情升华到一种与世俗生活相对立的高度,这与他们对现实的厌倦与反感有关。“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这两句是劝崔兴宗隐居丘壑,既然在山水间找到了生活的真趣,就不要再从那个境界里返回到现实中来了。这一方面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肯定,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作者为什么要人留恋那个“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世外桃源呢?这是由于他们在现实中屡屡失败,一方面产生了对现实生活的反感,另一方面也更深刻地认识了现实生活。作者生活的时代大约属于唐玄宗和唐肃宗时期,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后期。那个时候由于唐玄宗任用奸相李林甫,宠幸杨贵妃,政治十分黑暗,下层知识分子无法入仕,像裴迪、崔兴宗这样的寒士没有出路。所以他们宁愿隐居山林,过一种与世隔绝的生活。因此作者劝他的朋友,既然在山水之间找到了真趣,找到了自己思想感情的寄托,就不要像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武陵人一样,找到了桃花源却轻易地放弃了。作者认为这是一个错误,因此他说:“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这首诗语言浅显易懂,但立意很深,不失为一首好诗。
裴迪(716-?),唐代诗人,河东(今山西)人。官蜀州刺史及尚书省郎。其一生以诗文见称,是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之一。与大诗人王维、杜甫关系密切。早年与“诗佛”王维过从甚密,晚年居辋川、终南山,两人来往更为频繁,故其诗多是与王维的唱和应酬之作。“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谖。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这首号称“诗中有画”的诗篇就是闲居辋川时王维答赠裴迪的。受王维的影响,裴迪的诗大多为五绝,描写的也常是幽寂的景色,大抵和王维山水诗相近。 ...
裴迪。 裴迪(716-?),唐代诗人,河东(今山西)人。官蜀州刺史及尚书省郎。其一生以诗文见称,是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之一。与大诗人王维、杜甫关系密切。早年与“诗佛”王维过从甚密,晚年居辋川、终南山,两人来往更为频繁,故其诗多是与王维的唱和应酬之作。“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谖。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这首号称“诗中有画”的诗篇就是闲居辋川时王维答赠裴迪的。受王维的影响,裴迪的诗大多为五绝,描写的也常是幽寂的景色,大抵和王维山水诗相近。
泊富阳程明府招饮山亭。明代。陈吾德。 弭楫富春渚,乃在山城隈。茂宰来招邀,蹑蹻凌丹梯。雉堞俯奔流,鸟道千重阶。上有严陵庙,栋宇胡然颓。移尊陟层颠,华构郁崔巍。庚桑日以远,俎豆谁家祠。饮酒岂不欢,感物令心摧。晴林散阳彩,倏乃四云垂。夏畦涨欲尽,晨突半无炊。抚字在良牧,劳心念蒸黎。穷阴如不散,愿假薰风吹。
武皇南巡旧京歌 其三。明代。顾璘。 狂鲸吹雾暗江潭,圣主仁恩似海涵。聊唱大风过泗上,即飞霖雨洗淮南。
蒲州道中杂诗六首选二 其一。清代。顾印愚。 平生得句誇三上,苦为推敲信马蹄。今日诗情何品次,晚风残月过关西。
鹧鸪天。元代。许有壬。 伏腊归宁已怆然。天涯回首路三千。倦游久赋王孙草,写恨应歌相府莲。天也老,月空圆。铁心难受夜如年。麝煤闲杀春风手,想像颦蛾更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