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
【教材分析】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是学生在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分两部分,一部分是例题,另一部分是做一做及练习。教材首先安排了一组有关分数单位的复习题,为帮助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做好准备,然后通过三个例题来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及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例1是加法应用题,例2是减法应用题,例3是着重为说明计算结果而编排的。
做一做及练习中的1、2题是分别练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第3题进行混合练习,主要是强化计算结果的,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题目要求先计算再根据要求填方框,以加深学生对约分的认识。第4题是应用题,选择了学生喜欢的兴趣小组为内容,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教学目标】
(一)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熟练正确的进行计算;
(二) 利用所学的知识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三)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探索,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教学重点】
(一)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用具 】课件、小黑板。
【教学设想】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规律,并结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新理念,我作如下的初步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用“吃蛋糕”这个现实情景引入学习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对新知识的探究中来。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我让学生分组合作学习,努力给学生提供交流和表达的机会,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利用学生熟悉的吃蛋糕这个生活情景,引导学生提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问题,并把这些问题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运用已有的经验探索计算方法,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归纳、补充、完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力求尽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所有的题尽量让学生说,一些例子让学生举,一些问题让学生解答,努力使自己的角色实现转变,做一回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三、 边学边练,学以致用。 课堂教学的好坏,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否,学生发展的有无,都要通过练习来检验。本课中,依据教学重、难点,分散练习边学边练,练习的设计由易到难,逐步深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过生日时高兴么?那你们过生日时是怎么过的?
(生回答)
师:同学们,今天是小红的生日,大家看爸妈为他准备了什么礼物?
(出示挂图)
师:他们是怎么吃的呢?
(出示小黑板)
[设计理念]用现实情景引入学习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对新知识的探究中来。
师提问:1/8表示什么?3/8的分数单位是什么?它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生回答)
师问: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1、小红和爸爸一共吃了多少个蛋糕?
2、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多少个蛋糕?
3、一家三口一共吃了多少个蛋糕?
4、小红比爸爸多吃了多少个蛋糕?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很好,这些问题能不能自己解决呢?
[设计理念]让学生自己思考,然后按自己的意见探索,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探讨,从中解决一些困惑,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放手探索,发现规律
学生自己解答以上问题,做完后小组交流。
三、收集信息,总结规律
精心设计问题:1、求小红和爸爸一共吃了多少蛋糕,你是怎样列式的?(3/8+1/8)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引出:整数加法的意义对于分数同样适用,都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 、求小红比爸爸多吃了多少个蛋糕,你是怎样列式的?(4/8-1/8)为什么用减法来计算?(引出:整数减法的意义对于分数减法同样适用,也就是求爸爸吃的再加多少等于小红吃的,小红吃的是两个数的和,爸爸吃的是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用减法。)
3、为什么3/8+1/8=4/8=1/2?为什么4/8-1/8=3/8?(强调计算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
你能根据刚才做的题概括出计算方法么?(引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
[设计理念]引导学生自己归纳、补充、完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使学生在掌握所学知识的同时获得成功的体验,另一方面从学生总结的规律中来发现学生思维的漏洞,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
4、你还有什么问题?
四、反馈练习
1、课本105页和106页的“做一做”。
2、解决问题
小丽计划一天练习30个毛笔字,实际上午完成了计划的7/15,下午完成了计划的11/15,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出来吗?
五、布置作业。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苏教版第十册第六单元的教材。其主要内容包括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整、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安排的。又是进一步学习分数计算和以后学习数学的基础,是小学数学四则运算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是小学数学重要的基础知识。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规律,并结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新理念,我作如下的初步设计:
一、确立目标,力求准确。
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整体设计,关系到学生发展的水平和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预设教学目标时,我力求准确。并依据新课程的要求,本节课我确定以下几个目标:
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熟练正确的进行计算。
2、利用所学的知识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探索,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是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二、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供探索空间。
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交往的过程,传统的教将让位于学生的学,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一切只有从学生出发,才能有效的促进教学,才能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展。教者要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本节课我没有依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先学意义,后总结计算方法,而是倒过来,先学习计算方法,再学习意义。之所以这样处理,是从学生的知识背景出发,学生已经学过分数的分数单位,并能根据分数单位进行口算,另外,孩子发现一个问题量,最想知道的就是他的结果,为了照顾孩子的学习特点故做出上述处理。教学时让学生举出分数的例子,口答分数加减法,举例列算式,再观察,计算,完全让学生自主探究,使其经历一个口算 举例 比较 交流 概括 验证这样一个全过程。尽量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同时也努力使学生保持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人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我让学生分组合作学习,努力给学生提供交流和表达的机会,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计划课一开始,激发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让每个学生说出一个分数,并说出它的分数单的个数,旧知进行口算,观察比较这些算式的特点和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使其处于欲言不能,欲罢不止的亢奋状态。再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交流想法,互相借鉴,互相学习从而达成共识。教学中力求尽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所有的题尽量让学生说,一些例子让学生举,一些问题让学生解答,努力使自己的角色实现转变,做一回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四、边学边练,学以致用。
课堂教学的好坏,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否,学生发展的有无,一一都要通过练习来检验。本课中,依据教学重、难点,分散练习边学边练,并根据学生的学习反应,及时调整教学状况,练习是有效的融入实践练习——“绿化校园”请你设计的活动,让学生结合本课的知识,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验数学的价值,同时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学会欣赏自我。
基于上述设想,设计的教学环节如下:
1、复习铺垫。让学生想一个分数,与同桌互相说说它的分数单位和分数单位的个数,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找到新知的“生长点”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新课的进行做好准备。
2、探究新知。分为三个部分:
(1)总结计算方法。先让学生根据分数单位的个数进行口算,初步感受知算理,再举例验证,通过比较、综合、概括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揭示意义。利用一加一减的两道理算,比较两题的结构,联系整数加减法,利用知识的迁移,揭示加减法的意义。
(3)完善算法。通过几道理算式的计算,强调最后的结果一定要约分。
3、巩固练习,延伸课外。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安排练习,并能做出相应的发展,由两个数的加减发展到三个数的加减,注意联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例如买三种水果,让学生感到亲切,最后通过设计绿化活动,张扬个性,并结合新知发现问题,达到提高。
初步预计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学生的素质相应的会有所发展。谢谢!我的说课完了,请各位批评指正。
教材分析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是人教版第十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节教学内容包括分数加减法的含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连加、连减三个部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整数、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在三年级上册学过的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学习搭好阶梯。
学情分析
相对整数加减运算而言,分数的加减运算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学生对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有一定基础。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并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教学目标
1、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相同单位的数相加减的算理及含义,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计算。
2、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难点
能够正确地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是本节课要突出的重点;让学生在探索交流中概括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是本节课要突破的难点。
教法学法
数学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我准备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使教法和学法和谐地统一在“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教育目标之中。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规律,将本节课的教学流程设计如下:
一、铺垫复习、导入新知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首先课件出示分数,你能说说它的分数单位吗?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怎样表示?为下面学习分数的加减法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索、归纳方法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本节课教学中,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例1的教学让学生理解分数加法的含义,明确算理,探索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教学中我创设以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笑笑一家人晚餐为情境,体现分数加法的计算是因解决问题的需要而产生的,学生联系整数加法,利用类推的方法,就能理解分数加法的含义:分数加法和整数加法的含义相同,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接下来教学计算方法,提供给每一位学生独立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思考、计算,然后再合作交流计算的过程和想法,归纳出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在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后,指导学生规范地写出计算过程。最后,利用直观图,学生可以看出结果4/8就是1/2,体会用最简分数表示结果的合理性和简约性,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有了例1的基础,我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例2分数减法的教学,学生很快就能理解分数减法的含义:已知两个分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分数,求另一个分数的运算。并归纳出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减。观察例1和例2,你能发现什么共同点?学生在探索交流中,总结出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一般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在教学例3时,我将自主探究的权利牢牢把握在学生手中,让他们在自主列式、自主计算、自主说理的过程中,获得自主探索的成功感受,逐步养成自主探索的良好习惯。最后全班交流讨论例3的解决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与合理性,懂得应选择较简洁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巩固内化、回归生活
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此环节设计了三组题,基础题、中等题和思维训练题。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因此我还设计了一系列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的练习题,让学生感受到通过计算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总之,在本节课教学活动中,我力求充分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力求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便于他们积极思考,大胆尝试,在探索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什么:(一)知识点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2.初步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法则。(二)能力训练点1.能说出分数加减法的意义。2.能正确计算比较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三)德育渗透点引导学生认识知识间的必然联系,培养类推能力和思维灵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教学重点: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正确计算比较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五)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教具学具准备:最好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怎么教:一、铺垫孕伏1.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那什么叫分数呢?2.完成课件复习填空: 7 5 1(1)―的分数单位是( ) (2)―是( )个― 8 9 9 4 1(3)―是4个( ) (4)3个―是( ) 7 5 3.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怎样?师谈话引入(展示课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二、探究新知(一)展示例1:(课件)1.分析过程:(1)引导学生读题,说题意。(2)师生共同完成例1示意图 (3)根据题意对照图示启发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计算?(引导学生说出:要求一共用了几分之几,就是把两个分数合并起来,所以要用加法算。)2.整理方法(1)怎样计算呢? (2)抽生回答。 3 2(3)提示学生边想边看图,―和―的分母相同,也就是它们的 7 7 1 1 1 5 分数单位相同,可以把3个―和2个―直接加起来,即5个―也就是―。 7 7 7 73 2 3+2 5― + ― =―― =―7 7 7 7引导学生明确:相加的两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没有变化,也就是分母没有变化,只是把分子加起来。3.师生共同总结分数加法的意义,联想整数加法的意义,两者有什么共同点。引导学生说出: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4.反馈练习:同分母分数难不到我1 2 2 4 5 2 1 1―+― ―+― ―+― ―+―5 5 7 7 9 9 3 3师强调同分母分数的加法,什么不变,只把谁相加减。 (二)出示例2。(课件)1.引导学生自己分析题意2.依照同分母分数加法的学习方法,完成例2计算,填好书中空。5 3 5-3 2― ― ―=―― =―7 7 7 73、引导学生明确:分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4.反馈练习:强调能直接算出的可以不写过程.3 1 6 2 7 5 2 1-- - -- -- - -- -- - -- -- - --5 5 7 7 9 9 3 3要求学生说出表述过程。(二)通过例1例2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分数加减法的意义。那谁能把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概括成一句话呢? 1.引导学生讨论分数加法与分数减法计算的共同点。2.汇报讨论结果(展示课件):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这就是分数加减法的法则。3.巩固练习:完成教材 “做一做”中前两道题。(1)迅速做出结果。(2)说明根据什么这样做。 5 74.展示例3: ―+―8 8 12(1) 抽生板演,生齐练,要求只算到――即可 8(2) 学生练习汇报结果12(3) 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解决得到――时应该怎么办?约分到83――时怎么办?2(4)提示强调:计算结果,能够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是假分数的一般要化成带分数或整数。5.“做一做”(课件) (1)快速做出结果。(2)表述计算过程。注意关键地方。 三、巩固发展:(课件)1.判断并说出理由 5 5 5 5(1)―+―=――=― 6 6 6+6 12 4 8 4×8 32 2(2)―+―=――=― =2― 15 15 15 15 15 4 2 4-2 2 1(3)― ― ― =―― =― =― 5 5 5+5 10 5 2、计算: 4 2 5 5 9 6 15 9―+― ―+― ―+― ―+―7 7 6 6 25 25 16 16 4 2 8 5 11 7 17 5―+― ― - ― ― - ― ― - ― 5 5 9 9 20 20 18 18 5 15 7 3 13 1―+― ― - ― ―+―16 16 8 8 14 14四、全课小结:你知道了什么??五、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材P104—106。
【教学目标】
1.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算理,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 通过探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让学生体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3. 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养成规范书写、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学具准备】
每组学生一张圆形纸,一张长方形纸,直尺,彩笔。
一、谈话引入——从“3/8”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1. 师:你对3/8有哪些了解?
学生可能从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真分数、分数与小数的关系等方面来回答。
【设计意图:(1)复习分数相关知识 (2)当学生提到分数单位时,让学生列举和3/8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进而引入“同分母分数”,重点让学生回顾同分母分数的分数单位是相同的。】
2. 师:看到这些同分母的分数你还想了解什么?
学生汇报之后引出课题(板书课题《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设计意图:在学生提出想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之后引入课题,既尊重学生的主题地位,也能激起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愿望。】
二、合作探究——同分母分数加法的意义、算理、计算方法
1. 开放问题中感受分数加法的意义
(1)根据1/8和3/8这两个分数列加、减法算式
1/8+3/8 3/8-1/8
(2)根据加法算式提出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算式提出数学问题,在开放性的题目中感受分数加法的意义。】
2. 自主探究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
在独立思考1/8+3/8的计算结果和验证方法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算理。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折一折、画一画或其他方法来验证计算结果。在探究中经历学习数学的过程,理解算理;在合作交流中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开放性。】
3. 感知并总结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1)让学生汇报1/8+3/8是怎样计算的,初步感知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教师在此过程中规范书写。
(2)习题巩固,进一步感知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层次一(计算结果是真分数)2/7+3/7= 2/9+4/9=
层次二(计算结果是假分数)5/12+7/12= 3/5+4/5=
(3)总结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层次一基础题的练习,感知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通过层次二,提出了计算结果是假分数的特殊情况,引起学生的注意。在练习后总结计算方法,培养学生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概括能力。】
【以上为20分钟教学内容】
三、推理迁移——同分母分数减法的意义、计算方法、算理
1.开放问题中感受分数减法的意义
根据3/8-1/8提出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算式提出数学问题,在开放性的题目中感受分数减法的意义。】
2.由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推测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1)由加法直接推测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类推的方法来推测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2)用推测的方法独立计算3/8-1/8
3. 解释算理
引导学生说出为什么分母不变(分数单位相同)
4.习题巩固
通过7/9-2/9= 7/10-1/10= 两道习题巩固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回顾总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四、拓展深入——进一步探究“1”减几分之几的减法
1. 提出问题引入“ 1”减几分之几的减法
有一个西瓜,平均分成四份,老师口渴吃了1/4个,还剩多少个?1-1/4
2. 自主探究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解决特殊情况“1”减几分之几的问题,同时让学生解释为什么不把1写成2/2、3/3、5/5……,进一步感知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直接相加减。】
3.习题:1-3/7
五、交流心得,总结收获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将说课的内容为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位第一小节课程内容,我将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分为3个课时,现在讲的是第一个课时的内容。
教材分析:
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通过四年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大量的整数运算知识和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及其计算法则,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是数学运算的重要基础知识之一,熟练掌握本节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对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个提高,更拥有良好的数感。这时在之前学过的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为之后学习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打下基础。
根据新课程标准“课改应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应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有利于进行创造性的教学”的要求和编写教材的意图,结合学生认识规律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如下:
A: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且引发思考,让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计算出结果。
1。激发学生交流的意识,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B: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
C: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整数的知识来类推分数的知识,学会从解题过程中总结具有规律性的法则。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思维活跃,对身边的数学感兴趣,极富有探索精神,因此教学中应采取多变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法:
1说教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新课标的指导思想,鉴于本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确定了以启发自主探究的自主交流的为主的教学方法,本着思路让学生想,疑难让学生应,错误让学生析,规律让学生找,结论让学生得,小结让学生讲的原则,努力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合作的学习品质,类比、归纳、概括等的思维习惯。
2说学法: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节课我从学生已经有的生活体验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及交流,反思等学习方法,灵活的掌握本节知识点,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质的飞跃。
四、教学过程:
为了体现新课标的理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复习迁移,导入课题:
1。我们在之前就已经学习了同分母分数的简单加减法,并会做一些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今天进一步学习分数的知识。
2。举几个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的填空题,不提供答案,让学生自主思考,通过交流合作得出答案。
(二)小组合作、探索新知:
1。激趣导入——出示书本上104页的情境图:图中两碟饼都被平均的切分了,右边是完整的,左边是吃过之后的。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让学生
自主发现并从中探索数学问题,并分析一张饼被平均分成8份,把一张饼看成单位1,并由此提出问题,爸爸和妈妈吃的各占。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创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小组合作、探索新知:
1.提出问题:爸爸吃了3块是一张的多少,妈妈吃了一块是一张的多少?又该如何表示出来?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多少呢?用算式表达出
2。探究:带着问题依据课本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得出爸爸吃的表达式是八分之三,妈妈吃的表达式是八分之一,他们总共吃的是1/8+3/8。)
3。试一试:一共吃了多少块让学生回答?又提问一共吃了多少张饼?(运用分数的加法)
4。小组合作交流:回答出上述问题,理解整数加法的含义和分数的加法的含义。
6引导学生明白:分数相加,分数的单位是统一的,即分母不变,只是分子间的加法的计算。
7。根据图示和教材104页中的直观图得出的4/8其实就是1/2,再通过学习约分部分知识,4/8不是最简分数,运用约分知识,我们得知1/2是4/8的最简分数。
(三)师生互动,运用新知:
1。通过学生对上述知识的.初步了解,让学生自主尝试探究并举例说明:4/7+5/7=9/7然后化成带分数。
2。通过学习以上知识,让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完成教材105的例题2部分的填空并分析分数减法的含义。
3。交流并梳理:分数加减法的含义。
(四)练习设计,内化新知: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为了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展示自我体验成功,于是我设计了以下练习:
1.基础练习和巩固练习:教材105的做一做
2。思维练习:教材108页的练习二十一的第1。2。3。4题。设计意图:练习设计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各有侧重,体现新课标提出的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教学理念。
(五)畅所欲言,梳理新知:
为了使学生建构本节课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让他们在小组内议一议,交流刑法和收获。师生归纳: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需要把分子相加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养成了学习—总结—再学习的良好习惯,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布置作业,巩固新知: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新知,我多作业做了分层要求,正正体现人人有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教学效果
在本节课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最大限度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获取新知,体验成功的乐趣,达到了我预期设定的教学效果。
学目标
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2.初步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法则.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正确计算比较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那什么叫分数呢?
2.完成下列填空.
的分数单位是( ) 里面有( )个
里面有4个( ) 3个 的和是( )
3.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怎样?
教师概括:同学们已经理解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分子是几就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那么分母相同的分数能不能相加减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二、探究新知.
(一)出示例1.
王老师拿来一张硬纸,做数字卡片用了这张纸的 ,做式题卡片用了这张纸的 .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1.分析过程(师生共同完成例1示意图)
教师提问:这道题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用这种方法计算?
学生说出:要求一共用了几分之几,就是把两个分数合并起来,所以要用加法算.
2.整理方法.
①教师提问:应该怎样计算呢?
②学生分组讨论.
③学生汇报.
和 的分母相同,也就是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可以把3个 和2个 直接加起来,是5个 也就是 .
教师板书:
④教师提示:观察什么没变,什么变了?
相加的两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没有变化,也就是分母没有变化,只是把分子加起来.
3.比较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的异同.
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4.反馈练习.
(二)出示例2.
王老师拿来一张硬纸,做数字卡片和式题卡片一共用去了这张纸的 ,做数字卡片用了这张纸的 ,做式题卡片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1.学生独立分析题意并画出示意图.
2.引导学生明确:分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3.反馈练习.
4.总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师板书: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反馈练习:
(三)出示例3.
计算
1.思考:得到 以后应该怎么办?得到 怎么办?
2.教师强调:计算结果,能够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是假分数的一般要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练习: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教学用具例1和例2的示意图。(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口答。
①什么是分数单位?
②的分数单位是,1的分数单位是(),的分数单位是()。
③是()个,是5个(),4个是()。
使学生理解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分子是几,就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然后教师引出新课,并板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二、揭示课题
1.教学分数加法的意义。
教师出示例1,请一名学生读题并说一说题意。
问:这道题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要用加法?
启发学生回答:要求一共用了几分之几,要把两个分数合并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
问谁能说一说整数加法的意义是什么?分数加法的意义和整数加法的意义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归纳出分数加法的意义: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然后教师出示例1的示意图。
让学生观察并回答:是几个几分之一,是几个几分之一,和的分数单位各是什么?
使学生说出:是3个,是2个,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都是。
教师进一步提问:它们能直接相加吗?
使学生理解,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可以直接相加,3个加2个得5个,就是。
教师板书:+=
请一名学生说一说想的过程和计算的过程,然后学生齐读书上关于分数加法的意义。
2.教学分数减法的意义。
教师在例1的右面出示例2,先指名读题,再让学生讨论:例1和例2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有什么联系?(例1的问题在例2里变成了一个已知条件,例1的一个已知条件在例2里变成了问题)
问:我们在学习加法的各部分关系时,把例1的得数叫做什么?(两个加数的和)把例1的一个已知条件叫做什么?(一个加数)我们在例2中要求的是什么?(是另一个加数)那么我们知道了两个加数的和()和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用减法计算)分数减法的意义和整数减法的意义有什么关系?
谁能说一说分数减法的意义?
教师出示例2图。(将例1图进行变化,已知和未知互换)
让学生观察并回答:这两个分数能直接相减吗?为什么?(只要分数单位相同就可以直接相减)
请一名学生说一说怎样列式,接着让学生在书上把题做完,并齐读书上分数减法的意义。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请同学们比较例1、例2的计算过程。
启发学生思考并回答:
①这两道例题都是什么样的分数相加、减?(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加减)
②在计算过程中什么不变?(分母不变)
③只要把什么相加、减?(只要把分子相加、减)
④谁能说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学生齐读。
(2)教学例3。
教师出示例3,并提问:这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吗?可以按照什么法则进行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指两名学生板演。
检查学生计算情况并评讲板演。对计算结果没有约成最简分数或没有化成带分数的,教师强调,分数计算中得到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是假分数的,一般要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尝试练习。
做例3下面的”做一做“中的题目。
(4)小结。
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是什么?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计算分数加、减法时,得到的结果应该注意什么?
三、课堂作业
练习二十八的第1~4题。
课题一: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要求①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初步掌握民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法则。②能够正确地计算比较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③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一、说教学内容
1、教材分析: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学生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分小数互化、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后的一个知识点,是今后学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和带分数加减法的基础。
2、教学目标:
a、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b、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c、进一步培养学生自觉验算的好习惯。
d、发展探索与创新精神,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数学的交流和表达。
3、教学重点:理解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4、教学难点:理解计算时必须先通分的道理。
5、学具:同桌2条一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
二、说教法
教师抓住“化异为同”这一知识的连接点,以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引导学生在“生成”中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面临的新问题。
三、说学法
遵循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注意在计算法则的引入和形成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小组讨论,通过同桌合作真正地让全体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教学,体验转化思想在教学中的运用,经历观察、探索、归纳的数学活动,自主推导计算法则。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1、创设情景:在本次向“海啸”受灾国捐款过程中,文苑小学的学生表现出色,以下是五、六年级捐款情况:
501班与502班捐的占五年级的5/8
503班捐的占五年级的1/4
504班捐的占五年级的1/8
601班捐的占六年级的2/7
602班捐的占六年级的3/7
603班捐的占六年级的2/7
问:“从以上信息中,你能提出一些一步计算的问题吗?”
<教师提供最新的“海啸”捐款事件,为教学素材,并引导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只要留心观察,数学就在身边>
估计学生会提下列问题:503班与504班捐的占全年级的几分之几?
504班比503班多捐了全年级的几分之几
……
2、由此得到下列算式:5/8+1/8 5/8+1/4 1/4+1/8
1/4-1/8 5/8-1/4 5/8-1/8 3/7+2/7……
问:“这些算式可以怎样分类?”
估计学生能回答:“分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两类。”
3、师指着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式题问:“你是怎样计算的?为什么?”
<旧知,一般是新知的'生长点,这里穿插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复习,具有习旧引新作用,利于学生的知识迁移。>
(二)、探索合作,由旧引新
1、指着异分母分数加法式题问:“你会计算吗?说说你的办法。”
估计有学生会用“化小数”的办法来做,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并不是通用的方法,如:3/7+2/7
由此,大部分的孩子会想到“通分后计算”。
2、借助学具操作,突破难点:以5/8+1/4为例,同桌合作:一方把纸条平均分成4份,用彩笔画出它的一份,另一方把纸条平均分成8份,用彩笔画出它的一份,同桌把纸条放在一起,看一看,想一想,5/8与1/4怎样才能相加?
估计学生的答案有以下一些:把1/4再对折,可以相加:
把1/4对折成2.5/4,可以相加……
根据回答板书:5/8+1/4=5/8+2/8=7/8
5/8+1/4=2.5/4+1/4=7/8
5/8+1/4=10/16+4/16=7/8
问:“从左边的算式到右边的 ,你的目的是什么?”(把分母不同的分数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
引导学生讨论择优:“哪一种方法更好?”
<引导学生通过直观材料的操作,明确异分母分数加法为什么要通分的道理,即分数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从而让学生自己悟出计算法则,让每个学生在仔细观察、思考的基础上,通过积极主动的思维,自主参与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在尊重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引导讨论择优,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学习策略最优化的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