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溪流石色,万木耸山阴。地僻有佳景,眼明劳寸心。
坠猿犹挂壁,惊鸟忽移林。莫问去程远,行人方苦吟。
曲细道中。宋代。冯山。 一溪流石色,万木耸山阴。地僻有佳景,眼明劳寸心。坠猿犹挂壁,惊鸟忽移林。莫问去程远,行人方苦吟。
宋普州安岳人,字允南。初名献能。时称鸿硕先生。嘉祐二年进士。熙宁末,为秘书丞、通判梓州。邓绾荐为台官,不就,退居二十年。后范祖禹荐于朝,官终祠部郎中。有《春秋通解》、《冯安岳集》。 ...
冯山。 宋普州安岳人,字允南。初名献能。时称鸿硕先生。嘉祐二年进士。熙宁末,为秘书丞、通判梓州。邓绾荐为台官,不就,退居二十年。后范祖禹荐于朝,官终祠部郎中。有《春秋通解》、《冯安岳集》。
步出武陵东亭临江寓望。唐代。刘禹锡。 鹰至感风候,霜馀变林麓。孤帆带日来,寒江转沙曲。戍摇旗影动,津晚橹声促。月上彩霞收,渔歌远相续。
长流水。清代。颜检。 汉差人已往,唐镇迹仍留。不少去来客,都怀念古愁。三春惊半度,一水竟长流。好把轻瓢邑,烹泉酌茗瓯。
柬诟逋者。明代。王彦泓。 狞须健仆递邮筒,叫唤何如此醉翁。学得无愁天子法,战书虽急不开封。
晚发安山驿和答金公素 其二。明代。杨士奇。 荒渚菰蒲带雨,隔河篱落飞烟。淮南渺渺何处,怅望秋鸿去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