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送柴侍御。唐代。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沅江的波浪连接着武冈,送你不觉得有离别的伤感。
你我一路相连的青山共沐风雨,同顶一轮明月又何曾身处两地呢?
侍御:官职名。
通波(流):四处水路相通。
武冈:县名,在湖南省西部。
两乡:作者与柴侍御分处的两地。
这首诗是诗人被贬到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时的作品。这位柴侍御将要从龙标前往武冈,诗人写下这首诗为他送行。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点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语调流畅而轻快,“流水”与“通波”蝉联而下,显得江河相连,道无艰阻,再加上一个“接”字,更给人一种两地比邻相近之感,这是为下一句作势。龙标、武冈虽然两地相“接”,但毕竟是隔山隔水的“两乡”。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运用灵巧的笔法,一句肯定,一句反诘,反复致意,恳切感人。也承接了一二句,表达出了诗人的思念之情。如果说诗的第一句意在表现两地相近,那么这两句更是云雨相同,明月共睹,这种迁想妙得的诗句,既富有浓郁的抒情韵味,又有它鲜明的个性。
这首诗通过想象来创造各种形象,以化“远”为“近”,使“两乡”为“一乡”。语意新颖,出人意料,然亦在情理之中,因为它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而这种情谊也是别后相思的种子。又何况那青山云雨、明月之夜,更能撩起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一面是对朋友的宽慰,另一面已将深挚不渝的友情和别后的思念,渗透在字里行间了。
读者可以感到诗人未必没有“离伤”,但是为了宽慰友人,也只有将“离伤”强压心底,不让自己的“离伤”感染对方。更可能是对方已经表现出“离伤”之情,才使得工于用意、善于言情的诗人用乐观开朗又深情婉转的语言,以减轻对方的离愁。这是更体贴、更感人的友情。正是如此,“送君不觉有离伤”,更能让人感到无比的亲切和难得的深情。这种“道是无情却有情”的抒情手法,比那一览无余的直说更加耐人寻味。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元日次蒲汀二首 其一。明代。边贡。 星纪初回日再元,海风吹雾起晴暾。五辛遥阻荒坟荐,万里空伤久客魂。临水稚芳争袅袅,出林幽羽故喧喧。归田喜卜中宵梦,拟办囊封乞主恩。
寄天津范自牧观察 其一。清代。嵇曾筠。 怅望津门雁不归,尺书迢递雪霏微。每怀甘旨尘生釜,岂为行吟带减围。天地有情人落寞,云霄无路梦依稀。山公应念遗孤幼,寄与愁心问绣衣。
衡门独立。宋代。陆游。 春归堪笑又匆匆,水白秧青细雨蒙。溪鸟低飞画桥外,路人相值绿阴中。宋清药券贫来积,李贺诗囊病後空。惟有剧谈能一洗,芳尊那得故人同?
以双蟹杯酒饷阿宝作诗戏之。宋代。赵鼎臣。 双螯才映箸,一勺仅盈瓯。未足多沉湎,聊堪小拍浮。
导引词。金朝。邢具瞻。 五年一狩,仙仗到人间。问稼穑艰难。苍生洗眼秋光里,今日见天颜。金瓜玉斧临香火。驰道六龙闲。歌谣到处皆相似,天子寿南山。
故相赠侍中广平公挽辞三首 其三。宋代。张方平。 谟明馀论在,记博近书传。得谢三司重,归休五福全。国门回卤簿,嵩麓望松阡。天下中庸法,宁惟伯始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