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的说课稿(初二数学说课稿模板)

初二数学的说课稿8篇

初二数学的说课稿篇1

内容提要: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九章第三节第一课时的的内容。梯形是中学阶段几何知识的重要内容,这节课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证明思路,通过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对等腰梯形的性质进行证明和应用,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更好的领会数学转化的思想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对整章节教学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梯形会有举一反三、以一当十的作用。

正文: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梯形,这节课我主要从教材背景分析、教学目标设计、学情分析、教学手段及方法、教学程序设计、教学评价设计、板书设计等几方面来完成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关于梯形,是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十九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课知识是对前面所学的平行四边形、矩形、三角形知识的发展、巩固和应用。梯形是中学阶段几何知识的重要内容。这节课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证明思路,通过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对等腰梯形的性质进行证明和应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学到数学转化的思想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对整章节教学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分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拟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探索并掌握梯形的有关概念和基本性质,进一步掌握等腰梯形的性质定理,并能通过逻辑推理进行证明。

能运用梯形的有关概念概念和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证明,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体验添加铺助线对证明的必要性使学生初步掌握等腰梯形中常用辅助线的添加方法和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使学生在探究梯形相关的概念和等腰梯形的性质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说理意识;

⑵在解决等腰梯形的应用问题的过程中,尝试多样化的方法和策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们体会数学活动充满着思考与创造的乐趣,体验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愉悦;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1。等腰梯形的性质

2。通过实际操作研究梯形的基本辅助线作法。

(二)难点:灵活添加辅助线,把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原因是解决梯形问题往往要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来处理,经常需要添加辅助线,对于刚刚接触梯形的学生难免会有无从下手的感觉,往往会有题目一讲就明白但自己不会分析解答的情况发生。

富有趣味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环节设置、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在课堂上师生双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多角度的教学评价设计,都将为明确体现本节课重点、突破难点服务。

三、教学方法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节课我采用“引、动、导、探”教学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发自内心的愿意和老师一起探究本节课的数学知识、方法,我采用了启发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老师的引领关注下,学生能够适时适量的进行自主探究,从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体结构上力求突出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猜想、论证、小结等环节,这也正是数学发现的过程,并且把形象思维、直觉思维、逻辑思维的训练与培养结合起来。正如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在方法上应该是“行”为先,“知”为后。

四、学习方法

初二的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新课标》中要求的“初步的空间观念”《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为了充分体现《新课标》的要求,本节课采用“做、思、问、辩、议”的学习法。正如波利亚所说的:“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自己去发现”。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学会用类比的方法发现做辅助线的规律。采用启发、诱导的方法来指导学生“会学”,引导学生反思、小结的思想方法。指导学生“善学”,增强学习的乐趣和信心。

五、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完平面图形的轴对称变换及平移、旋转后。初步掌握了通过图形的变化认识图形的性质。但对于现阶段的初中生思维来说学生的思维还依赖于具体形象、易模仿的特点,因此逻辑思维能力还需加强。

六、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常用画图、剪纸工具,矩形纸片,平行四边形纸片,横条纸。

七、教学程序设计

(一)课堂结构设计:

情境引发

活动探索。研究发现

深化建构

迁移应用

梯形

系统概括

布置作业。拓展思维

(二)教学过程设计

在前三个环节都是以剪纸为主线:俗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在掌握梯形概念的基础上,下面我们主要研究等腰梯形的性质。让学生拿出一张事先准备好的矩形纸片,提出问题:你能用一剪刀剪出一个等腰梯形吗?通过探究学生将这样折叠,剪裁。学生在剪裁的过程中会发现: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等腰梯形上下底中点的连线;同时还会发现等腰梯形边、角对称性之间的一些数量关系。将猜想结论用文字语言表述,即得到命题1:等腰梯形同一底边上的两个角相等。通过对本章前两节的学习,学生对研究四边形性质的程序较为熟悉,知道从四边形的边、角、对角线、对称性这几方面入手。通过观察等腰梯形,猜想其对角线间的数量关系,学生会说相等,教师用几何画板进行验证,发现刚刚的猜想是正确的。将猜想结论用文字语言表述,即得到命题2: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这样一环扣一环的完成教学目标,并解决本节课的`两个重点。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如《新课标》中所说的“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所以在设计这节课时我没有一味的照本宣科,而是让学生们在操作中发现,在操作中探究,在操作中升华,借助于优美的课件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舞台,以自己的行动实践了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

在第四个环节迁移运用里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在这里我设计了“练一练,议一议,试一试,想一想”四个环节。

由学生独立完成,用实物展台展示学生解答过程,集体评价、完善,规范学生的解题过程。并着重解决梯形的辅助线问题,由学生归纳、补充、完善,在黑板的主板面——中间位置逐一列出。

设计意图:解决梯形问题的策略很多,在这里我没有单纯的就辅助线来研究辅助线而是把知识点蕴含在习题中,再归纳总结。华应龙老师说:最好的课堂,本质上是一种“有助于启动和启发思维的酵母”。我就想通过这样做使学生的思维自然而然的过渡到本节课的难点上,这样设计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通过一题解决一类问题。顺利的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在第五个环节系统概括里我没有采用传统的学生或老师小结的方式而是以探究课题的方式出现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个作为探究课题:

1、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区别和联系;

2、我看等腰梯形的特殊性;

3、解决梯形的常用方法。

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将探究结果以文章的形式呈现。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这三个题目就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无论学生选择哪一个,在浏览、思考、准备、生成的过程中即达到了概括的目的又发展了学生的能力。

在第六个环节在作业内容的设计上,我改变了传统的以巩固知识为目的的单一的作业形式,留的两项作业都是考察学生能力的

1、拓展性作业:在平行四边形(矩形)纸片上画一条裁剪直线,将该纸片裁剪成两部分,并把这两部分重新拼成如下图形:

(1)等腰梯形

(2)直角梯形。(要求:所拼成的图形互不重叠且不留空隙)

2、发挥想象,以梯形为基础图案设计通钢三中第九届运动会的会徽

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即是学生乐于接受的又突出体现实践性、探究性、发展性,使学生所学知识得以升华,在设计会徽时还可以适当的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同时为下节课的学习埋下伏笔。

八、四点说明

1、板书设计分为三个部分:

(左)梯形定义和性质;

(中)梯形五种辅助线的作法及图形;

(右)大屏幕。这堂课的板书力求做到形象直观,适当运用彩粉笔,突出重难点,便于学生理解,起到深化主题,回顾中心的作用。

2、时间的大体安排

情境引发大约3分钟,活动探索、研究发现,大约15分钟,深化建构约8分钟,迁移运用大约13分钟,系统概括及布置作业6分钟。

3、教学反思需要课后填写

4、整个设计要突出体现的特色

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实践验证,让学生自己设计,学生能说的我不说,学生能做到的我不做,努力做到“教是因为需要教”

九、教学评价设计

本节课对学生的评价是多角度的,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学习积极性、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数学素养、克服困难的钻研精神等多方面对其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课后通过作业练习将这种评价延续。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程度发现闪光点,及时予以肯定,同时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与指导和帮助,从而为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也是激发学生学习潜能的有效手段。同伴间的互动可以使学生虚心求学、互相促进。

初二数学的说课稿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初中八年级数学人教版教材第十八章第一节《勾股定理》(第一课时),下面我分五部分来汇报我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这就是“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选择”、“学法指导”、“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

(一) 教材地位和作用

勾股定理是几何中的重要定理之一,它揭示的是直角三角形中三边的数量关系,将几何图形与数字联系起来。它在数学的发展中起过重要的作用,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它在其它自然学科中也常常用到。因此,这节课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课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了解勾股定理的文化背景,经历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掌握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 并能简单应用。

2、过程与方法方面

经历探索及验证勾股定理的过程,了解利用拼图验证勾股定理的方法,能感受到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发展数学的说理和简单的推理的意识,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并体会数形结合和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1)通过了解勾股定理的历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思想,激励学生发奋学习。

(2) 通过研究一系列富有探 究性的问题,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品质。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勾股定理,并能用它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勾股定理的证明。

二、学情分析

我们班日常经常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经过一年多的几何学习,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观察,几何图形的分析能力已初步形成。部分学生解题思维能力比较高,能够正确 归纳所学知识,通过学习小组讨论交流,能够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 现在的学生已经厌倦教师单独的说教方式,希望教师设计便于他们进行观察的几何环境,给他们自己探索、发表自己见解和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更希望教师满足他 们的创造愿望。

三、教法选择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我校的“当堂达标”教学模式,我在教法上采用引导发现法为主,并以分析法、讨论法相结合。设计“ 观察——讨论—归纳”的教学方法,意在帮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和直观情景观察,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并通过讨论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本节课采用了多媒体辅 助教学,能够直观、生动的反应图形,增加课堂的容量,同时有利于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增强教学形象性,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

四、学法指导:

为了充分体现《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积累丰富的数学学习经验,这节课主要采用观察分析,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 法,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展开思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观察、类比、分析、从特殊到一般等数学思 想。借此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教学过程

根据《新课标》中“要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中”的教学要求,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一个设计合理的情境引入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能否带着兴趣积极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为了体现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是从人的需要中产生的,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我设计了以下题目:

星期日老师带领全班同学去某山风景区游玩,同学们看到山势险峻,查看景区示意图得知:这座山主峰高约为900米,如图:为了方便游人,此景区从主峰A处向地面B处架了一条缆车线路,已知山底端C处与地面B处相距1200米,

∠ACB=90° ,你能用所学知识算出缆车路线AB长应为多少?

答案是不能的。然后教师指出,通过这节课的学习,问题将迎刃而解。

设计意图:以趣味性题目引入。从而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引导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这其中渗透了一种数学思想,对于学生也是一种挑战,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自然引出下面的环节。

紧接着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了解勾股定理的文化背景,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

2、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并会简单应用。

(二)勾股定理的探索

1、猜想结论

(1)探究一: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

由课本64页毕达哥拉斯的故事,探究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结合课件中格点图形的面积,学生自主探究,通过计算、讨论、总结,得出结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

在此过程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观察、比较、交流,最后通过活动让学生用语言概括总结。

提问:等腰直角三角形有这样的性质,其他的直角三角形也有这样的性质吗?

(2、)探究二:一般的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

在课件中的格点图形中,利用面积,再次探究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学生自主探究,通过计算、讨论、总结,得出结论: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设 计意图: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从三边的平方有何大小关系入手进行观察。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上直观地演示。通过学生自己探索、讨论,由学 生自己得出结论。这样,让学生参与定理的再发现过程,他们通过自己观察、计算所得出的定理,在心理产生自豪感,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证明猜想

目前世界上证明该勾股定理的方法有很多种,而我国古代数学家利用拼接、割补图形,计算面积的思路提供了很多种证明方法,下面我们通过古人赵爽的方法进行证 明。学生分组活动,根据图形的面积进行计算,推导出勾股定理的一般形式:a + b = c。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设计意图:通过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更直观、形象的向学生介绍用拼接、割补图形,计算面积的证明方法,使学生认识到证明的必要性、结论的确定性,感受到前人的伟大和智慧。

3、简要介绍勾股定理命名的由来

我国是最早了解勾股定理的国家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周朝数学家商高就提出,将一根直尺折成一个直角,如果勾等于三,股等于四,那么弦就等于五,即 “勾三、股四、弦五”,它被记载于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我国称这个结论为“勾股定理”,西方毕达哥拉斯于公元前五世纪发现了勾股定理, 但他比商高晚出生五百多年。

设计意图:对比以上事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励他们奋发向上。

(三)勾股定理的应用

1、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引入中的问题。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教学例1:课本66页探究1

师生讨论、分析: 木板的宽2、2米大于1米,所以横着不能从门框内通过.

木板的宽2、2米大于2米,所以竖着不能从门框内通过.

因为对角线AC的长度最大,所以只能试试斜着 能否通过.

从而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提示:

(1)在图中构造出一个直角三角形。(连接AC)

(2)知道直角△ABC的那条边?

(3)知道直角三角形两条边长求第三边用什么方法呢?

设计意图:此题是将实际为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中抽象出Rt△ABC,并求出斜边A C的长。本例意在渗透实际问题和勾股定理的知识联系。通过系列问题的设置和解决,旨在降低难度,分散难点,使难点予以突破,让学生掌握勾股定理在具体问题中的应用,使学生获得新知,体验成功,从而增加学习兴趣。

(四)、课堂练习习题18、1 1、5。 学生板演,师生点评。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学生加深对勾股定理的理解,让学生比较练习题和例题中条件的异同,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勾股定理的运用。

(五)课堂小结

对学生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学生同桌间畅谈自己的学习感受和体会,并请个别学生发言。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小结,活跃了气氛,做到全员参与,理清了知识脉络,强化了重点,培养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六)达标训练与反馈

设计意图:必做题较为简单,要求全体学生完成;选作题有一点的难度,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够完成,体现分层教学。

以上内容,我仅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五个方面来说明这堂课“教什么”和“怎么教”,也阐述了“为什么这样 教”,让学生人人参与,注重对学生活动的评价, 探索过程中,会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宽松的情境。希望得到各位专家领导的指导与指正,谢谢!

初二数学的说课稿篇3

各位老师,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一次函数》,现在给大家说一说当初我是如何跟学生一起学习这节内容的,希望各位多加指导!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大家做一详细介绍:

一、说教材

(一)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4章第2节第2课时,就是课本115到116页的内容。在许多方面与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有着紧密联系,是本章中的重点。本节课安排在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一次函数的概念之后。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次函数图象的画法和一次函数的性质。它既是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拓展,又是今后继续学习“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的基础,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教学内容还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形结合”这一数学思想方法的很好素材。作为一种数学模型,一次函数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的教材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理解直线y=kx+b与y=kx之间的位置关系;

2、会利用两个合适的点画出一次函数的图象;

3、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

数学思考:

1、通过研究图象,经历知识的归纳、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推理的能力;

2、通过一次函数的图象总结函数的性质,体验数形结合法的应用,培养推理及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

1、通过画函数图象并借助图象研究函数的性质,体验数与形的内在联系,感受函数图象的简洁美;

2、在探究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活动中,通过一系列富有探究性的问题,渗透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探究精神。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教学难点:由一次函数的图象归纳得出一次函数的性质及对性质的理解。

二、说教法学法

1、教学方法

依据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让教最大限度的服务与学。因此我选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自学体验法——利用学生描点作图经历体验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一步归纳总结。

目的: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2、直观教学法——利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

目的:通过图片和材料的展示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抽象的知识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逐步将他们的感性认识引领到理性的思考。

2、学法指导

做为一名合格的老师,不止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如何去学。本着这样的.原则,课上指导学生采用以下学习方法。

1、应用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阅读能力和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2、指导学生观察图象,分析材料。培养观察总结能力。

三、说教学程序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活动1:观察:

展示学生作图作品(书P28例2),强调列表及图象上的点的对应关系。

课前一两分钟对学生上交的作图作品进行快速筛选,进量多选出一部分,课上多肯定多表扬多鼓励。再从中选取一两幅优秀的作品上课为示例。

目的有四: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都具有强烈的表现自我的心理。大部分学生盼望在课上教师能展示自己的作品,这样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作图会比平时更规范更准确;也可以说完成了变教师课上被动讲为学生课外主动学习的过程,这样以来学生的所获更多,印象更深;

2、课上展示学生作品本身就是对学生完成作业情况的肯定,这又恰好给予了学生足够的成功感和荣誉感,这便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乐意学习数学,激发了学习热情,听课更加专心。

3、学生经历画图象进而感悟它的形状及与正比例函数图象的异同,为后面的发现规律作了准备。

4、令教师对学生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能更好地把握课堂。

(二)尝试探索、体验新知:

活动1、观察探索:

比较两个函数图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第一步;根据你的观察结果回答问题。(书中原问题1、2、3)

目的:这样在学生已经知道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的基础上,通过对应描点法来画出了图象,让学生通过操作体验感悟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变得直观形象,学生们非常容易地完成平移。

第二步:在学生作出的两条平行直线中,教师先引导学生观察正比例函数图象的交点情况,引用两点法(两点确定线);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直线y=--6x+5与坐标轴交点”并思考:一次函数y=--6x+5又如何作出图象?

目的:这样通过启发学生视觉见到的两点,即与坐标轴的交点{(0,b),和(-b/k,0)两点};此交点的求法(学生易从填表中的数据发现),再反之引导学生抓住这两点画图象。就此题体验一次函数图象的两点确定;同时也教会了学生用两点法画一次函数图象。

活动2:知识再体验: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四个K值不同的一次函数图象,并观察分析。

目的:进一步巩固两点作图法,为探究一次函数的性质作准备。

活动3:展示“上下坡”材料,解决象限问题。(多媒体展示)

目的:让学生触发漫画中“上下坡”的情景,引导思考k、b对图象的影响——设置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同时学生对这种直观的知识易接受,易理解,记忆深刻。从而突出了重点,攻破了难点。

活动4:师生互动(师生角色互换),提高拓展。(多媒体展出内容)

目的:通过这种师生互动角色转换形式,不但能尽快烘起课堂气愤,而且复习了本课的重点内容,对一次函数的性质理解的更透彻。

(三)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知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得到什么启示和收获?谈谈你的感受.

目的:总结回顾学习内容,有助于学生养成整理知识的习惯;有助于学生在刚刚理解了新知识的基础上,及时把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四)作业布置

加强“教、学”反思,进一步提高“教与学”效果。

四、说板书设计

采用了如下板书,要点突出,简明清晰。

一次函数

正比例函数图像的画法:确定两点为(0,0)和(1,K)一次函数选择的两点为:(0,k)和(-bk,0)

五、说课后小结

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学方法的优势,为学生创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多媒体课件支撑着整个教学过程,令学生在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上,能愉快地接受知识

初二数学的说课稿篇4

内容介绍

我是辽阳县唐马中学的张海英我上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三节《菱形》。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生分析与学法指导,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谈一谈我对这节课的理解与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和作用《菱形》紧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别》之后,纵观整个初中数学教材,它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别之后,具备了初步的观察,操作等活动经验的基础上讲授的。这一节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继续,又是后面学习矩形、正方形等知识的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同时又为九年级进一步学习的平行四边形,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奠定基础。

(二)鉴于本节课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知道菱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熟悉菱形的有关性质和判别条件,并能灵活运用。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菱形的性质和判别条件的过程,在观察、操作和分析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主动探究的意识,体会说理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活动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体现菱形的图形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重点:菱形的性质与判别方法

难点:性质与判别方法的灵活运用

二、教法分析

针对本节课的特点,我准备采用“创设情境——观察讨论——总结归纳——知识运用”为主线的教学模式,观察、分析、讨论相结合的方法。教学中引导学生经过观察、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设思维情境,坚持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在合作交流的气氛下进行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始至终处于一种积极思维,主动探究的学习状态。同时借助教具演示,以增加教学的直观性,更好的理解菱形的性质与判别,解决教学重点与难点。

三、学生分析与学法指导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经常会遇到各种几何图形也包括菱形,但学生对这一图形的认识是直观的、肤浅的,因此在教学中既要利用原有直观感知及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为基础,探索菱形的性质及判别方法,又要尝试利用它们解题。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使学生不仅学到科学的探究方法,而且体验到探究的乐趣,领会到成功的喜悦。

四、教学过程

(一)具体图片导入新课。

(二)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鼓舞学生树立信心,完成目标。

(三)通过课件演示,一般平行四边形变为菱形的过程,得出菱形定义,对比两图形异同点得出菱形的性质

(四)通过剪菱形探索菱形的判别方法。

(五)通过判别正误,例题教学,自我检测来尝试运用、巩固菱形的性质、判别

(六)回顾学习目标,检验完成情况,谈谈本节收获。

(七)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布置作业。

初二数学的说课稿篇5

一、教材分析 :

(一)、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一节,是在上节“勾股定理”之后,继续学习的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判断定理,它是前面知识的继续和深化,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初中几何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今后判断某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重要方法之一,在以后的解题中,将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同时在应用中渗透了利用代数计算的方法证明几何问题的思想,为将来学习解析几何埋下了伏笔,所以本节也是本章的重要内容之一。课标要求学生必须掌握。

(二)、教学目标:根据数学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1、理解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方法并能证明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2、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并能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一个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探索,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与形成的过程

2、通过用三角形三边的数量关系来判断三角形的形状,体验数与形结合方法的应用

3、通过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体会数与形结合方法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并能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相关问题。

情感态度:

1、通过用三角形三边的数量关系来判断三角形的形状,体验数与形的内在联系,感受定理与逆定理之间的和谐及辩证统一的关系

2、在探究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活动中,通过一系列富有探究性的问题,渗透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探究精神

(三)、学情分析: 尽管已到初二下学期学生知识增多,能力增强,但思维的局限性还很大,能力也有差距,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方法学生第一次见到,它要求根据已知条件构造一个直角三角形,根据学生的'智能状况,学生不容易想到,因此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又是本节的难点,这样如何添辅助线就是解决它的关键,这样就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 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应用 难点: 勾股定理逆定理的证明

关键: 辅助线的添法探索

二、教学过程 :

本节课的设计原则是: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和合作交流的良好氛围中,通过巧妙而自然地在学生的认识结构与几何知识结构之间筑了一个信息流通渠道,进而达到完善学生的数学认识结构的目的。

(一)、复习回顾: 复习回顾与勾股定理有关的内容,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二)、创设问题情境

一开课我就提出了与本节课关系密切、学生用现有的知识可探索却又解决不好的问题,去提示本节课的探究宗旨。(演示)古代埃及人把一根长绳打上等距离的13个结,然后用桩钉如图那样的三角形,便得到一个直角三角形。这是为什么?……。这个问题一出现马上激起学生已有知识与待研究知识的认识冲突,引起了学生的重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因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创造了我要学的气氛,同时也说明了几何知识来源于实践,不失时机地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

(三)、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解决问题,总结规律(包括难点突破)

因为几何来源于现实生活,对初二学生来说选择适当的时机,让他们从个体实践经验中开始学习,可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所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不是由教师直接给出的,而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折纸在具体的实践中观察满足条件的三角形直观感觉上是什么三角形,再用直角三角形插入去验证猜想。

这样设计是因为勾股定理逆定理的证明方法是学生第一次见到,它要求按照已知条件作一个直角三角形,根据学生的智能状况学生是不容易想到的,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让学生动手裁出了一个两直角边与所折三角形两条较小边相等的直角三角形,通过操作验证两三角形全等,从而不仅显示了符合条件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还孕育了辅助线的添法,为后面进行逻辑推理论证提供了直观的数学模型。

接下来就是利用这个数学模型,从理论上证明这个定理。从动手操作到证明,学生自然地联想到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它与一个直角三角形全等,顺利作出了辅助直角三角形,整个证明过程自然、无神秘感,实现了从生动直观向抽象思维的转化,同时学生亲身体会了动手操作——观察——猜测——探索——论证的全过程,这样学生不是被动接受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因而使学生感到自然、亲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使学生确实在学习过程中享受到自我创造的快乐。

在同学们完成证明之后,可让他们对照课本把证明过程严格的阅读一遍,充分发挥教课书的作用,养成学生看书的习惯,这也是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组织变式训练

本着由浅入深的原则,安排了三个题目。(演示)第一题比较简单,让学生口答,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第二题则进了一层,字母代替了数字,绕了一个弯,既可以检查本课知识,又可以提高灵活运用以往知识的能力。第三题则要求更高,要求学生能够推出可能的结论,这些作法培养了学生灵活转换、举一反三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利用率。在变式训练中我还采用讲、说、练结合的方法,教师通过观察、提问、巡视、谈话等活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随时反馈,调节教法,同时注意加强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把发展学生的思维和随时把握学生的学习效果结合起来。

(五)、归纳小结,纳入知识体系

本节课小结先让学生归纳本节知识和技能,然后教师作必要的补充,尤其是注意总结思想方法,培养能力方面,比如辅助线的添法,数形结合的思想,并告诉同学今天的勾股定理逆定理是同学们通过自己亲手实践发现并证明的,这种讨论问题的方法是培养我们发现问题认识问题的好方法,希望同学在课外练习时注意用这种方法,这都是教给学习方法。

(六)、作业布置

由于学生的思维素质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学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为此我安排了两组作业。A组是基本的思维训练项目,全体都要做,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及提高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B组题适当加大难度,拓宽知识,供有能力又有兴趣的学生做,日积月累,对训练和培养他们的思维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有积极作用。

三、说教法、学法与教学手段

为贯彻实施素质教育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的精神和培养创新活动的要求,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以及初二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水平,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发现、操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即不违反科学性又符合可接受性原则,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观察、分析、猜想、验证、推理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突破难点和突出重点。

此外,本节课我还采用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通过联系学生现有的经验和感性认识,由最邻近的知识去向本节课迁移,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独立探讨、主动获取知识。

总之,本节课遵循从生动直观到抽象思维的认识规律,力争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力争把教师教的过程转化为学生亲自探索、发现知识的过程;力争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得到能力的培养。

初二数学的说课稿篇6

【环节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在本上画一个任意三角形。

2、和同桌交流你前面学习了哪些三角形中的线段?三角形的角有怎样的性质?

设计意图:设计操作活动回顾旧知识,并将操作活动与学生的思维活动、语言表达有机结合,实现数学思考的内化,避免了传统的问答式回顾、参与人数少、顾及不到各层面学生、用时较多等问题。

【环节二】猜想发现

1、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

2、你能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你的猜想吗?

拼图实验,分两步完成。

第一步:我先示范图(1)的'拼法,分析拼图,发现三角形内角和;

第二步:每个学生把课前准备好的三角形纸片的两个内角剪下,和第三个内角拼在一起。学生展示自己的拼法。

在拼角时,如果让学生剪下三角形的内角,学生很可能会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剪下,把这个三角形分成四块,虽然三个角拼在一起构成了平角,但从这种拼法中寻找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方法有一定难度。于是,我采取了先示范图(1)的拼法(即剪下三角形两个内角的拼在第三个内角的两旁),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剪下两个角,拼在第三个角的一旁。

在本环节中,我还有一点困惑:如果在图(1)把∠B拼在∠A的右边,把∠C拼在∠A的左边;或者在图(2)中把∠B拼在中间,能找到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方法吗?

【环节三】逻辑证明

从刚才的操作过程中,你能发现证明的思路吗?

小组活动流程:

1.先独立思考;

2.组内交流你的证明思路;

3.选出小组代表发言。

设计意图:第一,通过作平行线“搬两个角”,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和平角的定义证明。启发学生过△ABC的顶点A作直线∥BC,指导学生写出已知、求证、证明过程,规范证明格式;第二,在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可以“搬两个角”来说理。如果只“搬一个角”行吗?

初二数学的说课稿篇7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12.3.1等腰三角形性质第一课时。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五个方面来汇报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一般三角形和轴对称的知识,具有初步的推理证明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使学生学会分析、学会证明,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通过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反映在一个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的边角关系,并且是对轴对称图形性质的直观反映(三线合一)。它所倡导的“观察---发现---猜想---论证”的数学思想方法是今后研究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也是论证两个角相等、两条线段相等、两条直线垂直的重要依据,因此,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理解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证明和计算。

过程方法:通过实践、观察、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解决问题:通过观察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及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有关的问题,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通过引导学生对图形的观察、发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运用数学知识解答问题的活动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根据教材内容的地位与作用及教学目标,因此我将把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探究和应用。由于对文字语言叙述的几何命题的证明要求严格且步骤繁琐,此时八年级学生还没有深刻的理解和熟练的掌握,因此我将把本节课的难点定为: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推理证明。)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探索和应用。

难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推理证明。

二、教法设计:

教法设想:我采用探索发现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完成本节的教学,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组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现象,提出猜想,推理论证等。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三、学法设计: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将从两个方面指导学生学习,一方面老师大胆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另一方面,在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证明过程中,老师要巧妙引导,分散难点。这样做既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又能帮助他们探本求源,这样也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原则。

四、教学过程:

根据制定的教学目标,围绕重点,突破难点,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设计我的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

首先向同学们出示精美的建筑物图片,并提出问题串:

(1)什么是轴对称图形?这些图片中有轴对称图形吗?

(2)里面有等腰三角形吗?然后向学生介绍等腰三角形的定义以及边角等相关的概念,由于学生小学就已经接触过,所以学生很容易理解。再提出第三个问题:

(3)a.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b.等腰三角形具备哪些性质呢?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我们这节课来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板书课题。

2、动手操作,大胆猜想:

①拿出课下制作的等腰三角形的纸片,它是轴对称图形吗?对称轴是谁?用你手中的纸片说明你的看法?②等腰三角形沿对称轴折叠后,你能得到哪些结论?(看谁得到的结论多)

③分组讨论。(看哪一组气氛最活跃,结论又对又多.)

然后小组代表发言,交流讨论结果。

④归纳:你能猜想得到等腰三角形具有什么性质?你能用文字语言归纳一下吗?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得出性质1,2)

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

(设计意图:由学生自己动手折纸活动,根据等腰三角形轴对称性,大胆猜测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能力。也发展了学生的几何直观。教师在学生猜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完善、归纳出性质1和性质2;培养了学生进行合情推理的能力。)

3、证明猜想,形成定理:

你能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吗?

对于这种几何命题的证明需要三大步骤:分析题设结论,画出图形写出已知和求证,最后进行推理证明。这对于八年级学段的学生难度较大,为了突破难点,我决定设计以下三个阶梯问题:

(1)找出“性质1”的题设和结论,画出的图形,写出已知和求证。

(2)证明角和角相等有哪些方法?(学生可能会想到平行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3)通过折叠等腰三角形纸片,你认为本题用什么方法证明∠B=∠C,写出证明过程。

问题1的设计使得学生顺利地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帮助学生顺利地写出已知和求证;

问题2提供给学生了解题思路,引导学生用旧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体现了数学的转化思想。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就是三角形的全等。

问题3的设计目的:因为辅助线的添加是本题中的又一难点,因此让学生对折等腰三角形纸片,使两腰重合,使学生在形成感性认识的同时,意识到要证明∠B=∠C,关键是将∠B和∠C放在两三角形中去,构造全等三角形,老师再及时设问:你认为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可以将∠B和∠C放在两个三角形中去呢?再次让学生思考,由于对知识的发生,发展有了充分的了解,学生探讨以后可能会得出以下三种方法:

(1)作顶角∠BAC的平分线,

(2)作底边BC的中线,

(3)作底边BC的高。以作顶角平分线为例,让一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完整的证明过程。以达到规范学生的解题步骤的目的。其他两种证法,让学生课下证明。这样,学生就证明了性质1,同时由于△BAD≌△CAD,也很容易得出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平分底边,并垂直于底边。用类似的方法还可以证明等腰三角形底边的中线平分顶角且垂直于底边,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平分顶角且平分底边,这也就证明了性质2。

(设计意图:教师精心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通过动手,观察,猜想,归纳,猜测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发展了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明确,结论的'正确性需要通过演绎推理加以证明。这样把对性质的证明作为探索活动的自然延续和必要发展,使学生感受到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是相辅相成的两种形式,同时感受到探索证明同一个问题的不同思路和方法,发展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4)你能用符号语言表示性质1和性质2吗?

(设计意图:把文字语言转换为符号语言,让学生建立符号意识,这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

4、性质的应用:

例一:在等腰△ABC中,AB=AC,∠A=50°,则∠B=_____,∠C=______

变式练习:

1、在等腰中,∠A=50°,则 ∠B=___,∠C=___

2、在等腰中,∠A=100°,则∠B=___,∠C=___

设计意图:此例题的重点是运用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这一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突出顶角和底角的关系,如

例一,学生就比较容易得出正确结果,对变式练习(1)、(2)学生得出正确的结果就有困难,容易漏解,让学生把变式题与例一进行比较两题的条件,让学生认识等腰三角形在没有明确顶角和底角时,应分类讨论:变式1(如图)

①当∠A=50°为顶角时,则∠B=65°,∠C=65°。

②当∠A=50°为底角时,则∠B=50°,∠C=80°;或∠B=80°,∠C=50°。

变式2

①当∠A=100°为顶角时,则∠B=40°,∠C=40°。

②当∠A=100°为底角时,则△ABC不存在。由此得出,等腰三角形中已知一个角可以求出另两个角(顶角和底角的取值范围:0°<顶角<180°,0°<底角<90°)。

例二:

在等腰△ABC中,AB=5,AC=6,则△ABC的周长=_______

变式练习:

在等腰△ABC中,AB=5,AC=12,则 △ABC的周长=______

(设计意图:此例题的重点是运用等腰三角形的定义,以及等腰三角形腰和底边的关系,并强调在没有明确腰和底边时,应该分两种情况讨论。如例二,

①当AB=5为腰时,则三边为5,5,6;

②当AB=5为底时,则三边为6,6,5。

变式练习

①:当AB=5为腰时,三边为5,5,12;

②当AB=5为底时,三边为12,12,5。

此时同学们就会毫不犹豫地得出三角形的周长,这时老师就可以提出质疑,让同学们之间讨论(学生容易忽视三角形三边关系,看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

例三、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求△ABC各角的度数。

(例3是课本例题,有一定难度,让学生展开讨论,老师参与讨论,认真听取学生分析,引导学生找出角之间的关系,利用方程的思想解决问题,并书写出解答过程。本题运用了等腰三角形性质1,并体现了利用方程解决几何问题的思想。)

例四:

在△ABC中,点D在BC上,给出4个条件:①AB=AC②∠BAD=∠DAC③AD⊥BC④BD=CD,以其中2个条件作题设,另外2个条件作结论,你能写出一个正确的命题吗?看谁写得多。(分组讨论抢答)

5、巩固提高

(1)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顶角为度。

(2)如图,在△ABC中,AB=AC,D是BC边上的中点,∠B=30。求∠1和∠ADC的度数。

(3)课本本章数学活动三“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线段”

设计意图:

(1)题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及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的画法,由于题目没有图,要用到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学生能正确画出锐角和钝角三角形两种图形就容易得出结果,也渗透了一题多解。

(2)题同时运用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性质2,还有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三个知识点,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的灵活运用,“讨论”是本章的数学活动3“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线段”。与等腰性质的证明思路类似,先通过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猜想距离是相等的,然后通过做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来进行严密的推理。更加说明了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是相辅相成的。

6、课堂小结:不仅仅说你收获了什么,而是让学生从知识上,思想方法上,以及辅助线的做法上等方面具体总结一下。然后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完善本节知识结构。学生对于自己的疑惑提出小组内交流,还没解决则全班交流。

7、布置作业:

P55练习1、2、3题

P56习题1、4、6,(选做7,8题)

初二数学的说课稿篇8

下午好!(自我介绍略)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第二节分式的乘除法。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等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我认为可以理解为探索法则——理解法则——应用法则,进一步体现了新课标中“情境引入——数学建模——解释、拓展与应用的模式”。分式的乘除法与分数的乘除法类似,所以可通过类比,探索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的过程,会进行简单的分式的乘除法运算,分式运算的结果要化成最简分式和整式,也就是分式的约分,要求学生能解决一些与分式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2、教材地位:分式是分数的“代数化”,与分数的约分、分数的乘除法有密切的联系,也为后面学习分式的混合运算作准备,为分式方程作铺垫。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

(2)、会进行简单的分式的乘除法运算

能力目标:(1)、类比分数的乘除运算法则,探索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

(2)、能解决一些与分式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1)、通过师生观察、归纳、猜想、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

(3)、让学生感悟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又为现实生活服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4、教学重点:分式乘除法的法则及应用.

5、教学难点:分子、分母是多项式的分式的乘除法的运算。

二、说教法

教学方法是我们实现教学目标的催化剂,好的教学方法常常使我们事半功倍。新课程改革中,老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1、启发式教学。启发性原则是永恒的,在教师的启发下,让学生成为课堂上行为的'主体。

2、合作式教学,在师生平等的交流中评价学习。

三、说学法

学生在小学就已经会很熟练的进行分数的乘除法运算,上一章又学习的因式分解,本章学习的分式的意义,分式的基本性质等,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知识上的铺垫。

1、类比学习的方法。通过与分数的乘除法运算类比。

2、合作学习。

四、说教学程序

1、类比学习,探索法则。(约3分钟)

让学生认真思考教材上提供的4个分数的乘除法的例子(2个乘法,2个除法)

复习:分数的乘除法法则(抽一学生口答)

猜一猜: ; (a、b、c、d表示整数且在第一个式子中a、c不等于零,在第二个式子中a、c、d不等于零)

类比:得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a、b、c、d表示整式且在第一个式子中a、c不等于零,在第二个式子中a、c、d不等于零,a、c中含有字母)

活动目的:

让学生观察、计算、小组讨论交流,并与分数的乘除法的法则类比,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分式的乘除法的法则。

教学效果:

通过类比分数的乘除法的法则,学生明白字母代表数、代表式,这样很顺利的得出分式的乘除法的法则。

2、理解法则:(约2分钟)(1)文字叙述:两个分式相乘,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

两个分式相除,把除式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后再与被除式相乘.

(2)符号表述

× = ;

÷ = × = .

活动目的:

两种形式巩固对法则的理解。

教学效果:

理解法则,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符号感。

3、应用:(约20分钟)

(1)牛刀小试

教材74页到76页的例1、做一做、例2.我准备把例1和例2先学习了。再学习做一做。

例1 计算

(1) ;

(2)

活动目的:

抓住学生刚学习了法则,跃跃欲试的学习激情,抽2名同学上黑板演算,其他学生在课堂作业本上演算。老师巡查,予以辅导,反复提醒学生像分数乘法一样来学习分式乘法(即类比)。

教学效果:

有的学生可能没有注意把结果化为最简分式,要提醒注意,有的学生可能一边计算一边就分解因式进行约分(化简)了的,说明已经很好地与分数的乘法进行类比学习了(分数是分解因数),应该予以表扬,让全班学生认真学习、领会。讲评时还应该让学生理解一步的算理。

例2.计算:

(1)3xy2÷ ;

(2) ÷

活动目的: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类比的学习方法,分式的除法先转化为乘法。

教学效果:

因式分解在分式约分中起到重要作用,对于分子、分母是多项式的分式的乘除法的运算时,一般先分解因式,并在运算过程中约分,可以使运算简化。

(2)“西瓜问题”

活动目的:

能解决一些与分式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有条理的进行表达。

教学效果:

通过以上例题帮助学生总结出分式乘除法的运算步骤(当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是单项式时和当分式的分子、分母中有多项式两种情况)

4、随堂练习。(约5分钟)

76页第一题,共3个小题。

教学效果:

在总结出分式乘除法的运算步骤后,大部分学生能很好的掌握,但是还有些学生忘记运算结果要化成最简形式,老师要及时提醒学生。 分解因式的知识没掌握好,将会影响到分式的运算,所以有的学生有必要复习和巩固一下分解因式的知识。

5、数学理解(约5分钟)

教材77页的数学理解,学生很容易出现像小明那样的错误。但是也很容易找出错误的原因。

补充例3 计算(xy-x2)÷

教学效果:巩固分式乘除法法则,掌握分式乘除法混合运算的方法。提醒学生,负号要提到分式前面去。

6、课堂小结(约3分钟)

先学生分组小结,在全班交流,最后老师总结。

7、作业布置,凝固新知。(约2分钟)

教材77页到78页,习题3.1,1、2、4.并补充一题(分式乘除法混合运算的)

五.说板书设计

主板书采用纲要式,一目了然。

一、分式的基本性质

1、文字叙述

2、符号表述

二、应用

最后,谈谈我的体会。课堂上平等对话,让学生自主掌握数学,发现问题,及时改正。教学是让学生丰富认识。

热门教案

学诗词

学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