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慕严先生,殊非巢许徒。出处似合道,为义匪为高。
宾友分已定,从官何乃劳。展足卧故人,故态知狂奴。
欠伸动天象,况乃人主乎。惜哉帝王真,大老归江湖。
孰谓天地量,徒见客星孤。公卿满汉庭,纷纷索谶图。
过严子陵祠。明代。湛若水。 吾慕严先生,殊非巢许徒。出处似合道,为义匪为高。宾友分已定,从官何乃劳。展足卧故人,故态知狂奴。欠伸动天象,况乃人主乎。惜哉帝王真,大老归江湖。孰谓天地量,徒见客星孤。公卿满汉庭,纷纷索谶图。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旅怀。明代。刘宗周。 春深无柳不垂堤,扑簌征衫落燕泥。一水遥飞淮海阔,千山暮合楚云低。天涯姊弟怜多病,客子江湖路自迷。何事两牵家国恨,悠悠萍水叹仳离。
秋日送别协守李副将军及吴参戎于滦水上。明代。戚继光。 半百风尘暂息居,伤心相对各踌躇。当时未信塞翁智,千古徒传蜀相疏。红叶无边云外树,青蝇不尽箧中书。秦关越水同天地,常把殷勤付雁鱼。
寄黄仲美。明代。刘基。 二十年前别故人,乾坤何处不风尘。玉缸阻对檐花夕,素发羞同野草春。紫极星辰空有象,青冥波浪杳无津。欢华过眼成今昔,苦忆元方泪满巾。
花烛行。唐代。宋之问。 帝城九门乘夜开,仙车百两自天来。列火东归暗行月,浮桥西渡响奔雷。龙楼锦障连连出,遥望梁台如昼日。梁台花烛见天人,平阳宾从绮罗春。共迎织女归春幄,俱送常娥下月轮。常娥月中君未见,红粉盈盈隔团扇。玉樽交引合欢杯,珠履共蹋鸳鸯荐。漏尽更深斗欲斜,可怜金翠满庭花。庭花灼灼歌秾李,此夕天孙嫁王子。结缡初出望园中,和鸣已入秦筲里。同心合带两相依,明日双朝入此微。共待洛城分曙色,更看天下凤凰飞。
乐游原。唐代。李商隐。 万树鸣蝉隔岸虹,乐游原上有西风。羲和自趁虞泉宿,不放斜阳更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