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当世(1854~1905))字无错,号肯堂,因排行居一,号伯子。原名铸,字铜士。江苏通州(今南通市)人。清末文学家、诗文名家、桐城派后期作家,也是南通市近代教育的主要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光绪时入李鸿章幕府,常相与谈论政事,自负甚高,而终身坎坷。诗多沉郁苍凉之作,著有《范伯子诗文集》。2008年4月16日,“南通范氏诗文世家陈列馆”开馆。 范当世的诗文(124篇)
范当世关心国事,思想亦较开通,“颇主用泰西新学以强国阜民”(马其昶《范伯子文集序》)。所作诗篇,颇有反映现实、揭露时弊之作,晚年曾自称:“万语纵横惟己在,十年亲切为时嗟。”(《戏题白香山诗集》)“细思我与国何干,惨痛能来切肺肝。”(《夜读遗山诸作复自检省乱来所为诗百余首至涕不可收愤慨书此》)《光绪三十年中秋月》一诗,寄托遥深,刺及慈禧,广为时人传诵。然其诗见重于当时,主要在于功力深厚,兼有苏轼、黄庭坚之长,曾自言其诗“出手类苏黄”(《与俞恪士书》)。
范当世擅长对联,被时人称誉为“联界之虎”。又因娶桐城古文家姚莹女孙为妻,又与吴汝纶游,故深受桐城派影响。同光体江西派首领散原老人赞叹曰:“苏黄而下,无此奇矣,”说:“吾生恨晚生前岁,不与苏黄数子游。得有斯人力复古,公然高咏气横秋。”可谓倾倒备至。吴汝纶先生认为:“当今文学无出肯堂右者”(《与姚叔节》)。即使是对同光体十分不满的诗界革命晚期巨子金天羽,也不得不承认范当世“贫穷老瘦,涕泪中皆天地名物”(《答苏戡先生书》),并把他和诗人江湜并举:“大江南北,二子盖豪杰之士也”(《答苏戡先生书》)。汪国垣《光宣诗坛点将录》以马军五虎上将之一“天猛星霹雳火秦明”属之,钱仲联《近百年诗坛点将录》则以“天雄星豹子头林冲”属之。
范当世兼长古文,宗尚桐城派,但是“苟意有所动,便放胆为之”,不“矫揉造作,以求波峭”(《与蔡燕生论文第一书》)。故其行文不尚矜炼,以情致胜。陈三立谓其文“敛肆不一体,往往杂瑰异之气”(《范伯子文集序》),遂不甚为桐城派古文家所重,文名不逮诗名。
著有《范伯子诗集》19卷,文集 12卷。藏于家30年,始排日刊载于《通州日报》。诗集先有排印本。稍后,弟子徐昂集其诗文,刊刻大本《范伯子先生全集》,附有其续妻姚倚云作《蕴素轩诗稿》。
兴化见刘融斋先生还至欧家坊馆次寄内弟吴肇嘉。清代。范当世。 湖水连江绿,扁舟载梦归。病消杯在手,寒尽树更衣。樵牧各余契,弟昆惟汝违。松花开落处,应有彩云飞。
延卿负约不来寄诗为谢次韵还促之同仲弟作。清代。范当世。 五尺虚廊月到初,洒然凉气满襟裾。病妻药物饶清味,俊弟诗篇称隐居。风翮渐看新养鸽,海鲜初馔远方鱼。谁令吾友悭嘉会,无意柴门枉寄书。
赠别挚父先生。清代。范当世。 落寞含真气,孤飘得所依。闻君我师外,在昔故人稀。逐日群蚩散,空房百卷馡。读书真到骨,为吏尽忘机。惭愧无官累,蹉跎立已非。败根随手掘,高路荡睛睎。斥鴳知何笑,聋虫不畏讥。蛛丝向蚕吐,雉翮绕鸾飞。官廨浓菁发,荒城大麦肥。兼旬留腹疾,五尺尚腰围。世路宜玆老,亲庭惜尔违。欢中成小别,愁里送将归。令弟终能愈,贤兄不用祈。当秋要珍摄,陪夜慎寒饥。十月粗能暇,重来傥可几。平生轻祖道,何事欲沾衣。
馀东道中。清代。范当世。 范公堤上雨云黄,到海应无十里长。昼市乘湖卖鱼蟹,秋田杀草见牛羊。盐官俸美高衙在,刺史城遥百姓忘。父老不忧民气悍,于今世乱失湘乡。
欧家坊野望口号。清代。范当世。 郭外十里烟村深,东家晴好西家阴。秧田如绣木棉长,苍然四顾来欢心。村农似颇解余乐,辍耕荷锄相向吟。夕阳满地各归去,榧子蒲桃香满林。
和驹儿诗呈挚父先生昆季。清代。范当世。 面垢发髼松,唇枯墨正浓。斯儿能造句,诸老弗愁庸。早绿宜栽韭,晚青须种松。君侯不王谢,何所得优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