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程教学中,复习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部分,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语文复习课教案(最新8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带来一些帮助。
《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中考回眸
1、结合文章,理解第9段划线句子的含义?(2015四川《老师!老师》)
2、结合上下文,品位下列句子的含义(2011义乌《父亲进城送梨》)
3、理解“其实世间的每一种草都是花,每一种花也可以说是一种草”这句话的深刻含义。(2015湖南《人间草绿》)
4、如何理解文章末段的“草可悲,草亦可幸也。”(2015威海《草记》)
5、揣摩下面句子的含义。(2014湖北《养一畦露水》
6、谈谈你对“真正的财富,也许不是后来的财富,而是当年的贫寒。”的理解(2015黑龙江《贫寒是凛冽的酒》)
一、概括导入、明确目标:
师: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是历年来中考试卷中对现代文阅读理解能力考查的一个重要方式,正确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义有助于我们把握文段的意思和全文的主旨,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理解重点语句含义的方法。1.学习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方法。2.学会准确筛选信息,规范答题思路。
二、夯实基础、构建体系: 重要句子的一般性特点
1、内容上看,不同层次的中心句: 社科文直接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自然类揭示事物重要属性,说明事理的句子;文学类表达作者观点态度或写作意图的句子。位置:往往处于文首或文末。
2、结构上,串联文章的句子 能够彰显出文章脉络层次的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承上启下)、脉络句。
3、表达上,富有特色的句子 使用某种表达技巧(尤其是比喻)或结构上超常组合的句子(变式句)。
4、理解句子,它包括三层次意思:
(1)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
(2)句内意义,即句子的语境意义(临时意义)。
(3)句外意义(言外之意),即言在此而意在彼而产生的意义。
三、典题精析、把握规律:
(一)抓关键词语,理解句子含义
过渡:有些句子往往抓住了关键词语,弄清词语的意思,句子的含义就理解了。所谓“词不离句,句也不离词”就是这个意思。
例文引航: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那碗米粉的香味弥漫在我的周围,温暖着我。
——《一碗米粉》 解题思路:
第一步:筛选信息,提炼关键词
师:你认为这句话的关键性词语是什么?——(“米粉的香味”)这个词语的意思明确了,句子的含义不言而明。
第二步:联系文章内容,组织答案。
师生解析:米粉的故事是围绕哪两个人展开的?——(父亲和杨店主)在父亲身上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杨店主他又具备怎样的品质?
答案示例:父亲的信守承诺和杨店主的真诚善良深深地感动了我,让我感到很温暖。
温馨提示:从抓关键词入手理解句子,要有语境意识、整体阅读意识,始终注意“中心意识”,即文章的中心,只有考虑全面,答案方可准确。
延伸:
句子里的关键词有以下特点:
1、句子中的特定称谓。
例:人们迫切需要的正是你这样的“傻子”。
2、句子中的指示代词。
例: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的四角的天空。
3、运用了修辞的词语,如比喻、拟人、借代。
例:只感到这仲夏夜的生活如同那首《半岛小夜曲》,让奔波劳碌的生活有了诗意。
(二)分析修辞方法,理解句子含义
过渡:作者在写作中往往会借助于写作方法,使自己要表达的意思在句子中变得生动、含蓄、深刻。因此揣摩作使用的修辞方法,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句子的意思。
例文引航:我真希望,在这在这日益被柴米油盐所羁绊的日子里,在这日趋被钢筋水泥所包裹的城市中,能有更多这样的“财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14年湖南《天外财富》)解题思路:
1、先找到关键词。
2、通过关键词 再确定句子使用的修辞。
3、将带有修辞的句子还原,分析其深层的含义。
师生解析:关键词是——财富。这里的财富是真正意义上的财富吗?——(不是)这句话运用了修辞——比喻。作者将什么比作了财富?还需要从文中找答案找一找文中关于“财富”的句子——第(9)段:“我得到了一笔财富”,她说。
第(11)段:是的,我要把这“财富” 送给你。第(25)段:不,我们都得到了财富。——“财富”比喻小女孩的善良,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信任。
答案示例: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日趋冷漠,我们需要更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信任和理解。
(三)抓词的深层含义,理解句子
过渡:有些句子的含义与上下文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顾及全篇,才能理解句子的含义。例文引航:联系上下文,理解划线句的含义:哦,那是甜了别处的人了。
——2013四川《蔷薇几度花》 解题思路:
1、先找到关键词。
2、再联系上下文分析关键词的深层含义。
师生解析:首先我们还是要先找到关键词——甜,灶糖带来的仅仅是甜吗?(不是),还有什么?需要我们联系上下文。第五段中写的“那时候,挑货担的货郎,走村串户,诱惑着孩子们,给他们带来幸福和快乐。”所以说——
答案示例:赞美老人的手工灶糖给别处的人带来快乐和甜蜜。
(四)联系文章主旨,理解句子含义
过渡:还有一些句子我们要结合作者的感情和文章的中心(事件)来理解它的意思。
例文引航:尽管这枚表皮起皱、黑斑丛生的柿子已不再新鲜,可是,那种源于内心的坚守精神,却使这枚行将腐化的柿子在这所光线暗淡的老屋里,焕发着一种炫人的亮光……(4分)
——2013聊城《香伯》解题思路:
第一步:句子较长,先弄清层次和关系。
师: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里用到了一组关联词语“尽管、可是”,我们知道表转折关系的复句意思侧重于后半句。那我们就重点理解后半句的意思。
第二步:联系文章的内容和中心。
文篇文章的中心是通过写,表现老伯的 精神(坚守),“这枚的柿子”,通过联系上下文我们知道了它指的是——“香伯”,“行将腐化的”确切地说是“年老的香伯”。谁能说一下这个句子的含义。
答案示例:香伯内心的坚守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在“我”的眼中,他虽然苍老无比,却又那么令人敬重。
小结:对于这类试题的解答,希望同学们记住这句话:一抓(关键词)、一看(修辞方法)、二联系(上下文和文章中心),当然,这几种方法并不是割裂 的,很多时候要综合瞻前顾后,审读语境,综合用上多种方法,下面我们就小试牛刀,看看我们的学习效果如何。
演练广场:
(一)如何理解文章末段的“草可悲,草亦可幸也”。(4分)——2015威海《草记》(训练联系上下文、)
(二)结合文章,理解第⑨段划线句子的含义。(3分)
直至他在村头缓缓消失,我还看见他在我心里走动的身影和慢慢起落的脚步,如同宁静里我在听我的心跳一样。
——2015四川《老师!老师!》(训练联系上下文、比喻修辞)
(三)你是怎样理解第25自然段中的划线句子的?(3分)我忽然明白,我放过牛,其实是牛放了我呀。我放了两个月的牛,那头牛却放了我几十年。——《放牛》(训练抓关键词)
四、反馈评价、巩固提升:
(1)曾有画油画的人说:江南不宜画油画,大概就是因为江南阴雨多,或者他那油画技法只宜对付洋式的对象。数十年来,我感到在生活中每次表现不同对象时,永远需要寻找相适应的技法,现成的西方的和我国传统的技法都不很适用。浓而滞的油画里有时要吸收水分,娇艳的色彩往往须渗进墨韵„„人们喜欢晴天,有时也喜欢阴天,如果阴与晴中体现了两种审美趣味,则鱼和熊掌是可以兼得的。又画油画又画水墨,我的这两个画种都不纯了,只是用了两种不同的工具而已。头发都灰白了,还拿不定主意该定居到油画布上呢,还是从此落户
在水墨之乡了!文章末尾说:“头发都灰白了,还拿不定主意该定居到油画布上呢,还是从此落户在水墨之乡了!”仔细体味这句话的含义。
(2)在整个三峡库区,有一百多万移民,其中有十二万人迁去外省定居,剩下的或远或近,也都要离开自己的家园。长江两岸,到处可见残墙断壁,瓦砾成堆,一座座县城,一个个乡镇和村落,全都成了废墟。百万移民为三峡工程建设所作出的巨大牺牲,他们舍弃祖辈生活的土地远离家乡的故事,搬走前夜一村人在露天场地上喝告别酒时相拥而泣的场面,临行前向滔滔长江向已成废墟的故土磕头祭拜的情景,一次次让我动容,让我顿生敬意。那时我才真切感到,他们才是告别三峡的主角。游人的告别只是一个概念一个情结一种诗情,而百万移民的告别才是实实在在撕心裂肺感天动地的。
文中划线句的含义是什么?
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生在养鸭场里也没什么关系。
深刻含义:只要你有理想、有追求,并为着目标而努力,即使身处逆境也不要紧,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我想把这句话送给在座的每一个同学,只要我们坚信自己是一只白天鹅,并为之努力,相信中考的你定会金榜题名!
第一、能达到我们所制定的目标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以例题精讲,并与中考相同或靠近的题目为例,在解题过程中实现三个目标,化解重难点,使学生了解,理解,掌握并应用!
第二、突出中考的热点
现在中考试题强调个性与创新,我在例题中也突出(如用“curren;”定义新运算:对于任意实数a,b都有acurren;b=(a*a+b)/3,求3curren;(—2)的值。)这样考察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作适当的拓广。
第三、注重基础重在实效
题目面对大众,不搞偏难怪。让学生“看起来块块,做起来怪怪”,使学生对此类的题不敢掉以轻心,不敢瞧不起“它”。
第四、进行“小题大做”思想贯彻
对于如:计算:
解题前提问:如何解答?让学生思考并回答。而后我再作答,比较学生刚才他们的思路有何不同。并注:必须按部就班,一步一个脚印,切记应小题大做!不能单有一个答案。
第五、强化书写格式
在解题的过程中,我巡视学生的作题情况,对于发现问题作出及时处理以达到规范。
第六、同时也存在几个缺点
①有的知识点没有顾及到。
②有的学生没有自觉在解决问题。
③与学生互动不激烈。
第七、以后的努力
①夯实基础。
②题目靠近中考,让学生了解中考理解中考,实战中考,对其不陌生,觉得中考不过而而。
③在授课过程中要精讲多练,多让学生发问,而且也要让学生多多总结,学以致用。
听方众老师的课,无论是在教学设计思路上,还是在课堂教学的把握上,都很成熟。
从本节课看,这节课是经过精心准备的。方老师课前认真地分析、把握教材,教学过程有条理性,基本上达到了课前预期的教学目标。本节课,方老师围绕教学目标,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对一元一次方程进行了复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总结了这章知识的三大块,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解法及应用,这一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也充分体现了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的”的教学模式。而且每个知识点后面都附加了针对性强,有梯度的练习题,还抽学生自己讲解,效果真的不错。
我自己认为整节课的教学设计还是非常完整的,过程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始终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应该说是一节成功的公开课。
几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一直以来,我们都有感觉应用题是学生的薄弱环节,所以教师是否应对应用题应做一定的分析,帮助学生寻找其中的等量关系?
2、在探索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时候,先复习回顾等式的性质是否更好?按照教案上的设计有本末倒置的感觉。
3、对于方程的解的检验,在刚接触一元一次方程的这个时候,我个人觉得应该写出它的过程。待学生熟练后可以省略。
4、是否应该给学生更多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像第一个应用题,教师给出的答案太快了,学生根本没足够时间去考虑。
5、能不能适当地增加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从而使得课堂的气氛更好。
上课开始吴策老师以电吹风机引入本节课,介绍电学是物理中考中的重点,务必要做到人人过关。
显然这节复习课吴策老师做了精心的准备:
1、教师对教材和中考研究的比较全面,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对大纲和课改精神有一定的领悟。
2、对学生情况也把握得比较准确,小组成员分配也考虑到了课堂合作的有效性,每组学生从学生性别、性格、学习能力、组织能力等各方面都做了很好的组员分配。
3、问题的设置也考虑到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这节课由于事先对学生做了足够了解,民主地进行了很好的小组成员分配,所以课堂学生参与度很强,课堂气氛热烈,学生都有机会表现自我。讨论问题时平时不怎么发言的学生也好像灵光附体,积极踊跃为小组出力。
复习内容由一个点展开,层层递进,由浅入深,阶梯式上升。原本复习电功率,学生讨论完灯泡亮度的影响物理量后,教师又让学生观察灯炮结构,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当学生提出与灯泡相关的其它的知识,教师又收放自如地及时引导,对不善发言的学生设置简单问题鼓励其积极发言。讲例题时每组选派代表让学生上黑板对线路图进行连接,由底下在坐的学生评价,让学生做这堂课的主角,枯燥乏味的复习课由于让学生参与其中,整堂课火花不断。当下课铃声响起时竟然有学生发出“这节课咋这么短”。这堂课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小组合作,从课堂气氛可以看出每个学生在这堂课都有所收获,对于该知识点的脉络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得益于课前准备工作充分,所以课中小组合作才取得可喜的收效。
教学目标:
1、让儿童学会关心父母、尊敬老人。
2、通过活动,使儿童体验到家庭的欢乐和幸福。
3、让儿童和父母更多地接触,更好地沟通,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地成长。
4、培养儿童多种爱好,并发展儿童的特长。我的家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重难点:
1、重视儿童的情感体验,发现问题及时帮助解决。
2、帮助儿童正确地认识父母和家庭,重视儿童情感的发展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3、了解每个儿童的家庭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避免伤害个别儿童。
教学过程:
一、全家福照片展。
事先布置回家贴照片,上课前展示。
二、我们一家。
1、布置了解家庭成员的生肖。
2、引导儿童观察生肖图,并分别说一说有哪些生肖。
3、将家庭成员与各自对应的生肖连起来。
三、怎样祝贺父母的生日?
1、引导儿童先看图,说一说每幅图的意思,教师渗透爱劳动、有礼貌、爱学习等思想教育。
2、启发儿童动脑筋想一想,还可以怎样想父母祝贺生日?(取得好成绩、为父母唱支歌等。)
四、家里真快乐!
儿童看图,交流图意。使学生体验回家的乐趣,懂得怎样尊敬老人。(与父母交谈,说说心里话;为爷爷奶奶端茶水,捶捶背)
五、猜一猜。
引导儿童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回忆生活中的点滴,说一些家庭成员的爱好、特点。
教学目标:
1、掌握本册的生字新词,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词义。
2、能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能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3、注意语言的积累。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读读背背,要求能理解并背诵。掌握一些常用句式。
4、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和语文实践能力。
5、能写简单的记实和想像,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条理。能写读书笔记和其他常见的应用文。练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重难点:
巩固所学知识,学会运用与积累,提高语文实践能力与语文素养。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本册生字的拼音和多音字:要求读准声母、韵母、声调,能根据字义来定多音字的字音,懂得整体认读音节。
2、读课文,积累本册的新词。
教学重点:
复习生字的拼音和多音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的拼音和多音字:
1、学生自由读课本上生字的音,并能根据多音字的音进行组词。
2、教师相机指点学生易错之处。
3、同桌互相检查字音的读准情况。
4、完成以下练习:
①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字音:
②多音字组词(还有教材中的很多,不一一例举)
二、读课文,积累本册的新词。
1、学生自读课文,读熟生字新词。
2、学生交流积累了哪些词语。
3、完成看拼音写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复习本册生字词语,理解词义,正确区别。
教学重点:
看拼音写字,复习形近字组词,改正错别字。
教学过程:
一、看拼音写字
二、复习形近字组词。
师讲清:汉字的笔画繁多,结构复杂,构字方式多种多样,一定要注意每个汉字的细微差别。
1、组词
2、选字填空
三、改正错别字
要改正错别字,就要看所写的字有没有增多、减少、改变笔画,还要看所写的字有没有受同音字、形近字、左右字的影响,有没有受方音的影响。
教学准备:
1、课前指导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查阅太阳与人类生活的种关系。
2、创设情景,提示重点语句。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调动学习热情
一年365天,每天我们都能看到太阳东升西落,可有一次,太阳请假了,想知道为什么吗?让我们赶紧去瞧瞧。(板书课题)齐声读课题。
(二)自读──发现与探究
1、自读课文,注意将字音读准。
2、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3、通过初读课文,你们了解到太阳请假的原因吗?太阳请假后又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呢?
4、全班交流。
(三)学习课文1——4自然段
1、默读课文1—4节,思考:是什么原因让太阳请假?
2、全班交流
3、指导感情朗读
感伤——规劝——发怒
(四)学习课文5——20节
1、默读,思考:太阳请假带来了哪些后果?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1)白天同黑夜一样黑暗
(2)瀑布干涸
(3)风车无法运转
(4)气候变冷:轮船无法出海装运粮食和其他日用品;
森林中的动物被冻死;
人们无法耕种
4、除了书中所提及的这些,你能设想一下,太阳请假后还会带来哪些后果?
(五)教师总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课文21—23节
1、自由读文,看看自己读懂了哪些内容。
2、反馈交流
(1)人们的处境不好了
(2)人们要复工了
(3)人们请求太阳出山,人们大声赞美太阳。
(4)太阳出来了,人们欢呼雀跃。
找出相关句子指导朗读,结合插图,升华情感,使学生深深懂得没有太阳人类的生活将是一团糟。
3、指名读文,相机评议。
(三)总结全文
教材分析:
《太阳请假的时候》是一篇富有儿童情趣的童话故事。通过描写太阳请假之后给地球上的人们生活带来种。种不便,从而揭示出太阳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了解了许多天文、气象方面的知识。文章借助丰富的想象,带领着学生走进奇妙的科学长廊。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12个生字,理解“逍遥”、“懊丧”、“摇曳”等词语的含义。
2、抓住要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请假造成了哪些后果,明白太阳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道理。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内容。
4、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
过程与方法:
1、积累本课生词,并学会运用。
2、抓住要点,理解课文,明白太阳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道理,鼓励学生不断探寻科学的奥秘。
教学重点、难点:
能抓住要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励学生勇于探寻科学的奥秘。
临近中考,如何高效组织课堂复习是所有初三数学教师最为关心的话题,以题讲题,无限制拨高复习的要求,重复机械的题海式训练在新课改的今天已经不可取了。如何进行中考针对性复习,如何采用一种教师与学生均可接受的最佳方式上课?这次的教研活动,两位老师都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借鉴。
以往复习往往是教师唱主角,学生是配角,教师按照自己的构思来上课,在课堂上常是以教师讲解为主,“炒冷饭”现象严重,学生被动的接受,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完成学习过程,复习效果不理想。这次两位老师都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大家面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对知识的系统复习
利用填空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填充回忆,梳理复习内容;还将复习的内容编
成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知识点,执教者对于这部分练习的选取,题目相对简单,但覆盖面比较广,并且都由学生自行完成。相比很多教师练习是自己成为主角,强调再强调,细枝末节不厌其烦,惟恐学生再错,教师唇干舌燥,特别是中考复习阶段各科讲评较多,老重复同一模式,学生厌烦、困顿,效果甚微。从课堂的反应来看,执教者完全把学习主动权交还学生效果更好。
2、 精心设计练习题
精心设计练习题,注意内容的层次,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把握好“会”、“熟”、“活”三个阶段,最后形成较强的解题能力。特别是曾老师的教学设计,不仅仅是单纯的练习,还注重思维的训练,对于学生学习的能力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3、 课堂气氛活跃
两位老师的课堂中都体现了学生学的轻松,老师教得轻松,整节课学生真
正“动” 起来,思维真正“活”了起来。
4、 注意与中考的联系
两位老师都注意了与中考真题练习起来,形成“中考练兵场”,提前让学
生接触中考题型,不仅能让学生熟悉中考的一些类型和难度,还能消除学生(特别是中下生)对中考的恐惧心理,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
此外,本人认为,到了初三,学生的基础差异比较大,对于一些较难的地方,应该适当的提提,复习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增加一些选做题,以防止一些学生“吃不了”和“吃不饱”的现象。这只是本人的一点挫见,不当之处,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