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测量力的大小教案(共含14篇),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测量力的大小》教案
这堂课上了好几次试教和两次公开课后效果还不错,这是不断改进后的教案,虽然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测量力的大小》 鲍田三小 张瑞燕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四课《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力的单位是“牛”。 过程与方法: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制作简易的橡皮筋测力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细致、有步骤工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制作简易弹簧测力计 【教学准备】弹簧测力计、钩码、橡皮筋、回形针、长条形硬纸板、拉簧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切入主题 1、出示弹簧秤的图片,谈话引入 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件非常重要的测量工具,它就是弹簧测力计,并学会使用它来测量力的大小。 二、认识弹簧测力计 1、为每一小组准备好一个弹簧测力计,布置好任务:观察弹簧秤的结构是怎么样,由哪几部分组成,有什么作用? 2、学生讨论后回答 3、课件出示:弹簧测力计。 引导: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从弹簧测力计上获得哪些信息? 4、学生仔细观察后从弹簧测力计上得到力的单位 5、教师加以讲解,并讲清牛和克力的关系:1牛≈ 100克力。 6、引导语:那你们知道测力计为什么能测量力的大小吗,因为弹簧被测力计的盒子挡住了,所以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一个拉簧,让同学们体会一下弹簧形变与力有什么关系? 7、学生回答并总结:受力越大,伸长越长。 三、使用弹簧测力计 1、教师出示弹簧测力计 引导语:刚才我们通过观察认识了弹簧测力计,那你用过弹簧测力计吗?你会用它来物体的重力大小吗? 2、叫一个学生上来演示他使用测力计测量手机重量的过程。 3、叫其他学生说说演示同学的优缺点,并适当加以总结。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因注意: (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在“0”位置。 (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 (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4、为检验学生测量的准确性,给每一小组提供一个钩码,事先未给出重量的大小,比赛哪组又快又准地测量出钩码的重量,并给予笑脸奖励。 5、发放试验单,小组分工合作完成测量小物品的实验。 6、小组成果汇报。 四、制作弹簧测力计 引导语:我们已经知道了弹簧秤为什么能测量力的大小也学会使用它来测量力的大小,那让你们制作简单的弹簧测力计会吗? 1、小组讨论制作方法 2、按学生的方法做演示实验,并引导如何确定零点和画出测力计的刻度 3、课后拓展:用制作的简易测力计测量测量小物体。(时间有余可在课内完成) 【板书设计】 测量力的大小 弹簧测力计由提环、指针、刻度板、弹簧、挂钩等部分组成 力的单位:牛顿 牛 N 1N≈100克力 工作原理:受力越大,伸长越长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力的单位是“牛”。
2、能力目标: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制作简易的橡皮筋测力计。
3、情感目标:树立细致、有步骤的工作态度。
教学重点:
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准备:
1、为小组准备:弹簧测力计、小物体若干、钩码一盒、实验报告单。
2、教师准备:拉力器。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引出课题
老师请二位学生上来比一比谁的力气大。
1、拉拉力器
(1)谁的气力大一些?你是怎么判断的?(生:弹簧的长度)
能准确测量力的大小吗?(生:不能)
(2)聪明的人们利用弹簧发明了一种可以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弹簧测力计
2、板书课题测量力的大小
二、认识弹簧测力计
实验一:弹簧测力计的构造
1、学生分组观察
2、汇报交流,介绍各部分的作用特征
提环:当拉手用,方便提拉重物
指针:(在“0”刻度左右)指示弹簧伸长了多少,结合刻度板,指出力的大小
刻度板:标明力的刻度,方便读出力的大小
挂钩:挂测量的物体
弹簧:(弹簧测力计的主要部件)用伸缩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
实验二: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1、分别感受1牛、3牛、5牛的拉力分别有多大
2、慢慢地用力拉弹簧,增大拉力,看弹簧的长度有什么变化
3、慢慢减小拉力,看弹簧的长度又有什么变化
4、思考:弹簧测力计为什么能测量力的大小
学生汇报:用力大小与弹簧长度的联系,认识到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受力大,伸长长”的特性来测量力的大小的。
实验三:你还发现了什么
1、介绍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字母N表示
2、左右对应的数值不一样(师:两边的数字有什么对应关系?)1牛≈100克力
3、生介绍一大格、一小格分别是几牛,最大测量值是多少
4、应用读数
三、使用弹簧测力计
实验四: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1、师:同学们,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什么?(生回答,师总结)
(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在“0”位置。
(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
(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因此要先估计重力大小。
2、生齐读,加深印象,提高操作的准确性
3、估力并使用弹簧测力计
要求:
(1)测量时,各小组分工要明确(一生估数,一生测量,一生读数,一生记录,完成表格。)
(2)先估计,再实测;在记录表中算出估计值和实测数两者相差多少,看哪组估计值和实测数相差最少。
物体的名称
估计重力的大小
实测重力的大小
估计和实测的差距
一盒橡皮泥
一辆小车
一个钩码
一个钢球
(3)小组测量并做好记录。
(4)学生交流汇报。
4、分析数据
小组
测量物体重力(N)
一盒橡皮泥
一辆小车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第六组
第七组
(1)师:为什么测量同一种物体时,各小组的数据会出现偏差呢?
(2)生提出可能:没调零;读数时没平视指针;弹簧测力计本身不准;测量物体本身存在偏差等。
测量力的大小教案
力的大小在物理学教学过程中十分的重要,学的好不好影响物理的基础,那么测量力的大小教案该怎么设计和安排呢?下面是测量力的大小教案,一起来看看吧!
测量力的大小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力的单位是“牛”。
2、能力目标: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制作简易的橡皮筋测力计。
3、情感目标:树立细致、有步骤的工作态度。
教学重点:
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准备:
1、为小组准备:弹簧测力计、小物体若干、钩码一盒、实验报告单。
2、教师准备:拉力器、。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引出课题
老师请二位学生上来比一比谁的力气大
1、拉拉力器
(1)谁的气力大一些?你是怎么判断的?(生:弹簧的长度)
能准确测量力的大小吗?(生:不能)
(2)聪明的人们利用弹簧发明了一种可以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弹簧测力计
2、板书课题 测量力的大小
二、认识弹簧测力计
实验一:弹簧测力计的构造
1、学生分组观察
2、汇报交流,介绍各部分的作用特征
提环:当拉手用,方便提拉重物
指针:(在“0”刻度左右)指示弹簧伸长了多少,结合刻度板,指出力的大小
刻度板:标明力的刻度,方便读出力的大小
挂钩:挂测量的物体
弹簧:(弹簧测力计的主要部件)用伸缩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
实验二: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1、分别感受1牛、3牛、5牛的拉力分别有多大
2、慢慢地用力拉弹簧,增大拉力,看弹簧的长度有什么变化
3、慢慢减小拉力,看弹簧的长度又有什么变化
4、思考:弹簧测力计为什么能测量力的大小
学生汇报:用力大小与弹簧长度的联系,认识到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受力大,伸长长”的特性来测量力的大小的。
实验三:你还发现了什么
1、介绍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字母N表示
2、左右对应的数值不一样(师:两边的数字有什么对应关系?)1牛≈100克力
3、生介绍一大格、一小格分别是几牛,最大测量值是多少
4、应用读数
三、使用弹簧测力计
实验四: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1、师:同学们,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什么?(生回答,师总结)
(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在“0”位置。
(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
(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因此要先估计重力大小。
2、生齐读,加深印象,提高操作的准确性
3、估力并使用弹簧测力计
要求:
(1)测量时,各小组分工要明确(一生估数,一生测量,一生读数,一生记录,完成表格。)
(2)先估计,再实测;在记录表中算出估计值和实测数两者相差多少,看哪组估计值和实测数相差最少。
物体的名称
估计重力的大小
实测重力的大小
估计和实测的差距
一盒橡皮泥
一辆小车
一个钩码
一个钢球
(3)小组测量并做好记录。
(4)学生交流汇报。
4、分析数据
小组
测量物体重力(N)
一盒橡皮泥
一辆小车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第六组
第七组
(1)师:为什么测量同一种物体时,各小组的数据会出现偏差呢?
(2)生提出可能:没调零;读数时没平视指针;弹簧测力计本身不准;测量物体本身存在偏差等。
四、总结全课,畅谈收获蒋绵绵——《测量力的大小》教案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小组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你们表现最成功的地方是什么?
五、布置作业
制作橡皮筋测力计
板书设计:
蒋绵绵——《测量力的大小》教案
测量力的大小
弹性限度内,
受力大,伸长长
蒋绵绵——《测量力的大小》教案弹簧 弹簧测力计
1N≈100克力
注意:调零、平视、估力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认识测力计的各个部分,知道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
2、技能目标:经历测力计产生,改良的过程。科学规范地使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3、情感目标:体会到工具的产生源自于生活的需求,又能更好地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教学重点:
经历测力计的产生,改善的过程。
教学难点:
正确,科学地使用测力计。
教学准备:
小组(橡皮筋,回形针、硬纸板,砝码,等)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你知道了多少
回顾前一天傍晚教师发给学生的学习资料(由于是四年级的学生,对各种力的了解几乎没有所以安排了提前的自主学习)让学生说一说,看看学生的了解情况。
二、猜一猜,说说理由
1、出示铃铛、卷尺。
2让学生猜一猜,哪个所产生的重力更大?说说你判断的理由。(预设学生会根据大小,材质等进行猜测。)
三、想一想,小组之间比一比
1、前面我们对铃铛和卷尺的重力进行了猜测,那我们有什么办法能够大致地比较出来吗?
教师展台出示橡皮筋,回形针。
2、小组之间讨论一下,能不能利用教师提供的这两个实验材料比较出这两个物体哪个产生的重力更大。
3、学生汇报测量比较的方法。(预设:将物体挂在回形针上,利用橡皮筋的拉伸度进行比较)
四、做一做,我们的工具更好了吗
1、前面的装置是能初步的比出铃铛和卷尺哪个所产生的重力更大,但总觉得有缺陷,能比较出来但不够准确。
2、如果让我们制作一个能比较准确测出力的大小的工具,我们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对这个工具进行改良?(小组讨论并填写实验记录单1)
3、汇报交流改良的'建议(预设:需要刻度比较,安装提环方便测量等)
4、教师提供活动材料,小组合作完成改良简易测力计的活动。并画出你们小组的测力计。
5、展台交流各组的测力计,提出意见。
五、认一认,实验室里的测力计。
1、教师出示实验室的测力计,PPT出示弹簧测力计各个部分的名称与作用。
2、对比自己设计的.测力计,进一步加深感受。
六、用一用,测测身边的物体产生的力的大小
1、PPT出示使用测力计的注意事项,学生自主学习。
2、测一测身边的物体所产生的重力。(PPT出示测量要求,完成实验记录单表格3的填写)
3、交流测量结果。
七、总结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想和大家分享的。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力的单位是“牛”。
2、能力目标: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制作简易的橡皮筋测力计。
3、情感目标:树立细致、有步骤的工作态度。
教学重点:
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准备:
1、为小组准备:弹簧测力计、小物体若干、钩码一盒、实验报告单。
2、教师准备:拉力器、。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引出课题
老师请二位学生上来比一比谁的力气大。
1、拉拉力器。
(1)谁的气力大一些?你是怎么判断的?(生:弹簧的长度)
能准确测量力的大小吗?(生:不能)
(2)聪明的人们利用弹簧发明了一种可以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弹簧测力计。
2、板书课题测量力的大小
二、认识弹簧测力计
实验一:弹簧测力计的构造
1、学生分组观察。
2、汇报交流,介绍各部分的作用特征。
提环:当拉手用,方便提拉重物。
指针:(在“0”刻度左右)指示弹簧伸长了多少,结合刻度板,指出力的大小。
刻度板:标明力的刻度,方便读出力的大小。
挂钩:挂测量的物体。
弹簧:(弹簧测力计的主要部件)用伸缩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
实验二: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1、分别感受1牛、3牛、5牛的拉力分别有多大。
2、慢慢地用力拉弹簧,增大拉力,看弹簧的长度有什么变化。
3、慢慢减小拉力,看弹簧的长度又有什么变化。
4、思考:弹簧测力计为什么能测量力的大小。
学生汇报:用力大小与弹簧长度的联系,认识到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受力大,伸长长”的特性来测量力的大小的。
实验三:你还发现了什么
1、介绍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字母N表示。
2、左右对应的数值不一样(师:两边的数字有什么对应关系?)1牛≈100克力。
3、生介绍一大格、一小格分别是几牛,最大测量值是多少。
4、应用读数。
三、使用弹簧测力计
实验四: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1、师:同学们,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什么?(生回答,师总结)
(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在“0”位置。
(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
(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因此要先估计重力大小。
2、生齐读,加深印象,提高操作的准确性。
3、估力并使用弹簧测力计。
要求:
(1)测量时,各小组分工要明确。(一生估数,一生测量,一生读数,一生记录,完成表格。)
(2)先估计,再实测;在记录表中算出估计值和实测数两者相差多少,看哪组估计值和实测数相差最少。
物体的名称
估计重力的大小
实测重力的大小
估计和实测的差距
一盒橡皮泥
一辆小车
一个钩码
一个钢球
(3)小组测量并做好记录。
(4)学生交流汇报。
4、分析数据。
小组
测量物体重力(N)
一盒橡皮泥
一辆小车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第六组
第七组
(1)师:为什么测量同一种物体时,各小组的数据会出现偏差呢?
(2)生提出可能:没调零;读数时没平视指针;弹簧测力计本身不准;测量物体本身存在偏差等。
四、总结全课,畅谈收获。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小组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你们表现最成功的地方是什么?
五、布置作业
制作橡皮筋测力计。
板书设计:
蒋绵绵——《测量力的大小》教案
测量力的大小
弹性限度内,
受力大,伸长长
弹簧测力计
1N≈100克力
注意:调零、平视、估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力的单位是“牛”。
2、能力目标: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制作简易的橡皮筋测力计。
3、情感目标:树立细致、有步骤的工作态度。
教学重点:
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准备:
1、为小组准备:弹簧测力计、小物体若干、钩码一盒、实验报告单。
2、教师准备:拉力器。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引出课题
老师请二位学生上来比一比谁的力气大。
1、拉拉力器
(1)谁的气力大一些?你是怎么判断的?(生:弹簧的长度)
能准确测量力的大小吗?(生:不能)
(2)聪明的人们利用弹簧发明了一种可以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弹簧测力计。
2、板书课题,测量力的大小。
二、认识弹簧测力计
实验一:弹簧测力计的构造
1、学生分组观察。
2、汇报交流,介绍各部分的作用特征。
提环:当拉手用,方便提拉重物。
指针:(在“0”刻度左右)指示弹簧伸长了多少,结合刻度板,指出力的大小。
刻度板:标明力的刻度,方便读出力的大小。
挂钩:挂测量的物体。
弹簧:(弹簧测力计的主要部件)用伸缩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
实验二: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1、分别感受1牛、3牛、5牛的拉力分别有多大。
2、慢慢地用力拉弹簧,增大拉力,看弹簧的长度有什么变化。
3、慢慢减小拉力,看弹簧的长度又有什么变化。
4、思考:弹簧测力计为什么能测量力的大小。
学生汇报:用力大小与弹簧长度的联系,认识到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受力大,伸长长”的特性来测量力的大小的。
实验三:你还发现了什么
1、介绍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字母N表示。
2、左右对应的数值不一样(师:两边的数字有什么对应关系?)1牛≈100克力。
3、生介绍一大格、一小格分别是几牛,最大测量值是多少。
4、应用读数。
三、使用弹簧测力计
实验四: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1、师:同学们,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什么?(生回答,师总结。)
(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在“0”位置。
(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
(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因此要先估计重力大小。
2、生齐读,加深印象,提高操作的准确性。
3、估力并使用弹簧测力计。
要求:
(1)测量时,各小组分工要明确(一生估数,一生测量,一生读数,一生记录,完成表格。)
(2)先估计,再实测;在记录表中算出估计值和实测数两者相差多少,看哪组估计值和实测数相差最少。
(3)小组测量并做好记录。
(4)学生交流汇报。
4、分析数据
(1)师:为什么测量同一种物体时,各小组的数据会出现偏差呢?
(2)生提出可能:没调零;读数时没平视指针;弹簧测力计本身不准;测量物体本身存在偏差等。
四、总结全课,畅谈收获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小组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你们表现最成功的地方是什么?
五、布置作业
制作橡皮筋测力计
板书设计:
测量力的大小
弹性限度内,
受力大,伸长长
弹簧弹簧测力计
1N≈100克力
注意:调零、平视、估力
测量力的大小课堂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力的单位是“牛”。
过程与方法: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制作简易的橡皮筋测力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细致、有步骤工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弹簧测力计、钩码、橡皮筋、回形针、长条形硬纸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出示一个螺帽),老师这里有一个螺帽,掂一掂有多重?
我们可以准确地测出它有多重吗?
2、揭示课题:测量力的大小
(略讲:重量—一般指该物对悬持或水平支承物所施的力;重力—通常指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一般情况下,它们两者在数值上是相等的。今天,我们测的是物体的重力。)
二、认识弹簧测力计
过渡:要测量力的大小,有很多工具。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种非常重要的测量力的工具——弹簧测力计。
1、师:(出示弹簧测力计)仔细观察:弹簧测力计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
2、学生观察活动。
3、汇报、整理:弹簧测力计的构造:提环、指针、刻度板、挂钩
再看看刻度板,力的单位是什么? 1(牛) = 100(克力)
看一看:每一大格表示几牛?每一小格表示几牛?最大能测量多大的力?
4、用力慢慢拉弹簧测力计,观察弹簧的形状有什么变化?
思考:弹簧测力计为什么能测量力的大小?
(弹簧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从而产生弹力。)
三、使用弹簧测力计
1、教师出示弹簧测力计
引导语:刚才我们通过观察认识了弹簧测力计,那你用过弹簧测力计吗?你会用它来物体的重力大小吗?
2、课件——强调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的注意事项:
(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在“0”位置。
(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
(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因此要先估计重力大小。
3、学生尝试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个钩码的重力大小。
4、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身边物体的重力,并记录在78页表格。
5、交流汇报
6、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螺母的重力。
思考:5牛的弹簧测力计为什么测不出螺母的重力?我们可以怎么办?
7、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螺母的水平拉力。
四、制作弹簧测力计
1、讨论制作方法
2、如何画出测力计的刻度
五、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原理,以及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
板书:
4、测量力的大小
一、弹簧称的构造:
提环
指针
刻度板
挂钩
弹簧(具有伸缩性)
二、力的单位:牛
1牛=100克力
三、使用弹簧称的注意事项:
1、归零
2、先估计重力大小
3、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
四、制作简易弹簧测力计
《测量力的大小》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认识测力计的各个部分,知道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
2、技能目标:经历测力计产生,改良的过程。科学规范地使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3、情感目标:体会到工具的产生源自于生活的需求,又能更好地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教学重点:
经历测力计的产生,改善的过程。
教学难点:
正确,科学地使用测力计。
教学准备:
小组(橡皮筋,回形针、硬纸板,砝码,等)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你知道了多少
回顾前一天傍晚教师发给学生的学习资料(由于是四年级的学生,对各种力的了解几乎没有所以安排了提前的自主学习)让学生说一说,看看学生的了解情况。
二、猜一猜,说说理由
1、出示铃铛、卷尺。
2让学生猜一猜,哪个所产生的重力更大?说说你判断的理由。(预设学生会根据大小,材质等进行猜测。)
三、想一想,小组之间比一比
1、前面我们对铃铛和卷尺的重力进行了猜测,那我们有什么办法能够大致地比较出来吗?
教师展台出示橡皮筋,回形针。
2、小组之间讨论一下,能不能利用教师提供的这两个实验材料比较出这两个物体哪个产生的重力更大。
3、学生汇报测量比较的方法。(预设:将物体挂在回形针上,利用橡皮筋的拉伸度进行比较)
四、做一做,我们的工具更好了吗
1、前面的装置是能初步的比出铃铛和卷尺哪个所产生的重力更大,但总觉得有缺陷,能比较出来但不够准确。
2、如果让我们制作一个能比较准确测出力的大小的工具,我们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对这个工具进行改良?(小组讨论并填写实验记录单1)
3、汇报交流改良的建议(预设:需要刻度比较,安装提环方便测量等)
4、教师提供活动材料,小组合作完成改良简易测力计的活动。并画出你们小组的测力计。
5、展台交流各组的测力计,提出意见。
五、认一认,实验室里的测力计。
1、教师出示实验室的测力计,PPT出示弹簧测力计各个部分的名称与作用。
2、对比自己设计的测力计,进一步加深感受。
六、用一用,测测身边的物体产生的力的大小
1、PPT出示使用测力计的注意事项,学生自主学习。
2、测一测身边的物体所产生的重力。(PPT出示测量要求,完成实验记录单表格3的填写)
3、交流测量结果。
七、总结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想和大家分享的。
教学反思:
我对于本课的'教学设计意图是基于科学核心概念的教学,本课是科学工具的教学课,如果单纯地让学生认识、学会使用工具,学生可能通过本课的学习能较好地掌握测力计的使用,但教学失去了深度。每一种工具的出现,肯定是顺应时代的要求,经过人们不断地尝试和改良才最终形成的。基于如此,本课的科学核心概念目标定为:学生经历测力计的产生、改良完善的过程。体会到工具的产生源自于生活的需求,又最终服务于人类的生活。
基于科学的核心概念本课设计了猜测“两个物体重力大小”、“想办法比较重力大小”、“设计改良我们的测力计”等环节,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工具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认识测力计又安排了“认识实验室测力计”和“利用测力计测量身边的物体两个活动”。
上完课,反思自己的教学,很多的地方需要改进。
1、实验的目的性不是很强:导入时运用的铃铛和卷尺并没有一直沿用到往后的教学环节中,以至于学生对于往后的设计测力计的活动感觉茫然,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这样做。导致整个教学环节的脱节,环节之间的跳跃感太明显。学生思维的连续性被打断。
2、对于测力计的设计改良活动不够深入:本课中当学生设计完成具有大刻度的测力计以后,我就将课堂教学转入实验室的测力计认识和使用上。在这个时候如果能够再出示一个重力界于两个大刻度之间的物体。激发矛盾,再次让学生引发思考,进一步改良。将自己设计的测力计贯穿于整节课堂,那么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将进一步的得到发展和提升。
3、课堂细节处理不够:教师的语言组织不够简练、科学。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有待提高,当学生的表现优异时缺乏及时的鼓励与表扬,导致整节课堂的气氛不够活跃。
4、实验记录单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本课中我设计了一张实验记录单,分成三个表格。第一个写建议和改良的措施;第二是画设计图;第三是记录身边物体的重力。实验记录单是能够很好地记录下学生思维发展的载体。但本节课中,记录单可有可无,学生对记录单的填写不知所措,以至于下课后还有很多学生的记录单是空白的。出现这样的问题,应该是老师的指导不够细致,没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完成。记录单的本身设计可能在存在着问题。
总之,一节课下来问题多多,感受颇多。也为我以后的课堂教学积累下了宝贵的经验。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我们的科学课堂或许会有更多的精彩。
本节教学过程中,学生活动丰富,课前游戏活动看似随意,实际上是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初步了解了弹簧的特性“受力大伸长长”,也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放松了学生的心情。接着让学生感受物体落地而引出了重力,任何物体都有重力,但学生很容易把物体的质量与重力混淆起来,引出我们学习的内容是为了更好地研究重力的大小,给了学生一个悬念,进而让学生更加向往进一步学习。观察测力计的组成是教学过程中必要的组成部分,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有序的观察习惯,同时知道测力计各部分的作用以及操作使用的注意事项,也巧妙地让学生明白力的单位以及测力计“受力大,伸长长”的特点。在学生跃跃欲试的时候,给学生尝试的机会,让学生受挫,使学生明白在科学研究中不能急于求成,必须细致地了解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以后,才能够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课后,我也反思了自己的课堂。整节课从设计到课堂组织,我较多地考虑了如何落实教学内容中的科学概念,整节的设计,也是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在设计的过程中,还是以自己心中的预设为主线的,没有能够做到放开来让学生探究。
本课的活动有三个,难度逐渐增加。最有意思的是第三个活动。这个活动是运用所学的'好的实践机会。这牵涉到测力计的刻度与橡皮筋的弹力相匹配的问题。在动手之前,让学生充分交流,弄清原理显得格外重要。另外,本课当中制作一个测力计的大的演示模型是必要的。教师还可以准备一个测力计制作的演示,酌情使用,以解决学生制作中的困难,打开思路。
因为课时比较宽松,我有意地把这节课分成两节课来上。
今天第一课时,就着重带量孩子们好好认识弹簧测力计,认识力的单位“牛顿”,通过大量的估计、测量活动,让孩子们充分建立“牛顿”这个单位的概念。所以我给每个小组都分别准备了两种弹簧测力计,以利于比较观察并认识其原理、结构。然后把课堂的`主要精力集中在感受1牛顿,预测、实测各种物体的重力大小上!课堂感觉展开的还是比较充分和到位的,孩子们也感到非常的尽兴!
针对有些比较轻的物体用这样的测力计无法测量的问题,这节课上孩子们已经遇到了这个问题,他们在挑选物体测量的时候已经有意在回避比较轻的物体了。下节课我准备组织孩子们讨论、并尝试解决这个问题!
测量力的大小的教学反思
(1)
本课的活动有三个,难度逐渐增加。最有意思的是第三个活动。这个活动是运用所学的好的实践机会。这牵涉到测力计的刻度与橡皮筋的弹力相匹配的问题。在动手之前,让学生充分交流,弄清原理显得格外重要。另外,本课当中制作一个测力计的大的演示模型是必要的。教师还可以准备一个测力计制作的演示,酌情使用,以解决学生制作中的困难,打开思路。
(2)
因为课时比较宽松,我有意地把这节课分成两节课来上。今天第一课时,就着重带量孩子们好好认识弹簧测力计,认识力的单位“牛顿”,通过大量的估计、测量活动,让孩子们充分建立“牛顿”这个单位的`概念。所以我给每个小组都分别准备了两种弹簧测力计,以利于比较观察并认识其原理、结构。然后把课堂的主要精力集中在感受1牛顿,预测、实测各种物体的重力大小上!课堂感觉展开的还是比较充分和到位的,孩子们也感到非常的尽兴!
针对有些比较轻的物体用这样的测力计无法测量的问题,(这节课上孩子们已经遇到了这个问题,他们在挑选物体测量的时候已经有意在回避比较轻的物体了。)下节课我准备组织孩子们讨论、并尝试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课文最后一个环节——设计制作测力计)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的第四课《测量力的大小》。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流程和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说课,敬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分析和学生情分析:
《测量力的大小》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四单元“运动和力”的第四课。教材从研究小车的运动开始,转到力的概念认识、;然后进入本课的学习。本课的知识是学习第五课“运动与摩擦力”的基础。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与初中的力学单元联系紧密,为初中学生学习力学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课的探究活动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认识弹簧测力计。第二、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第三、制作简易测力计。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学科学、用科学能力的要求及本课特点,本人确定的本课教学目标是:
科学概念: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力的'单位是“牛”。
过程与方法: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制作简易的橡皮筋测力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细致、有步骤工作的态度。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重点: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本课的难点; 制作简易测力计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在教学中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让学生通过现象提出问题、推测猜想、设计实验,通过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同时充分利用各小组的相互合作,使学生之间有更好交流,让教学更容易突破重难点,再辅以课件教学,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情感。
学法:与教法相适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分组实验,相互合作,把大部分时间给学生实验,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教师只作适当点拨,真正做到“以探究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
五、说教学准备:弹簧测力计、钩码、橡皮筋、回形针、长条形硬纸板、小塑料袋(装称量物体用)、文具盒等各种待测物体、实验记录单、相关课件及视频资料等。
六、说教学流程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导入不仅能激起学习注意力,更能拉住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思考。教学一开始,通过谈话:“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的更快就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所以说力是有大小的,那么怎样来测量力的大小呢?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新的一课《测量力的大小》。”
导入新课强调指出“力是有大小的”。通过这一引入教学,为学生理解“怎样测量力的大小作好铺垫。
2、认识弹簧测力计
(1)提问:弹簧测力计你见过吗?让我们一起来见见它。
(2)出示弹簧测力计。引导:请你仔细观察,你能从弹簧测力计上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观察各小组的弹簧测力计:提环、指针、弹簧、刻度板、挂钩
(3)力的单位:牛顿、千克、克 1牛≈100克力
课件出示弹簧秤的几种刻度,学生认读,并感受1N、2N的力有多大。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
(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在“0”位置。
(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
(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因此要先估计重力大小。
3、设计实验、推测猜想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身边物体的重力,并做好记录
学生交流汇报 并进行实验。
再次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动文具袋的力。
这样,通过学生亲身实践来体会怎样 使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
4、自制橡皮筋测力计
学生们能使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后,引导学生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
学生活动:用不同的力拉伸一个弹簧,观察弹簧受拉伸的长度感受所用力的大小。
提问:你能用橡皮筋制作一个测力计吗?学生讨论交流实验方案并制作,用自制的测力计测量身边物体的力的大小。
5、课堂小结:学生交流谈收获,教师总结。
6、布置作业:自制橡皮筋测力计,完成练习册上的作业。
四、说板书设计: 4、测量力的大小
认识弹簧测力计:提环、指针、刻度板、挂钩、弹簧等。
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N) 1N≈100克力
使用方法:1、2、3
本课板书具有简洁明了,概括性强的特点。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一、说教材分析和学生情分析:
《测量力的大小》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四单元“运动和力”的第四课。教材从研究小车的运动开始,转到力的概念认识、;然后进入本课的学习。本课的知识是学习第五课“运动与摩擦力”的基础。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与初中的力学单元联系紧密,为初中学生学习力学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课的探究活动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认识弹簧测力计。第二、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第三、制作简易测力计。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学科学、用科学能力的要求及本课特点,本人确定的本课教学目标是:
科学概念: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力的单位是“牛”。
过程与方法: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制作简易的橡皮筋测力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细致、有步骤工作的态度。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重点: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本课的难点;制作简易测力计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在教学中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让学生通过现象提出问题、推测猜想、设计实验,通过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同时充分利用各小组的相互合作,使学生之间有更好交流,让教学更容易突破重难点,再辅以课件教学,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情感。
学法:与教法相适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分组实验,相互合作,把大部分时间给学生实验,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教师只作适当点拨,真正做到“以探究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
五、说教学准备:弹簧测力计、钩码、橡皮筋、回形针、长条形硬纸板、小塑料袋(装称量物体用)、文具盒等各种待测物体、实验记录单、相关课件及视频资料等。
六、说教学流程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导入不仅能激起学习注意力,更能拉住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思考。教学一开始,通过谈话:“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的更快就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所以说力是有大小的,那么怎样来测量力的大小呢?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新的一课《测量力的大小》。”
导入新课强调指出“力是有大小的”。通过这一引入教学,为学生理解“怎样测量力的大小作好铺垫。
2、认识弹簧测力计
(1)提问:弹簧测力计你见过吗?让我们一起来见见它。
(2)出示弹簧测力计。引导:请你仔细观察,你能从弹簧测力计上获得哪些信息?学生观察各小组的弹簧测力计:提环、指针、弹簧、刻度板、挂钩
(3)力的单位:牛顿、千克、克1牛≈100克力
课件出示弹簧秤的几种刻度,学生认读,并感受1N、2N的力有多大。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
(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在“0”位置。
(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
(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因此要先估计重力大小。
3、设计实验、推测猜想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身边物体的重力,并做好记录
学生交流汇报并进行实验。
再次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动文具袋的力。
这样,通过学生亲身实践来体会怎样使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
4、自制橡皮筋测力计
学生们能使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后,引导学生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
学生活动:用不同的力拉伸一个弹簧,观察弹簧受拉伸的长度感受所用力的大小。
提问:你能用橡皮筋制作一个测力计吗?学生讨论交流实验方案并制作,用自制的测力计测量身边物体的力的大小。
5、课堂小结:学生交流谈收获,教师总结。
6、布置作业:自制橡皮筋测力计,完成练习册上的作业。
四、说板书设计:
4、测量力的大小
认识弹簧测力计:提环、指针、刻度板、挂钩、弹簧等。
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N)1N≈100克力
使用方法:1、2、3
本课板书具有简洁明了,概括性强的特点。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