敧枕婆娑两鬓霜。起听檐溜碎喧江。那边云筋销啼粉,这里车轮转别肠。
诗酒社,水云乡。可堪醉墨几淋浪。画图恰似归家梦,千里河山寸许长。
鹧鸪天·送元济之归豫章。宋代。辛弃疾。 敧枕婆娑两鬓霜。起听檐溜碎喧江。那边云筋销啼粉,这里车轮转别肠。诗酒社,水云乡。可堪醉墨几淋浪。画图恰似归家梦,千里河山寸许长。
这是一首送别词,主要是描叙元济之的离愁别绪的。词中没有写作者同元济之间的离愁别苦,这是本词和一般送别词的不同之处,也是它的主要特点。情调幽怨,相当动人。
起句写元济之的衰老。元济之倚枕而卧,显得有些衰老。接以“两鬓霜”三宇,则其白发苍苍、老态龙钟之状可知。“起听”句写其生活无聊。谓其有时起来,走到廊下,谛听檐溜的喧嚣声,以消磨时光,排遣心中的郁闷,可见其生活的寂寞与孤苦。“那边”二句写其对家乡的思念。欲写元济之思念家乡,先写家人思念元济之。这不仅使行文委婉曲折,更加重了元济之的思乡之情。啼粉,与啼妆同意,指薄拭眉下若啼之妆。而“玉筯消啼粉”,写其家人因相思而流泪,把啼粉都冲掉了。“这里”句,言元济之远游在外,日日思念家人,别肠如车轮旋转,无休无尽,则其思乡之甚可知。元济之如此思乡,很自然地就逗出了送别之意,从而点明了题旨。“诗酒”二句写元济之在外的生活。言其游历于山水之间,并和友人聚会饮酒,结社赋诗,徜徉于水云之乡,生活似乎极为潇洒飘逸,其实内心是很凄苦的,故接下去说“可堪醉墨几淋浪”。可堪,为不堪、哪堪之意。“醉墨淋浪”,化用欧阳修“新诗醉墨时一挥。别后寄我无辞远”,言其挥笔写诗作画,醉墨淋漓,其间着一“几”字,隐含机会不多之意。结尾二句承“醉墨”而发,借画发挥;言其“归家梦”和其所作图画一样,在画图中能把千里河山收入“寸许长”的画幅之中,而“归家梦”也能转瞬之间实现,从而表达出立即送其“归豫章”之意。在此,以画作比,语新意丰,蕴藉含蓄,耐人寻味。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钱唐江一曲,处处栽修竹。竹林深复深,接入五云麓。
有坞曰云栖,五色云归宿。赵宋结茅庵,代住高人躅。
三月二十六日与共甫偕吴门吴憩堂游云栖,翌晨步江干转至虎跑寺,由湖上棹归 其一。清代。许传霈。 钱唐江一曲,处处栽修竹。竹林深复深,接入五云麓。有坞曰云栖,五色云归宿。赵宋结茅庵,代住高人躅。前明隆万间,祩宏僧不俗。坐爱好山林,铸就新语录。一卷法慧经,年年人熟读。塔院在其旁,高树盖新绿。好山有好泉,潺潺听往复。佳处在此间,逾时看不足。洗心亭洗心,归路淡无欲。
约张处士游梁。唐代。谭用之。 莫学区区老一经,夷门关吏旧书生。晋朝灭后无中散,韩国亡来绝上卿。龙变洞中千谷冷,剑横天外八风清。好携长策干时去,免逐渔樵度太平。
巫山一段云 北山烟雨。元代。李齐贤。 万壑烟光动,千林雨气通。五冠西畔九龙东。水墨古屏风。岩树浓凝翠,溪花乱泛红。断虹残照有无中。一鸟没长空。
寄芸叟。宋代。孔平仲。 未老已前胡不归,何须斑白及衰羸。婆娑石上弄明月,卧看春风生桂枝。
壬午再过西禅超师化去一年追感遂赋庭字。宋代。黎廷瑞。 昔诣超师院,听雨眠疏棂。微吟得深警,小瀹开孤醒。四极何浮浮,织乌飞不停。重来未三年,杯度已西溟。巾屦空挂壁,芳草绿满庭。嘉树亦剪伐,霜干无留青。人生意何常,孤月行秋冥。适来偶流辉,倏去还韬灵。旦暮不足计,惜尔犹典型。感慨谁与共,晴檐语风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