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航路的开辟和宗教改革》优秀教案(新航路开辟的主要人物)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13篇《新航路的开辟和宗教改革》优秀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新航路的开辟和宗教改革》优秀教案

《新航路的开辟和宗教改革》优秀教案

一、对教材的剖析和处理--说教材:

(一)、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15世纪末---16世纪初西欧人在地理上的重大发现,掌握新航路的开辟的原因、经过和意义;理解宗教改革的原因和作用;掌握德意志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爆发的时间和领导人。

2、德育目标: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以下问题:

(1)、新航路的开辟既需要技术条件,更需要决心和勇气。

(2)、新航路的开辟带来了积极影响,也为欧洲开辟了殖民掠夺的道路。

(3)、德意志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

3、能力培养目标:

(1)、在教师帮助下,要求学生结合新航路的开辟的 动机和取得的成就,结合开辟新航路的成果和后果进行思考,加以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在教师帮助下,使学生认识作为飞机制度精神支柱的天主教会的反动性,德意志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反封建的性质,从而培养学生看事物本质的能力。

(二)、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及确定其为重点、难点的依据:

1、重点、难点:

(1)、重点:四次重要远航。德意志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

(2)、难点:对新航路的开辟做出恰当的评价。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在打击天主教会方面的作用。

2、确定其为重点、难点依据:

(1)、确定上述重点的依据:从“新航路的开辟何宗教改革”这一课题来看,它包括两部分内容,:“新航路的开辟”和“宗教改革”,而新航路的开辟主要是指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的四次远行活动,所以确定“四次重要远航”为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而宗教改革首先是从德意志爆发的,德意志宗教改革期间又爆发了农民战争,而后宗教改革扩展到北欧、西欧其他国家,对欧洲的封建势力,特别是天主教会势力的打击颇大,所以确定“德意志宗教改革”为本课的第二个教学重点。

(2)、确定上述难点的依据:“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的影响巨大,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对其评价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而这些知识既属于难于理解的知识,又超出了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所以确定“对新航路的开辟作出恰当的评价”为本课的一个教学难点。

3本课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以及知识结构和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

(1)、地位:“新航路的开辟和宗教改革”是欧洲中世纪历史结束时期14---16世纪,欧洲巨变的两大标志,对欧洲和整个世界历史影响巨大,特别是对世界近代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世界古代历史到世界近代历史的承前启后的两个重要的历史事件。

(2)、知识结构和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

由于长期以来东西方贸易被阿拉伯人、意大利人所垄断,再加上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兴起,对东西方贸易产生了 不利的影响,随着西欧商业的发展,贸易的扩大,再加上《马可波罗行纪》的刺激,激发了西欧人探索新航路的欲望,先是迪亚士、达伽马往东的航行,最后达伽马到达印度,后是哥伦布、麦哲伦的往西航行,哥伦布到达美洲,麦哲伦环球航行,也找到了一条通往东方的航路,从而把世界更紧密的联系起来,接踵而至的是欧洲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给亚非拉人民带来深重的劫难,而新航路的开辟进入高潮的时候,德意志社会动荡,天主教会成为众矢之的,15马丁路德引发了德意志宗教改革运动,期间爆发的农民战争,给天主教会以沉重打击,并且形成了新的教派,为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社会基础。

二、教法设想--说教法

关于“新航路的开辟”要讲清新航路的开辟的原因、条件、过程和意义。讲述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讨论归纳出新航路的开辟的原因和条件,教师可补充说明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也是新航路的开辟的重要条件。对于新航路的开辟的.过程教材提供的史料已相当丰富,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阅读教材,再指导学生通过填表格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四位航海家、航行时间、出发国家、到达地区或取得的成就,归纳出“两个方向四条航线”,并且指出向东航行的迪亚士、达伽马是受葡萄牙国王的支持,向西航行的哥伦布、麦哲伦是受西班牙国王的支持,这样既便于学生记忆,也为以后讲述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扩张埋下伏笔。在讲述新航路的开辟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地图《新航路的开辟》,最好利用多媒体,把四条航线设计成动画效果,以增强其直观性、趣味性。通过“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远航的比较表”,使学生从更深的层次来理解新航路的开辟的两大后果。这种教法既体现了本课教材的显著特点--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又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之一--既有较强的求知欲,又有较强的表现欲。学习“德意志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一目,采取“导读--讨论--精讲--练习”的方法,先指导学生根据阅读辅导题阅读教材,再小组讨论归纳出宗教改革爆发的原因,教师精讲宗教改革的原因与农民战争爆发的联系及对天主教会的打击,要求学生掌握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的时间和领导人。

三、学法指导--说学法

1、指导学生阅读课前提示和教材子目,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整体感知和把握教材。

2、利用实物投影仪,出示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做到心中有数,目标明确。

3、把预先编写好的阅读提纲用实物投影仪投出,让学生有针对性的阅读教材,使之成为学生独立自学的“拐杖”,同时晓知以科学的阅读方法,如划线、加点、打圈、作批注、抠字眼等,以抓住重点,理清知识结构和层次以及记下难点疑点。(本课的阅读提纲如下:)

(1)、西欧人从何时起在努力寻找新航路?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最先探寻新航路的国家是哪两个?当时具备了那些条件?

(2)、开辟新航路过程中向东航行的两个人是谁?他们分别在何时从什么地方出发到达什么地区?

(3)、开辟新航路过程中向西航行的两个人是谁?他们分别在何时从什么地方出发达到什么地区?

(4)、新航路开辟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对世界对西欧产生了什么影响?

(5)、德意志宗教改革的原因是什么?

(6)、德意志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的时间与领导人分别是什么?

4、关于历史地图的使用:历史地图属于“图象性”的教材,它通过简明的地图语言,显示历史现象发生的时空概念。本课有两幅重要的历史地图,对于〈〈14世纪前后欧亚主要商路〉〉,可以用投影仪打出,使学生对东西方的主要交通路线先有一个初步印象,将所学的中外历史有关知识同课文第一段联系起来,讲述西欧人为什么开辟新航路,要求学生掌握交通要道上的黑海、波斯湾和红海等概念。对于〈〈新航路的开辟〉〉地图,是本节课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地图概念,可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设计成动化地图,四条航线设计成四种不同的颜色带箭头的线条表示,并且设计上动化效果,利用幻灯片放映,以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

5、关于课文中插图的使用:

初中学生喜欢课文中的插图,有的学生还超越教学进度去翻看后面的插图,有的还在课余时间用纸蒙在插图上描绘。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要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本课的插图有10幅(不包括历史地图),如,《达伽马在航行中》刻画了达伽马不畏风暴,不顾疲劳,勇往直前的开拓精神。

6、对优秀学生的培养:培养优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让其思维点与教学重点、难点正面撞击。如问:“郑和下西洋较西欧人的远洋航行有着时间早,规模大,航程远的特点,但问什么在世界历史上郑和下西洋反而没有新航路开辟的地位重要呢?”这个问题比较尖锐,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使优秀学生从更深层次理解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7、关于课堂提问: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可以运用巧设台阶的办法,使每一个学生都享有成功的快乐。如“西欧人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一题,可以用一题多层次的设问的办法,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要求,(如,第一步,问“是什么促使和吸引西欧人到东方探寻财富?长期以来东西方贸易被什么人控制?”第二步,问“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是什么?)总之,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四、教学构想-------说教学程序

1、导入:(3分钟)投影一张现在世界海上航线图,提出问题:今天海上交通四通八达,当初海上的航线是怎样开辟出来的?由此导入新课,并指出”新航路开辟“、”宗教改革“、”文艺复兴“是14-16世纪欧洲发生巨大变化的三大标志。新航路开辟是指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欧洲人开辟的不经过地中海而是绕过非洲或美洲到达亚洲的航路。

2、出示目标:(2分钟)用投影仪打出,师生共同阅读,教师点明本课的学习重点,让学生心中有数,学有目标。

3、导读:(12分钟)在出示教学目标后,用投影仪打出本课的阅读提纲,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重点、疑惑点及作出相应的记号(加点、划线、打圈、作批注等),以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教师巡回指导,对差生个别辅导,以回收教学信息。

4、导议:(6分钟)在学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前后四人一组进行讨论,主要讨论在阅读中存在的疑惑点,并组织各组选派代表到黑板上填出《新航路开辟简表》,教师仍要巡回指导,并控制好课堂气氛。

5、解惑:(12分钟)教师对学生阅读、讨论的情况进行评价、回授,主要解决教学中存在的疑惑点。可以结合计算机辅助教学演示新航路开辟中的四大航海家远航路线,根据投影《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远航比较表》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历史意义,以突出重点,分散难点,解释疑惑点。

6、总结:(3分钟)把预先准备好的板书设计用投影仪打出,教师根据板书设计进行课堂小结。

7、练习:(7分钟)把预先准备好的练习题用投影仪打出,让学生逐一回答。

篇2:新航路的开辟和宗教改革

新航路的开辟和宗教改革

教学目标

了解和掌握14~15世纪欧洲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迪亚士发现好望角,达・伽马到达印度,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早期殖民掠夺。

通过学生学习新航路开辟的动机和过程,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使学生对于新航路的开辟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把握,正确认识、分析和评价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结果。

通过学习新航路的开辟,使学生认识到开辟新航路,既需要技术条件,更需要决心和勇气;新航路的开辟,既加强了世界的联系,更为欧洲的殖民掠夺和扩张创造了有利条件。

教学建议

地位分析

新航路的开辟,是世界历史上的最为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它既加强了世界之间的联系,更为欧洲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最终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创造了有利条件。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与新航路开辟的关系

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他们很难理解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是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动力这一观点。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发展起来,西欧国家相继出现了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和商业活动。因为15世纪欧洲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导致了对货币需求的增强,使得欧洲人狂热地追求货币和黄金。由于购买大量商品需要钱,人们越来越重视货币。上至国王、教士、大贵族,下至中小贵族、低级教士,人人追求奢侈豪华,尤其是商人和资产阶级,更是热衷于追求金银和财富,然后把货币转化为资本,剥削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然而,欧洲黄金的开采量有限,而且还要用有限的黄金去换取东方出产的丝绸、香料、珠宝等,因此造成欧洲的黄金奇缺。对黄金贪婪的追求,从本质上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于掠夺财富和加速资本原始积累的迫切要求,它成为探索通往东方新航路的主要动力。

新航路的开辟的过程

新航路的开辟,是世界历史上的最为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15世纪末,西班牙和葡萄牙都完成了政治统一和中央集权化的过程,国家有力量支持和供应远航所需的必要装备;两国都处在大西洋沿岸,便于进行海上探险;两国曾是意大利和尼德兰之间的商业贸易转运站,不仅掌握了丰富的航海知识,而且集中了许多富有航海经验的水手。1487年,葡王若奥二世派遣迪亚士率领3只船自里斯本出发沿西非海岸向南航行,到达非洲的西南端。14,葡王曼努尔派遣达・伽马率领3只船自里斯本出发,沿迪亚士的航线绕过好望角,145月达印度。这样,从欧洲绕过非洲到达亚洲的航路被开辟出来了。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率领3只船由巴罗斯港出发,横渡茫茫的大西洋,到达了欧洲人过去不知道的一块“新大陆”。哥伦布误认为他所到的地方就是印度,因此称当地居民为“印第安人”。哥伦布不仅发现了“新大陆”,而且开辟了欧洲到美洲的航线。后来另一个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哥证实哥伦布到达的地方不是印度,而是“新大陆”,于是“新大陆”就以他的名字而被称为“亚美利加洲”。15,住在西班牙的葡萄牙海员麦哲伦受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之命,率领船队作环球试航。他横渡大西洋,沿巴西海岸南下,绕过美洲南端的海峡(后来叫麦哲伦海峡),进入太平洋,直到菲律宾群岛。麦哲伦在同菲律宾人的冲突中战死,他的同伴经印度洋,绕好望角,于1522年回到西班牙。这样,从欧洲绕过南美洲到达亚洲的航路也被开辟出来了。这次航行,从实践上证明了地圆学说。

重点突破方案:

关于“新航路的开辟的过程”,建议教师首先在课前让学生搜集整理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和麦哲伦四人的有关事迹,在课上的适当时机由学生宣讲,然后让学生填写课后作业中的表格以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探究活动设计方案

一、方案名称:新航路的开辟。

二、制定目的:通过设计方案,让学生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全过程。

三、参加人员:全班学生。

四、具体步骤:

1.发动学生设计出行的准备工作:船只、指南针、食物、饮料、药品、货币、商品、全能修理工、医生、航海家、科学家等

2.发动学生确定航行路线:兵分三路:一路按照达・伽马到达印度,一路按照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一路按照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3.发动学生分别准备关于沿途的气候、物产、风土人情的相关常识。

4.发动学生写出关于此次航行的科学小论文。

5.发动学生制作关于此次航行的媒体资料。

6.进行科学小论文的宣讲和媒体资料展示。

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新航路的开辟的过程

难点: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与新航路开辟的关系

教学手段:①教学方法:讲解法;②电教手段应用: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

直接导入新课,说明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最为重大的历史事件。

一、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

关于”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的背景“,简单说明欧洲各国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的发展即可,不必补充;只是需要提醒学生中国的四大发明已经在欧洲广泛传播,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

关于”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的标志“,由于学生的能力有限,教师可以不必展开讲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一词,只要求学生掌握相应的时间、地点和标志性事件即可。

关于”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的影响“,是本节教材的难点。教师需要按照”难点分析“中的内容进行比较细致的讲解。

二、开辟新航路

关于”新航路开辟的条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在当时的条件下,一个水手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才可以进行如此大规模的航海?学生回答后,教师做出相应补充。

关于”新航路开辟的经过“,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看书,整理出相关内容后,填入课后作业的表格中,然后让学生讲述关于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和麦哲伦四人的有关故事。

关于”新航路开辟的意义“,教师要启发学生一分为二的分析问题,然后很自然的导入下一个课题。

三、早期殖民掠夺

教师出示《16世纪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扩张图》,让学生分析西班牙、葡萄牙殖民扩张的不同特点。

板书设计

一、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

1.背景: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的发展

2.标志:工场手工业中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意大利的佛罗伦萨--〉西欧

3.影响:西欧国家渴望取得东方的财富和黄金

二、开辟新航路

1.新航路开辟的条件:政府的支持、科学知识的进步、航海技术的发展

2.葡萄牙:①特点:沿非洲海岸、向东

②经过:迪亚士:1487~1488年、好望角

达・伽马:1497~1498年、印度

3.西班牙:①特点:一直向西、绕地球到达东方

②经过:哥伦布:1492年、美洲新大陆

麦哲伦船队:1519~1522年、环球航行

4.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三、早期殖民掠夺

1.葡萄牙:非洲和亚洲沿海地区和岛屿、中国澳门、南美的巴西

2.西班牙:美洲、亚洲的菲律宾--

篇3:《新航路的开辟和宗教改革》教学设计

《新航路的开辟和宗教改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了解和掌握14~15世纪欧洲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迪亚士发现好望角,达·伽马到达印度,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早期殖民掠夺。

通过学生学习新航路开辟的动机和过程,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使学生对于新航路的开辟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把握,正确认识、分析和评价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结果。

通过学习新航路的开辟,使学生认识到开辟新航路,既需要技术条件,更需要决心和勇气;新航路的开辟,既加强了世界的联系,更为欧洲的殖民掠夺和扩张创造了有利条件。

教学建议

地位分析

新航路的开辟,是世界历史上的最为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它既加强了世界之间的联系,更为欧洲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最终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创造了有利条件。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与新航路开辟的关系

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他们很难理解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是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动力这一观点。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发展起来,西欧国家相继出现了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和商业活动。因为15世纪欧洲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导致了对货币需求的增强,使得欧洲人狂热地追求货币和黄金。由于购买大量商品需要钱,人们越来越重视货币。上至国王、教士、大贵族,下至中小贵族、低级教士,人人追求奢侈豪华,尤其是商人和资产阶级,更是热衷于追求金银和财富,然后把货币转化为资本,剥削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然而,欧洲黄金的开采量有限,而且还要用有限的黄金去换取东方出产的丝绸、香料、珠宝等,因此造成欧洲的黄金奇缺。对黄金贪婪的追求,从本质上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于掠夺财富和加速资本原始积累的迫切要求,它成为探索通往东方新航路的主要动力。

新航路的开辟的过程

新航路的开辟,是世界历史上的最为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15世纪末,西班牙和葡萄牙都完成了政治统一和中央集权化的过程,国家有力量支持和供应远航所需的必要装备;两国都处在大西洋沿岸,便于进行海上探险;两国曾是意大利和尼德兰之间的商业贸易转运站,不仅掌握了丰富的航海知识,而且集中了许多富有航海经验的水手。1487年,葡王若奥二世派遣迪亚士率领3只船自里斯本出发沿西非海岸向南航行,到达非洲的西南端。1497年,葡王曼努尔派遣达·伽马率领3只船自里斯本出发,沿迪亚士的航线绕过好望角,1498年5月达印度。这样,从欧洲绕过非洲到达亚洲的航路被开辟出来了。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率领3只船由巴罗斯港出发,横渡茫茫的大西洋,到达了欧洲人过去不知道的一块“新大陆”。哥伦布误认为他所到的地方就是印度,因此称当地居民为“印第安人”。哥伦布不仅发现了“新大陆”,而且开辟了欧洲到美洲的航线。后来另一个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哥证实哥伦布到达的地方不是印度,而是“新大陆”,于是“新大陆”就以他的名字而被称为“亚美利加洲”。1519年,住在西班牙的葡萄牙海员麦哲伦受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之命,率领船队作环球试航。他横渡大西洋,沿巴西海岸南下,绕过美洲南端的海峡(后来叫麦哲伦海峡),进入太平洋,直到菲律宾群岛。麦哲伦在同菲律宾人的冲突中战死,他的同伴经印度洋,绕好望角,于1522年回到西班牙。这样,从欧洲绕过南美洲到达亚洲的航路也被开辟出来了。这次航行,从实践上证明了地圆学说。

重点突破方案:

关于“新航路的开辟的过程”,建议教师首先在课前让学生搜集整理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和麦哲伦四人的有关事迹,在课上的适当时机由学生宣讲,然后让学生填写课后作业中的表格以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探究活动设计方案

一、方案名称:新航路的开辟。

二、制定目的:通过设计方案,让学生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全过程。

三、参加人员:全班学生。

四、具体步骤:

1.发动学生设计出行的准备工作:船只、指南针、食物、饮料、药品、货币、商品、全能修理工、医生、航海家、科学家等

2.发动学生确定航行路线:兵分三路:一路按照达·伽马到达印度,一路按照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一路按照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3.发动学生分别准备关于沿途的气候、物产、风土人情的相关常识。

4.发动学生写出关于此次航行的科学小论文。

5.发动学生制作关于此次航行的媒体资料。

6.进行科学小论文的宣讲和媒体资料展示。

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新航路的开辟的过程

难点: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与新航路开辟的关系

教学手段:①教学方法:讲解法;②电教手段应用: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

直接导入新课,说明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最为重大的历史事件。

一、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

关于”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的背景“,简单说明欧洲各国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的发展即可,不必补充;只是需要提醒学生中国的四大发明已经在欧洲广泛传播,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

关于”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的标志“,由于学生的能力有限,教师可以不必展开讲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一词,只要求学生掌握相应的时间、地点和标志性事件即可。

关于”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的影响“,是本节教材的难点。教师需要按照”难点分析“中的内容进行比较细致的讲解。

二、开辟新航路

关于”新航路开辟的条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在当时的条件下,一个水手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才可以进行如此大规模的航海?学生回答后,教师做出相应补充。

关于”新航路开辟的经过“,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看书,整理出相关内容后,填入课后作业的表格中,然后让学生讲述关于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和麦哲伦四人的有关故事。

关于”新航路开辟的意义“,教师要启发学生一分为二的分析问题,然后很自然的导入下一个课题。

三、早期殖民掠夺

教师出示《16世纪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扩张图》,让学生分析西班牙、葡萄牙殖民扩张的不同特点。

篇4:开辟新航路

第5课  【教学目标】

目 标内 容知识与能力

过程

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新航路开辟的背景《马可·波罗行纪》、商业危机、科技的发展;西葡的支持

通过了解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和影响,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新航路开辟对欧洲和亚、非、美洲所造成的不同结果,了解重大政治事件及重要人物;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论从史出

问题探究

历史比较

概括阐释

新航路开辟是历史的进步,反映了欧洲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即具有扩张的血腥性,同时也反映了探险家们勇于进取积极的开拓精神,培养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

探寻通向东方的新航路迪亚士抵达好望角、达·伽马直通印度、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

与世界会合地理大发现;世界市场开始出现;欧洲商贸中心的转移【教学方法】       本节课可采用既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也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的启发式谈话法和多媒体手段进行。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结合本节课图片较多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图来讲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历史地图,重视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并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形成历史的时空意识和迁移意识。同时重视学科间和学科内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灵活应,注意史地结合和中外历史知识的结合。强调要用比较和联系的方法,结合中国历史学习世界历史,学会多角度多层面的思考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导入新课】       14、15世纪,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资本主义萌芽出现,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逐渐引起重大的历史变革。有人说:西欧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里的人的发现是指文艺复兴;“世界”被发现,指的则是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和“新大陆”的发现,欧洲殖民者在美、亚、非洲的殖民扩张,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打破了世界各地区间相对隔绝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重要条件,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的人类历史。新航路的开辟,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由此导入新课。【讲述内容】       一、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1.原因       何为新航路?十五、十六世纪之交,西欧各国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通往东方的新航线,通常被叫做新航路。西方史学界在欧洲中心论的影响下,一般都将这一过程称为“地理大发现”。而把发现新航路的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称为“扩张的时代”、“发现的时代”。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新航路的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社会根源。       指导学生阅读下列材料,来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材料1哥伦布在《致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书》中写道:“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界上所需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       材料2几个世纪以来,亚洲一直是欧洲许多贵重商品的主要来源地,其中部分制成品是欧洲无法与之竞争的,例如丝、棉织品、地毯、珠宝、瓷器和优质钢,以及部分未加工或半成品的药材和实物,如糖,尤其是香料……当时比今天显得更为重要。配药,保存肉类,例如制造香肠,都需要使用这些香料。它们(香料)能使在没有冷藏设备下容易变质的新鲜肉类和其他食物更为可口。           引自a.帕尔默等《近现代世界史》上册       材料3   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占领巴尔干、小亚细亚以及克里木等地区,从而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不但帝国军队肆意抢劫商旅,而且帝国当局还规定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这实际上等于堵死了这一条重要的商路,结果,欧洲市场上东方商品的价格猛涨。    引自吴于辰等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请同学们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出开辟新航路的动机都有哪些?       第一,对东方商品的需求;第二,在资本主义萌芽影响下,对货币需求量增加,对黄金的渴望;第三,土耳其人阻断了传统的通商道路,需要开辟一条直接通往东方的新商路。由于《马可·波罗行纪》在欧洲广泛流传的影响而认定只有到中国等东方国家才可以实现他们梦寐以求的黄金梦,到东方去寻金成为一股社会热潮。哥伦布就曾阅读过《马可·波罗行纪》,一书,深受其影响。“黄金”是咒语,是魔鬼,是驱使欧洲人不顾一切投向海洋的原动力,由此可见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动机并不纯。       那么新航路开辟的根本的原因又是什么?让学生看教材后指出:欧洲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经济根源──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社会根源──黄金或寻金热。从历史大背景来看,新航路的开辟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和初步发展的情况下出现的,它是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欧洲人对黄金的贪婪追求,从本质上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于掠夺财富和加速资本原始积累的迫切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       但是,仅仅凭借动机是不足以完成开辟新航路的航行的,必须要有相应的科学知识和物质条件。那么,开辟新航路的航行需要具备哪些科学知识和物质条件。商路不畅和转运成本过高造成的商业危机则是一个直接原因,以上因素构成了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       2.条件       驱使欧洲人远涉重洋、不畏艰险去探寻新航路的除了有黄金的魔力(物质利益的诱惑)外,还有无形的精神动力。14、15世纪欧洲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其主流社会思潮是人文主义,提倡肯定人的作用和价值,鼓励人们敢于冒险、勇于开拓进取去挑战并征服自然。宗教因素:传播天主教。       如果说经济根源、社会根源和思想宗教根源说明欧洲人有开辟新航路的强烈需求的话,那么商业危机则使欧洲人不得不去做这件事,“强烈需求”和“不得不”便构成了开辟新航路的必要性。但光有强烈的动机和动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具备可能性,即客观、主观条件。       古代希腊的学者就提出过地圆学说,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的《地理学》一书在15世纪翻译成拉丁文,地圆学说逐渐流行开来。在这一时期,地图的绘制也日益精确。人们越来越相信,一直向西航行,就可以到达东方。中国发明的罗盘针于12世纪末到13世纪初由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14世纪在欧洲已经相当普遍的使用了,保证了船只在远离陆地的航行中不迷失方向。航速更快,操纵也更加灵活,能够适应远洋航行的船只的发明。在动机和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新航路的开辟就是一件必然要发生的事情了。同时,欧洲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知识的进步、西葡皇室的支持表明新航路开辟的主客观条件也已具备,远洋航行是可行的、有希望的,构成了新航路开辟的可能性。请学生阅读【历史纵横】,了解有关内容。       以上所说是客观条件,为什么首先是西班牙和葡萄牙最初开辟新航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5世纪末它们已建立起君主专制政权,政府为了巩固统治、改善经济状况和扩大版图,大力支持开辟新航路的活动。       二、探寻通向东方的新航路(过程)       15世纪晚期,葡萄牙和西班牙率先开始新航路的开辟活动。       可指导学生按照时间、人物、方向、开辟航线的结构编制简表。强调要注意时间先后,按顺序排列为:迪亚士抵达好望角→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达·伽马直通印度→麦哲伦船队首度环球航行;教师指导学生制作“新航路开辟的经过”表,或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学习软件提供的学习资料,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新航路开辟的经过。       西方欧洲人探寻通往东方的新航路使我们不由联想到中国的郑和下西洋。请学生阅读两幅航行图结合【学思之窗】所提供的材料,引导学生比较两者的不同之处。       东西方航海史上的这两次伟大壮举几乎发生在同一个时期,而航行的目的、规模、性质和结果却迥然不同。中国在海上进行探险并不比欧洲晚,明朝郑和七下西洋海上开拓意识并不逊于欧洲,中国的航海造船技术是欧洲人不可比拟的,但因为贡赐贸易无益于国计民生反而造成国力消耗,缺乏生命力。1433年,明宪宗在批准郑和最后一次海上远征后,颁布了禁海令,错过了顺应世界进步潮流而进的良机,由此中国的航海走上衰落,中国也由此开始走上衰落。从唐朝开始,中国航海就名震海外,但自郑和航海壮举后,反而一蹶不振,从此让位于西欧。       三、与世界会合(影响)       1.地理大发现       地理大发现是指欧洲一些国家的航海家和探险家在15世纪~17世纪为了另辟直达东方的新航路,探察当时欧洲人不曾到过的海域和陆地的一系列航海活动。新航路开辟的最早的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成为欧洲最富有的国家之一。随后荷兰、英国、法国等也随着加入海上探险行列,开辟了欧洲通往世界各地的航路。       哥伦布的成功开启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世界的面貌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人类对世界及对自身的认识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2.世界市场的开始出现       从欧洲绕过非洲或绕过南美洲到达亚洲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国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美洲的“发现”把相互孤立的欧、美和非洲等大陆联系起来,由于殖民和掠夺性通商,新、旧大陆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欧洲资产阶级找到了新的活动场所。美洲“发现”后迅速建立起来的殖民主义体系,使欧洲、美洲、非洲和亚洲都纳入到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来,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创造了条件。远洋商业活动的频繁,使世界各地区各民族间的联系加强,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如原产美洲的玉米、烟草、花生、西红柿等作物开始出入欧亚,非洲的咖啡传到欧美。由于新航路的开辟,欧洲贸易范围空前扩大,西欧与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3.欧洲社会的变化       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商业地位逐渐被西班牙、葡萄牙、英国和尼德兰所代替。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等国从殖民地掠回大量金银,西欧贵金属增加了3倍多,引起金银价格下跌,物价高涨,货币购买力降低。自16世纪30年代至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上涨4倍多,英法等国上涨2倍至2倍半。资产阶级一面付出贬值的货币工资,一面以高价出售商品,牟取暴利。封建地主收取的定额货币地租,也受到价格革命的影响。价格革命是原始积累的因素之一,它帮助了西欧资本主义的成长。       地理大发现引起的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在政治上,使欧洲资产阶级走上了殖民掠夺的道路,确立了欧洲主宰世界的国际政治格局。【课后研讨】       有考古学家认为,早于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说法早就存在,而且有许多争论。在哥伦布之前已经有过十几次对美洲的探险考察活动。4640年前的石和何曾驾船横越太平洋抵达美洲,在34xx年前,商纣王大军留驻于被征服的人方(今山东省),在商朝灭亡时,大批殷人逃到美洲(约20万人)。在24xx年前,印度传教士曾到达美洲,东晋的法显高僧和南齐的慧深和尚都到过美洲,离哥伦布较近的爱尔兰人、挪威人、冰岛人、威尔士人、马里人、丹麦人、葡萄牙人等也曾先于哥伦布到达美洲。那么,这些发现为何没有像哥伦布的发现那样轰动全球呢?有人认为哥伦布仅仅是个屠杀者,是个强盗。       如果你对这个事件感兴趣,利用课余时间去查找有关资料,论证你认为是什么人发现了美洲新大陆?如何来评价哥伦布?       思路:尽管有些国家早就与美洲有过贸易往来,但他们没有宣传出去,没有起到一定的历史作用,这只能算做一个历史事件,一次偶然的发现,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是毫无意义的。相反,哥伦布的历史意义就非常重大了。从全球化角度来看,他把东半球和西半球融为一个大家庭;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他发现了广阔的市场和原料产地;从地球地理学角度来看,通过他及其以后的航行,验证了地球是圆的。只有把这三个方面综合起来才能更准确地评价哥伦布。如果说哥伦布是个屠杀者,是个强盗,这也并不过分,因为他的品质就是那样,但还是功大于过。所以无论谁首先发现新大陆,关键要看他起到什么重大作用。【本课小结】       14、15世纪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上层阶级对黄金的追求、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东西方商路,成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地圆学说深入人心、指南针的运用、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是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葡、西地处大西洋沿岸,又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首先开辟了从欧洲绕过非洲或绕过南美洲的新航路。新航路的开辟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打破了长期以来世界上各个国家、地区和民族之间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重要条件;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成长,反映了人类开始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趋势;与此同时欧洲殖民者开始了对亚、美洲的殖民活动,欧洲早期殖民侵略和血腥掠夺,一方面促进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另一方面造成了殖民地落后和贫困,改变了东西方关系。

篇5:人教版高中历史开辟新航路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包括经济根源、社会根源、思想根源、宗教根源和客观条件)和经过(包括四位航海家和四条航线);学会辨证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能够比较并正确认识东西方航海的壮举以及新航路开辟给不同地区带来的不同影响(包括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文化等),从而感受历史发展的对立统一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表分析、引用史料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通过地图动态演示、表格归纳、历史比较、问题讨论等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开辟新航路的经过,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通过与郑和航行的比较,培养学生比较、综合和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引用史料、讨论(或辩论)、问题探究等方法深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并能正确评价该事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学生了解古代中国的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压抑了中国社会新的生产方式的萌芽,理解我国今天的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二、重点难点:

重点: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

难点: 辩证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进步性与灾难性)。

三、课标要求:

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历史意义。

四、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

1、请同学们阅读第一子目内容,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与条件

原因:

经济根源: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 发展,出现 需

大量金银

社会根源:《 》流传,人们希望到东方实现黄金

商业根源:15中叶,奥斯曼帝国阻断西方与 商路。

宗教根源:狂热的宗教情节

条件:

王室支持: 与 王室支持海外探险

技术条件:地理知识、造船技术、航海技术(指南针)

2、阅读课本第二子目内容,了解新航路开辟的经过

完成下表

航行方向 时间 支持王室 航海家 航行成果

东 1487年 葡萄牙

14

西 1492年 西班牙 (意)

1522年 (萄)

3、请同学们阅读第三子目内容,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可以分范围、分领域整理要点)

对欧洲 ① 与 成为欧最富有国家

②揭开 序幕,

③引起 革命,加速西欧 解体,促进 发展

对亚非 面临灾难

对世界 ①世界结束孤立,连成一体。

②世界贸易中心由 转到 。

③世界市场雏形出现(由地区贸易向世界贸易方向发展)

合作探究

1:为什么首先是西班牙和葡萄牙最初开辟新航路?

2、阅读【学思之窗】——新航路开辟示意图,你认为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首先可能带来什么影响?你怎样评价这些航海家?

3、新航路开辟有何积极和消极影响?

4、明朝郑和下西洋与西欧开辟新航路比较

郑和下西洋 西欧开辟新航路

原因

目的

交往方式

时间规模

结果

篇6:人教版高中历史开辟新航路教案

新航路的开辟

(1)原因:直接:土耳其扩张阻隔了传统商路。

根本(经济根源):资本主义经济的萌生。

(2)最早探寻新航路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

(3)新航路开辟的四位航海家:

①迪亚士最先到达好望角;②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③达伽马直通印度;④麦哲伦船队作环球航行。

新航路的开辟的经过

时间 航海家 国籍 支持国 方向 最终到达地

1487年 迪亚士 葡萄牙 葡萄牙 向东 好望角

1497年 达.伽马 葡萄牙 葡萄牙 印 度

1492年 哥伦布 意大利 西班牙 向西 美 洲

1519—1522年 麦哲伦船队 西班牙 西班牙 环球航行

(4)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历史产生了的影响

①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②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③使各地区和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④揭开了殖民扩张的序幕。

人教版高中历史开辟新航路教案

篇7:开辟新航路高中历史试讲教案

开辟新航路高中历史试讲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过程(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的地理大发现)和影响(包括欧洲的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对美洲和欧洲思想文化的影响等)。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世界地图,了解古代文明区域的分布以及新航路开辟的路线并绘制出各航海家的航线和所到达的地区。

2.采用历史、地理和政治相结合的手段来全方位的把握世界文明由独立、分散走向联结的过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组织形式的形成以及商业革命、价格革命的原理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开辟文明交往航线的看似偶然实则必然,不仅要认识开辟文明交往航线之前世界的状态,了解开辟的原因和过程,也要认识开辟后世界的格局和变化,养成联系地看待历史发展的能力,树立面向世界的眼光。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新航路的开辟及其影响。

难点:地理大发现使世界联结成一个整体。

三、教学方法

(一)教师通过提问、举例、图片和实物的展示、纪录片或书籍的介绍等方式来多角度进行知识讲授。

(二)学生参与问题的回答,材料的阅读,课堂趣味测试、小组讨论等多方式的对知识进行学习和把握。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为纪念新航路的开辟,人们在葡萄牙里斯本塔古斯河口矗立了一个纪念碑。十五、十六世纪之交,西欧各国都想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终于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西方史学界在欧洲中心论的影响下,一般将这一过程称为“地理大发现”。地理大发现改变了世界各大陆和各大洋的分割孤立状态,加强了世界范围的联系,为世界市场的开始形成准备了条件。新航路的开辟也是充满血腥事件的近代殖民地掠夺和殖民地瓜分的开始。那么,新航路的开辟具体是怎样的一个背景和过程,又产生了哪些影响,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进入今天的新课。

(二)新课讲授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1)根本原因(经济原因):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2)社会原因:欧洲人狂热的追求作为货币的黄金、白银,特别是《马可波罗行记》的流传,诱使人们到东方“寻金”。

(3)直接原因(商业危机):引起商业危机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意大利人和阿拉伯商人居间垄断贸易,使欧洲获利甚少;二是15世纪中叶以后,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传统商路,导致商路不通,引发商业危机。

(4)宗教原因:教会鼓励人们到东方传播天主教。

2.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1)主观条件:

①14、15世纪欧洲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其主流社会思潮是人文主义,提倡肯定人的作用和价值,鼓励人们敢于冒险、勇于开拓进取去挑战并征服自然,大胆地追求财富并实现个人价值;

②西班牙、葡萄牙统治者的支持。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君主希望通过海外探险获得财富,以巩固并加强自己的统治。

(2)客观条件:

①欧洲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为远航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②物质条件:包括海船、物资和资金;

③地理知识:当时,欧洲已经开始流行地圆学说,绘制地图的技术也已很先进。

3.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1)向东航行

①1487年,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抵达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

②14,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沿着迪亚士开辟的航路,终于到达了印度。

(2)向西航行

①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意大利人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②1519~152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葡萄牙人麦哲伦率领的船队绕过了美洲南端的海峡,横渡太平洋,完成了环球航行。

4.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消极影响

①对印第安人大肆屠杀,把美洲纳入征服和血腥掠夺的对象。此后,西班牙、葡萄牙占据了美洲大部分地区。在在殖民者的屠杀、奴役,以及欧洲传染病的侵袭下,种族几乎灭绝。因此是一场空前的.灾难;

②欧洲殖民者对亚洲、非洲和美洲进行殖民活动,将大量财富运回欧洲并转化为资本,造成殖民地人民的极端贫困和落后。

(2)积极影响

①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新航路发现以后,世界上原来相互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这可以说是世界各地区之间联系加强的第一步,也可以说是新航路开辟的最重大影响。正是由于世界走向会合,人类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人类历史的转折点;

②引发了“商业革命”: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日益增多,商业经营方式也发生变化(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贸易中心也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到大西洋沿岸;

③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等国从殖民地掠回大量金银,西欧贵金属增加了3倍多,引起金银价格下跌,物价高涨,货币购买力降低。自16世纪30年代至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上涨4倍多,英法等国上涨2倍至2倍半。资产阶级一面付出贬值的货币工资,一面以高价出售商品,牟取暴利。封建地主收取的定额货币地租,也受到价格革命的影响。价格革命是原始积累的因素之一,它帮助了西欧资本主义的成长。

(三)巩固提高

理解“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1.“商业革命”表现为:

(1)世界市场的扩大。新航路开辟后,世界上原本相互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欧洲同美洲、亚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世界市场扩大了;

(2)流通商品的种类增多。世界市场扩大意味着产品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各国的市场上。美洲的许多农产品,如马铃薯、玉米等传到欧洲,非洲的咖啡传到欧美;

(3)商路贸易中心的转移。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4)人类眼界扩大,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

2.“价格革命”表现为:

美洲的白银流向欧洲,使欧洲物价上涨,货币迅速贬值,传统的经济关系受到冲击,这对欧洲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称为“价格革命”。受价格革命的影响,各阶级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

(1)制造商品和销售商品的新兴的工商业资产阶级一方面付出贬值的货币工资,另一方面高价售出商品,获得暴利;

(2)按传统方式收取货币地租的封建主,因货币贬值而使实际收入减少,日益衰落;

(3)靠土地收入的农民和固定工资收入的雇佣工人,因通货膨胀日益贫困化。这一切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四)课后作业

比较郑和的航行同迪亚士、哥伦布的航行,并做出评价。

五、板书设计

新航路的开辟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2.开辟新航路的条件

3.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4.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篇8:高中开辟新航路知识点

东方的繁荣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1)(经济原因):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2)社会原因:欧洲人狂热的追求作为货币的黄金、白银,特别是《马可·波罗行记》的流传,诱使人们到东方“寻金”。

(3)直接原因(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传统商路,导致商路不通,引发商业危机。

(4)宗教原因:教会鼓励人们到东方传播天主教。

2、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1)主观条件:

14、15世纪欧洲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其主流社会思潮是人文主义,提倡肯定人的作用和价值,鼓励人们敢于冒险、勇于开拓进取去挑战并征服自然,大胆地追求财富并实现个人价值。

西班牙、葡萄牙统治者的支持。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君主希望通过海外探险获得财富,以巩固并加强自己的统治。

(2)客观条件:

欧洲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为远航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物质条件:包括海船、物资和资金。

地理知识:当时,欧洲已经开始流行地圆学说,绘制地图的技术也已很先进。

篇9:高中开辟新航路知识点

走向会合的世界

A、新航路开辟的消极影响

对印第安人大肆屠杀,把美洲纳入征服和血腥掠夺的对象。此后,西班牙、葡萄牙占据了美洲大部分地区。在殖民者的屠杀、奴役,以及欧洲传染病的侵袭下,种族几乎灭绝。因此是一场空前的灾难。

欧洲殖民者对亚洲、非洲和美洲进行殖民活动,将大量财富运回欧洲并转化为资本,造成殖民地人民的极端贫困和落后。

B、新航路开辟的积极影响

1、为葡、西等国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引发“地理大发现”。

通过历次的海外航行,大批地区被陆续发现之后,到16世纪末,欧洲人对于世界陆地面积的了解,已经比14世纪时增加了5倍之多。他们把这个过程称为“地理大发现”。

同时,远航给葡萄牙、西班牙带来了巨大财富,两国因此发展成为欧洲富国。

2、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影响

(1)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新航路发现以后,世界上原来相互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这可以说是世界各地区之间联系加强的第一步,也可以说是新航路开辟的最重大影响。正是由于世界走向会合,人类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人类历史的转折点。

(2)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3、新航路开辟对欧洲的影响

(1)引发了“商业革命”: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日益增多,商业经营方式也发生变化,贸易中心也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到大西洋沿岸。

(2)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4:“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1)“商业革命”表现为:

①世界市场的扩大。新航路开辟后,世界上原本相互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欧洲同美洲、亚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世界市场扩大了。

②流通商品的种类增多。世界市场扩大意味着产品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各国的市场上。美洲的许多农产品,如马铃薯、玉米等传到欧洲,非洲的咖啡传到欧美。

③商路贸易中心的转移。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④人类眼界扩大,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

(2)“价格革命”表现为:

美洲的白银流向欧洲,使欧洲物价上涨,货币迅速贬值,传统的经济关系受到冲击,这对欧洲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称为“价格革命”。受价格革命的影响,各阶级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

①制造商品和销售商品的新兴的工商业资产阶级一方面付出贬值的货币工资,另一方面高价售出商品,获得暴利;

②按传统方式收取货币地租的封建主,因货币贬值而使实际收入减少,日益衰落;

③靠土地收入的农民和固定工资收入的雇佣工人,因通货膨胀日益贫困化。这一切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

怎样学好历史

一史论结合,抓住人物这条纲,是学好历史的基础。学习历史首先要找出主要史实和基本结论。任何史实和基本结论一般都是通过历史人物来体现的,因此一定要重视找出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他的主要事迹,并对他做出基本的正确评价。其次要把每一个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放到历史的长河中去思考,重在分析它们在整个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及与前后历史的联系。

二背诵与理解相结合,学好历史会更容易。历史人物、事件、结论、地点、时间、环境等都需要进行记忆,都必须背下来。如果单纯地死记硬背,其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因此同学们必须学会融会贯通,综合分析才行。笔者主张要先把历史书“读薄”,然而再把历史书“读厚”。“读薄”指的是把握历史发展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清理整个教材的网络、层次、体系,形成一个“知识树”。换言之,就是做出一个盛放具体历史知识的框架。“读厚”是指在已经建好的“知识树”上对所学过的知识逐一定位,形成清晰详实的知识结构。因为只有理解了历史发展的前提和规律才能够更好地记忆。

三把握两个结合,从更高的角度看历史事件能更好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两个结合分别是纵横结合与中外结合。纵的方面,是要从历史发展阶段、基本线索、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的层面上来了解;横的方面是从同一时期,同一国家政治、科技、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的层面来了解历史,以及同一时期不同国家历史现象间的相互联系的层面上来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更透彻地学好历史这门学科。中外结合是指把同一时期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放在一起去研究分析,特别是相关的内容更要联系起来,这样更有利于搞清楚历史发展规律。

篇10:开辟新航路历史教案教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以及产生的结果和后果;了解四次重要远航经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提问—作答—分析的引导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不断思考、独立学习的思维能力;通过探究学习,扩宽学生学习知识面,指引学生深入学习。

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对新航路开辟过程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和学习探险家们勇于进取的探索精神;通过对开辟新航路影响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航路开辟促进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开辟新航路的原因和影响

难点:辩证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进步性与灾难性)

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下设置疑问导学法、合作探究、自主探究

教具:多媒体课件

【引言】

(展示与农业、手工业、商业相关的图片)当我们在田陇间挥汗如雨、精耕细作时,当我们在为领先世界的手工业感到骄傲时,当我们陶醉于城市“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来万盏明灯”的繁华之中时,西方国家在做什么呢?(承上启下,引入第二单元)我们来学习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关系。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出现;殖民扩张——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学习这个单元的时候,同学们要注意政治经济的互动关系和辨证评价历史问题。(突出重点,让学生整体感知整个单元的具体内容)

【导入新课】

考考你的眼力,从以下三幅地图来看,西方人了解的世界范围发生了什么变化,世界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世界范围不断扩大,联系不断加强;由局部逐步地走向整体,由相互隔绝逐步走向会合,那么是从什么时候,世界开始走向会合呢?我们一起学习第5课《开辟新航路》。

【新课探究】

●寻“路”——开辟新航路的历程

(课件显示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四人图像)他们是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五百多年前,这些航海家们走在了寻找新航路的最前列。下面让我们共同来追寻航海家们昔日通往东方新航路的足迹吧!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对照地图(用flash制作新航路的线路图),梳理出开辟新航路的历程(由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表格的方式完成)。

时间 支持国家 航海家 开辟的航线 1487年 葡萄牙 迪亚士 欧洲—非洲好望角 1492年 西班牙 哥伦布 欧洲—美洲 14 葡萄牙 达·伽马 欧洲—好望角—印度 1519——1522年 西班牙 麦哲伦 首次环球航行 在学习过程当中,学生还可以讲述感触最深的航海家的故事,或者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材料,如:

故事一:1487年迪亚士率三艘帆船在葡萄牙政府的支持下,从里斯本出发,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当船队航行到南纬33度的地方时,平静的海面突然发生了变化,刺耳的风声呼啸着掠过海面,暗蓝色的巨浪,一浪高过一浪,风暴象一头奔腾不羁的野马狂奔而来,三桅帆船东倒西歪,很快其中一艘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另外两艘像树叶一样在海中上下颠簸,狂风将它们向西南方吹去,海岸线不见了,迪亚士一行人飘在茫茫的大海上。船队在风浪中经过两天奋力拼搏,才绕过骇人的海角,驶进风平浪静的非洲西海岸。望着令人生畏的海角,船长将它命名为“风暴角”。

故事二:麦哲伦的船队有五艘船和260多人。船员中有个威尼斯贵族,他的旅途记录描述了难以想象的艰苦。他写道:“我们越过海峡,进入太平洋。在3个月20天里,我们没有吃过任何新鲜的食物。我们吃的饼干已不是饼干,而是爬满虫子、发出老鼠尿味的粉渣。我们喝的是早已腐臭的黄水。”由于饥渴难忍,船员们只好以皮革充饥,但是“它们如此之硬,乃至先得在海水里泡四五天然后烧了再吃;我们还常吃锯末。”许多船员得了坏血病,纷纷倒毙。但是麦哲伦对探险事业一直没有动摇。最后他的同伴完成了他的未竟事业,但是回到西班牙时,只剩下一只船和包括那名贵族在内的18个瘦的人了。

提问:同学们,从航海家们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强调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探索的勇气和追求目标的热情是永远不可能泯灭的!)

●探“路”——开辟新航路的背景

15——16世纪,西欧的航海家们从大西洋沿岸出发,向东向西,向着茫无边际的大洋深处远航。面对茫茫大海,面对一无所知的世界,航海家们是需要有非凡的勇气的。那么是什么给了航海家们这样的勇气?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去远航呢?这就要我们追溯到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一起去探寻在那个时代为什么会有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这样的“勇者”去开辟新航路。

(一)原因

幻灯片演示材料:

材料1:“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连河道里都有滚动的矿石,东方简直是一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

——马可·波罗

材料2:哥伦布曾在日记中写道:他在日夜祈求上帝赐给他产金的土地,因为“黄金是一个令人惊叹的东西!谁有了它,谁就能支配他所想要的一切。有了黄金,要把灵魂送到天堂,也是可以做到的。”

——刘景华著《人类六千年》

材料3:15世纪前后,欧洲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货币日益取代土地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标志,货币成为普遍的交换手段。

——人教版《世界近现代史》(上册)

材料4: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兴起,先后占领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控制传统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比原价高8—10倍)。因此,西欧各国迫切需要开辟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线。

——周一良、吴于廑主编的《世界通史·中古部分》

材料5:__自称是普世教会,凡有人类的地方就该有__。……__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传播__成了探险家们强大的精神来源之一。

——《通向现代世界的5: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根据上述材料你能分析出开辟新航路的原因吗?(可以通过几个问题引导学生。问题一:材料1、2反映出欧洲人当时狂热追求什么?问题二:为什么当时欧洲人狂热追求黄金、白银呢?问题三:如果你是当时的欧洲人,那么如何解决奥斯曼土耳其截断东西方之间商路导致的商业危机呢?问题四:开辟新航路还有什么目的?)

教师总结:1、社会根源:欧洲人“寻金热”。

2、经济根源: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发。(根本原因)

3、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传统商路,使得商路不通。(直接原因)

4、宗教因素:传播天主教。

篇11:开辟新航路历史教案教学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开辟新航路》是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中的第一课。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经过了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本单元从“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四个目介绍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历史过程。首先,人类社会在古代是几大文明区域的点状分布,相互间几乎处在隔绝状态。其次,到15世纪末,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几大文明区域连接起来,人类社会发生了横向交流,地域性分散发展的格局开始改变。第三,工业文明的兴起,使人类社会由分散的地域性历史向整体的世界历史实现了重大的跨越,工业文明开始向全球扩张,西欧国家进行殖民扩张在客观上又推动了工业文明的进程。第四,19世纪末,随着科技革命深入,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形成了欧洲列强支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全球化”趋势加强,世界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课标要求: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这一节内容作了这样的要求:在引导学生学习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过程历史知识的基础上,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考情分析: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从文科综合考试不回避热点、以问题为中心的命题特点看,世界市场的形成将越来越成为文科综合考试命题的重点和亮点,成为世界史新的、最主要的学科主体知识。近两年考查过的主要知识点有:广东卷新航路开辟的原因、2009宁夏卷就考到了新航路的开辟;全国卷考查了工业革命的影响以及江苏卷英德的崛起。特别是对这部分考查的知识点更多:如山东卷考到了新航路的开辟;上海单科考到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北京文综还考到了工业革命的影响等等。通过上述考情分析,全球化与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世界体系和世界市场、殖民扩张等知识点密切相关,这些知识都是命题的重点。

说学情

由于学生对新航路的开辟这部分历史比较熟悉,所以对本课的基础知识部分我将以学案的形式让学生预习完成,在课堂上主要加以深化和突破。

说教法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方法上按照新课改精神和历史的高考要求,多在课堂上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质疑。让学生在学思中主动探求、获得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与参与,以课本为工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学会学习。

说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用一张《地球和握手》的图片,提问学生看了后有何感受;引导学生追根溯源,全球化趋势从什么时候就开始了呢?

新课讲授环节

显示课文结构,让学生对照学案,同桌相互检查预习情况,老师抽查;

根据高考要求,本课教学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基础落实和基础检测

①显示基础落实部分的问题,让学生就其中的问题有不懂的地方提问,师生一起解决;

②通过几道选择题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第二部分:深度探究和知能冲关

①主要探究关于新航路的影响与原因相关的三个问题;

②落实知能冲关题目,检查教学效果。

第三部分:课堂深化

通过材料和题目让学生了解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的概念;

通过做高考题目,掌握如何用全新史观来分析世界历史。

第四部分:课外延伸

评价哥伦布和比较新航路开辟与郑和下西洋的区别

给出网址,让学生查询整理出答案。

【授】

新课导入

同学们,看到这幅图片(幻灯片)并结合第二单元的标题,你想到了什么?(合作与交流,全球化)

非常好!那我们追根溯源的话,这种全球化趋势在什么时候就开始了?(新航路的开辟)

对!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复习《开辟新航路》(打出课题以及知识结构)

新课讲授

请前后左右六个同学相互交换学案,检查预习情况,由学习小组长汇报存在问题。大家做的很好,预习得很认真,但是否用心了呢?请同学根据你的预习,就下面这几个基础性问题还有什么疑问,需要老师和同学一起解决的呢?

第一部分:基础落实

打出问题:

1、何谓新航路?旧航路是什么?

2、西欧人为什么热衷于新航路开辟?

3、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航海家,具备怎样的条件,你才可以远航?

4、新航路是如何开辟出来的?

5、新航路的开辟有何影响?

同学思考了一会,提出了以下问题:

同学1:旧航路就是我们古代的丝绸之路吗?

师:应该说我过古代丝绸之路是旧航路的其中一条。旧航路具体是指从印度和中国出发,途径中亚和西亚,到达欧洲的陆路和海陆的总称。

同学2:西欧人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

同学3:可以从经济根源、社会原因、直接原因和宗教因素几个方面来说。

师:回答的非常好,其实除此之外,还有思想原因,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

生齐答: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师:对极了!下面我们重点来探讨有关新航路开辟影响的几个问题。

第二部分:深度探究

探究1:新航路的开辟,对欧洲经济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阅读课本25页和下列材料,理解“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

材料1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西欧商业经营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

材料2 结束了世界相对孤立状态;各地文明开始会合交流,日益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商人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促进不同国家和贸易的发展,促进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材料3航路开辟后,东方香料输入欧洲的总量较中古之时猛增30倍,而胡椒、丁香等在印度购入和在英国卖出的差价亦高达10至29倍,其他货物的获利同样惊人。这一时期,新的商品不断涌现,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美洲的特产——玉米、马铃薯、烟草、可可等——被传播到欧亚大陆。这时,世界性的对外贸易主要通过大西洋,地中海与意大利皆告衰落,而沿大洋的英、荷等渐居中心。到17世纪时,英国的伦敦与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材料4 ?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白银一半以上直接流入欧洲,16世纪,欧洲的黄金储量从55万公斤增加到119万公斤,白银从700万公斤增加到2140万公斤。大量贵金属源源涌入欧洲,造成金银价值下降,物价猛涨,新兴的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取暴利,封建主势力衰落,劳动人民日益贫困。

师问:以上四则材料哪些是讲“商业革命”?哪些是讲“价格革命”?

学生:材料一、二、三主要是讲“商业革命”;材料四是讲“价格革命”。

师问:那具体怎么理解它们的表现和影响呢?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总结:

“商业革命”的表现和影响:世界由各地相对孤立到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商路、贸易中心转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始了最初的原始积累;开阔了人类眼界,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价格革命”促进了欧洲国家阶级关系的变化。

按传统方式收取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地主—— 衰落

城乡的雇佣工人——日益贫穷,提供了廉价的自由劳动力

商品生产的经营者——日渐壮大

价格革命有力地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兴起,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促进了英荷资本主义的发展。

[典例分析]

假如你生活在新航路开辟后的时代,你有可能看到的现象有

⑴亚洲开始种植玉米、烟草

⑵世界各地联系日益密切,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 ⑶在欧洲市场上销售茶叶

⑷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据点遍布世界各地

⑸欧洲封建主的财富与日俱增

A、⑴⑵⑶⑷⑸ B、⑴⑵⑶⑷

C、⑴⑵⑶⑸ D、⑵⑶⑷⑸

学生4: 选B。因为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价格革命”,使欧洲封建主日渐衰落,所以排除(5)。

师:回答的非常精彩。我们接下来探讨第二个问题。

探究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新航路的开辟与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的关系。

解题思路:分析两者的关系大致可以从以下角度思考:1、联系和区别的角度;2、相互依存的角度; 3、相互影响的角度等。

师:根据这个解题思路,你觉得这个问题要从哪个角度分析呢?

生稍作思考后,大部分同学是认为从相互影响的角度分析。

师:那么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该怎么表述呢?

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老师总结:

资本主义的兴起是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原因。

商品经济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 开放性和扩张性

新航路的开辟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促使世界市场出现和发展;增加了资本的原始积累;瓦解了封建制度;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篇12:开辟新航路历史教案教学

课题名称 开辟新航路 授课教师 郭敏 科 目 历史 授课班级 一年十七班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2)概述新航路开辟的过程:迪亚士抵达好望角,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3)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创设一定的历史情境,由学生扮演航海之旅中的不同角色,让学生感知历史,使学生了解航海的原因和所具备的条件,感悟航海家的精神。

(2)通过设计有探讨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在相互交流中得到共同提高。

(3)通过展示图片和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的分析,领会中国古代发明对推动世界历史前进的重大作用,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科技文明在推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2)了解新航路开辟的经过,感受和学习航海家勇于探索的开拓进取精神,认识到人类历史是不断探索的历史,探索精神永不磨灭。

教学重点 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和影响。 教学难点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教学方法 讲授法、史料分析法、多媒体教学、学案导学法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

这就是开辟新航路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幕——“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哥伦布为什么会发现新大陆,他的发现给世界和当地带来了什么影响?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那段激情似火,惊心动魄的大航海时代。 观看

感悟 创设情境,引发学生观看、思考,引入课题 讲授新课:

一、开辟新航路的背景

提问:

1.为什么欧洲人要开辟前往东方的新航路?(原因)

2.为什么欧洲人能开辟前往东方的新航路?(条件)

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及导学案中的内容,让学生来回答,检查学生的预学情况。对学生的回答作简要概括。

概括分析解读教材

回答问题

通过学生回答,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史实的能力

二、开辟新航路的经过 过渡:有了这些物质准备和心理准备,那真的是万事俱备了。勇士们,扬帆起航吧!

课前已经把学生分为四个小组:迪亚士队、达伽马队、哥伦布队、麦哲伦队。请四支队伍的代表利用多媒体演示、汇报远洋航行的路线和成果。

学生汇报之后教师概括总结为:一个中心、两个方向、三条路线、四位人物。

提问:从新航路开辟的经过中学习航海家的哪些精神?

学生代表讲解,其他学生聆听、思考

学生聆听、总结

学生思考

回答问题

利用学生讲解的形式来展示新航路开辟的经过,更直观,更生动,便于记忆。

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使学生体会到航海家们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三、开辟新航路的影响

过渡:新航路开辟后,一个全新的世界呈现在世人面前。新航路的开辟给世界和各个地区分别带来什么影响?

学生思考

观察、思考,回答问题

学生归纳材料

篇13:九年级新航路开辟课件

九年级新航路开辟课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概述新航路开辟的过程:迪亚士抵达好望角,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2)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创设一定的历史情境,由学生扮演航海之旅中的不同角色,让学生感知历史,使学生了解航海的原因和所具备的条件,感悟航海家的精神。

(2)通过设计有探讨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在相互交流中得到共同提高。

(3)通过比较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异同,进一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及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新航路开辟的经过,感受和学习航海家勇于探索的开拓进取精神,认识到人类历史是不断探索的历史,探索精神永不磨灭的。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出示幻灯片(播放电影《哥伦布传》的主题曲《Sailing》)

师:古道、西风、骆驼,14世纪前后连接东西方的主要商道上留下了人们无尽探索的脚步;15世纪,碧水连天的茫茫大海向人们发出了盛情的邀请,等待人们的将会是什么?那就是《开辟新航路》。

(幻灯片上黄色的大漠与蓝色起伏的大海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I a sailing,I a sailing……”远航的呼声伴随着演唱者嘶哑的声音一次次扣击着学生的心灵。)

一、探寻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幻灯片)

托勒密留下的传统地理观念──赤道附近的海水会“沸腾”,南方炎热,生命无法存在。

平静时,大海像一个温柔的母亲,可当它发怒时,强大海流便形成白色汹涌的旋涡,排空的巨浪将船只顷刻间掀入海底,这个魔窟的世界会将人推入万劫难逃的地狱。

长期的海上航行会陷入生活的困境,老鼠、牛皮、木屑、令人作呕的臭水成为生存的支柱,孤独无时不在,坏血病一次次将生命带入绝境。

师:知识的贫乏,心理的恐惧,环境的恶劣交相混织在一起,在这样的情况下,1487年迪亚士率三艘帆船在葡萄牙政府的支持下,从里斯本出发,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当船队航行到南纬33度的地方时,平静的海面突然发生了变化,刺耳的风声呼啸着掠过海面,暗蓝色的巨浪,一道一道,风暴象一头奔腾不羁的野马狂奔而来,三桅帆船东倒西歪,很快其中一艘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另外两艘像树叶一样在海中上下颠簸,狂风将它们向西南方吹 去,海岸线不见了,迪亚士一行人飘在茫茫的大海上。

(无声的字幕和教师有声的语言相结合,极大的渲染了航海家们选择的悲壮,更让学生感受大海航行的艰难。如此情景的创设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由被动听课为主动探究,真正体现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

(幻灯片)

是怎样的无形之手推动着迪亚斯一行人去冒险?

面对着浩瀚的大海,他们的观点发生了激烈的碰撞。

请为航海家和他的船员设计一幕对话,合理大胆假设当时的情景。

(这一活动的'设计除了可以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以外,还可以培养学生地团队协作精神,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知历史、感悟历史。在角色扮演中,面对与历史人物相同的问题和抉择,学生需要先了解他们所处地时代和社会环境,能够了解洞悉不同地历史人物及其动机,思考可能出现地多样性地结局,也就有助于认识历史发展的过程,并能从自己扮演的角色出发,思考社会问题,领悟不同的历史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生:讨论,合作表演。

师:为什么人们要冒险寻找黄金?

生:1500年左右欧洲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师:在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的社会中,拥有黄金意味着什么?

生:封建贵族用货币购买奢侈品,农民用货币交纳地租,商人和工场主需要更多的货币扩大经营。货币成为普遍的交换手段,金币则是是当时的重要交换手段,更成为财富的主要标志。

师:黄金就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谁就可以得到一切。但是西欧的黄金矿藏很少,马可·波罗笔下遍地黄金的东方便成为西欧人神往的地方。

另一方面,东方的丝绸、茶叶、香料等商品长期畅销西欧市场,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为了获得丰厚的利润,很多的西欧人希望开辟一条绕过地中海前往东方的新航路。

同时,传播天主教的福音是他们崇高的理想和精神动力。

师:西欧人有前往东方的可能性吗?

生:三维帆船的制造,罗盘的运用。

师:“无形之手”推动着人们不惜牺牲生命去冒险,欧洲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为他们的航海创造了条件,意志坚定的航海家迪亚士又经历13天的艰苦努力后,终于到达好望角,开辟了沿非洲海岸由大西洋进入印度洋的航路。

十年后,另一位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沿着迪亚士开辟的航路继续前进,终于到达了印度。

师:迪亚士和达?伽马都是沿着海岸线南下,哥伦布却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他选择了什么方向?

生:向西。

师:地球像扁平的盘子,走到地球的尽头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

生:略

师:相信地圆说的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希望开辟一条前往亚洲的航路,他坚信只要一直向西航行,就能到达中国和印度。

(幻灯片)在西方,哥伦布几乎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许多地方,包括河流、城镇、学校、广场、街道……都以他的名字命名。请与同学分享你对哥伦布的了解。

生:略

师:我想将我对哥伦布的了解和大家分享一下。

1492年8月3日,哥伦布带领87名水手,驾驶着3艘帆船离开了西班牙的巴洛斯港,没有鲜花,没有礼炮,没有隆重的欢迎仪式,有的是他对荣誉、名声、财富和自我的追求。

被称为黑暗海洋的大西洋神秘而狂暴,这个意志坚定的人没有半途而废,在茫茫大海上苦熬了两个多月后,命运的转机出现了。1492年10月12日,空气中有种不寻常的味道,黑压压的陆地依稀可见,上帝的福音降临了。随后他们大步踏上了新世界,喜悦与解脱的泪水狂泻而下。

1493年3月,哥伦布以征服者的姿态凯旋而归,受到隆重的接待,在10年里他先后四次到达这片大陆,然而,命运给他开了个玩笑,他至死都坚信自己到达的是东方的印度。而这个极大的错误导致了一个极伟大的发现也没有被人们所意识到。1506年,55岁的哥伦布病逝,当时只有少数人赞扬和追悼他。

(设计这样一个分享的平台,教师和学生都以真实的、完整的人格亲临“现场”,以真诚的、开放的心态彼此相待。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师生之间交流,在表达各自的认识和感受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相互对话的关系,彼此倾听和分享对方的认识成果,从而加深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同时也学会了倾听、尊重和分享别人的理解与感受,善于从别人的认识成果中获得启示;教师不仅是知识信息的传递者,同时还是课堂上不同信息的接受者、倾听者、处理者,也会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获得成长和发展,感受自己存在的意义。)

师:1519~1522年间,西班牙王室支持的另一位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沿着哥伦布开辟的航路,到达南美洲。然后,绕过美洲南端的海峡,横渡太平洋和印度洋,绕过非洲,回到欧洲,完成了环绕地球的航行。随后荷兰、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纷纷加入海外探险的行列,开辟了欧洲通往世界各地的航线,他们把这一过程称为地理大发现。

二、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师:无形之手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它又会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变化?

生:讨论回答。

师:展示14世纪前后欧亚主要商路的示意图和新航路开辟的示意图,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联系加强,贸易的范围扩大、贸易的数量增加、贸易的品种增加、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世界市场的雏形形成。贸易的发展,对金银的掠夺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这种联系不仅是在贸易方面,文化,思想、技术等方面都得到了交流,因此马克思曾说过,世界历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

(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是本课教学内容的重点,问题的提出可以引起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重视,同时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教材的信息资源、教师在课堂上提供的材料,经过思考、讨论构建论据和独立思考,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概括,并作出自己的解释、做到结论与过程相结合。)

师: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壮举,而在15世纪初中国也有一次伟大的航海之旅,这就是郑和下西洋。请比较一下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有什么不同?

生:略

师:郑和下西洋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形态下进行的,自然经济带有封闭性,其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宣扬国威;哥伦布开辟新航路、发现新大陆是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商品经济带有开放型,目的是为了获得财富。因此两人的航海之旅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前者促进了中外的友好交流,后者不仅加强了世界的联系,更重要的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比较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将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进行比较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但重要的是关注对两者航行不同原因的探讨。虽然课程标准并没用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作相应的要求,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尤其是经济上的原因是不可回避甚至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贯穿整节内容。强调这是两种不同经济形态下的航行可以做到教学内容上的前后的呼应,更重要的是可以加深学生对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影响的理解。)

师: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在原因和影响上都有很大的不同,他们身上有共同之处吗?

生:略

师:总结。没有什么力量能泯灭人类赴汤蹈火追求新知的热情,没有什么力量能折灭人类不断探索的勇气!

结束语:人类的足迹踏过大陆广阔的平原和荒漠,走过茫茫无际的海洋,又将探索的目光投向天空,并最终摆脱地球的引力,走向亘古寂寥的宇宙空间,去探索茫茫宇宙的无尽。

(“寂然凝虑,思接千载”,历史教育不仅让人们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促进眼界和胸襟的开阔,精神境界的提高。从历史经验中获得人文精神的熏陶,从前人的价值理性中汲取今天所需要的养分,这是历史的人文教育所特有和不可替代的。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东西两半球的孤立状态,使全球联成一体,彼此交往,相互依存,使人类历史开始具有了全球性的规模,从而开创了近代人类文明的崭新时代。因此应将其放在世界大探险时代和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进行宏观考察,结束语的选择应该让学科的内涵得到充分的显现,引人深思,富有哲理,升华情感。)

热门教案

学诗词

学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