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台湾杂咏 其六。清代。齐体物。 生年十五鬓鬖鬖,招得儿夫意所甘。岂但俗情偏爱女,草中都不长宜男。
菩萨蛮(同饮晁伯如家,席上和韩无咎韵)。宋代。赵彦端。 雪中梅艳风前竹。诗缘渐与情缘熟。醉眼眩成花。恼人生脸霞。巫云将楚雨。只恐翩然去。我有合欢杯。为君聊挽回。
次韵曾英发。宋代。王庭圭。 泮水桥边不记年,后来谁复敢争先。襄阳耆旧今无在,江左风流寂不传。穷巷闭门佳客至,新诗照壁夜光悬。未应晚节嗟流滞,三子青袍慰眼前。
再至京邸春日书事。清代。李英。 五陵游侠地,春晓独徘徊。御柳层烟散,金堤一骑回。晴云飞碣石,残雪照燕台。十载周南客,公车此复来。
送侍讲学士邓善之辞官还钱塘 其三。元代。卢亘。 词林富声华,几人得精悍。悠悠三百年,篇翰孰承缵。夫君清庙器,祼荐盛圭瓒。五就惜繁缨,九游载云旱。依依风向翔,忽忽月新满。泠然时雨情,短章不可断。
和子厚弟春日见寄三首。宋代。王之道。 睡起晴窗正忆渠,老兵声喏到前除。新诗价重连城璧,便觉贫家富不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