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祀梁州色未工,移为窗下接谈丛。司晨既已惭嘉号,斗月犹能散舞氃。
幸比灵芝于我小,竟誇梅瓣不能红。人间拟物当其似,堪笑人间尽拟中。
宿冯孝廉载赓敏来斋斋中植鸡冠花数本一茎径可尺馀诸公同赋限红字。明代。释今无。 曾祀梁州色未工,移为窗下接谈丛。司晨既已惭嘉号,斗月犹能散舞氃。幸比灵芝于我小,竟誇梅瓣不能红。人间拟物当其似,堪笑人间尽拟中。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渔父。清代。王季珠。 扁舟独向五湖游,风雨持竿春复秋。勋业淮阴空太息,子陵不肯一回头。
泛西溪至交芦庵。清代。瞿鸿禨。 西溪狭如沟,小艇仅容桨。携家促膝坐,局曲不可仰。微风吹一叶,穿影乱菰蒋。泛浅出虹桥,底磨石濑响。童孙初识船,呕吐恶摇荡。樊笼锐欲脱,推篷感其颡。强挟游芦庵,林壑接幽敞。趣怡戴奚画,灵肃杭厉飨。清堂燕留客,野蔌饱僧饷。舆人迟失期,花坞欠一赏。洒然羞歧路,薄暮理归榜。虚舟触无心,何碍适莽苍。重来看秋雪,留待携壶往。
示如石上人。宋代。释居简。 直须办得身如石,一线开时石不如。自解点头须自肯,待他人肯费分疏。
梁天机约重阳见访而汪正夫简报书斋丛菊辄有。宋代。郑獬。 简报丛菊生小蕊,枝头应似拨冰醅。故人有信来相访,好祝秋风及早开。
诸葛公墓。明代。魏际瑞。 定军山下柏蒙茸,旷古精诚在此中。三尺孤坟犹汉土,一生心事毕秋风。孙曹未灭成何世,天地无知丧此公。千载伤情惟杜宇,年年啼血树头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