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能了解自己的人实在在太少了,正因我想起了你,使我不忍心与你分别。
离别前的夜晚,我们能携着手走啊走,夜深了,我们仍踏在满地皎潆的月光中谈心。
知音:知己的朋友。相传古代伯牙善鼓零,其友钟子期善听琴能从琴音中知其心志。钟子期死,伯牙不复鼓琴,痛无知音。此诗中亦指韩愈的文章知己。希:同“稀”。
念子:想念你。不能别:不忍心分别。
行行:指来回一起踱步不停。
携(xié)手: 用以表现朋友之间的亲密的关系。
贞元十四年(798年)韩愈与孟郊、李翱在汴州会晤。三位文士相聚汴府,自有讲文论道、诗酒酬唱的快意事。但孟郊别有愁怀,不得不离汴南归。临行前,韩愈写了《知音者诚希》这首诗。
参考资料:
1、韩愈有《答孟郊》、吴慧鹃,刘波,卢达编.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 第二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03:315
2、施国,海童总主编.熊礼才,韩愈:中国华侨出版社,1996.04:23
3、张清华,杨丕祥主编;耿则伦,邢怀忠,高长文副主编.韩愈研究 2008中国·孟州韩愈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第6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2.08:322
首句开门见山,喊出一声感慨,叹人间知音难觅,其势如飞瀑直下,让人直觉晴天闻雷,立刻惊警。在这句诗里,诗人采用典中典之法,首先化用了南朝文人刘勰之语。
诗人又溶人了春秋战国时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识知音的典故。伯牙所念,子期心明。俞伯牙用琴声表达了他像高山一样雄伟屹立于天地之间的人格形象,像大海一样浩渺纵横于宇宙之间的胸襟气度,而钟子期的情操和智慧,恰好同他产生了共鸣和契合,于是二人成了知音。
然而子期既死,伯牙绝弦。诗人溶入此典正是为抒发“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飞词)之慨。这典中之典,不仅让这句诗内容大大增量,而且还让诗人感慨的语气大大加重。特别是这样的诗句出自韩愈这样一个在政坛和文坛上均属顶级人物之口,再联想到他独特的身世和遭遇,就更觉得这一声感慨有雷霆万钧之力。
这首诗写诗人与知心朋友孟郊不忍离别,只好踏着满地的月色,彻夜相叙。道出知音难寻,依依惜别之情。寥寥四句诗,写出惜别情感,生动真切,极富感染力。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靖安八咏 其一 陈桧。明代。如兰。 昔闻后庭花,今见祯明桧。双剑列雌雄,每与风雨会。艮岳莫可移,夜挟惊霆坏。至今左纽枝,老气发光彩。
两监同舍出游和吴监丞韵。宋代。何澹。 我本麋鹿姿,牵来入京阙。举动违真性,驱驰了岁月。自惭西湖水,照见种种发。乘兴陪诸公,放舟烟浪窟。小雨裛风埃,轻霾翳林樾。春深桃李竞,路滑车马歇。已办登山屐,不羡凌波袜。沿堤逐树阴,傍寺诗禅衲。杯行知已深,欢意殊未竭。日暮碧云横,两山高突兀。
赠葛氏小娘子。唐代。潘雍。 曾闻仙子住天台,欲结灵姻愧短才。若许随君洞中住,不同刘阮却归来。
谢君冶盦以大集见赠率题。清代。缪九畴。 吾子邑名士,相知十年久。聚星古冶城,屡顾及下走。翩翩希逸才,所遇无掣肘。美人自怀芳,弗事争妍丑。尔时声气孚,弥徵交情厚。无何闻鼓鼙,全家挈八口。避地来晋陵,不问世治否。禅让美唐虞,白云变苍狗。朝野胥欢呼,其衷若天牖。我具乖崖癖,惧同秋草朽。有时隐几卧,嗒焉丧其偶。邮使忽赍函,贲然诗千首。一官系一集,信今足传后。刊行讵止斯,续成益富有。犹忆去年秋,得陪使君酒。别来无好怀,行将成白叟。
南歌子。宋代。程大昌。 才出沧溟底,旋明紫岫腰。玉光漫漫涌层潮。上有乘流海贾、卧吹箫。更上云台望,翻牵旅思遥。我生何许著箪瓢。却向天涯起舞、影萧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