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色与三间色》说课稿(三原色与三间色绘制一幅四季画)

篇1:《三原色与三间色》说课稿

《三原色与三间色》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三原色与三间色》按照学生的学习方式划分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主要是掌握三原色和三间色的定义,懂得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颜色有的是可以调配出来的,学会运用原色搭配间色的技法,并运用原色与间色设计彩绘作品,加深学生对颜色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

二、说学情

三年级的学生对颜色知识具有初步的了解,但对色彩的初步运用还有限,容易混淆原色与间色的概念。但是这个学段的学生是想象力和创造力非常活跃的时期,以形象思维为主,并且好动、好奇、好表现。所以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应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紧密的联系实际,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三原色与三间色及其关系,运用三原色与三间色进行彩绘设计。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生活与艺术作品的欣赏及其运用,学会运用三原色与三间色,提高色彩感知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色彩的美感,养成善于观察生活的好习惯,热爱生活、热爱自然。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原色与三间色的概念及其关系。

难点:运用三原色与三间色设计一件新颖的作品。

五、说教法、学法

依据“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结合学生的特点采用如下教学方法:讨论法、情境法、实践练习指导法。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准备让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分析讨论,在操作中发现并进行自主探究和评价,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

六、说教学准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教学准备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为我做了如下的准备:PPT课件、基本的绘画工具等。

七、说教学过程

皮亚杰曾说:“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能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发展。”针对学生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设疑导入

精心设计好导入,无疑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一步,它的'目的是引人入胜,使学生兴趣盎然的揉入到活动中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我提出问题:彩虹有哪些色彩吗?这些色彩给你什么感受?从学生所熟悉的景物出发从而引出课题《三原色与三间色》。

环节二:认识色彩

首先,结合学生的认知提出问题:三原色是什么?在学生对三原色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后,紧接着做实验:分别在3个透明玻璃杯中由左至右加入红黄蓝三个色彩,然后再次加入蓝、红、黄。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并说一说发生了什么变化?通过实验得出三间色是橙绿紫三个颜色,并且认识三原色与三间色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的感受到三原色与三间色之间的关系,便于学生的理解。

接下来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三间色,我将设置“击鼓传色”的游戏,在黑板上三个公式,每个公式都少了一两种颜色,然后以“击鼓传色”的形式在同学们传开,鼓声停止时手拿色块的同学请将此色块放在黑板上准确的位置。通过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

在学生对三原色与三间色的概念有了深入的认识后,我将引导学生回归生活,寻找教室中存在哪些原色与间色?三原色与三间色的运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美丽?学生之间互相观察并大胆发言,我肯定学生的回答并总结三原色与三间色的搭配产生了鲜艳明亮的感觉。

通过这样的安排,让学生用发现的眼睛去观察,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并且在这一环节我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寓知识于趣味之中,增强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环节三:示范讲解

我将示范折纸彩柱的步骤:1.用白色卡纸折出方柱。2.用色彩进行装饰与美化。并且引导学生认真的观察,为后续的创作打下基础。

环节四:实践展评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通过各种美术活动,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美术活动中提高观察、构思、创意、造型、表现、设计和工艺制作的能力。所以我设计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一件折纸彩柱作品的活动,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和观察能力。

在大部分学生作品已完成的情况下,鼓励学生自愿展示作品,并从色彩、造型几个方面进行自评,生生互评,最后我将给予及时反馈与总结,在展示点评环节中,我会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以鼓励、肯定为主,多从建议性评价出发,培养学生敢于接受别人的“指正”。进一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环节五:小结作业

科学精练的结束语能起到“课虽尽,但趣无穷”的效果,因此我最后设计了“课堂总结——拓展延伸”环节,在课程即将结束时,问学生:“这节课哪一点给你带来了快乐?”学生学会从创作的快乐、成功的快乐、合作的快乐,甚至会从老师和同学的评价中体会到快乐。

八、说板书设计

篇2:《三原色与三间色》说课稿

一、说教学理念:

本课是中年级小学生色彩的开始,让他们知道三原色红、黄、蓝也称“三基色”,通常是指颜料或染料中的品红、柠檬黄、湖蓝三种颜色,是最基本的颜色。用三原色相互调配,可以产生出许多其他颜色,而这三种原色是无法用其他颜色调配而成的。三原色相混可成为黑灰色。在教材中,尽管没有出现“三间色”的名称,但在课本范例中有利用水彩颜料的透叠效果表现的三间色图例,因此授课时要让学生知道用三原色中的两种颜色相互混合会产生三种新的颜色:橙、绿、紫,这三种颜色相混也会成为黑灰色。

二、说教材:(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本节教材是让学生在色彩游戏中,认识三原色,并学会用三原色调配出三间色以及其他更多的颜色,从而初步了解色彩的变化规律。学生尽管已有色彩创作的尝试经验,但初次学习颜料的调配还是会让他们觉得或多或少会有些困难,老师就要利用实物投影仪进行三原色的调色演示,让学生直接感受色彩的变化规律,其间可穿插师生互动的对话问答、小组合作尝试等,以使学生加深对三原色以及由三原色调配而来的色彩的认识。另外,为了更好地开展学习,老师还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色彩学习习惯:课前准备好绘画工具,课内上色由浅到深、调配颜色水分不宜过多、常洗笔避免颜色混杂,课后要作好绘画工具的清洁等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寻找自然界和生活里的三原色和三间色,让学生逐步了解自然界的光影变化。学习三原色和三间色的有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首次接触水粉,学习掌握简单的水粉画的表现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美的情感,激发表现自然美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三原色和三间色及其色彩特性。

教学难点:掌握原色与间色的色彩关系,学会用原色调合间色的调色本领

三、说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运用

优化教学过程最根本的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学会学习,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课教学方法主要包括:

1、注重过程,教会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示范,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不是简单地直接将色彩调配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注重运用启发和尝试,教给学生三原色调配的规律和方法。

2、重视操作,丰富感知。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活动是认识的源泉,智慧从动作开始。”

教学时,教师把认识三原色和三原色调配“物化”为可以提供给学生人人参与的辩色、调色、拼搭、尝试创作等系列活动,让学生通过操作感知新授的知识,从而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促使学生色彩知识的积累和色彩表现能力的逐步提升。

3、积极“引探”,关注体验。

让学生“活”起来无疑是优质课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积极的“引”,激发学生主动的“探”,就能使师生双方的活动处于“共振”状态。让学生在体验中认识三原色及其色彩的调配,在尝试中领悟知识的规律,在学习小组合作互助中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二)学法指导:

以“认识、尝试、探究、再认识、创作”为主线,多种学法相结合进行学习。揭题的“辩色”游戏主要采用观察法和操作法,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新授的“调色”讲解则主要采用讨论法和尝试法,使学生的个体实践与小组合作相结合,发展学生的色彩表现能力,作业创作中主要采用任务型学习法,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充分展示个性。

四、说有效的教学过程设计: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1放录像思考问题:

a、在缓纷的色彩世界中,我们经常看到的颜色有哪些?

(师播放录像,生观察。)

b、看了录像,我们知道日常生活申色彩确实很多。请同学回答,刚看到的颜色有哪些?

(红、黄、蓝、橙、绿、紫……)

2、板书课题:

画画离不开色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最基本的色彩知识————《三原色与三间色》。

板书课题:《三原色与三间色》

三,讲授新课:

(一)认识三原色与三间色。

1、认识三原色:

a、出示定义。

问:在这么多颜色当申,怎么样的颜色称为原色?哪几种颜色是原色?请大家先记住这么一句话: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合成的颜色叫原色。(师贴出定义)。

b、观看电脑课件。

师:哪几种颜色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合成?下面大家来看一组画面。听听颜色自己的声音。(师击键,播放设计制作好的电脑课件,一段拟人卡通画面)。

师:看了动画镜头,知道几种什么色在说话?

(让学生回答,说出红、黄、蓝。)

师:这三种色都说了句什么?

(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

a、得出定义:我们知道,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的颜色是原色,红、黄、蓝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那么,红、黄、蓝就是原色。因为是三种颜色,所以我们称它们为三原色。

2、认识三间色:

a、观看幻灯,让学生观察三原色相加能否变化出别的颜色。

b、演示色轮,出示三色轮,分析三原色相加变化哪三种颜色。

问:色圈红色和黄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

色圈黄色和蓝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色圈蓝色和红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

(让学生细致观察后回答。)

师小结:用色块表示。红+黄=橙

黄+蓝=绿

蓝+红=紫

c、做实验:通过实验,进一步证实三个公式。

师演示:为了证实三原色相加是否产生了橙、绿、紫,先从红、黄两杯色水中各倒一部分渗合,大家看看渗合后变成什么色?(师边说边做)。

生:橙色。

让学生上台继续进行黄、蓝相加,蓝、红相加,分别变为绿和紫的色水实验。

师小结:通过色水实验,我们进一步证实了这三个公式是正确的。说明了三原色相加会产生新的颜色橙、绿、紫。

a、得出定义。

师:通过刚才的讲解、实验。我们发现这三种色里面,不管哪」种色,都是由两种原色相加产生的。根据这点,我们也给间色下定义。

生:(答)

师贴出间色定义

(用两种原色调合成的颜色叫间色)。

(二)师示范三原色调配三间色

师在预先绘制好的一色环图上演示三间色的调配过程,边调边填。在色环上先填上三原色,在两原色之间再依次填上三间色。

四、课堂练习

1、用圆、方、三角形等几何图形,自己设计排列组合,形成新图形,分别用三原色和三间色进行填色练习。

2、作业要求:

(1)可自己设计图形填色。

(2)调色时注意水份的掌握。

(3)平涂着色。

3、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轻音乐)

4、讲评作业。

五、看录像。

1、看课本第P11。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原色、间色的定义,也知道了哪几种色是三原色,哪几种色是主间色,我们还应该懂得三原色、三间色在日常生活申处处可见。如课本中:红色的苹果,黄色的香蕉,蓝色的有海永、天空,绿色的荷叶、小草、树叶等。

2、看录像。

师:大家一起来观看一组录像,注意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见到原色、间色,师播放,生看。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看了刚才的录像。我们更应该热爱生清,用自己的画笔描绘美丽的人生。

篇3:《三原色与三间色》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分析:

我们身处在五彩缤纷的色彩世界中,要让学生认识这个美丽的色彩世界就要去了解色彩的基础;三原色和三间色。通述对基础色彩的认识,以及观察、寻找、学习三原色和三间色的性格内涵,可以让学习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学会思考。培养他们的对美的感受和表现力,同时,还可以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真挚情感,以及保护大自然的环保观念。

二、教学目标分析

1、认知目标:认识三原色和三间色

2、技能目标:掌握用三原色调合三间色的方法,以及培养对色彩的感受和表现能力。

3、情感目标:理解三原色和间色所包含的色彩含义并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三、教学重点、难题:

重点:认识三原色与三间色及用三原色调合三间色的方法。

难点:理解三原色与三间色的色彩含义及审美教育。

三、教具、用具准备

教师:若干美术作品、绘画、工具、纸杯一个、调色盘、色杯。

学生:绘画工具、调色盘、纸杯一个。

四、教法与学法:

引导学生观察、寻找生活中身边的三原色和三间色来认识理解它们。以学生为体。结合动用绘画达到教学目的。用图片欣赏及现场操作,进行分析,归纳、总结,联系实际进行拓展延伸。

五、教学过程:(开场白……)

第一环节:导入、创设情境,欣赏一组色彩斑澜的配乐图片(a图片)调动学生的情绪,培养他们的色彩学习兴趣。

提问:这些美丽漂亮图片,是通过什么元素来表现的呢?(答:色彩)

②图片中的色彩多得数不胜数,但其中有三种最基本的色彩,知道是什么?(答:红、黄、蓝)

第二环节:①引入第一个概念:三原色: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合而成的颜色,并着重解释“原”:根本、基础。

红、黄、蓝三原色认知:

①从颜料盒中去认识;

②从身边去寻找。

红:红旗、红领巾、对联、大阳等;

黄:蛋黄、油菜花、龙等;

蓝:天空、海、湖水等。

展示“红、黄、蓝”一组图片(b图片)总结:三原色在生活中广泛应用,鲜艳醒目。

②引入第二个概念:强调三原色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合,但它们却可以调配大自然中的绝大多数颜色。

实际操作:用三原色颜料水杯调合出三间色(要求:等份量)

红+黄=橙从颜色盒中认识三间色

黄+蓝=绿从身边去寻找橙:橙子、阳光、桔子

蓝+红=紫绿:树木、草地

补充:理论上:红+黄+蓝=黑紫:葡萄

补充:理论上:黑+白=灰展示“三间色”图片(c图片)

总结:三间色在生活中同样广泛运用,没有原色鲜艳,但可使色彩更丰富。

第三环节:认识三原色与三间的色彩含义

提问:生活中离不开色彩,不同的色彩会带给我们不同的心理感受。

展示d组图片:它们分别带给我们什么的感觉呢?

①展示“红色”图片归纳:活跃、热闹、喜庆、爱情、健康、温暖警醒。

②展示“黄色”图片归纳:明亮、希望、光明、富贵、权利、地位。

③展示“蓝色”图片归纳:宽广、纯净、美丽、安静、永恒、理智。

④展示“橙色”图片归纳:富足、活泼、快乐、幸福、充实、积极。

⑤展示“绿色”图片归纳:清新、自然、舒适、环保、安全、和平。

⑥展示“紫色”图片归纳:权威、高贵、优雅、孤独、敬畏。

强调:在归纳总结的过程中,通过对图片的欣赏及身边美丽色彩的寻找、观察中,强调审美情趣的教育,让学生感受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家乡景色的猗丽秀美,以及我们生活的美好。从而产生热爱祖国家乡的情感。意识体会到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责任感。

第四环节:课堂练习

①a面:用三原色调合三间色。

②b面:用三原色调色给图案上色。

要求:①水份的掌握;

②色彩的份量;

③色彩的搭配。

第五环节:课堂结束

通过刚才的学习及练习,我们认识了原色和间色,了解了它们的色彩含义,我们应该知道,三原色、三间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的身边色彩缤纷,五彩斑澜。因此,我们更应该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用我们手中的画笔描绘我们美丽的祖国、家乡和人生。(在音乐和美丽的画面中结束)展示e组图片。

板书设计

三原色:红、黄、蓝

红+黄=橙

黄+蓝=绿

蓝+红=紫

篇4:三原色和三间色

三原色和三间色

[课业类别]

绘画 色彩知识

[课 时] 1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三原色 红、黄、蓝;三间色----橙、绿、紫。

2.掌握用原色调配间色的技能。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三原色和三间色及其色彩特性。

[教学难点]

掌握原色与间色的色彩关系,学会用原色调合间色的调色本领。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录像片、幻灯片、三色轮、色水、色彩方块、色圈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2分钟)

1・放录像思考问题:

a.在缓纷的色彩世界中,我们经常看到的颜色有哪些?

(师播放录像,生观察。)

b.看了录像,我们知道日常生活申色彩确实很多。

请同学回答,刚d看到的颜色有哪些?

(红、黄、蓝、橙、绿、紫……,

2.板书课题:

画画离不开色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最基本的色彩知识---- 《三原色与三间色》。

板书课题:《三原色与三间色》

三,讲授新课:(20分钟)

(一)认识三原色与三间色。

1・认识三原色:

a.出示定义。

问:在这么多颜色当申,怎么样的颜色称为原色?哪几种颜色是原色?请大家先记住这么一句话: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合成的颜色叫原色。(师贴出定义)。

b.观看电脑课件。

师:哪几种颜色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合成?下面大家来看一组画面。听听颜色自己的声音。(师击键,播放设计制作好的`电脑课件,一段拟人卡通画面)。

师:看了动画镜头,知道几种什么色在说话?

(让学生回答,说出红、黄、蓝。)

师:这三种色都说了句什么?

(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

c.得出定义:我们知道,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的颜色是原色,红、黄、蓝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那么,红、黄、蓝就是原色。因为是三种颜色,所以我们称它们为三原色。

2・认识三间色:

a.观看幻灯,让学生观察三原色相加能否变化出别的颜色。

b.演示色轮,出示三色轮,分析三原色相加变化哪三种颜色。

问:色圈红色和黄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

色圈黄色和蓝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

色圈蓝色和红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

(让学生细致观察后回答。)

师小结:用色块表示。

红+黄=橙

黄+蓝=绿

蓝+红=紫

c.做实验:通过实验,”进一步证实三个公式。

师演示:为了证实三原色相加是否产生了橙、绿、紫,先从红、黄两杯色水中各倒一部分渗合,大家看看渗合后变成什么色?(师边说边做)。

生:橙色。

让学生上台继续进行黄、蓝相加,蓝、红相加,分别变为绿和紫的色水实验。

师小结:通过色水实验,我们进一步证实了这三个公式是正确的。说明了三原色相加会产生新的颜色橙、绿、紫。

d.得出定义。

师:通过刚才的讲解、实验。我们发现这三种色里面,不管哪」种色,都是由两种原色相加产生的。根据这点,我们也给间色下定义。

生:(答)

师贴出间色定义 (用两种原色调合成的颜色叫间色)。

3・做游戏: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这个游戏是这样:黑板上三个公式,每个公式都少了一、两种颜色。

师把这三个公式上少了的颜色,以“击鼓传色”的形式在同学间传开,鼓声停止时色块稳谁芋另、";那位同学就把手中的色块放在黑板上三个公式申适当位置。

老师击鼓,为了公平可让同学用红领巾蒙住眼晴。

同学传色,师生共同做这补色游戏。在玩申学,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二)师示范三原色调配三间色,,

师在预先绘制好的一色环图上演示三间色的调配过程,边调边填。在色环上先填上三原色,在两原色之间再依次填上三间色。

四、课堂练习(15分钟)

1・用圆、方、三角形等几何图形,自己设计排列组合,形成新图形,分别用三原色和三间色进行填色练习。

2・作业要求:

0可自己设计图形填色。

0调色时注意水份的掌握。

0平涂着色。

3・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轻音乐)

4・讲评作业。

五、看录像结束教学。(3分钟)

1・看课本第P11。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原色、间色的定义,也知道了哪几种色是三原色,哪几种色是主间色,我们还应该懂得三原色、三间色在日常生活申处处可见。如课本中:红色的苹果,黄色的香蕉,蓝色的有海永、天空,绿色的荷叶、小草、树叶等。

2・看录像。

师:大家一起来观看一组录像,注意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见到原色、间色,师播放,生看。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看了刚才的录像。我们更应该热爱生清,用自己的画笔描绘美丽的人生。

3・结束。(在轻音乐声中离开教室)

篇5:《三原色与三间色》教案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认识并掌握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橙、绿、紫;六复色:黄橙、红橙、红紫、蓝紫、蓝绿、黄绿。

2、能力目标:运用色彩的基本知识,展开想象的翅膀,设计出漂亮的图案。

3、情感目标:感受春天是缤纷、蓬勃的'季节。

教学重点: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色彩的基本知识的运用。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颜料(红、黄、蓝)、白色纸、调色盘、一次性杯子、毛笔。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导入新课

看到可爱的同学们,我便想到了一句谚语:“一年之计在于春”,是啊,同学们就是祖国的春天,同学们就是祖国的希望,个个都充满蓬勃生机。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幅春景图:[播放幻灯片]同学们边欣赏边想想,从图中你看到了哪些色彩?

谁来说说你看到的色彩有哪些?

提示:红色、绿色、橙色、蓝色、黄色、紫色、粉色……是啊,春天色彩缤纷,鲜艳美丽,那同学们再来看看自己的衣着以及学习用品,又可看到哪些色彩呢?

提示:白色、蓝色、红色、粉色、紫色、绿色、黄色……由此可见,画画离不开色彩,我们的生活也离不开色彩,今天,我们来学习基本的色彩知识———《三原色、三间色与复色》。

(二)、学习新课

1、认识三原色:

什么叫原色,颜料的三原色包括那些呢?请同学们打开美术课本第11页,将一一为我们揭晓。看完后同学们可把自己的意见和同桌讨论讨论。

通过自学和讨论,同学们知道什么叫原色了吗?谁来说说?[播放幻灯片]

提示:原色是指自身不能被别的色彩混合成的三种色。

颜料的三原色是哪些?[播放幻灯片]

提示:红、黄、蓝。

2、认识三间色:

若是我们把三原色两两相混合,将会变成什么新的色呢?同学们拿出备好的颜料、水杯、调色盘、毛笔等用具,实际操作一下,看看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学生实际操作之后)现在请同学来说说操作的结果。[播放幻灯片]

提示: 红+黄=橙

黄+蓝=绿

红+蓝=紫

像这由两种原色混合而成的色叫间色,又称二次色。那橙、绿、紫就是颜料的三间色。

现在我们来复习一遍,什么叫间色?[播放幻灯片]

提示:间色:是指由两种原色相混合而成的色。又称二次色。颜料的三间色有哪些?[播放幻灯片]

提示:颜料的三间色是橙、绿、紫。

3、复习颜料的三原色与三间色

[播放幻灯片]我们来看看色相环,中间的三种色它们分别是什么?

提示:红、黄、蓝。

红、黄、蓝是颜料的什么色?

提示:颜料的三原色

把三原色两两相混合成哪些色?

提示:红+黄=橙;黄+蓝=绿; 红+蓝=紫。

橙、绿、紫是颜料的什么色?

提示:颜料的三间色

4、认识复色

看看色相环红和橙之间的这色块叫什么?它是怎样调和而成的呢?同学们听我来讲讲,这色块是由原色红和间色橙混合而成,它的名称也就是把混合成它的原色与间色的名称合起来,原色说在前,间色说在后,那便是红橙。大家会发现还有一些色块没标名称,按此方法,想想它们的名称为什么?是怎样调和而成的呢?[播放幻灯片]

提示:黄+橙=黄橙,黄+绿=黄绿,蓝+绿=蓝绿,蓝+紫=蓝紫,红+紫=红紫。

这由一种原色和一种间色相混合而成的色叫复色,又称三次色。我们一起来看看复色有哪些?[播放幻灯片]

提示:颜料的复色有:红橙、黄橙、黄绿、蓝绿、蓝紫、红紫。

5、教师小结

不论是间色、还是复色,调配时的比例不同,所以能产生丰富的间色变化和复色变化。

(三)、课堂练习:[播放幻灯片]

了解了如此丰富的色彩,就让我们来当当小小设计师,用一张白纸来当作布,为这块布设计出漂亮的图案与丰富色彩。

比一比,谁设计得更漂亮,色彩更丰富。

(四)、展示学生作品,学生互评

(五)、教师总结

今天,同学们学习得很认真,设计得也很漂亮,我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进取,积极向上,为自己描绘出美丽的人生。

篇6:《三原色与三间色》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三原色红、黄、蓝和三间色橙、绿、紫,体会生活中的色彩美。

2、学习红、黄、蓝三原色调配间色的技能。

3、让学生感受色彩的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本课重点是使学生认识三原色和三间色及其色彩特性。

难点:了解原色与间色的色彩关系,掌握用原色调出间色的调色本领。

教学准备:

教师:电脑课件、《颜色歌》动画、三个分别装有红黄蓝三种颜料的透明杯子、三个空的透明杯子、一盒水粉颜料、调色盘、水粉笔、纸等。

学生:大红、柠檬黄、普蓝三种水粉颜色,三只水粉笔、小水桶、调色盘、抹布、白纸、三个装有小半杯水的杯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激发兴趣

教师播放一段《找颜色》的儿歌动画给学生观看,并提问:小花猫们在找什么啊?它们都找到了哪些颜色啊?

(学生回答它们在找颜色,有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等。)

过渡:在我们的生活中,色彩无处不在,它们用独有的魅力美化了我们的生活,装扮着我们的世界。让我们一起看看色彩有什么奥秘。

二、探究发现揭示课题

教师出示三个分别装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透明杯子。

师:瞧!老师也找到三种颜色,它们是哪三种颜色啊?

生:红红火焰的红色,蓝蓝天空的蓝色,酸酸大柠檬的黄色。

看教师变个魔术:将红色和黄色混合在另一个杯中变成了橙色;再将红色和蓝色混合变成了紫色;最后将蓝色和黄色混合变成了绿色。

小朋友们也想变出这样的魔术吗?请同学们在你们的颜色中找出大红、柠檬黄和普蓝这三种颜色。选择其中一种颜色快速涂到你的小手心上,涂得要厚,同座位的两个同学不能选一样的颜色。再快速地把你们涂好颜色的小手印重叠印到纸上,看看这两只小手印变成了什么颜色?

展示几张学生的作品:红色的小手印和黄色的小手印压印在一起时变成了橙色的小手印;红色的小手印和蓝色的小手印压印在一起时变成了绿色的小手印;红色的小手印和蓝色的小手印压印在一起时变成了紫色的小手印,我们也会变魔术了。

师:通过这些小魔术你们发现了色彩的什么秘密?

师:通过同学们的尝试,我们都发现了一个共同的现象:(教师用课件展示)

红+黄=橙黄+蓝=绿红+蓝=紫

师:无数种色彩都可以用红、黄、蓝(出示课件)三种颜色调出来。它们是色彩王国的老祖宗,而任何其他颜色都调不出这三种色彩。刚刚运用三原色两两相配调和出来的绿色、橙色和紫色,我们称之为三间色。(板书三间色)它们是三原色的第一代后代。原色和间色是太阳和彩虹的色彩,是世界上最鲜艳的色彩。今天啊,老师想带你们走近色彩的王国,了解色彩、发现色彩的秘密,学习色彩的基础知识《三原色和三间色》。

三、实际操作师生互动

老师想请红、黄、蓝三个小朋友来帮忙,我们来画美丽彩虹的颜色。

1.老师和红色的小朋友一起画一根红色的飘带。

2.老师再挤出黄颜色和剩余的红颜色相调,如果太干可以放点水,我们用笔柔和地将颜料调开,大家看,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呢?我们先画在纸上来看一看,确实,橙色可以通过红色和黄色调,我们画出了彩虹的第二种颜色——橙色。

3.老师接着和黄色的小朋友画出黄色的飘带。

4.请这位小朋友来试试:用这枝黄色的笔沾上少许的蓝色,发现颜色就变成了我们经常看到的绿色,请在纸上画出绿色的飘带。

5.蓝色的小朋友画蓝色的飘带。

6.其他小朋友们将笔洗干净,再来换其它两种颜色,我们先沾一点干净的蓝色,再沾少许的红色,将两种颜色均匀柔和地混合在一起,我们发现,颜色已经变成紫色了。画到纸上来看一看,我们确实可以通过蓝色和红色调出紫色来。最先调好的小朋友来完成紫色的飘带。

四、链接生活寻找色彩

1.(播放PPT)欣赏大自然中不同的色彩。

大自然是一位最伟大的画家,她用神奇的画笔,画出了春天的桃红柳绿,夏天的骄阳似火,秋天的硕果金黄,冬天的皑皑白雪,多彩的四季装点着我们多彩的童年,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的怀抱。小朋友,你能找到哪些美丽的颜色啊?不知大海深处是否也有美丽的色彩,我们一起来找找。你们找到了哪些色彩?

2.展示生活用品中的色彩。

生活中离不开色彩,这些生活用品上面也都有原色和间色的色彩装饰。这些色彩组合在一起,鲜艳、亮丽、明快,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其实色彩还会带给我们不同的心理感受。(展示图片)年龄、性格、心情和健康状况不同,人们对色彩会有不同的偏好。不同的色彩给人的感觉也不同。

五、欣赏佳作拓展思维

1.欣赏成人的作品。

2.欣赏孩子们的作品:老师这里也有很多同学的优秀作品,它们又是以间色和原色为主的画,显得非常明快鲜亮,你喜欢哪一张,他用的是什么方法?

3.红黄蓝三个小朋友,你们想合作完成一个怎样的画?(学生讨论)

六、实践操作创作表现

红黄两个手拉手,变出橙色画橘子;黄蓝两个手拉手,变出绿色画叶子;红蓝两个手拉手,变出紫色画茄子;红黄蓝色手拉手,变出黑色画轮子。下面我们就用原色和间色进行美术创作,描绘出美丽的生活和自然,因为原色和间色是太阳和彩虹的颜色。请小朋友们拿出画笔,用我们今天学到的三原色和三间色,创作一幅美丽的画面,好吗?

篇7:《三原色与三间色》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橙、绿、紫。

2.掌握用原色调配间色的技能。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认识色彩特性。

掌握原色与间色的色彩关系,学会用原色调间色

教具准备

课件、幻灯片、三色轮、色彩方块、色圈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1·放课件

a.在电脑上展示的的色彩世界中,我们经常看到的颜色有哪些?

(老师播放录像,学生观察。)

b.看了录像,知道日常生活申色彩确实很多。

提问刚看到的颜色有哪些?

(红、黄、蓝、橙、绿、紫……学生回答。

2.板书课题:

画画离不开色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最基本的色彩知识《三原色与三间色》。

三,讲授新课

(一)认识三原色与三间色。

1·认识三原色:

问:在这么多颜色当中,什么样的颜色称为原色?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合成的颜色叫原色。(贴出定义)。

b.观看电脑课件。

师:哪几种颜色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合成?下面大家来看一组画面。

学生回答,红、黄、蓝。

得出定义: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的颜色是原色,红、黄、蓝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那么,红、黄、蓝就是原色。因为是三种颜色,所以我们称它们为三原色。

三间色:

a.观看幻灯,让学生观察三原色相加能否变化出别的颜色。

出示三色轮,分析三原色相加变化哪三种颜色。

问:色圈红色和黄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

色圈黄色和蓝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

色圈蓝色和红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

(让学生细致观察后回答。)

师小结:用色块表示。

红+黄=橙

黄+蓝=绿

蓝+红=紫

师演示:为了证实三原色相加是否产生了橙、绿、紫,准备三个水杯,先从红、黄两杯色水中各倒一部分渗合,大家看看渗合后变成什么色?(师边说边做)。

生:橙色。

让学生上台继续进行黄、蓝相加,蓝、红相加,分别变为绿和紫的色水实验。

师小结:通过色水实验,我们进一步证实了这三个公式是正确的。说明了三原色相加会产生新的颜色橙、绿、紫。(师生互动)

师:通过刚才的讲解、实验。我们发现这三种色里面,不管哪种色,都是由两种原色相加产生的。根据这点,我们也给间色下定义。用两种原色调合成的颜色叫间色。

老师示范三原色调配三间色。

四、课堂练习

1·用圆、方、三角形等几何图形,自己设计不同的组合图形,形成新图形,分别进行填色练习。

2·作业要求:

自己设计图形填色。

调色时注意水份的掌握。

平涂着色。

3·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4·讲评作业。

篇8:《三原色与三间色》教学设计

《三原色与三间色》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三原色与三间色及其关系,运用三原色与三间色进行彩绘设计。

2.通过对生活与艺术作品的欣赏及其运用,学会运用三原色与三间色,提高色彩感知能力。

3.感受色彩的美感,养成善于观察生活的好习惯,热爱生活、热爱自然。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原色与三间色的概念及其关系。

【难点】运用三原色与三间色设计一件新颖的作品。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水粉颜色与绘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设疑导入

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彩虹有哪些色彩吗?这些色彩给你什么感受?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从而揭示课题《三原色与三间色》。

活动二:认识色彩

(一)感知三原色与三间色

1.提出问题:三原色是什么?

教师总结三原色分别是红黄蓝。

2.设置实验:分别在3个透明玻璃杯中由左至右加入红黄蓝三个色彩,然后再次加入蓝、红、黄。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并说一说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认真观察并回答,教师总结三原色两两调和形成三间色分别是橙绿紫。

3.设置游戏:黑板上三个公式,每个公式都少了一两种颜色,现在以“击鼓传色”的形式在同学们传开,鼓声停止时手拿色块的同学请将此色块放在黑板上准确的位置。

(二)寻找三原色与三间色

1.提出问题:找一找教室中存在哪些原色与间色?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三原色与三间色?

学生自主的回答,教师给予鼓励。

2.教师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彩绘墙壁与雕塑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分别运用了哪些原色与间色?给你什么感受?三原色与三间色的'运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美丽?

学生踊跃回答,教师总结:三原色与三间色的搭配产生了鲜艳明亮的感觉。

活动三:示范讲解

教师示范折纸彩柱的步骤:

1.用白色卡纸折出方柱。

2.用色彩进行装饰与美化。

活动四:实践展评

1.布置活动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一件折纸彩柱的作品,注意分工合作。学生实践,教师巡视辅导。

2.学生自愿分享自己的作品,并且介绍自己的绘画思路和方法。

3.学生互相展示作品,并从原色与间色的搭配等方面交流评议。

活动五:小结作业

1.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一些美丽风光,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哪些地方运用了三原色与三间色。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用画笔描绘色彩。

2.将装饰柱优化修改并装饰教室。

五、板书设计

篇9:二年级三原色,三间色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三原色红、黄、蓝和三间色橙、绿、紫,体会生活中的色彩美。

2、学习红、黄、蓝三原色调配间色的技能。

3、让学生感受色彩的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本课重点是使学生认识三原色和三间色及其色彩特性。

难点:了解原色与间色的色彩关系,掌握用原色调出间色的调色本领。

教学准备:

教师:电脑课件、《颜色歌》动画、三个分别装有红黄蓝三种颜料的透明杯子、三个空的透明杯子、一盒水粉颜料、调色盘、水粉笔、纸等。

学生:大红、柠檬黄、普蓝三种水粉颜色,三只水粉笔、小水桶、调色盘、抹布、白纸、三个装有小半杯水的杯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激发兴趣

教师播放一段《找颜色》的儿歌动画给学生观看,并提问:小花猫们在找什么啊?它们都找到了哪些颜色啊?

(学生回答它们在找颜色,有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等。)

过渡:在我们的生活中,色彩无处不在,它们用独有的魅力美化了我们的生活,装扮着我们的世界。让我们一起看看色彩有什么奥秘。

二、探究发现 揭示课题

教师出示三个分别装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透明杯子。

师:瞧!老师也找到三种颜色,它们是哪三种颜色啊?

生:红红火焰的红色,蓝蓝天空的蓝色,酸酸大柠檬的黄色。

看教师变个魔术:将红色和黄色混合在另一个杯中变成了橙色;再将红色和蓝色混合变成了紫色;最后将蓝色和黄色混合变成了绿色。

小朋友们也想变出这样的魔术吗?请同学们在你们的颜色中找出大红、柠檬黄和普蓝这三种颜色。选择其中一种颜色快速涂到你的小手心上,涂得要厚,同座位的两个同学不能选一样的颜色。再快速地把你们涂好颜色的小手印重叠印到纸上,看看这两只小手印变成了什么颜色?

展示几张学生的作品:红色的小手印和黄色的小手印压印在一起时变成了橙色的小手印;红色的小手印和蓝色的小手印压印在一起时变成了绿色的小手印;红色的小手印和蓝色的小手印压印在一起时变成了紫色的小手印,我们也会变魔术了。

师小结:通过这些小魔术你们发现了色彩的什么秘密?

师:通过同学们的尝试,我们都发现了一个共同的现象:(教师用课件展示)

红+黄=橙 黄+蓝=绿 红+蓝=紫

师 小结:无数种色彩都可以用红、黄、蓝(出示课件)三种颜色调出来。它们是色彩王国的老祖宗,而任何其他颜色都调不出这三种色彩。刚刚运用三原色两两相配调 和出来的绿色、橙色和紫色,我们称之为三间色。(板书三间色)它们是三原色的第一代后代。原色和间色是太阳和彩虹的色彩,是世界上最鲜艳的色彩。今天啊, 老师想带你们走近色彩的王国,了解色彩、发现色彩的秘密,学习色彩的基础知识《三原色和三间色》。

三、实际操作 师生互动

老师想请红、黄、蓝三个小朋友来帮忙,我们来画美丽彩虹的颜色。

1. 老师和红色的小朋友一起画一根红色的飘带。

2. 老师再挤出黄颜色和剩余的红颜色相调,如果太干可以放点水,我们用笔柔和地将颜料调开,大家看,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呢?我们先画在纸上来看一看,确实,橙色可以通过红色和黄色调,我们画出了彩虹的第二种颜色――橙色。

3. 老师接着和黄色的小朋友画出黄色的飘带。

4. 请这位小朋友来试试:用这枝黄色的笔沾上少许的蓝色,发现颜色就变成了我们经常看到的绿色,请在纸上画出绿色的飘带。

5. 蓝色的小朋友画蓝色的飘带。

6. 其他小朋友们将笔洗干净,再来换其它两种颜色,我们先沾一点干净的蓝色,再沾少许的红色,将两种颜色均匀柔和地混合在一起,我们发现,颜色已经变成紫色了。画到纸上来看一看,我们确实可以通过蓝色和红色调出紫色来。最先调好的小朋友来完成紫色的飘带。

四、链接生活 寻找色彩

1.(播放PPT)欣赏大自然中不同的色彩。

大 自然是一位最伟大的画家,她用神奇的画笔,画出了春天的桃红柳绿,夏天的`骄阳似火,秋天的硕果金黄,冬天的皑皑白雪,多彩的四季装点着我们多彩的童年,让 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的怀抱。小朋友,你能找到哪些美丽的颜色啊?不知大海深处是否也有美丽的色彩,我们一起来找找。你们找到了哪些色彩?

2.展示生活用品中的色彩。

生活中离不开色彩,这些生活用品上面也都有原色和间色的色彩装饰。这些色彩组合在一起,鲜艳、亮丽、明快,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其实色彩还会带给我们不同的心理感受。(展示图片)年龄、性格、心情和健康状况不同,人们对色彩会有不同的偏好。不同的色彩给人的感觉也不同。

五、欣赏佳作 拓展思维

1. 欣赏成人的作品。

2. 欣赏孩子们的作品:老师这里也有很多同学的优秀作品,它们又是以间色和原色为主的画,显得非常明快鲜亮,你喜欢哪一张,他用的是什么方法?

3. 红黄蓝三个小朋友,你们想合作完成一个怎样的画?(学生讨论)

六、实践操作 创作表现

红 黄两个手拉手,变出橙色画橘子;黄蓝两个手拉手,变出绿色画叶子;红蓝两个手拉手,变出紫色画茄子;红黄蓝色手拉手,变出黑色画轮子。下面我们就用原色和 间色进行美术创作,描绘出美丽的生活和自然,因为原色和间色是太阳和彩虹的颜色。请小朋友们拿出画笔,用我们今天学到的三原色和三间色,创作一幅美丽的画 面,好吗?

作业要求:

1. 用大红、柠檬黄、普蓝三种颜色创作一幅美丽的图画。

2. 大胆尝试调出丰富的三间色的色彩。

3. 可以用印、吹、画、剪、贴等不同形式表现画面,也可用圆、方、三角形等几何图形,随即排列组合,形成新图形,分别用三原色和三间色进行填色练习。

4. 三个同学合作共同完成。

七、课堂评价 体验成功

评析阶段:

1. 夸夸自己的作品,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做得更好。

2. 夸夸别人的作品,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做得更好。

3. 教师进行扼要的点评。

八、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通过刚才的学习及练习,我们认识了原色和间色,了解了它们的色彩含义,我们应该知道,三原色、三间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希望我们以后可以继续交流,让我们的学习、生活能像间色和原色一样明快、亮丽!

练习设计:

本课共有三次从易到难的作业。

第一次作业:用红黄蓝三原色中的任意两种颜色印出间色的小手印。

1. 用蓝色小手印加黄色的小手印出绿色小手印。

2. 用红色小手印加黄色小手印调出绿色小手印。

3. 用蓝色小手印和红色小手印重叠压印出紫色小手印。

第二次作业:用两种颜色调出不同的间色。重点是指导学生调色和用笔的方法。

第三次作业:用红黄蓝三原色画出自己喜欢的美丽图画。

1. 用大红、柠檬黄、普蓝三种颜色创作一幅美丽的图画。

2. 大胆尝试调出丰富的三间色的色彩。

3. 可以用印、吹、画、剪、贴等不同形式表现画面。

4. 三个同学合作共同完成。

板书设计:

篇10:高中数学必修三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3第三章概率3。2节的《古典概型》第1课时。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等五大版块进行介绍。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古典概型是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3第三章概率3。2节的内容,是在学习随机事件的概率之后,但还未学习排列组合的情况下教学的。古典概型是一种理想的数学模型,也是一种最基本的概率模型。它有利于理解概率的概念和计算一些事件的概率,有利于解释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学好古典概型可以为概率的学习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能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

②会用列举法、树形图等计算古典概型的概率。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古典概型问题的探究,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②通过模拟试验,感知应用数字解决问题的方法,自觉养成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数学的探究活动,加强课堂数学交流,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古典概型的含义及其概率的计算公式。

难点:如何判断一个试验是否为古典概型,会用列举法、树形图等计算包含A的基本事件个数及总的基本事件个数。

二、学情分析

本节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概率的意义,概率的基本性质,知道了互斥事件和对立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

但学生基础知识还比较薄弱,基本技能不扎实。同时,对知识与实践的联系运用能力较弱,对数学的归纳、概括的提炼能力不足,同时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方面有待提高。

三、教法学法分析

教法:采用引导发现法,通过“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学法:通过“试验观察——思考探究——归纳总结”,体会到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维过程。

四、教学过程

下面分别从“创设情境>引出概念>公式推导>典例分析>课堂小结>”等五个教学环节分别进行阐述。

(一)创设情境

老师布置学生分组实验,并提出2个问题;学生实验并回答问题。

(1)学生重复多次进行下面两个模拟试验。

①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

②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

(2)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下列问题:

①这两个试验出现的结果分别有几个?

②结果之间都有什么特点?

试验一试验二

试验材料硬币质地是均匀的骰子质地是均匀的

试验结果“正面朝上”“反面朝上”“1点”、“2点”、“3点”、“4点”、“5点”、“6点”。

结果关系

两种随机事件的可能性相等,即它们的概率都是六种随机事件的可能性相等,即它们的概率都是……

[设计意图]:

(1)以贴近生活的试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试验探究和观察类比,找出共性,总结归纳出基本事件的特点。2个问题,学生讨论回答;师生共同归纳基本事件的概念;再通过两个练习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我们把类似上述试验中得出的随机事件称为基本事件,它是试验的每一个可能的结果。基本事件有如下的两个特点:

①(互斥性)任何两个基本事件是互斥的、

②(可表性)任何事件(除不可能事件)都可以表示成基本事件的和。

即时练习:

①掷骰子试验中,“出现偶数点”由哪些基本事件组成?(2点、4点、6点)

②掷骰子试验中,“出现点数不大于3”由哪些基本事件组成?(1点、2点、3点)

[设计意图]:

1、通过对上述试验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自主归纳概括的能力。

2、即时练习使学生加深对基本事件概念的理解。

(二)引出概念

例1:从字母a,b,c,d中任意取出两个不同字母的试验中,有哪些基本事件?

解:所求的基本事件共有6个。

除列举外,我们还可通过画树形图列出基本事件。

[注意事项]:

①列举基本事件要做到不重不漏;

②计算基本事件个数的常用方法有树形图、列表法等。

[设计意图]:

通过例子,让学生对基本事件有更深的理解,尤其了解求基本事件个数的常用方法,例1也是为引出古典概型的概念作铺垫。

共同特点,师生总结得出古典概。

提炼概念:两个模拟试验和例1的共同特点:

(1)(有限性)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

(2)(等可能性)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我们将具有这两个特点的概率模型称为古典概率概型,简称古典概型。思考,教师问,学生答:

(1)试验一个灯泡的寿命,属于古典概型吗?答:不是,因为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数是无限的。

(2)随机地射击试验,结果只有有限个:0环,1环,2环…10环,这是古典概型吗?答:不是,击中每个环数的可能性不相等。

[设计意图]:

通过例题,让学生体验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维,从而引出古典概型的概念,以两条思考题,加深对古典概型的两个特征的理解。

(三)公式推导

思考:在古典概型下,基本事件出现的概率是多少?随机事件出现的概率如何计算?

(1)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朝上”的概率。

(2)掷一枚骰子,出现“偶数点“的概率。

由以上两个模拟试验,对于古典概型,任何事件的概率为:A所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

P(A)=基本事件的总数[设计意图]:

让学生带着问题,在讨论探究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感受由特殊性演变到一般性,从而得出结论。体现了新课改中把课堂还给学生,提倡自主学习的新理念。

学生解答练习,并讨论总结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的步骤1、掷骰子试验中,出现点数大于4的概率是多少?

2、例1中,出现字母“d”的概率是多少?

计算古典概型概率的步骤:

1、判断是否古典概型。

2、计算基本事件的总数n,以及A事件个数m3、代入公式p(A)?

[设计意图]:

通过对概率公式的简单应用,加深学生对概率公式的理解和记忆,并通过应用总结归纳出应用该公式的步骤,便于后面的使用。

(四)典例分析

例2、单选题是标准化考试中常用的题型,一般是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如果考生掌握了考察的内容,他可以选择唯一正确的答案。假设考生不会做,他随机的选择一个答案,问他答对的概率是多少?

本例2在何种情况下才能看作是古典概型?

20条单选题,某同学做对了17条,他是随机选择的可能性大,还是掌握了一定的知识的可能性大?

探究:在标准化考试中既有单选题又有多选题,多选题是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所有正确的答案,同学们可能有一种感觉,如果不知道正确答案,多选题更难猜对,这是为什么?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值得提醒的是,仅在古典概型的情况下才能使用该公式求概率。通过对例2的变式思考与探究,进一步突破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加深对概率公式的理解。也让学生了解到实际生活的一些事情可以用数学的知识科学地解析,从而体验到概率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学生自主解答并展示各种解题方法,教师适当点评。

(1)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果?

(2)其中向上的点数之和是5的结果有多少种?

(3)向上的点数之和是5的概率是多少?

[设计意图]:

通过引导学生用树形图、列表法等求基本事件个数,体验数形结合的重要性,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B、C、D、E五名比赛侯选人中,任选两人参加比赛,列出所有的基本事件。

(2)同时掷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出现“一正一反”的概率是多少?

[设计意图]:

通过巩固练习,加深对古典概型的概念理解,熟练应用古典概型概率公式计算一些随机事件的概率。

本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①任何两个基本事件是互斥的。

②任何事件(除不可能事件)都可以表示成基本事件的和。

2、古典概型

①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

②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3、概率公式A所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P(A)。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自己对本节内容的回顾与小结,使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六)作业布置

课本P134习题3。2A组第4

(七)板书设计:

五、教学评价

本节课的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概括归纳得出古典概型的概念,以问题的形式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古典概型的两个特点;再通过学生观察类比推导出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这一过程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的难点在于求公式中基本事件的个数,教师鼓励学生多尝试树形图、列表等方法,以突破重点。整个教学均按教学设计的流程顺利进步,学生兴趣盎然,积极性高。

篇11:高中数学必修三说课稿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内容选自于高中教材新课程人教A版必修3第二章第三节,课时安排为三个课时,本节课内容为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与手段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四大方面来阐述我对这节课的分析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我们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就是统计,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已经对统计的相关知识作了大致的了解。本节课我们要继续探讨的是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它为接下来要学习的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打下基础。这是一个与现实实际生活联系很紧密的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使学生认识到在现实世界中存在不能用函数模型描述的变量关系,从而体会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的重要性。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①通过收集现实问题中两个有关联变量的数据直观认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②利用散点图直观认识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

难点:①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理解;②作散点图和理解两个变量的正相关和负相关。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收集现实问题中两个有关联变量的数据认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明确事物间的相互联系。认识现实生活中变量间除了存在确定的关系外,仍存在大量的非确定性的相关关系,并利用散点图直观体会这种相关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事物之间相关关系的了解,让学生们认识到现实中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辩证法思想。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分析

1、教学方法: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教法上,我采用“问答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层层深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2、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分析

㈠问题引出:

请同学们如实填写下表(在空格中打“√”)

然后回答如下问题:①“你的数学成绩对你的物理成绩有无影响?”②“如果你的数学成绩好,那么你的物理成绩也不会太差,如果你的数学成绩差,那么你的物理成绩也不会太好。”对你来说,是这样吗?同意这种说法的同学请举手。

根据同学们回答的结果,让学生讨论: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数学成绩和物理成绩存在某种关系。(似乎就是数学好的,物理也好;数学差的,物理也差,但又不全对。)教师总结如下:

物理成绩和数学成绩是两个变量,从经验看,由于物理学习要用到比较多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数学成绩的高低对物理成绩的高低是有一定影响的。但决非唯一因素,还有其它因素,如图所示(幻灯片给出):

因此,不能通过一个人的数学成绩是多少就准确地断定他的物理成绩能达到多少。但这两个变量是有一定关系的,它们之间是一种不确定性的关系。如何通过数学成绩的结果对物理成绩进行合理估计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对身边事例的分析,引出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主要内容,由此可以激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㈡探究新知

⒈概念形成

教师提问:“像刚才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是否还有?”学生们思考之后,请几位同学就提出的问题作出回答。老师就举出的例子,引导学生作出分析,然后由老师总结得出相关关系的概念。[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可能是确定的关系(如:函数关系),或非确定性关系。当自变量取值一定时,因变量也确定,则为确定关系;当自变量取值一定时,因变量带有随机性,这种变量之间的关系称为相关关系。相关关系是一种非确定性关系。]

「设计意图」从现实生活入手,抓住学生们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概念,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概念的形成过程中来。

⒉探究线性相关关系和其他相关关系

「课件展示」

例1在一次对人体脂肪和年龄关系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获得了一组样本数据:

问题:针对于上述数据所提供的信息,你认为人体的脂肪含量与年龄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教师特别向学生强调在研究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时,必须从散点图入手(向学生介绍什么是散点图)。并且引导学生从散点图上可以得出如下规律:(幻灯片给出)

①如果所有的样本点都落在某一函数曲线上,那么变量之间具有函数关系(确定性关系);②如果所有的样本点都落在某一函数曲线的附近,那么变量之间具有相关关系(不确定性关系);③如果所有的样本点都落在某一直线附近,那么变量之间具有线性相关关系(不确定性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对这个典型事例的分析,向学生们介绍什么是散点图,并总结出如何从散点图上判断变量之间关系的规律。

下面我们用TI图形计算器作出这两个变量的散点图。

学生实验:先把数据中成对出现的两个数分别作为横坐标、纵坐标,把数据输入到表格当中(第一列横坐标、第二列纵坐标);然后,用TI图形计算器作散点图:

[引导学生观察作出的散点图,体会现实生活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存在着不确定性。散点图中的散点并不在一条直线上,只是分布在一条直线的周围,即为线性相关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让学生们感受散点图的主要形成过程,并由此引出线性相关关系。为后面回归直线和回归直线方程的学习做好铺垫。

「课件展示」四组数据,请学生作出散点图,并观察每组数据的特点。

根据四组数据,学生作出四个散点图。

通过学生讨论、交流、用TI图形计算器展示、对比自己作出的散点图,我们引出线性相关关系,正负相关关系的概念。

「设计意图」及时巩固知识,学生通过亲自动手作散点图,并交流讨论,进一步加深对散点图的理解,并由此引出正负相关关系的概念,突破难点。

㈢例题讲解,深化认识

「课件展示」

例2一般说来,一个人的身高越高,他的人就越大,相应地,他的右手一拃长就越长,因此,人的身高与右手一拃长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为了对这个问题进行调查,我们收集了北京市某中学高三年级96名学生的身高与右手一拃长的数据如下表。

(1)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制成散点图。你能从散点图中发现身高与右手一拃长之间的近似关系吗?

(2)如果近似成线性关系,请画出一条直线来近似地表示这种线性关系。

(3)如果一个学生的身高是188cm,你能估计他的一拃大概有多长吗?

「设计意图」这个例子很容易激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由此可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对这道题的解答,使对前面知识的认识更加牢固。

㈣反思小结、培养能力

⑴变量间相关关系、线性关系和正负相关关系。

⑵如何做散点图

「设计意图」小节是一堂课的概括和总结,有利于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较快转化为学生的素质,也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㈤课后作业,自主学习

[设计意图]课后作业的布置是为了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运用程度,并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所学内容。

篇12:必修三《北方》说课稿

我说课的篇目是《北方》,它是新课程苏教版必修三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第一板块“祖国土”第二专题“颂歌的变奏”中的第二篇。

北方是现代诗人艾青写的一首饱含爱国热情的诗作,新课程标准对高中阶段在诗歌方面就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的要求如下:加强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提供必须的作家作品资料,或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丰富对作品的理解,注重对作品个性化的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努力提高审美能力。

这首诗写于19xx年初,是诗人艾青接触了北方广大的农村现实之后的作品。抗日战争爆发以后,艾青亲眼目睹了这块土地上所发生的一切,这给诗人的心灵蒙上了一层忧郁的色彩,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祖国深重灾难的忧虑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以及对这块神圣土地深沉和执着的爱。

根据新课标及教参的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我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1:能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准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通过意象分析揣摩诗歌的意境,准确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3: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朗读方案,通过朗读,准确的表达诗歌的思想情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新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知识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某些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学对策。刚升入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对现代诗歌的把握程度还只停留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而通过意象及诗人创造的意境来体会诗人深沉的感情还未掌握,并且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尚在进一步形成中。

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本文特点,我确立本文重点及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1: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理解文本,感受诗人赤忱的爱国热情。

2:通过意象分析揣摩诗歌的意境,准确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选择一定的朗读技巧来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

如何突破重点、难点,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我决定从学情出发,把握两个原则:深入浅出,循序渐进。(本篇课文教学设计一课时)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明确爱国主题:

以著名歌唱家李谷一的《我和我的祖国》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每一个时代都有诗人在热情的歌唱祖国,今天我们接触的这位属于祖国和人民的诗人——艾青,同样拥有炽热的爱国情怀。

二,呈现文本,感受爱国情感:

第一步:从“果”入手,培养情感:

请全班同学朗读诗歌的第四部分,让学生谈一谈你初读第四部分,有什么样的感受。因为第四部分是全文抒情的高潮,是艾青在目睹了抗战时期北方荒凉贫瘠的面貌之后,由衷发出的呼喊,有着深沉而浓郁的情感,学生先读这一部分,容易把握。

进而定下全篇诗歌的基调

第二步:由浅入深,设置问题

请同学找出第四部分诗人所选用的意象,谈一谈艾青眼中的北方是怎样的?风沙,冷气,荒漠,带领了羊群,吹着茄笛的祖先,以及埋有祖先骸骨的黄土层,广大而瘦瘠的土地带给我们的淳朴的言语与宽阔的姿态(幻灯出示北方图片)。这样一些意象让我们真正看到了北方的特征,同学们读了之后会有比较深沉和压抑的感受。为了让学生有更深刻的印象,我选取几首描写江南的诗让学生作对比阅读(见附页),同样是找这些诗中的意象来体会诗人的情感(幻灯出示诗歌及江南风光图片)。两相对比,学生会明显感觉到北方的贫瘠、干燥和荒凉。然后有这样的一个疑问:为什么作者会爱这样的一个悲哀的北方,?因为北方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特征所在。我们的祖先在与他的斗争中从来不曾屈服,祖先们把土地留给我们,把纯朴的言语和宽阔的`姿态带给我们,这国土养育了我所钟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民族北方是我们生命的源头,北方与我们是血肉相连的关系。除了这,请同学们注意1938年这一历史时间,既然是在抗战的大背景下,北方就决不仅仅是简单的由以上这些意象来组成了。

全班听朗读录音(幻灯出示北方图片),第一、二、三部分,然后自己揣摩朗读,请个别同学朗读,然后点评。

找北方的特有的意象,沙漠风,它有什么样的特点?能卷去北方的生命的绿色与时日的光辉的,将北方原已不多的生气也消耗殆尽。他有一层揭不开的沙雾,他带来了恐怖,疯狂的扫荡大地。在这种沙漠风的夜以继日的侵袭之下,北方呈现怎样的景象?荒漠的原野颓垣与荒冢孤单的行人在困苦的呼吸,挣扎着前进,几只驴子有悲哀的眼和疲乏的耳朵,载负着重压,用厌倦的脚步徐缓踏过。在这样的意象描写之下,第二节又进一步累加,小河枯干,林木枯死,低矮的住房,稀疏阴郁的散布在灰暗的天幕下,慌乱的雁群击着黑色的翅膀叫出悲苦和不安,从这里逃亡,看着这样的雁群,和第一节上的哪些意象有类似?孤单的行人和悲哀的驴子。

北方是苍凉悲苦,百姓是不安、逃亡,贫穷、饥饿,在这些灰色阴郁的色调中,诗人的心是如此沉重,这描绘的并非是其他地方,而是自己的祖国。全班齐读第三自然段,因为第三自然段是对上两节的总结和概括

此时可以得出一点(板书):诗人为什么爱自己的祖国,因为他伤之痛,所以爱之深,那么当时的北方如此,其他地方又是如何:我准备了王统照在同一年即1938年所写的南方的一首诗《正是江南好风景》(见附页),让同学理解,当时全国各地都是一片悲哀,北方只是中国的一个缩影,再次回应诗歌的第四自然段,北方是我们的祖先为之奋斗和牺牲的地方,那里是我们血脉的源头,然而如此伤痕累累的国土,怎不让人痛心,越是痛越是爱。

请同学们再齐读这诗歌的第四部分,诗人的感情可以得到再现和升华。

第三步:课堂拓展、巩固成果

幻灯出示艾青的诗作《我爱这土地》,这首诗是《北方》的浓缩也是《北方》的拓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对祖国和人民的命运有着高度责任感的诗人的崇高品质和美好心灵。最后以艾青的文章《诗与时代》的选段作为这篇课文的总结。

布置作业:有感情的朗读《北方》及《我爱这土地》。可以开展小组朗诵比赛

板书设计:荒漠的原野

沙漠风颓垣与荒冢灾难不幸

北方是悲哀的孤单的行人

悲哀的驴子

北方雁群枯干的小河贫穷饥饿

艾青枯死的林木

(19xx)低矮的房屋

中华民族的发源地

我爱悲哀的北方孕育了灿烂的文明

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训练应是多层次、多结构的。训练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的揣摩练习,而应是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上。教师连贯、准确、富有逻辑论证性的讲述本身就使学生受到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教师精心设计的思考题、讨论题都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我认为要上好艾青的《北方》,最主要的还是要营造好感受诗人情感的一个气氛。

描写江南的诗

白居易《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杜牧《江南春绝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唐五代杜荀鹤《姑苏忆》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相似在渔歌。

宋曾几《三衢道中》

梅雨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茵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江浙一带)

正是江南好风景

王统照(我国“五四”运动以来的著名文学家)

正是江南好风景:

几千里的绿芜铺成血茵,

流火、飞弹消毁了柔梦般的村镇,

耻恨印记烙在每个男女的面纹,

春风,吹散开多少流亡哀讯?

正是江南好风景:

桃花血湮没了儿女的碎身,

江流中,腐尸饱涨着怨愤,

火光,远方,近处高烧着红云,

春风,再不肯传送燕雏清音。

正是江南好风景:

到处都弥满搏战昏尘,

一线游丝黏不到游春人的足跟。

朋友,四月天长你还觉春困?

你,卧在你的国土,

也有你的家乡,你的知亲?

正是江南好风景:

遍山野一片“秋烧”春痕,

谁的梦还牵念着水软山温?

祭钟从高空撞动,滴血红殷,

你,听清否?这钟声──

可还为旧江南的春日晨昏?

19xx年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热门教案

学诗词

学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