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教科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全册简短)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19篇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教科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与工作有所帮助。

篇1: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教科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2、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3、感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教学难点:

感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疑问激趣。

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一个谜语——“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大家猜猜谜底是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画”有关的文章。大家伸出小手指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请同学们轻轻的把书打开到47页,自由读文,预习时没有认读的字,借助拼音再读几遍。做到不丢字,不加字。(大屏幕出示要求)

2、学生读文。

3. 刚才同学们读书很认真。老师把书中的一些词语朋友请到了前面,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师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4. 同桌分自然段读课文。要求互相正音,对方都不通顺的地方,提示对方读通顺。

三、精读课文,感悟明理。

1、谁愿意站起来声音洪亮,有感情地来读一读这篇课文。边读其他同学边思考:苏红为什么哭了?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大屏幕出示要求)

2、相机讲解,读句子。

3、爸爸是怎样让坏事变成好事的?在文中划一划。

4、(大屏幕出示句子)教者引导学生体会理解。读句子。

5、课文中两次出现“满意”,这两次“满意”有什么不同?

大屏幕出示两个带“满意”的句子,师引导体会。

6、同学们,你们想一想为什么这幅画能的一等奖呢?如果你是评委,你会怎么评这幅画呢?

7、是啊,同学们说得真好,就是这只懒洋洋的小花狗为这幅画增添了情趣,是这幅画有了生机,有了家的温馨。这件事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师大屏幕是出示,生齐读)

8、同学们,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吗?

9、今天的故事又给了你怎样的启发呢?

四、总结

这次小小的插曲不仅使苏红的画得了一等奖,更重要的是,还让苏红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也能变成好事 (生齐读)。老师相信,不仅苏红明白了这个道理,咱们班也都明白了这个道理——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也能变成好事(生齐读)。

板书设计:

7、苏红的画

坏事————好事

动脑筋

篇2: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教科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3、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感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重点:

感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直接导入

这节语文课我们要学习第7课《苏红的画》,请大家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引导学生根据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不丢字,遇到难读的字或句子多读几遍。

2、刚才,同学们读书很认真,老师首先检查一下你们对生字的掌握情况,谁愿意来读一读这些字词?(课件)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精读感悟

过渡:苏红的这幅画从完成到获奖,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苏红的心情也随着这幅画起起落落。现在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和苏红一起去体验这难忘的经历吧。

1、轻声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端详”是什么意思?你能用端详说一句话吗?从端详你能体会到什么?(板书:满意)你能带着喜悦的心情来读读这段话吗?

过渡:就这样一幅让苏红满意、爱惜的作品,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让苏红的心情一下子跌倒了谷底,这幅画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2-6自然段,在文中画出有关的语句。这幅画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此时苏红的心情是怎样的?苏红为什么这么伤心啊?课件出示:因为( ),所以苏红伤心地哭了。引导学生补充句子。(板书:弄脏)教师引读苏红的话,“我的画弄脏了,另画一张来不及了。”看着自己满意的作品变成了这样,苏红伤心地说——自己这么喜欢的画,不能参加明天的评奖了,苏红难过地说——虽然爱画画的苏红很想参加明天的比赛,但再画一张来不及了,所以她哭着说——

3、看到苏红这么伤心,爸爸是怎么帮助她的?自由读第7自然段,在书中画出有关的语句。这个办法是爸爸一下子想到的吗?从哪看出来的?(仔细)爸爸是经过认真地观察,仔细地思考,才提出的建议。指导朗读爸爸的话。

4、在爸爸的建议下,苏红的画又一次发生了变化,这回变得怎么样了?苏红的心情有事怎样的?指名读第8自然段。(板书:更有情趣)苏红听了爸爸的建议,是想了想才动笔的,她可能会想什么呢?当作品完成后,苏红满意地笑了,这一次的满意里包含着什么呢?

5、一幅弄脏了的画,现在变成了一幅更有情趣的画,于是爸爸说——齐读爸爸的话。听了爸爸的话,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如果你是苏红,听了爸爸的话,你想对爸爸说什么呢?请你写在书中的空白处。

6、请同学们读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你发现了什么?这种写法叫前后照应,以后我们在写作文时可以学习这种写法。

三、总结

一次小小的插曲,不但让苏红得了一等奖,也让苏红和我们都明白了一个道理,生齐读: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同学们,要想坏事变成好事,不但要有认真思考的精神,还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以及要学会换个角度去看问题。

四、作业

课后,请大家回想一下自己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如果有,可以简单地写一写;如果没有,可以写一写学完本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苏红的画

满意—— 弄脏——更有情趣

篇3:教科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

1童年的泥巴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熟悉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能回答课后题。

2理解课文内容,能给课文分段。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熟悉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能回答课后题。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能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1导入。

2范读,思考,给课文分段。

3自读课文,读准,找出不理解的词,读准。思考:课文中的我们干了什么?

4同桌互读讨论问题,并互相纠正,读准。

5指名读课文,分段读,纠错,词语理解指导。

6再读课文

(1)找出课文中的童谣。

(2)捏泥巴捏了什么。

(3)给课文第二大段分两层。

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与练习。

8读课文检查:

(1)指名读课文。

(2)填空组词:

三五() 活()活() 开()破() 狼()虎()

爽()舒)() 无()无()。

(3)根据课文填空:

()的大肥猪 ()的长耳兔 ()的小绵羊 ()的老爷爷 ()的老奶奶 ()的新媳妇。

9小结:课文内容、写法、思想感情。同时指导理解文中“这风一样的日子”的意思。

10板书:

童年的泥巴

一(1、2)总写:童年生活让人留恋

二(3、4、5)分写童年的美好生活3、4捏泥巴5吃泥烘烤

三(6)总写童年的日子像风一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能说说课文写了童年的什么事。

2掌握本课12个生字的音、形、义及相关词的意,掌握5个生字的音。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掌握本课12个生字的音、形、义及相关词的意。

教学过程:

1指名读课文。

2复习:

(1)给课文分段。

(2)给课文第2大段分层。

(3)说说课文写了童年的什么事。

3指导读课文练习。

4同桌互读课文练习,读准。

5生字生字学习检查与指导:

撒(多音字)

狼 虑

狠 虚

6感情朗读课文表演。

7找出课文中的童谣,并搜集你知道的童谣,同桌交流。

2雨后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2、正确认读16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海、洋、样、妹、两、粗、提”。

3、感受雨后兄妹俩嬉戏的快乐情境,体会哥哥对妹妹的关爱之情。

重点;感受雨后兄妹俩嬉戏的快乐情境,体会哥哥对妹妹的关爱之情。

难点:感受雨后兄妹俩嬉戏的快乐情境,体会哥哥对妹妹的关爱之情。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一、导入(启发思维,唤起学生生活体验)

1、师:咱们班的小朋友最聪明,看看谁能借助拼音把这几个词语度的又快又准!

(展示词语:雨后广场水花糟糕)

理解“糟糕”:糟糕是什么意思呢,谁能给大家讲讲呢?(师及时点拨,随时鼓励)

3、看了这几个词,你想到了什么事呢?说给大家听听吧!(生畅所欲言)

师:大家都曾有过玩水的快乐,著名作家冰心奶奶把小朋友玩水的欢快情景写成了一首诗,说不定,诗中还有我们的影子呢!大家想不想读一读呀?(板书:5 雨后)

二、指导朗读

一)、攻克第一关:正确朗读。

1、听读,初步感知。

2、领读。

3、自己读(学习方法:不认识的字圈起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4、读给大家听,喜欢哪节读哪节(师生互动评价,标准是是否准确,有无掉加字)。

二)、攻克第二关:流利朗读。

师:喜欢这首儿歌吗?说说为什么喜欢。(自由说,注意强调说完整)

把诗歌读熟了,读流利了,就会更喜欢了。

1、合作读,互相读读比比(标准是是否熟练,声音是否大)。

2、比赛读,请人代替老师和大家比赛读。

3、师生接龙读。

三)、攻克第三关:有感情朗读。

师:咱们一起读了,老师真快乐,大家快乐吗?请大家闭上眼睛,听听歌里的小朋友快乐吗?(播放儿歌《水花花、泥花花》)

是啊,雨中的小朋友真快乐!请大家认真读一读诗歌的第一小节,看看大雨过后,广场上玩水的小朋友快乐吗?

1、哪一句看出来了?(发散思维,积累语言,指导说话“快乐得还像……一样”。)

2、大家说得真好,他们的确很快乐,自己试试看谁能把他们快乐的心情读出来。

3、自己试读。

4、组内读,读得好的别的小朋友可以给他加上动作演一演。

5、请小组表演读,好的给配上音乐。(乐曲未完,大家闭眼听,脑子里过电影别的小朋友会怎样玩水,说一说)

三、课外拓展。

布置个性化作业(任选一题):

1、背一背:把你喜欢的小节背给同学或父母听。

2、画一画:把小朋友雨后玩水的情景画成一幅画和同学们交流。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卡片出示生字,开火车检查。

二、学习写字

1、出示要会写的字,指名读。

2、小组内识记生字。

3、全班汇报。

4、给生字组词。

5、观察田字格里字的位置,想想怎么写好看。

6、描红,试写。

7、小组内互评,谁写得好,好在哪儿。

5

篇4:教科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篇记叙文,文章的前半部分是夏老师的一个亲历的故事。这个故事除了表现母爱是人间最伟大的爱以外,更为重要的是引起读者对盲人群体乃至所有残疾人的关注,呼吁健康人应意识到自己身上的社会责任。从这个角度,本文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从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体察到他们内心的情感变化。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是小学阶段的过渡时期。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应该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不但能够学到语言、文字方面的知识,也能受到情感、道德方面的教育。

设计理念:

1、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

2、创设一个充满爱的生活化的课堂氛围,创设一个充满个性色彩的自由化的课堂情境,设计谈话导入,诱发兴趣,品读课文,感悟体验等环节。

3、设计读的训练,以读贯穿始终,并重视读的过程和落实语言实践的过程。朗读的形式多种多样,自由读、同桌互读、默读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默读课文,提高阅读速度。快速理解文章大意,认识文后8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采取“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自主的阅读活动中了解故事内容,体会主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盲道上的爱”,加强奉献爱心、关爱残疾人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默读课文,提高阅读速度。

难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加强关爱残疾人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准备:课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提问:你觉得自己是幸福的孩子吗?

2、师:因为我们有着健康的身体,有着父母、家人的关爱,沐浴在爱的阳光下快乐、健康的成长,所以我们是多么的幸福啊!可是,在我们的周围却有着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生活在黑暗的世界里,看不到万物的美丽,与我们相比他们是不幸的,但他们却在一条普通的盲道上,寻找到了爱的足迹。现在就请跟随老师共同走进快乐读书屋,我们一同感受一下盲道上的爱。

3、出示盲道图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按着默读要求,再读课文,并在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标出序号。

3、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认读。

4、指名读文,说说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

三、理解课文,感悟真情

1、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我”为什么会脸红?

出示图片,理解重点词语“有碍观瞻”。

2、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①指导朗读:夏老师所说的话。

②说一说:你觉得夏老师她是一个怎样的妈妈?

(板书:母爱,无私而伟大)

③为了适应捐出双目后的黑暗生活,夏老师都做了哪些准备?

④当夏老师为女儿和丈夫表演走盲道时,她的女儿和丈夫为什么都哭成了泪人?

如果你是文中的那个女儿,看到你的母亲为你做了这么多,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如果你是文中那个伟大的妈妈听到女儿对你说的话后,你想对你的女儿又说些什么呢?

⑤理解“要是这条道连最起码的畅通都不能保证,那不是咱明眼人的耻辱吗?”

3、学习3――5自然段

①听过夏老师的故事后,我有哪些变化呢?

②理解“一种思念”、“痛与爱”的含义。

③板书:奉献爱心,关爱他人

④齐读最后一段,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对他的理解。

四、升华主题,拓展延伸

说一说在自己平时的生活中是否见过残疾人,心中有什么感受,当他们需要帮助时我们应该怎样做。

五、总结

这个世界是由爱维系而成的,爱无处不在,让我们在感受母爱无私而伟大的同时,把自己的爱心奉献给他人,让我们手牵手,心连心,让我们用实际行动,把爱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板书设计:

盲道上的爱

夏老师:清理盲道 叙述亲历

我:不好意思 深情关注

篇5:教科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

教材简介:

《字字皆辛苦》是教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快乐读书屋”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介绍了唐代诗人李绅的成长故事,并通过描写李绅创作《悯农》的过程,让人们了解他在创作诗文的背后付出的艰辛,感受他认真与刻苦的写作态度。教材充分体现了本单元教育学生无论学习或工作,都要脚踏实地、刻苦努力的主题。

设计理念: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整体感知、自我感悟、积累内化。本课设计除了学习教材上的文章外还引入与本课内容相关的两篇课外阅读材料,扩大学生课堂上的阅读量,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创设轻松愉悦的读书氛围,让学生快乐阅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2、通过阅读了解李绅生活艰苦,读书、写作刻苦认真的态度,学习他踏实认真做事的优秀品质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3、认识本课10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感受李绅在艰苦条件下,仍坚持读书写作的刻苦认真的态度。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具准备:

《悯农》诗文、插图;《观书有感》诗文、插图;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都已经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了,相信在大家的记忆中一定有许多优美的诗文吧!今天老师也为大家带来了一首诗。出示《悯农》(引导生齐读。

2、作简单介绍古诗:这首诗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李绅所作的《悯农》中的一首,整首诗通俗易懂,短小精悍,成为了流传千古的名诗,诗文中“谁知盘知餐,粒粒皆辛苦”也是家喻户晓的名句。正所谓“名诗传千古” 。(板书:名诗传千古)

3、引出课题:人们在赞美这首诗的同时对作者李绅更是赞叹不已,说他写的诗是“字字皆辛苦”。(板书:字字皆辛苦) 用古诗导入,再通过诗句中“粒粒皆辛苦”引出课题《字字皆辛苦》为学生理解课题奠定了基础,简练的导入与课文内容紧密相关,这样会激发学生对课文产生好奇心,引发学生读文欲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通过学生自由读文,对课文有了初步感知,为下面课文的理解和朗读奠定基础。

三、精读重点段,交流点拨

学习第四自然段,体会李绅创作诗文时所付出的艰辛。

1、学生朗读文中第四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李绅在创作《悯农》这首诗时到底付出了怎样的辛苦,并将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画出来。

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读文感受,教师适时点拨。 有这样两点预设;

生:反复修改 教师点拨:在这反复修改的过程中,李绅要付出许多辛苦,可见他写作时态度是多么认真!

生:想啊、改啊!

教师小结: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付出这么多辛苦才创作出了这首诗,这可真是“字字皆辛苦”尊重学生个性化体验感悟,让学生自主阅读感悟,理解文章重点,帮助学生养成边读、边想、边悟的良好读书习惯。

出示《悯农》。

1、学生先自由读古诗,再指名读古诗。

2、引导学生体会两首诗都表达了李绅对劳动人民的真挚同情与关爱。将《悯农》介绍给学生,可以拓宽学生知识面,加深对教材文本的认识与理解。

四、感悟其它段落

1、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文章的前三个自然段。

2、学生交流、汇报读后感受。

3、教师随机板书:“幼年贫寒渡,艰境亦作读” 理解升华:李绅的童年是在贫寒中渡过的,但无论在多么艰苦的环境中他都依然坚持读书写作,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真是太令人佩服了! 培养学生概括表达能力以及快速阅读捕捉信息及时反馈的能力。

五、品读诗文,回顾全篇

1、教师和学生一起读一读这首诗,回顾全文,品味意境。

2、鼓励学生尝试背诵。 以诗文概括课文内容,运用朗读、背诵小诗来回顾全文,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体会诗文精炼的语言特点。

六、轻松识字,快乐检验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识记文后生字,比一比谁记得最快。

2、学生自由识字。

3、检查学生识记生字情况,教师出示字卡,学生抢读。

通过用“比一比”“看一看”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内识记生字,激发学生识记生字的兴趣。

篇6:教科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字,认识8个字。正确读写“卢沟桥、拱桥、建筑、石柱、难忘”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3、通过对卢沟桥和卢沟桥狮子的了解,激发起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历史的责任感。学习边观察边想象的观察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卢沟桥狮子的特点。

教学难点:激发起学生对历史的责任感。

第一课时

目标:1、初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整体感知课文。

2、学习课文的第1、2、3自然段,了解卢沟桥狮子的特点,学习边观察边想象的观察方法。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预习:1、熟读生字。

2、读通课文,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

准备:小黑板——卢沟桥、拱桥、建筑、石柱、难忘

教学过程:

1、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都在哪见过石狮子?那些石狮子是什么样子的?

2、指名生回答。

3、师:今天我们一起去卢沟桥看一看,那里有众多的石狮子,非常有意思。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整体感知课文

1、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2、指名生分自然段读课文,随机纠正错误的读音。

3、用小黑板上的生字检查生字的读音,重点检查下面的字音:

甚、柱、筑:声母都是卷舌音;

厘、卢、联:声母都是边音“l”

概:读“ɡài”,不要读成“kài”

4、读词语:卢沟桥、拱桥、建筑、石柱、难忘

5、生再次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介绍的卢沟桥的狮子有哪些特点?

6、读后指句回答。

三、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第1自然段,其余学生思考:从这段的介绍中你对卢沟桥有什么了解?

2、指名生回答。

3、自由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卢沟桥的狮子多得难以数清?

4、指句回答。

5、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四、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思考:卢沟桥的狮子怎么有意思?作者是怎么描写出来的?

2、按照“学法尝试”中的思想读一读、想一想,再想象一下。

3、集体交流。

(1)议一议:这段描写中,哪些是作者看到的?哪些是作者想到的?

可抓住下列词语引导:长吼、专心听、偎依、熟睡、做游戏,说说你想象到什么情景?

(2)比较“有的……有的……”这一组句子前后半句有什么异同。

(3)教师相机引导:这段文字先讲所看到的样子,再讲所想象到的。

(4)当你看到狮子的样子时,说说你想象到的情景是怎样的?

师:正因为作者给不动的石狮注入了动作与情感,使它活起来了。由此可知,写作时,我们要展开丰富的想象,把静的写成动的,把无生命的写成有生命的,这样文章才生动形象。

4、演一演:卢沟桥的狮子这么活泼、威武,请同学们根据课文的描述来演一演。

5、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五、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1、齐读课文第3自然段。

2、思考:这段话总结出了卢沟桥的狮子有什么特点?

3、指名回答,结合第2自然段理解“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4、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六、布置作业: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了解卢沟桥的历史地位,激发学生对历史的责任感。

2、识记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3、课内拓展。

教学准备:小黑板

预习:收集卢沟桥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朗读或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2、指名说说: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狮子“大小不一”,又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狮子“形态各异”?

二、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

1、学生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

2、卢沟桥的出名不仅是因为石狮子多,各具情态,它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谁能把它讲出来?

(1) 收集资料讨论、理解。

(2) 集体交流。

师相机补充“七七事变”的历史,了解卢沟桥的历史意义,是我国人民反抗侵略者永不屈服的写照。

(3) 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段话。

(三)总结课文,课内拓展

1、读了课文,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指名回答。

2、课内拓展:卢沟桥的狮子只有这些形态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课文中的省略号。)卢沟桥的狮子确实是姿态万千,各不相同。如果你是卢沟桥的设计者,你还会设计出怎样的石狮子?把你想象到的写下来。

四、识记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识记生字字形。

(1)生生之间互相交流: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的字形。

(2)集中指导:

“拱、柱、淘、忘”都可用形声字的规律识记字形;

“卢、异、建”可以分别与熟字“户、导、律”区别字形来识记。

2、指导书写。

(1)生各自观察这些字在书写时哪些部件、哪些笔画容易写错,怎样写这些字才美观?

(2)集中指导。

有大有小

卢沟桥的狮子 有的……有的…… 大小不一

有的……有的…… 形态各异

还有的……

篇7:教科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教材简析:

《马拉松的故事》讲述了雅典士兵菲地皮茨在马拉松战役中3次长途奔跑传递战争信息,因体力耗尽而牺牲的英雄事迹。人们为了纪念这个爱国英雄,将其奔跑的距离定为奥运会长跑比赛中的马拉松赛跑。故事传递了这样的思想:这个奥运会的比赛项目表现人类共同的心愿――对祖国的热爱、对和平的向往、对自由的追求。 设计理念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识字量不断增加,阅读理解能力不断提高,而且渐渐具备了在读中分析、概括,抽象、归纳的能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阅读,了解马拉松赛跑的由来,明白人们称这项运动的优胜者为“最伟大的运动员”的真实含义。

3、深刻体会雅典英雄菲地皮茨的爱国精神。

4、认识“役、讯、忡”3个生字,积累文中的成语和有启发意义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体会人们称马拉松运动优胜者为“最伟大的运动员”的原因。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马拉松赛跑图片或视频、古希腊地图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在体育比赛的田径项目中,有一个项目叫做马拉松赛跑。(出示马拉松赛跑的图片或视频)现在正在进行的,就是一场激烈的马拉松赛跑,你知道马拉松赛跑的距离是多远吗?你知道人们为什么称马拉松运动的优胜者为“最伟大的运动员”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马拉松赛跑背后的故事。(师板书课题:马拉松的故事)

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课件出示要求) 自读要求

2、自读课文,不会的字词查词典,适当做记录。

3、边读边思考:课文的主人公是谁?主要讲了他的什么事?

4、简单交流自读思考的问题。 谁来说一说,课文的主人公是谁?主要讲了他的什么事?

通过学生的交流、补充,得出如下结果: 课文讲述了雅典士兵菲地皮茨在马拉松战役中3次长途奔跑传递战争信息,因体力耗尽而牺牲。人们为了纪念这个爱国者,将他奔跑的路程定为奥运会长跑比赛中的马拉松赛跑的距离。

三、精读品味,自由交流

1、默读全文,完成下面两题中1个题,要求边读边批注。

(1)默读、填表: 菲地皮茨的奔跑〖奔跑的原因〖人物的表现〖内心的想法

(2)菲地皮茨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2、全班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

教师扣住描写菲地皮茨3次传递信息的句子,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联系实际深入思考,谈体会。

菲地皮茨是一个有顽强毅力的人。

文中相关的语句;

①“菲地皮茨以顽强的毅力,在两天之内,跑了150多千米到达斯巴达。”

②“无奈,菲地皮茨又不顾疲劳,夜以继日地跑回雅典转告这一消息。” 在学生谈看法时,老师相机点拨:一来一回就是300多千米,大大超过人的体力极限,是什么力量让他“夜以继日”?联系你的生活实际,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想些什么,菲地皮茨又会想些什么?”

是啊,正是维护民族尊严,保护自己祖国的神圣的使命感在支持着他,是顽强的意志,是对祖国的热爱在支持着他,让他奇迹般地完成了任务。你还觉得他是怎样的人?

菲地皮茨是一个热爱祖国、向往和平的人。

文中相关语句

为了尽快把这振奋人心的喜讯报告给雅典城内忧心忡忡的居民,军队指挥官又派菲地皮茨到首都去报告喜讯。当抵达雅典时,他已筋疲力尽。面对盼望已久的人群,他竭尽全力高呼:“欢乐吧,我们胜利了!”

从马拉松河谷到雅典城,只有42千米,“飞毛腿”菲地皮茨为什么会倒下?面对近在咫尺的人群,他怎么还要竭尽全力?他心里想的又是什么?这是一个怎样的人哪? 预设:菲地皮茨是在已经跑了300千米之后,又跑的42千米,所以才累倒的`;面对近在咫尺的人群,还要竭尽全力高呼,说明他已经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菲地皮茨心里想的就是维护民族尊严,保卫祖国。他是一个为了保卫祖国而勇于献身的人。

师生共情:为了让同胞更快听到胜利的喜讯,他不断加大奔跑的速度,使身体受到极大的损伤,他是在击败敌人的欢呼声中牺牲的,他是在――(生)完成了3次传递信息任务后牺牲的,他是在超越人体生理极限运动后牺牲的。在他的身上闪烁着热爱祖国、向往和平自由的光芒。

篇8:教科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篇民间故事,讲张石匠手艺高超,但是总喜欢自夸,在与一个小伙子比试手艺时,连连失败,他服输了,愿拜小伙子为师。故事告诉我们,技艺是没有止境的,人应该谦虚谨慎,不断地学习和锤炼,才会精益求精。

设计理念

以读为主,读思结合,引领学生走入文本所描述的情境之中,层层深入地体悟张石匠内心的变化过程,同时,对文本进行有机拓展,通过想象等方式丰富文章的内容,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使故事内容、人物性格特点以及蕴涵的道理都深深地印在学生的心中。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故事内容,懂得艺无止境的道理。学习张石匠知错就改和小伙子谦虚的美好品格。

3.领悟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揣摩人物的性格特点,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述出来。

4.认识“捺、啧、档”3个生字,正确书写“碑、输、楷”等11个生字,读懂带生字的词和重点语句。

教学重、难点

揣摩人物的性格特点,体会艺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谈话导入,读题质疑

1.导入:在民间,有许多擅长某些手艺的人,我们统称为工匠。在太行山脚下就有一位张石匠,他手艺高超,远近闻名。有一天,在他的身上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则民间故事。(板书课题)

2.审题:看文题,可知本文记叙的主要内容。拜师学艺,是很平常的事,张石匠拜师有什么特殊之处呢?

【从课题入手,在平常中寻不平常,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他们思考、提问的能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下面就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看谁能把文章读得准确、流利!

1.给足时间学生自由读书,读中圈出生字新词,并自认自读。

2.指名分段读课文(激励赛读),师生共同围绕是否读得正确、流利进行评价(在读中老师注意指导学生纠正读中的问题)。

3.交流:读了课文,你有什么话要说?(可以是内容概括,可以是对人物的看法,也可以是初读感受等。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引导,以便不断找准新的交流切入点。)

【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时间,重视读中的点拨与评价,能增强学生读书的主动性,训练的实效性;及时引导学生交流读书收获,提高学生读书能力,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

三、细读对话,初识人物

过渡:同学们读书很认真,也很善于思考,下面,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看一看手艺高超的张石匠心甘情愿地拜小伙子为师的前因后果。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1-5自然段,把张石匠和小伙子的对话画出来,仔细地读一读。

1.学生自由读1―5自然段,边读边批画。

2.展示对话内容,引导学生仔细品读。

忽然来了一个小伙子,毫不客气地插嘴说:“师傅,话别讲绝了,天外还有天哪!”

张石匠咧咧嘴说:“我干石匠的时候,你还没见过石头呢。”

小伙子瞅了张石匠一眼,不急不恼地说:“手艺高的人我见过,可没见过像你这么傲的。”

张石匠沉下脸说:“怎么,你还懂点手艺?那咱们就比试比试,让大家评一评谁是高手。”

张石匠艺高气粗地对众人说:“今天我俩见个高低,输了我拜他为师。”

3.交流:在他们的对话中,哪句话给你的印象最深?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

4.学生发言,教师引导、点拨。(板书:张石匠骄傲)

5.引导学生抓住话语前面的提示语,想象当时人物的内心活动,把对话读出味道,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1)学生自由练读。

(2)同桌分角色读。

(3)展示读的情况,指名读,鼓励学生带着表情、动作读。

【通过反复品读人物对话,能使张石匠和小伙子的形象和性格跃然纸上,有利于学生对两个人物形成鲜明的印象。】

三、观看比试,品赏结果

谈话:既然张石匠看不起小伙子,小伙子也毫不相让,那就只有通过比试来见个分晓了。请同学们读6-9自然段,看看张石匠和小伙子比试了什么?结果怎样?

1.学生自读、思考,并边读边圈点批画。

2.交流:师随机板书:刻碑洗字刻东西

3.指导学生读描写张石匠和小伙子刻碑洗字的句子,读出各自的特点。比一比,谁刻得好?并说明理由。

重点品读下面两个句子:

(1)“活干得干净漂亮……丝毫不走样。”特点是:照样子临刻,“笔笔匀称,秀丽端正,丝毫不走样。”

(2)“只见那字个个如龙飞凤舞,似有惊涛骇浪之势。”特点是:看了几遍就自己刻,气势非常,干净利落,分毫不差。

4.学生交流,教师点拨。(各有特点,但小伙子刻得更好。理由:A辈菔槟讯却笥诳书;B笔褂玫目谭难度大;C狈趾敛徊睢#

5.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抓住描写两个人刻字时的四字词语,有感情朗读,读出味道。

【突出以读为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比较,在读中想象,张石匠和小伙子所刻的字的特点便随读而出。这样不需教师作过多的讲解,学生就能对比试的答案了然于心。】

第2课时

一、再次比试,感受输赢

谈话导入:经过一次比试,张石匠认输了吗?(没有)(教师板书:不服气)那么,第二次的比试结果怎么样呢?请同学们读第8、9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书,品味描写再次比试的部分。

2.学生交流,深入悟读。教师提问:在两人拿出作品之前,用同一个词“不慌不忙”写了两个人的神情,从这个词中你读出了什么?(两个人都胸有成竹,说明他们都是艺高胆大)从观众表现中的哪个词说明他们艺高?(“连声叫绝”“啧啧称赞”)。

从中,我们感觉到,张石匠和小伙子的手艺确实都是了不起的!

3.如果你是张石匠和小伙子比赛的裁判,你觉得谁刻得好?并说明理由。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学生发表看法的过程中,适时地引入描写两人所刻出的石链和石算盘的句子,再一次在品读中感受两个人技艺的高超。)

4.从当初的约定,到今天的比赛,在3天的时间里,张石匠和小伙子各是怎么想的,怎样准备的呢?请同学们选择一个角色,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写一写他们3天的准备过程。(提示学生学习课文的描写手法,抓住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进行描写)

5.指名读一读所写的内容。

【此处的教学,重在引导学生透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课文空白处的补白,更深层次地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二、读出因果,感受人品

谈话启导:“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张石匠此时还有什么话说呢?请同学们自由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书。

2.交流:(教师板书:自愧不如)

3.这就是张石匠拜师的故事,对于他的举动,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耿直、守信、知错就改、有胸怀)

4.你从小伙子的话语中明白了什么道理?(板书:天外有天艺无止境)

5.齐读最后一段。

三、回顾课文,拓展延伸

1.学生自由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2.学生认读和书写生字。

3.课后搜集与本文有关的“谦虚谨慎”“艺无止境”等方面的格言警句。

板书设计

8张石匠拜师

刻碑洗字刻东西

看不起――――――不服气――――――自愧不如

天外有天艺无止境

篇9:教科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有序的排列词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熟记有关“廉洁自律”的成语和名言,增强“廉洁自律”的意识,激发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积累有关廉洁自律的成语及名言。

三、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一些有关廉洁自律和勤俭节约的名言、成语、故事,记在积累本上。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练。

此项练习旨在引导学生有序排列词语、逻辑思维能力。

(1)指导学生读题,明确题目要求。

(2)引导学生注意词语间的逻辑关系。大多涉及一个过程中各阶段的先后顺序。

(3)学生按先后顺序排列词语,并说明理由。

2、日积月累。

此练习旨在引导学生学生理解词意,积累词语、名言的同时,了解廉洁自律、清正廉洁的。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初步理解词语及名言警句的意思。可以指导学生用抓重点的词和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等方法理解这些词语和名言警句的意思。

(4)小组内检查朗读,对读得好的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扬他。

(5)练习背诵。

(6)扩展积累,朗读或背诵课前搜集的有关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成语名言,初步理解其含义,从中感悟其。

(7)比一比,看谁积累的多。

第二课时:

1、知识窗。

(1)介绍徐向前元帅的简历及相关资料。

(2)师生共同交流有关徐帅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小故事。

(3)学生谈感受,说的好的学生要给予表扬鼓励。

(4)学生说说每个清官戏的主人公分别是谁,以及故事的主要内容。

(5)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清官戏或故事,并谈感受。

2、大家一起来。

此项训练旨在培养学生开阔视野,关心时事的兴趣,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及合作意识。

(1)学生读题,明确题目要求。

(2)了解收集情况,教师进行指导。

(3)学生自由讨论,互相交流。

(4)教师指导编排方法。

(5)学生合作,编写目录或节目单,小组间传阅交流。

(6)汇报展示,学生。

(7)教师。

篇10:教科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教材说明:

本次口语交际属于情景交际,教材由四部分组成:一是交际的话题“安慰”;二是话题的内容和范围,即在什么情况下进行安危,怎样安慰;三是要掌握好安慰别人时的态度、语气;四是口语交际市的练习形式及方法。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口语交际使学生懂得怎样安慰别人,使其学会关心、帮助需要支持的人。

2、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文素养。3、指导学生善于。

教学重、难点:

1、学会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能够从上支持他们。2、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图片

教学流程:

1、创设情景,引出话题。

利用挂图,呈现机组需要安慰的画面,如,同学生病了、考试失利的、家里发生变故的……然后引出话题。

2阅读课本,弄懂焦急的内容和要求。

(1)自由读,看看有几层意思,可以引导学生概括地说说。

(2)弄懂题意后,教师示范练习,尤其让学生注意安慰时的态度要真诚,语气要有分寸。

3、即兴表演,自由练说。

(1)自主寻找合作伙伴。(2)确定自己感兴趣的话题。(3)分角色练习,小组内表演。

4、交流汇报,集体评议。

(1)弄清楚每组所选的话题,以便有的放矢的表演,。

(2)评议时要肯定优点,指出不足,要从内容上、表达的态度上、语言的表达几方面去。

5、教师要采用一定的鼓励手段。

6、进行。

篇11:教科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引导学生掌握把反问句换成陈述句。

2、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错乱的句子,训练组织句子叙述的能力。

3、积累名言名句。

4、阅读几体现为人类造福的中外神话,渗透为人类造福的。

5、通过举办为班级生活有困难的同学捐赠活动,培养学生帮助别人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把反问句换成陈述句。

2、如何排列顺序错乱的句子。

3、进行捐赠时,不要使受捐赠者的自尊心受到伤害。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搜集我国古代神话故事,和古希腊神话。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引导学生掌握把反问句换成陈述句的方法。

2、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错乱的句子,训练组织句子叙述的能力。

3、积累名言名句。

教学重点、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把反问句换成陈述句。

2、如何排列顺序错乱的句子。

3、培养学生搜集积累名言警句的兴趣和习惯,并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诲。

教学过程:

一、“练”的第一题

照样子换个说法再写个句子。

1、出示例句中的问句,引导学生读一读,注意这个句子是问句,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2、读后,请学生说说这个问句是什么意思。指出反问句无须回答的特点;

3、刚才同学们所说的意思就是例句中这个句子,把问句换了一种说法并加强了语气;

4、自由读第一句,试着自己换一种说法,然后汇报、;

5、小组内部独立完成第二、三句后,班级交流;

6、引导学生反复读这几个句子。

二、“练”的第二题

按适当的顺序排列句子。

1、先让学生自由读这几句话,边读边想,每句都讲了什么意思。找出这几句话的内在联系;

2、知道每句的意思后,再引导学生概括一下这几句话的内容;

3、小组讨论,可以按照怎样的顺序排列;

4、汇报交流;

5、指名按照排列好的顺序依次读;

6、完整地齐读这几句话。

三、日积月累

1、让学生自由读这两个句子;

2、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说每个句子都体现了什么意思;

3、老师简单介绍诸葛亮和爱因斯坦,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含义;

4、反复诵读这两句话;

5、拓展延伸:交流自己所搜集的有关要为他人、为社会造福的名言警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阅读几体现为人类造福的中外神话,渗透为人类造福的;

2、通过举办为班级生活有困难的同学的捐赠活动,培养学生帮助别人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进行捐赠时,不要使受捐者的自尊心受到伤害。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搜集我国古代神话和希腊神话。

教学过程:

一、知识窗

1、先让学生读读这些神话的名字,区分出哪些是的,哪些是古希腊的;

2、让知道这些神话的学生分别讲述自己所知道的故事。讲故事之后,请学生概括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想想这些神话中的人物是怎样为人类造福的;

3、让学生说一说,哪个神话是你最喜欢的,为什么?

4、:这些神话,无论是古还是古希腊的,都反映了同一个道理,那就是主人公都是为人类造福,这样才能流传千古,以至后人歌颂他们;

5、请学生把自己所喜欢的神话讲给家人或好朋友听。

二、大家一起来

(一)课前向学生发起倡议:为帮助生活有困难的同学或在社会上遇到困难的人,我们在班级的范围内举办一次捐赠活动

(二)召开讨论会,拟订计划,形成书面材料

1、举办这次捐赠活动的意义:为了帮助生活有困难的同学或社会上遇到困难的人,使他们能度过难关;

2、确定捐赠对象,弄清楚这个捐赠对象的生活方面的情况;

3、捐赠的钱物分配;

4、这次活动的具体时间、地点、人员分工(钱物的接收人员、登记人员、保管人员及捐赠人联系的人员等)

(三)开展捐赠活动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1、活动要有秩序;

2、态度要热情平等;

3、说话有分寸,不要使受捐助人的自尊心受到伤害;

4、这次活动的收获。

篇12:教科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1、识记本课的8个一类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知道引号的一般用法。

2、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小花的心愿。问,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理解小花美好的心愿,同时要明白什么才是美的真谛。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会并能运用8个一类生字,体会课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教学准备:

小花的头饰简单的课件。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会8个一类生字。

2、整体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各种各样美丽的色彩,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那种颜色,它会给你带来无限的遐想,有一朵小花也在憧憬着,向往着。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紫色的小花》。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老师示范读课文,学生标出生字的读音。

2、学生自由练习读课文,并试着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画出一类生字。

三、学习一类生字。

嫩:(1)初生而柔弱,娇嫩。嫩叶、嫩芽。

(2)事物烹调时间短,容易咀嚼。这肉片炒得很嫩。

(3)浅。嫩黄、嫩绿。

延:(1)延长。蔓延、绵延、延年益寿。

(2)时间向后推迟:迟延、延期、顺延。

(3)聘请:延聘。

诞:(1)诞生:诞辰。

(2)生日:华诞。

(3)荒、唐的,不实在的,不合情理的:虚诞、荒诞、怪诞。

黎:(1)众:黎民。黎黑、黎明、黎族。

滴:滴沥、滴答、滴溜溜、滴水石穿。

绽:裂开:破绽、皮开肉绽。

滚:(1)滚动,翻转:打滚。

(2)走开,离开:滚开、滚蛋。

(3)翻腾:大江滚滚。滚瓜烂熟、滚瓜溜圆。

栗:(1)植物或植物的果实:栗子、栗子树。

(2)发抖,哆嗦:栗然、不寒而栗。

四、巩固一类生字。

五、作业:书写一类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以读代讲,在读中感悟文章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多种形式来朗读课文,在读中理解课文含义。

1、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们读得准不准。读后找同学订正。

2、自由地朗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写出了紫色小花的美丽?并用笔画下来。

3、和大家交流一下自己画出的句子,仔细读读,体会小花的美丽。

4、在小组内来分工朗读课文,看看有没有不懂的地方,提出问题,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a、听完栗子花的回答,紫色的小花会怎么说呢?

b、“如果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一样的颜色,那就没有美了,”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5、分角色朗读课文。

6、表演课文内容。

二、作业:熟读课文,预习下一课。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生字,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听写一类生字。

二、做课后练习。

1、分角色朗读课文,再演一演。(课上已经完成)

2、读一读,注意加点的词语,从这些词语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3、读一读,联系句子,体会加点词语的意思。

舒展:不卷缩,不皱。

展示:清楚地摆出来,明显地表现出来。

4、选一选,做一做。

5、找一找,议一议。

读前面的五句话,讨论冒号和引号的用法。

(1)冒号和引号可以用在对话里

(2)有的词语加上引号就表示特殊的含义了。

(3)冒号有时也用来提起下文或解释说明。

(4)引用词语、句子时要用引号。

填标点:

(1)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2)信封上写着:河边公路8号,小乌龟收。

(3)本期古诗朗诵会时间:下周二上午8时。地点:学校会议室。

(4)我很喜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名言。

三、作业:用一类字组词写下来。

板书设计:

紫色的小花

头饰紫花:全世界都将是紫色的

栗子花:一切都是一样的颜色就没有美了

词汇积累:

娇嫩、延伸、诞生、黎明、水滴、绽开、滚动、栗子

篇13:教科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2、6自然段,默读课文,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和丰富细腻的想像,培养学生的质疑、表达、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培养学生养成主动质疑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老师想给你们看一些美丽的图片,想看吗?课件出示一组美丽的花儿图片,你们觉得这些花怎么样?(漂亮)老师告诉你,这些漂亮的花儿和你们一样,有自己的妈妈,有自己的学校。那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它们的学校?(想)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花儿学校》

(二)读文质疑:

学生默读课文,看看你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

(1)花儿们的地下学校是什么样子的?

(2)花儿们的妈妈是谁?

(3)花儿们的老师是谁?……

把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相继写在黑板上,这些问题会在我们接下来的学习中逐步解决。你们知道吗?泰戈尔写《花儿学校》时,己年近不惑,但仍以纯真的童心感受世界。那质朴的语言闪耀着写作的快乐,奇妙的想像充满了童真童趣。现在让我们走进花儿学校,去感受这些奇思妙想。

(三)精读解疑:

1、指名学生读课文,想课文中哪些自然段是属于描写的?(一、二、六自然段)

2、指名读一、二自然段

(1)边听边想:你知道了什么?六月的阵雨。哗啦啦,是什么词语?(ABB)你能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吗?它也是象声词,用这样的词语可以让描写更生动。(指导学生朗读)

(2)第二自然段只有一句话,这句话是一个什么句子?(拟人句)“冒出、欢天喜地”突出了什么?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欢天喜地是什么样的词语,你能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吗?

(3)课件出示课文后面想像涂色插图一,学生欣赏,在六月的阵雨中,花儿们笑着跳舞,它们在想什么、在说什么?它们在跳着什么样的舞蹈?引导学生自由想像说一说。(指导学生朗读。这句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天真烂漫)

3、指名读三、四、五自然段,出示涂色插图二,你来讲一讲,花儿们被老师罚站的故事。想一想,谁是它们的老师?老师为什么要罚站?花儿们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可以引导学生解决最开始提出的问题,学生可以大胆想像,用自己的儿童语言来进行描述。

4、指名读第六自然段。

(1)边听边想:你知道了什么?大雨来时花儿们更高兴了,雷电伴奏,花儿娃娃冲出来,你来猜一猜,穿着粉红衣服的是什么花?鹅黄、雪白的都是什么花?理解“磕磕碰碰”,这样的词语能再说几个吗?(AABB)

(2)课件出示插图,想一想花儿们当时在想什么?说什么?笑什么?引导学生放飞想像,自由描述。

(3)课件出示两幅图(阵雨和大雨)的对比,大家看一下阵雨时花儿们什么样?大雨时花儿什么样?通过这样的对比,你理解到了什么?对,其实这也体现了花儿们一种顽强的精神,环境越恶劣,它们越是冲出来,勇于向困难挑战,决不低头。能把你的理解读出来吗,指导朗读。

5、指名读七、八自然段,你还想提什么问题?出示插图四,想一想,说一说,花儿的家在哪里?是什么样的?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理由。指导学生朗读。难道你不知道它们为什么这样急急忙忙吗?是一个反问句,读出语气。

6、指名读最后一段,你知道了什么?想想花儿的妈妈是谁?学生讨论,汇报,随着学生汇报就解决了刚开始提出的问题“花儿们的妈妈是谁?”,充分理解最后一句话,指导朗读。

(四)拓展想象:

想一想,在花儿学校里还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说一说,写一写,小练笔。看谁想得奇妙,写得美妙。

(五)感悟积累:

轻声朗读课文,再次体会课文优美的意境。熟读课文一、二、六自然段,背诵下来,积累优美的词语。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希望你们也能用童心感受生活,用你们童真童趣的语言记录这美丽的世界。

六、板书设计:

大雨

阵雨冲出

冒出

欢天喜地

篇14:五年级教科版语文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文中一个生字“炭”,明白它的意思,并能组词。

2.学习作者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进行描写的广法。

3.文中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色及情趣。

4.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笔下的一年四季的不同的情趣。

教学时数:二课时。

基础知识:

炭 tàn (炭火)(煤炭)(生灵涂炭)(雪中送炭)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学习一、二类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习了哪些描写一年四季景色的文章或古诗?一年四季的景色各有各的特点,不同作家笔下的四季也是各有不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日本平安时代女作家清少纳言的随笔——《四时的情趣》。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三、自主学习生字。

四、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感悟文意,解析并诵读课文

1.给课文分段:每个自然段都自成一段。

2.这篇文章是按照一年四季的顺序进行描写的,从每段开头的第一句话就能看出来。

3.小组选择四段中你最感兴趣或最喜欢的一段自学课文。

要求:汇报时要讲出你所选择的季节的情趣在哪里。可

小组同学一起汇报,互相补充,也可推荐一个代表汇报。

4.学生汇报,读讲结合,读出四季的情趣。

5.总结:课文学完了,同学们发没发现,清少纳言在这篇文章中,语言有什么特点。

A 每段中都有一个“”——精练,真实,朴实。

B 这是很有意思的、也是很有趣味的、也有意思、不消说也都是特别有意思的、这是不大好看的——语言自然,随意,真实。

C善于捕捉并描写一些细小的、微量的、清淡的景象,都是淡淡的几笔,像一帧帧速写简笔画,表达一种优雅、微妙的情怀。这里没有壮观浩大的景象、强烈动感的景象;甚至作者无意或有意地回避“大景”,而钟情于这种细物微景、清淡物象。所以清少纳言的文字都不渲染,却非常耐读。一些其实人人都能发现的常识,她却津津乐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做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处理课后练习

读一读,写一写下列这些词语:

破晓 辉煌暗夜 减退 飘横 流萤 情趣 归巢

二、练笔,写写你眼中的“四时的情趣”。

三、布置课后作业

1.所学的生字抄写、组词。

2.抄写课后词语。

板书设计:

春:破晓

四时的情趣 夏:夜里

秋:今晚

冬:早晨

篇15:五年级教科版语文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具体的词句体会“四时”的情趣有什么不同,学习文章的表达顺序。

3.将文中“四时的情趣”与自己平时的体验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独特感受。

4.体会想象的妙用,训练了孩子们的想象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孩子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难点:

感受“四时情趣”的不同,学习作者的表达顺序。

体会想象的妙用,并能学以致用。

课时安排:

2课时。

相关资料:

选自《枕草子》,作者:清少纳言,原姓清原,因而姓氏用一清字。也许曾任“少纳言”(五品官)的,便取而为名,是当时的皇后身边的女官。清女出身于一个下等贵族之家

《枕草子》书名的意思是枕边的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文题切入,体现预习效果。

1.齐读文题,说一说,四时指什么?

2.看到这篇文章的题目,你愿意来猜一猜这篇文章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你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得流利、准确。

2.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课文的预习情况。

3.出示书后词语,要求会读会写。

三、再读课文,体会表达顺序。

结合课文每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四、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读题,导入课文。

1.齐读课题。

2.四时到底有什么样的情趣呢?我们来细细品析一番。

二、抓关键词句,体会四时的情趣。

1.指名读课文,边听边画出最能打动自己的“情趣”。

2.你最喜欢哪一种“情趣”?和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你喜欢它的原因。

3.逐段交流感受,在交流中指导朗读。

(1)“春天”体会出作者对颜色的细致描写。

(2)“夏天”暗夜里的萤火虫。

(3)“秋天”作者对鸟类及声音的描写很细致。

(4)“冬天”雪的描写。

三、体会写法。

1.为什么作者会打动你?你找到其中的原因了吗?

2.结合自己平时生活中的观察所得,谈一谈不同“时间”的动人情趣。

四、总结全文,点明想象的魅力。

想象,是指根据已有的见闻和生活经验,构想出不曾见过,或者从未出现过的形象或情景。

想象的方法很多,作文中常用的有:

(1)编创法。就是编制故事的情节。

(2)组合法。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事拼凑在一起,形成新的人物形象,新的事情,可称组合法。

(3)扩展法。所见所闻的内容是简单、抽象或粗糙、模糊的,借助想象充实,使其变得清晰、细腻、生动、形象,可称扩展法。

(4)梦幻法。借助梦境或幻觉描绘出眼前并不存在的情景,以表达某种愿望或抒发某种情感,可称梦幻法。

(5)推测法。是指根据已经知道的情景,借助想象推测出未知的情景。

作业:

书上所描写的“四时”情趣”和你平时的感受一样吗?写一写你心中的“四时情趣”。

篇16:五年级教科版语文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炭”一个生字,会写“紫、炭“2个生字,结合课文理解”破晓、微细、漂横、流萤“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提高想象力,自主发现生活之中、自然之中的美,感受一切美好的事物。

教学重点:

感受“四时情趣“的不同,学习作者的表达顺序。

教学难点:

体会想象的妙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回顾一下文中的“四时“是什么意思?

2.本文并没有壮观浩大、强烈动感的景色,而是一些细物微景,清淡物象,让我们带着想象的翅膀来更好的体会这四季的情趣。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快速默读,找出“四时”藏在课文中的哪些句子里?请同学们找出并画下来,读出每句话。

2.这些句子在每段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3.在作者眼中四季最美的是什么时候?

4.把四个句子连在一起看,这四个句子构成了什么句式?

5.全文是按什么顺序额描写的?

6.回顾一下四个清晰的段落。

7.结合课文解释一下“情趣”的意思。

下面我们就再次走进课文看看课文时如何来写四时的情趣的?

三、精读品悟

(一)首先我们来看看当下的秋天在作者眼中是什么样的?

1.轻声读描写秋天的段落,看一看作者写出了秋天傍晚哪些地方有趣。找一找,画一画,品味一下其中的趣味。

2.学生汇报,师板书:秋天 傍晚 :乌鸦归巢,大雁南飞,风响虫鸣

(1)我们如果把乌鸦归巢拟人化可以怎么说呢?

(2)大雁变得越来越小可以用几何中的变化来形容一下 ,是由什么变化成什么?

(3)寂静的夜里有了这些风响虫鸣,像是他们在做什么呢?

3.再读课文,看看哪些词或句子能体现出情趣。(生汇报)同时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一下这样的情趣。

4.再出声读一读,不同形式的读,去深刻的体会这里面的情趣。

(二)总结学法

师生共同回顾第三自然段的学法进行总结。

读、找、品、诵

(三)自学

师:运用这种学法小组交流学习其他三个季节哪些地方有趣,哪些词、句能体现出情趣,找一找,画下了。

1.生汇报第一自然段:春 破晓 :漂横的紫色云(板书)

(1)文中都出现了哪些色彩?这些色彩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早晨?

(2)哪个词最能体现出云的情趣?

(3)不同形式的读,想象画面的情趣所在

2.生汇报第二自然段:夏 夜里 :流萤(板书)

(1)在这样黑夜里,闪闪发光的萤火虫,想象一下这些萤火虫像什么?用一些形象的词来比喻一下。

(2)哪个词最能体现出流萤是有趣的?用你的体会去读读这句话。

3.生汇报第三自然段:冬 早晨:生火送炭

师:在这样寒冷的冬天里人们忙碌着,还会寒冷了吗?会变得怎么样呢?想象一下人们在分炭时会有什么交流呢?

不同形式的朗读,体会这寒冷的冬天了的那份温暖的情趣。

四、回读赏析

欣赏过这些清淡,细小的画面后,再通读课文,你发现“四时”的情趣有什么不同吗?

五、续读升华

下面我们看看在我们的古代人是怎样用诗句描写四季的?大屏幕展示。

春 晓 [唐。孟浩然] 暮江吟 白居易

春 眠 不 觉 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处 处 闻 啼 鸟。 半江瑟瑟半江红。

夜 来 风 雨 声, 可怜九月初三夜,

花 落 知 多 少。 露似真珠月似弓。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板书设计:

四时的情趣

时 春天 破晓:漂横的紫色云

间 夏天 夜里:流萤

顺 秋天 傍晚:乌鸦归巢,

大雁南飞,风响虫鸣

序 冬天 早晨:生火送炭

五年级教科版语文下册教案

篇17:教科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9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感受文中美景,体会景中所融入的积极、健康、快乐的情感,启迪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3、反复朗读,品味精练、准确、传神的语言文字之美。体会作者在描写景物时融入感情色彩的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品味语言美,感受文中美景,体会景中所融入的积极、健康、快乐的情感,启迪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教学难点:领会本文语言的艺术美,体会作者在描写景物时融入感情色彩的表达方式 。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

1、《早晨》是一篇散文,作者是 作家 ,其代表作品有 、、、等。

2、按拼音写汉字。

Ju gong jiao luan shun xi chun hou wei zi qiang wei se se fa dou

( ) ( ) ( ) ( ) ( ) ( ) ( )

3、检查词语:昂起 鞠躬 宫嫔 主宰 和煦

蜥蜴 惺忪 捕获 惬意 一帧

吮吸 醇厚 蚊蚋 蔷薇 瑟瑟 凋谢

字音:昂 嫔 煦 捕 惬 吮

4、理解词语:

宫嫔: 和煦:

惺忪: 惬意:

一帧: 醇厚:

蚊蚋: 得天独厚:

5、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1、提出中心话题:作者描绘了怎样的美的画面?作者是怎样将这样美妙的画面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请你细读课文,将自己的感受批注在相关语句的空白处。然后小组交流。

2、、作者描绘了怎样的美的画面?

1、太阳初升,带来光明部分,采用什么修辞手法,体会作者感情。

2、文中哪些句子描述了太阳升起后海面上的壮美景象。作者巧妙地用 的描写,写出了新的一天由 到 的变化,烘托 ,为后文做了 。表达了作者 。

3、太阳带给万物的快乐、美好的生活,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万物美好的生活。

4、文中融入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学习文章后,你得到了哪些收获?

五、作业

1、小练笔:和老师、同学或父母一起享受清晨、黄昏、雨后……然后把自己的所见所感记录下来。

2、阅读拓展:推荐阅读高尔基的作品:《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18:教科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篇幅短小,语言优美,富有生活情趣的小散文。文章生动地描绘了中秋节的晚上,全家人欢聚在花园里,吃月饼看月亮的情景。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和一个笔画: (卧钩),会写6个一类生字。

2、朗读课文,积累词汇和优美的语句。能讲述关于月亮的传说和故事,或能背诵关于月亮的古诗。

3、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甜蜜,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识字与写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2、识字教学。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我国有许多传统的节日,你知道哪些?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和中秋节有关的课文《中秋节的晚上》。

中秋节有哪些风俗习惯?一起来看看中秋节的晚上发生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2、小组内练习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语。

3、说一说,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事?

4、学习一类、二类生字。

(1) 本课6个一类字都是独体字,注意强调“心”“也”的笔顺。

(2) 用扩词和说句子的方法加强记忆。

(3) 了解“中”“心”的象形含义。

三.理解课文,朗读训练。

1、自由读课文,找出你认为写的好的句子或者不明白的句子。

(1) “天上的月亮又大又圆,妈妈的月饼又香又甜。”练习用“又……又……”说话。

(2) “月饼就像天上的月亮!”照例说几句话。

2、想一想:为什么“每个人的心里都那么甜蜜。”?

学生展开合理想象,体会美好的生活给温馨的家庭带来的幸福感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3) 轻声——“晚上”、“我们”“月亮”“天上”“看着”“吃着”“那么”。

(4) 感叹句——月饼就像天上的月亮!天上的月亮也是个大月饼。

(5) 重音——又大又圆;又香又甜。

板书设计:

看月亮: 又大又圆

心里甜蜜

吃月饼: 又香又甜

布置作业:调查其它传统节日还有哪些节日食品?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生字,熟读课文。

2、指导书写。

3、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练习读课文,读好重点句。

2)读生字卡片和词组。

3)交流布置作业内容。

二.写字练习,指导书写

中:竖在竖中线的位置。

心:注意三个点的位置以及卧钩的写法。

也:掌握好笔画间的结构。

三.完成课后练习

1、读一读,会写的写下来。

2、把带点的字读准确。注意区别平翘舌读音,和轻声的读法。

3、说一说。练习用“又……又……”说话;会说比喻句,表达完整的意思。

4、读一读。

(1) 教师范读,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内容和含义。

(2) 熟读四个词语,争取背诵下来。

篇19:五年级教科版语文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搜集资料、自己体验和相互交流,增进学生对大海的了解。

培养小学生亲近大海,亲近自然安的情感。

重难点

1.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大海。

2.能接上自己所了解的大海,各抒己见。

乐学善思办法

通过图片观察,让学生了解大海。

以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教学流程

一、创建交际小情景。

1.展开搜集的'图片2.播放歌唱大海的歌曲。

二、小组交流。

1.说说自己怎样了解大海的。

2.推荐歌颂大海的诗文。

三、全班交流所了解的大海。

1.边讨论边

四、自由发言互动心中的大海

五、作业:写一写大海。

板书

大海的图片

感动:大海的了解

互动评论大海

写一写大海

热门教案

学诗词

学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