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沈山下潭,粲粲潭中石。结宇子亦贤,喜作石潭客。
将同丘生栖,可有奇章癖。兹标本余契,遐咏亦驰适。
咏新安许氏石潭。明代。祝允明。 沈沈山下潭,粲粲潭中石。结宇子亦贤,喜作石潭客。将同丘生栖,可有奇章癖。兹标本余契,遐咏亦驰适。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寿图 其三。明代。黄廷用。 万朵芙蓉削不成,秋来苍翠更分明。瑶台坐看天心冷,閒数飞云过太清。
送中上人归里。元代。善住。 相留已无计,欲别手重携。客路连愁远,乡山入望低。野花秋寂历,江草晚凄迷。旧隐重归日,寒螀夜夜啼。
声声慢 七夕嵋雪敬可过用禁体。明代。曹溶。 前宵雨急,翻海排江,草阁幸自无忧。汛扫山厨,百钱权买凉秋。眼中好友都在,击珠盘、高按歌喉。任相诮,把烟波一曲,换却封侯。翠幌浓香似梦,指疏星,几点练影垂钩。暗想罗衣,飘动争倚危楼。老夫正发清兴,肯学他、儿女含愁。愿此去,折岩花、频记胜游。
过峡江悼自从叔二绝 其一。明代。郭之奇。 当年江峡醉扁舟,击楫同歌万里流。三载家山人物变,不堪此地独回头。
宰相有学无识。清代。王润生。 文章位业冠通寰,桃李盈门捷径攀。身伺安危为进退,心凭好恶别贤奸。片言险败中兴局,夹辅惭居上相班。张禹孔光同列传,羞将著作说名山。
路西田舍示虞孙小诗二十四首 其九。宋代。李之仪。 从来人说水晶宫,投老方能到眼中。未必吾生便休去,溪山隐去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