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篇华藻敌南金,辱赠应怜旧赏音。
平日所知谁莫逆,老年于事已无心。
云霄路在看君上,诗酒盟寒且共寻。
屈指当时文学士,谁知扬子思湛深。
七言二首奉答签判学士。宋代。苏颂。 两篇华藻敌南金,辱赠应怜旧赏音。平日所知谁莫逆,老年于事已无心。云霄路在看君上,诗酒盟寒且共寻。屈指当时文学士,谁知扬子思湛深。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
苏颂。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次胡安州韵。明代。陶宗仪。 宦成归老有馀晖,吟苦从教带减围。卜搆北山欣地僻,阅耕南亩虑年饥。云霄孤鹤盘旋过,野水閒鸥自在飞。炎暑困人多病暍,寄言莫怪往来稀。
喜仲明西归。宋代。李流谦。 半勒迢迢住利州,嘉陵江水日夜流。安得却流关下去,哉我唯须一叶舟。我归未远君随至,燕鸿相避知何意。月岩四见月上弦,日日江头望行李。庭柯一鹊鸣朝阳,人言君归过石岗。明日拿舟入城去,剧喜重上君子堂。瘦骨棱棱衣表见,我亦鬓毛斑太平。谈新说旧两留连,红烛烧残无一寸。人生大抵如流萍,忽然相值飘然分。西风吹我又将去,预作一场离恨新。
回乡偶书·其二。唐代。贺知章。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津门感事 其一。清代。张秉铨。 登高远望恨无端,满目烽烟不忍看。未了寸心惭负国,欲擎只手恨休官。长河马邑西风紧,枯树蝉声夕照寒。青眼终歌一搔首,问谁砥柱挽狂澜。
闲居。宋代。释文珦。 萧然谢尘境,日夕心悠哉。厨空无鼠雀,径僻多莓苔。麻衣足自蔽,柴门讵曾开。坐听风叶鸣,疑有幽人来。
西台壮丹和储柴墟二首 其一。明代。黄衷。 白版红楼总未过,雨中赢得对阴何。一枝自占西台胜,百卉从教下土多。辟冻可曾依煖棘,护芳应与荫云萝。始知韩令功名薄,不为秾华惜旧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