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几知音,静听君弹感慨深。纵使钟期如可铸,更从何地得黄金?
赠琴士翁希畴二首 其二。清代。刘鹗。 高山流水几知音,静听君弹感慨深。纵使钟期如可铸,更从何地得黄金?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陈秉常雨中看柳。明代。陈献章。 种得东风柳一千,江山意思日无边。閒遮一老青春坐,更缚孤舟白日眠。近水云烟相隐映,他山桃李自嫣妍。莫辞细雨频来看,争得风光在眼前。
浣溪沙·春到青门柳色黄。五代。冯延巳。 春到青门柳色黄,一梢红杏出低墙,莺窗人起未梳妆。绣帐已阑离别梦,玉炉空袅寂寥香。闺中红日奈何长。
题西太一宫壁二首。宋代。王安石。 草色浮云漠漠,树阴落日潭潭。三十六陂流水,白头想见江南。
采莲曲(二首)。明代。蒋山卿。 荡桨谁家女,嬉游入浦深。搴花怜并蒂,拾子爱同心。回腕垂金钏,低鬟堕玉簪。相期未相值,歌曲不成音。
秋日寄怀。明代。何巩道。 平林萧瑟雨初收,兀兀犹披五月裘。一纸新诗吹到手,数声长叹立当楼。独堂风细帘初捲,别浦潮生水自流。好景不逢吟者共,鹤孤松老负高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