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朗读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选自《左传》)

展开阅读全文 ∨

烛之武退秦师创作背景

  该文故事背景是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九月甲午时。秦、晋联合攻打郑国。郑国危在旦夕,郑文公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烛之武巧妙地勾起秦穆公对秦、晋之间的矛盾的记忆,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

展开阅读全文 ∨

左丘明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他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

左丘明朗读
(0)

推荐诗词

执热何从避火云,山居岑寂背城闉。昂霄木老清阴厚,针水秧齐翠剡新。

鲊熟惯醒虞匠酒,扇轻堪障庾公尘。凉飙拂衽容吾共,自意无怀以上人。

(0)

恶木生高冈,枝疏上指天。雨露非有私,蟠踞几何年。

荛子寝其下,山鸟栖其巅。匠石过不睨,生理得自全。

(0)

秦望山人草木衣,能令岩壑动光辉。远游吴楚诗名大,长揖公卿礼数稀。

摩诘风流兼善画,嵇康豪宕本忘机。都门不久留君住,手把幽兰赋式微。

(0)

卓女红妆期此夜,胡姬沽酒谁论价。风流荀令好儿郎,偏能傅粉复薰香。

(0)

夜夜池上观,禅身坐月边。虚无色可取,皎洁意难传。

若向空心了,长如影正圆。

(0)

微霜落叶度关河,古寺清秋掩薜萝。轻策独随飞鸟去,好山偏向夕阳过。

三花祇苑逢僧少,独树空台积雨多。却忆朋簪耽胜事,下方尘世易蹉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