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我是什么 说课稿(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共含12篇),希望大家喜欢!
我是什么
一、说教材
《我是什么》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的教学内容。本课是一篇科学短文,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并结合谜语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向学生展示了水的不同形态和对人的利弊关系。文中始终不点明“我”就是水,而是通过水的形态变化和与人类关系的描写,让读者去猜,更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全文共五段,重点内容分为二个部分:一、二、三自然段讲水的形态,四自然段讲水给人类带来的利弊。
二、说学生
通过一年多的语文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许多识字方法和一定的阅读技巧,并能自主识字、感情朗读。因此我主要引导学生说识字方法,多鼓励,激发他们的自主识字与朗读兴趣。
三、说目标、重难点
知识目标:会认11个生字,会写3个字。知道汽、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变化形成的……
技能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爱护水资源,保护水资源。
重难点:会认11个生字,会写3字。知道水的形态变化及对人类的利弊关系。
四、说教法
由于低年级儿童感性认识强于理性认识,以形象思维为主,和低年级应把词句训练放在首位,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本节课我制作了优秀的课件,运用多媒体集成性、图文并茂的特点,形象地演示水的不同形态和对人类的利弊关系,让学生了解水,喜爱水,珍惜水。
鼓励欣赏法:小组和班集体的点评主要是鼓励学生展示才能,满足他们希望得到赞许、羡慕、体会成功的心理特点,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学习信心。
随文识字法:应用中巩固识字,并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引导示范法:因为此年龄阶段的学生模仿能力较强所以在写字教学中,我充分发挥书写示范作用,指导学生把字写规范、写美观,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朗读感悟法:朗读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精彩语句,感受汉语语言美的作用,丰富学生的语言,在形式多样的朗读中让学生喜爱朗读,对朗读有兴趣。
四、说学法
1、自主学习法
2、合作学习法
教学中我主要渗透以上两种学法,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面对面的读、说、演、写去实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根据随文识字教学的特点,坚持把识字贯穿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力求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
五、说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上课开始,就以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老师想告诉同学们一个小秘密,有一位小朋友想拜我为师,可是它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所以我不想收它为徒。这个小朋友听说我们二年级一班的同学特别喜欢帮助人,它想请同学们帮帮它,告诉我它是谁,你们愿不愿意帮它? ”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猜猜“我是什么”。
三、逐段学习,随文识字。
我主要利用多媒体加深学生对字词的记忆和课文的朗读感悟。让学生自主识记生字,喜爱朗读,读出情,读出味,读出个性。下面我就简要说说我是如何利用多媒体的。当学生读到描写汽的句子时,用课件演示水变成汽的过程,再让学生朗读,评议后再读,这样就能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画面中认识到水是如何变成汽的。随后播放课件,把学生带进美轮美奂的云的世界中,学生就会争先恐后地起来朗读,从而激起了学生的朗读欲望,就能自然而然地读出自己独特的美的感受。进行到第二段时抛出问题:“谁来说一说为什么雨、雹子、雪分别用“落、打、飘”呢?”这一问题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回答后,课件动画演示“落、打、飘”。从而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学到这儿,教师总结并提问:“水一会儿功夫就有了这么多的变化,那你能不能把水的变化排一排?”先小组讨论,学生排出水的变化过程后,再让上台用图片的形式把顺序排好并说说这样排的理由,其他小组补充。这不仅是对课文内容的复习和巩固,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我可是有脾气的哟!不同的心情,我做的事就不一样,你们想知道吗?”学生通过朗读就能找出水“温和”和“暴躁”的一面。课件出示相关图片
三、反馈练习:
照样子说一说(出示幻灯片)
1.有时候我穿着白衣服,有时候我穿着黑衣服。
有时候 ,有时候 。
课件出示例子:
2.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
我在 ,在 ,在 。
四、指导书写
首先引导学生说“冲、池、黑”三个字写时需要提醒其他同学哪些地方,然后范写,最后学生描红。
五、作业:幻灯片出示
课后收集资料,把收集到的水的知识共同交流。
画一画水的变化的连环画,分别画出水的变化的不同样子,并在每幅画下面写一个词语或一句话。
结语:水是生命之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播放背景音乐)
六、说理念
为了迎合课程标准提出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新理念。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识字教学时让学生说自己的多种识字方法;给水的变化排序时,主要是小组合作探究而我只是引导者。
[我是什么 说课稿(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
《美丽的小路》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美丽的小路》,下面我将从
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美丽的小路》是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这一单元的训练要点是保护环境,通过学习本组课文,让学生在心中逐渐萌生环保意识,能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进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有关环境卫生的故事,通过鸭先生屋前小路的变化及居住在附近的动物不同的感受,告诉小朋友要保护环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知道不美的行为会破坏美丽的环境。本文情境优美,语言生动、有趣,非常适合分角色朗读训练。教学本课我分为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第二课时品读课文,拓展延伸。今天我说的是第二课时。
根据新课标提出的要求,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教材特点及单元训练要点,我制定了如下几条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在分角色朗读中,能读好每个角色的语气。
3.有爱护环境卫生的愿望和行动。
新课标指出,低年级语文应以识字、写字、朗读为主,因此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是:在朗读中感悟小动物们的环保行为,树立环保意识。
二、说教法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准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而情境是激发兴趣的好途径。在教学时,我准备运用形象的画面再现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用多种感官进行体验。让学生在心境愉悦的环境中展开想象,从而理解语言文字,使学生迅速进入课文优美的情境中。
2.朗读感悟法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年级的阅读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结合课文的语言特色,以读代讲,以读代问,以读促学,让学生用自由读、个别读、竞赛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各种形式,在读中充分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意境美,形成良好的语感。
3.想象表演法
低年级的孩子想象力较丰富,不仅具有潜在的表演天赋,而且还有着爱表演的个性特征。在学习课文的第五~八自然段时,我让学生自主学习,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读一读,演一演,这样学生就很容易体会每个动物的不同特点以及说话的语气,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三、说学法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给方法比教给知识更重要。”本课要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的学法是朗读感悟法。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自由朗读、比较朗读、分角色朗读加深对美的感受,促进朗读能力的提高。
四、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根据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情绪易受感染的心理特点,我注重了课题的导入,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听说鸭先生的家门前新修了一条美丽的小路,兔姑娘和鹿先生约好了一起去参观参观,你们想去吗?(板书:美丽的小路)
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后,我紧接着说:同学们,在去鹿先生家的途中得过一条魔法河,你们只有读对桥上的词语才能通过,你们有信心开着火车通过吗?(课件出示词语,开火车读,读完后,一幅美丽的小路图便呈现在学生眼前)
通过学生开火车读词语,不仅让学生的兴趣高涨,也复习了上节课学的词语,扫清了阅读障碍。
2.朗读感悟,再现情境。
这篇课文按小路的“美--不美--美”的顺序,向我们展现了“赞美小路、失去小路、找回小路”等几个情境。于是我按照课文的情感脉络,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春色满园 (1-3段)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是使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第1自然段介绍了小路的美丽。我通过引导学生看图,指导学生图文结合,品味文中的“长长、花花绿绿、五颜六色”这几个关键词,真正感受小路的美。
在学习第2、3自然段时,我通过角色扮演来训练朗读,让女生扮演兔姑娘,男生扮演鹿先生,进行男女生分角色朗读竞赛。重点指导“轻轻地、慢慢地”两个词的读法,体会美丽的小路给动物们带来的愉悦心情,表达出小动物们对小路的爱护和赞美之情。当学生的情感之门悄然打开时,我相机启发学生说一说,如果是你走在这么美的小路上,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这时,我播放轻松优美的音乐,创设赏心悦目的情境,学生自然地融入
其中,成为文中的角色,用自己鲜活的语言来表述,体验小路的美。
第二步:不堪入目(4-8段)
第4自然段第二句讲美丽的小路不见了。此时出示变脏的小路,只见垃圾遍地,苍蝇飞舞,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感官,学生由刚才的愉快和此时的惊讶形成鲜明对比,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板书:不见了)这里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感受堆满垃圾的小路的臭、脏。读出感情的起伏变化。
在学习第5~8自然段时,我采用表演读的形式,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表演,重点指导抓住三种动物的不同表情、动作和语言,以惊奇 / 气愤 / 着急 / 失望的语气激发人们对失去美丽的小路时惋惜和伤心之情。
(课本内容的表演拓展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调动了学生自主探究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学生的个性也能在活动中得到施展。同时更升华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三步:失而复得(9-12段)
第9-12自然段是最后一部分。第9自然段,我结合课件,抓住文中的几个动词“推、扫、提、浇、洗”再现劳动场面。最后,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美丽的小路失而复得。三种小动物也发出不同的感慨,重点指导分角色读出三种小动物对小路由衷地赞美。(亮 香)最后我用真切的语言小结:孩子们,美丽的小路终于找回来了,让我们像鸭先生那样,一起说一句:“让美丽的小路一直和我们在一起吧!”再请同学们说说“怎样才能“让美丽的小路一直和我们在一起呢?”
在深入了解鸭先生的心愿后,将“保护环境”这个主题渗透到课堂中。
3.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1)展示环境图片
先欣赏干净、漂亮的环境图片,再看有垃圾的图片,引导学生交流:这些垃圾是从哪里来的?后来又到哪儿去了呢?最后在全班反馈,引发学生做环保小卫士的渴望。
这样的设计,既为学生创设了口语交际的机会,同时也加深了语文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实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
(2)小结:学了本课,同学们明白了什么?
(通过学生的感悟,总结出: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3).布置作业
只要我们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行动起来一起保护环境,我们的教室、学校也会变得更美的。
小小美容师:孩子们,为了让我们的教室、校园变得更加美丽,让我们来为它们做一次美容吧!把你好的想法和大家交流交流,然后写下来。
五.说.板书设计
根据板书要简单、美观的特点,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板书。
11. 美丽的小路
脏 臭
美丽的小路 保护环境 从我做起
亮 香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并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美丽的小路 说课稿(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
《30我是什么》课堂实录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师:老师这儿有一个小秘密,同学们想不想知道?
生:想
师:有一位小朋友想拜我为师,可是它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所以我不想收它为徒。这个小朋友听说我们二年级一班的同学特别喜欢帮助人,它想请同学们帮帮它,告诉我它是谁,你们愿不愿意帮它?
生:愿意
师:答案就在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课文中。(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生:30 我是什么
师:能不能再带感情读一遍?
生:30 我是什么
二、初读感悟,了解大意,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师:为了能帮助那个小朋友让它知道自己是谁,同学们必须把课文读通、读懂。下面请按老师的要求初读课文。幻灯片出示要求:
1、迅速浏览课文,标出自然段。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圈生字,不认识的字请教书下小叶子。
3、边读边想:我是什么?
(学生自主读课文)
三、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让学生找出水能变成什么。
师:读了课文知道我是谁了吗?
生:水
师:同学们说对了,那个小朋友就是“水”,在大家的帮助下,那个小朋友拜我为师有希望了,看(往黑板上贴图片),小水珠笑得多灿烂呀!不过,要让我收它为徒,不但让它知道自己是谁,它还要有本领。下面请同学们认真学习第一、二自然段,帮小水珠告诉老师它的本领。
(生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师:哪位同学愿意读一下第1、2句话?幻灯片出示第1、2句话(指名读)
师:谁想挑战他?(指名读)
师:谁还想读?举手的同学一起读吧!
师:谁想读一下第3句?幻灯片出示第3句话(指名读)
师:这里面有个生字“浮”有的同学可能还不认识,谁想告诉他你是怎样记“浮”的?(幻灯片出示“浮”)
生:我是这样记的,三点水+爪子头+木就是“浮”。
生:我是这样记的,把“字”的宝盖换成爪子头然后再加一个三点水。
生:我是这样记的,把彩虹的“彩”的三撇换成三点水,把“木”换成“子” 就是“浮”。
师:同学们的方法真多,那你们能不能帮它找个朋友,给它组个词?
生:漂浮 幻灯片出示
生:还有一个“飘浮” 幻灯片出示
师:那谁来说一说这两个词使用时有什么不一样?
生:“漂浮”的“漂”是三点水,所以是指在水上漂。比如纸船在水上漂就用这个“漂浮”;“飘浮”的“飘”是风字边,所以是指在空中飘。比如一片树叶在空中飘就用这个“飘浮”。
师:这个同学解释的非常棒,你们记住了吗?
生:记住了。
(师范读云穿不同颜色衣服的句子)
师:平时谁喜欢穿白颜色的衣服?谁喜欢穿黑颜色的衣服?谁喜欢穿红颜色的衣服?出示幻灯片
(喜欢穿各种颜色衣服的学生分别朗读相对应颜色的句子)
师:云什么时候穿白衣服?什么时候穿黑衣服?什么时候穿红袍?
生:晴天时穿白衣服,下雨时穿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时穿红袍。
师:是的,云晴天时穿白衣服,阴天时穿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时穿红袍。
师:出示幻灯片 让我们再来齐读一下云穿不同颜色衣服的句子。(生齐读)
师:让我们齐读一遍第一自然段感受一下水变汽然后变云的过程。
四、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让学生了解水是怎样变成雨、雪和雹子的。
学习第二自然段(随文识字)
师:刚才通过学习咱们知道了水能变成汽再变成云,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学生朗读)
师:出示“雹”这个字你们是怎样记的?
生:雨字头+包=雹
生:把“雪”中歪倒的山换成“包”就是“雹”。
生:把旗袍的“袍”的衣字旁换成“包”就是“雹”。
师:同学们的识字方法都很棒!
师:老师发现刚才好多同学是四人小组接读的,那现在哪个小组愿意上台展示你们小组的朗读能力?
(一小组上台展示读)
师:有哪个小组愿意挑战他们?
(另一小组上台展示)
师:他们有哪些优点?
生:某某读的很有感情
生:某某课文比以前读的流利了,进步了
生:他们做动作了
师:对了,有动作就能更好的表达意思了。
师:老师发现举手的同学很爱发现其他同学的优点。
师:你们想不想读?
生:想
师:幻灯片出示句子 那现在我们大家一起加上动作读一读吧!
(学生朗读)
师:看在你们的带领下同学们也能很有感情地读了,谢谢你们!请回吧!
师:谁来说一说为什么雨、雹子、雪分别用“落、打、飘”呢?
生:因为雨比雪重,比雹子轻,所以雨用落、雹子用打、雪用飘。
师:谁想变成雨?谁想变成雹子?谁想变成雪?
(幻灯片出示句子 指名读相应句子)
师:通过朗读谁能把这几个句子补充完整?
(幻灯片出示带有“落、打、飘”的句子进行练习)
师:现在让我们再来齐读第二自然段,体会水变雨、雪、雹子的过程。
五、让学生用排序的方法了解水的变化的整个过程
师:水一会儿功夫就有了这么多的变化,那你能不能把水的变化排一排?
(小组讨论排序 教师巡视指导)
师:排好了吗?哪个小组愿意上台来展示你们小组的成果?(教师提供图片,一小组上台展示,留一生做讲解为何这样排)
师:你能不能说一下你们为什么这样排?
生:小水珠排在下面第一行,太阳一晒变成汽所以汽在小水珠上面,汽又变成云,云被风吹变成雨、雹子、雪,所以在云下面。
师:你们是这样排的吗?
生:是
师:谁还有要补充的?
生:应该有太阳
生:还要有风
师:那老师帮你们画上太阳和风。(教师画太阳和风)老师觉得最好还要画上箭头这样好表示顺序。(教师画箭头)
师:一会儿功夫就排出来了,还是集体的力量大呀!雨、雪、雹子落下来又变成水,水就是这样在自然界里循环变化的。
师:现在让我们连起来读一、二自然段,体会一下水是怎样展示它的本领的。
六、教师让学生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第三自然段,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师:刚才,同学们帮小水珠很好地展示了它的本领,老师正式决定收他为徒,你们高兴吗?
生:高兴
师:那快闭上眼睛,小水珠要讲话了。
学习第三自然段并出示相关图片
(教师范读,让学生感悟语言的美)
师:你们想到了什么?
生:水在池子里睡觉。
生:水在小溪里散步。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谁想读一读水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开大会的句子?(指名读)
师:谁还想读?举手的同学一起读吧!
七、读第四自然段,拓展思维。 6
师:我可是有脾气的哟!不同的心情,我做的事就不一样,你们想知道吗?
生:想
师:那请同学们在课本上找一找。
师:这个自然段里的生字都认识了吗?(幻灯片出示生字)
生:认识了
师:你觉得哪个字最难记?
生:毁
师:谁愿意帮帮他,说一说你是怎样记这个字的?
生:把“设”的言字旁去掉换成臼+工就是“毁”。
师:谁想说一说这些字你是怎样记住的?
生:“禾”找到家了就是“稼”。
生:一只犬有四张口就是“器”。
生:一块石头砸到了“亚”的头上起了两个包就是“碰”。
生:我采用加一加的方法,雨+包念“雹”。
生:我采用编故事的方法,“既”走着走着进了水里就是“溉”。
生:家着火了就是“灾”。
生:把小獾的“獾”的反犬旁换成三点水就是“灌”。
生:品+木+足就是“躁”。
生:“电”掉到水里藏在“大”的下面就是“淹”。
生:把“俺”的单立人换成三点水就是“淹”。
生:把“操”的提手旁换成足字旁就是“躁”。
师:同学们真棒!能想到这么多的识字方法。
师: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幻灯片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开火车读)
师:看谁反应快?(教师打乱顺序指读)
八、反馈练习:
师:谁能照样子说一说?
(出示幻灯片)
1.有时候我穿着白衣服,有时候我穿着黑衣服。
有时候 ,有时候 。
生:有时候我在我奶奶家写作业,有时候我在我家写作业。
生:……
课件出示例子:
2.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
我在 ,在 ,在 。
生:我在果园里摘果子,在田野里种树,在家里写作业。
生:我在校园里做游戏,在教室里学习,在操场跑步。
生:……
九、指导书写
师:水不光在自然界里变化,还会在字里面变呢,下面咱们来看“冲”、“池”、“黑”,你发现了什么?
生:都和水有关
师:写的时候你要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呢?
生:“冲”里的“中”是悬针竖。
师:“冲”的两点水写在田字格的什么地方?
生:点写在横中线上面,提写在横中线下面。
师:对,还要注意提要起笔向下,然后回峰向上。
生:“黑”的四点底要托住上面部分。
生:“黑”的“口”上面宽下面窄,“土”的第二根横比第一根横长。
生:“池”横折钩的横要往上斜。
师:“折”要往左斜,“竖”刚好写在竖中线上,“竖弯钩”尽量往右边伸展,钩向正上方,不要往左收笔。
(老师范写学生书空)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相信你们也会写好,现在我们来描一个吧!(学生描红)
十、作业:幻灯片出示
课后收集资料,把收集到的水的知识共同交流。
画一画水的变化的连环画,分别画出水的变化的不同样子,并在每幅画下面写一个词语或一句话。
结语:水是生命之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播放背景音乐)
[我是什么 课堂教学实录(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
高第三小学 韩秀芳
高新区第三小学 韩秀芳
各位评委: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的第一课时《可能性》,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设计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已经对某些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有所认识。本单元内容是简单的等可能性事件,是对三年级上册所学知识的深化,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渐从定性向定量过渡,学会通过量化的方式,用分数描述事件发生的概率,并培养学生初步的随机观念和概率的思想,为后面研究“概率”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节课我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知识结构,密切关注并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根据学生实际重组教材,通过精心设计各种游戏活动丰富学生的经验积累,在此基础上进行有关知识的构建。课堂上力求使孩子们每一次游戏活动都富有深刻的数学内涵,在玩中学,在学中悟。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新课标第一网
2、经历猜测、试验、收集与分析等过程,培养学生的随机观念。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概率的思想去观察和分析社会生活中的事物,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
依据新课程对统计与可能性的教学要突出探究性活动的要求,我确立了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难点:可能性与公平性的判断。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性格活泼,且较易接受新鲜事物,课堂上善于独立思考,乐于合作交流,有较好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再者孩子们已经知道生活中的一些事件的发生有确定与不确定之分,能对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发生的可能性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但由于学生概括能力较弱,推理能力还有待不断发展,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依赖具体形象的经验材料来理解抽象的逻辑关系。所以在教学时,可让学生充分试验、收集和分析,帮助他们直观形象地感知。
三、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引导探究法,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自主探索,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
本课中我采用游戏发现法、小组合作学习等不同的学习方法,让他们通过各种活动来学习知识,发展自己的智慧。课堂上组织学生认真操作、试验分析,推理猜想,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教学设计
新课标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更好地凸显“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新知猜想
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只有产生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创设情境又是产生兴趣的前提。
新课伊始,我创设了同学们非常熟悉的阿凡提的故事,(课件)通过故事的讲述,问题出现了:到底阿凡提想的是怎样一条妙计,抛出的金币可能都正面朝上吗?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自然引出本课所要研究的内容--可能性,并立刻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对主题的思考,巧妙的为后面的教学埋下伏笔。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课件出示足球比赛画面(课件),讲述足球比赛开始时裁判用抛硬币的方法决定哪队先开球。然后提问:“你认为用抛硬币的方法来决定谁先开球公平吗?为什么?
为证明抛硬币的公平性,我设计了如下3个步骤:
1、教师试验,初步感受。
根据提出的问题,教师抛一次硬币,让学生猜测可能出现的情况,加深对可能事件不确定性的理解。同时学生初步感到抛一次硬币下来,出现正面或反面朝上的可能性是1/2。
2、合作试验,深刻体会。
出示试验要求:(课件)
A、每人独立抛十次,并记录抛掷的结果。
B、小组讨论思考: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次数与总次数的关系。
让学生在充足的时间内进行合作探究,充分发展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的潜能,彰显学生个性,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操作分析、试验猜想中得到不断的提高。
3、汇报交流,综合概括。
各小组汇报试验结果,发现了正面朝上的次数与反面朝上的次数都是接近总次数的1/2,次数越多越接近。为验证这点,课件出示科学家的实验结果,(课件)使学生认知与思维活动逐步深入,了解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概率是1/2,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从而验证了在足球比赛前抛硬币来决定谁开球的规则是公平的。
(三)运用新知,巩固内化
练习是学生领悟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我设计了以下不同层次的练习。
1、基本练习(做一做)
游戏前决定哪队先开始?引出用转盘来决定,先设计这样一个转盘。(课件)
各队学生肯定认为这个转盘不公平,“为什么不公平?”引导学生说一说指针停在红、黄、蓝色区域的可能性分别是多少,用分数表示。既然这个转盘不公平,“你会设计一个公平的转盘吗?”运用等可能性的知识让学生动手设计出公平的转盘,有效地突破难点。只有每队出现的可能性是1/3这样才公平。
2、提升练习(练习二十第3题)
小强用长方体橡皮做骰子,投掷数字的游戏方案为什么不公平?应怎样设计才公平?
此题我做了长方体,正方体骰子各一个,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两个骰子的不一样。由于前面知识的学习,同学们会迅速指出长方体每个面大小不一,投掷出的概率是不相同的,只有使用每个面都相等的正方体来投掷才公平。
3、发散练习(课件)
(1)根据今天学习的知识以及自己的经验,猜一猜抽到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纪念奖的可能性会怎样?
(2)如果抽奖箱内放了300个乒乓球,上面分别写上一、二、三等、纪念奖,商场会怎样在乒乓球上设置?
此题学生会提出自己的想法,发表自己的见解,只要是合理的都应肯定。
4、解决课前问题:阿凡提想的是怎样一条妙计?
经过孩子们思考和讨论得出,阿凡提把硬币反面相对,两个两个的粘起来,所以硬币抛在地上,都是正面朝上的;阿凡提靠自己的智慧赢了奸诈的老财主巴依。但是一定要指出在游戏、比赛等活动中,我们不能采用这种非常规手段,要保持游戏、比赛的公平性。
(四)畅谈收获,总结全课
开放性总结,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及协作精神,学生回顾本堂课的收获,有利于培养其反思意识,使学生感受到通过努力而获得成功的喜悦。
五、板书设计
可能性
正面朝上
1/2 可能性相等
反面朝上 公平公正
我在板书设计上力求做到中心突出,简洁明了,条理清晰,便于增强学生记忆,启发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整个教学活动,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主体,思维为主线的指导思想,充分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练习体现了层次性,趣味性,知识技能得到落实发展,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方面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3.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4.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
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
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二、班级分析
执教的两个班级共有90名学生,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的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优等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中等生课堂上几乎是“默默无闻”;后进生学习方法不得当,对每个基础知识掌握的速度总是慢许多。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关注后进生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以及学习习惯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学措施新课 标www.x kb1.com第一网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最重要的是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同时要还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5.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6.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四、全册课时安排(约60课时)
(一)长度单位(4课时左右)
(二)100以内的加、减法(二)(13课时左右)
1.两位数加两位数……………………………………3课时左右
2.两位数减两位数……………………………………5课时左右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我长高了…………………………………………1课时左右
(三)角的初步认识(2课时左右)
(四)表内乘法(一)(13课时左右)
1.乘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左右
2.2--6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2课时左右
2、3、4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6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3.复习和整理…………………………………1课时左右
(五)观察物体(4课时左右)
(六)表内乘法(二)(13课时左右)
7的乘法口诀……………………………5课时左右
8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9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看一看 摆一摆…………………1课时左右
(七)统计(3课时左右)
(八)数学广角(2课时左右)
(九)总复习(4课时左右)
新课标第一网
咸丰县丁寨中小学朱永富
一.说教材
《新型玻璃》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组的一篇说明性文章。这篇课文分别介绍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它们在现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课文一共有6个自然段。这篇课文语言浅显,通俗易懂,主要是想让学生通过了解5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了解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成就及其在现代工业化建设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的自学性。
语文教学应该引领学生走进其中,去解读、去品味、去领悟、去熏陶、去仰慕、去沉醉……且大纲明确要求:“能抓住重点词、句、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是怎样观察事物,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根据大纲目的要求与语文教学的规律以及《新型玻璃》这一课的特点,本课设计了以下3大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2、了解课文介绍的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及作用。
●能力目标:1、体会作者介绍玻璃的表达方法,进行说话训练、创新设计,发展语言及创新思维。2、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拓展科学知识的意识及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迅速发展的当代科技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及作用,学习作者介绍玻璃的表达方法进行说话训练。
教学难点:能正确区分特点和作用。
教学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新型玻璃的资料。2、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
真正的语文教学,应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运用电教手段,采用情境教学法。
三、说学法
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觉主动的学习过程,要真正让语文教学的课堂从过去的“讲堂”变成学生的“学堂”,必须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益,把课堂这一个广阔的舞台还给学生,提高学生素质,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学生采用:看、听、读、品、演的方法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并期待终身学习所带来的快乐。它应该是一种享受。
四.说教程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光照下,我所思考的新的语文教学应该是这样的:
构建新的课堂模式。让课堂成为学生思想碰撞的场所;让课堂成为学生激情燃烧的火场;让课堂成为学生智慧的加工厂;让课堂成为学生梦想开始的地方。改变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大占天下的局面,把活动引入课堂,把训练贯彻课堂,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活化课堂教学。
本课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今天的语文课我们将举办新型玻璃展销会。你们看,我们的展销会吸引了这么多的客商。那么,你们就是展销会上的厂长、经理或者是推销员,你们的任务就是将你们公司生产的新型玻璃推销给在场的每一位客商,大家有信心吗?
(二)、确定目标,自主阅读
1、师:我非常相信你们,你们的推销一定会非常精彩,非常成功的。不过,要把你们公司的新型玻璃推销出去,你得首先学好课文,熟悉新型玻璃。你们都想学习了解有关新型玻璃的哪些知识?(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学什么?名称、特点、作用……)
2、师:怎样才能了解新型玻璃的这些知识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怎么学?读课文、想、勾画、圈一圈、收集资料……)
3、学生根据自己确定的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采取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自主阅读。
(三)、交流讨论,互相补充
1、同桌或四人小组或自己找小伙伴,交流自学情况,互相补充,相互释疑。
2、全班交流:通过自学交流,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教师适时点拨,强调结合实际和收集到的资料谈)。
3、师:最近,老师家里要装修房子,请你帮老师的忙,我该用那种玻璃?为什么?
4、你们推荐的玻璃除了家里可以用,还有哪儿可以用?(练习句式:可以……可以……可以……还可以……)
5、你们推荐了这么多的玻璃,请用“可以……可以……可以……还可以……”说给老师听。
(四)、发挥潜能,创造设计
1、过渡:你们的建议真好!老师谢谢你们。同学们,我们人类真了不起,研制了这么好的新型玻璃造福于人类。你能联系生活实际的需要,自己也研制设计一种新型玻璃吗?
2.同学们设计新型玻璃。
(五)、抓住重点,训练说话
1、过渡:让我们随着轻快的音乐走进展销会场,把你们设计的新型玻璃展示给客商吧!
2、学生设计展销形式,展销词,要求形式多样,语言生动,富有创意。
3.汇报推销,师生点评。
(六)、总结评价,布置作业
1、总结评价:你觉得今天的语文课你自己学得怎么样?(学生自我评价)
2、布置作业:将自己最喜欢的新型玻璃(可以是自己设计的,也可以是课文中介绍的)的特点、作用等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出来。
五.说板书:
新型玻璃
学什么? 怎么学? 学得怎样?
名称 读课文(想、勾画、圈一圈)
特点 收集资料
作用 讨论交流
这个板书设计,最大的特点是灵活、简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学习的过程来完善。充分的反映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其学习的方法。重在了方法的指导。
当前,信息革命的浪潮正加速着教育技术化的进程。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加强课堂教学艺术的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优化课堂教学,把课堂变成一个乐园,一个溶炉,一个梦想开始的地方。我会为此而努力,永不懈怠
[《新型玻璃》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
韩克
教学目标:
1、认读9个生字,读准字音,重点写好“之”、“现”、“轮”“直”“当”。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课文中蕴涵的情趣和道理。
3、初步懂得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听狮子的声音,说一说谁来了? 2、出示狮子图片,“狮子”(提示学生狮子是“万兽之王”),指名读、齐读。 如果你们就是小动物,会不会听狮子的“命令”,想象感受。生说一说“之”几画,师范写“之”生书空,描写,自己写一个。
3、板书课题“从现在开始”,边说边写,学写“现”字,生组词师范写、生书空,生描写,自己写一个。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学生自己认读、指名读、男女生读、齐读)。
2、去掉拼音再次熟悉词语。(同桌检查读、小组读、齐读)。
3、说一说你能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些字?师:“你们的识字办法真多!”
4、说一说那个词你还不懂得?(出示词语的理解方法)
那么老师把这些生字和词语放到课文里,你们还认得它们吗?(自读课文,并按要求做到。)
三、品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1. 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把课文读通顺、读完整,并标出自然段。)说一说本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2、学习第一自然段,随文识字。学习“现”、“轮”、“当”。(当上下结构,是“小”字头,轮字先撇后竖弯钩。)
(1).帮他们找找朋友(组词)。
(2).说一说写这个字应该注意什么?(左窄右宽)
(3).师范写,生书空,生描写,自己写一个。
3、再读课文
1.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注意平翘舌、前后鼻,注意重音和轻声。)
2.把课文读流利,把参加“万兽之王”选举的三只小动物圈出来, 并用“ --”划出他们宣布的命令。
(1).解决第一个问题:哪三只小动物参加了选举?
猫头鹰 袋鼠 猴子
(2). 解决第二个问题:他们宣布了什么命令?
①. 猫头鹰:“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要跟我一样,白天休息,夜里做事!” 小练习(神气极了)
②. 袋鼠:“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要跳着走路!”
③. 猴子:“从现在开始,每个动物都照自己习惯的方式过日子。”
3.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制造悬念,为第二课时做准备。
(狮子为什么说不用再轮下去了?那我们下节课再来回答这个问题。)
课后拓展
1、找一找尊重别人的事例。
板书设计:
从现在开始
小动物图
猫头鹰 夜里做事
袋 鼠 跳着走路
小猴子 照自己的生活方式过日子
[从现在开始 教学教案设计(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材梳理
一、本册教材教学重点及能力培养
本册教材包括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表内乘法,认识时间单位分,认识长度单位米、厘米,角的初步认识,观察物体,数学广角--搭配和数学实践活动:量一量,比一比。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表内乘法、根据情景图列算式以及角的初步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正确书写笔算加法竖式的格式,进位加法、减法退位不算漏的习惯、养成正确书写数字、认真检查、认真看图、认真读题的习惯。
二、学段目标:学段目标:第一学段(1~3年级)
知识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理解常见的量;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在具体情境中,能进行简单的估算。
2.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
3.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
数学思考
1.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在从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想象图形的运动和位置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2.能对调查过程中获得的简单数据进行归类,体验数据中蕴涵着信息。
3.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
4.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问题解决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2.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
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能尝试克服困难。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4.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知道应该尊重客观事实。
三、课标对各领域的要求及本册教材各领域知识点
数与代数
【一】课标要求:
(一)数的认识
1、在现实情境中理解100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100以内的数。
2、 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理解各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
3、理解符号<,=,>的含义,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100以内数的大小。
4、 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能进行交流。
(二)数的运算
1、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能计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2、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三)常见的量
1、 认识钟表,会看分针,知道1时=60分。
2、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四)探索规律
探索简单的变化规律(参见例9,例10)。
【二】各单元教学目标及能力培养
第二单元: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或(进位)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或(退位)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用两位数的加法、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初步掌握100以内数加减法的估算方法,能正确进行估算。
5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估算的方法。
二、培养的能力
1、培养学生的口算、笔算能力。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培养学生简单的整理归纳的能力。
三、养成的习惯
1、培养学生认真、细心计算的良好习惯。
2、培养学生养成检验的习惯。
第四单元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
一、教学目标
1、初步知道乘法的意义,会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2、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会编制乘法口诀,熟背口诀,正确计算。
4、会用乘法,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
二、培养的能力
(1)、培养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计算乘法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操作等能力.
三、养成的习惯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习惯。
3、 注意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
认识时间单位分,知道1时=60分,会看半时,能进行时间单位的简单换算及计算经过几分后的时刻。
二、培养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估计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学生的模型思想
图形与几何
【一】课标要求:
(一)图形的认识
1、能根据具体事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2、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
(二)测量
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 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并认识长度单位米、厘米,,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
【二】各单元教学目标及能力培养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3、认识线段,会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4、能恰当选择物体的长度单位。
二、培养的能力
1、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养成的习惯
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画角。
2、认识直角、锐角、钝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锐角、钝角。
二、培养的能力
1、运用角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继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
三、养成的习惯
1、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团队精神。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认真观察、判断的习惯。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一、教学目标
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知道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
二、培养的能力
1、借助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运用数学进行交流的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养成的习惯
1、帮助学生树立从小仔细观察物体,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初步的倾听习惯、合作意识和评价意识。
综合与实践
【一】课标要求:
1.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
2.在实践活动中,了解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3.经历实践操作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所学的内容。
【二】各单元教学目标及能力培养
活动:量一量,比一比
一、教学目标
掌握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加深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认识。
二、培养的能力
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动手能力。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
一、教学目标
掌握对简单事物的排列和组合方法。
二、培养的能力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生的观察能力,利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安阳市小学数学优质课决赛
(序号:08)
安阳市殷都区铁佛寺小学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一、指导思想
依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我以一切立足于学生的学,一切有利于学生的学,一切为了学生的学,一切促进学生的学为目的。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张扬学生的个性,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下获取知识,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之美。
二、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和写法上与整数都有很大差异,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
三、学情分析
在学习分数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有了用整数表示物体个数多少的经验基础;理解了平均分的含义,具有了平均分的操作能力。在实际生活中,有的学生也许听过几分之一,但他们不理解分数的含义。因此,教学中我注意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
四、教学目标
1、创设问题情境,联系生活实际,初步让学生认识分数,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2、通过开展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充分感知分数的初步意义。
3、在问题情境中,渗透分数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表示出一个图形的几分之一。
五、教法学法
1、教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结合新课标教学理念,我采用了多媒体课件,并为学生准备了学具,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索、实际操作、合作交流,从而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知识建构过程。
2、学法xkb1.com
为了能让学生轻松有效学习,我通过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来经历“做数学”的过程,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六、教具、学具
教具准备:课件、双面胶
学具准备: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纸片若干张;水彩笔。
七、教学过程
课前热身
(出示幻灯片1):海宝做的一张关于上海世博会的手抄报。
(出示幻灯片2)先看看关于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的介绍。
问:2个小朋友吃月饼,怎样分才公平?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热身,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为新课做铺垫。
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动手操作、交流汇报
请同学们用圆代替月饼平均分一分,并汇报结果,指名演示怎样得到一个圆的一半。
月饼总数 4 2 1
分的人数 2 2 2
每人分的月饼数
【设计意图】以一半作为学生认识几分之一的切入点,并在对折的过程中复习感知平均分的含义,为下面学习二分之一做铺垫。
2、联系实际,寻找切入点
让学生找日常生活中像这样分一半的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充分感知平均分可以是一个图形,也可以是一个实物。
3、引发认知冲突,揭示课题
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像这样的一半在数学上应该用怎样的数来表示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个新朋友------分数 (板书: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实践操作,感知理解
1、认识 12
(1)揭示12 的含义
由分圆的过程得出:像刚才这样我们把一个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圆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12 (板书这句话,并提醒学生 12 的写法)
【设计意图】由分圆的过程到概念的揭示,体现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形成过程。
(2)理解12 的含义
A找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和自己对12 含义的理解。
B判断 出示一组图形让学生辨认涂色部分是否可以用 12 表示。
( ) ( ) ( ) ( )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判断、质疑,进一步感受“平均分”在分数概念中的核心作用,使学生对 12 表面上的理解上升到本质含义的层面上,有效突破本节课的重点。
(3)巩固12 的含义新课标第一网
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先折一折,再找出它的 12 涂上颜色。通过汇报交流,作品展示。教师归纳总结:形状不同、折法不同都没关系,只要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就是这个物体的 12 。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进一步认识 12 ,丰富 12 的表象,也为后面学习其他分数提供思路和方法。
2、认识几分之一
通过师生谈话: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有选择的板书。
(1)出示要求:从学具中任意挑选一个喜欢的图形,先折一折,再用斜线涂一涂,表示出这个图形的几分之一。
展示时要求学生说清楚: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了几份,其中一份是它的几分之一。
(2)知识延伸
师:如果我们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是它的几分之一?如果平均分成了20份、50份、100份呢?
最后教师总结:像12 、14 、16 、18 ------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设计意图】再次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创造的机会,充分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和思维能力。使学生通过对12 的理解逐步泛化为对几分之一的理解,实现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三)、巩固理解、拓展延伸
本节课我设计了3个练习,都出自于海宝制作的手抄报中。
1、基础练习:填写几分之一的分数
2、看图,你能联想到几分之一呢?(包括:英国馆,建筑物,巴拿马国旗)
3、观察整张手抄报,估一估,各版块各占了整个版面的几分之一。
4、找生活中的分数。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与课前用手抄报引入课题相呼应,使练习具有多样性、趣味性、层次性,并突出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四)、小结
谈谈本节课有什么收获?学生可以从知识、能力或情感态度方面回答。
【设计意图】这是对本节课知识的回忆和巩固,也是对学生今后学习方法和习惯的提示。
板书设计:
为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我做了以下板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
把一个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圆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 12 。
12 --- ---
作品
作品
14
作品
作品
16
作品
18 ------
总之,我的宗旨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多动手,勤动脑,学会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去获取,我想这样,才能把“学生主体地位”落实到实处,让更多的小荷展露尖尖角。
山西清徐实验小学 张美萍
12月21日,我参加了学校举行的“邀请家长走进课堂 共创人民满意学校”的活动。这个活动在我们学校是首次举行,当校领导在众多积极报名者中选定我后,我的心就开始忐忑不安。这次讲课,不光要面对老师,更要面对我的家长朋友们,我深知我的教学水平和能力还不到火候,还急需提高更有待锻炼,想到将面对那么多优秀的教师,将要面对那么多热情的家长,我压力很大。又想到领导既然给了我锻炼的机会,我为什么不好好把握住呢?想到这里,我卸下压力,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准备阶段。我选定好课文《我是什么》,开始认真钻研教材,上网查看了优秀案例,之后静下心来,认真地写自己的教学设计,在与其他老师共同交流后又改动了两次,并做了相关课件。开讲前两天,牛老师在百忙之中又抽出时间看了我的教学设计,牛老师给了我极大的鼓励和帮助,之后,我又对教案做了一定的改动,做好了上课前的充分准备。
说实话上课时我并不紧张,可能是课堂上学生求学、愿学、爱学的热情比平时高出了很多,所以也带动了我的热情,缓释了我的紧张。但是我却带着遗憾结课,回顾整节课有得也所有失。
一得:课堂教学程序循序渐进,学生的识字、写字、朗读、理解能力都有所锻炼和提高。课堂上我设计了猜谜形式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因为是第二课时,所以先让学生复习生字词语。通过个别读、齐读、开火车读等形式检查了学生的掌握情况,并且让一半以上的孩子都有了展示的机会,尽可能地调动了每个孩子的表现欲。
写字是低年级的重点,让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是低年级训练的重点,也是为中高年级打基础,所以,这节课我安排和学生共同学习“冲”。我先让学生仔细观察生字,之后来说说“怎样写就能又正确又漂亮”,学生将自己的观察所得全班交流,指出了在占格、笔画、结构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之后我范写主讲两点水的写法,接着我让学生自己练习,并展示了一部分学生的生字进行评议,学生从中发现了不足之处,又再度练习,提高了写字质量。
课堂上的朗读形式多样,朗读层层提高。在读第一段“我会变。”时,刚开始学生读得比较平常,之后当学生了解了水是怎样变成云之后,我启发学生“孩子们,你会变吗?”学生无奈地摇头说“不会”,我又说“水宝宝就会变,那它是怎样的心情呢?”学生回答说“很骄傲、很了不起……”我又启发“现在你就是水宝宝了,你能把它的那种心情读出来吗?”孩子们一下子活跃了,各个跃跃欲试,读得有滋有味,傲气十足。在第二段中体会“落、打、飘”的不同用法时,我先让学生找雨、雪、雹子下来的不同动作,让学生练读,之后采取“采访”的形式去和学生对话。“雪宝宝,你是怎么下来的?你为什么不打下来呢?”被采访的“雪孩子”说:“因为我比较轻,所以我就轻轻地飘下来了。”之后又采访了好几个学生,我听出了孩子们都能感受到这三个词语的不同用法后,再次让学生展示“既然三个宝宝下来的方式不同,那读起来该不同了,该怎样读呢?”我从学生练习之后的展示读中听出了他们对这三个词语的理解,也从中学会的正确使用词语。
二得: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他就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在课堂上,我给足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在猜出谜语之后,我让学生思考这四个谜底有什么关系。学生经过思考能回答出“云、雨、雪、雹子都是自然现象,都和水有关”,我觉得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表现得真好。可见,孩子们并不像我们想的那样简单,我们担心孩子说不来,就积极地自己帮孩子们下了结论,剥夺了孩子们思考的空间,其实,只要给足孩子思考的空间,他们一样会表现得很优秀。
三得:评价及时、多元化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在学生读完词语后,我及时评价“发音标准,声音宏亮”。“普通话真标准,可以上新闻联播了。”在展示学生书写时,我利用展台将写得好的学生的生字打出,对于写的好的来说是值得骄傲的,对于没有展示的学生更是一个促进,他们为了也能被展示写得更好了,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写字的热情和质量。在学生讲解完水是怎样变成云之后,我及时赞扬“你的讲解真清晰,可以到博物馆当讲解员了。”当学生读出雪花飘的语气后,我近似陶醉地感慨“我感觉到了,你真是飘飘而下的小精灵。”评价及时鼓励了学生的积极性,肯定了他的优秀所在,而且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成功,从而去创造更多的成功。
四得:给每个学生机会,尊重每个孩子的发展。在这节课上我尽量调动每个孩子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对于难度较小的问题,我先让学习较差的学生回答,给多数学生以发言的机会。所以,这节课上平时不举手的孩子也都积极地表现自己。
课堂活动虽在顺利中进行,可我还是拖延了时间,没有完成预计的学习内容。仔细分析觉得自己有好多方面都存在问题:
失一、在教学设计上还存在问题--容量太大。一节课要认读词语、写字,还要讲读课文,在读词语和写字过程中花费的时间较多。在讲读第一段时应该直接进入课文,猜谜和看谜底思考讲解花了一定时间,导致只学了课文的一、二 段。我想我在设计教学环节上还必须好好下工夫,深钻课本,认真学习整理重难点,再根据主次备课,安排好时间。
失二、没有抓词语训练。在区别“漂浮”“飘浮”之后,我让学生练习说话,因为看到时间有限,我没有让学生多说,只是一个学生口头造句。低年级也应该让学生学会积累并会正确运用词语。本身低年级就是训练说话的黄金阶段,抓住词语进行说话练习。而我做得很仓促,根本没有充分利用这个口语训练的好机会。
失三、个人语文基本功还有待好好提高。低年级写字很重要,教师的范写也起相当大的作用。而我的书写却不够规范漂亮。对于这一点,我自知一定要好好练习,提高自己的基本功。
失四、评价语言相对单调、机械。对于学生每次的发言或朗读,我的评价相对而言比较单调,缺乏教学艺术。有些评价语言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还需要多学习。
失五、语文味道不太浓,朗读相对较少。备课时我认识到这虽是科学类的课文,但还应把朗读感受放在第一位。但真正在课堂上,讲解的显得还是较多,没有引导学生通过多读来感受水的变化,通过多读来感悟语言,培养语感。这说明对语文课程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对理念还没有把握好,还需多学习。
一课下来,感觉真是不够理想。
“教学是遗憾的艺术。”我想因为有遗憾,才会反思,才会发现,才会进步,才会一直追求完美。所以,我会一直努力!
[《我是什么》教学反思(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教学反思)]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会认11个生字,会写3个字。知道汽、云、雨、雹子、 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变化形成的……
2、技能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爱护水资源,保护水资源。
教学重点:会认11个生字,会写3字。
教学难点:知道汽、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变化形成的。
教学方法:随文识字,应用中巩固识字,并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教学用具:幻灯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老师想告诉同学们一个小秘密,有一位小朋友想拜我为师,可是它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所以我不想收它为徒。这个小朋友听说我们二年级一班的同学特别喜欢帮助人,它想请同学们帮帮它,告诉我它是谁,你们愿不愿意帮它?
答案就在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课文中,(课件出示课题、学生根据教师的谈话回答教师的问题,并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悟,了解大意,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为了能帮助那个小朋友让它知道自己是谁,同学们必须把课文读通、读懂。请按老师的要求初读课文:1)标自然段 2)边读边圈生字3)边读边想:我是什么?
学生自主读课文
三、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让学生找出水能变成什么。
同学们都说对了,那个小朋友就是“水”,在大家的帮助下,那个小朋友拜我为师有希望了,看(贴图片),小水珠笑得多灿烂呀!不过,要让我收它为徒,不但让它知道自己是谁,它还要有本领。请同学们认真学习一、二自然段,帮小水珠告诉老师它的本领。
学习第一自然段,随文识字。
1、出示水变成汽过程的演示 谁愿意读第1、2句话?
2、齐读第1、2句话
3、指名读3、4、5句,(出示相关幻灯片)感受水变云的过程。
随文识字:学习“浮”。学生自己讲解识字方法并组词,区分漂浮和飘浮。
4、教师范读,学生感受云的变化美。
5、学生自读体会
6、齐读第一自然段
四、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让学生了解水是怎样变成雨、雪和雹子的。
学习第二自然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二自然段
2、课件出示(随文识字“雹”,学生讲解识记方法)
3、小组上台展示读
4、引导学生说为何雨、雹子、雪分别用“落、打、飘”
5、指名分别朗读句子 课件随机出示图片
6、幻灯片出示带有“落、打、飘”的句子进行练习。
7、齐读第二然段
五、让学生用排序的方法了解水的变化的整个过程
1、组内讨论
2、小组上台排序(教师准备图片)
3、连起来读一、二自然段,整体感知水的变化的整个过程。
六、学生闭上眼睛听老师范读第三自然段,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刚才,同学们帮小水珠很好地展示了他的本领,老师正式决定收他为徒,你们高兴吗?同学们快闭上眼睛,小水珠要讲话了。
学习第三自然段并出示相关课件
1、教师范读,让学生感悟语言的美。
2、指名读
3、三人读睡觉句子,十人读散步句子,剩余学生读奔跑句子,齐读剩余句子。
七、读第四自然段,拓展思维。
学习第四自然段并随文识字(课件出示)
1、导语:我可是有脾气的哟!不同的心情,我做的事就不一样,你们想知道吗?
2、自读课文,找一找。
3、小组交流识字方法自主识字,汇报,教师随机出示课件。
4、齐读第四自然段。
八、反馈练习
照样子说一说:
1.有时候我穿着白衣服,有时候我穿着黑衣服。
有时候 ,有时候 。
2.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
我在 ,在 ,在 。
九、指导书写
写字之前要仔细观察每一个字。指导写字,可以把重点放在“两点水”、“三点水”和“四点底”的写法上。
两点水(冲)的写法,可以在教师示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两笔是以横中线为中心上下对应的,“点”和“提”在横中线两边“对望”;写“提”要起笔向下,再回锋向上。
“三点水”(池)的指导可以在两点水的基础上进行,可以边示范边引导观察:第一点与两点水的第一点位置相当;第二点正好在横中线上;第三世界三笔“提”起笔比两点水的“提”位置低。另外,“池”字右边的“也”,“横折钩”的“横”要向上斜,“折”要往左斜,“竖”刚好写在竖中线上,“竖弯钩”尽量往右边伸展,钩向正上方,不要往左收笔。
十、作业:课后收集资料,把收集到的水的知识共同交流。
画一画水的变化的连环画,分别画出水的变化的不同样子,并在每幅画下面写一个词语或一句话。
结语:水是生命之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 (播放背景音乐)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
人教新课标数学二年级上册我长高了试题
1我会填。
17厘米-9厘米=()厘米
37厘米+8厘米=()厘米
62米-24米=()米14米+27米=()米
55厘米+()厘米=1米31米-()米=13米
2我会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文文走一步的距离是75米。()
(2)一条线段长21厘米。()
(3)明明伸开的.手臂长一米。()
(4)小云的身高是123厘米。()
3在()里填上“﹤”“﹥”或“﹦”。
30米()31厘米90厘米()1米
14米+27米()50米64厘米+36厘米()1米
18米-16米()38厘米+27厘米
4解决问题。
小华小红小文
小红、小文的身高各是多少厘米?
小文比小华高多少厘米?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能自己解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