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案【优秀9篇】,如果能帮助到您,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重点、难点
1.主要是讲授第1则、第2则、第3则、第4则、第5则、第7则、第8则、第9则选文。
2.引导学生领会孔子的生存智慧。
自主学习:
自读自译全文,并背诵。教师作辅导。
合作探究:
思考:
1、不知为不知,为什么也是“知”呢?
2、人为什么“过而不改”呢?
3、你怎么理解“欲速则不达”的?联系生活谈谈你的感受。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是说做事情贪图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的利益就成不了大事。孔子这句话有两个要点:第一个要点是做事不能贪图快。就如俗话所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口吃不成胖子,一步跨不到天边”。第二个要点是不能急功近利,要照顾到百年大计。“焚林而田,竭泽而渔”,都是只顾眼前利益、缺乏长远考虑的典型例子
4、孔子很强调“信”……试结合以下两则材料谈谈他所说的“信”的原则。(材料略)
提示:孔子说人必须讲诚信,这是就一般的原则而言的,不是无条件地推崇“信”。孔子讲诚信其实有一个前提,就是不违背道义。因此,我们不能把孔子张扬的“信”理解为一般的“言必信,行必果”。按照孔子、孟子的看法,德行高尚的人不一定会“言必信,行必果”。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论语·子路》)就是说,言语一定要信实,行为一定要坚决,这是不问是非黑白、只知道贯彻自己言行的小人啊!孟子则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公叔氏据蒲地反叛卫国,按照孔子的观念是无道的表现,所以尽管他为了脱身而答应蒲人不去卫国,结果还是到了卫国,并且把蒲地反叛的情形告诉了卫灵公。卫灵公问孔子说:蒲这个地方可以讨伐吗?孔子回答说:可以。灵公说:我的大夫认为不可以讨伐,因为现在的蒲是防御晋、楚的屏障,用我们卫国的军队去攻打,恐怕是不可以的吧?孔子说:蒲地的男子有誓死效忠卫国的决心,妇女有守卫西河这块地方的愿望。我所说要讨伐的只是四五个领头叛乱的人而已。
5、你对““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子在川上曰”有什么体会?
参考:
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一语:
意在言外,无限感慨。
不曰“不彫”,而曰“后彫”,文字直恁斟酌。(《四书评》)
评“子在川上曰”等章
天地之化,往者过,来者续,无一息之停,乃道体之本然也。然其可指而易见者,莫如川流。故于此发以示人,欲学者时时省察,而无毫发之间断也。程子曰:“此道体也。天运而不已,日往则月来,寒往则暑来,水流而不息,物生而不穷,皆与道为体,运乎昼夜,未尝已也。是以君子法之,自强不息。及其至也,纯亦不已焉。”……愚按:自此至篇终,皆勉人进学不已之辞。宋·朱熹《论语集注》)
或问:“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曰:“古说是见川流,因叹。大抵过去底物不息,犹天运流行不息如此,亦警学者要当如此不息。盖圣人之心‘纯亦不已’,所以能见之。”(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三十六)
《论语》形容道体之文,只是指点咏叹,不多著言语。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只就川上一指点,而道之活泼泼地无时不然者自见矣。如“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只就行事一指点,而道之活泼泼地无物不有者自见矣。“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就天时上指点咏叹,而道之充满流行、无往而非是者自见矣。真善形容道体者也。后儒著力在精微处说,反觉费语言。
(清·方宗诚《论文章本原》)
一、巩固练习
1、指出背诵《游 园 不 值》
2、指名说说《游 园 不 值》的意思。
二、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三、指导学习《宿新市徐公店》
1、(继续用补省略、换语序、看注释、看插图、查字典……)
学懂古诗。)
(1)题。板书后,“宿”,住。“新市”是地点,在现在的湖南省攸县。“徐公店”,姓徐的人开的客店,“公”,是对人表示尊敬的称呼。
(2)介绍作者。
2、学生自学古诗。
(1)自由读。自学6个生字,查字典理解词语。读古诗看插图想想哪些地方能自己读懂。完成《作业本》第1题
(2)检查自学效果
〈1〉认读生字
〈2〉检查
〈3〉指名读古诗,交流自己哪地方读懂了。
3、指导学习古诗:理解词语,读懂词句。
(1)理解第1句:
“疏疏”是稀稀落落、不密的样子。“篱笆”、“径”“深”各是什么意思?
回答后。教师讲:篱落,指篱笆;径,是指小路;深,远,很长的路。这句意思是:菜园边的篱笆稀稀疏疏,有一条小路伸向很远的地方。
(2)理解第2句:谁能说说“枝头”、“未成荫”的意。
枝头,指树枝上,未成荫,树叶长得还不浓密,不能遮盖地面而为树荫。这句诗的意思是:树枝上的花已经落了,但树叶还不很茂密,不能遮盖地面成为树荫。
(3)理解第3句:
谁能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教师讲述:“急走”是奔跑的意思。这诗句的意思:
儿童奔跑着追逐着黄色的蝴蝶。
(4)说出第4句,让学生说说这句的意思后,教师讲讲:
蝴蝶飞进黄色的菜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4、说出诗意,感受意境。
(1)自由朗读,试说说古诗的意思,同桌相互练说
(2)集体朗读,指名说说全诗的意思。
5、体会感情,背诵默写。
〈1〉讨论:这首诗描绘了怎样一幅图画面?作者表达怎样的感情?
〈2〉讨论后,教师小结:
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春夏这交儿童们在菜园里天真活泼地捕蝶嬉戏的生动画面,作者也受到感染,童心萌生,非常高兴。全诗充满欢乐。请大家用活泼、向上、欢乐的感情读,背诵诗歌。
〈3〉、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四、布置课堂作业
教学要求:能读懂古诗《宿新市徐公店》,结合诗句理解“疏疏、未成荫、急走”等词语的内容意思。
教学要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教具准备:投影。
教学反思
学生参加中华经典诵读,早已会背诵这两手诗,且课前两天就布置了预习,要求借助字典、《唐诗三百首》的等工具书,结合插图,开展自主学习。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教学中,一是凸显学生主题地位,引导学生交流已经理解的字词,说说诗句的意思,共享预习的成果,进一步巩固良好的预习习惯;二是注重学法交流和渗透,如理解“屐齿”,有写生说查阅了字典知道这是古人穿的一种皮面木底鞋,即点明“查字典理解法”;也有写生说看图上古人穿的木鞋自,点明“看图理解法”等等,诸如此类,教师适时总结推广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三是引导联系前三篇课文,尤其是《拣儿童多处行》中“海棠树”导及《早》一文中“梅树”描述,读“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感受春天的蓬勃生机,以及感悟字里行间作者喜爱儿童的感情。
但是不足的是,由于两课时的教学中还要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习字,完成练习,在培养想象力方面还不够,例如:诗人“小扣柴扉”为什么会“久不开”?园们紧闭,他会怎么办呢?诗人看到一枝红杏伸出墙来,也许会情不自禁地想象园内美景。结合看图,想象:园内会四怎样的景色呢?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学习第1、7、8、9、11、12、13则选文,引导学生领会孔子与弟子和平相处的精神。2、学习和掌握加点的重点字汇:夫子矢之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领会孔子与弟子和平相处的精神,领会孔子对弟子的关爱之情。2、理解句式“予所否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平等、友爱的师生之情,感受圣人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和掌握重点字汇:矢之 ……
难点:鉴赏9、13则选文
【教学时数】
二课时 课型:选修课专题
【教学方法】1、吟咏法,反复诵读;导读法 2、启发探究式
【课前准备】1、课前完成导学学案2、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使用一些内涵丰富、盔炙人口的成语,比如“欲速则不达”“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小不忍则乱大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道不同,不相为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等等。可是,你是否知道这些成语就出自孔子之口呢?你是否意识到仅仅是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就足以说明孔子的智慧之光依然在我们的生活中闪耀呢?
二、 语段解读:
(1)第一则:结合文章的内容,我们应该如何来对等自己的“无知”呢?
(2)第二则:根据文章的内容,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来看等自己的过错呢?
(3)第三则:孔子在这一句话中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发?
(4)第四则:(第六则、第七则)
同学们在读了“无欲速,无则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之后,联系自己的实际,能够得到哪些启示呢?
(5)第五则: 第八则:(第11、12、13则)
孔子善于从平常的事物和现象中,感悟出深刻的哲理,请同学们从文章中找出一到两处,简单谈谈自己的理解。
三、体悟探究:联系课后课后两则材料,孔子提倡“诚信”的重要性,其前提是什么?谈谈孔子所说的“信”的原则。
四、课堂小结:孔子的智慧最终落实为一种行动着的生动的精神,贯穿在立身处世的各个方面。它常常由平凡甚或平淡发端,渐渐至于伟大或神奇。它意味着远方,又是迈向远方的开始;意味着巅峰,又是攀向巅峰的起点。
【布置作业】:完成学案中的〖知识巩固部分
【板书设计】
补充材料: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下句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清华校训,两句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地,君子处世,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可以这样译为: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2、孔子路过一个叫蒲的地方,正好遇上公叔氏据蒲反叛卫国,蒲人扣留了孔子。弟子中有个叫公良孺的,自己带了五辆车子跟随孔子周游各地。他这个人身材高大,有才德,且有勇力,对孔子说:“我从前跟随老师周游在匡地遇到危难,如今又在这里遇到危难,这是命里注定的吧。我和老师一再遭难,可搏斗而死。”公良孺跟蒲人打得很激烈,蒲人害怕了,对孔子说:“如果你不到卫国去,我就放你们走。”孔子与他们订立了盟约,这才放孔子他们从东门出去。孔子是到了卫国。子贡说:“盟约可以违背吗?”孔子说:“在要挟下订立的盟约,神是不会认可的。”
卫灵公听说孔子到来,很高兴,亲自赶到郊外迎接。灵公问孔子说:“蒲这个地方可以讨伐吗?”孔子回答说:“可以。”灵公说:“我的大夫却认为不可以讨伐,因为现在的蒲是防御晋,楚的屏障,用我们卫国的军队去攻打,恐怕是不可以的吧?”孔子说:“蒲地的男子有誓死效忠卫国的决心,妇女有守卫西河这块地方的愿望。我所说要讨伐的,只是四、五个领头叛乱的人罢了。”卫灵公说:“很好。”但是没有出兵去讨伐的叛乱。
3、【原文】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1)矣?”子曰:“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2),硁硁(3)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4),何足算也?”
【注释】 (1)士:士在周代贵族中位于最低层。此后,士成为古代社会知识分子的通称。 (2)果:果断、坚决。 (3)硁硁:音kēng,象声词,敲击石头的声音。这里引申为像石块那样坚硬。 (4)斗筲之人:筲,音shāo,竹器,容一斗二升。比喻器量狭小的人。
【译文】 子贡问道:“怎样才可以叫做士?”孔子说:“自己在做事时有知耻之心,出使外国各方,能够完成君主交付的使命,可以叫做士。”子贡说:“请问次一等的呢?”孔子说:“宗族中的人称赞他孝顺父母,乡党们称他尊敬兄长。”子贡又问:“请问再次一等的呢?”孔子说:“说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坚持到底,不问是非地固执己见,那是小人啊。但也可以说是再次一等的士了。”子贡说:“现在的执政者,您看怎么样?”孔子说:“唉!这些器量狭小的人,哪里能数得上呢?”
【评析】孔子观念中的“士”,首先是有知耻之心、不辱君命的人,能够担负一定的国家使命。其次是孝敬父母、顺从兄长的人。再次才是“言必信,行必果”的人。至于现在的当政者,他认为是器量狭小的人,根本算不得士。他所培养的就是具有前两种品德的“士” 。
【教学反思】
1、 本专题要抓好背诵默写。
2、 第七则可以联系现实进行解读:在现实生活中,那些对自己要求轻而对别人要求中,那些要求别人苛刻,而要求自己却宽松,那些喜欢把责任推到别人头上的人,必然会招致诸多的怨尤,要改变这种情况,需从自己身上下工夫。
3、 第九则要理清比喻的关系。
4、 本专题的诚信观点,要联系课后“思考与练习”中的两则材料,让学生探讨明确孔子的诚信是在坚持道义的前提下,是在明辨是非的准则下的。
一、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小学 学科:语文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预习《宿新市徐公店》一课。
二、 教学课题
1、会写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悟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情景,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激发学生热爱古诗,热爱自然的情感。
三、 教材分析
《宿新市徐公店》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二年级上第一单元第二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依据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准确理解诗意,有感情地诵读诗句,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教学难点是通过朗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诗中描绘的是诗人住在新市徐公店所见到的生机勃勃的暮春景色。诗人运用白描的手法,把景物与人物融为一体,描绘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极富生活情趣,诗人的喜悦之情也尽在对景物、人物的描写之中。
四、 教学方法
本课是一篇诗作,短短二十多个字便向我们呈现了在美好春色中儿童捕蝶的快乐情景。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为了抓住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图文结合,从图悟文,感悟图文相通之处,理解诗意,进入意境。并采用自由读,范读,全班齐读、小组齐读、赛读、演读等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经历一个从不懂到懂,再到提高的认知过程。加上教师的适时点拨,相信学生一定能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乡野春色之美与儿童之趣,更深层的去领会与体味。
五、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认识诗人。
师:同学们,我们学习了《找春天》后知道了哪些春天的特征呢?谁能给大家说些描写春天的好词好句呢?(学生回顾旧识,积累词语)
师:春天实在是美呀,不但我们喜爱,我们的一位诗人朋友也十分喜爱春天还特地为自己在春天里看到的情景写了一首诗。你们想知道他是谁,看到了怎样的美景吗?
教师出示诗人图像及名称,教师介绍诗人。
百度百科:杨万里_百度百科
(学生会记起上学期学习的《小池》是他的诗作。)
二、看图说话,出示课题
1、教师展示课题图片,问:谁来说说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教师鼓励学生仔细观察,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中的景和事,肯定学生并将图中事物板书出来,。)
(通过看图说话,学生既能初步感知《宿新市徐公店》一诗中的事物,便于理解诗中所描写的情景,又能加强说话的能力。)
百度图片:
%cb%de%d0%c2%ca%d0%d0%ec%b9%ab%b5%ea&
-1&st=&pn=18&rn=1&di=56379966570&ln=1580&fr=&fm=&fmq=1330039988687
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pn18&-1&di
2fsoft%2fkjjl%2fxiaoxueyuwen%2f201004%2f3728.html&w1530&h1165&t9568&s644&tpjpg
2、你们又知不知道,诗人是在哪里看到到这美景的?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思考,同桌交流。
3、指名回答问题,教师引导理解。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我们一起看看诗人杨万里是怎样用诗来描写当时的情景的。
出示古诗,学生自由朗读,并圈出不认识的字。
2、学生提出不认识的字,全班认读“宿、徐、篱、疏、未”五个生字,学写“宿、徐、店、未、菜”五个生字。
3、全班朗读古诗。
三、再读感悟
1、学生听范读,思考杨万里是在哪里看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播放范读
百度视频:02古诗两首 宿新市徐公店 范读 二年级语文下册 - 爆米花网
2、学生自由朗读,找出诗中诗人描写的景物并用“—”标出来。
3、指名回答,诗人描写了哪些事物?(教师肯定学生答案并有序地板书出来。篱、径、树头、儿童、黄蝶、菜花)
4、教师引导学生从诗中找出诗人是如何描写这些事物的。根据学生回答,老师补充古诗,使古诗完整。
(这种从点到面的方法有利于学生记住重点,易于浮现诗中景物,从而忆起全文。)
5、四人小组齐读古诗,再小组交流诗句的意思。
6、汇报交流结果(按每行诗句出示插图,帮助学生理解感悟。)
7、指名示范朗读,教师肯定学生,并适时进行点拨:孩子在捕捉蝴蝶时是怎么样的心情呢?我们读的时候语气该怎样呢?当黄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找不到时,又是怎样的心情呢?
8、学生小组内比赛诵读。
9、各小组代表表演诵读。
四、作业
1、把古诗背诵给家长听。
2、把这首诗编成一个小故事讲给家长听。
六、拓展
欣赏其它描写春天的句诗名句
“杨柳绿千里,春风暖万家。”
“黄莺鸣翠柳,紫燕剪春风。”
“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
“春风一拂千山绿,南燕双归万户春。”
附教学板书: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 落 疏 疏 一 径 深 ,
树 头 花 落 未 成 阴。
儿 童 急 走 追 黄 蝶 ,
飞 入 菜 花 无 处 寻 。
六、 教学反思
《宿新记市徐公店》这首诗是一首景美情真的诗篇佳作。通过诗人对乡野春色中景物、人物的描绘,再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十分亲近,融为一体的感觉。学习之中,我注重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与感悟的适时点拨,使学生很自然的感受到了诗中的意境之美,运用多种方法激发了他们想象的翅膀,提高了他们想象力,品出了诗境的一些味道。但我发现,学生表述自己的感受时,有不少同学的观点是一样的,不能主动的表述出自己的真实感悟。因此,在以后的古诗教学之中,我一定要让学生独立思考,能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七、 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广东省 学校: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碧江小学 姓名:冯雪影
职称:小教高级
《宿新市徐公店》
教材分析:《宿新市徐公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诗篇为七言绝句,前两行写春天景色的特征,后两行写儿童的活动,描绘了幽静安逸的田园春光和儿童在菜地边追逐黄蝶的生动场面。
教学理念:
1.以读为主,注意诗文的声调、节奏,体会诗意及情感
2.注重体验,尊重学生对诗文理解和体验的差异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并背诵
2.学会诗中的生字,理解诗句
3.通过理解诗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诗句的理解,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趣
师:一年四季中,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景色,为什么?
生:我最喜欢冬天,因为可以堆雪人、打雪仗。
生:我喜欢春天,树绿了、花开了,很好看。
……
师:你们说的都很有道理,一年四季确实季季都很美,这节课,老师要带你们进入这样一个季节去领略大自然的美妙[课件出示:春末初夏图——未成阴的树、小径、蝴蝶、菜花]猜猜看,这是什么季节?(春天)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我是从树的样子,叶子长的还不茂盛。
师:面对这样诗情画意的景色,此时,你想怎样?
生:我想把它画下来。
师:面对这样诗情画意的景色,南宋有个诗人杨万里就诗情大发做了一首诗叫《宿新市徐公店》,同学们想学这首诗吗?
生:想……
板书课题《宿新市徐公店》,齐读。
二、知诗人,明诗意
1.师:你们知道杨万里吗?他是南宋诗人,我国古代写诗最多的诗人之一,以写山水、风光、自然景色为主。
2.师:你知道题目的意思吗?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生汇报
(住宿在新市姓徐的人家开设的旅店里看到的景象)
师过渡:诗人住在这家旅店里看到了什么呢?
3.自读,要求读准生字的音,读通句子,读后检查:出示生字,读准音,记住形
⑴说说你记住了诗中的哪些字?都用了什么方法?
⑵指导书写、描红、临写
⑶指名朗读、正音
三、解字词,明诗意
师:下面请同学们听老师读读这首诗,注意听准发音、节奏。
师: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看谁读的又快又准确。
生:自由读。
师:现在请你和你的同桌互读,如果他读得好就给他画个(微笑的表情),读的不好就画个(难过的表情)。
师:请得(微笑的表情)的同学举手,看来你们读的很认真,×××,你没有得到(微笑的表情),请站起来,老师再给你一次机会(指读),画(微笑的表情),没有得到(微笑的表情)的同学都站起来,老师给你们一次机会(齐读)话(微笑的表情)。
师:同学们读的很好了,愿意读的站起来,齐读。
师:你觉得这首诗大概写了什么?下面让我们认真学习,从而对这首诗了解的更清楚。
1.自由轻声读诗,边读边划出不懂的词或句。
2.分小组交流。
有哪些地方你不懂?不懂的地方请别的同学帮帮忙,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师:同学们讨论得真热烈,那么对刚才的问题,你弄懂了哪些 呢?我们来学习前两句(课件显示前两句诗)(齐读)。
师:你弄懂了什么?
生:篱落:篱笆。
生:疏疏:稀疏。
生:径:小路。
生:未成阴:树叶还不茂盛,还没能形成树阴。
师:我们把这两句话再读一遍,读完之后,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物?
生:在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树头上的花已经落了,但叶子还未长大,还没有形成树荫。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下面就请同学们再去读读后两句诗(课件显示后两句诗),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吗?
生:“急走”是很着急的走吗?
师:“急走”在这里指的跑的意思。
师:为什么黄蝶飞入菜花就无处寻了呢?
生:因为黄蝶是黄色的,菜花也是黄色的,所以黄蝶飞入菜花地就找不到了。
师:你能看图连起来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吗?(出示课件)
生:在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枝头上的花已经落了,但叶子还未长大,还没有形成树荫,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黄色的蝴蝶飞入金黄的菜花,再也找不到了。
师:带着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再朗读全诗,读出感情。
四、入诗境,悟诗情
师:这么美、这么有趣的画面你们想亲眼看一看吗?下面请同学们微微闭上眼睛,静静听老师读,在脑海里浮现画面,跟老师进入这如诗如画的新市徐公店。(配乐范读)
师:你看到了什么呢?
生:我看到了很长很长的小路和一棵叶子还没长大的树。
生:我看到儿童在追赶黄色的蝴蝶。
师:多美啊,看到这番景象,你想干什么?
生:想读
生:想画……
师:如果根据诗意作画,该画些什么?
生:要画篱笆。
师:篱笆要画的密还是松一点,为什么?
生:要画的松一点,因为诗中说“篱笆疏疏”,“疏疏”就是不密的意思。
生:还要画小路。
师:为什么?是怎样的小路?
生:要画一条狭长的小路,因为是“一径深”
……
师:现在,老师就把这个机会给你们,想读的读、想背的背、想画的画,尽情的表现自己。
五、作业
1.朗读背诵。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六、小结
多么美的一首诗呀,老师也陶醉了,其实大自然中像诗人写的这么美的景色随处可见,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善于感受美的心灵,就一定会找到。
板书:
宿新市涂公店
篱落 疏 儿童 急走
一径 深 黄蝶 飞入
树头 未成阴
重点、难点
1、主要是讲授第1则、第2则、第3则、第4则、第5则、第7则、第8则、第9则选文。
2、引导学生领会孔子的生存智慧。
自主学习:
自读自译全文,并背诵。教师作辅导。
合作探究:
思考:
1、不知为不知,为什么也是“知”呢?
2、人为什么“过而不改”呢?
3、你怎么理解“欲速则不达”的?联系生活谈谈你的感受。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是说做事情贪图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的利益就成不了大事。孔子这句话有两个要点:第一个要点是做事不能贪图快。就如俗话所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口吃不成胖子,一步跨不到天边”。第二个要点是不能急功近利,要照顾到百年大计。“焚林而田,竭泽而渔”,都是只顾眼前利益、缺乏长远考虑的典型例子
4、孔子很强调“信”……试结合以下两则材料谈谈他所说的“信”的原则。
提示:孔子说人必须讲诚信,这是就一般的原则而言的,不是无条件地推崇“信”。孔子讲诚信其实有一个前提,就是不违背道义。因此,我们不能把孔子张扬的“信”理解为一般的“言必信,行必果”。按照孔子、孟子的看法,德行高尚的人不一定会“言必信,行必果”。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论语·子路》)就是说,言语一定要信实,行为一定要坚决,这是不问是非黑白、只知道贯彻自己言行的小人啊!孟子则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公叔氏据蒲地反叛卫国,按照孔子的观念是无道的表现,所以尽管他为了脱身而答应蒲人不去卫国,结果还是到了卫国,并且把蒲地反叛的情形告诉了卫灵公。卫灵公问孔子说:蒲这个地方可以讨伐吗?孔子回答说:可以。灵公说:我的大夫认为不可以讨伐,因为现在的蒲是防御晋、楚的屏障,用我们卫国的军队去攻打,恐怕是不可以的吧?孔子说:蒲地的男子有誓死效忠卫国的决心,妇女有守卫西河这块地方的愿望。我所说要讨伐的只是四五个领头叛乱的人而已。
5、你对““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子在川上曰”有什么体会?
参考:
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一语:
意在言外,无限感慨。
不曰“不彫”,而曰“后彫”,文字直恁斟酌。(《四书评》)
评“子在川上曰”等章
天地之化,往者过,来者续,无一息之停,乃道体之本然也。然其可指而易见者,莫如川流。故于此发以示人,欲学者时时省察,而无毫发之间断也。程子曰:“此道体也。天运而不已,日往则月来,寒往则暑来,水流而不息,物生而不穷,皆与道为体,运乎昼夜,未尝已也。是以君子法之,自强不息。及其至也,纯亦不已焉。”……愚按:自此至篇终,皆勉人进学不已之辞。宋·朱熹《论语集注》)
或问:“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曰:“古说是见川流,因叹。大抵过去底物不息,犹天运流行不息如此,亦警学者要当如此不息。盖圣人之心‘纯亦不已’,所以能见之。”(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三十六)
《论语》形容道体之文,只是指点咏叹,不多著言语。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只就川上一指点,而道之活泼泼地无时不然者自见矣。如“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只就行事一指点,而道之活泼泼地无物不有者自见矣。“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就天时上指点咏叹,而道之充满流行、无往而非是者自见矣。真善形容道体者也。后儒著力在精微处说,反觉费语言。
【教学过程】
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
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描写春景的古诗?《咏柳》、《绝句》、《春晓》,这些古诗都从不同侧面、角度向我们展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和美丽。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有关描写春景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2、介绍诗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他一生为官清廉,为奸相所害,被罢官闲居十五年。他的诗大量吸收民间语言,描述细腻,形象鲜明,平易自然。因为他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自然景物也就更加真切感人,别有风趣。
5、下面光看题目意思:
宿:过夜。新市:地名
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作者住在新市徐公店时见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二、小组自学,初读理解。要求:
1.不理解的字、词划出讨论,初步理解每句诗意。
2.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丽。
三、导读古诗,感受诗意。
1.指名读,检查读的情况。
2.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提出来,一起讨论、交流。
3.齐读一、二句:
a.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什么特点?
篱落:篱笆。疏疏:稀疏。径:小路。深:深远
理解时“调”一下: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深向远方。
板书:篱笆一径
这句诗是作者站在徐公店外,远望到的。紧接着作者收回视线,从远望到近观,又看到了什么呢?
b.齐读第二句,又抓住了什么景物?
板书:树头
理解:树头:树枝头。未:没有。阴:树荫
为什么没形成树荫?(因为叶子未长大)。理解时应“补”枝头上的花已经落了,但叶子还未长大,还没有形成树荫。这一点,可见这一天天气怎样?(丽日当空,地面上有斑驳的树影,星星点点的光斑。)
c.同桌对说这两句诗意——指句说——齐读这两句(多媒体出示画面)
d.这稀疏的篱笆,长长的小路,叶儿不浓密的树,构成了一幅清新、质朴的农村景色图,你们看画面,这叫静态描写(板书)。在这一背景下,作者又看到一幅更为活泼生动的图画,那就是后两句所表达的。
多媒体出示后两句画面(齐读三、四句)
4、理解三、四句:
a.抓住哪些景?板书:儿童黄蝶菜花
走:跑。急走:快跑
诗意: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追到没有?
b.女生读第4句:
处:地方。寻:寻找。为什么无处寻?
诗意:黄色的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c.两句诗意连起来,指名说诗意
d.再看图(后两句动画图)这两句写儿童捕蝶的情景。“跑、寻”这叫动态描写(板书),儿童奔跑、扑蝶……读来使我们倍感亲切、耳目一新。
e.自由读全诗,体会诗人心情?
f.检查:指名读全诗,齐读
板书:喜爱
【板书设计】
诗 宿新市徐公店
情 喜爱
画:篱落、一径、枝头 (静)
画 追入
儿童黄蝶菜花 (动)
意 色:黄(绿)(黄)
【教材分析】
这首诗史作者在新市徐公店所见到的生机勃勃的暮春景色。作者运用白描的手法,把景物与人物融为一体,描绘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
【学生分析】
学生以往学习诗句,已经学会如何读诗,这对于对诗句的理解有很大地帮助。
【课型】新授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诗句
2.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喜悦的心情
3.有感情朗读、背诵这首诗
4.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方法】讲授发、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课后反思】
1、教学本课,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
2、借助图片理解文字,借助文字想象画面。
3、为充分感受这首诗的情趣,编写小故事。
教学目标:
1、理解、运用文中关于学习、从政和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进一步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2、结合学生的生命体验和有关情境,努力使学生领会孔子的生存智慧。
重点:理解、运用文中关于学习、从政和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进一步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难点:结合学生的生命体验和有关情境,努力使学生领会孔子的生存智慧。
教学方法:
1、吟咏法,反复诵读
2、启发探究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诵读
1、正音
2、解词
3、学生诵读
4、教师订正
5、齐声吟诵
三、探究:
1、学生读译,找出最喜欢的一则,谈谈理由。
2、学生发言,师生共评。
四、小结。
五、拓展:“半部《论语》治天下”,书中珍珠满地,俯拾皆是,请同学们说一说,与大家共享。
六、作业:以本文中12则语录中的1至2则为材料,自定立意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文章。
板书设计 :
人贵有自知之明
知错就改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孔子的生存智慧 欲速则不达,要有长远打算
人要讲信用
人需要磨砺
懂得惜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能结合诗句理解“疏疏、未成阴、急走”等词语的意思。
2、能读懂古诗《宿新市徐公店》,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体会诗人喜悦的心情。并能根据诗中描绘的情景想象写一段话。
4、激发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起,从而提高文学素养。
二、设计理念:以读促思,以思促读,读写结合,深刻体会诗人所表现的优美意境。同时,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培养阅读古诗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读懂古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这首诗的意思。
四、教学难点:理解“急走”意思,能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意境。
五、教学准备:小黑板、录音机。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过两首描写春景的古诗,谁能背给大家听听?(指名背诵《咏柳》、《绝句》)这些古诗都从不同侧面向我们展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和美丽。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有关描写春景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好不好?老师知道小朋友最喜欢春天,因为春天是美好的,春天是万紫千红、充满活力的。那就让我们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读一读这首诗。(学生齐读全诗)
2、你知道这首诗是哪个朝代的哪位诗写的吗?(宋代、扬万里)请你具体介绍一下作者以及背景。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他一生为官清廉,为*相所害,被罢官闲居十五年。他的诗大量吸收民间语言,描述细腻,形象鲜明,平易自然。因为他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自然景物也就更加真切感人,别有风趣。)
3、这首诗描写了什么地方的景色?
解题:宿:过夜。 新市:地名,在湖南省。 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 作者住在新市徐公店时见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二)、小组自学,初读理解。要求:
1.不理解的字、词划出讨论,初步理解每句诗意。
2.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丽。
(三)、导读古诗,感受诗意。
1.指名读,检查读的情况。
2.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提出来,一起讨论、交流。
3.齐读一、二句:
a.第一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什么特点?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篱落:篱笆。 疏疏:稀疏。 径:小路。 深:深远。
这句意思: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深向远方。
板书:篱笆 (疏疏) 一径(深)
这句诗是作者站在徐公店外,远望到的。紧接着作者收回视线,从远望到近观,又看到了什么呢?
b.齐读第二句,又抓住了什么景物?
板书:树头
理解:树头:树枝头。 未:没有。 阴:树荫。
为什么没形成树荫?(因为叶子未长大)。理解时应“补”枝头上的花已经落了,但叶子还未长大,还没有形成树荫。这一点,可见这一天天气怎样?(丽日当空,地面上有斑驳的树影,星星点点的光斑。)
c.同桌对说这两句诗意——指句说——齐读这两句(多媒体出示画面)
d.这稀疏的篱笆,长长的小路,叶儿不浓密的树,构成了一幅清新、质朴的农村景色图,你们看画面,这叫静态描写(板书)。在这一背景下,作者又看到一幅更为活泼生动的图画,那就是后两句所表达的。
多媒体出示后两句画面(齐读三、四句)
4、理解三、四句:
a.抓住哪些景?板书:儿童 黄蝶 菜花
走:跑。 急走:快跑。
诗意: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 追到没有?
b.女生读第4句:
处:地方。 寻:寻找。 为什么无处寻?
诗意:黄色的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c.两句诗意连起来,指名说诗意。
d.再看图(后两句动画图)这两句写儿童捕蝶的情景。“跑、寻”这叫动态描写(板书),儿童奔跑、扑蝶……读来使我们倍感亲切、耳目一新。
e.自由读全诗,体会诗人心情?
f.检查:指名读全诗,齐读
板书:喜爱
(四)、重点赏析,体会情感。
1.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呢?(多媒体出示)
填空:诗中通过----------、---------、----------、----------这些情景来说明是----------季节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心情。
2.诗中前两句是静态描写,后两句是动态描写,全诗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充满了春的气息,特别是后两句,儿童捕蝶的画面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仿佛就是眼前。说说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听到了什么呢?[想象练说]
(几个孩子在丽日当空,花香扑鼻的大好春光中,正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奔跑着,追逐着黄色的蝴蝶……,仿佛听到了孩子们的嬉笑声、欢呼声、失望的叹息声,……)
作者看到这一切感到多么富有情趣,多么富有诗情画意(板书)呀!
3.边想象画面边背诵。
( 五)、作业:根据诗中描绘的景色和儿童追捕黄蝶的情景,结合自己的想象写一段话。
(六)、课外延伸:绘幅彩画,深化理解。
1.这首诗有静有动,有声有动,情意盎然,充满童趣。如果我们把这首诗画下来,要画哪些景物?(篱落、一径、树头、儿童、黄蝶、菜花)
2.在这些景物中,要用上哪些颜色?
板书:黄(绿)(黄)
补充板书,完成板书。
3.课外亲手绘画。
(我们学了这首诗,看到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村童扑蝶图,感受到了诗人对春天和乡村生活的爱,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真是诗中有情,诗中有画啊!想画下来吗?)
四、板书:
诗 宿新市徐公店
情 喜爱
画:篱落、一径、枝头 (静)
画
儿童、黄蝶、菜花 (动)
追入
意 色: 黄、绿
评课:这样的古诗教学非常的实在,教师注重挖掘古诗内在的东西,并能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从一首诗中去了解作者的写作特点,学生掌握了举一反三的方法,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初步学会了该作者所写诗的特点。如果教师所补充的诗用处再广一些,则效果更好!(平平淡淡)
宿新市徐公店
(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注释]
1.新市徐公店:新市:地名。今浙江省德清县新市镇。杨万里好酒,新市又为宋代酿酒中心,政府在新市设酒税官,由朱熹之子朱塾担任。杨万里迷恋新市西河口林立的酒肆。痛饮大醉。留住新市徐公店。徐公店,酒店名。
2.篱落:篱笆。
3.径:小道。
4.阴:树叶茂盛成林的地方。
5.急走:快速奔跑。
[简析] 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它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儿童头两句“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点出儿童捕蝶快乐,天真的背景。这儿有一道稀疏的篱笆和一条幽深的小路。篱笆旁还有几棵树,花瓣从枝头纷纷飘落,嫩叶还未扑蝶图。
成阴:篱笆和小路,点明这是农村;“花落未成阴”和结句中的“菜花”都说明这是暮春季节。
后两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将彩笔转入画面的中心,描绘儿童捕蝶的欢乐场面。“急走”、“追”是快速奔跑追逐的意思。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而“飞入菜花无处寻”则将活动的镜头突然转为静止。“无处寻”三字给读者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仿佛我们面前又浮现出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搔首踟蹰、不知所措的儿童。
这首诗运用白描手法,平易自然,形象鲜明。杨万里为官清廉,曾遭*相嫉恨,被罢官后长期村居,对农村生活十分熟悉,描写自然真切感人,别有风趣。
[部分诗]
初夏睡起
【宋】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春晴怀故园海棠1
【宋】杨万里
故园今日海棠开,梦入江西锦绣堆。
万物皆春人独老,一年过社燕方回。
似青似白天浓淡,欲堕还飞絮往来。
无那风光餐不得,遣诗招入翠琼杯。
春晴怀故园海棠 2
【宋】杨万里
竹边台榭水边亭,不要人随只独行。
乍暖柳条无气力,淡晴花影不分明。
一番过雨来幽径,无数新禽有喜声。
只欠翠纱红映肉,两年寒食负先生。
读严子陵传
【宋】杨万里
客星何补汉中兴,空有清风冷似冰。
早遣阿瞒移汉鼎,人间何处有严陵!
过杨村
【宋】杨万里
石桥两畔好人烟,匹似诸村别一川。
杨柳荫中新酒店,葡萄架下小渔船。
红红白白花临水,碧碧黄黄麦际天。
政尔清和还在道,为谁辛苦不归田?
寄陆务观
【宋】杨万里
君居东浙我江西,镜里新添几缕丝。
花落六回疏信息,月明千里两相思。
不应李杜翻鲸海,更羡夔龙集凤池。
道是樊川轻薄杀,犹将万户比千诗。
伤春
【宋】杨万里
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
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晚风 1
【宋】杨万里
晚风不许鉴清漪,却许重帘到地垂。
平野无山遮落日,西窗红到月来时。
晚风1
【宋】杨万里
晚日暄温稍霁威,晚风豪横大相欺。
作寒作冷何须怒?来日一霜谁不知。
戏笔
【宋】杨万里
野菊荒苔各铸钱,金黄铜绿两争妍;
天公支予穷诗客,只买清愁不买田。
小池
【宋】杨万里
泉 眼 无 声 惜 细 流 ,树 阴 照 水 爱 晴 柔 。
小 荷 才 露 尖 尖 角 ,早 有 蜻 蜓 立 上 头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