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执斤兮道周,称百寻以弗用兮谷之幽。
屈轮囷以为杯兮,孰谓贤於杞柳。
揉吾性以矫真兮。宁全天以为寿。
乐吾乐兮,乐不汝违。
乐不汝违兮,盍归乎来哉。
犀何尤兮以角累,象何咎兮齿为灾。
童牛夭兮,职骋刚而茧栗。
龟告犹以灼兆兮,宁泥中以曳尾。
珠缀旒兮,悔夜光不祥。
玉为圭瑞兮,痛山辉之为殃。
乐吾乐兮,乐不汝违。
乐不汝违兮,盍归乎来哉。
兰九畹兮芬芗,芝三秀兮焜煌。
山嵷嵷兮呈姿。川溶溶兮摇光。
风駃駃兮历楯,云缤缤兮度梁。
药为衣兮薜为裳,椒为醴兮桂为浆。
乐吾乐兮,乐不汝违。
乐不汝违兮,盍归乎来哉。
拟楚词。宋代。李廌。 匠执斤兮道周,称百寻以弗用兮谷之幽。屈轮囷以为杯兮,孰谓贤於杞柳。揉吾性以矫真兮。宁全天以为寿。乐吾乐兮,乐不汝违。乐不汝违兮,盍归乎来哉。犀何尤兮以角累,象何咎兮齿为灾。童牛夭兮,职骋刚而茧栗。龟告犹以灼兆兮,宁泥中以曳尾。珠缀旒兮,悔夜光不祥。玉为圭瑞兮,痛山辉之为殃。乐吾乐兮,乐不汝违。乐不汝违兮,盍归乎来哉。兰九畹兮芬芗,芝三秀兮焜煌。山嵷嵷兮呈姿。川溶溶兮摇光。风駃駃兮历楯,云缤缤兮度梁。药为衣兮薜为裳,椒为醴兮桂为浆。乐吾乐兮,乐不汝违。乐不汝违兮,盍归乎来哉。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
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酿重阳酒。宋代。苏辙。 风前隔年曲,瓮里重阳酒,适从台无馈,饮啜不濡口。秋尝日已迫,收拾烦主妇。仰空露成霜,搴庭菊将秀。金微火犹壮,未可多覆篰。唧唧候鸣声,涓涓报初溜,轻巾漉糟脚,寒泉养罂缶。谁来共嘉节,但约邻人父。父理正艰难,一醉陶衰朽。他年或丰余,此味恐无有。
拟汉郊祀歌十九首 其四 朱明。明代。胡应麟。 朱明烨烨,品汇嘉悦。鲜洁齐均,以莫不达。祝融司造,薰风维时。皇人法天,南面象离。万物相见,茂昭大夏。昭告昊穹,百神来下。
次韵上文潜丈。宋代。蔡肇。 张侯胸中包覆釜,百里奔流无寸土。玄蛟白鼍有时作,一洗乾坤三日雨。诗雄变怪有如引,震动犹能止啼乳。已倾太白酒船空,更压少陵饭山苦。昨朝东门同拜勅,玉齿犹残道中语。闭门十日无一事,坐对空庭秋叶舞。何时御史出霜台,便假前驺辞棘户。城南邀我倒余尊,紫栗黄橙已登俎。
忆梅花。宋代。田锡。 三年不见远江梅,长到梅时把酒杯。似共故人千里别,空思近腊数枝开。心随晓月经乡渚,梦与春云傍钓台。金蕊琼花风雪景,凭谁图书入关来。
赴太子洗马时作诗。魏晋。陆机。 希世无高符。营道无烈心。靖端肃有命。假檝越江潭。亲友赠予迈。挥泪广川阴。抚膺解携手。永叹结遗音。无迹有所匿。寂寞声必沈。肆目眇不及。缅然若双潜。南望泣玄渚。北迈涉长林。谷风拂修薄。油云翳高岑。亹亹孤兽骋。嘤嘤思鸟吟。感物恋堂室。离思一何深。伫立慨我叹。寤寐涕盈衿。惜无怀归志。辛苦谁为心。
会津门观江涨望小市人家戏作。明代。杨慎。 渺渺波环紫贝,萧萧风起青蘋。花市宁非海市,美人疑是鲛人。眉妩春山学翠,脸疑秋水为神。银汉双星漫渡,石城两桨无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