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隐私和隐私权教案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懂得隐私的内涵,隐私权的内容及澄清“隐私即丑事”的错误观念;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自主地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分析教材或日常生活中的相关案例,初步形成一些保护个人隐私的技能;让学生树立人格独立观念,具有隐私意识,培养尊重他人隐私的信誉感、责任感。教学重点:隐私的内涵。
教学难点:隐私权的概述。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分析、归纳。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推进,个人权利与人身尊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隐私权已成为当代公民保护自身人格的一项重要权利。现实生活中,你有没有碰见这样的情景:自己的日记被父母翻看过?你不愿意告诉别人的内心秘密被他人当作笑料,四处传播;你异性同学的来信,被他人截留拆阅……当你遇到这些情景时,你有没有意识到,你的什么权利正在受到侵害?
【讲授新课】
一。隐私和隐私权(板书)
讨论书p46“小红……”案例。
学生分析案例,讨论回答。
对于公民个人的电话号码、住址、家庭情况等,如果他人不愿公开,我们不能强求,这属于个人的隐私,我们一定要尊重他人的意愿。
什么是隐私呢?隐私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呢?(板书)
隐私就是一些见不得人的丑事,对吗?为什么?
隐私不一定是见不得人的个人丑事,只要是属于个人的不愿为他人所知的秘密,且与公共利益、他人利益无关的存个人私事,都是个人的隐私。
个人的隐私要不要加以保护,为什么?(板书)
现实生活中,你听到或看到了哪些侵犯公民个人隐私权的案例?请举例。
从这些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是公民的隐私权呢?(板书)
我国一些相关法都对公民的隐私权作了明确的规定,如宪法、民法、刑法等,那么,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有何积极意义呢?(板书)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保护公民的隐私权,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有着积极的意义,那么,我国的相关法律,对公民的隐私权的保护有哪些具体规定呢?(板书)
请学生结合书本p48、p49的两侧案例,进行分析,并相互交流讨论。
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及案例分析作全面点评,并归纳如下:
隐私权的内容:
个人生活安宁权。
个人信息的控制保密权。
私人通讯秘密权。
(板书)
思考题:
小明在学校期末大考时,发现好友小刚在考试时作弊,为了保护好友的隐私,小明没有对任何人声张。回家后,小明又无意中发现爸爸接受下属单位的贿赂,小明心想,这是爸爸的隐私,不便张扬。
问:请你来评判一下小明的想法与做法。
教师作总结性点评。
【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和讨论,大家有何收获?我们在生活中,光是了解公民的隐私权显然还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学会如何尊重他人的隐私,并保护自己的隐私权,这还需要我们继续学习。
一、说教材
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隐私和隐私权”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五课“隐私受保护”中第一框题的内容。在此之前,通过对第三、第四课的学习,学生们已经了解了人格尊严权中的几项具体权利,如名誉权、肖像权和姓名权等方面的知识,了解法律对保护公民人格尊严的某些规定,懂得了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权利。通过本框的学习能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人格尊严的神圣不可侵犯,也为下一课“尊重和维护隐私权”做好铺垫。因此本课承前启后,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2.学习与能力目标要求
(1)知识目标
①使学生掌握隐私的含义,隐私权的内容。
②能够澄清隐私即丑事的错误观念。
③知道法律对公民个人隐私包括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予以明确的保护。
(2)能力目标
能够自主地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教材和生活中的相关案例,正确判断侵犯隐私权的行为。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树立人格独立观念,具有隐私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崇尚人性与个性。增强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隐私的含义,隐私权的内容。
教学难点:保护隐私的必要性,隐私权的含义与内容。
我确立教学重点、难点的依据主要有三点:
(1) 针对学生对个人隐私认识上的偏差:由于长期受封建观念的影响,有许多人总是认为“好事不背人,背人没好事”,错误地把隐私等同于丑事、不光彩的事。正确认识个人隐私,从而保护个人隐私,对学生成长十分必要。
(2) 针对学生隐私经常受到侵犯的事实:在我们身边经常有老师私拆学生信件,父母偷看子女信件、日记的现象,尽管出于善意,但却严重地侵犯了未成年人的隐私。学习隐私的内容,有助于学生积极维护个人隐私权。
(3) 针对学生经常侵犯他人隐私的现实:由于对个人隐私认识不够,学生侵犯他人隐私的事情时有发生,甚至较为普遍。尊重他人的隐私,体现了一个人的文明素养、法律素质和道德境界,每个学生都要学会尊重他人的隐私。
二、说教法
1.讨论式教学
针对学生在隐私方面的模糊认识,设置相关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通过对典型事例的分析,来提高学生的隐私意识,从而也有利于学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情境式教学
在讲述保护隐私的必要性这部分内容时,我主要采取了情境教学法,设置一些侵害个人隐私的情境,然后让学生来推测、想象事件的结果,最后教师进行归纳说明,从而唤起学生学习的需要和情感的需要,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一种良好的心境中学习。
3.体验式教学
引导学生交流自己隐私受到侵害时的感受,使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从而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情感。
三、说学法
现代教学思想尤其注意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学的方法。我认为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使学生会学、善学、喜欢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根据本课的特点,我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采用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法。
1.合作学习
在突破教学重点“隐私的含义”时,我让学生四人为一组进行讨论,共同归纳出隐私的内涵。在澄清“隐私”与“丑事”的关系时,我将学生分成两组,展开讨论,进行辩论,形成正确的观点。通过这种合作学习,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形成互补,培养合作意识。
2.探究学习
在突破教学难点时,我针对教材中的一些案例,如:报社侵权案、拆信风波等,要求学生首先认真阅读分析,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上述行为是否正确?说明理由。你认为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怎样的?这样做有何意义等。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学生的技能、情感、态度得以提高。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案例导入)让学生看完案例后,老师提问:
(1)如果你是盼盼,你怎么看待小丽、思思和老师的做法?
(2)你认为在生活中哪些应该属于我们的个人隐私?
学生讨论、发言后,老师归纳导入:人人有隐私,人人享有隐私权。
2.新课讲授
在新课讲授中,我主要采取讨论、情境、体验等多种教学方法并用的方式。
(1)什么是隐私是本课的重点,我分三个层次进行。
①引导学生对p46页的材料进行阅读,对小红的做法发表自己的看法,说明小红是否应该这样做,初步培养学生的隐私意识。
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 “隐私”两个字做一个解释,学生回答:“隐”是隐藏,不为人所知或不欲为人所知的意思。“私”是与公无关,是个人之事。对此,我还举了两个例子:第一,甲在偷东西,被乙发现,乙报警,甲被抓获。乙是否侵犯了甲的隐私权。第二,甲父母离婚,乙知道后大肆宣扬,乙是否侵犯了甲的隐私权。
通过讨论,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隐私的含义。
多媒体显示:构成隐私的两个要件,并说明“私”是隐私中的前提条件,决定了隐私的范围。
③在讲解“隐私”与“丑事”的关系时,我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辩论,正方:隐私就是丑事;反方:隐私不是丑事。通过学生的讨论、辨析,得出隐私的正确含义与内容,使学生在情感上真正理解隐私的内涵。
(2)对于保护隐私的必要性这一难点,我主要采取了情境式和体验式教学的方法。如设置一些侵害个人隐私的情境,然后让学生来推测、想象事件的结果。也可以引导学生列举一些自己看到、听到、了解到和体验过的事例,谈谈如果这些行为不受保护会怎样,保护这些行为有何好处,引出保护隐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隐私权的含义与内容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我主要采取讨论式和情境式两种教学方式。
①通过“报社侵权案”引出隐私权的含义。
②通过分析“派出所非法搜查案例”,了解合法搜查的条件,说明隐私权首先是指个人生活的安宁权,即公民的住宅不受非法侵犯。
③“银行、邮局一米线的设定”有何作用?对你有何启发?引出隐私权还包括:个人信息的保密权。
④通过对老师拆看学生信件、父母拆看子女信件、领导检查下属信件现象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讨论,使学生明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从而过渡到下一课的内容--尊重和维护隐私权。
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每个人都有隐私,每个人都有隐私权,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保护公民的隐私权,可以维护个人的人格独立和人格自由,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安定。我们要逐步树立人格独立观念,具有隐私意识,养成尊重他人隐私的习惯,增强依法维护隐私权的意识。
(要求:学生对着板书自己梳理一遍,谈谈这一课你明白了什么?)
4.板书
板书要讲究直观、系统、简洁明了并突出重点,这样才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课所学的知识。以下是本课的板书:
隐私和隐私权
一、人人有隐私
1.隐私的含义
“隐”,不为人所知或不愿为人所知的。
“私”,与公无关,私人之事。
2.隐私的内容
3.保护隐私的必要性
二、让自己心灵有个家的权利
1.隐私权
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
2.保护隐私权的意义
3.隐私权的具体内容
(1)私人生活安宁权
(2)私人信息的保密权
(3)私人通信的秘密权
(4)个人对其隐私的利用权
4.不得滥用隐私权
5.课外作业
“生活教育化,教育生活化”是我教学的落脚点,因此我设计的作业要求学生学以致用。如:让学生做社会调查,调查身边发生的关于隐私权受到侵犯的事例及其给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影响,并制作一份相关内容的板报。
总之,对课堂的设计,我始终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以学法为中心,放手让学生自主去探索知识,尽量做到两个突破:
第一,突破课本课堂的束缚,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
第二,突破“一言堂”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尽量使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真正体现“生活教育化,教育生活化”。要让学生在快乐中享受学习,在学习中享受快乐。
我说课的内容完毕。谢谢大家!
【名师点评】
该说课稿总体能体现课改理念。教学目标设计全面,不仅注重知识目标,而且重视了能力和情感目标。能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内容,并能根据教学目标创造性地使用和开发课程资源,重点、难点分析准确;能够体现知识的联系,实现学科知识整合。课堂导入自然贴切,生动有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学法方面能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流程的设计合理、灵活,并具有开放性;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并能体现学生主体作用。最后加入了说板书设计和作业,使说课更为完整。但在学法与教法的分析中,稍显单薄与不足。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强说课的说理性,渗透更多的课程理念,加入更多的弹性设计,使说课的开放性与生成性得到体现。
初中思想品德说课稿要怎么写?下面小编就以初中思想品德《隐私和隐私权》说课稿范文为例,为大家展开介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的说课课题是“隐私和隐私权”,我准备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说。
一、说教材
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隐私和隐私权”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五课“隐私受保护”中第一框题的内容。在此之前,通过对第三、第四课的学习,学生们已经了解了人格尊严权中的几项具体权利,如名誉权、肖像权和姓名权等方面的知识,了解法律对保护公民人格尊严的某些规定,懂得了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权利。通过本框的学习能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人格尊严的神圣不可侵犯,也为下一课“尊重和维护隐私权”做好铺垫。因此本课承前启后,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2.学习与能力目标要求
(1)知识目标
①使学生掌握隐私的含义,隐私权的内容。
②能够澄清隐私即丑事的错误观念。
③知道法律对公民个人隐私包括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予以明确的保护。
(2)能力目标
能够自主地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教材和生活中的相关案例,正确判断侵犯隐私权的行为。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树立人格独立观念,具有隐私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崇尚人性与个性。增强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隐私的含义,隐私权的内容。
教学难点:保护隐私的必要性,隐私权的含义与内容。
我确立教学重点、难点的依据主要有三点:
(1) 针对学生对个人隐私认识上的偏差:由于长期受封建观念的影响,有许多人总是认为“好事不背人,背人没好事”,错误地把隐私等同于丑事、不光彩的事。正确认识个人隐私,从而保护个人隐私,对学生成长十分必要。
(2) 针对学生隐私经常受到侵犯的事实:在我们身边经常有老师私拆学生信件,父母偷看子女信件、日记的现象,尽管出于善意,但却严重地侵犯了未成年人的隐私。学习隐私的内容,有助于学生积极维护个人隐私权。
(3) 针对学生经常侵犯他人隐私的现实:由于对个人隐私认识不够,学生侵犯他人隐私的事情时有发生,甚至较为普遍。尊重他人的隐私,体现了一个人的文明素养、法律素质和道德境界,每个学生都要学会尊重他人的隐私。
二、说教法
1.讨论式教学
针对学生在隐私方面的模糊认识,设置相关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通过对典型事例的分析,来提高学生的隐私意识,从而也有利于学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情境式教学
在讲述保护隐私的必要性这部分内容时,我主要采取了情境教学法,设置一些侵害个人隐私的情境,然后让学生来推测、想象事件的结果,最后教师进行归纳说明,从而唤起学生学习的需要和情感的需要,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一种良好的心境中学习。
3.体验式教学
引导学生交流自己隐私受到侵害时的感受,使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从而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情感。
三、说学法
现代教学思想尤其注意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学的方法。我认为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使学生会学、善学、喜欢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根据本课的特点,我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采用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法。
1.合作学习
在突破教学重点“隐私的含义”时,我让学生四人为一组进行讨论,共同归纳出隐私的内涵。在澄清“隐私”与“丑事”的关系时,我将学生分成两组,展开讨论,进行辩论,形成正确的观点。通过这种合作学习,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形成互补,培养合作意识。
2.探究学习
在突破教学难点时,我针对教材中的一些案例,如:报社侵权案、拆信风波等,要求学生首先认真阅读分析,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上述行为是否正确?说明理由。你认为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怎样的?这样做有何意义等。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学生的技能、情感、态度得以提高。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案例导入)让学生看完案例后,老师提问:
(1)如果你是盼盼,你怎么看待小丽、思思和老师的做法?
(2)你认为在生活中哪些应该属于我们的个人隐私?
学生讨论、发言后,老师归纳导入:人人有隐私,人人享有隐私权。
2.新课讲授
在新课讲授中,我主要采取讨论、情境、体验等多种教学方法并用的方式。
(1)什么是隐私是本课的重点,我分三个层次进行。
①引导学生对P46页的材料进行阅读,对小红的做法发表自己的看法,说明小红是否应该这样做,初步培养学生的隐私意识。
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 “隐私”两个字做一个解释,学生回答:“隐”是隐藏,不为人所知或不欲为人所知的意思。“私”是与公无关,是个人之事。对此,我还举了两个例子:第一,甲在偷东西,被乙发现,乙报警,甲被抓获。乙是否侵犯了甲的隐私权。第二,甲父母离婚,乙知道后大肆宣扬,乙是否侵犯了甲的隐私权。
通过讨论,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隐私的含义。
多媒体显示:构成隐私的两个要件,并说明“私”是隐私中的前提条件,决定了隐私的范围。
③在讲解“隐私”与“丑事”的关系时,我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辩论,正方:隐私就是丑事;反方:隐私不是丑事。通过学生的讨论、辨析,得出隐私的正确含义与内容,使学生在情感上真正理解隐私的内涵。
(2)对于保护隐私的必要性这一难点,我主要采取了情境式和体验式教学的方法。如设置一些侵害个人隐私的情境,然后让学生来推测、想象事件的结果。也可以引导学生列举一些自己看到、听到、了解到和体验过的事例,谈谈如果这些行为不受保护会怎样,保护这些行为有何好处,引出保护隐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隐私权的含义与内容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我主要采取讨论式和情境式两种教学方式。
①通过“报社侵权案”引出隐私权的含义。
②通过分析“派出所非法搜查案例”,了解合法搜查的条件,说明隐私权首先是指个人生活的安宁权,即公民的住宅不受非法侵犯。
③“银行、邮局一米线的设定”有何作用?对你有何启发?引出隐私权还包括:个人信息的保密权。
④通过对老师拆看学生信件、父母拆看子女信件、领导检查下属信件现象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讨论,使学生明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从而过渡到下一课的内容--尊重和维护隐私权。
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每个人都有隐私,每个人都有隐私权,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保护公民的隐私权,可以维护个人的人格独立和人格自由,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安定。我们要逐步树立人格独立观念,具有隐私意识,养成尊重他人隐私的习惯,增强依法维护隐私权的意识。
(要求:学生对着板书自己梳理一遍,谈谈这一课你明白了什么?)
4.板书
板书要讲究直观、系统、简洁明了并突出重点,这样才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课所学的知识。以下是本课的板书:
隐私和隐私权
一、人人有隐私
1.隐私的含义
“隐”,不为人所知或不愿为人所知的。
“私”,与公无关,私人之事。
2.隐私的内容
3.保护隐私的必要性
二、让自己心灵有个家的权利
1.隐私权
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
2.保护隐私权的意义
3.隐私权的具体内容
(1)私人生活安宁权
(2)私人信息的保密权
(3)私人通信的秘密权
(4)个人对其隐私的利用权
4.不得滥用隐私权
5.课外作业
“生活教育化,教育生活化”是我教学的落脚点,因此我设计的作业要求学生学以致用。如:让学生做社会调查,调查身边发生的关于隐私权受到侵犯的事例及其给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影响,并制作一份相关内容的板报。
总之,对课堂的设计,我始终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以学法为中心,放手让学生自主去探索知识,尽量做到两个突破:
第一,突破课本课堂的束缚,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
第二,突破“一言堂”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尽量使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真正体现“生活教育化,教育生活化”。要让学生在快乐中享受学习,在学习中享受快乐。
我说课的内容完毕。谢谢大家!
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编辑整理的初中思想品德说课稿《隐私和隐私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各位考官,大家好!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隐私和隐私权》,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
首先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隐私和隐私权》是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的第一框题。它包括隐私、隐私权的含义及内容两个模块的知识。本课在本单元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它是在学生已经了解了人格尊严权及其他权利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学习,学习本课有助于学生理性地认识隐私和隐私权,学会尊重他人隐私,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说学情
本节课的教授对象为八年级的学生,他们对隐私有一定的认识,但往往是一种片面的认识,尤其对隐私权缺乏一定了解。此外,学生隐私经常受到侵犯、学生经常侵犯他人隐私的事实也普遍存在。因此,正确认识个人隐私,从而保护个人隐私,对学生成长十分必要。
三、说教学目标
著名教育家杜威指出:“教学目标是一切教育者从事教育活动的指南。”,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逐步养成尊重他人隐私的习惯,增强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
能力目标:通过分析归纳、集体讨论、案例分析,正确辨别侵犯个人隐私权的行为,提高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理解隐私内涵和隐私权的内涵及其内容,能够依法保护隐私权。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隐私、隐私权的含义及内容。
难点:保护隐私的必要性。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达成教学目标,我结合教材、学生特点,本堂课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问题导入法、活动探究法、集体讨论法。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面主要采用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阅读讨论法等学习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将分为四个环节进行:
(一)激趣导入
首先是导入新课环节。古希腊普罗塔尔曾说:“人的大脑不是一只装满水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我会严格遵循这一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导地位,在课程开始之前设置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秘密,假如别人偷看了你的私人日记或公开了你的小秘密,这时候,你该怎么做?”以此为切入点,引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归纳导,入情入景地带领学生进入新课《隐私和隐私权》。(板书)
(二)新课教学
其次是新课讲授环节,我主要通过三个活动的形式来讲解新课。
活动一: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利用幻灯片展示生活案例、图片,鼓励学生踊跃发言,谈谈他们对隐私的理解。在学生分享的基础上,老师适时进行点拨并带领学生归纳得出结论:隐私的含义(板书),即公民不愿为人所知,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它包括私人信息、个人私事、私人领域等。这样的设计旨在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将新课改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落到实处。
活动二:根据幻灯片中“我们还有隐私吗?”的漫画和隐私调查数据,我会全班按6人分小组进行讨论,合作探究“如果隐私不受保护会怎样,保护隐私的好处”。在学生讨论的过程,我会进行个别指导,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动态。小组分析讨论之后,请每组派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最后我会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并进行板书:保护个人隐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板书),并适时引导学生尊重他人隐私,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讨论,使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将理论学习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活动三:引导学生对课本四个案例进行材料阅读、讨论分析。
通过对“明星隐私曝光”案例讨论引出隐私权的含义。
通过对“住宅非法搜查”案例讨论引出公民的住宅权不受侵犯。
通过对“小红不愿透露个人信息”案例讨论引出公民有权对个人信息保密。
通过对“老师拆开或父母拆开信件”案例讨论引出公民有权对个人通信内容保密。这样可以把抽象的内容融合在案例中分析获取新知识,使理论性知识更加生动的呈现出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提升
再次是巩固提升环节。我会列举生活中的事例,由学生来判断分析哪些行为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哪些行为是尊重隐私权?并说明其原因。这样既有利于对课堂教学进行及时反馈,又能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的回顾和提升。
(四)小结作业
最后是小结作业环节。我会带领学生结合板书一起回顾总结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同时我会立足学以致用的理念,给学生布置这样一个任务: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分析:“当父母的关爱与自己的隐私权发生矛盾和冲突时,他们该怎么办?”这样开放式的作业,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消化课堂所学知识,又有利于学生体会思想品德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思想品德知识的兴趣。
七、说板书设计
我采用提纲式板书,线索清晰,重点突出,使学生对教材内容更容易理解。以下是我的板书设计:(略)
【课前工作】
一。教学设计思路:“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权力与义务”部分:“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能够自觉地尊重别人的隐私。”
二。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通过教学,阅读教材,理解本课教学的基本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积极地参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从同学和自己的身边去发现和解决一些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
2.知识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隐私的内涵,懂得保护隐私的必要性,知道隐私权及其具体内容;澄清隐私即丑事等错误观念;知道法律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知道个人隐私权受侵害时的法律救助方法及侵权者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三。过程与方法
1.针对的问题:
①长久以来,由于封建观念等因素影响,整体社会环境缺乏个人隐私意识,总认为“好事不背人,背人没好事”,把隐私等同于丑事、不光彩的事,只有把自己的一切都公布于众才是光明磊落,根本没有个人心灵的空间。②由于隐私意识淡薄,对哪些属于个人隐私并受法律保护不是很清楚;加上未成年学生处于被教育者地位,个别家长和老师为了解学生,经常采用看学生日记、翻学生抽屉等手段,虽然这些行为可能出于善意,但严重侵犯了学生的隐私。③由于对个人隐私认识不够,对法律了解不多,加上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以致于生活中学生侵犯他人个人隐私的事情时有发生,较为普遍。
2.学生的需要:
①正确认识个人隐私及隐私对于个人的重要意义,并懂得保护个人隐私,给其一个心灵的空间,对学生健康成长十分必要。②学习个人隐私的具体内容,了解法律对公民隐私的相关规定及保护,有助于学生增强法律意识,懂得积极维护个人隐私权。③当今世界,由于信息技术和传播媒介越来越发达,个人隐私被披露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人们对自身安宁和安全的需要也就更为迫切,学生更需全面了解、正确对待隐私问题,增强隐私意识,不仅保护自己的隐私权,也要尊重、保护他人隐私。
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认清隐私和隐私权,树立人格独立观念,培养隐私的意识与观念,强化学生在隐私方面的责任与信誉意识。
五。教学重点难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认识隐私和隐私权。
六。教学模式:教学拟采用活动式教学法、可运用:情景创设、案例分析、主题探究等方法。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复习第四课的名誉权。 肖像权和姓名权
二。知识集锦(学生自主学习)
1.什么是隐私?隐私包括哪些内容呢?
2. 隐私权的含义?保护隐私的必要性是什么?
3.隐私权的真谛是什么?隐私权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三。拓展案例(教学内容由学生讲解):
1.小隐的事例(教材p47)
2.黑客高手
3.(教材p49页材料)议一议:①上述行为是否合法?说说理由。
②假如老师或者父母拆看未满10周岁的学生或子女的信件,是否合法?
4.学生小结:我们知道了公民的住宅。身体不受非法侵害,公民的信件。电话也不能随便查看和偷听,可是我们却常在警匪片中看到警察搜查住宅和公民身体的情况,也会看到安装窃听器的镜头,这是什么原因呢?
四。资料搜集
搜集与隐私权相关的法律条款
五。板书预设 隐私和隐私权
一。人人有隐私
1. 什么是隐私(教材p46页)想一想:隐私包括哪些内容呢?
2. 保护隐私的必要性
二。 让自己心灵有个家的权利
1. 隐私权的含义
2. 保护隐私的必要性是什么?
3. 隐私权的真谛是什么?隐私权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六。技能过关
1.某医院为做广告宣传,未经患者同意,就在广告上公布了已痊愈的患者的病历。这种行为侵犯了患者的( )
a.名誉权 b.生命健康权 c.肖像权 d.隐私权
2.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不少人为达到个人企图,经常解密他人电子邮箱密码,窃取他人电子邮件。 这种行为( )
a.侵犯了公民的荣誉权 b.侵犯了公民的名誉权
c.属于正当防卫 d.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
3.小红的学习成绩有所下降,母亲便怀疑小红早恋,于是私自翻看小红的日记,还教训她说:“你是我的女儿,我生你。养你,看你的日记有什么不应该的?”小红母亲的言行( )
a.是关心小红身心健康发展的表现,合情合法 b.是行使对小红教育和保护的职责
c.侵犯了小红的隐私权 d.虽有不妥,但并不违法
4.女学生王某因嫉妒同寝室的另一位女同学优异的学习成绩和良好的人缘,用带有照相功能的手机偷拍了她在寝室的各种生活照片,在同学中传播并散步一些诋毁性的语言。这是因为赵某的行为( )
a. 侵犯了公民住宅 b.侮辱公民的人格
c.破坏了公民的合法财产 d.危害了公共安全
5.15岁的丽丽最得意的是自己有一个小书包,书桌上有一个抽屉,一把小锁就可以将自己的小秘密锁在里面,一天放学回家后,丽丽突然发现自己书桌抽屉上的锁被砸开了,当问妈妈时,妈妈轻轻地说:“我就想看看你的抽屉里有什么东西。”丽丽听完又气又恼。
(1)妈妈的做法合法吗?这属于什么行为?
(2)作为未成人的监护人,应该如何了解子女的思想动向?
七。达标验收
教材p47 教材p48 教材p49
【教学反馈】学生们具备了一点初步的预习。 动手。动脑能力,理解肖像权和姓名权也比较容易,生活中的案例准备较好。但学生的解题技能需要不断提升。尤其是案例题,应该www.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