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贯彻新课程理念的具体措施
合作的学习方式:
提倡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自主性学习,提高学生做小老师的兴趣及自学水平,也有利于优良班风的形成、发展;学生仍然按照上学期分好的小组进行合作学习,鼓励合作与探究,合作作业以组为单位进行评价。欣赏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前期准备,如:上网查阅有关资料,采访有经验的家长等。橡皮泥雕课以小组为单位准备材料,进行合作练习。而造型表现课、游戏式活动方式的课业一定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集体活动获得丰富的知识与情感体验。
学科实践活动(每学期2次)
1、在《纸片插接》一课学习完毕后,将设计好的自己的名字做成一个可以站立的卡片,并尝试着用同样的手法将爸爸妈妈的名字也进行装饰,可以把全家人的名字插接成一个立体小屋,进行展览。
2、在《故事画》一课中,设计课后拓展作业为:以小组为单位,从语文书或课外阅读书中找一个简单的故事,依据书中的人物设计出与之相配的形象,小组成员一起把这个故事表演出来。
创造性的培养:
培养形象思维能力,提高用美术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和切近自己生活的设计、制作能力。
采取巧妙的设计提问、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等多种方法训练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发散性,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将自己通过《五味瓶》一课学到的设计知识运用到为自己家的容器“穿上花衣裳”的实践过程中,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的成果的能力。
转变学习方式,把学习过程变成人的主体性、创造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把发现、探究、研讨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从而使每一个学生真正成为美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自己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进而发展综合实践能力。
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四、全册教学进度
周 次内 容
第一周《纸片插接》
第二周《点、线、面》
第三周《重叠的形状》
第四周《鲜艳的包装纸》
第五周《五味瓶》
第六周《得奖了》 《孔雀翩翩》
第七周《叶子上的小血管》 《漂亮的花边》
第八周《奇妙的脚印》
第九周《蔬果变变》
第十周《小鸟的家》
第十一周《故事画》
第十二周 机动
第十三周《我们班级的标志》 《变了样》
第十四周 《我心中的老师》
第十五周《会爬的玩具》
第十六周《电脑美术》 《娃娃家》
第十七周《娃娃家》
第十八周《认识图形标志》 期末测评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篇三
一、学生现状分析:
二年级共五个班,学生经过去年美术学习,对美术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美术不止是画画,还包括制作、欣赏。学生对美术有一定的兴趣,学生比较活跃。由于学生的年龄小耐性较差,因此对待作业的态度不够仔细。
二、教学内容分析:
(一)全册教材简析:
第二册美术教材共有20课,分造型与表现、设计与应用、欣赏与评述、综合与探索等课型,其中综合与探索课比重较大,主要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绘画、手工制作技能的探索
(二)、教学总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轻松的教学游戏,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形形色色的作画方法;认识和了解绘画基础知识。
(2)、智力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造型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
(3)、思想品德目标: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用美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三)教材中重点、难点(简要分析):
本册的重点在于促进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张扬。难点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兼顾学生个性发展和知识技能两方面的需要,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直接参与并亲身经历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寻找各种材料,表达自己丰富多彩的想象。
(四)教学的主要措施:
1、教师方面:做学生发展的组织者、促进者,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去实践、去思考、去探索、去讨论、去创作,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展示作品。
2、学生方面: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材料及所学知识 ,动脑筋制做作品,学会合作,并妥善保存自己的设计作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开阔视野,增长社会经验。
课题:娃娃家
课时:2课时
学习领域:综合*探索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民居和家具的造型美。
2.指导学生选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家具模型。
3.引导学生乐于与同学合作,共同设计完成作业,发展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增强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有效的指导学生收集、利用各种材料进行设计制作。
2.组织、协调好学生合作,利用集体作业的形式发展学生与他人的交流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将学生们熟悉的“芭比娃娃”的玩具屋和家具图片资料制成幻灯片,大量范作、各种材料、各种示范、制作工具。
学生:各种小盒子、彩纸、铅笔、水彩笔等制作、绘画工具。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节:
施教时间:x月x日-x月x日
活动一:
教师播放课件:欢迎大家来到“芭比娃娃”之家做客!操作课件和学生们一起浏览芭比娃娃的玩具屋、家具、电器等。
问学生:“你喜欢芭比娃娃在童话世界里的家吗?你想不想也拥有一个娃娃家呢?”出示课题:娃娃家
活动二:
教师将范作发到四个组,请各组同学玩一玩,看一看,娃娃的家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家里都有哪些家具、电器,他们又分别是用什么制作的。
各组将发现、讨论的结果派代表进行汇报。
教师总结:牛奶盒子、牙膏、香皂盒子、甚至药盒、火柴盒,都能被改造成娃娃家和家里的家具、电器,而我们也可以利用学过的折纸、绘画、粘贴等形式对它们进行“装饰与装潢”。
引导学生分析范作是如何进行装饰的。小组讨论、回答。
总结:
1.涂色2.彩纸粘贴3.直接利用广告纸上的家具或其他图案装饰。
活动三:
娃娃累了,我们先一起来为娃娃制作一个小床吧。小组讨论一下,你准备为娃娃做一个什么式样的床,用什么材料做?用什么办法给她做什么样的床上用品?你们组内准备如何分工?
小组讨论完后向大家介绍一下,老师和同学给予意见。
分组制作娃娃床,教师要求从一件家具的制作中摸索出用废旧材料制作家居用品的方法与规律。
活动四:
各组展示作品,并谈一谈自己组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技术上或材料上的困难,大家是怎样合力改造它的,强调集体的力量。
收拾与整理,布置下节课用具。
课题:纸片插接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新的手工制作知识及掌握基本的插接技巧。
2、引导学生在欣赏造型与色彩中勇于发表独特见解。
教学重难点:
1、插接图形的造型设计。
2、插接技巧的了解与掌握(插接方法与摆设形状)。
教具学具:彩色卡纸、扑克牌、剪刀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导入:
师:小朋友们,我们在上几个学期的美术课中,上过很多的手工课,学到了许多新的制作方法。(请几个学生讲讲学过什么样的方法:粘、剪、卷……)。今天我们要学习新的制作方法——插接(纸片插接)。
2、欣赏、对比,发现新的纸工技法
欣赏制作精美的插接作品。(扑克牌插接、几何形插接、水果形插接及粘贴式的立体桥梁作品。)
请学生观察这些纸艺作品与以往的手工课制作纸艺作品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这些作品都巧妙的利用了插接方法。
3、师问:观察作品并告诉老师哪些比较好看,为什么?
生答:纸片的图形十分漂亮,颜色丰富,搭配和谐。
4、教师边示范制作,边讲解:刚才我们经过观察,已经发现了这课要学习的内容——纸片插接制作的一些要点,现在老师把具体的制作步骤示范,让同学们进一步掌握其中的制作技法要点。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1、提醒学生插接的底座一定要牢固,可选择井字格形结构。若想插接得越高,底座建议做大些。
2、要求色彩搭配合理。
四、作业评价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针对动物的形体特征来进行剪纸活动, 在锻炼学生观察力的同时还 能发展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剪纸的方法。
2、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
3、体验、探索学习带来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剪纸的过程
四、教学难点:怎样剪出来才能像
五、教学准备:软纸,简单,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 预习课文,搜集资料。
(二)课内探究
第一课时
1 示范作品,激发兴趣
(1)教师用投影展示一些作品(喜鹊登梅、五谷丰登、北京申奥、动物乐 园等)引起学生对剪纸艺术的兴趣。
(2)教师组织学生交流: a 你还见到过哪些剪纸作品? b 这些作品是怎样做出来的?
(3)教师介绍剪纸艺术的历史及广泛用途。
2 学习实践剪纸方法 教师介绍工具、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纸样)动 手剪刻。学生自主探究实践,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交流经验,总结方法(先刻小空,再剪大空;大空可对折后再剪;锯齿可连 续剪。尽量避免断开或走样)。
3 课后搜集资料,加强练习学生回家搜集一些资料(图书、图样、网上查询、向父母请教等),自己创 作设计新图案来剪刻,说出你的创作意图是什么?
第二课时
1 介绍交流作品 展示作品:教师用投影仪展示学生课外完成的剪彩纸作品; 介绍作品:为了让同学们了解你的作品,请你把它介绍出来(创作意图及剪 纸方法)。 比较各自的作品: 将自己的`作品和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比较,然后发表自己 的见解。
2 拓宽思路,想象创作
教师用投影仪展示几幅用彩纸随意折叠后剪刻的作品。 学生实践:拿一张正方形彩纸,随意对折、剪裁,可圆可方,打开剪纸,用 投影仪放映。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都是对称图形,几乎没有相同的作品) 这时, 同学们自觉地进入了由模仿到创造的学习氛围中, 由于不受任何条件限制, 他们的创作思维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发展, 从而达到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 力的目的。
3 交流评价作品 展示学生的新颖作品,教师应给予激励性评价,使学生全心全意互相学习,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意识。
(三)课后提升 试着剪一剪别的物体。
一、教材分析:
本课的两个主要的学习过程是听与画(也就是感受与表现的过程)听的过程 以学习活动的展开为线索, 通过听声音——听歌曲——听曲子这三个过程营造美 术、文学、音乐学科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根据实际绘画能 力,选择自己喜爱的表现方式表达对艺术的感悟和共鸣。
二、教学目标
1 认知:感受音乐旋律、节奏的律动起伏,欣赏与歌曲匹配的画面,激活感 觉联通,让学生明白对音乐的感觉点、线、面来表现。
2 能力:能用绘画的'形式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听歌曲的感受。能用简单话 语表达内心的感受。
3 情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综合性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感悟音乐、文学与美 术的联系,重视自我感受和表现。
三、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参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热情,能听歌曲把自己的感受画下来,并注 意视觉 、听觉的协调运动。
四、教学难点:听歌曲把自己的感受画下来。
五、教学准备:音乐、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 预习课文,搜集资料。
(二)课内探究
1 引导阶段: 导语:同学们,今天李老师为大家带来一个特别的朋友,但是它们看不到, 摸不着,我们需要用心去听,用心去感觉,才知道它们是谁。而且这个新朋友一 来就邀请我们同学伸出手来,和他一起动起来。 播放音乐《娃哈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思考:刚才音乐响起的时候,我们同学有的唱,有的拍手,有的随着音乐 舞动。想一想,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来表现呢?(绘画)
3 导入新课:好,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来听听画画。
4 讲授新课。
(1)听音乐《小小的船》《火车开了》第一遍,好听吗?那谁听出了他们 之间最大的区别呢? (拍手提示)音乐节奏的快和慢在绘画中怎么来画呢?请同 学再来听一听,这次你们可要仔细想想。
(2)第二遍听《小小的船》《火车开了》: A、出示画:这两幅同样是画的小小的船,有什么区别吗?(一幅是画的具 体的船,星星等,别一幅是用点,线,面画的) B、听火车开来了,谁能说一说,这两幅画又有什么区别呢? C、火车宝宝给咱们出了个问题,看同学们谁观察的最仔细:这两幅画有什 么不一样?
(3)小结:节奏快的音乐,画面,色彩鲜艳、丰富,线条起伏大;音乐节 奏慢的画面色彩柔和,线条起伏小。
5 学生听一听,画一画。
(1)下面还有三首好听的音乐,这回可要听仔细,你喜欢哪一首音乐,怎 么才能把它画下来呢?(放音乐)学生自由发言
(2)学生作画,教师巡视辅导。
(3)展示学生作品,学生互评,师点评。
(4)小结:美的音乐加上同学们画,美丽极了,你们真是了不起。让我们 在美丽的音乐声中结束我们这课,希望大家听着音乐,保持的愉快的心情走出教 室,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三)课后提升 创作一副画,配上一首合适的音乐。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美妙的灯火使我们的生活变的绚丽多彩,感受到现实生活的美好与幸福。使学生了解颜色有深浅的变化,而深浅颜色会使画面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
2、操作目标:学习表现夜色的几种基本方法,能运用明亮色和暗色的对比关系来表现美妙的夜色,进而创作出大胆、生动的画面来。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体验美术学习活动的乐趣,在创作中激发探索欲,培养个性。
二、教学重难点:
1.认识深浅色使画面产生的对比效果,通过对夜景的观察、回忆和感受,表现夜景的美感。2.颜色深浅对比在画面中的实际运用。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导入
1、组织教学:播放孩子熟悉的歌曲《虫儿飞》激发回忆黑夜的景色,
(师:小小的萤火虫让夜变得更美,你们小小的手也能创作出更多的美来,有信心吗?生:--师:那就上课!
2、魔术导入:引出本课课题——《画夜景》。让孩子带着好奇走入课堂。
(师:今天来给你们上课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个小节目,请看---教师演示)
(二)、欣赏感知发现
1、观看航拍兰陵夜景
欣赏导入:让学生欣赏家乡的夜景,让他们以生活为基础进入学习,并激发学生对夜景的兴趣。(提问:是什么让兰陵的夜变得这么美?)
2、学生答(灯···)
3、教师:其实能让夜变美的还有很多,看(出示ppt)猜一猜这是什么?生:星星、月亮,星星和月亮让夜空变得更美!
师:看这是?
生:路灯,路灯不但照亮黑夜也为城市穿上了一件华丽的夜衣。看这是哪里?其实这是我们兰陵的东伽河,在灯的装饰下是不是更美了!
师:看这是?生:车道,穿梭中的车辆多像条条彩带!
师:再看这是?生:烟花,它让黑夜变得更热闹更绚烂了!(通过语言表述与语文课相结合,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4、我会找:发现是什么装扮的黑夜如此漂亮?
生:星星、月亮、烟花、灯光、车流···(教师同时贴画)
5、你们想不想看看在装扮下的天安门城楼?(出示课件:请学生欣赏天安门城楼夜景与白天景色的对比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感受
祖国美景。)那白天的天安门是什么样的呢?出示图
6、学生分组讨论。比一比:白天的景色与夜晚的景色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比较景物、背景颜色的变化
(结论:亮色与暗色对比会使画面产生强烈、绚丽的效果。)
7、出示色环找出哪些是亮色哪些是暗色,教师指学生答。直观、深动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亮色与暗色的差别。
8、师:许多的艺术大师就是运用亮色与暗色对比画出许多美丽的夜景来
(出示图片。重点欣赏凡高的星月夜,运用了那些亮色和暗色)
9、欣赏小朋友的画:水粉画夜景、刮画—夜色中的城堡
(三)体验表现创新
1、你想不想看看老师是怎么画夜景的?教师示范油水分离法画夜景(1)先用浅色油画棒绘画景物,(2)再用深色水彩涂抹背景。
2、师:想一想、说一说你想画一幅什么样的'夜景?
3、布置实践任务提出作业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创作夜景现在就让我们用手中的画笔让夜亮起来吧!
4、学生创作,教师巡回辅导。
(四)展示交流评价出示“寻找最美夜景”。
1、学生自由展示作品。
2、自评: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放在展示仪上展示,说说自己的画面内容,觉得自己的画画的好不好?什么地方画得棒?什么地方还需要改进?
3、互评:学生之间互相谈谈自己的看法,让他们在共同的参与过程中产生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提高审美能力。
4、教师评价:根据激励性的原则,结合学生作品的不同特点,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保护和激励他们所有的创新意识。
5、教师点评。
(五)回顾拓展延伸
1、说一说你这节课有哪些收获或感受?
2、出示作品,用浅色油画棒直接在深色卡纸上绘画的作品课下你可以尝试用其他方法画夜景。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头饰的构成,学习用彩色纸剪贴制作成面具。
2.通过设计与制作过程,理解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成功的乐趣的。
3.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设计、制作的能力以及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根据自己的喜好确定头饰的形状,并设计、制作、完成头饰。
难点:学会巧妙的利用彩色纸、剪刀、双面胶、胶水等工具。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的美术课咱们班来了一群客人,他们是一群可爱的小动物,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一起欢迎他们进来。(几位学生头戴头饰进入)你们知道他们是什么动物吗?从哪里看出来的?(头饰)
(二)猜一猜——认识头饰老师想考考大家的观察力,请同学仔细欣赏下面的图片,看看图中的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头上都戴有头饰)我们把这些头上的装饰统称为“头饰”。今天我们就来学学头饰的知识和制作。板书课题:头饰设计
(三)看一看----了解头饰
1、看一看,头饰上装饰了什么内容?(规则的扇形、动物头像、草)
2、说一说头饰有哪些用途?(美化、装饰头部、隐蔽)
3、你在哪里见过头饰?
了解头饰
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关于头饰的知识,他是最古老而又被人们沿用到今天的,用来美化装饰头部的一种器物。
1、早在20xx多年前的敦煌壁画中,人物的头上就有了头饰,说明头饰的历史可真悠久呢!2、这是收藏在博物馆里秦始皇时期兵马佣头饰。既能用来保护士兵不受伤又可以用来装饰,显示出军威!
3、头饰还有民族的`差异,一些少数民族的人们经常会佩戴造型不同、色彩各异的头饰。看,这是(苗族、藏族、彝族、维吾尔族、回族头饰)漂亮的头饰把各族人民打扮得多姿多彩。4、随着时间的发展,现代的头饰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示现代头饰图片),你对那个头饰印象深刻?请看大屏幕(出示图片)师边看边讲解:新娘头饰、民族头饰、戏曲头饰、动物头饰。生回答:我喜欢那个动物头饰,它造型可爱,色彩鲜艳,制作方法简单。(师:这位同学说的真全面)生1:我喜欢那个新娘头饰,它的装饰很漂亮,我要是戴上它一定很漂亮。(是的,你说的真好,老师也认为你带上它一定很好看。)生2:我很喜欢那个戏曲的头饰,它的色彩非常亮丽。(是的,你的表达很清楚)生3:我很喜欢那个蒙古族头饰,它有很多色彩鲜艳的珠子,真漂亮!(对,色彩斑斓的珠子的它的一大亮点,你很有眼光!)生5:我也很喜欢那个小熊的头饰,它的造型很可爱!我要是能制作一个就好了。
(四)研究研究
1、同学们说的真好,现在咱们放松一下,做一个纸条变头饰的小游戏,用你准备好的纸条做一个圆环并且要非常合适的戴在自己头上?比比谁的速度最快(注意事项:首先按戴头饰人的头部大小来确定环的长短)同学是最快做好的,你有什么好方法给大家讲一下?为什么要做这个动作呢?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头大小都是不一样的,先要根据自己的头来确定大小,同桌间可相互帮忙。强调:从额头到后脑勺,接口处贴好双面胶。)老师这里也有一个做好的头圈,和你们的不太一样,我设计几个插接口,做成了可调节的头圈。
2、现在算是每个人头上都有一顶简单的头饰了,就这样戴在头上好看吗?生:不好太好看。那怎么办呢?(你们太棒了,和老师想到一块去了),由于时间的关系,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做好的。(在圆环上镂空)老师都用了什么方法?(剪、刻),其实除了这种简单镂空头圈头饰以外,还有一种附加有装饰物的头饰。如:你在圆环外加上一只动物就是动物头饰,加上三角形就是一个漂亮的王冠了。这节课我们重点做这种头饰。
3说一说,在制作头饰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知识?
4、咱们一起来交流。
(1)(外形)出示图片组一:这些头饰的外形是什么样的?头饰除了可以做成小动物,还可以做成植物、不规则形状的,这些图片说明我们的头饰造型可以是千变万化的。(指出规则图形、不规则图形)如果让你做一个头饰,你打算做什么外形的?(有了奇特的外形,还需要漂亮的颜色)
(2)(色彩)出示图片组二:这些头饰的颜色有什么不同?(色彩丰富)(要想做出精致的头饰,必须有图案的装饰)
(3)(图案)出示图片组三:这些头饰上都有些什么图案?它们是怎样安排的?人物。动物、建筑、交通工具,植物,文字(有规则的排列)过度:谈到表现方法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制作头饰的几种常用技法。
(4)、(技法)出示图片四想一想,用什么办法把彩纸做成头饰?总结技法:卷、折、刻、穿编、粘贴、剪挖。
(5)(制作过程)出示图片五:头饰制作过程?以自己组中的头饰为例,说说头饰的制作过程,其余的同学可要认真听哦!头饰是如何制作的?师:好,我想应该有讨论的结果了,请小组长总结组员的想法(说的很全面,表达的很清晰)
(五)任务实践:利用你准备的材料,做一个自己喜欢的头饰,可以直接在头圈上进行加工。做的时候,一定注意颜色对比明显、还有,你做的头饰不要和别人一样。老师最喜欢具有创新意识的孩子了。咱们看谁做的最奇特、最与众不同。1.出示制作要求A.小组或自己完成头饰的制作。B.设计创作出新颖、特别、与众不同的头饰图形。C.比一比,谁做的最漂亮、最富有创意。2.启发学生创作、设计,并及时指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播放欢快的音乐)温馨提示:使用剪刀要注意安全!不乱扔废纸!相信你是个好孩子!
(六)完成表演1.学生带头饰摆出相应的造型,并说说自己的创作思路。
自由欣赏、评价。
(七)课后延伸:今天,小朋友制作出了一个个漂亮可爱的头饰,老师看到同学们做得得很开心,很有创意。老师希望小朋友在今后能更大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把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课下,请同学们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材料制作头饰?
资源文件列表:
教学方法 体验、启发、探究 教学目标 让学生自己体会作品艺术的表现形式,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发挥自己的想法以及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学会欣赏作品中的语言表现形式。感受、理解和体验美术作品某些层次的深层意蕴。
能力目标 通过对作品的欣赏与评价,使学生有充分的空间发挥自己的想法以及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重点与难点 通过对作品的欣赏与评价,学生充分理解作品中的语言表现形式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1、导入 美术作品是如何表现作者的思想内涵的,通过什么形式?
二 新授 1、美术作品的思想内涵 : 优秀的美术作品,在它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结构所塑造的视觉艺术形象之中,大都有着一些更为内在和深远的深层意蕴。“意蕴”就是艺术作品内在的含义、意义和意味,包括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等等。只有感受和领悟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才能更好地了解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有自身的表现形式,象音乐用声音一样,美术也有自己的的表现语言,美术的表现语言有线条、形状和色彩等,美术作品就是运用这些方式与他人进行信息交流的。 培养自己的色彩感觉能力,因为只有感觉到的东西,才能被准确地表现出来,水粉静物写生也同样如此。 首先得考虑构图完整,饱满。
其次,要考虑物体的形体比例是否准确,把握层面的层次关系和疏密关系。如果规定了色调,还要注意画面的定调问题,当在,也不能一味地强调色调而忽略了物体自身的固有色、光源色和环境色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当然,色彩的整体性也是需要注意的。 油画棒砂纸画是用油画棒在打磨用的砂纸(砂布)的磨面所作的画。油画棒色彩鲜艳,颗粒细腻,质地柔软:砂纸的磨面较为粗糙,有利于油画棒色附着在画面上,而且砂纸较深的底色更能衬托出油画棒的色彩。因此,油画棒砂纸画色彩明快,画面统一,工具简单,是孩子们易学乐学的一种儿童画,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
中国画的传统绘画充分地发挥了线描的表现力,不仅可以精确描绘具有空间深度和透视变形的物象,而且可以达到状物抒情、生动传神的境界。 文艺复兴首先发端于意大利,然后逐渐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表现的形式也不尽相同,在意大利表现为绘画和雕刻、建筑的成就,而在德国则表现为农民战争和宗教改革运动。
意大利位于地中海区域中央、中古时期世界上最大贸易地区的心脏位置。佛罗伦萨、米兰和威尼斯都是当时水陆交通枢纽和贸易的集散地,在那里最早出现工商业、萌芽 资本主义,所以也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祥地。 所谓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针对在中世纪被宗教所扼杀的古代希腊罗马以人为本的 科学文化走向复兴而掀起的一场意识形态领域的革命。
2 、几种美术表现语言形式 建筑、雕塑、绘画、园林
三、小结(略)
四、板书设计: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一)
1、美术作品的思想内涵
艺术作品的意蕴大致可分为四个层次:
物质材料
形式构成
作品中的物象
文化意义
2、几种美术表现语言形式 建筑、雕塑、绘画、园林
教学目标:
1、通过搜集不同风格、不同功能的居室装饰资料,认识居室装饰的特色。
2、通过分析和评述,认识和感受不同表现形式和人文特色的美术作品对居室装饰的影响。
3、结合实际,通过分析和评述提高审美实践能力。
教学方法:讲述、讨论
教学重点:认识居室装饰特点,提高学生审美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认识和感受不同表现形式和人文特色的美术作品对居室装饰的影响。
教学准备: 教具——欣赏用挂图或其他影像资料。尽可能选择居室类型(如书房或学生房)相同、但表现方法和人文特点不同的居室设计作品。 学具——课本,自己搜集的中外不同风格、不同功能的居室装饰资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引导阶段:(展示装饰画图片、学生欣赏)
二、讲授新课:
1、你家里有装饰画吗?
就如眼睛让人充满智慧与灵气一样,装饰画也赋予居室灵性、智慧和思想。家里的装饰画应当既能体现主人的个性、品位和风格,又能点缀居室的色彩,调和室内气氛。
2、装饰画的品种
常见的装饰画有油画、水彩画、动感画、烙画、镶嵌画、摄影画、挂毯画、丙烯画、铜板画、玻璃画、竹编画、抽纱画、剪纸画、木刻画、绳结画、磨漆画等。 找一找第6页的图片中的装饰画有哪些品种?
3、装饰画的风格。装饰画风格大体上分为六种:
热情奔放型镶嵌画、丙烯画、玻璃画:具有色彩鲜艳夺目,易表现热烈感情的新生活特点,适宜新婚家庭布置。
古朴典雅型挂毯画、竹编画、绳结画 :古朴端庄、富于韵味、艺术气氛浓厚,适宜和颜色较深的中式家具配套。
贵族气质型油画 :是装饰画中最具有贵族气息的一种,它属纯手工制作,同时可根据消费者的需要临摹或创作,风格比较独特。现在市场上比较受欢迎的油画题材一般为风景、人物和静物。适宜于“海归派”等具有西方学识与情结的人士。
现代新贵型动感画 :是装饰画中的新贵,以优美的图案,清亮的色彩,动感的效果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动感画也以风景为主,高山流水,古朴典雅。 现代时尚型摄影画 :具有画面明朗、层次清晰、视野开阔的特点,特别是大幅摄影画,适宜与组合家具衬托,可增强家庭居室中的观赏性和时代感。适宜于喜爱追逐潮流的现代都市人。
古色古香型烙画 :在木板上经高温烙制而成,色彩稍深于木原色。图案的线条较细,效果也就更加细致入微。烙画多采用国画笔法,一般为传统山水或动物画,古色古香。
4、欣赏:
三、学生活动: 1、你最喜欢课本中哪幅图片中的装饰画?为什么?
2、你觉得哪些图中的画可以互换,哪些不可以,为什么?
(1)结合欣赏,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如何根据居室的特定空间选择合适的装饰风格。教师可有意识地提供几种不同的居室空间图片资料,或由同学们画出自己的居室空间草图,以供分析、比较并提出各自的建议。
(2)结合欣赏,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如何根据居室人文特色选择合适的装饰风格。教师可有意识的提供不同身份人物的居室图片,或由同学们给出自己的居室图片,以供分析、比较并提出各自的建议。
(3)欣赏和讨论最好分组(至少两个小组)进行。一组侧重从空间角度进行分析,但也要注意人文特色。另一组则着重注意对人文特色的分析,但也不应忽视空间特点。
四、课后学习: 观察自己卧室或家里的环境,感觉比较适合挂什么样的装饰画? (1)、可以让每位同学都根据自己的认识进行一次摸拟的居室装饰设计。(可以模拟以任何艺术大师的作品和任何材质的装饰材料作为自己居室装饰的元素、材料。) (2)、如可能,可以运用电脑图像处理的方式,对自己的进行装饰设计;或者对自己搜集的居室装饰资料 进行再创作。
板书:
装饰画的品种
装饰画的风格
欣赏
课 时:1—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和理解写意花鸟画的艺术特色和人文特点。认识和理解写意花鸟画与静物画、动物画的关系。
2、了解、学习写意花鸟画的基本表现技法。
3、结合写意花鸟画的特点
分析其对居室装饰的影响。
教学重点:了解写意花鸟画的基本表现技法。
教学难点:认识和理解写意花鸟画的艺术特色和人文特点。认识和理解写意花鸟画与静物画、动物画的关系。
教学方法:示范演示、讲授、讨论
教学准备: 教具——欣赏用挂图;不同题材的写意花鸟画小品(图片),与这些花鸟画小品题材相同的景物画和动物画作品(图片);悬挂写意花鸟画小品的居室图片;画写意水墨画所需的工具。 学具——课本;自己收集的中外美术作品图片;画写意水墨画所需的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引导阶段:中国花鸟在我国民族绘画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社会影响,花鸟画早在唐代便独立成科,后经五代的“徐黄异体”和宋代院体派、文人画的推陈出新,使花鸟画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明代以陈淳、徐渭为代表的一批画家,把笔线与书法结合起来,粗笔狂纵,豪放恣肆,开创了大写意画风的鲜明特色。清代的“四僧”和“扬州八怪”寄情于物,怪诞不经,强调个性化极强的个人风格,尤其是晚期的吴昌硕,他们都能熔诗、画、印为一炉,独树一帜,面目一新,影响了近百年的绘画发展。
如若每一位学生都能把握住花鸟画的发展脉络,仔细品味浩如烟海的艺术精品,认真感受每位画家缘物寄情的思想感情,审美能力自然随之而得到提高,崇高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二、新课学习:
1、作品欣赏:
(1)展示悬挂写意花鸟画小品的居室图片让同学们感受运用写意花鸟画小品装饰居室的效果。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主观感受。
(2)结合同学们的直观感受引入花鸟画小品的介绍,侧重讲述其人文特色,如独特的内容和诗、书的结合等。并以静物画、动物画相对照,请同学们结合居室装饰的特点谈谈自己的观点。
(3)结合同学们的观点,从不同文化的角度分析写意花鸟画小品与静物画、动物画的异同。
2、技法学习: 结合演示,介绍几种写意水墨画的章法特点和用笔用墨方法。
“画之气韵出于笔墨”。笔墨技法是中国画的核心所在,是构成中国画技法要素的基础。黄宾虹语“画重苍润,苍是笔力,润是墨彩。笔墨功深,气韵生动”。中国画是一种“线造型”为主的艺术,学习中国画首先要掌握的就是笔法与墨法。
A. 笔法:中锋、侧锋、逆锋、拖锋 。黄宾虹曾说“笔愈厚则神愈清。使笔要提得起,则缓处不妨愈缓,快处可更快,自然变化灵活,刚健中含有婀娜之致,劲利中带知厚之气”。
B.墨法:“墨分五彩”-----------焦、浓、重、淡、清 。“墨着缣素,笼统一片,是为死墨。浓淡分明,便是活墨,死墨无彩,活墨有光”。初学画者,最难掌握是水与墨的比例,须经长期的探索和练习数量的积累才能熟练驾驭。
3、怎样画梅花:(以梅花为题,讲解示范梅花小品的画法) 枝干苍劲曲折,侧锋挫出,渐转中锋。注意: 枝干水份不要多。花要圆、不露锋、花瓣墨色有浓淡。最后点花心、花蒂。
三、临摹练习以梅花为素材进行组合训练。练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仔细体会笔墨的应用变化,构图的基本常识和用笔墨造型的基本规律。
四、作业布置 完成以梅花为主要内容的写意画一幅。
要求:1.能运用几种国画的表现方法(如用墨、用色、造型、构图、题字等)来完成作业。
2.能表达画题的意境。
3.注意构图,画面要求完整,包括落款题字。
五、课堂小结:
板书:写意花鸟画
1、中国花鸟的历史 2、技法特点:
A. 笔法:中锋、侧锋、逆锋、拖锋 B.墨法:“墨分五彩”-----------焦、浓、重、淡、清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篇三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教育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上学期根据的教学要求,合理制定了教学计划;认真备课、上课。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圆满的完成了上学年教学任务。为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特制定教学计划如下:
二、学生现状分析:
二年级共4个班,学生经过去年美术学习,对美术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美术不止是画画,还包括制作、欣赏。学生对美术有一定的兴趣,学生比较活跃。由于学生的年龄小耐性较差,因此对待作业的态度不够仔细,在绘画,动手过程中还缺乏大胆想象创造,这些方面有待提高。
三、教学内容分析:
(一)全册教材简析:
第三册美术教材共有18课,分造型与表现、设计与应用、欣赏与评述、综合与探索等课型,其中综合与探索课比重较大,主要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绘画、手工制作技能的探索。
(二)教学总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轻松的教学游戏,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形形色色的作画方法;认识和了解绘画基础知识。
(2)智力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创造型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
(3)思想品德目标: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用美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三)教材中重点、难点:
本册的重点在于促进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张扬。难点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兼顾学生个性发展和知识技能两方面的需要,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直接参与并亲身经历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寻找各种材料,表达自己丰富多彩的想象。
四、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教学内容
第一周 流动的颜色
第二周 变化无穷的线条
第三周 闪亮的名字
第四周 有趣的彩泥
第五周
第六周 喂,你好
第七周 花花衣
第八周 金钥匙
第九周 对印的花纹
第十周 蜻蜓飞飞
第十一周 我也是艺术师
第十二周 用画来写信
第十三周 有趣的瓶盖
第十四周 回家的路上
第十五周 今日的菜单
第十六周 乘着大象
第十七周 复习检测
以上就是人教版二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做生活的有心人,做学习的有心人,点点滴滴地学习,可以把学习变成非常有趣味的事情。当人们很随意地学习东西的时候,依着自己的兴趣学东西的时候,学习就会变成一件乐事。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学文、知道雷雨前、雷雨后自然界出现的不同景象特点,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2、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通过情境模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
图文结合,知道雷雨前、雷雨后的自然景象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呈现板书,回忆梳理
师述: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雷雨》一课,知道课文写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不同景色,并且重点感受了雷雨中的景象。
2、全班表演,激趣导入
(1)激趣:聪明的孩子们,你们能表演雷雨时的景象吗?
(2)全班在教师引领下表演
(首先,生把小手放在桌子上敲打表演打雷,师说“打雷喽。”生把纸拿起来抖动表演下雨,师说“下雨喽。”接着,两组敲桌,两组抖纸,表演雷雨交加,师说“大风来了”,生一边抖动一边吹纸。)
三、研读课文,多元感悟
1、感受雷雨前景象
(1)生自由朗读1-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雷雨前的景象是怎样的?
(2)交流,预设:
树上的叶子一动也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①想象说话:是啊,为什么蝉都不叫了呢?蝉儿们,你们怎么了?(闷)
②比较句子
A、出示:树上的叶子不动,蝉不叫。
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B、交流:你发现了什么?你喜欢哪句?为什么?
C、想象,这样闷热的天气中,你会有什么感觉,还有别的动物呢?他们会有什么反应呢?用上“一……也……”练习说话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①情境模拟,学生表演“树枝乱摆”
②体会“风大”
③用朗读展现“风大”
④一阵大风吹来,还会出现怎样的情景呢?
想象说话:
A、出示:忽然,一阵大风吹来, 。
B、同桌交流
C、指名说
⑤想象说话:蜘蛛是怎么逃的?
⑥情境理解为什么不用“逃”“跳”等,而用“垂”?
⑦指导书写:垂 逃
⑧同桌讨论:它为什么要急急忙忙地逃走啊?
⑨指导朗读,读出蜘蛛的害怕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①课件演示雷声越来越响
②范读--指名读--齐读
③比较句子
A、出示:
闪电亮,雷声响,雨下大了。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雨越下越大了。
B、用“越……越……”练习说
④齐读
(3)有感情地齐读第1-3自然段。
2、感受雷雨后景象
(1)出示雷雨后的图
(2)生谈感受
(3)指导朗读:雨停了,一切都这么美,那么我们应该带着什么心情来朗读描写雷雨后的第7、8自然段呢?
(4)指名学生读→全班齐读
(5)句式练习
①出示:池塘里水满了,青蛙也 。
雨停了, 也 。
了, 也 。
②指名说,评议
③完成作业本28页第四题
(6)知识拓展
①多媒体出示几组美丽的彩虹,学生欣赏.
②了解彩虹形成的原因
四、总结谈话,拓展阅读
1、教师小结
2、拓展阅读《夏天》
夏 天
夏天的午后,太阳像一个大火球。
柳叶打着卷儿,花儿低着头,湖水也烤热了。小鱼该不会煮熟吧!啊,别急别急蜻蜓飞来了,飞得很低很低,在湖面上转圈,报告着好消息:“就要下雨了,就要下雨了!”
风来了,云黑了,打闪了,雷公公跑来啦!哗!哗!哗大雨快活地下了起来。
下了一阵雨,风去了,云散了,闪停了,雷公公回家了。太阳又出来了,天边挂起了一道彩虹。
柳叶、花儿滴着水珠,像刚洗完澡,多干净,多精神。湖里,小鱼摆着尾巴游得多高兴。
湖边,有人乘凉,有人散步。石拱桥上走着一队小学生。湖水像一面镜子,照着天,照着桥,照着那队过桥的小学生。啊!他们多像一群小鸟飞过雨后的彩虹。
板书设计:
前 越、、、、越、、、、、
15、雷雨 中 渐渐地,渐渐地
后 、、、、、也、、、、
[雷雨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第一课 准备课
教学内容:
做好写字的准备工作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2、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激发学生对汉字喜欢的情感。
3、了解初步的书法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对汉字的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对汉字喜欢的情感,培养学生初步的对汉字的审美能力。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激趣导入。
1、关于写字的小故事。
2、展示书法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练好字的愿望。
二、看图了解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写字姿势:头正,身直,臂开,两脚平踏地上,眼离纸面一尺远,胸离桌子内边沿一拳远,大拇指离笔尖一寸远。
教师示范,学生观察模仿。
执笔方法:拇指、食指指尖相对捏住笔杆,中指第一骨节侧面下一点的位置抵住笔杆,不要捏得太紧。无名指抵住中指,小指仅靠无名指。小指和手腕外侧搁在桌子上,作为写字的支撑点。笔杆斜着,约45度。
教师示范,学生观察模仿。
三、指导练写
1、学生练习描写第2页的诗句.
2、生临写,师巡视评价,强调正确的坐姿,执笔方法。
四、学生练习书写,师巡视指导。
五、总结评价,展示作品。
第二课 把字写匀称(1)
教学内容:
练写至、主、乎、支、麦、衣
教学目的:
1、知道独体字在字形结构上的特点,在书写时能较准确地运用。
2、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激发学生对汉字喜欢的情感。
3、了解初步的书法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对汉字的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
知道“至、主、乎、支、麦、衣”在书写时要注意的特点,能书写好这些字。
教学准备:
田字格卡片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激趣导入。
1、关于写字的小故事。
2、展示书法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练好字的愿望。
二、看图练习,回顾方法。
1、回顾正确的坐姿和铅笔的执笔方法。
2、实践练习,教师巡视纠正。
三、指导练写“至、主、乎、支、麦、衣”的字。
1、读帖以“至、支、”为例,说说写“至、支、”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2、教师范写指导,书写要领:
至:横画之间的距离差不多宽,“土”字的竖要写在田字格的竖中线上。
主:横画之间的距离差不多宽,竖要写在田字格的竖中线上。中横略短。
乎:撇稍平,横画稍长,竖勾占中线。
支:上小下大,上紧下松。
麦:捺要伸展。
衣:撇画、捺画都要舒展。
3、生临写,师巡视评价。
四、学生练习书写,师巡视指导。
五、总结评价,展示作品。
第三课 把字写匀称(2)
教学内容:
练写课、肤、娃、忠、辛、台
教学目的:
1、知道“课、肤、娃、忠、辛、台”这样的字的书写特点,在书写时能较准确地运用。
2、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激发学生对汉字喜欢的情感。
3、了解初步的书法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对汉字的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
知道“课、肤、娃、忠、辛、台”在字形结构上的特点,能书写好这些字。
教学准备:
田字格卡片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回顾导入。
1、复习“支、至”的特点和书写上要注意的事项。
2、出示本课所要写的字:“课、肤、娃、忠、辛、台”
3、认读要写的字。
二、看图练习,回顾方法。
1、回顾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执笔方法。
2、教师和小组长巡视纠正。
三、指导练写“课、肤、娃、忠、辛、台”。
1、 读帖以“课、忠、多”为例,
(1)说说写“课”字的时候应注意什么?(“果”,上紧下松,横画之间的距离差不多宽。)
(2)说说写“忠”字的时候应注意什么?(布白均匀,“心”略宽。)
2、 教师范写,指导:
肤:左右紧凑,一般高,捺画舒展。
娃:横折不要写成横钩
辛:第二横最长,上下紧凑。。
台:“口”字比上部分稍窄。
3、生临写,师巡视评价。
4、学生临写体会。
四、学生练写,师巡视指导。
五、总结评价,展示作品。
第四课 注意上下部分的位置
教学内容:
练写夏、架、楚、导、香、苹
教学目的:
⒈知道上下结构的字在书写上的注意事项,写好夏、架、楚、导、香、苹这些字。
2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激发学生对汉字喜欢的情感。
3了解初步的书法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对汉字的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
知道夏、架、楚、导、香、苹在字形结构上的特点,能书写这些字。
教学准备:
田字格卡片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欣赏导入,激发兴趣。
展示书法作品,激发学生练好字的愿望。
二、指导练写“夏、架、楚、导、香、苹”。
1、读帖观察“夏、架、楚、导、香、苹”在书写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夏:上长下宽,撇捺舒展。
架:上偏下大,“木”写得扁一些,横画要长。
楚:上下紧凑,撇捺舒展,上下对正。
导:上小下大,横画写长一些。
香:上大下小,“禾”字照住“日”字。
苹:上扁下长,第三横最长,上下对正。
2、教师范写。
3、学生临写,教师巡视评价。
4、提示学生书写中的要注意的问题。
四、学生练写,师巡视指导。
1.提示书写姿势。
2.提示作业要求
A干净工整;
B按时完成;
C正确率高。
五、总结评价,展示作品。
第五课 注意左右部分的位置(1)
教学内容:
练写忙、但、相、细、汉、识
教学目的:
1、知道左右结构的字在字形结构上的特点,在书写时能较准确地运用。
2、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激发学生对汉字喜欢的情感。
3、了解初步的书法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对汉字的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
知道“忙、但、相、细、汉、识”等字在字形结构上的特点,能书写好作业的这些字。
教学准备:
田字格卡片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回顾导入。
简单回顾上学期“左窄右宽的字”的特点:上平下缩、左长右短、上缩下平、上平下平、上缩下伸的特点。
二、指导练写本课的字。
1、读帖观察书写“忙、但、相、细、汉、识”字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整体要领:
(1)左右松紧适度。
(2)注意左右部分的宽窄、长短、高低、大小。
2、个别指导。
忙:左长右短,右偏上。
但:左长右短,右偏下。
相:左长右短,右偏下。。
细:左长右短,右偏下。。
汉:左长右短,右居中。。
识:左长右短,右偏下。。
3、教师范写。
4、学生临写,师巡视评价。
四、学生练写,师巡视指导。
注意:提示书写姿势要正确。
五、总结评价,展示作品。
第六课 注意左右部分的位置(2)
教学内容:
练写借、防、优、材、竹、浪
教学目的:
1、知道“借、防、优、材、竹、浪”在字形结构上的特点,在书写时能较准确地运用。
2、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激发学生对汉字喜欢的情感。
3、了解初步的书法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对汉字的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
知道“借、防、优、材、竹、浪”字形结构上的特点,能书写好作业中上盖下的字。
教学准备:
田字格卡片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 出示新字,激发兴趣。
1、观察字的特点,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3、大体了解:左右部分的字在书写上要注意的问题。
二、指导练写借、防、优、材、竹、浪。
1、读帖说说写“借、防、优、材、竹、浪”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借:左窄右宽,左右同高。
防:左窄右宽,右上略高。
优:左窄右宽,右上略高。。
材:左窄右宽,右略长。
竹:左低右高,左右写紧凑。
浪:左窄右宽,“良”字稍微写右下一点。
2、师范写,生临写体会。
3、生临写,师巡视评价
三、学生练写,师巡视指导。
1 “防”字的右边的“方”字稍微倾斜一点。
2“材”字的右边的“才”字的撇要舒展穿插到左边
四、总结评价,展示作品。
五、优秀学生展示书写。
第七课 注意左右部分的位置(3)
教学内容:
练写诉、佳、脸、凉、吵、破
教学目的:
1、知道“诉、佳、脸、凉、吵、破”在字形结构上的特点,在书写时能较准确地运用。
2、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激发学生对汉字喜欢的情感。
3、了解初步的书法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对汉字的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
知道“诉、佳、脸、凉、吵、破”字形结构上的特点,能书写好作业中上盖下的字。
教学准备:
田字格卡片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 出示新字,激发兴趣。
1、观察字的特点,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3、大体了解:左右部分的字在书写上要注意的问题。
二、指导练写诉、佳、脸、凉、吵、破。
1、读帖说说写“诉、佳、脸、凉、吵、破”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诉:左窄右宽,(右)上缩下伸。
佳:左窄右宽,(右)上伸下缩。
脸:左窄右宽,(右)上伸下缩。。
凉:左窄右宽,左短右长。
吵:左窄右宽,左短右长。
破:左窄右宽,撇捺要舒展。
2、师范写,生临写体会。
3、生临写,师巡视评价
三、学生练写,师巡视指导。
1 “诉”字的左边的“言”字旁稍微倾斜一点。
2“佳”字的右边的两个“土”字下边一个稍大,上下对正
四、总结评价,展示作品。
五、优秀学生展示书写。
第八课 注意不要写得过长
教学内容:
练写喜、 贵 、寄、季、歪、裂
教学目的:
1、知道“喜、 贵 、寄、季、歪、裂”在书写时要注意的地方,要把字写得紧凑,上、中、下三个部分要对正。
2、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激发学生对汉字喜欢的情感。
3、了解初步的书法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对汉字的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
知道“喜、 贵 、寄、季、歪、裂”的书写要点,能在作业本上写好这些字。
教学准备:
田字格卡片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认识要书写的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喜、 贵 、寄、季、歪、裂
2、说说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二、指导练写“喜、 贵 、寄、季、歪、裂”。
1、教师指导观察字型。
2、提示书写要点。
A、横写轻一点,紧凑一点。
B、注意上、中、下三个部分宽窄的变化。
C、注意上、中、下对正。
3、观察字型,指导读帖。
喜:上下对正,横画匀称,横画之间稍紧密,第三横最长,要突出。
贵和寄:长横在中部,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横平,
季:上紧下松,突出长横。
歪:上下两部分都写成扁形,突出末画长横。
裂:上下对正,“衣”字的横画要短,撇捺要伸展。
4、教师示范书写,学生临写,师生共同评价。
5、仔细观察,练习试写难写的字。
三、学生练写,师巡视指导。
1、回顾写字时正确的坐姿和铅笔的执笔方法。
2、实践练习书写,教师巡视纠正。
四、总结评价,展示作品。
第九课 注意不要写得太紧
教学内容:
练写外、卧、仆、扑、引、朴
教学目的:
1、知道“外、卧、仆、扑、引、朴”在字形结构上的特点,在书写时能较准确地运用。
2、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激发学生对汉字喜欢的情感。
3、了解初步的书法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对汉字的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
知道“外、卧、仆、扑、引、朴”字形结构上的特点,能书写好作业中左右结构的字。
教学准备:
田字格卡片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 出示新字,激发兴趣。
1、观察字的特点,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3、大体了解:左右部分的字在书写上要注意的问题。
二、指导练写外、卧、仆、扑、引、朴
1、读帖说说写“外、卧、仆、扑、引、朴”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左右两部分要有一定的距离。凡是左右窄长,并且右边以孤竖为主的字,左右两部分之间一定要有一定的距离。
2、让学生观察例字,说说存在哪些问题,自己书写时一定要引以为戒。
3、师范写,生临写体会。
4、生临写,师巡视评价
三、学生练写,师巡视指导。
四、总结评价,展示作品。
五、优秀学生展示书写。
第十课 注意不要写得太宽(1)
教学内容:
练写侧、倾、排、嘲、吲、咐
教学目的:
1、知道“侧、倾、排、嘲、吲、咐”在字形结构上的特点,在书写时能较准确地运用。
2、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激发学生对汉字喜欢的情感。
3、了解初步的书法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对汉字的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
知道“侧、倾、排、嘲、吲、咐”字形结构上的特点,能书写好作业中上盖下的字。
教学准备:
田字格卡片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 出示新字,激发兴趣。
1、观察字的特点,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3、大体了解:左右部分的字在书写上要注意的问题。
二、指导练写侧、倾、排、嘲、吲、咐。
1、读帖说说写“侧、倾、排、嘲、吲、咐”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左中右结构的字容易把字写得太宽。如果把各部分写成窄长形,靠拢一点,字形就会很美。
侧、倾、排:中间部分稍微写小一些,两边部分稍微写长一些夹住中间部分。
嘲、吲、咐:左边的口字稍微写小一些占字的中上部分。
2、师范写,生临写体会。
3、生临写,师巡视评价
三、学生练写,师巡视指导。
四、总结评价,展示作品。
五、优秀学生展示书写。
第十一课 注意不要写得太宽(2)
教学内容:
练写瓣、辩、辨、斑、班、街
教学目的:
1、知道“瓣、辩、辨、斑、班、街”在书写时要注意的地方,要把字写得紧凑。
2、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激发学生对汉字喜欢的情感。
3、了解初步的书法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对汉字的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
知道“瓣、辩、辨、斑、班、街”的书写要点,能在作业本上写好这些字。
教学准备:
田字格卡片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认识要书写的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瓣、辩、辨、斑、班、街
2、说说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二、指导练写“瓣、辩、辨、斑、班、街”。
1、教师指导观察字型。
2、提示书写要点。
3、观察字型,指导读帖。
瓣、辩、辨:左中右结构的字,左边的竖改为撇,右边的竖伸长,中间的写短一点。
斑、班、街:中间部分要写得高一点,整个字看起来就比较舒展。
4、教师示范书写,学生临写,师生共同评价。
5、仔细观察,练习试写难写的字。
三、学生练写,师巡视指导。
1、回顾写字时正确的坐姿和铅笔的执笔方法。
2、实践练习书写,教师巡视纠正。
四、总结评价,展示作品。
第十二课 注意内外两部分的位置(1)
教学内容:
练写痛、病、痒、扁、房、扇
教学目的:
1、知道独体字在字形结构上的特点,在书写时能较准确地运用。
2、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激发学生对汉字喜欢的情感。
3、了解初步的书法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对汉字的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
知道“痛、病、痒、扁、房、扇”在书写时要注意的特点,能书写好这些字。
教学准备:
田字格卡片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激趣导入。
1、关于写字的小故事。
2、展示书法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练好字的愿望。
二、看图练习,回顾方法。
1、回顾正确的坐姿和铅笔的执笔方法。
2、实践练习,教师巡视纠正。
三、指导练写“痛、病、痒、扁、房、扇”的字。
1、读帖以“痛、扁、”为例,说说写“痛、扁、”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2、教师范写指导,书写要领:
痛、病、痒:病字头是长形,撇右边的两点偏上,被包围的字丰满,略偏右。
指出例字的问题,自己写的时候引以为戒。
扁、房、扇:户字头是长形,被包围的部分笔画要匀称。
指出例字的问题,自己写的时候引以为戒。
3、生临写,师巡视评价。
四、学生练习书写,师巡视指导。
五、总结评价,展示作品。
第十三课 注意内外两部分的位置(2)
教学内容:
练写虎、虚、虑、巨、匹、画
教学目的:
1、知道“虎、虚、虑、巨、匹、画”这样的字的书写特点,在书写时能较准确地运用。
2、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激发学生对汉字喜欢的情感。
3、了解初步的书法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对汉字的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
知道“虎、虚、虑、巨、匹、画”在字形结构上的特点,能书写好这些字。
教学准备:
田字格卡片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回顾导入。
1、复习“痛、扁”的特点和书写上要注意的事项。
2、出示本课所要写的字:“虎、虚、虑、巨、匹、画”
3、认读要写的字。
二、看图练习,回顾方法。
1、回顾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执笔方法。
2、教师和小组长巡视纠正。
三、指导练写“虎、虚、虑、巨、匹、画”。
1、 读帖以“虎、巨、”为例,
(1)说说写“虎”字的时候应注意什么?(字头为长形,被包围部分笔画要匀称,略偏右。)
(2)说说写“巨”字的时候应注意什么?(注意形长形扁的区别。形长的字,横短竖长,形扁的字,横长竖短。被包围部分要匀称。)让学生说说例字的问题,自己写的时候要引以为戒
让学生说说
2、 教师范写,指导:
3、生临写,师巡视评价。
4、学生临写体会。
四、学生练写,师巡视指导。
五、总结评价,展示作品。
第十四课 注意内外两部分的位置(3)
教学内容:
练写式、戒、武、裁、载、栽
教学目的:
1、知道“式、戒、武、裁、载、栽”这样的字的书写特点,在书写时能较准确地运用。
2、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激发学生对汉字喜欢的情感。
3、了解初步的书法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对汉字的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
知道“式、戒、武、裁、载、栽”在字形结构上的特点,能书写好这些字。
教学准备:
田字格卡片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回顾导入。
1、复习“虎、巨”的特点和书写上要注意的事项。
2、出示本课所要写的字:“式、戒、武、裁、载、栽”
3、认读要写的字。
二、看图练习,回顾方法。
1、回顾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执笔方法。
2、教师和小组长巡视纠正。
三、指导练写“式、戒、武、裁、载、栽”。
1、 读帖以“式、裁、”为例,
(1)说说写“式字的时候应注意什么?(斜钩右斜,较长,被包围的“工”变体略偏右。)
(2)说说写“裁”字的时候应注意什么?(“土”字的第二横要长盖住下部分,斜钩右斜要舒展。)让学生说说例字的问题,自己写的时候要引以为戒
让学生说说
2、 教师范写,指导:
3、生临写,师巡视评价。
4、学生临写体会。
四、学生练写,师巡视指导。
五、总结评价,展示作品。
第十五课 注意内外两部分的位置(4)
教学内容:
练写者、考、老、着、看、君
教学目的:
1、知道独体字在字形结构上的特点,在书写时能较准确地运用。
2、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激发学生对汉字喜欢的情感。
3、了解初步的书法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对汉字的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
知道“者、考、老、着、看、君”在书写时要注意的特点,能书写好这些字。
教学准备:
田字格卡片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激趣导入。
1、关于写字的小故事。
2、展示书法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练好字的愿望。
二、看图练习,回顾方法。
1、回顾正确的坐姿和铅笔的执笔方法。
2、实践练习,教师巡视纠正。
三、指导练写“者、考、老、着、看、君”的字。
1、读帖以“者、着”为例,说说写“者、着”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2、教师范写指导,书写要领:
者:长撇左伸,“日”在中间偏右处。
指出例字的问题,自己写的时候引以为戒。
着:第三横最长,占横中线。
君:中间的横最长,贯穿左右,撇要舒展。
指出例字的问题,自己写的时候引以为戒。
3、生临写,师巡视评价。
四、学生练习书写,师巡视指导。
五、总结评价,展示作品。
第十六课 多笔画的字注意写紧凑
教学内容:
练写魔、键、酿、餐、暴、薄
教学目的:
1、知道独体字在字形结构上的特点,在书写时能较准确地运用。
2、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激发学生对汉字喜欢的情感。
3、了解初步的书法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对汉字的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
知道“魔、键、酿、餐、暴、薄”在书写时要注意的特点,能书写好这些字。
教学准备:
田字格卡片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激趣导入。
1、关于写字的小故事。
2、展示书法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练好字的愿望。
二、看图练习,回顾方法。
1、回顾正确的坐姿和铅笔的执笔方法。
2、实践练习,教师巡视纠正。
三、指导练写“魔、键、酿、餐、暴、薄”这些字。
1、读帖以“魔、键、餐、暴、”为例,说说写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2、教师范写指导,书写要领:
魔:笔画细一点,匀一点,紧凑一点。一定要按结构规律来写。
键:建字定写小一点占竖中线,稍偏下。
指出例字的问题,自己写的时候引以为戒。
餐:食字上部分的要写得稍小,食字写得稍长,人字头要舒展托住上部分。
暴:上下两部分要写小一点,中间部分的撇捺要舒展。
指出例字的问题,自己写的时候引以为戒。
3、生临写,师巡视评价。
四、学生练习书写,师巡视指导。
五、总结评价,展示作品。
[写字 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能正确找、画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初步感性地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及合作能力。
3、通过对生活事物及相应图形的欣赏,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对称现象
教学难点:
能正确找、画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具准备:
课件、各种对称的图片,剪刀,长方形,正方形,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猜一猜、激趣导入。
师:在这花儿盛开的季节里,昆虫们欢快的飞舞着,看!它们向这儿飞来了,不过它们只有半个身影。它们说:“只要你猜对它们是谁,它们就会出现。”
师:请你猜一猜它们分别是什么?(课件出示:蜻蜓、蜜蜂、蝴蝶的半个身影,让学生猜一猜,猜中的就出示昆虫的另一半。)
师:同学们真棒!那你们仔细观察这些昆虫,你发现了什么?
生:它们两边都是一摸一样的。
师:像上面的左右两边都一样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做对称。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更多对称的知识。
观察、感知,互议自己的发现。有的同学从图案的形状上观察出对称的特点。
汇报自己的发现:这些图形的两边都是一样的。
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轴对称图形。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剪一剪,教学教科书29页例1
(1)老师示范,先将一张纸对折,再画一画,最后沿画的线剪。打开是一件上衣。
(2)学生模仿,做一个剪纸。学生动手剪时,师:用剪刀时注意安全,不要伤到自己的小手。
完成后观察这件上衣有什么特点?(是对称的)
(3)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剪对称图形的?
(4)展示学生剪的作品。(把优秀作品贴黑板)
师:同学们剪得都很漂亮,在对称图形的中间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所有图形的中间都有一条折痕。
师:对,这些图形中间都有一条折痕,这条折痕把这个对称图形分成了左右(或上下)完全一样的两部分。那咱们能给这条折痕起一个名字吧!这条折痕在数学王国中叫做对称轴。(板书:对称轴)翻到教材29页,拿出剪刀、长方形纸,照样子剪一剪,剪好后展示自己的。作品。
刚才我们发现图片里都是对称的图案,能不能通过我们的小手也来找一找对称图形呢?
2、折一折
(1)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长方形纸先左右对折,打开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左右对称)再上下对折,又发现了什么?(上下对称)
(2)拿出准备好的正方形纸片折一折,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
(上下对称,左右对称,对角也对称。)
(3)拿出准备好的圆形纸折一折,你又有什么发现?(不管怎样对折,都是对称的。)
教师小结:通过对折,我们知道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都是对称图形。
师:先用直尺标齐,再用虚线画出对称轴。
学生自由发言。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课本29页,做一做。
图形中哪些是对称的,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2、下面的字母、数字和汉字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
1、2、3、4、5、6、7、8、9
3、教材第33页练习七第1-3题。
四、回顾整理,拓展延伸
1、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2、师小结:同学们都说对称图形很美,是啊!只要我们用眼睛仔细去观察,用双手去创造,就能用对称图形把生活装扮得更加美好!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教学内容:
课本P63页第1题及练习十四的第1、2、4、5、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学过的数学问题,并能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交流中养成倾听他人想法以及尊重他人与人进行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沟通乘、除法的联系,掌握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所学解决简单问题,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思考,探究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每人一张空白纸,口算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前几天学过了哪些知识,谁能说一下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
(设计意图:直奔主题,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直接明确学习的内容和任务。)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教学第63页主题图(课件出示)
师:你看懂了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同桌互相说一说题意。
生:把除法算式有规律地排一下,还可以利用乘法口诀表的排列方式整理除法算式。
师:(1)发下一张空白的表格纸
(2)组织学生根据45句乘法口诀写出45道除法算式
(3)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一定的规律合作整理除法算式,或者按除数相同的规律进行整理,培养学生井井有条的思维习惯,按规律办事的思想方法。
(4)归纳整理:一是把除数相同的算式归类。二是按商相同的算式归类(对于其他的方式也给予肯定)
(设计意图:利用乘法口诀的排列方式以小组为单位按一定的规律合作整理除法算式,培养学生井井有条的思维习惯,按规律办事的思想方法。)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学生做第64页的第1题
先算出每道算式的结果,写在对应动物的下面,然后再将所得7个结果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要求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同时学会有序地思考问题的方法。
游戏形式做第64页第2题
先让学生看清加、减、乘、除的运算符号
使学生初步形成百以内四则运算的口算技能
学生独立完成第65页第4、6题,完成后找学生起来回答他是怎样做的。
做第65页中第5题
先让学生看懂图意
再让同桌两人为一组进行对口令活动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理解“倍”的意义。
(设计意图:用多种形式进行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对表内除法计算的理解与熟练。)
四、自主检评,完善提高
1、27÷9=36÷4=56÷8=35÷7=42÷6=64÷8=
45÷5=8÷8=14÷7=18÷3=28÷7=54÷6=
2、你能给下面这些算式排排队吗?
7÷721÷345÷972÷936÷4
>()>()>()>()
3、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一)
除数相同商相同
18÷9=2
想:(二)九十八或9×()=18
18是9得2倍
教后反思:
本节课的复习中,在引导学生复习用乘法口诀求商时,可以利用乘法口诀表的排列方式,整理除法算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一定的规律合作整理除法算式。如,按除数相同的规律进行整理或按商相同的规律进行整理等。通过这样的整理培养学生井井有条的思维习惯,按规律办事的思想方法。同时,通过运算题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使学生对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理解得更牢靠。
第1课时 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内容
人教二年级下册教材第37~38页例1及“做一做”。
内容简析
例1 与主题图中做小旗的情境紧密相连,教学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在编排上分为三个层次。首先,将第一组学生所做的56面旗子用矩形模型呈现出来,为学生沟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具体形象的支撑;其次,用乘法算式表征一共有多少面旗子,激活学生用乘法口诀求积的已有知识,确定用哪句乘法口诀计算,为用乘法口诀求商奠定基础;最后,呈现了两个有联系的除法算式,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进行求商的计算,并感受用同一句乘法口诀计算3个算式的道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2.借助矩形模型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乘法与除法间的关系。
3.初步学会运用迁移的方法进行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
教法与学法
1.本课主要采用迁移规律,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及实物投影,运用引导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合作、讨论、自主探究、比较分析等方式进行学习。
2.本课时学生的学习主要是自主合作探究,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自主探究“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课件展示法:
师:同学们,我们将要迎来一个节日,一个属于同学们的节日,你们知道那叫什么节吗?
生:六一儿童节。
师:同学们喜欢过六一儿童节吗?为了准备这个属于我们小朋友自己的节日,二(1)班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忙着准备布置教室要用的东西。瞧,他们在干什么呢?(课件出示第37页情景图)【品析:直接用课件出示主题图,充分利用主题图,让学生经历从情景中发现信息、提出问题的过程。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新知的构建搭建了桥梁。】 任务实践法:老师拿着叠小旗,挥动手中穿小旗的绳子说:“马上要过六一儿童节啦!我们打算用小旗串布置一下我们的教室。老师这里一共有56面小旗,我们要把它们平均穿在7条绳子上,每条绳子上要穿几面小旗?如果每条绳子上穿8面小旗,需要几根绳子?谁最先解决这两个问题,谁就担任这项任务的小组长。”【品析:以任务实践法导入,非常有挑战性,学生会跃跃欲试,积极开动脑筋,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进入学习亢奋状态之中。】 口算竞赛法:老师用卡片制作竞赛题,按要求说答案和应用的口诀:
(1)①7×7=( ) 口诀:
②8×7=( ) 口诀:
③8×8=( ) 口诀:
(2)①3×( )=21 口诀:
②( )×6=48 口诀:
(3)将12个桃子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多少个?
用( )法计算,列式( ),口诀:
在学生兴奋的竞赛抢答后,教师揭示课题。今天学习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品析:竞赛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动性,气氛热烈,每个学生都会积极参与其中,全身心投入。同时梳理已学的知识,激活已有的经验,为学生进一步探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一)引导解决挂小旗的情景问题。
1.课件出示例1情景图,学生说说看到的信息。
明确:8行小旗,每行7面。
2.学生回答:怎样很快知道共有多少面小旗?
(1)算一算:学生列式计算共有多少面小旗。如:7×8=56或8×7=56。
(2)想一想:你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用了哪句口诀?
3.改变条件并探究。
结合情景图,教师提问:如果我们做了56面小旗,要挂8行,每行挂几面?
(1)数一数: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发现每行7面。
(2)算一算:根据除法意义,引导学生列式。(56÷8)
(3)说一说:怎样求商,汇报交流想法。(用七八五十六的口诀)
结合情景图,引导学生提问:如果我们做了56面小旗,每行挂7面,可以挂几行?
(1)学生独立解决。
(2)反馈各自想法。
4.引导比较,提炼方法。
(1)比较:两道除法算式的计算过程。
(2)提炼:用七八五十六的口诀可以解决这两道除法计算。
(二)自主解决分星星的情景问题。
1.课件出示:我们做了49颗星星,平均分给7个小组。每组分了多少颗?
2.独立完成。
3.学生列式计算:49÷7=7。
4.学生比较小结:用七七四十九的口诀只能写一道除法算式,因为写出的除数和商相同。
5.学生举例:哪些口诀只能写一道除法算式。【品析:通过情景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经历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在比较中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乘法与除法的联系,体会一道乘法算式有的能改成两道除法算式,有的只能改成一道除法算式。同时在教学中体现由扶到放的过程,引导学生利用知识迁移进行独立探究。】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在学习完例1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及时消化吸收,请学生同桌之间互相叙述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和算法。然后教师提出质疑问题,引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系统整理。
质疑一: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与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
相同点:
①用乘法口诀求商时,都是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
②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不同点: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用2~6的乘法口诀;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使用7、8的乘法口诀。
质疑二: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是什么?
这个问题可以指导学生组内讨论,归纳总结。
①找出已知条件;
②找出所求的问题;
③分析条件与问题间的关系。
④列式计算解决问题。【品析:本环节设置在本课新授知识完成之后,通过“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与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形成系统知识链。】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在师生共同总结之后,简单回顾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商就是几。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在新授部分,为了让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我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同时要求学生说说图中出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用小黑板出示相关的内容,然后让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通过以上的引导进入例1的教学,也就是第一个数学信息。为了让学生掌
握解答实际问题的方法,我先让学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条件、问题,由问题的分析找到所需要的条件。使学生初步掌握解答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同时也让学生明白要求平均每行挂几面小旗,也就是求56里面有几个8,用除法计算,让学生熟练掌握包含除法的题型。怎样计算56÷8呢?学生先回忆前面学过的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即想乘算除。为了便于解答方法的学习,我教给学生一些通俗的语言,如:看着被除数背除数的乘法口诀。其次,通过改变条件的办法,让学生明白一句乘法口诀可以写两道除法算式。其余的两道题放手让学生自己解答,同时提出要求:边算边想用了哪句口诀。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7×8=56 口诀:七八五十六
56÷8=7 口诀:(七)八五十六
56÷7=88 口诀:七(八)五十六
↑ ↑
除数是几就说几的乘法口诀
第2课时 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内容
人教二年级下册教材第39页例2及“做一做”。
内容简析
例2 教学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其呈现方式与例1相同,继续利用矩形模型引出除法算式,只是将乘法算式去掉了,让学生继续利用迁移学习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进一步形成“用一句乘法口诀可以计算两个除法算式”的认知结构。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借助矩形模型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乘法与除法间的关系,培养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
3.初步学会运用迁移的方法进行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在自我探究中掌握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正确运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法与学法
1.本节课求商的思路和方法与前面是一致的,教学中采用谈话、指导相结合的数学方法,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中归纳出求商的方法,利用所学的知识更进一步地了解乘除法的内在联系,并在游戏中巩固新知。
2.本课时在学生掌握了用2~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小组合作研讨法,让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比较和推理,自主探究用9的口诀求商的方法。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课件展示法:课件出示主题图片。上节课我们一起探索了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但是主题图片上还布置了很多心形的气球,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特写问题图片: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我们带来27个心形气球,每9个摆一行。问题:根据信息,你能利用手上的学具摆一摆吗?课件出示例题2图片。【品析:这种导入方式,与课本例题内容贴合,可直接过渡到教材例题中。】 故事描述法:嗨,小朋友们,过六一啦,我们心形气球来给小朋友们庆祝六一,要装扮咱们的教室,我们一共来了27个伙伴,怎么站呢?站9列,那要站成几行?站3行,每行要站几个?怎么计算,我头都大了。哈哈,其实我的头本来就大!我们只会飞,我们可以不会数学,现在都讲究合作共赢。哪位小朋友能帮我们解决这些数学问题,我们就跟他一起玩,庆祝我们的六一儿童节。【品析:把心形气球卡通拟人化,用故事的形式引出问题,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进入数学情境中,开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为后面开启生动活跃的课堂氛围做了铺垫。】 趣味儿歌法:同学们喜欢儿歌吗?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优美的儿歌,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多媒体出示《数九歌》,配乐朗读,并一一出示相对应的景色)学生说说听儿歌的感受。这首《数九歌》告诉了我们数九寒天的一些天气变化,你们知道吗?这首儿歌里还有很多的数学知识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品析:用学生喜爱的儿歌导入新课,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又为后面练习的设计做好了铺垫。】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例2情景图。
(1)看图填一填。
( )×( )=( )
( )÷( )=( )
( )÷( )=( )
(2)汇报交流。
①彩球的总个数。
提问:用什么方法求的,你是怎样想的?
预设:用乘法求。从行数考虑,每行摆9个,摆了3行,共27个;从颜色考虑,红、紫、绿三种颜色,每种颜色9个,共27个。
②看图提问题。
预设:有27个心形气球,每行9个,可以求什么?(能摆多少行?)
如果知道有27个气球,每行摆9个,怎么求一共可以摆几行呢?
学生提问并列式,集体交流,27÷9怎么计算,用哪句口诀呢?(三九二十七)
追问:根据“三九二十七”,你还能想到和它有关的另一道除法算式吗?
如果知道有27个气球,摆了3行,怎么求每行摆几个呢?(列式27÷3,根据口诀“三九二十七”可以计算出结果是9)
是不是所有的乘法口诀和所有的乘法算式都能写出两道除法算式呢?
2.学生举例。
像例题一样用9的乘法口诀写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并注意特殊情况。(如九九八十一的口诀)
3.感悟算理。
让学生明白用一句9的乘法口诀可以计算三道算式的道理。【品析:通过在情景图下面直接给出三组算式的形式,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直接得出结论。在汇报交流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与除法的联系,充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在学习完例2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及时消化吸收,请学生同桌之间互相叙述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和算理。然后教师提出质疑问题,引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系统整理。
质疑一:用9的乘法口诀与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
相同点:①用乘法口诀求商时,都是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
②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不同点: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使用7、8的乘法口诀;用9的乘法口诀求
教学内容
人教二年级下册教材第100~102页的例1、例2及第103页“做一做”、第105页练习二十的第2、6题。
内容简析
例1 认识质量单位“克”。教材借助一包口香糖、一包菊花茶和一袋瓜子这些常见、带有质量标示的物品,使学生直观认识克的作用――用来计量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
例2 认识质量单位“千克”。与例1编排思路相同,同样借助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使学生直观地看到质量单位千克的作用――计量比较重的物品的质量。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和交流,使学生了解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及计量工具,知道1千克=1000克。
2.在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的实践活动中,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并学会以此为标准去估量物体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了解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质量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的物体有多重,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教法与学法
1.本课时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通过数学的加工整理,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达到懂得使用数学的语言描述身边物体质量的状态,并能根据实际情况估计出物体的质量,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体验学习质量单位的实际意义。
2.本课时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亲自掂一掂、说一说、估一估等一系列实践操作方法来学习克和千克,建立数学模型思想。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课件展示法:课件出示主题图中超市水果区域的情境,特别要突出标签上的钱数和500克、1千克等。请学生结合自己买东西的经验,说一说在图中发现的数学信息。
师生交流:我们在买东西时,经常要称一称物品的质量,在数学上我们称为物品的质量。像图中的水
果,都是按500克或1千克多少钱来标价的。要表示物品有多重,就需要用到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教师板书课题:克和千克。)
【品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了解常见的计量单位,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思维。】
实践操作法: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去商店买东西吧!你买过什么?这是老师昨天在超市买的两袋东西。(出示:一袋盐和一袋洗衣粉)
1.猜一猜:哪一袋重一些?
2.掂一掂:哪一袋重一些?
要知道食品准确的质量该怎么办呢?(用秤称一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秤称物品及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品析:直接用实践操作,掂一掂,感受质量,引出质量单位克和千克,为后面开启生动活跃的课堂氛围作了铺垫。】 游戏体验法:请三位学生到台前做“背一背”的游戏:请一位同学背另外两位同学(一胖一瘦,轻重对比明显)。背的同学把感受讲给同学们听,让学生感受到人是有轻重的。再请学生掂一掂桌上或带来的物体,感受物体的轻重并互相说一说。
【品析:在游戏中感悟物品的质量,体验轻重,在欢快的游戏中开始了对物品质量问题的思考。】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认识“克”。
(1)借助实物感知克。
①课件出示超市里常见的用“克”作单位的食品包装袋,让学生初步感知“克”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积累生活经验。
②观察交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了解关于它们轻重的信息。
③小组活动:每一位同学用手掂一掂老师准备好的口香糖、菊花茶、袋装瓜子,体验3克、12克、100克分别是多重。
④全班汇报:说一说掂量后的感受,轻还是重。
⑤师生小结: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克也可以用符号“g”表示。教师板书:克(g)。
⑥你们知道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以克作单位的物品吗?
(2)掂一掂,体验1克有多重。
让学生取出自己准备的2分硬币,先放在手中掂一掂,再闭上眼睛感受它的轻重,并把这种感觉记在心里。
(3)找一找,巩固1克的质量观念。
①小组活动:在老师准备的物品中找一找、掂一掂,看看还有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
②对比试验:让学生试着从装黄豆的袋子里取出一些黄豆,使这些黄豆共重1克。
③提练方法:操作后交流汇报,你用什么方法取出1克黄豆?
④质疑交流:怎样验证多少粒黄豆重1克?(用称一称的方法来验证)教师指出称比较轻的物品我们常用天平。
2.认识天平。
(1)看一看:①出示天平。通常我们把要称的物品放在左盘,右盘放砝码。②介绍砝码。砝码中最轻的只有1克,这盒砝码中最重的是100克,你们知道砝码是用什么作单位的吗?
(2)称一称:演示利用天平称1克黄豆的过程。
(3)掂一掂:请每个小组都取出约1克重的黄豆,感受1克有多重。
(4)估一估:呈现教材第101页的“做一做”,让学生进行判断,并说明判断的方法。该题以1克为标准,估量物品的轻重。以此使学生初步掌握估量的方法,以选定的标准去比较。最后通过说出生活中比1克轻的物品,进一步巩固对1克的认识。【品析: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找一找等实际操作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质量的轻重,明确“克”用于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3.认识“千克”。
(1)做一做,初步感知千克。
①出示例2大桶洗衣液和一箱苹果的实物图。
②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了解关于它们轻重的信息。
③多请一些学生来提一提这两样物品,谈谈自己的感受。
④师生小结: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也可以用符号“kg”来表示。教师板书:千克(kg)。
(2)算一算,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①教师出示2袋盐,每袋500克,学生算出一共有多重。预设1:1000克 ;预设2:1千克。
②教师小结:对,1千克等于1000克。板书:1千克=1000克。
(3)掂一掂,体验1千克有多重。
①小组活动:每一位同学用手掂一掂老师准备好的2袋盐,在心里记住它的质量。在老师准备的其他物品中找出重1千克的物品,看谁找得准。
②交流找法: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找的。
③操作比较:小组内每个同学轮流一手拿着1克的物品,一手拿着1千克的物品,掂一掂、比一比,说说自己的感受。
(4)游戏:猜一猜。
出示一物体,教师知道它的准确质量,让学生猜一猜。在猜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猜的数据运用“重一些”“重得多”“轻一些”“轻得多”来进行提示。并适当请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猜的,引导学生运用参照物对比着来猜物体的质量,提高估量的准确性。谁猜中了,就将物品奖给谁。
【品析:在学生认识克的基础上,通过做一做、算一算、掂一掂等操作活动,让学生自主发现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具体感知1千克的实际质量,并将它与熟悉的物品质量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建立1千克的质量观念。】
4.认识用千克作单位的几种秤。
(1)认识盘秤。
①课件出示盘秤,教师介绍盘秤的名称。让学生观察,并找找盘秤的单位。
②课件演示盘秤上放入1千克洗衣粉,指针指向1,让学生认一认有多重。还可以变换几种质量让学生加以辨认。
(2)认识弹簧秤。
①课件出示弹簧秤,教师介绍弹簧秤的名称。让学生观察,并找找弹簧秤的单位。
②课件出示弹簧秤挂上5个一袋的西红柿,指针指向1,让学生认一认是多重,有几个。
③这个弹簧秤最多可以称几千克的物品?你是怎样想的?
(3)认识体重秤。
①课件出示体重秤,教师介绍体重秤的名称。让学生观察,并找找体重秤的单位。
②课件演示一个学生称体重时,指针指向20和25之间的23处,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读出该生的体重。
③通过对三种秤的观察,你发现在测量时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
【品析:让学生认识用千克作单位的几种秤,了解不同的秤称物体的方法,逐渐丰富对1千克的感知,使他们真正感受到1千克有多重,进一步加强直观感受,深化对千克的认识。】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质疑:生活中哪些物品大约有1克重,哪些物品有1千克重?
学生列举交流,比如1个2分硬币、1粒花生米、2粒黄豆等大约有1克重;2瓶500毫升的矿泉水、1升大瓶可乐、16个鸡蛋、4袋牛奶等大约有1千克重。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这节课我们不但认识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还知道了这两个质量单位之间的关系。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教材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质量观念,教材的安排是分两个课时认识克和千克的。由于这一节是学习质量单位的开始,学生虽然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但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而质量单位又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为了使学生建立正确的质量观念,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着力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活动,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感性到理性,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感知体验,切实让学生建立质量观念。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克和千克的认识
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g)作单位;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kg)作单位。
↓ ↓
1个2分硬币约重1克 2袋盐约重1千克
↓ ↓
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天平称 比较重的物品常用秤来称
第2课时 解 决 问 题
教学内容
人教二年级下册教材第104页例3、“做一做”及第106页练习二十的第9题。
内容简析
例3 安排了解决问题的内容,意在巩固学生已经建立的1千克的质量观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量能力。题目要求比较简单,但越简单可能越觉得无从下手,要引导学生转到对苹果个数的关注上,由此唤起学生已有的称量的经验。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感受质量单位,建立千克与克的质量观念,牢固掌握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2.学生在实践、观察和推算的活动中,能够根据物体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量能力。
3.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建立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通过估量解决问题。灵活运用估量的方法解决问题,形成估量策略。
教法与学法
1.本课时学生应用已学的质量单位的知识,通过估量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巩固建立1千克的质量观念,而且培养学生的估量意识,帮助学生积累估量的经验,形成估量策略。
2.本课时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运用与他人合作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猜谜语法:衣服有绿又有红,味道酸酸又甜甜,多多和它做朋友,小脸红红人人爱。猜一猜这是什么水果?(苹果)大家经常吃苹果,苹果有大有小,谁能估计一下几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老师这里有20个苹果,大家估计一下大约重多少千克。
【品析:猜谜语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老师借着学生的兴奋情绪,提出估计几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的问题,为新授做好了引导。】
实践体验法:老师带来几个苹果,它们有大有小,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掂一掂,估计几个苹果大约有1千克。学生用手掂一掂苹果,交流苹果的轻重大小,估计几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然后教师出示例题3:王奶奶摘了20个苹果,估计一下大约重多少千克。进入新课教学之中。
【品析:学生积极参与实践体验法,通过讨论交流,确认几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为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估一估。
(1)对比自己熟悉的物品质量,估一估1千克苹果的个数。
(2)学生汇报。
2.称一称。
(1)小组活动:称1千克苹果并数一数个数。
(2)汇报各小组称重的结果,教师记录。
(3)观察记录的数据,从数量上发现规律。
(4)讨论:同样都是1千克苹果,为什么称出的个数会不一样呢?
【品析:在本环节中,设计了“先估再称”这个有效的学习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活动代替老师的讲解,全班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通过估计1千克苹果大约有多少个,既培养了学生的估量意识,又渗透了辨证思想的启蒙教育。】
3.提出问题。
(1)出示例3:王奶奶摘了20个苹果,估计一下大约重多少千克。
(2)学生读题后汇报发现的信息。
(3)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进行估量。通过“知道了什么?”环节理解教学,注意突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估计。
师:要想知道20个苹果大约有多重,你可以用什么方法去估量?
预设一:
生:估一估每个苹果有多重,再算出20个苹果的质量。
师:这是一种办法。你估计一下一个苹果有多重?
生:200克。
师:那20个苹果就有20个200克。你认为计算起来怎么样?
生:用加法算比较麻烦。
师:那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预设二:
生:先估一估1千克有几个苹果。
师: 以你的生活经验,1千克一般有几个苹果?
生:5个。
师:那就可以每5个苹果放一堆。(用电子笔将5个苹果圈一圈。)这样的话,就是求什么?
生:20里面有几个5?
4.解决问题。
(1)通过阅读“怎样解答?”两个学生的对话,突出了估计的方法,即运用前面建立的1千克的质量观念作标准估出结果。同时,通过答案的文字呈现突出了估计的标准。
(2)引导学生按苹果大小的不同列式推理出20个苹果大约重多少千克。
(3)分组解决问题。
第一、二两组解决如果苹果1千克4个,20个大约重多少千克;第三、四两组解决如果苹果1千克5个,20个大约重多少千克。
(4)汇报交流。
对称图形
山东省济南市经八路小学 李静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68页内容。
学习目标:
1. 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2. 使学生理解对称轴的含义,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来。
3. 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得到培养,同时感受对称图形的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对称图形、对称轴。
难点:画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信封、纸、彩色及时贴、剪刀、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剪刀、钉子板、水彩涂料。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由许许多多美丽的物体组成的,一片碧绿的树叶,一只漂亮的蝴蝶,都能带给我们美的享受,现在,李老师这里有几张精美的图片,你们想不想看?(想)
(课件出示图片)
师:谁来说说图中都有什么?(蝴蝶、枫叶、喜字、京剧脸谱)
师:他说得对吗?请同学们在仔细观察,这四个物体虽然不是同一类型的,但它们四个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同学们,同位两人谈论一下,你能发现这个共同点吗?(同位讨论)
交流:我发现这些物体的左右两边都是一样的。
师:你们都发现这个特点了吗?(是)那么怎样验证它们两边完全一样大呢?
(学生自己说自己的想法)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教师边演示课件边讲解)
师:这是刚才出现的那片枫叶,下面我把它从中间对折,它的左右两边怎样了?(重合)对了,左右两边完全重合在一起,是不是说明左右一样大呀?(是)
师:像这样,物体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在一起的图形,我们就叫它对称图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对称图形。
(板书课题:对称图形)
2. 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也来折一折验证一下呢?(学生自己折图片)
交流:你折的什么图形(蝴蝶)重合了吗?(完全重合了)你发现它是不是对称图形?(蝴蝶是一个对称图形)
师:谁和他折的不同?(学生演示自己折的喜字、京剧脸谱)
3. 一个图形,它既可以左右对称,又可以上下对称,还可以这样斜着对称,注意:只要对折后可以完全重合,大小完全一样,我们就可以叫它是对称图形。
4. 师:刚才咱们再对这时出现了一条折痕,你知道这条折痕叫什么?
这条折痕,咱们把它叫做对称轴。我们一般用虚线来表示的,现在请你们将刚才的对称图形拿出来,在上面画出它的对称轴。
师:怎样才能画得很直?(用直尺画)
(展示学生画的对称轴)
5. 判断,将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画出来
乒乓球拍√ 字母A√ 1 ×
梳子× 五角星√ 月亮√
(二)剪对称图形
师:同学们判断的不错。(出示黑板上的对称图形)
师:请大家看黑板,这几幅图案,都是李老师课下自己剪的,大家观察一下,他们是不是对称图形?(是)怎样才能够剪出真正对称的图形来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吗?两个人商量一下。(同位讨论)
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先将纸对折,以对折线为中心,画一半图案,然后再剪下来,打开后就是一个对称图形了。
师:课前,李老师发给你们一些彩色的及时贴,请同学们自己剪一个比较简单的对称图形。开始。
(学生剪,教师指导)
展评:剪好的同学,把你的作品放在黑板上?
(学生评价别人的作品)
(三)数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师:请大家拿出信封,里面有什么?
(长方形、正方形、圆形)
1. 拿出长方形的纸来,试着折折看,它有几条对称轴?(2条)
2. 正方形(4条)
3. 圆形(无数条)
师小结:看来,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有的是一条,有的是几条,有的是无数条。
(四)找对称图形
师:这节课中,我们研究了那么多的对称图形,你们观察一下,咱们教室里,有哪些物体是对称的。
(学生回答,教师讲解)
师:同学们发现的可真多,其实对称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特别大,你们想不想开开眼界呢?
(展示对称的现象)
教师讲解:钟表的外观是对称的,这种对称不仅为了美观,更保证了钟表走时的均匀性和准确性;飞机外观的对称能使它在空中飞行是保持平衡;我国劳动人们在很早以前就发现了对称的美,看!民间常用的对联、古诗中的对仗它们都有一种内在的对称关系。又比如,我国民间的手工品,中国结、窗花等,它们的对称充分体现了对称的艺术美感;对称还是自然界的一种生物现象,许多动、植物都有自己对称的形式。比如人的脸,以鼻尖为对称轴,眼睛、耳朵、嘴都是对称生长的。眼睛的对称使人观察物体更加准确,耳朵的对称是我们听到的声音具有较强的立体感,而双手、双脚的对称又能保持的人身体的平衡。服装大多的对称的,对称的设计看起来更美观、庄重。对称的原理也被广泛的运用在建筑上,例如:北京的故宫,有叫做紫禁城,它的整体布局是对称的,前三殿、后三宫在对称轴上,其他宫殿对称分布,它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建筑群。这是上海的南浦斜拉桥,它的左右、前后都是对称的,对称的设计师大桥更加牢固、结实。下面请学们欣赏其他国家的对称建筑,巴黎的艾菲儿铁塔、泰国的泰姬陵、凯旋门,这些建筑它们的设计都是对称的、和谐的。
(五)动手实践
师:课前我给你们每个小组发了一些物品,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尝试制作对称图形。
(学生活动)
展示:
(1)用涂料的学生讲方法:我先将纸对折,然后打开,沿对称轴将涂料在一边画出图形的一半,然后再对折,这样涂料就印到纸的另一半,就画成一个对称图形。
(2)用剪刀剪的同学讲方法。(略)
(3)用钉子板围的同学讲方法。(略)
(4)用网格纸画的同学讲方法:我先画对称轴,然后画图形的一边,然后比着一边的样子画另一边,左边占几格右边也占几格。
全班评价
(六)全课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谈收获)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对称图形很美,希望同学们能发挥自己的智慧,创造出更多对称的图形,把咱们的生活装扮得更美丽。
教学内容:
课本P10页,例3及练习二中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
2、通过操作、交流,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化。
3、初步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的意识。
教学重点:
1、在实践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教学准备:学具、主题图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1、小朋友你们喜欢春游吗?喜欢去哪里春游?
2、出示分果冻问题的情景图。(不显示解决问题的办法)
师:瞧!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画面,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图中的小朋友碰到了什么问题?
3、学生观察画面,交流信息。
【设计意图】:用学生喜欢的春游活动引入,引导学生畅所欲言,交流各自所喜欢去春游的地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愿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探求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1、学习例3。出示例3主题图。
2、分组探讨解决“能分成几份”。
师:你能应用你收集的信息帮他们解决.问题吗?你有什么办法?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后交流本组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结果。
3、全班交流反馈,及时评价。
4、小结: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求8里面有几个2,8里面有4个2,就可以分4份。
【设计意图】: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具体感知“每2个分一份,8个分成这样的4组,就要分4份。让学生在交流中借鉴学习同学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成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方法,感知平均分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在生活中作用。
三、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1、课本第12页的第5题。
问:图中的小熊在做什么?
小熊在思考什么问题?
你能帮小熊分分看。(引导学生帮小熊分筷子,用小棒代替筷子动手分。引导学生思考:有几个小动物就餐?一双筷子是几根?并说说怎么分。)
2、练习二第6题。
(1)第6题。出示分玉米的情景图。
师:仔细观察画面,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和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分的过程和结果。
四、开放题。
1、学生独立操作。
(1)用15个方木块摆5个一样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用个木块。
(2)每个长方体用3个木块,可以摆()个长方体。
思考: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2、学生在生活中找出用平均分的例子,在小组里交流分享。
【设计意图】:提供具有思考性的问题情景,如“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以突出平均分的实质是“每份分得同样多”,加深对“平均分”方法的了解。利用开放题提供给学生广阔、自由的学习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思考,深入探究,鼓励学生尽量说出与别人不同的例子,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
五、课堂总结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的整理与复习。
复习课不好上,提起做练习,同学就苦闷的不得了。有没有方法让同学在复习课中也感受到快乐呢?心中有了这个想法,我就将课定位为“快乐除法。”
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是:
1.
通过系列活动,让同学自主参与除法练习,体验除法计算的意义和价值;
2.
在做练习的过程中,提高同学的计算能力和区分能力;
3.
通过整理《除法表》培养同学的归纳整理与应用能力。
定下了教学目标,我进行了第一次公开课教案,过程为:
1.
情境引入:引出除法在生活中的普遍性,让同学了解学好除法的意义;
2.
除法接龙:让同学进行除法计算能力的初步检测,并交流提高能力的方法,使同学发生向上的动力;
3.
合作计算:4人小组合作完成81道表内除法算式题。
4.
合作整理:4人小组合作整理81道算式,形成《除法表》。
5.
应用提高:结合同学的学习,为同学提供应用的时空。
自我感觉预设得很完美。当我做好教学准备兴冲冲的走进教室,却是灰溜溜的走出来。一堂课足足花了51分钟,同学仍停留在整理除法表这个环节上。他们忙乱而不得法,个个喜笑颜开,何来快乐可言?“问题究竟出在哪?”冷静的考虑一下,造成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我的设计脱离了同学的实际水平,要4人合作整理81道表内除法算式,要求太高了,简直是为求同学的活动而活动,假!
有了一次失败的教训,我在选择教法和学法时,更多地考虑同学学习中的体验,更多地引进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和交流。既然81道算式对于小朋友来说很多很多,我就让他们感受到多,问同学又什么好方法来把这么多的算式进行有效的整理。把主动权交给同学,相信他们能想到好方法来达到最优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