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两竿头风欲平,长风举棹觉船轻。柔橹不施停却棹,是船行。
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浣溪沙·五两竿头风欲平。两汉。佚名。 五两竿头风欲平,长风举棹觉船轻。柔橹不施停却棹,是船行。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这是敦煌曲子词中的一首,篇幅不长,却多变化。起首“五两竿头风欲平”。五两,古代候风的用具。用五两(一说八两)鸡毛制成,故名。系于高竿顶端,用来测占风向、风力。“两”或作“里”,“里”是“量”的形误。六朝以后,“两”、“量”常常通用。风欲平,是说风力转弱。顾况《五两歌送张夏》:“竿头五两风袅袅,水上云帆逐鸟飞。”船原先停泊在避风的港湾。船夫好容易从侯风器觇得风势转趋平缓,赶紧拔锚启航。但驶出港湾时遇上打头风,逆风划船,走得很慢,所以说“觉船行”。及至驶到江心,“柔橹不施停却棹”,顺风扬帆,乘风破浪,连橹和桨都不用使,而船行快速,所以说“是船行”。两语相承,用“觉”和“是”两字分点,似复非复,精当之极。换头“满眼风光多闪灼”,波光明灭,闪烁不定。不说船行进的快速,而以“看山恰似走来迎”,化静为动,着重写出船行山迎相对运动的感觉。山,原本岿然不动,由于舟船行驶,映入舟中人眼帘的是仿佛山在迎面走来。这种疑动式是由视官造成的心理错觉。审美主体赋予静止的审美对象以动感,可以增强诗词展现的画面的趣味性。这在古典诗歌中用得较多,比如梁元帝萧绎《早发龙巢诗》:“不疑行舫动,唯见远树来。”庾肩吾诗句也有“只认己身往,翻疑彼岸移”(《随园诗话》卷三引)。李白《望天门山》有“两岸青山相对出”句。这些都是描写一种疑动的境界。但,在曲子歌辞里却并不多见。而此篇写得又早,弥觉可贵。煞尾又说:“子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兜底点破,未免失之过于直露。
这首词上片写启航、扬帆的经过,下片叙行船所见。乍看起来仿佛纯在写景,只字未及船夫的心情。其实不然。诗贵含蓄。黄侃《文心雕龙札记》载张戒《岁寒堂诗话》引刘勰语,“情在词外曰隐。”所谓“隐”,不是一目了然的正面直说,而是借物达意,深文隐蔚,馀味曲包。这首词在艺术上的成功之处正在于它借助行船及舟中人所见情景的生动描画,以轻快的节奏,传达出船夫愉悦的心情。押韵自由,“行”字韵重复又重复,却又非独木桥体,这是早期民间词的特点。
题碧泉卷。明代。张宁。 仙家池馆绝嚣埃,一碧流泉近户来。为爱秋清净如练,却嫌春蔓绿于苔。迷津黑水应难濯,入海黄河去不回。何似苍明长在目,天光云影镜中开。
集黄元卿渌水堂得春字。明代。区怀瑞。 柳烟贴水叶初匀,不羡晴江带白蘋。久客未迷萋草径,故人相待落花津。林香好及中和月,溪静还疑太古春。共此听莺洽文酒,更从何处浣车尘。
种德尤胜窦十郎,灵椿未老桂先芳。一门此去无疑大,五福他年未易量。
凤穴生雏梧正碧,龙山开宴菊初黄。吾乡此会从来少,恨不登堂举寿觞。
万叔永诞日在孟秋,乃以重九开燕俟佳节也予不获与称觞之列作诗以贺。宋代。王十朋。 种德尤胜窦十郎,灵椿未老桂先芳。一门此去无疑大,五福他年未易量。凤穴生雏梧正碧,龙山开宴菊初黄。吾乡此会从来少,恨不登堂举寿觞。
宣城南郊何氏游集。元代。卢挚。 怀痾苦无悰,抚节惊岁暮。淹留属休告,宁复婴物务。幽人偶相赏,萧散随所遇。寒郊联骑出,崇冈时延驻。山家如可即,鸡犬隔烟雾。举鞭问樵丁,始识林下路。亭榭歘轩敞,岩壑郁盘互。主人能爱客,何必论雅素。浊醪散襟颜,池鲜足供具。虽非穷胜践,政自得野趣。日夕归影乱,岚霏袭衣裾。鸣驺慎毋前,悠然望江树。
杂曲歌辞。桃花行。唐代。李峤。 岁去无言忽憔悴,时来含笑吐氛氲。不能拥路迷仙客,故欲开蹊侍圣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