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说课稿(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10篇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

1、教学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56页主题图及第57页例1,完成做一做及第58页练习十第1题、第2题、第3题。

2、教材分析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是在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是计数单位不同,这里以十为计数单位。教学内容的编排,分三个层次:

一、以实际情景花卉展提供计算题,并呈现算法的多样化;

二、让学生动手操作(如摆小棒)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三、脱离直观手段,让学生思考算法。

通过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多种不同的算法,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为后面学习任意两个数相加、减打基础。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属于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教材的编排是由直观操作等依靠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为进一步提高计算速度、培养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打基础。

3、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三个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创设情境,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空间,使学生养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整十数加减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整十数加减口算的算理。

二、说教法

1、计算常与枯燥、机械重复相连,在教学中借助带学生去看花的生动情境,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置入有事物情境、有情节的探索中,使计算含有丰富、生动的具体内容。

2、在探索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时通过讨论、交流、动手操作,让学生自主探索,显示不同算法,体现了《课标》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的理念。

3、练习以动手摆一摆,请学生喝饮料,吃苹果等形式进行,淡化练的痕迹,巩固和实践相关的知识技能,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三、说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借助教材看花的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情境中愉快地学习。课程标准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看一看(看图)、想一想(想问题、想算法)、数一数、说一说、摆一摆(摆小棒)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激励并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体现了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功能。

四、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练说

(二)、创情激趣

小朋友们想去森林公园游玩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 我们来到森林公园门口,售票员阿姨想考考大家,请同学们快速回答门票上的口算题。

3+4 73 54 6+3 7+2 95 2+5 83

(三)自主学习交流导思

1、整十数加整十数。

听说小朋友要来,小松鼠特意拿来了3种水果,有10个苹果、20个香蕉、30个梨请大家吃,可它有个小小的要求,请同学们根据给出的`水果提出数学问题。(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教师板书。

1)苹果和香蕉一共有多少个?

要想知道苹果和香蕉一共有多少个,怎样计算?(板书:10+20)

10+20等于多少?你是怎样想出来的?请每组的几个同学讨论讨论。(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

a、数的方法:10、20、30。

b、计算的方法:因为1+2=3,所以10+20=30。

c、数的组成:10和20组成30。

d、想减算加:因为30―10=20,所以10+20=30。

e、用十作单位:10里面有1个10,20里面有2个10,加起来一共是3个10,也就是30。

f、摆小棒:先摆一捆小棒,再摆两捆小棒,一共是3捆小棒,所以10+20=30。

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方法,真了不起!那么我们算出的结果对吗?请同学们用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学生活动。)

随后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提升算法,进行优化:如果没有图或小棒,看着算式你会怎么想?请学生同桌说一说。

(为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很自然地形成了算法多样化的局面。这样既留给学生探索、思考、动手的时间和空间,又开阔学生的思路,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同时运用同桌讨论、交流的方法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不同的计算方法。体现了《课标》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的理念。接着教师的及时板书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算法进行确认、理解和修正,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交流,并为下面的减法算式提供优化后的算法,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

(四)、学以致用

1、摆一摆,算一算。

师:通过刚才的表现,我发现大家不仅听得认真,说得更棒,下面老师想考一考你们的动手能力,大家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挑战?(以充分赞扬的语言和激励性的评价促使学生在接下来的练习中注意力集中,激发他们好胜的心理。)

2、看一看,填一填。

低年级的孩子还不会有序地观察图,所以教师先指导学生看图,然后生再独立完成。使学生主动学,乐于学,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

3、填一填,算一算。

对于这道题的处理我先放手让学生自己做,在学生做的时候老师下来巡视,肯定会发现某一个或某些同学的错误,进而让学生汇报自己填的结果,对于错误进行剖析,重点说明3 和30各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明白计数单位不同不能进行相加或相减。整十数加一位数,一位数只能加在整十数的个位上;整十数加整十数就是几个十加几个十,只要整十数十位上的相加就可以了,个位不变,仍然是0。

以上的练习设计,既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又能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符合《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总结

在全部练习完成后,我着重让学生自己来谈本节课的收获,在亲切的师生交流氛围中慢慢陈述自己本节课学到了哪些新知识。最后教师再讲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进行总的阐述。

篇2:《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

1、教学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56页主题图及第57页例1,完成做一做及第58页练习十第1题、第2题、第3题。

2、教材分析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是在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是计数单位不同,这里以十为计数单位。教学内容的编排,分三个层次:一、以实际情景花卉展提供计算题,并呈现算法的多样化;二、让学生动手操作(如摆小棒)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三、脱离直观手段,让学生思考算法。通过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多种不同的算法,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为后面学习任意两个数相加、减打基础。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属于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教材的编排是由直观操作等依靠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为进一步提高计算速度、培养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打基础。

3、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三个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创设情境,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空间,使学生养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整十数加减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整十数加减口算的算理。

二、说教法

1、计算常与枯燥、机械重复相连,在教学中借助带学生去看花的生动情境,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置入有事物情境、有情节的探索中,使计算含有丰富、生动的具体内容。

2、在探索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时通过讨论、交流、动手操作,让学生自主探索,显示不同算法,体现了《课标》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的理念。

3、练习以动手摆一摆,请学生喝饮料,吃苹果等形式进行,淡化练的痕迹,巩固和实践相关的知识技能,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三、说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借助教材看花的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情境中愉快地学习。课程标准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看一看(看图)、想一想(想问题、想算法)、数一数、说一说、摆一摆(摆小棒)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激励并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体现了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功能。

四、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练说

(二)、创情激趣

小朋友们想去森林公园游玩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 我们来到森林公园门口,售票员阿姨想考考大家,请同学们快速回答门票上的口算题。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口算题:

3+4 73 54 6+3 7+2 95 2+5 83

(三)自主学习交流导思

篇3:《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

听说小朋友要来,小松鼠特意拿来了3种水果,有10个苹果、20个香蕉、30个梨请大家吃,可它有个小小的要求,请同学们根据给出的水果提出数学问题。(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教师板书。

1)苹果和香蕉一共有多少个?

要想知道苹果和香蕉一共有多少个,怎样计算?(板书:10+20)

10+20等于多少?你是怎样想出来的?请每组的几个同学讨论讨论。(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

a.数的方法:10、20、30。

b.计算的方法:因为1+2=3,所以10+20=30。

c.数的组成:10和20组成30。

d.想减算加:因为30-10=20,所以10+20=30。

e.用十作单位:10里面有1个10,20里面有2个10,加起来一共是3个10,也就是30。

f.摆小棒:先摆一捆小棒,再摆两捆小棒,一共是3捆小棒,所以10+20=30。

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方法,真了不起!那么我们算出的结果对吗?请同学们用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学生活动。)

随后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提升算法,进行优化:如果没有图或小棒,看着算式你会怎么想?请学生同桌说一说。

(为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很自然地形成了算法多样化的局面。这样既留给学生探索、思考、动手的时间和空间,又开阔学生的思路,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同时运用同桌讨论、交流的方法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不同的计算方法。体现了《课标》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的理念。接着教师的及时板书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算法进行确认、理解和修正,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交流,并为下面的减法算式提供优化后的算法,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

(四)、学以致用

1、摆一摆,算一算。

师:通过刚才的表现,我发现大家不仅听得认真,说得更棒,下面老师想考一考你们的动手能力,大家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挑战?(以充分赞扬的语言和激励性的评价促使学生在接下来的练习中注意力集中,激发他们好胜的心理。)

2、看一看,填一填。

低年级的孩子还不会有序地观察图,所以教师先指导学生看图,然后生再独立完成。使学生主动学,乐于学,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

3、填一填,算一算。

对于这道题的处理我先放手让学生自己做,在学生做的时候老师下来巡视,肯定会发现某一个或某些同学的错误,进而让学生汇报自己填的结果,对于错误进行剖析,重点说明3 和30各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明白计数单位不同不能进行相加或相减。整十数加一位数,一位数只能加在整十数的个位上;整十数加整十数就是几个十加几个十,只要整十数十位上的相加就可以了,个位不变,仍然是0。

以上的练习设计,既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又能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符合《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总结

在全部练习完成后,我着重让学生自己来谈本节课的收获,在亲切的师生交流氛围中慢慢陈述自己本节课学到了哪些新知识。最后教师再讲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进行总的阐述。

篇4:《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62—63页例1、做一做及练习十的1—2题。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 使学生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

3.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使学生经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的概括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2.培养自主、合作、探究意识,提高用数学语言描述思维过程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对数学知识的亲切感。

2.通过创设情境,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空间,使学生养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3.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法掌握算法,提高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学情分析: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知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也有一定的基础,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研究简单的数学问题。低年级小学生共有的心理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有意注意时间短,爱说爱动。

四、内容分析:

1.地位作用: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以及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后面学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以及学习多位数加、减法和乘、除法的基础。

2.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学习的好坏,将对以后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影响。因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是在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是计数单位不同,它是以“十”为计数单位,渗透了相同数位相加减的意思,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两位数加减法打下基础。

3.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和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如下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根据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低年级学生认知特点是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段抽象的知识认知过程,所以确定以下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

五、教学建议 :

(一)教学方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于是我在教学中利用课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然后探索出多种不同的算法,整个教学过程我只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

1.“计算”常与“枯燥”、“机械重复”相连,在教学中,借助带同学们去看花生动情境,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置入有事物情境、有情节的探索中,使计算含有丰富、生动的具体内容。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有效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2.在探索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时通过讨论、交流动手操作,让学生自主探索,显示不同算法,体现了《课程标准》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的理念。

3.练习以学生喜爱的游戏、比赛形式进行,淡化“练”的痕迹,巩固和实践相关的知识技能,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二)学习方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借助教材看花的.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情境中愉快地学习。课程标准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看一看(看图)、想一想(想问题、想算法)、数一数、说一说、摆一摆(摆小棒)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采用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放手让学生独立观察发现动手操作,并动口表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到自主学习的成功之感,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更重要的是达到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激励并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体现了“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功能。

(三)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生:春季。

师:春天是鲜花盛开的季节,今天的天气真好,老师想带大家去花园游玩,你们想不想去?(想),游玩的路上会遇到一些困难,老师只想带爱动脑又勇敢的同学去。你们敢接受老师的挑战吗?

(1)课件出示复习题。 (2)课件引入整十数。 【设计意图】创设带同学们去看花的生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欲望。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2.探究新知。

(1)探究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A、创设情景,获取信息

( 1 )走进情景。同学们,刚才老师答应你们一起去游玩,现在我们就出发吧。视频展示:花园里摆着许许多多的鲜花,花团锦簇,蝴蝶飞舞,一派迷人的美景。通过欣赏美景,谁能发现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2)生:观察情景,收集数字(有10盆红花,20盆黄花,30盆紫花。)

(3)发现问题,明确问题。(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让学生齐读,再自己口述一遍问题。)

(4)尝试解决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0+20

B、合作交流,探究算法。(怎样口算10+20=?)

(1)小组合作,交流算法。

(2)交流展示,领悟算理。

a.数的方法:10、20、30

b.摆小棒:先摆一捆小棒,再摆两捆小棒,一共是3捆小棒,所以10+20=30

c.数的组成:10和20组成30

d.计算的方法:因为1+2=3,所以10+20=30

e. 用十作单位:10里面有1个10,20里面有2个10,加起来一共是3个10,也就是30。

C、多中侧一,优化算法。

学生上台演示:着重强调以十为计数单位进行计算的方法。10+20,1个十和2个十合在一起一共是3个十,是30。并随之板书:

10 + 20 = 30

↓ ↓ ↑

1个十 2个十 3个十

小结:整十数加整十数,想几个十加几个十。

(2)、探究整十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A、情景再现。出示紫花图和工人叔叔的对话:布置花坛还需要紫花,我搬走10盆,还有多少盆紫花?让学生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B、学生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30-10

C、关注经验,以加明减。计算整十数经验基础上交流30-10的算法。

生1:我是用摆小棒的方法,三捆减去一捆就剩下两捆,两捆就是20

生2:我是用看减想加的办法算出来的,因为10+20=30,所以30-10=20

生3:3-1=2,30-10=20

D、学生上台演示:着重强调以十为计数单位进行计算的方法。30-10=20。并随之板书:

30 - 10 = 20

↓ ↓ ↑

3个十 1个十 2个十

小结:整十数减整十数,想几个十减几个十。 【设计意图】学生在花园中欣赏花的情景中,通过观察,发现并提出了多种数学问题,然后组织学生思考计算方法,再相互交流,这种安排让学生在自主探索思考和合作交流中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留给学生探索、思考、动口、动手的时间和空间,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同时运用同桌讨论、小组交流的方法,体现“和乐课堂”模式研究之“互动”,“生成”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不同计算方法,体现了《课程标准》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的理念。

3、巩固练习

课本62页第1,2题

师说:这么多难题都没有难住你们,看来你们已经掌握了今天的知识,希望你们课后还要好好复习。

4、回顾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在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时怎么想。引导学生看板书小结。(整十数加整十数,想几个十加几个十。整十数减整十数,想几个十减几个十。)

篇5:口算除法 用整十数除

口算除法 用整十数除

教案示例

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 用整十数除

课题:用整十数除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

2.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理解整十数除的算理,提高口算能力.

3.利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用整十数除的口算算理.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出示6÷2,请学生读题.说出结果,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师:这是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是我们学过的.知识.如果题发生变化,你们还会计算吗?看谁答得快,(边问边板书).

如被除数添一个0得几? 60÷2=30

如除数也添一个0得几?60÷20=300.30.3(此处可能会出现不同答案)

师:咱们先看看这道出现不同答案的题和前面的两道比较有什么不同?(除数是两位),这道除数是两位数的题,应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板书: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

二.新授

(一)教学例3.口算:60÷10=6

60÷20=_____

1.学生讨论.60÷20=300.30.3,这道题有三种结果,那么哪种结果有道理呢?我们一起来验证.

(1)60÷20表示的是什么意思,谁能告诉大家?60是几个十?用小棍表示是几捆?请你拿出6捆小棍,动手分分看,60里面有几个20.

(2)学生动手摆小棍.

(3)小结.谁把分的结果告诉大家?

你们是这样分的吗?(老师演示分小棍的过程)

2.巩固.师:你们再分一遍,边分小棍,边说分的过程.

60里面有几个20? 60÷20=几? 60÷20=3(把复习题中60÷20=300.30的结果擦掉)

3.师:还是分60根小棍,你们知道还可以怎么分吗?也就是说60还可以除以几十? 60÷30  60÷10  60÷60  60÷40

你们动手摆摆小棍,看60÷30=几,谁说你是怎么想的?

4.通过摆小棍,你们知道了怎样算,如果不摆小棍,让你们计算题,你能说说结果和怎么想的吗?

出示卡片: 80÷20  80÷40  90÷30  100÷30

(二)教学例4.有儿童服装150件,每50件装一箱,可以装几箱?

1.学生自由地出声读题,找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并用插图表示出来.

2.学生观察插图.师:要求150件可以装几箱,就是求什么?怎样列式?应该怎样想出结果?

学生回答:求150里面包含着几个50?150÷50=3想:3个50是150,150除以50得3.

请2~3名同学回答后,教师板书:150÷50=3(箱)想:3个50是150,150除以50得3.

3.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

180÷30= 240÷60= 210÷70=

订正时请学生说说口算的思考过程,这类习题的口算方法是什么?

4.先说说每组上下两道题的关系,再迅速说出结果.

三.反馈练习.

1.读题说结果.

(1)40÷20 (2)60÷20 (3)80÷20 (4)100÷20 (5)( )÷20=6

师:看(1)(2)这两道题,除数都是20,商为什么(2)题比(1)题多1.(被除数多1个20,商就多1).

2.60÷20=3,61÷20=几余几?(3……1)

62÷20=几……几?(3……2)

你能说出象这样除数是20,商是3,余数不同的题来吗?(被除数范围61~79)

为什么这么多被除数不同的题,商都是3呢?(因为被除数里都包含了3个20)

3.试一试.

90÷30   420÷60   630÷70   180÷20

80÷40   450÷50   360÷90   810÷90

4.同学们计算得很好,老师请你们做一个小游戏:比比谁最多(过程参见探究活动).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口算除法和以前学的口算除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除数由一位数变为两位数)这不同的地方就是新知识,你们学会了吗?

五.作业(略)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游戏:比比谁最多

游戏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口算方法.

2.使学生通过比赛提高口算速度.

游戏准备

1.学生每3人为一小组.

2.将下列12道口算题(40页3题)制成口算卡片.

81÷3 840÷7 780÷3 920÷2

38÷2 96÷8 68÷4 70÷5

650÷5 640÷4 87÷3 960÷4

游戏过程

1.一个同学出口算题,另外两个同学口算,谁先算对,谁就在自己的桌面上摆一面小红旗.

2.口算完以后,看谁的桌面上放的小红旗最多,谁就算胜.

3.做完一轮后换另一人出题继续练习.

游戏:谁先排好队

游戏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口算方法,提高口算速度.

游戏准备

1.学生每6人左右为一小组,每组制作一张游戏卡.

2.教师准备12道除法口算题.

游戏过程

1.教师报出12个得数,让学生记在本组的游戏卡里.

2.用幻灯出示12道口算除法算式(题的次序与得数的次序不同).

3.以组为单位,每计算一题,便在游戏表中找到这一题的答数,并把算式和得数写在同桓裰校?/SPAN>

4.哪组排列的又对又快,哪组为胜.

篇6:认识整十数和一百说课稿

认识整十数和一百说课稿

一、说教材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24-26页

教材分析:认识整十数和一百是学生在认识20以内的数,知道10根小棒可以捆成一捆,表示1个十,2个十是20的甚而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整十数和一面的实际含义的理解;另一方面,认识这些数后又能用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也是以后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认识100以内的数以及更大数的甚而,并初步体现了十进制计数法的位值思想。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制定了三方面的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会正确地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整十数和一百。

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10个十是一百,知道个位、十位、百位以及这三个数位的顺序。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实践,亲身经历数数的过程,体会数的产生和发展。 3、情感、态度目标:在老师的组织下,能运用认识的数表达描述、交流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让学生亲身经历十个十地数数的过程,建立10个十是一百的概念。

教学难点:“百”的概念的建立和“个位”“十位”“百位”三个数位的顺序的把握。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小棒、计数器

二、说学生

学生已经掌握1个十是10,2个十是20。大部分学生能从1数到100,对计数器有了初步认识。但对一个具体数字所表示的数学含义却不清楚。教学中将通过数小棒、方块、珠子等一些列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较为清晰的认识。

三、说教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同时采取尝试教学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法,引导学生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有效衔接、迁移。培养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在整节课的教学中,老师还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自主探究,做好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四、说学法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因此本节课将以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方法,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五、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主要分为四个环节进行。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以旧引新

课件创设情境:带领学生参观动物园,动物园正在举行数学比赛,引导学生参与其中。

一些小动物正在举行数数比赛。让学生数出10根小棒,并引导学生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帮助学生复习巩固1捆有10根是一个十,2捆是2个十,2个十是20。(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力求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实践探索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加快,为促进知识的迁移,进一步学习认识其它整十数构建认知平台,同时渗透了十进制思想。)

第二个环节: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主要分两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认识整十数和一百。课件创设情境:小动物们的比赛很紧张,不分胜负,正加大难度。老师在前2捆的基础上,添上整捆的小棒,引导学生说出分别有几捆小棒,有几个十是几十。并让学生动手拿一拿,数一数。(设计意图:这样在复习了10、20之后,学习30、60。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的实践,自然地与所学新知接轨,顺利进行了新旧知识的迁移。)

然后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动手拿小棒,数小棒,说组成。达到看到几捆就知道是几个十,听到几十就能想到是几个十,摆出几捆小棒。(设计意图:让学生借助于小棒,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既符合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境:课件展示老师带来的小棒:一个盒慢慢打开,先出现9捆小棒,在学生数完后,又出现一捆。老师利用9捆加1捆让学生积极思考,通过同桌交流,拿小棒数等方式,明确10个十是一百。(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数学教育应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经过前面的学习和已有知识经验,老师留给学生思考、合作的空间。通过把10捆小棒捆成一大捆的活动,进一步巩固学生已有知识,并顺利突破难点,使学生直观地感悟到“百”和“一”“十”一样是计数单位,而且是更大的计数单位。)

在认识整十数和一百后,及时的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这样有且于内化所学知识。练习由浅入深,针对性较强。

情境:一起去看看其它的小动物们比赛的情况吧!完成想想做做1-3题。

第1题:数珠子。先指名一生说一串,知道一串是10个,是一个十后,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说出共有多少个珠子,这样逼学生动脑思考,而不是一个一个地去数珠子。

第2题:小猴、小鹿正在比赛堆木块呢?我们一起来当裁判好吗?独立数一数。

第3题:①让学生猜。②圈出其中10个,再猜。③圈一圈,数一数,来验证。(设计意图:看似简单却蕴含着丰富的内容,把这看似简单、枯燥的圈一圈再数数通过创造变得有趣,富有吸引力,引发了学生思维的碰撞,在猜的过程中,不断调整着自己的思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渗透了估算意识。)

第二部分:读、写整十数和一百

情境:小蜜蜂们正围着一个东西边看边议论:“这是什么呀?”

课件出示计数器。让学生来介绍,给计数器定位,师强调注意顺序。并引出右起第三位是百位。(板书: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小组合作,提出问题:想拨哪个整十数。小组成员通过交流拨数。教师再说一些数让学生拨一拨,并说出理由。接着追问:这觉得这个数应该怎么写呢?让学生明确写法。

(设计意图:在利用计数器读、写整十数时,教师只是站在了引导者角度,让学生小组合作提出问题,动手操作,交流解决问题。通过挖掘新旧知识的共同因素,进行知识的迁移,逐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新知的能力。)

拨整十数后,学生应该能提出要拨100,写100。若没提出,教师直接提出。让学生通过已有知识经验以及知识的整合来尝试拨出100,写出100并能说出理由。(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刚学到的知识与技能解决新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了知识的再创造,同时这个过程又顾及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所有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练习阶段:①尝试看计数器写数:30、3、100,然后进行比较,引导学生说出写数注意点。②看数在计数器上画珠,校对后,提出这样问题:哪个最好画,哪个最难画,为什么?100在这里是最大的数,为什么最好画?9和90都画了9个珠子,它们一样吗?(设计意图:这里的练习再次引起学生兴趣思考,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突破了难点。)

第三个环节:想想做做,深化运用

完成想想做做5-7题。第6题在回答,80是接近100还是30时,利用课件演示,让学生能有个更加直观的判断。第7题,说说小动物们各是几号运动员,这样以参观动物园开始,最后在动物园中结束,前后呼应。

第四个环节:全课总结,快乐游戏

让学生说说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什么要注意的。

猜数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结束本节课的学习,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又巩固新知,同时还为接下来学习比较数的大小打下基础,真是一举多得啊。

六、说教学评价

本节课主要是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获取新知。因此在教学中,老师采用激励性评价,允许学生出错,对学生反馈的情况作出及时有效的评价,充分调动学生求知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篇7:用一位数乘、用整十数乘的口算

教学目标

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乘需要进位的乘法”和“一位数乘末尾带0的乘法”.

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因数去乘另一个因数个位,满十怎样进位,掌握口算过程.

教学难点

口述合理的口算思考过程.

教学步骤

一、复习铺垫.【演示课件“口算乘法(一)”】

10×5 100×7 130×2 20×3 34×2 200×4 210×3 14×2

(用卡片进行口算练习,同时让学生说出口算的具体过程.)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继续演示课件“口算乘法(一)”】

(1)复习题14×2等于多少?你是怎样口算的?随着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2)教师:根据此题,谁能算出14×3的结果,并说出口算方法.板书:

(3)反馈练习:

16×2= 26×3= 25×2=

先让同桌两人互相说口算过程和得数,然后指名说出口算过程,

2.教学例2.【继续演示课件“口算乘法(一)”】

口算:140×3=

(1)大家思考有几种计算方法吗?

(2)学生讨论(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 14个十乘以3,得42个十,就是420;

② 一个百乘以3是300,4个十乘以3是120,300+120=420;

③ 3乘以14得42,后面添一个0是420.

以上这几种算法,要给予肯定,尤其第三种方法,给予表扬和鼓励.

(3) 小结:我们知道了3乘14得42,因此计算140×3只要在42的后面添上一个0就可以了,这样做起来既正确又简便.

三、随堂练习.

数学游戏:(教学中可任选一组进行练习)

(1)你追我赶(详细过程参考探究活动)

(2)接力赛:每小队一张题目,每人一题做完后传给下一个同学,做得又对又快的组为冠军.教师发给冠军小队一朵大红花,以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

15×3= 18×2= 12×5= 14×4=

35×2= 220×4= 240×3= 25×4=

310×3= 32×3= 26×2= 160×6=

(3)夺红旗:

投影出示题目,小队内做得又对又快的`发给一面小红旗,班内做得又对又快的发给一面大红旗,以资鼓励.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找20道口算题,让家长计时:第一次口算用多少时间,错几道题;第二次、第三次 …… 直到全对为止,并看最快的时间是多少.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你追我赶

活动目的

1.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进一步熟悉乘法口算的方法.

2.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

3.培养学生团结友好、公平竞争的精神.

活动准备

1.制作数学游戏卡:

2.将下列口算题制成卡片.

15×3    18×2    12×5    14×4    17×4

35×2    220×4   240×3   25×4    40×6

310×3   32×3    26×2    160×6   700×8

活动过程

1.三人为一小组,两个同学一个拿○,一个拿□,放在起点,另一个同学出示口算卡片.谁先算对就把自己的○或□向前移一格.这样连续做下去,谁先回到起点谁胜.

2.做完一轮后,再换另一人出题练习.

篇8: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教案设计

2.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

2.准备题。

① 口答。

20是几个十?40是几个十?60、70、80呢?

② 准备题2。

10个1是( ),怎样列式? 1×10

10个2是( ),怎样列式? 2×10

反馈,找规律,揭示课题。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口算:14×10

① 指名回答:10个14是多少?

②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指名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

③ 自学课本例1,和你想的一样吗?

④ 说说如何算,板书:

10×10=100

4×10=40

100+40=140

2.练习。

独立完成后,说说其中几题的口算方法。

3.教学例2。口算:23×30

① 尝试练习。

② 说一说,怎么算?

③ 试一试。

90×50 31×20

④ 口算

30×3 90×6 19×4 24×2

30×30 90×60 19×40 24×20

独立完成,比较分析。

4.引导学生小结口算步骤:一乘,用整十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二添,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

三、巩固练习。

1.口算。

40×80 26×30 34×20 12×50

13×70 15×40 30×60 29×20

2.书中练习。

四、作业

作业本p4

篇9:小学三年级数学说课稿《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小学三年级数学说课稿《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68、69页例1,《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法和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教材在编排上注意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相结合,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儿童的年龄特点,创设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口算的必要性,培养学生从数学角度观察周围世界的习惯,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实用价值,并在教学中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选择,注重算法多样化与算法最优化的运用,尊重每一名学生的独特感受,同时也让每一名学生都获得不同的成功体验。本课内容的一个知识生长点就是表内乘法,将整十、整百、整千数和一位数相乘转化成表内乘法来进行计算,以此来渗透转化的学习方法。为学习乘法估算和笔算乘法打下基础。

3、【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经历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过程,理解算理,学会口算方法。

(2)、在数学活动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提出乘法计算问题,解决问题,感觉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4)、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算理,掌握算法。

教学难点:由算理想算法。

二、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的教学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本着体现计算教学新理念的原则,重视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为学生搭建平台,逐步地去感悟哪种口算方法最优化,逐步熟练地运用口算方法并能有效地进行迁移。本节课教学的主要思路是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提出多位数乘一位数问题,并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会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通过观察、比较、类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设计。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属于计算教学,计算教学往往枯燥乏味,而机械的训练更使学生厌烦,导致学生对学习数学失去兴趣。首先创设游乐园这个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关注、更积极地参与下面的教学活动;然后提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数学问题,锻炼学生的提问及解答问题的能力,情景图是和儿童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生的学习素材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学生感受到生活中蕴藏着许多数学知识,激发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愿望。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学生根据主题图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所以解决同一问题的策略也各不相同。因此,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给他们充分的时间空间思考、交流,在交流中探索10乘几的口算方法,肯定鼓励学生的独特想法,保护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3、迁移类推,发现规律。

学生在9乘几的基础上计算10乘几,再由10乘几推出几十、几百的数乘一位数,使学生自己能够发现并得出整百、整千的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规律,再呈现一组有规律的乘法算式,通过观察、比较、类推出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简便算法,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4、课堂反馈,检查效果。

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我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了两个层次的练习:(1)基本练习;(2)解决问题,这些练习既重视基本训练,又注意了综合性训练,层次比较鲜明,这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练习设计,体现了练习的坡度,把握了练习的难度,使得绝大部分学生能当堂达成目标。

三、说教学过程:

第一、观察主题图,提出数学问题

1、导入:师:大家喜欢去游乐场玩吗?现在我们一起去游乐园玩一玩。

出示主题图:

2、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从图中你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3、大家看到小精灵聪聪的话了吗?一起读。(生提出问题时,让2名学生说出算式)

第二、解决问题,探究算理。

(一)探究10乘几的算理

师:小精灵聪聪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出示例1的第(1)题:坐旋转木马每人2元,9人要多少钱?10人要多少钱?(问题写在纸上,用幻灯放映)

2、学生独立思考进行计算。(齐读题目,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再解决第二个问题)

生汇报,老师板书:2×9=18(元)(你是怎样想的?)

2×10=20(元)

3、探究10乘几的算理

师:2×10没有乘法口诀,你是怎样想的?(前后桌四人为一组说一说你的想法,看看哪一组想到的的方法最多)

学生的回答中,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9个2的和是18,再加上一个2是20。(2×9=18,18+2=20)

(2)看成10个2相加来计算 (2+2+2+2+2+2+2+2+2+2=20)

(3)2×10表示2个10相加,所以是20。(10+10=20)

(4)用1乘2等于2,再在2的后面添上一个0。(板书:1个十×2=2个十 )

老师把4种算法都板出来

4、你最喜欢哪一种?说说理由。(优化算法)

师: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们可以再试试,看看哪种方法最简便。

5、练习(每人一张答题卡)

3×10 5×10 10×8 6×10 4×10 10×7

展示,并让2名学生说算法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10乘几的算理算法的理解。

(二)探究20乘几的算理

1、出示例1的第(2)题:坐碰碰车每人3元,20人要多少钱?

2、学生齐读题,自己解答,汇报,老师板书:20×3=60(元)

3、探究20乘几的算理

师:你是怎样想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篇10:一年级下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

一年级下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节内容是在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是计数单位不同,这里以十为单位,例如20+10,计算时想2个十加1个十是3个十,就是30。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为后面学习任意两个数相加、减打基础。教学内容的编排分3个层次,一、实际情境----出示新学期老师给学生发书了,提出问题并列出相应的算式;二、让学生动手操作,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三、脱离直观手段,让学生思考算法。通过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多种不同的算法,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为后面学习任意两个数相加、减打下基础。教材的编排是有直观操作等一考实务思考到脱离实务思考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为进一步提高计算速度培养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打基础。

本节课要达到的目标是一、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二、通过创设“发书”这一具体情境,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空间。

我的课堂主要有三大环节,下面我进行具体的说明:

一、预学环节

预学是为本节课做好铺垫工作,主要有两步。

1、创境导入,承上启下

良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课始,我创设了三关:(开火车)10以内口算、我会填(数的组成)、我会数(数整十数),来进入课堂。力求达到三个目的:一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二复习已学的知识,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三为学习新知等方面作良好的铺垫,导入新课;

2、学案导学,探究算理

有了方向才不会迷路。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分了二步走:一在学生自主探究阶段之前,我先带领学生一起收集图片上的数学信息,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20+10=?);二再组织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探讨算法。

二、互学环节

在小组交流讨论时,我给他们提供了交流讨论的方法。互学过程是学生独立探究,小组交流的过程,老师只是在需要时加以点拨,分为两步。

1、小组合作,交流方法

小组内成员交流自己探究发现的算法,20+10在这个情境图中有四种方法来计算。小组四人可以分工合作,每人重点掌握一种计算的方法,然后和其他组员交流,集集体的智慧。交流的.目的是:让学生经历由独学-对学-群学的探究过程,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索,在合作中交流。而且在学生交流的同时,我会参与他们的交流,适时的给与指导和提示,并教给他们上台展示的方法。这样做的目的是:优秀的展示小组可以给全班同学呈现最好的交流结果,能够正确的引导其他同学。

2、展示点拨,总结方法

交流的结果要和大家分享。请一个小组上台交流他们探索的计算方法。第一,根据学生所说,老师随机在多媒体上播放,数一数、摆一摆、拨一拨、算一算的计算方法。在数一数的时候是按10个10个地数,而不是1个1个地数,强化计数方式的变化。在摆一摆和拨一拨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算理的理解,利于掌握算法。最后计算的方法,则是由算理突破到算法,得出:相同计数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的方法,把整十数加整十数转换为简单的10以内的加法进行计算。

在互学环节我设计了两次小组合作和交流,第一次交流学习整十数加整十数,第二次交流学习整十数减整十数,小组两次交流:可以充分发挥小组学习优势,为每个孩子提供展示自我,优困生互学互补,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

三、评学环节

学以致用,有学有练才有收获。在巩固阶段我设计了两个层次的训练。

1、基本练习,巩固方法

练习的呈现采取多种方式、由易到难,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训练和提过,同时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了学习的乐趣。第一题利用“一图四式”,学生可以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来快速计算,教师应该鼓励和表扬这种方法。第二题通过算式的对比得出结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只要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减就可以了,巩固算法。第三题,是学生特别容易出错和混淆的题目,这里我设计从珠子的直观到抽象的算式,有一个缓冲的过程,学生可以更容易理解: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可以相加减。因为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时间有限,所以智慧苹果树和找朋友主要目的是用来调节气氛,再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解决生活问题,提升能力

买衣服这是一个生活实际问题,学生日常生活中肯定经常接触,现在让学生亲自动手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这样做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热门教案

学诗词

学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