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课主要是培养学生亲近土壤的情感,充分发挥自己的感官来观察、研究记录、描述有关土壤的内容。
观察的方法、可以研究的内容以及注意事项在出去挖土之前已经让学生明确了。可是,在外出挖土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部分学生觉得土壤很脏,不愿意用手去摸;有部分学生观察力不强,在观察的过程中很容易忽视细节。
在外出挖土之前,要提醒学生要像科学家那样细心观察,不要放过任何一个不起眼的东西。在我们眼里不觉得是什么的东西到了科学家眼里就可能是宝贝了。教育学生正是有了土壤,才有了地球上五彩缤纷的生物,是土壤哺育了我们,先在学生心里建立起对土壤的敬仰感。
学生经过亲自对土壤的观察之后,其实对土壤的.成分已经稍稍知晓,比如他们感觉到土壤是湿湿的,有水;土壤中有颗粒。本节课可以先引出土壤中的成分,但不要求学生能完整地说出,下节课会详细介绍的。
孩子们知道要出教室考察土壤时非常兴奋,但是如果他们不知道考察的目的和注意事项,考察肯定会变成玩耍。如果这些考察的目的和注意事项是老师告诉给他们的,他们印象不深刻,出了教室就忘了。所以我就组织孩子们讨论,让他们自己说出来在考察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然后再小结,这样既对孩子们进行了自己制定规则约束自己的训练,又让孩子们对考察目的加深了理解。三年级我共要上了五个班的课,一个班是我告诉他们的,结果孩子们考察的效果不理想,另外一些班则是同学们自己制定的规则,考察效果非常好!
通过五个班的教学实践,我发现考察成败的关键竟然是孩子们忘是没有忘记自己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可是孩子们自己约束自己的能力比较差,所以要经常提醒他们出来考察的目的和注意事项,让自我约束能力强的孩子带贪玩的孩子,这样他们就能够获得对土壤的大量的经验了。
通过本课的教学实践,我更加认识到:课前细致分析教材,了解学生的状况,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课前详细制定计划,课后及时反思教学中的得失,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对今后的教学会有更大的帮助。
三年级科学《我们周围的土壤》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们周围的土壤》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的第一课。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材,主要突出两个方面的教学,其中一个就是通过《土壤与生命》、《固体和液体》单元教学,培养学生对一个事物进行多种感官、多种方法、多个角度的认识和描述,从而发展学生更全面的认识事物的能力。《我们周围的土壤》一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土壤里各种各样的东西来亲近土壤;通过给土壤里的东西分类,让学生学会记录观察结果,发现问题而思考。学生在之前只是日常生活中对土壤的无意接触,所有的土壤知识是无意感知的,无序的。这次是初步有目的地去接触土壤这一物质环境的内容,从讨论已经知道的土壤知识开始,着手研究土壤,尝试着利用自己的感官来观察、体验土壤环境,借助一些实验器材进行观察活动,并通过体验、记录、观察、合作交流等方式,多角度、多维度地来认识我们周围的土壤。因此,确定以下目标和设计理念:
1、知识目标:会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能够和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2、能力目标:知道土壤里含有不同大小的颗粒,含有动植物和它们的遗体;能够建立土壤是个混合物的概念。
3、情感价值目标:意识到土壤和动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愿意亲近、探究土壤。
设计理念:
1、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通过各感官的活动接触土壤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记录、收集,并表达与交流,形成一定的科学的情感和态度。
2、以学生探究为主题。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形成科学素养,在参与的过程中产生体验,感悟而内化。
教师准备:一桶土壤、昆虫盒、镊子、水、盘子、抹布、放大镜。
学生准备:报纸、纸巾、放大镜、筷子
教学重难点:通过学生各感官对土壤的感受来认识我们周围的土壤及其特性。培养学生对土壤的亲近感。
二、说教法。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的教学要重在“动手做”,这是本册教材乃至全套教材的灵魂。要彻底打破“教知识”、“教书本知识”的教学观,必须从让学生“亲身经历,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入手,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重在作好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一方面不能死板地教知识,让学生去“牢记”,另一方面,也不能袖手旁观。引导学生要主动不等于放纵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不是任其自由。围绕即以确定的目标有序地进行教学活动,采取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因此,对教学方法的设计有:1.引入课题,置疑竞猜法,通过“猜”来调动全体学生;2、保持兴趣,吟诗展示法,通过补充课文诗句来保持学生对研究土壤的兴趣;3、观察记录、合作探究法,把学生分组到实际土壤中去观察探究;4、师生同乐,填表总结法,使学生在快乐研究中总结提高;5、开放课堂,拓展延伸法,把学生对研究土壤的兴趣保留在今后的生活中。
三、说学法。
《新课标》指出:《科学》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实践体验法、观察记录法、表格分析法,合作交流等都是值得重视的学习方法。
1、实践体验法:心理学认为,儿童知识的获取主要是通过感性经验的积累。儿童要在创设的情景和多样化的活动中学习知识,发展自已的智慧。科学课则更需要鼓励儿童通过动手动脑“学”科学。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到实际的土壤中去寻找发现,用自已的感官亲身体验感受土壤的.色、味、形和土壤里的动物、植物们,触摸中体验,记录中思考。诱导儿童产生对大自然的新奇感和亲近感,形成科学习惯和对大自然的探索意识。
2、观察记录法:科学探究活动是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是给学生一个由生疏到熟悉的过程。本课的分小组进行两次观察记录,并指导学生记录时可以图文并茂(不知名的物体用描述语言记录),要充分利用手边的工具(木棍、放大镜等),这里不仅培养了学生研究科学的习惯,还让学生在个体观察中产生个性发现,在小组合作与交流中创新,产生一些稳定的科学素养。
3、表格分析与合作交流并重:对小学生来说,学习主要是感性认识和思考,只要养成记录填写表格的习惯,学生对自己所记录的数据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和个性发现,就能达到小学生学习科学的目的。本课设计中让学生利用观察到土壤的情况记录入表格,小组内争论后集体总结归纳,选择出学生的亮点推广鼓励,有助于小学生科学思考和科学理想的提升。
4、预测印证法:配合老师设置的猜测,学生最盼的就是类似成人mai彩票一样----印证结果,这样让课堂产生活力;而学生观察土壤前的预测同样让学生产生兴趣,学生急于要在活动中得到证实而努力探究,产生了个性自主和合作争议,进而产生个性发现和探究创新。
四、说教学过程:
1、通过“猜”来引入。《新课标》提出:科学课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对新学期的第一堂课固有一种新鲜感,当老师提着装土的桶走进课堂却不出示,而是让学生猜猜桶里有什么,那么学生积极参与的情绪会陡然上涨,尤其是平时表现不够出色的学生更愿抓住这种表现机会,揭开谜底就出示课题,为学生全面参与课堂打下了基础。
2、用“吟”来激发热情。新课程越来越注重学科综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本课开篇编排的小诗就同语文课紧密地联系起来了。本课设计让学生把小诗补充丰富,吟出激情。学生就能从情感上产生对土壤的热爱和亲近,保持了学习研究土壤的热情。
3、用“测”来准备活动。科学课程最基本的特点是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开始学习活动,以形成对自然探究的态度,从而获取科学知识。这里就结合儿童日常生活经验,让儿童们想一想如果我们进行土壤“挖宝”活动会挖出什么宝贝,测一测。这个过程中可能形成的争论和问题,作好第一次记录。这样在活动进行中来培养学生的科学习惯的同时,引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4、把“看”“摸”“找”“比”“采”“记”来充实课堂开放性实践。《新课标》指出:科学课的教学要用丰富多彩的亲
历活动来充实教学过程。活动为《科学》的主要教学形式,活动应当是学生熟悉的、能直接引起他们学习兴趣的、要具有典型科学教育意义。这些活动的教学要让学生亲身体验一次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创造的过程。在教学中通过小组分工合作,教师指导学生的土壤探究方法。紧接着带领各组学生到实际的土壤中利用感官亲身观察感受,师生在土壤里共同观察,教师引导,不时地鼓励一些典型学生,有利于学生科学理想的形成;学生有目的地利用各感官去看、摸、挖、捉、比、采,叽叽喳喳地讨论并发现土壤里的新奇,营造出和谐的活动气氛,并作好第二次记录。使学生间的合作基础牢固起来,学生在实地地感知土壤,认识土壤和分析土壤,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技能,培养了科学素质。
5、通过“说”“评”来作好活动的汇报总结。新课程主张师生互动,教师要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去。回到教室,各小组先分别总结,再师生共同汇报,根据汇报把土壤的色、味、形和土壤里的发现填好,通过合作交流得出结论:土壤是混合物。对过程进行小组间评比,对表现优秀的加以推广和鼓励,让学生有成功感的同时,知识和技能得以形成和稳固。
6、用“订”字延续课外拓展。《新课标》提出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科学课程的开放性,表现为课程在学习内容、活动组织、作业与练习、评价反馈等多个环节。课堂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小空间里,也不要把上下课铃声作为教学的起点和终点。本节课安排的课外作业是:给两张研究记录加上一个封面,与以后的记录装订成册。这样对学生延续了课外的拓展,还顺便结合美术兴趣而外延,巩固了学生探索大自然的浓厚兴趣。
《新课标》指出: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一个人早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教师有必要在引导学生科学探究的习惯和方法,指导学生“动手做”方面下一番功夫。
1、我们周围的土壤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来认识土壤。
2.会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3.能够和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土壤和动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
2.愿意亲近土壤。
科学知识:
1.知道土壤里含有不同大小的颗粒,含有动植物和它们的遗体
2.能够建立土壤是个混合物的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发现土壤里的生命。
难点:测量出小草根的总长度。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土壤、给每个学生准备一只放大镜、每组一小桶水、报纸、抹布、玻璃棒。
学生准备:一根木棒、一张白纸、一只塑料杯子、一个硬纸板。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讲述:在我们周围哪里有土壤吗?关于土壤,你知道些什么?大家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
二、师生互动学新课
(一)说说你对土壤的认识
1.你对土壤已经知道了些什么?
2.小组内交流、分组汇报。
3.在活动记录卡上记录你已经知道的'有关土壤的知识。
(二)观察泥土里有什么
1.把课前准备的泥土袋子拿出来,仔细观察泥土里有什么。哪些是你已经知道的?你最惊奇的发现是什么?
2.观察土样、用放大镜看、在手指间摩擦干燥的土样、闻土样。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观察土样,让学生讨论土样的成分并作简单的分类,可从以下几方面讨论:
外观:土样里的物质看上去像什么?
颜色:土样里有哪些颜色?
闻:土样里各种物质的气味。
看:土样里都有哪些物质?还可以看看垫在下面的报纸有怎样的变化。
3.把自己的观察发现写在活动记录上。(科学教材第62页)
4.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观察到的结果。
三、全课总结
(一)通过今天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二)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土壤里有许多小动物,同时,知道植物与土壤的亲密关系。
四、板书设计
小草
土壤
动物
五、随堂练习
(一)用纸巾包住土壤,用手使劲握一握,纸巾(湿)了,说明土壤里有(水分)。
(二)将硬土块放入水中,会看到有(气泡)从土块中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
六、温馨提示
在外出实践活动中,要注意安全。
《我们周围的土壤》教学设计模板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材第1单元《土壤与生命》中的第1课。本课教学通过运用多种感官观察土壤,知道当地土壤的基本组成部分,能利用感官和简单的工具对土壤进行较细致的观察,做好简单的实验记录,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自己的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通过学生亲身的体验和观察,达到亲近土壤,意识到土壤和生命有密切关系的这一目标。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对土壤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我们周围的土壤中究竟有什么,学生又未必作过细致透彻的观察研究。本课中学生将在了解我们周围土壤的基础上,意识到土壤和生命的关系。
在选择材料时,有目的'地让学生采集田野里、花圃或水塘边等生活场所的土壤,因为这些“有结构的材料”本身就蕴含着本课所要达成的目标。同时,通过对这些材料的研究,也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科学,也让学生感到大自然的奇妙。
二、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亲自采集土样,并观察土壤;
2.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来研究土壤。
(二)知识与技能
1.意识到自己感官的作用,会观察、描述、记录;
2.知道土壤里有沙、石块、枯枝落叶、小虫、蚯蚓等;
3.了解土壤与生命有密切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具有关心家乡土壤的意识;
2.愿意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分享合作探究的快乐。
三、教学准备:
1.教师事先进行实地考察,为孩子们准备一块泥土地、铲子、放大镜、盛土容器、土壤研究记录纸。
2.孩子们准备:一根木棒、一只塑料杯子、一块抹布。
四、教学过程:
(一)挖一挖,找一找。
1. 你们校园里哪里有土壤?
2.想一想,土壤里可能有什么?
3. 讨论:在外出进行观察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师生小结:1.注意安全;2.不要破坏环境,更不能伤害土壤中可能存在的动植物;3.及时记下自己的发现,对不认识的动植物,可先照样子画下来;4.尽可能多地发现土壤里有些什么。
【评析】孩子们知道要出教室考察土壤是非常兴奋的,如果他们不知道考察的目的和注意事项,考察肯定会变成玩耍。让孩子说一说,这样既对孩子们进行了自己制定规则约束自己的训练,又让孩子们对考察目的加深理解。
4.小组合作,到室外挖土。
(二)看一看,比一比。
1.哪个小组说说在挖土时有什么发现?
2.教师引导孩子们讨论:表层的土壤和地下2厘米初的土壤有些什么不同的地方?有哪些动物生活在土壤里,这些动物在土壤里干什么?
【评析】这个环节非常重要,是孩子们把观察经验内化、升华为知识的环节,所以要特别注意引导孩子们相互交流、讨论。课后我对孩子们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土壤的认识是什么样的,结果发现:在这个环节中孩子们交流、讨论的深刻与否是他们对土壤形成知识体系的关键,因此本环节孩子们的参与效果就成了考察本课成败的主要标准之一。
3.下面大家就可以把土放在白纸上研究了。为什么要放在白纸上?
4.大家开始研究吧,别忘了做个记录?
5.小组合作研究。
6.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发现,注意创新的发现。
7.你们的小组是否观察仔细呢?下面前后两个小组交换土和记录纸,观察一下别的小组的土,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评析】研究别人的研究,这是本课的一大探究特点。学生常常陶醉于自我的研究成果,认为自己的研究是最好的,表现于在别人发言的时候总是忙着自己的讨论。交换一下,研究别人的研究,让他们自我发现对方不足的地方,同时也让对方找出自己的不足,产生思维上的震撼力。
8.小组交换研究。
9.小组交流,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说出差异,说出观察中不同的发现。
10.小组总结一下,土壤中有哪些东西?
11.小组汇报。
(三)拓展
今天我们一起去校园里观察了土壤,并有了很多新发现。你们能把这些新发现和新感受用清新、优美的文字或是栩栩如生的图画描绘出来吗?
希望大家能利用课余时间到公园、田野等更多的地方仔细观察那里的土壤和土壤中的生物,并采集一份土壤样本加以观察。
一、教学背景: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土壤与生命》单元中的第一课。在教材的处理方面,我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在把握好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合理化的调整与处理。另外,我还将课堂中的学习活动延续到课外,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查阅“土壤”的有关资料和调查我们周围的土壤种类及土壤中生长什么植物。
过去,我们认为:教学就是把书上有关的知识点讲完,教材中的相关实验做完,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而现行的教学更需要将学生课堂上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外,为他们更深入的了解相关知识拓展空间。这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新理念,更新我们的原有思维,并在科学课上有所突破。在教学的准备方面,我遵循便于操作和合作探究的原则,尽可能多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创设的氛围中进行合作研究。在教学过程的设计方面,遵循儿童科学认识活动的规律,以科学探究活动来展开整个教学活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小组合作交流、汇报富有特色的记录——探究土壤是动物们共同的家园——拓展延伸、续写科学诗,感受土壤给整个物质世界带来生命的多样性,和给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二、本课的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认识土壤。
●能观察、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能够有目的地与同伴交流观察结果。
知识与技能:
●知道土壤里有什么,认识常见的动物与植物。
●知道土壤里生活着许多的小动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愿意亲近土壤。
●意识到土壤与动植物有密切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找好适合学生活动的场地,准备一些学生调查研究用的工具等。(铲子、记录纸、笔等)
四、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组织学生去观察土壤(土壤的颜色,土壤中有什么)。教师提出适当的要求,如:小组分工明确,爱护校园内的环境,注意安全,观察要认真细致,记录要详细等。学生将寻找到土壤中物体及各自所在的地点记录下来,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或用笔画出它们的样子。此外,外出活动中,教师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第二部分
一)、各小组交流汇报第一部分的活动情况。
1、师:刚才,我们一起到校园里观察了土壤,你们发现了什么?(老师有意识的请那些用特殊形式记录的小组上来展示)
2、生①汇报。(师板书)
3、师:他们在土壤中找到很多的物体,真不错!真像一个小小科学家
4、生②汇报。
5、师:他们找到的物体还真不少!掌声鼓励。由于时间关系,后面小组主要补充与前面不同的新发现。
6、生③汇报。
7、师:太棒了!还有吗?
8、生继续汇报。
二)、讨论:土壤中有什么?
1、师:土壤中有蚯蚓、蜗牛、蚂蚁、蟋蟀等小动物说明了什么?
2、师:它们在土壤中干什么?(各小组充分讨论,师巡视指导,便于汇报交流。)
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整理。(师:在学生汇报时归类、合并、整理后板书)
生1:游戏、寻找食物
生2:……
生3:……
……
4、师生小结:土壤是许多有生命的物体的家园,它们在愉快的生活,像我们小朋友一样快乐的成长。
(激发学生想象的翅膀,放飞学生心中的梦想!教师在此处适时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的教育。以巩固上学期《我眼里的生命世界》教学)
师:我们在土壤中还发现蚕豆、菜叶、草根等说明了什么?
生汇报
师:我们还在土壤中发现了什么?我们在土壤中发现电池、塑料、瓶盖、砖块等物体说明了什么?
生汇报
(土壤妈妈的怀里多了许多原本不在的东西,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周围的土壤环境或多或少的已经被破坏了,让学生意识到应该从我做起,保护土壤环境)
5、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感受,又有什么想法吗?
6、生汇报。
7、师:土壤世界孕育着许多的小生命同时有给我们人类带来丰富的物质享受。“土壤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的孩子有的很小、很小,有的却很大、很大;从小花小草到千年古树,从黑色蚂蚁到白象、红马,从……到……,世界上亿万个生命在,在她温暖的怀抱里长大!”,这是一首没有写完的诗,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力,模仿上面的两段诗句继续往下写。
8、生续写小诗,教师巡视。
9、展示写得较好的小诗,并朗读小诗。
10、师:写得多美啊!……这就是我们周围的土壤。
一、说教材。
《我们周围的土壤》是《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的第一课。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材,主要突出两个方面的教学,其中一个就是通过《土壤与生命》、《固体和液体》单元教学,培养同学对一个事物进行多种感官、多种方法、多个角度的认识和描述,从而发展同学更全面的认识事物的.能力。
《我们周围的土壤》一课主要是引导同学观察土壤里各种各样的东西来亲近土壤;通过给土壤里的东西分类,让同学学会记录观察结果,发现问题而考虑。同学在之前只是日常生活中对土壤的无意接触,所有的土壤知识是无意感知的,无序的。这次是初步有目的地去接触土壤这一物质环境的内容,从讨论已经知道的土壤知识开始,着手研究土壤,尝试着利用自身的感官来观察、体验土壤环境,借助一些实验器材进行观察活动,并通过体验、记录、观察、合作交流等方式,多角度、多维度地来认识我们周围的土壤。
下目标和设计理念:
1、知识目标:会描述、记录自身的观察结果;能够和同伴交流自身的观察结果。
2、能力目标:知道土壤里含有不同大小的颗粒,含有动植物和它们的遗体;能够建立土壤是个混合物的概念。
3、情感价值目标:意识到土壤和动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愿意亲近、探究土壤。
设计理念:
1、同学是《科学》学习的主体。通过各感官的活动接触土壤来调动同学主动参与,记录、收集,并表达与交流,形成一定的科学的情感和态度。
2、以同学探究为主题。让同学在亲身经历中形成科学素养,在参与的过程中发生体验,感悟而内化。
教师准备:一桶土壤、昆虫盒、镊子、水、盘子、抹布、放大镜。
同学准备:报纸、纸巾、放大镜、筷子
教学重难点:通过同学各感官对土壤的感受来认识我们周围的土壤和其特性。培养同学对土壤的亲近感。
二、说教法。
《小学科学新课程规范》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的教学要重在“动手做”,这是本册教材乃至全套教材的灵魂。要彻底打破“教知识”、“教书本知识”的教学观,必需从让同学“亲身经历,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入手,体现同学的主体性。教师重在作好如何引导同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一方面不能死板地教知识,让同学去“牢记”,另一方面,也不能袖手旁观。引导同学要主动不等于放纵同学;放手让同学自主不是任其自由。围绕即以确定的目标有序地进行教学活动,采取有效的方法激发同学的参与兴趣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因此,对教学方法的设计有:
1.引入课题,置疑竞猜法,通过“猜”来调动全体同学。
2、坚持兴趣,吟诗展示法,通过补充课文诗句来坚持同学对研究土壤的兴趣。
3、观察记录、合作探究法,把同学分组到实际土壤中去观察探究。
4、师生同乐,填表总结法,使同学在快乐研究中总结提高。
5、开放课堂,拓展延伸法,把同学对研究土壤的兴趣保存在今后的生活中。
三、说学法。
《新课标》指出:《科学》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实践体验法、观察记录法、表格分析法,合作交流等都是值得重视的学习方法。
1、实践体验法:心理学认为,儿童知识的获取主要是通过感性经验的积累。儿童要在创设的情景和多样化的活动中学习知识,发展自已的智慧。科学课则更需要鼓励儿童通过动手动脑“学”科学。在教学活动中,同学到实际的土壤中去寻找发现,用自已的感官亲身体验感受土壤的色、味、形和土壤里的动物、植物们,触摸中体验,记录中考虑。诱导儿童发生对大自然的新奇感和亲近感,形成科学习惯和对大自然的探索意识。
2、观察记录法:科学探究活动是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是给同学一个由生疏到熟悉的过程。本课的分小组进行两次观察记录,并指导同学记录时可以图文并茂(不知名的物体用描述语言记录),要充沛利用手边的工具(木棍、放大镜等),这里不只培养了同学研究科学的习惯,还让同学在个体观察中发生个性发现,在小组合作与交流中创新,发生一些稳定的科学素养。
3、表格分析与合作交流并重:对小同学来说,学习主要是感性认识和考虑,只要养成记录填写表格的习惯,同学对自身所记录的数据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和个性发现,就能达到小同学学习科学的目的。本课设计中让同学利用观察到土壤的情况记录入表格,小组内争论后集体总结归纳,选择出同学的亮点推广鼓励,有助于小同学科学考虑和科学理想的提升。
4、预测印证法:配合老师设置的猜想,同学最盼的就是类似成人中大奖一样----印证结果,这样让课堂发生活力;而同学观察土壤前的预测同样让同学发生兴趣,同学急于要在活动中得到证实而努力探究,发生了个性自主和合作争议,进而发生个性发现和探究创新。
四、说教学过程:
1、通过“猜”来引入。《新课标》提出:科学课要面向全体同学。同学对新学期的第一堂课固有一种新鲜感,当老师提着装土的桶走进课堂却不出示,而是让同学猜猜桶里有什么,那么同学积极参与的情绪会陡然上涨,尤其是平时表示不够出色的同学更愿抓住这种表示机会,揭开谜底就出示课题,为同学全面参与课堂打下了基础。
2、用“吟”来激发热情。新课程越来越注重学科综合,以培养同学的综合素质。本课开篇编排的小诗就同语文课紧密地联系起来了。本课设计让同学把小诗补充丰富,吟出激情。同学就能从情感上发生对土壤的热爱和亲近,坚持了学习研究土壤的热情。
3、用“测”来准备活动。科学课程最基本的特点是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开始学习活动,以形成对自然探究的态度,从而获取科学知识。这里就结合儿童日常生活经验,让儿童们想一想假如我们进行土壤“挖宝”活动会挖出什么宝贝,测一测。这个过程中可能形成的争论和问题,作好第一次记录。这样在活动进行中来培养同学的科学习惯的同时,引发了同学的探究欲望。
4、把“看”“摸”“找”“比”“采”“记”来空虚课堂开放性实践。《新课标》指出:科学课的教学要用丰富多彩的亲
历活动来空虚教学过程。活动为《科学》的主要教学形式,活动应当是同学熟悉的、能直接引起他们学习兴趣的、要具有典型科学教育意义。这些活动的教学要让同学亲身体验一次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发明的过程。在教学中通过小组分工合作,教师指导同学的土壤探究方法。紧接着带领各组同学到实际的土壤中利用感官亲身观察感受,师生在土壤里一起观察,教师引导,不时地鼓励一些典型同学,有利于同学科学理想的形成;同学有目的地利用各感官去看、摸、挖、捉、比、采,叽叽喳喳地讨论并发现土壤里的新奇,营造出和谐的活动气氛,并作好第二次记录。使同学间的合作基础牢固起来,同学在实地地感知土壤,认识土壤和分析土壤,提高了同学的知识技能,培养了科学素质。
5、通过“说”“评”来作好活动的汇报总结。新课程主张师生互动,教师要参与到同学活动中去。回到教室,各小组先分别总结,再师生一起汇报,根据汇报把土壤的色、味、形和土壤里的发现填好,通过合作交流得出结论:土壤是混合物。对过程进行小组间评比,对表示优秀的加以推广和鼓励,让同学有胜利感的同时,知识和技能得以形成和稳固。
6、用“订”字延续课外拓展。《新课标》提出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科学课程的开放性,表示为课程在学习内容、活动组织、作业与练习、评价反馈等多个环节。课堂不要把同学束缚在教室这个小空间里,也不要把上下课铃声作为教学的起点和终点。本节课布置的课外作业是:给两张研究记录加上一个封面,与以后的记录装订成册。这样对同学延续了课外的拓展,还顺便结合美术兴趣而外延,巩固了同学探索大自然的浓厚兴趣。
科学我们周围的材料三年级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同学们对周围的常见材料如木头、纸、金属、塑料、玻璃、纤维等不陌生,但对于这些材料了解并不深入。这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调查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材料,知道一些常见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观察,了解这些材料的主要的物理特性,发展学生探究物质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观察和辨认身边不同的材料
教学难点: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木材的特性。
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思维为主线”的原则贯穿教学始终,运用观察,分析,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及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探究方式来完成课堂教学。
教学流程:
本节课我设计了“以生活经验为基石,激发兴趣,突破教学难重点”的教学主线。教学时我不仅仅要让学生动起来亲手实践,而且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得到科学依据,观察和辨认身边不同的材料。
一。 根据学生心理水平激兴趣,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一般都是从具体的事物逐步过渡到抽象的概念。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遵循科学课标中提倡的“小学科学教育作为科学启蒙教育,要从小学生的现有经验出发”基本理念为指导,体现科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力求借着生活这个“百科书”让学生感知理解材料概念,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投入到科学学习中。
二。观察材料的特性
三年级学生刚接触科学才2个多月,对科学课充满好奇。他们喜欢在比一比,猜一猜等轻松的活动中学习。为此,我在本环节设计了猜谜语活动,让他们打一材料。我认为这不是一般的猜谜语,而是把谜面一句一句呈现,让学生对所猜的谜底的范围不断缩小,最后,谜面呈现完才得出谜底——木头。这一生活中最常见的,最容易了解的材料,再拿出一块木头进行验证,补充木头的特征。这样创设情景,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对木头的特点也能够粗步了解。此外这为后面让学生用适当的词语描述其他材料的特性作了铺垫,便于学生轻松掌握材料的特点。
三。整合内容开展比赛,调查身边的材料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在学生大脑疲劳,注意力分散时,采用变换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调查比赛,凸现观察和辨认身边不同的材料这一教学重点。 首先,我对教材进行整合,将身上的物品,书包的物品,教室的物品三张调查表整合为一张。让学生在调查中,发挥小组合作能力,比一比哪个组快速完成调查表。并在快速完成调查表后全班交流。
本节课的科学概念是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而在学生汇报交流中,我也引导学生去分析使用不同的材料也可以制成一件物品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发散思维的变通性,独特性也是我们培养的核心目标。
我想:学生科学知识的获得,科学素养的形成,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随时捕捉。为了使知识更加系统化,我不仅让小组讨论,还利用向孩子们展示了木头,玻璃,塑料,纤维,金属,纸这些材料在我们身边被广泛使用着,拓展延伸了课外知识。
本环节中我意在不仅完成预计教学目标,而且让学生学到只有团结合作,分工明确,才能高质量,高效率完成任务。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谈收获。
通过本环节,使学生对材料形成较完整的认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五。课外延伸
继续调查搜集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新的材料,它们又可以制作哪些物品,并记录下来。
真正有效的课外实践不仅可以帮学生树立 “科学能够改善我们的`生活”这一科学理念,而且使科学课程目标得以更好实施。
总之,在本节教学过程中,我力争充分体现“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一教学理念,充分挖掘学生思维特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科学的学习活动之中,通过学生动眼,动脑,动口,让学生在科学学习中体会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科学教学应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全面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要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身经历科学学习过程,使教学形成一个有序列,有结构的整体。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出示一组学生熟悉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它们是什么东西做成的。从而引入材料的概念,并板书:像木头这样能制作成物体的东西,我们把它叫做材料。
2、新授:
1)认识描述六种常见的材料。
先向学生展示六种常见的材料,让学生通过观察(看,摸,拿等)让学生对材料的物理特征有个初步的了解,再让学生说说各种材料的特征。让学生对描述材料有一定难度,此时通过选择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木头的特征。这样不仅让学生很好地认识了木头的特征也为他们对其它材料的描述做了个引导,能够有效地突破难点。
2)了解周围的材料。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这个内容设计了三个活动,首先是让学生调查身上的物品,其次是调查书包里的物品,再是调查教室里的物品。为了避免单调,调查采用了不同的形式。调查身上的物品时两个同学一组观察,交流,完成书上的表格。调查书包里的物品时,采取学生独立完成的方式,将自己书包里的东西一一列出并进行记录,对完成较好的学生进行奖励,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一个调查活动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发挥的空间,采取周围同学互相说的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活动形式的多样性能有效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另外,在调查材料的活动中不仅让学生认识到材料是多种多样的,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由于各种材料的特性不同,用途不同,许多物品需要多种材料才能做成,不同的物体的制作需要不同的材料。这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小学三年级科学《我们周围的植物》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植物的种类非常之多,许多学生,包括教师对身边的植物难以叫上名来。但人们可以根据植物的一些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本课就是在学生研究了大树和小草的特征,并在研究中学习了一些观察方法之后,利用所学到的观察方法,尝试对身边的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本课教学材料的选择非常重要,教师要根据当地的特点为学生多准备一些易于建立不同标准进行分类的植物(或图片)。由于学生还没有学习植物分类的知识,所以本课并不要求学生的分类非常科学,只要能够体现根据植物某一特点为标准即可。活动中要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分类结果进行记录,以便学生进行归纳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通过观察植物发现植物的主要特征。
2.能够以一定的标准对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活动。
3.培养学生观察自然、分析问题,表述观点的能力。
4.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与他人协作的精神。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对自己采集植物的分类,使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分类方法和标准。
2.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使学生意识到认识植物的重要,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植物的分类从外形上可从植物的各部分进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生物的情感意识。
2.能够通过观察植物感受植物种类的丰富多样。
教学重点:依据植物的某种特征建立分类标准对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
教学难点:在分类活动中采取标准对植物进行多种分类。
教学准备:
1.常见的植物四至五种(由学生进行采集)。
2.我们周围的植物课件(易于建立不同分类标准)。
教学过程设计:
一、认识身边的植物
1.学生介绍学生自己采集来的植物
学生介绍主要是介绍植物的名称和采集地点。
此活动的主要目的一是让学生认识这些植物,同时教师也了解学生对这些植物的认识程度。此项活动课前教师要对学生采集来的植物进行观察研究,以便了解学生的采集情况。
2.学生相互观察所采集来的植物。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植物的各部分,比较各种植物的不同与相同点。
此项活动的目的是为下面的分类做准备,所以在学生汇报时教师要有目的的引导学生说出植物各部分的不同和相同。
3.给自己采集到的植物进行分类
教师向学生提出请学生根据这些植物的特点进行分类。
如教师可向学生提出“你能否将这些植物根据不同的特点分组呢?”学生如果不明白教师可对学生进行类比引导如:“我们班的学生可分为男生和女生”,“这些植物可怎样分呢?”。此时最好不要出现分类这个名词,分类这个词汇可放到最后进行板书分析时进行解释。
通过以上的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分类方法和标准。如按叶形分、按植株大小分、按是否落叶分等。
二、认识更多的植物
1.教师出示课件:我们周围的植物
课件以照片的形式向学生介绍本地区的常见植物。学生通过观察和听教师的介绍认识这些植物。
2.学生用以学习的分类方法对这些植物进行分类。
目的一是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分类的`方法,同时评价学生对分类方法的掌握情况。
三、分析学生的分类方法
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教师板书在黑板上的学生的分类。
2. 在引导中教师要有目的的使学生意识到对认识植物的重要,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植物的分类从外形上可从植物的各部分进行。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分类的方法。
此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分类方法。
学习评价:
学生能够认识一些常见的植物,并能够以一种标准对那些植物进行分类。
布置作业:
到校园或生活中的其它地方设法在不损坏植物的前提下对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
课后小结:略
「原创」《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反思
《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反思《我们周围的材料》是第三单元的起始课,引导学生观察自己随 身携带的物品、书包和教室里的物品, 分辨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并且在这个基础上找出常见材料, 描述它们的特性。 教材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我们知道的材料;二、调查身边的材料。课后,我对这节 课的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认真回顾,形成了以下反思。 一、成功之处 1.以探究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努力创设平等、轻松的探究氛围,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引导学生经历调查活动, 获得“身边的物品都是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等科学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认真解读教材,灵活处理教材。我在钻研教材时,我发现教 材开始部分“我们知道的材料” ,不仅要求学生说常见的材料,而且 要求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材料的特性, 这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 难度很大。因此,进行教学设计时,把这部分内容拆分为两部分,设计了两 个环节。一是作为新课导入,通过教师描述材料特征,让学生猜自己知道的材料;另一部分安排在“调查身边的物品”活动后面,让学生观察材料后,找找身边的物品是什么材料制作的。 3.注重观察方法的指导。 在组织学生对观察结果进行交流汇报时, 当学生对由多种材料做成的'物品的材料有争议时。 我请学生上台指一指物品, 说一说自己发现的材料, 同时进行评价引导。 使学生认识到调查物品材料时, 必须仔细观察物品的每一个部分, 有机地进行了观察方法的指导。 二、存在的问题 1.在备课时,“备学生”这块我做得不够。三年级学生动手操作 能力、观察能力弱,我是预设到的。但在具体的活动中,我没有做出 有效的对策。例如: “调查身上的物品”这一活动,书上要调查的物品与学生的物品是有出入的,每个学生带的物品也是不尽相同的。例如“钥匙”、“发夹”、“拉链”等物品并不是人人都有。我在备课前, 我也考虑到这一点, 但我的本意是让学生同桌相互合作调查,所以没 有调整记录表格。 在活动中,这给学生的观察记录带来了不便。另外, “调查书包里和教室里的物品”活动中,由于被调查的物品名称多, 这对三年级学生 (有些字生疏, 书写速度慢) 来说,也有难度。 如果, 我在组织学生观察前, 有针对性地指导一下, 让学生先说说需要调查 的物品。然后, 教师把这些名称随机板书在黑板上, 这就可以为学生的记录降低难度, 还可以节省教学时间, 从而保证后面的教学活动的 有效开展。 2.教师的引导不够。课堂教学的效果怎样,我认为关键在于教 师的引导。 我们在上课时, 总是希望学生的发言能如你所愿,能回答到点子上。但是小孩子的思维还不成熟,他们的回答需要老师进行有效地引导。在这堂课中,许多地方存在这样的问题。如:在组织学生 对“调查书包里和教室里的物品”活动进行交流汇报时,考虑到记录表大, 投影的效果可能不好,我想同时进行板书, 但是由于物品名称多,黑板上还是写不下,调查的数据无法进行统计。其实,我只要引导学生结合组内的调查记录表,组织学生对调查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结论。如: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哪些物品是由一种材料做成的?哪些物品是有多种材料做成的?”、“哪几种材料在我们身边应用最广泛?”其实,我准备课件出示这几个问题的,后来,发现时 间可能不够,没有出示。
教学目标
1、知道土壤是岩石微粒、空气、水和腐殖质的混合物。
2、知道土壤可以按照颗粒大小分成沙土、黏土和壤土三类。
3、能用实验证明不同种类的土壤渗水性和含水性不同。
4、能用多种方法研究沙土和黏土的不同。
5、知道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土壤的成分。
难点:区分当地土壤的种类。
教学准备
事先采集的三种土壤样本(每组一份) 、白纸(3张)、烧杯、水、搅拌棒、土块、渗水性实验装置、放大镜、小塑料汤匙、纸巾、抹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为了更好的研究,昨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在花园的不同地方采集了三种不同的土壤,分别装在了一号、二号和三号烧杯里。关于这些昨天采集的土壤,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
2、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板书并分类。
3、今天我们来研究、了解土壤。(板书课题)
〔反思:告诉学生土壤样品的来源地,以明确观察的目标性,增强真实性。〕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观察土壤
谈话:课前,我们都已经采集了一份土壤的样本,现在请大家拿出来。同桌两人合作,先用眼睛,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土壤样本,一个人观察,另一个人记录,要求尽可能多地发现土壤的特征,并把我们看到的情况用图画、文字或表格等形式记录下来。
学生分组活动。
汇报交流,互相评价(哪组的发现或记录价值、特色)。
反思:先用眼睛看,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体会两种观察方法的不同结果,知道工具的重要性,培养仔细观察的能力;另外,尽可能多地列举出所看到的情况,并采用各种方式做一份有特色的观察记录,进一步深化土壤的表象特征。
活动二:研究土壤的成分
谈话:通过刚才的观察活动,大家都对土壤有了更多的认识,但那只是凭肉眼或是放大镜进行的初步观察。要想知道土壤里到底有些什么,我们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现在就请四人一组,做一做下面这个实验,看它是否对你了解土壤有所帮助。投影:实验的步骤、注意事项。
实验步骤:
1、把小土块放入水中,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土壤里有什么?
2、将土块搅动后静置一段时间,在等待过程中用纸巾包住另一些土块,用手使劲握一握,再摊开纸巾,纸巾上面留下了什么?说明土壤里有什么?
3、观察静置后的水杯中的情况,水里有什么?
注意事项:
1、土块要轻放。
2、搅拌要彻底。
3、静置时间要长。观察时,杯子也应保持静置不动的状态。
4、始终要仔细观察,记录下每一步骤看到的现象。学生阅读此资料后开始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交流实验情况。
请学生根据观察结果,分析这份土壤主要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
〔反思:在科学新课程的探究学习活动中,学生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一些言语的鼓励、启发、课堂组织策略的应用等,可以使我们的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路上少走很多弯路。特别是在教学活动中的一些隐性指导,像实验步骤、注意事项能为学生的探究提供一个和谐、有效的环境。〕
活动三:研究土壤的种类
1、观察颗粒大小
谈话: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三份土壤的样本,请你们仔细观察,首先看看它们的颗粒大小有什么不同。
学生分组领取土壤样本,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
汇报自己的发现。
谈话:这是什么原因呢?请大家看课本第6页的阅读资料,它会给你一个原因解释。
学生阅读资料。
师生小结:通过这一环节的观察、阅读活动,对土壤有什么更多的了解。
2、比较沙土、黏土和壤土的渗水性
提问:沙土、黏土和壤土的颗粒大小不同,在遇到下雨这样的情况时,它们的渗水性会不会一样呢?你是怎么认为的?
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和预测。
讨论实验方法,特别是引导学生考虑三个变量的控制:土壤的多少、倒入的水量、倒水的速度要保持不变;不同的条件:三份不同种类的土壤;以及最后怎样获取水量的不同:方法1:倒入量杯;方法2:直接用尺子测量高度。
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交流实验情况,并将结果与刚才的预测相对照。
3、用多种感官了解沙和黏土的不同
每组一份沙和黏土的样本,请学生参照课本第7页提供的方法来比较沙和黏土的不同。
集体讨论:每一种土壤看上去像什么?是什么颜色的?摸上去感觉像什么?哪一种更硬或更光滑?加点水握一握,哪种可以握成团?
激趣:再试着把它们分别放在胶卷盒里摇动,听一听它们发出的声音是否相同。或者是闻一闻它们的气味是否相同。
分组活动,交流。
反思:科学教学强调要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比较沙土、黏土和壤土的渗水性,这是一个对比实验,要注意控制好变量,通过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和预测、讨论实验方法、进而分组实验、得出结论。然后通过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摸、看、捻、握、搓)进一步研究沙和黏土的不同,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
三、课后拓展指导
谈话:同学们都已经对土壤有了非常丰富的了解。
提问:你知不知道我们这儿的土壤是什么类型的?有什么特点呢?适合种植哪些植物?
学生思考、回答。
指出:科学研究是个复杂的过程,有些结论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得出的。要想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用一些什么方法来进行研究?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小结,引导学生课后进行资料的查阅、请教专家等。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要学习的就是土壤。在《了解土壤》这一课首先是利用图片资源向学生展示生活中不同地方不同环境的土壤以及土壤的不同作用。紧接着利用校园现有的环境,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实地观察,地点主要选取了学校的芳菲苑以及操场的沙坑,两种土壤对比性比较强,方便学生进行客观的比较。芳菲苑主要是壤土,土壤中的动植物相对丰富,加之上学期观察过校园里的动植物,所以对于学生观察土壤中的动植物而言,显得稍显简单。主要的是教会学生记录,利用现有的科学习作册附录的表格,教会学生对观察之后的准确记录是本次观察的一个重点教学任务。
第二课时在教室利用配套器材,对土壤样本进行细致观察。给每一小组同学发放少量土壤,学生一开始觉得什么也没有,慢慢的细心的小朋友会在这些土壤中发现很多小东西,比如小树枝、头发、石子、虫卵等等,在这个观察实验中,不仅要学会正确使用观察器材,同时也要正确使用放大镜,在实验过程中,不停的强调小组分工合作,让学生明白一个实验的成功是依靠整个小组的努力。学生在记录单上图文并茂的记录了自己的观察结果。
接着利用观察完的土壤做土壤成分的实验,将土壤全部倒在纸巾上,用纸巾包住土壤,感受纸巾的变化,学生们会说纸巾变软了,潮了,冰凉的,再次引导,学生便能自己思考出结论:土壤中含有水分。这个实验在八个班中做的都很成功,结论都是学生自己得出的,效果比好。
第三课时的了解土壤,主要是演示实验。一、将硬土块放入水中,发现有气泡生成,得出结论:土壤中有水分。二、搅拌土壤,静置,观察现象,由于时间较长,这个时间做了第三个实验,将土壤在火上烧一烧,这里主要是教会学生使用酒精灯,利用视频以及现场演示,教会学生在实验室做实验的注意事项,尤其是像酒精灯这样比较危险的实验器材。然后进行实验,学生发现试管壁出现水滴,得出土壤中有水分,发现土壤变硬变干,知道陶瓷之类的制品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临近下课时,让学生观察静置之后的烧杯,学生发现土壤分层了,知道壤土中含有沙土和粘土两种物质。
本次课一共用了三个课时,时间相对比较长,但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却很大,因为每一节课都是不同的内容,在老师的不同引导下,学生自己动手以及观看都能得出正确答案,这也加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科学课上每一个孩子都是平等的,他们不仅要学会知识,更中药的是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学会思考。
由于我自己也是第一次接触教材,还有很多地方考虑的不够充分,比如带领学生外出观察,学生的纪律参差不起,对课堂教学的进度影响较大:演示实验应该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操作,二不是教师空洞的讲解和讲台上的演示,这样会减弱学生学习的兴趣。这些问题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充分考虑,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了解土壤》教学反思
核心提示:本课教学主要是通过实验,了解土壤的组成物质,通过观察各类土壤中颗粒大小的不同及沙子、黏土之间含量不同,了解土壤有不同的种类并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实验,进一步了解各种土壤的特性。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沙和黏...
本课教学主要是通过实验,了解土壤的组成物质,通过观察各类土壤中颗粒大小的不同及沙子、黏土之间含量不同,了解土壤有不同的种类并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实验,进一步了解各种土壤的特性。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沙和黏土的颗粒大小时。学生先通过看一看、捏一捏、握一握的方式探知沙和黏土的不同之处。然后交流汇报。 生:我看到沙的颗粒小,黏土一块块的,颗粒比较大。 生:我用手捏了一下,觉得沙一粒一粒的,毛毛的。黏土有的捏不动,有的捏得很细,还会粘在手上。 师:刚才同学的交流有了一些矛盾。一个说沙的颗粒细,一个说黏土的颗粒细。同意第一种观点的举手。(生举手示意)同意第二种观点的举手。我发现两种观点的支持率差不多。谁能来说说自己的理由。 生:我认为沙的颗粒大,因为沙是一粒一粒的,看得很清楚,捏在手里有点硬。黏土可以捏得很细,感觉软软的。 生:不是的。我们看到的黏土是很大的,一块块的。沙没有那么大。你是把黏土捏碎了,所以觉得细了。 生:黏土是粘在一起的,所以看得大了。应该捏碎了比较。 师:你们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吗? 生:有 师:比较就要公平。我们一起把黏土和沙捏碎,再比较一下。(学生开始新的.探究活动) 沙和黏土谁的颗粒大?对学生来说,往往通过观察到的表象做推断,显得黏土的颗粒较大。事实上这是不科学、不公平的。怎样让学生认识到这种探究的不足呢?就要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矛盾,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新的探究,这样既能获得事物的认识,又能学到科学的探究方法,是一个很好的生成资源。
首先回顾一下我上课的思路:本节课共有三个大环节:
1、让学生谈以前对于空气的认识和了解,完成气泡图的填写;
2、学生想出多种证据证明空气确实存在于塑料袋中;
3、空气和水的比较,完成维恩图的填写。
在第一个环节,让学生谈对空气的认识和了解时,由于我给的时间少,对于学生的知识基础了解不够,本来以为学生能够填写出来,结果汇报时学生都不愿意举手,对于空气是什么样的、空气的成分、与动植物的关系等几个地方填写出来后,其他的两个空填不出来,在这里我应该引领学生共同完成气泡图,并注意各气泡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太不沉着,缺乏随机处理课堂的灵活性,把这个气泡图空着就进行下一个环节了。遗憾之一。
第二个环节让学生捕捉空气进而证明空气存在,这个环节中为了让学生知道证据可以是感觉到的,也可以是看到的,我特意设计了一个课件提示大家,感觉到什么,看到了什么能证明塑料袋中确实存在空气,并提醒大家实验中注意合作交流,注意了实验品质的培养。在实验中学生充分动手了,但是我的目标指向不明确,致使这个环节的有效性降低了。很多学生都在动手做游戏了,拿着塑料袋玩或者在水里兜水玩,把找证据抛在脑后了,虽然也找到了几个证据,但我感觉这里我的调控能力太差,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去发现应该有度,我没有控制好,学生在玩得时候都很有兴致,但是一回答问题就都沉默了,除了反复的那几个组长在回答问题,其他同学的参与度很低,这也是这节课一个很失败的地方。遗憾之二。
第三个环节比较空气和水时,为了让学生明白,空气虽然看不见,但是它可以通过一些现象,借助很多事物知道它在流动,我每个小组准备了不同的东西,香水瓶、香、风车、扇子、泡泡器,让学生通过动手知道这些东西在使用的过程中都能感觉到风或看到一些现象,从而知道空气在流动。同时也和生活联系起来,解释了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喷洒杀虫剂、空调暖气的使用等都与空气流动有关,借助课件展示风的利用(发电),风的危害等,这里我本想进行知识的拓展,可是又太过充分了,这个环节的时间过长,致使后面的填写维恩图环节没有了时间,只能留作课下去作,可是课下的效果与课上的效果相去甚远。遗憾之三。教材的.处理和时间的分配上都不太合理。遗憾之四。
有效课堂的设计体现在:
1、导课时,由学生憋气的游戏,让学生知道我们周围有空气,揭示课题的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空气对于我们的重要性,为下面填写气泡图做了铺垫。认为这样设计既简洁又利落,但是,实际的效果与想象的存在差距。
2、实验材料的准备。证明空气确实存在于塑料袋中这个环节,准备了大头针、细线和水,期望学生能动手想出更多的证据。怎样知道空气在流动环节,准备了多种多样的东西,每个小组一种,让学生感知空气的流动,这样既有了亲身体会又举出了多种现象,认为能节约时间,可是实际教学过程中处理不当,费时较多。
3、课堂上注意了学生语言表达和实验中的合作交流,时时注意了学生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最后,恳请各位科学老师不吝赐教,对这堂课发表您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将虚心接受,并衷心感谢各位老师的批评指正,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力求在各位老师们的指导中有所提高,不断进步!
在四个班中教学本课时,采用了两种不同的导课方式。在前两个班中通过播放音乐,学生深呼吸,说说吸进去的是什么?从而引出空气。在后两个班中,是先做了一个小游戏,让学生憋10秒钟,谈谈感受,你吸进去的是什么?从而引出空气。感觉用第二种导课方式效果要好一点。
那空气真的存在于我们周围吗?怎样证明空气的存在呢?空气和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空气会流动吗?等一系列问题。学生通过讨论设计实验一一验证了自己的假设,最后再来总结空气是什么?完成空气的气泡图。我感觉效果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