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空中云,零落迹易消。新交江上流,来去同奔潮。
蔼蔼玄英孙,望之十舍遥。愿尔多黍稌,相投共箪瓢。
东阳方韶卿惠古意七篇久不得和五月二十六日将假馆宗阳桥稍有閒暇乃为次韵因寄讯彼中吴子善前辈 其三。宋代。戴表元。 旧文空中云,零落迹易消。新交江上流,来去同奔潮。蔼蔼玄英孙,望之十舍遥。愿尔多黍稌,相投共箪瓢。
戴表元(1244~1310)宋末元初文学家,被称为“东南文章大家”。字帅初,一字曾伯,号剡源,庆元奉化剡源榆林(今属浙江班溪镇榆林村)人。宋咸淳七年进士,元大德八年,被荐为信州教授。再调婺州,因病辞归。论诗主张宗唐得古,诗风清深雅洁,类多伤时悯乱、悲忧感愤之辞。著有《剡源集》 ...
戴表元。 戴表元(1244~1310)宋末元初文学家,被称为“东南文章大家”。字帅初,一字曾伯,号剡源,庆元奉化剡源榆林(今属浙江班溪镇榆林村)人。宋咸淳七年进士,元大德八年,被荐为信州教授。再调婺州,因病辞归。论诗主张宗唐得古,诗风清深雅洁,类多伤时悯乱、悲忧感愤之辞。著有《剡源集》
天冠山。元代。范梈。 江东有天冠,山翠郁嵯峨。浮岚衍县郭,鸟啼若笙歌。古来有真人,学仙云岩阿。丹成脱之去,晞发临咸池。年深化为石,石色切星河。至今刚风吹,梁柱不偏颇。羽人室其下,厌见顶婆娑。朝阳夏影缩,秋月夜阴多。吾欲敕五丁,掇之超沧波。东挂扶桑枝,此心谅匪他。宏彼日月光,不可将如何?天寒岁又晏,云露滴烟萝。
庙学落成。金朝。李俊民。 斯文天末器,吾道有时厄。方嗟凤兮衰,遽叹麟也获。继遭秦焚书,又被鲁坏宅。迩来天下事,多自马上得。不修下车礼,不献在泮馘。不授羽林经,不讲博士席。旁若没字碑,肯见一逢掖。偶因长乐老,尽挟兔园册。及见中选人,始知为学益。学者如牛毛,自古数濩泽。连年取青紫,易于地芥拾。争将逸驾攀,遂向塞路辟。挥之无倚门,从者皆入室。肃肃俎豆风,洋洋弦歌邑。几时复论秀,四海望偃伯。术能向者谁,世无秋风客。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踰同:逾)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七则。两汉。佚名。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踰同:逾)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衣敝緼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論語?衛靈公》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枕上怀卢进斋。宋代。顾逢。 三载吴庠住,何由再合并。老来情不舍,枕上梦频成。撼树风终夜,敲窗雨数声。每思湖上酒,无日不同倾。
读张文襄诗 其二。唐代。张鸿。 南皮诗笔松禅字,各具风流绝世姿。相阨原非两贤志,文人喜妒似娥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