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说课稿:角的分类和画法(共含10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说课稿《角的画法》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作用
本节教材是在学习了有关线段、角的概念、公理、性质,以及线段的画法之后学习的,角的画法是学习几何的基础知识,为后继学习中能正确合理的画出角,能根据角的关系解决几何问题,并解决实际问题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会用量角器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画角的和、差、几倍、几分之一;
(2)、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的角;
(3)、培养学生动手画图的能力,类比思维的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会用量角器和三角板画角。
难点:画角的和、差的第二种方法(移角的方法)。
二、教法设计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水平,我采取探究——主体参与性学习与类比发现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法。
探究——主体参与性学习作为一种探索式教学方法,体现了认知心理学。如在用三角板画特殊角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活动的方法,启发学生通过主动动手操作、思考来达到对知识的“发现”,并自我探索找出规律,进而完成知识的内化,使书本的知识成为自己的知识。课堂不再成为“一言堂”,学生也不再成为教师注入知识的“容器”。
类比发现法是学生通过已学过的方法类比总结出解决新问题的方法,如:角的画法的总结与五角星的画法。它也体现了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
电脑多媒体以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形式强化对学生感官的刺激,如在突破难点时采用多媒体动画演示,使学生直观形象的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与方法的合理性,这一点是粉笔和黑板所不能比拟的,采取这种形式,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大一堂课的信息容量,使教学目标更完美地体现。另外,电脑软件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可以将教师的思路和策略以软件的形式来体现,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附:教学用具:三角板、量角器、多媒体
三、学法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置问题情景,学生想办法解决疑问,通过教师的启发点拨,学生以自己的动手活动与类比思考努力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作为教学主体随时对所学知识产生有意注意,努力思索解决疑问的方式,这才使自己的能力通过教师的点拨得到发挥。体现了素质教育中学习能力的培养问题,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附:学习用具:三角板、量角器、圆规和正三角形、正方形纸板
四、教学过程
在课堂导入、新课讲授及终结阶段的教学中,我力求发挥学生自我动手能力和自我发现的能力,发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作用,以启发、引导为教师的责任,
(一)导入阶段
五星红旗上的五角星是同学们最熟悉也最喜欢的几何图形,你能够画出这样标准的五角星吗?
温故知新,引入课题 :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画两条线段的和、差、几倍、几分之一有几种方法?如何画?
生: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用直尺度量出线段的长度,然后计算出线段的和、差、几倍、几分之一,再用直尺画出。
第二种是:用直尺和圆规画出(生口述,师用多媒体演示)。
师:与线段的画法类似,这节课我们将学习角的画法。
教师板书:§1.7 角的画法。
(二)讲授阶段
1、借助线段的画法(多媒体形式),提出问题。
用刻度尺可以测量一条线段的长度,也可以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用量角器能测量角的度数,能否用量角器画出某度数的角呢?学生自由讨论,动手试验。
尝试训练画一个角等于35度。
然后教师以画65度角为例详细讲解画角的.具体操作方法与过程。借助动画,解决疑问,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作准备。
(1)画线
(2)对中(端点对中心)并合线(射线合零线)
(3)描点(在相应刻度处描点)
(4)画线(角的另一边)
2、变式训练,提高学生识图和画图能力,突出重点。
下列图中已给出一条射线,你能按要求画出角吗?
(1)∠AOB=35度(2)∠COD=60度(3)∠EOF=45度(4)∠MON=70度
3、类比画两条线段的画角的和、差、几倍、几分之一的两种方法,试探索画角的和、差、几倍、几分之一的方法
尝试训练已知如图中∠1和∠2,画一个角使它等于∠1+∠2吗?
然后教师动画演示突破难点。
4、通过例题使学生巩固方法,初步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动口还需动手,通过例题,使学生巩固方法,加深认识,初步具备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突出重点,进而突破难点。
例一、如图,已知∠α画出它的余角。
(1)、让学生回忆余角的定义。
(2)、实质是画90度角与∠α的差的方法。
(3)、学生说出自己的方法,教师板书画法。
(4)、教师演示动画并进一步强调注意移角方法中的:“顶点重合、一边重合、和在外、差在内” 。
(5)学生完成课后练习2。
例二、利用三角板,画105度的角
(1)你手中的两个三角板有多少度的角?利用你手中的三角板画角,比一比谁画出不同大小的角最多。(15度、30度、45度、60度、90度、180度、…………)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角的分类》说课稿
《角的分类》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中第三课时的内容。
一、教材分析:
关于角,学生在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里已有了初步的接触,对于直角已经有了一些了解,但是大多是属于直观的描述。本册是在二年级的基础上恰当抽象出图形的特征。《角的分类》是本单元的第三课时,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直线、线段、射线、角,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平角、周角,根据角的度数,区分直角、平角、锐角、钝角和周角。
二、学情分析:
从学生认知的角度看,学生已初步认识角,知道直角、锐角和钝角,测量了直角90度。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了很多的大小不同的角,对角有了许多感性认识,尤其是直角,见到的很多,但缺乏理性的认识。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的抽象思维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依然以形象具体思维为主,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能力较弱,有待进一步培养。对于平角和周角这两个概念,学生认识起来比较困难,有时会产生困惑,认为平角是一条直线,周角是一条射线。对于钝角这一概念——大于90°小于180°,对后一个要素容易忽略。同时,学生已有了一定计算机操作基础。针对这节课的特点,制定了相应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转动活动角感受角的形成过程,认识平角、周角。进一步加深对几种常见角的认识,掌握角与角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学生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探索数学奥秘的兴趣,渗透事物间是变化的,联系的思想。
四、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认识几种常见的角,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认识平角和周角。这两种角比较特殊,学生容易产生困惑,平角是一条直线,周角是一条射线。
五、设计思路
为了落实教学目标,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凸现教学效果,这节课我采用动手操作、亲自体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模式,采取让学生主动探究,教师适时点拨的方法来学习,使学生在探究与体验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学会分析、归纳等数学方法,形成学习数学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为终身可持续性学习素养的形成打下基础。这节课的设计主要体现以下几个面特点:
1.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感受数学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该从小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因此本节课从找生活中的角入题,到课末让学生找身边的各种类型的角,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进一步内化,思维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激发学生到生活中找角的欲望和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积极性,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2. 以动手操作为主,感知各类角
心理学家皮来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角,在生活中学生已接触了很多的角,为此,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机会,提供了展示的平台。我让学生利用活动角找到很多的角,平角、周角是怎样的角,概念在操作中产生,角的概念逐步完善,这时一种学习数学的新境界。转活动角、量角、找角、折角等等,让学生充分感知与体验,来主动建立各种角的表象,概括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特别是通过转动活动角感知平角和周角,通过学具,让学生探讨直角、平角和周角之间的关系,重点是要引导学生依据角的度数加以区分,通过这个活动的设计来突破难点。
3. 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体验角的分类。
这节课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设计了3次小组活动,为学生合作学习搭建了平台。其一转动活动角,感悟各种角,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利用学具(三角板、量角器等)操作量角,对比比较,交流辩论,探究得出结论: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理解并掌握1周角=2平角=4直角。突出学生的学习体验、探究活动,重视课堂的开放对话与动态生成。其二在学生认识了平角和周角后,把角家族中的角分类,重新整理,小组研究得出锐角和钝角的度数范围,特别是对于钝角的界定,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其三是在最后一个练习上,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也可能有学生生成的问题)“两个锐角能拼成什么角?”学生通过举例,小组交流得出结论。 总之,这3个小组活动的设计,尊重学生的体验,关注了学生的学习活动。
4、重视信息技术的科学应用,体现学科整合。
尝试着把计算机作为数学学习的探究工具。人机交互,改变了只是教师演示,学生看的形式,使每个学生都能亲自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使用课件,转活动角,得出各类角,用学具来研究平角、周角的度数及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提升学生的认知与思维层次。总之:整个设计整合多种资源,拓展空间,凸现数学的探究活动。既为突出学生的学,也注意体现教师的导学功能。
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分类和画法》教学反思
课堂真是一个生成美的地方我们可以从这个空间见识到无限美妙的.儿童的思维这也许就是很多老师迷恋课堂的原因吧!
【错例辩证,让思维更清晰】
课堂上,老师还没有讲平角,孩子们已经能够用活动角摆出平角,并知道平角是180度了。老师让一个孩子上台画平角,孩子画了一条直线,底下孩子纷纷发表观点:
1、直线是直线,平角是平角!
2、角应该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怎么都没有顶点呢?
3、我们应该画好顶点再画两条边。
师:平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但是一条直线可不是平角哦!上台的孩子纠正,底下孩子自己在本子上画一个平角。
周角的学习过程相似,上台的孩子只画了一条射线,底下孩子纷纷发表观点:周角上应该还有一个圆弧。师:圆弧表示什么意思?生:表示另一条边旋转了360度!生2:还有一条边和第一条边重合在一起了!……
【儿歌助学“智”“趣”生】
孩子们都会画角,师:我们都会画角啦!这样吧,画完后小小组说说画角的方法,可以编个小儿歌哦!孩子们兴致勃勃的编。
宇杰主编的小儿歌:
画顶点
画条边
中心对顶点
刻度线对一边
找准度数画个点
点点相连另一边
张睿说:一定要看清度数,内圈外圈要看清!
绿儿们多精彩!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分类和画法》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角的分类和画法》的教学内容分两个部分,在角的分类教学中,平角和周角是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容易把它们和射线、直线混为一谈。所以在教学时,我紧紧抓住角的特点讲解平角和周角的特殊性。并注重和射线、直线的对比区别。在角的画法教学中,我采取的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画,在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体会和归纳画法。学生因为有用量角器量角的经验,所以基本上大部分的学生可以达到目标要求。
学生在二年级已有初步的接触,但是大都属于直观的描述,现在是在二年级的基础上恰当抽象出图形的特征,系统学习角的概念、角的度量、角的分类和角的'画法等等。角的分类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角,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平角、周角,根据角的度数分类,区分直角、平角、锐角、钝角和周角。
学生是一个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不是一个口袋。所以,我们不能将知识塞到他们的脑袋中就可以了,也不能给学生定好方向。我们要重视他们实际能力的发展,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尽量多注意启发,这不仅要求在口气上,还要重视在问题的提出上。如:第二部分开始的时候,我出示:60度、70度、135度、90度,目的是想让学生判断这是什么角,但是我想这样就限定了学生的思维,我们可以这样提问:看到这些黑板上这些角的度数你能想到什么?这样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让刚才的知识就在学生的头脑中自动演示一遍,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巩固。在对板书的重要性的认识上我存在一个误区,这次上课使我认识到板书的重要性。可能由于我的粉笔字写的不怎么样,我最怕在黑板上写字,认为尽量用黑板书写下就可以了,其实这样的效果并不好。在平常的上课中,板书的重要性就更显突出了。我觉得今后我在板书上要下不少功夫,要注意设计的合理、巧妙,还要注意书写的工整。
本节课,我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动手操作、小组合作、集体讨论交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扬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角的画法》小学数学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作用
本节教材是在学习了有关线段、角的概念、公理、性质,以及线段的画法之后学习的,角的画法是学习几何的基础知识,为后继学习中能正确合理的画出角,能根据角的关系解决几何问题,并解决实际问题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会用量角器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画角的和、差、几倍、几分之一;
(2)、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的角;
(3)、培养学生动手画图的能力,类比思维的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会用量角器和三角板画角。
难点:画角的和、差的第二种方法(移角的方法)。
二、教法设计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水平,我采取探究——主体参与性学习与类比发现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法。
探究——主体参与性学习作为一种探索式教学方法,体现了认知心理学。如在用三角板画特殊角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活动的方法,启发学生通过主动动手操作、思考来达到对知识的“发现”,并自我探索找出规律,进而完成知识的内化,使书本的知识成为自己的知识。课堂不再成为“一言堂”,学生也不再成为教师注入知识的“容器”。
类比发现法是学生通过已学过的方法类比总结出解决新问题的方法,如:角的画法的总结与五角星的画法。它也体现了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
电脑多媒体以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形式强化对学生感官的刺激,如在突破难点时采用多媒体动画演示,使学生直观形象的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与方法的合理性,这一点是粉笔和黑板所不能比拟的,采取这种形式,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大一堂课的信息容量,使教学目标更完美地体现。另外,电脑软件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可以将教师的思路和策略以软件的形式来体现,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附:教学用具:三角板、量角器、多媒体
三、学法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置问题情景,学生想办法解决疑问,通过教师的启发点拨,学生以自己的动手活动与类比思考努力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作为教学主体随时对所学知识产生有意注意,努力思索解决疑问的方式,这才使自己的能力通过教师的点拨得到发挥。体现了素质教育中学习能力的培养问题,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附:学习用具:三角板、量角器、圆规和正三角形、正方形纸板
四、教学过程
在课堂导入、新课讲授及终结阶段的教学中,我力求发挥学生自我动手能力和自我发现的能力,发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作用,以启发、引导为教师的责任。
(一)导入阶段
五星红旗上的五角星是同学们最熟悉也最喜欢的几何图形,你能够画出这样标准的.五角星吗?
温故知新,引入课题: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画两条线段的和、差、几倍、几分之一有几种方法?如何画?
生: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用直尺度量出线段的长度,然后计算出线段的和、差、几倍、几分之一,再用直尺画出。
第二种是:用直尺和圆规画出(生口述,师用多媒体演示)。
师:与线段的画法类似,这节课我们将学习角的画法。
教师板书:§1。7角的画法。
(二)讲授阶段
1、借助线段的画法(多媒体形式),提出问题。
用刻度尺可以测量一条线段的长度,也可以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用量角器能测量角的度数,能否用量角器画出某度数的角呢?学生自由讨论,动手试验。
尝试训练画一个角等于35度。
然后教师以画65度角为例详细讲解画角的具体操作方法与过程。借助动画,解决疑问,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作准备。
(1)画线
(2)对中(端点对中心)并合线(射线合零线)
(3)描点(在相应刻度处描点)
(4)画线(角的另一边)
2、变式训练,提高学生识图和画图能力,突出重点。
下列图中已给出一条射线,你能按要求画出角吗?
(1)∠AOB=35度(2)∠COD=60度(3)∠EOF=45度(4)∠MON=70度
3、类比画两条线段的画角的和、差、几倍、几分之一的两种方法,试探索画角的和、差、几倍、几分之一的方法
尝试训练已知如图中∠1和∠2,画一个角使它等于∠1+∠2吗?
然后教师动画演示突破难点。
4、通过例题使学生巩固方法,初步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动口还需动手,通过例题,使学生巩固方法,加深认识,初步具备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突出重点,进而突破难点。
例一、如图,已知∠α画出它的余角。
(1)、让学生回忆余角的定义。
(2)、实质是画90度角与∠α的差的方法。
(3)、学生说出自己的方法,教师板书画法。
(4)、教师演示动画并进一步强调注意移角方法中的:“顶点重合、一边重合、和在外、差在内”。
(5)学生完成课后练习2。
例二、利用三角板,画105度的角
(1)你手中的两个三角板有多少度的角?利用你手中的三角板画角,比一比谁画出不同大小的角最多。(15度、30度、45度、60度、90度、180度、…………)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有什么规律?
(3)你能利用三角板画出105度的角吗?自由讨论,各抒己见。(学生板演画图,教师板书画法。)
(4)教师动画演示并作评析:利用三角板画角,需设法用30、45、60、90、180度的角的和差表示。
(5)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1、2
例三画本书开头的五角星。
1、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正三角形、正方形试用折叠的方法找出它们的中心,探索正三角形、正方形的画法。
2、教师演示正三角形、正方形的画法。学生总结画法并画出五角星。
3、师生一起听国歌欣赏红色五角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并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一)终结阶段
(二)
1、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概念,强化学生对这节课的掌握。
学生完成四道练习题。这四道题都采取了直接使用量角器、三角板画角的方法,难度中等,使学生接受画角的方法,并能使用工具解决简单几何问题,同时为下一步的学习与提高打好基础。教师等学生完成后,叫成绩中等的学生起立回答,如果有错误,让其它学生起立纠正。
2、课堂小结
通过对角的和、差的两种画法的小结,使学生理清这节课的重难点。
3、布置作业。
课本习题1。5第6(3)、7,通过作业反馈对所学知识掌握的效果,以利课后解决学生尚有疑难的地方。
一、先说教材分析:
这套教材分三个阶段编排“角的认识”这一内容。第一阶段是在二年级上册,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尺画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画直角。第二阶段在二年级下册,是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第三阶段就是本册教材这一单元,在二年级的基础上恰当的概括出图形的特征,系统的学习角的概念、角的度量、角的分类、角的画法等等,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角、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根据角的度数,区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通过观察、动手实践、探究掌握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从而体会“学数学”、“做数学”的乐趣。
二、说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了许多大小不同的角,但对于常见的角的分类的知识生活中接触较少,显得比较抽象。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的抽象思维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依然以形象具体思维为主,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能力较弱,有待进一步培养。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通过观察掌握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并能根据一定标准将角分类。
能力目标:通过互动学习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经历分类的探索过程。体会到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发现问题,培养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平角、周角。能按一种合理的标准对角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认识周角是教学难点。
四、说教具准备:活动角、量角器、三角板、直尺、各种角
五、说教学方法:
1、让学生体验数学分类的过程,体验从简单到复杂再到简单的过程,突出探究活动,重视合作学习。
2、以直角为主,以90°为标准进一步明确锐角和钝角的概念。
3、使用活动角,通过师生互动,探究科学分类法。让直角的两边移动到同一条直线上、两条边重合探究出平角和周角的特点,提升学生的认知与思维层次。
整个教学过程,我将把握激励的时机,适当、适量的使用激励性语言表扬激励学生,让他们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树立坚定的自信心,从而在愉悦的数学学习中体验、享受学习的成功。
六、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提问:1、什么叫做角?角的各部分名称都是什么?
2、动手量一量各种角的度数
(二)、探究新知:
1、复习以前学习过的角,根据角的大小我们共同学习角的分类。导出课题。
2、让同学们拿出手中活动角,提示学生转动硬纸条,使它形成直角。
3、接着让学生继续转动,共同认识平角、周角。
4、课件出示周角的演示过程。使学生懂得周角=360度。
5、结合刚学习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课堂练习。
6、老师说任何角,小组合作举起手中不同的角,加深认识各种角。
(三)基本训练
学案上的题
(四)全课总结(说说本节课的收获与感受吧)
一、说教材:
《角的分类》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中的第三课时的内容。关于角,学生在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里已有了初步的接触,对于直角已经有了一些了解,但是大多是属于直观的描述。本课时是在二年级的基础上恰当地概括出图形的特征,系统地学习角的概念、角的度量、角的分类、角的画法等等,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角、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根据角的度数,区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学生通过观察、动手实践、探究掌握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内容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从而体会“学数学”、“做数学”的乐趣。
二、说学生情况: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了很多的大小不同的角,但对于常见的角的分类的知识生活中接触很少,显得比较抽象。学生的抽象思维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依然以形象具体思维为主,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能力较弱,有待进一步培养。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从实际出发,通过互动学习,认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通过观察掌握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并能根据一定标准将角分类。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经历分类的探索过程。体会到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发现问题,培养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平角、周角,掌握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能按一种合理的标准对角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周角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因为周角比较特殊,角的两条边重合,教学时,我借助多媒体并拿出活动角使学生看清把活动角旋转了一圈,然后,小结出周角的定义,让学生观察周角的形成,指一指周角的顶点和两条边,从而明确周角的两条边重合在一起。
四、说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
1、让学生体验数学分类的过程,体现从简单――复杂――简单的过程,突出探究活动,重视合作学习。
2、以直角为主,让直角向内向外移动后的角和直角比较起来是大?是小?导出锐角和钝角,突出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平等对话。
3、使用活动角,通过师生互动,探究科学分类法。同时使用多媒体,演示平角和周角的形成,探究出平角和周角的特点,提升学生的认知与思维层次。
4、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加深对知识的印象。
五、说教学过程:
1、说导入:
我首先让学生复习了角的概念,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怎样量角的大小等,直接过渡到测量以准备好的角的度数,然后提出问题“我们是否能根据测量角的大小对角进行分类呢”导入新课《角的分类》。
2、说新授
(1):认识直角 。我首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长方形纸跟我一起对折,先上下对折,再左右对折,让学生观察自己折出的角是什么角?请学生量一量这个角的度数,告诉大家你量的角是多少度?从而得出直角90°。接着我提问: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这样的叫呢?学生纷纷在自己的周围寻找,找到后各抒己见,这样学生对直角的印象更加深刻。
(2):认识锐角。在教学锐角时,我首先利用多媒体先出示直角,然后将直角的一条边向内缓慢移动提问:老师移动的角和直角比起来是大一些还是小一些?学生回答后我就小结出:那么象这样比90°小的角我们把它叫做锐角。也就是说锐角小于90°。
(3):认识钝角。教学钝角时,我还是利用多媒体先演示直角90°,然后将直角的一条边向外移动,让学生观察移动后的角和直角比较起来是大一些这是小一些?学生回答后,我就小结出来: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我们把它叫做钝角。在学生认识了直角、锐角和钝角后,我又通过出示课前钟表上的角,让学生进行分类,进一步加深对它们的认识。
(4):认识平角。在教学平角时,我借助多媒体和活动角演示:将角的一条边继续向外移动,使角的两条边在同一条直线上,让学生说一说这样是不是一个角?它的顶点在哪?两条边在哪呢?那么象两条边在同一直线上的角我们把它叫做平角。对于平角多少度?我主要启发学生通过移动过程中和直角对比,再让学生用量角器量一量,从而得出平角180°。接着讲解平角的表示方法。在教学平角和直角的关系,我主要通过活动角和多媒体的演示:我们能把直角移动成平角,那么平角里有多少个直角呢?学生回答后小结出1平角=2直角。
(5):认识周角。首先我用活动角演示。把直角的一条边继续绕着端点旋转,使它的两条边重合了,告诉学生这样也是一个角,我们把它叫做周角。然后我再课件演示一遍,加深学生对周角的认识。在讲解周角的度数的时候,我还是通过活动角的演示,得出周角360°接着让学生观察周角的表示方法。最后通过演示活动角,让学生说出直角、平角和周角的关系。最后小结出1周角=2平角=4直角。最后,为了巩固知识,我让学生对这节课认识的这些角进行了从大到小的排列。
(6):小结本节课内容,先让学生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接着我归纳总结,罗列出本节课的知识点,使学生一目了然。
3、说练习设计
本节课我设计了三道习题,内容由浅入深,逐步提高,让学生在练习中总结本课内容,在练习中看到生活中的数学,从而产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上我设计比较简单,主要是罗列了本节课所学的各种角,以及各种角的特征,并从大到小对各种角进行了排列。
七、说教学辅助手段
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形象的展示本节课知识,很好的把握重点,分散难点,学生利用长方形和活动角,动手操作,感受各种角的形成过程。
八、说教学评价
鉴于四年级的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征,在课堂上,我不时使用“你的知识真丰富,你理解的真透”等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
总之,这节课我主要以直角为主导,以移动为方法,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目标
1.在学生掌握角的分类和度量的基础上,掌握角的画法,会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数画角.
2.通过动手操作,初步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3.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相关知识进行及时检验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按指定度数画角的方法.
教学难点
按指定度数正确画角.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予做准备.
1.把下面各角填入适当的括号内.
40° 135° 180° 91° 360° 90° 127° 4°
锐角( ) 钝角( )
直角( ) 平角( ) 周角( )
2.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
师:我们已经学过画角的方法,如果知道一个角的度数,怎样画出这个角呢?
二、尝试体验,探究新知.
1.教师明确研究任务:画一个65°的角.
2.利用活动角,渗透角的画法.
学生活动:(1)利用活动角和量角器,想办法摆一个65°的角.
(2)同学之间互相利用量角器检验.
(3)请摆的比较准确的同学介绍摆角的方法.
(4)尝试摆不同的有(按老师要求)
3.尝试画角.
教师要求:利用直尺和量角器画一个65°的角,画完之后再用量角器量一量(检验)
学生活动:
(1)尝试并体验画一个65°的角.
(2)学生质疑(提出自己画角时遇到的问题?)
(3)请学生介绍准确画角的技巧.
4.自学书中“角的画法”
(1)自学教材第125页“角的画法”.
(2)画一个65°的角.
(3)学生讨论:画角的步骤(①重合②找点③连线)
三、归纳小结,质疑问难.
1.引导学生小结“角的画法”.
(1)先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零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2)在量角器所画角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
(3)以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2.让学生质疑问难.
师:有什么问题需要请教大家或要提醒别人要注意的问题?
四、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用量角器画出30°的角.(集体订正.)
提问:如果不用量角器,你能准确地画出30°角吗?(利用三角板的30°角)
2.用量角器画出20°、70°、95°、135°和165°的角.同桌同学互相检验.
3.用一副三角板画出15°、150°和165°角.
(1)动手尝试 (2)集体订正 (3)合作交流
提问:你还有不同的画法吗?
五、发挥想象,培养创新.
1.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出下面度数的角.
45° 135° 75°
学生演示折角的方法
2.利用手里的学具画135°的角,看谁的画法最多?
(90°+45°,180°-45°,60°+30+45° 用半圆仪 用三角板)
六、布置作业.
1.完成第127页第13题.
看下图,已知∠1=60°,求∠2、∠3和∠4的度数.
2.完成第127页第12题.
用一副三角板拼成下面度数的角.
180° 120° 135° 75° 105°
3.完成第127页第16题.
下图中∠1=90°,∠2是多少度?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用三角板画角
活动目的
通过用三角板画不同度数的角,熟练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探索精神.
活动设计
利用一副三角板,看你能画出多少个0°~180°的角.(不包括0°和180°)
参考答案
因为15°角可以通过三角板上的45°角和30°角画出,所以0°~180°之间凡是15°的倍数的角都可以画出来,有15°、36°、45°、60°、75°、90°、105°、120°、135°、150°、165°.
关于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画法》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角、会度量角。这节课我把角的分类和角的画法一起进行的。课前我很是担心,教学内容是不是太多了,担心会进行不完。没想到今天这节课完成的很顺利。角的分类进行的.很快,因为有好多学生已经建立平角和周角的概念。因此,我把重点放在了角的画法上。
本节课我采取以学生自学为主的形式教学,学生由于已经有了度量角的基础,所以课堂上通过自学绝大学生,都知道了角的画法。通过自学后,我引导学生总结到画角的重点:一条射线,两个重合,找准度数,画好另一边。只有少数个别的学生存在困难,此时我再发挥小组的作用,帮助这些孩子。在展示环节,我充分让学生展示不同开口方向和大小的角的画法,发现有刻度标错的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寻找错误的原因。然后重点练习正确区分内刻度和外刻度的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新知。
反思:由于本节课教学内容较多,设计的在本节课最后拓展提高的一个环节,要让学生利用一副三角尺画出制定度数的角,这个练习没能进行。如果分两课时进行,我想效果会更好。期待明天的练习会看到学生们对今天知识的更好理解掌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数画角,并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角的有关知识。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分析、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4.通过学习,使学生经历画角和练习的全过程,进一步巩固角的有关知识。
5.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会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数画角。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准备:量角器、活动角、直尺、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说出下面的角各是哪一种角。
2.我们已经认识角,会用量角器量角,会进行角的分类,怎样画一定角度的角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画角。
板书课题:画角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教学角的画法
量角的工具是什么?要画一个指定度数的角,也需要用量角器来帮忙。
出示例题:画一个65°的角
(1)请同学自学角的画法,书P42。
(2)试一试:让学生拿出量角器、铅笔、练习本,按书上的步骤一步一步地画一画。
说一说:请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画的?学生一边说,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最后教师讲解说明。画角的步骤:
(1)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2)在量角器65°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
(3)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这样,一个65°的角就画好了。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步骤。
首先要先画出角的一条边和顶点,然后用量角器确定另一个边上的一个点,把这个点与角的顶点相连接,这个角就是我们所需要的角度。
不过你能说说,在画角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吗?最重要的是量角器的刻度要看准,与角的一遍重合的是零刻线,那么角度就是以这一边为零刻线。刚才我们是以内侧刻度的零刻线开始,所以要看内侧的刻度,找到65°的位置,点上一个点,然后再把这个点和顶点连接起来就可以了。
1.做一做(P42、2)分别画出75°、105°的角。
让一名较好的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画。教师巡视,注意画的步骤。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选择合适的方法画出下列各角,并说说它们分别是哪一种角。
10°
45°
60°
90°
105°
120°
2、6用一副三角尺,分别画出15°、75°、150° 165°的角。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