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头楚尾路如何?烟雨秋深暗自波。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江上。清代。王士祯。 吴头楚尾路如何?烟雨秋深暗自波。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吴头楚尾之地的路是坎坷还是顺坦?在细雨之中慢慢进了深秋,秋天的江水暗自起伏。
晚上趁着寒冷的潮水渡过江去,眼中尽是黄叶,耳边尽是雁嘶。
吴头楚尾:今江西北部,此地春秋时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
烟雨:蒙蒙细雨。
寒潮:寒冷的潮水。
此诗描写了深秋时节,江上白波涌起,而烟雨飘飘,天色阴暗,江上顿时给人沉沉的感觉。那滚滚的江水挟着深秋的寒气,风寒水冷,吴楚一带,秋意盎然。而两岸山峦经秋意的感染,树叶也被秋霜染成金黄,那金黄的叶子随风飘起,零落在秋山之坡,飘忽在秋水之上。树林里、天空中,一行行大雁南归,时起的雁声萦绕在天宇之间,萦绕在人们心头。诗人从不同的角度描绘景物:空中,雁鸣阵阵,江上,白波涌起,四面,烟雨迷蒙,地上,落叶萧萧,多层面的渲染,秋的韵味就显得浓浓的足足的,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氛围和效果。此诗一、二两句,就给人开阔辽远之感:吴头楚尾,是春秋时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在今江西省北部,那里,地域辽阔,山水相接,烟雨迷茫,江涛奔涌,此境此景,诗人非常激赏,足现其心胸之开阔,意境之开朗。三、四两句,既交待了渡江的时间、环境,更随意点染,勾勒出一幅由寒潮、山林、大雁、黄叶构成的秋江图,简洁洗炼,蕴藉含蓄。而秋江晚渡的意境,清爽脱俗,超然典雅,长髯白衫的先觉圣明凌虚于浩淼烟波之上,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王士祯(1634—1711),原名王士禛,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谥文简。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初杰出诗人、学者、文学家。博学好古,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诗为一代宗匠,与朱彝尊并称。书法高秀似晋人。康熙时继钱谦益而主盟诗坛。论诗创神韵说。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以后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但未能摆脱明七子摹古馀习,时人诮之为“清秀李于麟”,然传其衣钵者不少。好为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然辨驳议论多错愕、失当。 ...
王士祯。 王士祯(1634—1711),原名王士禛,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谥文简。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初杰出诗人、学者、文学家。博学好古,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诗为一代宗匠,与朱彝尊并称。书法高秀似晋人。康熙时继钱谦益而主盟诗坛。论诗创神韵说。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以后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但未能摆脱明七子摹古馀习,时人诮之为“清秀李于麟”,然传其衣钵者不少。好为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然辨驳议论多错愕、失当。
杂诗四首。宋代。黄庭坚。 佛子身归乐国遥,至人神会碧天寥。劫灰沈尽还生妄,但向平沙看海潮。
过崔八丈水亭。唐代。李白。 高阁横秀气,清幽并在君。檐飞宛溪水,窗落敬亭云。猿啸风中断,渔歌月里闻。闲随白鸥去,沙上自为群。
无题集唐句十首 其十。明代。童轩。 愁听寒螀泪湿衣,嗟君此别意何如。相思莫道无来使,双鲤迢迢一纸书。
忆王孙。宋代。陆游。 一春常是雨和风。风雨晴时春已空。谁惜泥沙万点红。恨难穷。恰似衰翁一世中。
斗室。明代。怀让。 幽轩构得宽于斗,车马红尘不许通。柱底祗能藏酒瓮,壁间聊足挂诗筒。雨声到枕巡檐响,花影横窗满榻红。莫笑贫居苦蜗窄,乾坤都在一壶中。
上彭使君。明代。张璨。 昭代兴贤日,科名早擅场。谏垣曾抗疏,艺苑旧摛章。博洽经偏熟,恢宏器莫量。立朝推骨鲠,为郡属才良。越上宜刘宠,台中失范滂。双旌辞绛阙,一鉴照黄堂。草映朱轮碧,花迎皂盖香。专城勾践国,衣锦买臣乡。心捧天衢日,威收柏府霜。廉澄彻秋水,恺悌蔼春阳。龚遂施为异,阳城抚字忙。圭璋传令望,奎璧灿馀光。麦秀虽歌瑞,芝生耻奏祥。未誇东海尹,思继颍川黄。鸳序终超拔,鸿声远播扬。九重增眷注,八邑遂耕桑。凋瘵苏无迹,疲癃起有方。渐磨同化育,涤濯付安康。巨海思舟楫,岩廊选豫樟。经纶终大展,九域颂虞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