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书开积雨,高枕对重林。非尔乘幽兴,无人惠好音。
分宁鸡黍薄,交自布衣深。不改青松色,堪知白雪心。
诸生贫嗜酒,多病老抽簪。何必论丘壑,金门总陆沈。
夏日张茂才见枉林园 其一。明代。李攀龙。 残书开积雨,高枕对重林。非尔乘幽兴,无人惠好音。分宁鸡黍薄,交自布衣深。不改青松色,堪知白雪心。诸生贫嗜酒,多病老抽簪。何必论丘壑,金门总陆沈。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督兵援闽游雁山戏集为诗。明代。戚继光。 灌木苍苍潦水收,展旗迢递下闽州。石僧卓笔含珠晓,玉女乘鸾瀑布秋。仙子屏炉回候雁,天孙刀剪傍牵牛。神工特为东南缺,砥柱巍然立海陬。
咏唐史 李光弼。宋代。韦骧。 阃外分忧屡积勋,间言几欲变深恩。十年三觐劳方面,荣耀双旌并在门。
熙春台 其二。宋代。李详。 帘珠虚明十二栏,翛然身世尚人间。怪来拾得无尘句,放出云屏几叠山。
过蒲涧和苏文忠韵。明代。陈堂。 采蒲乘逸兴,因过涧边泉。杯映霞为色,波摇水在天。荒台空有字,古刹不闻禅。酒尽青山暮,酣歌客亦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