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9篇《绿色蝈蝈》的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绿色蝈蝈》教学反思
《绿色蝈蝈》是人教版课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执教者是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余爱东老师。这是在教育部组织的第二期基础教育新课程骨干培训者国家级研修班上的一节研究课。评课人均为本期研修班学员。
我看了这堂课的实录和后面的讨论,感到语文新课程改革具体到课堂操作真还不是那么简单。谈观念(哦,现在一般不用“观念”或“指导思想”之类的词,而比较时髦说“理念”了。呵呵)大家都不会有什么分歧―――试问:谁现在会反对“平等对话”、“学生自主”、“工具与人文的统一”等“理念”?但一到课堂上,不少教师(当然也包括我)却往往不知不觉露出了“传统的尾巴”。
这堂课,应该说执教者还是想上出点新课程的色彩,也的确有些这样的色彩。但是我们是不是还可以从细节处往深里“走一步,再走一步”?比如,当学生讲了法布尔的故事后,教师问:“你为什么给大家讲这个故事?法布尔的什么精神品质对你产生了影响?”我觉得这样问似乎不妥,因为教师的这个提问已经隐含了他希望学生说出的答案。其实,学生之所以讲这个故事,也许并没有那么多的“微言大义”,可能不过就是他只读过这个故事,于是便讲出来了;而且未必就一定理解了法布尔的“精神品质”,即使理解了,也未必对学生“产生了影响”。―――注意,我这里说的是“未必”。在这个细节中,我们感到,学生的思维仍然受着教师的'操纵,虽然这未必是教师有意所为。
在课堂上,没有纯粹的“理念”,一切细节同时都是“理念”。因此,转变理念,请从细节开始。(李镇西 )
是的,李老师的这段评语,对我触动很大,课堂教学中,孩子喜欢我的课,却又收获无多!进入这个校园,大家都在为成绩而忙碌着,传统的教学还顽强地占据着大家的课堂,我似乎也不例外。新课程的外衣下是传统的尾巴。课堂中我主沉浮,又怎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学习!再学习呀!
选自《昆虫的故事》。(又名《昆虫记》)《昆虫记》是一部严谨的科学著作,但面孔却十分和善,不故作深刻,深入浅出,没有干巴巴的学究气,没有学术著作的晦涩枯燥与一本正经,“没有充满言之无物的公式、一知半解的瞎扯,而是准确地描述观察到的事实,一点儿不多,一点儿不少。”本书的问世被看做动物心理学的诞生。《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法布尔也由此获得了“科学诗人”“昆虫荷马” “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等桂冠。
绿色蝈蝈教学反思
通过这一课的教学,觉得有这样几点要特别注意,也是今后要纠正的:
1、课堂教学要合理安排时间,重点内容要突出。字词教学重要,作家作品知识也重要,但他们只是为课文教学服务的,文本的解读才是课堂的重中之重,要把它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学时要突出,时间的安排要向它倾斜,否则,课堂教学便是本末倒置。
3、备课要细读文本,课前要熟悉程序(环节)。有效教学提倡细读文本,教师课前一定要细读文本,对文本有自己深透的理解,并努力化为自己的东西;上课前要再次熟悉教学环节,以抵抗遗忘,这样对教学过程的流畅起很大的促进作用,也大大地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4、课前要厘清教学思路。虽然备课时已经梳理了教学思路,根据文本与学生实际确定了教学的方向,但时间一久,很容易遗忘,因此,课前教师要再次厘清教学思路,对教学的课件要进行细致深入的审视,把教学的各个环节与有关问题都逐一做细做密,并用过渡语勾连起来。
《绿色蝈蝈》入选人教版初中语文(7月版)七年级上册第23课《绿色蝈蝈》(现鲁教版也已编入),
选自《昆虫的故事》。(又名《昆虫记》)《昆虫记》是一部严谨的科学著作,但面孔却十分和善,不故作深刻,深入浅出,没有干巴巴的学究气,没有学术著作的晦涩枯燥与一本正经,“没有充满言之无物的公式、一知半解的瞎扯,而是准确地描述观察到的事实,一点儿不多,一点儿不少。”本书的问世被看做动物心理学的诞生。《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法布尔也由此获得了“科学诗人”“昆虫荷马” “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等桂冠。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绿色蝈蝈》是七年级语文第五单元的一篇文章,这是一篇妙趣横生的小品文。作者采用了生动活泼的笔法,把蝈蝈写的活灵活现,具有很强的可读性。鲁迅把《昆虫记》称为“讲昆虫故事的楷模”。周作人说:“必看那些无聊的小说戏剧更有趣味,更有意义。”的确如此,法布尔笔下的蝈蝈是鲜活的,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在本课教学设计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了解蝈蝈特点时,我设计了一个主问题:你喜欢蝈蝈吗?请在文章中找出喜欢或不喜欢的理由。不管学生答喜欢还是不喜欢,我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情感,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而不是用老师的眼光或作者的情感代替他们对蝈蝈的认识和情感态度。在拓展延伸环节中,我出示了几幅昆虫的图片,让学生运用对比或拟人的修辞说几句话,表现它们的一个或几个特点,强调学生可以从中选择任意一幅,如果没有自己熟悉的,还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昆虫来进行练习,这就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平日观察和积累,真正把学生当作了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二、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
由于这篇课文的篇幅比较长,所以课前布置了学生充分阅读课文,并在课前扫除阅读障碍,不认识的字查字典,不了解的词解释它们的含义。在课上速读课文时,我又介绍给学生速读的方法:找中心句,抓关键词。同时在学生阅读时,我看到有些学生只是在看书,手里并没有拿着笔,所以我又及时的提醒学生,对课文中的中心句和关键词,要在书中勾画,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三、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在教学设计中,我设计了辩论的环节,设计这一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敢于表达、善于表达的能力,积极反应、灵活应变的能力,说话做到有根有据,同时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些学生在论辩中进行了恰当的举例,还有的运用了贴切的比喻,可以很精彩,也很激烈。在拓展延伸的环节,让学生口头介绍熟悉的昆虫的特点,也是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除此之外,让学生课外完成对喜欢的动物的特点介绍,落实到本上,又把阅读和写作紧密的结合起来了。
四、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人文性的功能,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的教育。
本节课丰富了学生的人文教育内涵。在对法布尔的介绍中,除了学生搜集的资料外,老师又补充介绍了《昆虫记》——“以人性观察虫性,并以虫性反观社会人生,整部作品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在阅读开始就给学生以感性认识,使学生意识到这是一篇充满人性的作品。在学生讨论蝈蝈的吃同类和自私心时,我又故意设疑:“如果作者不写蝈蝈的这两个特点,那蝈蝈的形象不是更完美吗?”这一问题的设计,有两个目的:一是了解科学说明文要准确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法布尔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体现了他严谨的工作态度。使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充分感受法布尔的科学精神,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在最后的总结中,我觉得老师的一段话,也应该是对学生提升人格修养的激励语——“热爱生活的人应该看《昆虫记》,因为可以更加了解世界,也让自己充满爱心。不热爱生活的人也可以看看,就算你厌烦了人事,对虫子也可能心怀好感,通过对它们的认识来唤回热情。”
在本节课的实施过程中,本觉得学生应该没有多大问题的找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句子,有的学生没有举手,而老师也只是叫到了举手的同学,从这点看,没有照顾到全体。而且老师的激励和调动语言还要加强,力争使每一个同学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来。论辩的环节中,对于有的学生偏离话题时,老师没有作适当的引导和点拨,只强调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对于刚升入初中的学生,养成说话不偏离主题的习惯还是非常重要的,这点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加强。我想,对于每一节课的认真备课、上课、反思,都将是对自己的再一次锻炼和提升,今后将继续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争取得到更大的进步。
上这节课之前,我让学生对文本进行了预习,预习安排非常简单,但从上课的情况来看,学生对这节课的准备还是比较充分的。我本人也对文本进行了比较细致的研读,进行了比较充分的预设,觉得准备得比较好了,但这节课上完之后,才发现,还是留下了许多遗憾。
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谈《绿色蝈蝈》这节课的得与失:
一.教学意图的落实
1.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了第十个年头,“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尽人皆知,几乎将要成为了套话,但是以人为本的理念远未得以真正的贯彻落实。体现在教师一方,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关注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还给学生,把思的空间还给学生,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体现在学生方面,就是要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动用各种感官积极参与课堂对话中来。
这节课,我把以人为本的精神贯穿了始终,关注最大多数的学生,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对话中来,在这个方面,我个人也尽到了最大的努力,学生们在课堂的表现也比较好,在镜头面前,他们的表达清晰,思维活跃,参与积极,呈现出了良好的学习状态。
正是有了以人为本理念的支撑,才有了这堂课呈现出来的积极参与的良好学习气氛,不论通过这节课学生们学到了多少知识,但这些知识都是通过他们的自主学习、探究思考获得的,都是他们通过主观努力收获的成果;
2.不离文本的教学原则
学生发言比较活跃,从感知文本内容,到品读文本语言,再到提出问题,他们的发言很积极,而且始终不离文本,在这个方面,我基本上做到了对课堂的驾驭,保证了课堂的充实高效。
3.大道至简的教学设计
这节课,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一读,读准一些字音
这个环节的目标指向重在解决字词、疏通文义,显然,学生在这个方面的预习比较充分,在学生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没有发现太多误读的字音,只有一个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把“匀称”读成了“jun cheng”,发现之后,及时予以了纠正。
二读,填上一个词语
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填空,完成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感知,学生在这个方面做得很好,他们对蝈蝈各方面的待征包括外表特征、生活习性、作者对昆虫的情感流露,都有了充分的感知,比较全面,到位,可是令人遗憾的是,我没能及时利用课堂生成,完成“说明事物要善于抓住特征”这一重要学习方法的点拨。而且,我在这个环节的板书明显零乱,没能很好的突现重点。
三读,品味一处精彩
这个环节的目标指向重在语言品读:体味生动传神的语言风格,此环节是教学重点,要做到学习活动的广、深、透。
然而学生在品读文本的过程中,一度把品读的重点放在了对内容的感知层面上,从而偏离了对文本语言的品味,浪费了一些时间,我发现了这一问题,给予了引导,让他们品读的重点重又回到语言的层面上来。
四读,也是最后一个环节,我让学生提出自己还没有解决的问题
设计这个环节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质疑、合作探究的能力。在这个环节中,学生提得问题很多,有些问题比较新颖,有些问题很有深度,有些问题非常经典,在提出问题之后,学生互相解决疑难,回答问题的角度很广,有些观点还很独特。在整个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这都体现出了学生良好的思考、探究能力,他们的表现很优秀。
这四个环节非常简单,我希望能用一种尽可能简单的预设来约请一种尽可能丰富的生成。当然,这种简单预设是对学生而言,对教师而言,预设同样应该尽可能丰富,以应对学生在课堂上丰富的生成。
从教学过程的实施过程来看,我基本上完成了这四个环节的设计意图,教学效果也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从教学理念的贯彻角度而言,每一个环节,我都始终坚持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不离文本的教学原则,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挥。然而,相对于学生的优异表现而言,我的课堂教学语言显得过于简单,几近粗陋,看过录相之后才发现了这一点,但为时已晚,只有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锤炼了。
综上所述,我认为相对学生而言,这节课基本成功,学生们真的很优秀;相比而言,教师则留下了许多遗憾,等待着在将来的工作中去改进,去完善。
这堂课结束之后,我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
学生的表现很好,而我的表现不尽如人意。
由此,我发现这样一个真理:
在课堂教学中,创造奇迹的总是我们的孩子,留下遗憾的总是我们教师自己;
由此,反思自我,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我们要想做一个合格的充满幸福感的语文教师,就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面试网www.mian4.net)
愿以这样一篇仓促、不够成熟的教学反思,与大家共勉,并真诚接受各位专家、老师的批评
花了两节课的时间上《绿色蝈蝈》,感觉甚是不满意,主要原因在于:(一)花了太多的时间学习字词。虽然学生预习过,但从课前检查的情况来看,学生预习的效果不好,于是我花了大约15分钟的时间教读、巩固字词。从课后的听写信息反馈过来看,情况虽略有好转,但还是不容乐观。(二)花大量时间介绍作者法布尔与《昆虫记》。对于法布尔这样的花毕生精力于昆虫研究与写作的科学巨匠,生平经历的介绍对于学生应该有所影响,再说,《昆虫记》是下个学期要读的名着,让学生对它有所了解很有必要。(三)整体感知,效率太低。我预设了两个问题:(1)课文从几个方面描述蝈蝈?(2)作者对绿色蝈蝈的称呼有哪些?照理说这是两个很简单的问题,学生而且预习过,但我叫道的学生(中等生)没有答好,不知什么原因,第一个学生从第二个问题答起,而且回答得非常不全面,我连叫了几个学生,才把全部称呼才找出来,我乘胜追击,追问了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不断变换称呼,这说明了什么?在我的引导下,学生才逐渐搞清楚了这个问题,说明了作者把绿色蝈蝈当做人来写,当做朋友来写,表达了作者对绿色蝈蝈的喜爱之情,也可以作者热爱自然、尊重生命,与昆虫和谐相处的美好意愿。这样纠缠之后,一节课就就所剩无几,完了。(四)、教师对教学程序与文本不是过于熟悉。课堂教学效率要高,教师必须对教学程序与环节烂熟于心,但我这两节课不是这样,比如说,在讲了整体感知的第一个问题后,我却马上过渡到声音的具体描述,并把重要板书屏显出来,这违背了原来的教学预设;又比如说,在没有很详细感知本课科学小品的基础上,就出示了辞海里一段绿色蝈蝈的说明文字,让学生感悟本课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另外,文本的细读对有效教学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我对文本不是很熟悉,比如说,对课文第三自然段描写绿色蝈蝈声音特点的语段,我就不是特别熟悉,只好与学生一起阅读学习,讲起课来也不是很流畅;又比如,我对第五自然段写蝈蝈捕蝉的语段也不是很熟悉,最后我舍弃了这段传统课堂必讲的重点语段。要把精华授予学生,让学生上课有所得,教师课前一定细读文本,对文本有自己深透的、独特的理解,上课之间一定再熟悉课堂教学程序与有关环节,抵抗遗忘。(五)对教学思路不是太清晰。()教师备好课后,做好课件后,对教学内容与思路一定要再做细致的审视与思考。但我发现这节课我没有做到这一点,以致教学遗忘了一些环节,重要的内容便无法讲深透,影响了学生的听课。
通过这一课的教学,觉得有这样几点要特别注意,也是今后要纠正的:
1、课堂教学要合理安排时间,重点内容要突出。字词教学重要,作家作品知识也重要,但他们只是为课文教学服务的,文本的解读才是课堂的重中之重,要把它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学时要突出,时间的安排要向它倾斜,否则,课堂教学便是本末倒置。
2、关注学生预习,加强对学生预习监督。语文教学预习非常重要,她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顺逆与成败。以前,教师只关注学生的数量,没有关注学生预习的质量,不能让学生为预习而预习,除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预习方法指导外,还必须警醒学生不能抄袭参考书,要自己诚信预习,真正为提高自身的自学能力服务。
3、备课要细读文本,课前要熟悉程序(环节)。有效教学提倡细读文本,教师课前一定要细读文本,对文本有自己深透的理解,并努力化为自己的东西;上课前要再次熟悉教学环节,以抵抗遗忘,这样对教学过程的流畅起很大的促进作用,也大大地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4、课前要厘清教学思路。虽然备课时已经梳理了教学思路,根据文本与学生实际确定了教学的方向,但时间一久,很容易遗忘,因此,课前教师要再次厘清教学思路,对教学的课件要进行细致深入的审视,把教学的各个环节与有关问题都逐一做细做密,并用过渡语勾连起来。
绿色蝈蝈教学反思
一、教学设想
在教这一篇课文之前,我想,在整体感知本文中,学生感到最大的困难可能不是知道不知道本文写了些什么,无论哪个学生都能知道一部分“本文写了些什么”,大部分的学生是不能全部,或者说不能按照法布尔写绿色蝈蝈的特性一个一个地讲出来,只能讲一部分,那么,苛求学生一定要按顺序,一定要全面地讲出来,恐怕是不符合现实的。
对于第二个学习目标巩固拟人修辞手法,体会拟人手法的好处。我认为这个目标实际上和本文的浓厚的感情是有关系的,同时,和浓厚的感情有关系的还有对绿色蝈蝈的不同的称呼,因为对于昆虫,甚至是大型的一点生物,他们存在也只是一个“群”,并不是以个体存在,比如,我们家里养的鸡鸭,我们一般都没有给他们名字,只叫它们为“鸡”或者“鸭”。家里养的猫和狗总会有一些名字,这显示了鸡鸭和猫狗在人的心目中的地位是不一样的,因此,称呼和拟人手法一样都是表达作者的感情的一种方式,而这两种方式强化了文章的人文色彩。所以,我准备把这两个问题放在一起探讨。
二、整体感知的突破
解决完了词语拼音的问题之后,我给学生显示了一个问题:你从本文中获得了那些绿色蝈蝈的信息?
对于这个问题,因为少了“全面”和“按照课文的顺序”,几乎是所有的学生都能起来说几句。
王兵起来说:“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我问:“那么咱班张文强身上的衣服不也是绿色的,而且侧面也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他是不是就是绿色蝈蝈呢?”学生看了张文强笑起来纷纷说:“可张文强身材并不优美,也不苗条匀称,也没有两片大翼。”我说:“对,我们对一种事物的描述要逐步的把它们的特征揭示出来,有的事物的特征比较多,我们需要用很多的特征来组成一个大的特征。那么绿色蝈蝈其它的特点是什么?”然后学生开始说,它会唱歌,我再问:“知了不是也会唱歌,那么,知了就是绿色蝈蝈吗?咱们班上张文强是绿色的,也会唱歌,现在算不算是绿色蝈蝈呢?”学生又笑起来,说:“绿色蝈蝈唱歌和知了张文强唱歌是不一样的,它唱的歌是‘窃窃自语。那像是滑轮的响声,很不引人注意,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的窸窣作响。在这喑哑而连续不断的低音中,时不时发出一阵非常尖锐而急促、近乎金属碰撞般的清脆响声。’”这样学生从外表和鸣叫方面也强化了“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刻画”的写作意识。
我又问:“除了这两方面,绿色蝈蝈还有其他方面的特点吗?”学生很容易看出来,余下部分写的是绿色蝈蝈的食性。学生很快就看出了绿色蝈蝈的食性和别的昆虫不一样,绿色蝈蝈爱吃蝉,也爱吃甜的果点,有时还吃一些草,我解释说,绿色蝈蝈生活过得很滋润,如果有爱吃的蝉,像绿色蝈蝈个子那么小,居然也敢找蝉拼命,这简直是为了吃连命都顾不上了,吃完之后,还要吃点果点,吃肉之余还吃青菜,这生活真是好得没话可说了,我们谁能比得上呢。学生笑起来说,可是,他们有时还吃自己同类的尸体,我说,对蝉来说,他们是没有道德观念的,他们想的是尽量不要浪费蛋白质,生存才是最重要的。贪吃是绿色蝈蝈最大的特点了。
学生又说:“可是,绿色蝈蝈它喂饱了肚子,也会把食物让给别的绿色蝈蝈吃呀。”我告诉他们:“如果是咱们班的潘建忠,那是不可能让给别人的',潘建忠之所以这么胖,就是因为一些不该吃的他贪心一来,就拼命吃,结果,饿了别人也让自己胖成这个样子,绿色蝈蝈就比潘建忠聪明了许多。”潘建忠不好意思起来,说是他不想吃,可是,奶奶老是逼着他吃,最后身体吃成了这个样子。我安慰他没事,再过一段时间身体发育人一长高了,身上的这些脂肪就可能变成了肌肉就苗条了。
我接着说:“绿色蝈蝈,它没有电冰箱,如果它有电冰箱,可能它吃饱之后,也像咱们人类那样,说,你们不能吃,我还要带回去放在电冰箱里,有了电冰箱,现在邻里就不兴提着鱼送来送去了。如果老师是那只吃饱了饭的绿色蝈蝈,而陈斌是那只饿了好几天的绿色蝈蝈,我可能就想,我如果不给陈斌吃,它就面临着死亡的威胁,他为不死,就会和我拼命,对陈斌而言,没吃到是性命攸关的大事,而对我来说,再吃也没意义,留下去又没电冰箱,倒不如做个人情送给陈斌这只绿色蝈蝈,希望以后他吃饱之后也能留一点给我吃。这样大家都有好处。”
而教参和其他的一些资料,把绿色蝈蝈把食物让给别人和睦相处当做绿色蝈蝈的另外一种属性,我认为这其实还是写绿色蝈蝈对食物的一种态度,写的还是食性。
我问学生:“上文主要写绿色蝈蝈的歌声,外表,食性,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能对调吗?”学生不知道怎么回答,但有一些学生说,可以对调。然后全班好久没声音了,我只好自己讲解了。我告诉他们:“不可以对调,因为对一只这么小的昆虫,首先引起我们注意的不是它的外表,而是它的歌声吸引了我们,然后我们循声找到它,从而再写到它的外表。随着对绿色蝈蝈观察的进一步的深入,我们队它的了解越来越深,当然才开始写到它的食性了。写人也是这样,一般我们都是先写外表,然后才写到人的性格等内在的内容。因为我们对一个人的了解过程就是这样。”这是顺便插入一些写作的常识,有必要,长期的插入,学生作文会提高一些的。
三、拟人修辞手法的使用
整体感知完成之后,我转入了第二部分,本文的拟人修辞手法和对绿色蝈蝈的不同的称呼。
我先让学生完整叙述一下刚才同学说到的绿色蝈蝈的特点,然后问:“刚才几位同学说的绿色蝈蝈如果拿去发表能不能获得诺贝尔奖吗?”学生纷纷说,不能,我问什么原因,学生说了很多的原因。虽然也讲到感情方面不如原文,但今晚我反思的时候,觉得这部分上得不怎么如意,因为我问的这个问题太宽泛了,我导引乏力,费了五六分钟,我才把学生的思路导引到同学刚才讲述的感情。
然后我再问学生,法布尔这一篇文章感情特别浓的原因?学生还是难以回答,虽然也有学生讲到拟人手法的使用,但不多学生考虑到这一点,我引导也乏力,在拟人手法和生活勾连,以及生活和课文勾连方面没做什么预案,而且教学机智这次也失灵了。
不过,许多学生站起来分析拟人手法在本文中使用好的地方,居然大部分还讲得有模有样。这一部分的内容太多了,我也没精力写了,只好省略。然后我再从作者对绿色蝈蝈不同的称呼,比如“狂热的狩猎者”“我笼里的囚徒”“蝉的屠夫”有的学生问:“作者把绿色蝈蝈称为‘囚徒’‘屠夫’怎么会是喜爱呢?”我说:“有时女人称自己的男人为‘短命鬼’‘杀千刀’的,难道这些妇女很喜欢自己成为寡妇吗?这是昵称。只有爱到极点才这样称呼。”学生也明白了。我看教参,刚才也看了别的老师上的课的一些实录,也只是说,从这些称呼可以看出在法布尔对绿色蝈蝈是很有感情的,但几乎都没注意到并不是有称呼就是有感情的,比如,谁如果被谁叫做王八蛋他不会觉得彼此之间有什么感情,至多是恶感,而本文法布尔和绿色蝈蝈之前还是喜爱之情,这中间的矛盾只能用昵称来解释才能解释得通。
不过,按照有的理论说法,如果学生上完了一节课,有问题的变成没问题的,老师不能引发他们新的问题出现,那么就是一堂失败的课,那么,我觉得这样评价,我这节课似乎有些接近失败了。可能这样的要求也不能针对所有的课,我看了许多西方大学里的许多公开课,似乎也没做到这一点。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是“人与自然”主题的第二单元,编写的五篇课文主要反映的是人类对自然世界进行科学探索的内容。对本单元的教学,我们希望实现以下目标:情感和态度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知识和能力目标――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阅读现代科技文的能力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过程和方法目标――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大意;在探究活动过程中获得一些搜集资料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在教学中要注意几个方面:注意兼顾三个维度,渗透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淡化文体,强调综合,以培养阅读能力和研究能力为主;注意结合自己所处的地域灵活处理课文内容;多以讨论课或探究课的方式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课外语文实践(包括阅读),开展科学活动;加强语言积累,让学生每人备一本“摘抄本”,摘抄有关优美词句。本文出自法国的著名的昆虫学家、作家法布尔的巨著《昆虫记》,可谓名家名篇。教学本文,可通过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本文是一篇观察随笔,又是一篇优美散文,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高度结合,描写生动,语言优美,拟人手法的运用,加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这一点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复习巩固,并在实践中运用。可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昆虫记》中的其他作品。作为七年级学生初次接触的科技小品文,对学生增强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方法、领悟科学精神有着很强的教育作用。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虽是一篇介绍蝈蝈的科普文章,却不显丝毫的机械呆板。文章既有对昆虫形象地描绘,又有个人情感的流露。这种写作形式在以前的课文中从未有过,如何让学生正确的感悟呢?唯有让他们走进书中,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因此,在执教《绿色蝈蝈》时,我十分重视学生的自读自悟,体验文本的语言特色。一上课,我就引导学生直面文本,与文本亲密接触,使学生充分了解蝈蝈习性的同时,要求学生结合文中语句充分感受其生动传神的语言特点,然后再次研读课文。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引导学生在欣赏、品悟课文语言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并在交流中体现了语文的表达特点,不是片言只语,零敲碎打,而是活用课文的语言进行大段语言铺陈叙述,从而实现课文语言向学生自身语言的内化。在语文学习中关注学生的感悟的这过程中,既训练了学生语感,又培养了语文素养。
花了两节课的时间上《绿色蝈蝈》,感觉甚是不满意,主要原因在于:
(一)花了太多的时间学习字词。虽然学生预习过,但从课前检查的情况来看,学生预习的效果不好,于是我花了大约15分钟的时间教读、巩固字词。从课后的听写信息反馈过来看,情况虽略有好转,但还是不容乐观。
(二)花大量时间介绍作者法布尔与《昆虫记》。对于法布尔这样的花毕生精力于昆虫研究与写作的科学巨匠,生平经历的介绍对于学生应该有所影响,再说,《昆虫记》是下个学期要读的名著,让学生对它有所了解很有必要。
(三)整体感知,效率太低。我预设了两个问题:(1)课文从几个方面描述蝈蝈?(2)作者对绿色蝈蝈的称呼有哪些?照理说这是两个很简单的问题,学生而且预习过,但我叫道的学生(中等生)没有答好,不知什么原因,第一个学生从第二个问题答起,而且回答得非常不全面,我连叫了几个学生,才把全部称呼才找出来,我乘胜追击,追问了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不断变换称呼,这说明了什么?在我的引导下,学生才逐渐搞清楚了这个问题,说明了作者把绿色蝈蝈当做人来写,当做朋友来写,表达了作者对绿色蝈蝈的喜爱之情,也可以作者热爱自然、尊重生命,与昆虫和谐相处的美好意愿。这样纠缠之后,一节课就就所剩无几,完了。
教师对教学程序与文本不是过于熟悉。课堂教学效率要高,教师必须对教学程序与环节烂熟于心,但我这两节课不是这样,比如说,在讲了整体感知的第一个问题后,我却马上过渡到声音的具体描述,并把重要板书屏显出来,这违背了原来的教学预设;又比如说,在没有很详细感知本课科学小品的基础上,就出示了辞海里一段绿色蝈蝈的说明文字,让学生感悟本课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另外,文本的细读对有效教学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我对文本不是很熟悉,比如说,对课文第三自然段描写绿色蝈蝈声音特点的语段,我就不是特别熟悉,只好与学生一起阅读学习,讲起课来也不是很流畅;又比如,我对第五自然段写蝈蝈捕蝉的语段也不是很熟悉,最后我舍弃了这段传统课堂必讲的重点语段。要把精华授予学生,让学生上课有所得,教师课前一定细读文本,对文本有自己深透的、独特的理解,上课之间一定再熟悉课堂教学程序与有关环节,抵抗遗忘。
对教学思路不是太清晰。教师备好课后,做好课件后,对教学内容与思路一定要再做细致的审视与思考。但我发现这节课我没有做到这一点,以致教学遗忘了一些环节,重要的内容便无法讲深透,影响了学生的听课。
从教学过程的实施过程来看,我基本上完成了这四个环节的设计意图,教学效果也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从教学理念的贯彻角度而言,每一个环节,我都始终坚持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不离文本的教学原则,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挥。然而,相对于学生的优异表现而言,我的课堂教学语言显得过于简单,几近粗陋,看过录相之后才发现了这一点,但为时已晚,只有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锤炼了。
综上所述,我认为相对学生而言,这节课基本成功,学生们真的很优秀;相比而言,教师则留下了许多遗憾,等待着在将来的工作中去改进,去完善。
这堂课结束之后,我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
学生的表现很好,而我的表现不尽如人意。
由此,我发现这样一个真理:
在课堂教学中,创造奇迹的总是我们的孩子,留下遗憾的总是我们教师自己;
由此,反思自我,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我们要想做一个合格的充满幸福感的语文教师,就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
一、教学设想
这是法布尔《昆虫记》里的一篇作品,这一篇作品写的是绿色蝈蝈,本文写了绿色蝈蝈的鸣叫、外表、和食物以及和睦相处的特点。在教这一篇课文之前,我想,在整体感知本文中,学生感到最大的困难可能不是知道不知道本文写了些什么,无论哪个学生都能知道一部分“本文写了些什么”,大部分的学生是不能全部,或者说不能按照法布尔写绿色蝈蝈的特性一个一个地讲出来,只能讲一部分,那么,苛求学生一定要按顺序,一定要全面地讲出来,恐怕是不符合现实的。
对于第二个学习目标巩固拟人修辞手法,体会拟人手法的好处。我认为这个目标实际上和本文的浓厚的感情是有关系的,同时,和浓厚的感情有关系的还有对绿色蝈蝈的不同的称呼,因为对于昆虫,甚至是大型的一点生物,他们存在也只是一个“群”,并不是以个体存在,比如,我们家里养的鸡鸭,我们一般都没有给他们名字,只叫它们为“鸡”或者“鸭”。家里养的猫和狗总会有一些名字,这显示了鸡鸭和猫狗在人的心目中的地位是不一样的,因此,称呼和拟人手法一样都是表达作者的感情的一种方式,而这两种方式强化了文章的人文色彩。所以,我准备把这两个问题放在一起探讨。
二、整体感知的突破
解决完了词语拼音的问题之后,我给学生显示了一个问题:你从本文中获得了那些绿色蝈蝈的信息?
对于这个问题,因为少了“全面”和“按照课文的顺序”,几乎是所有的学生都能起来说几句。
王兵起来说:“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我问:“那么咱班张文强身上的衣服不也是绿色的,而且侧面也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他是不是就是绿色蝈蝈呢?”学生看了张文强笑起来纷纷说:“可张文强身材并不优美,也不苗条匀称,也没有两片大翼。”我说:“对,我们对一种事物的描述要逐步的把它们的特征揭示出来,有的事物的特征比较多,我们需要用很多的特征来组成一个大的特征。那么绿色蝈蝈其它的特点是什么?”然后学生开始说,它会唱歌,我再问:“知了不是也会唱歌,那么,知了就是绿色蝈蝈吗?咱们班上张文强是绿色的,也会唱歌,现在算不算是绿色蝈蝈呢?”学生又笑起来,说:“绿色蝈蝈唱歌和知了张文强唱歌是不一样的,它唱的歌是‘窃窃自语。那像是滑轮的响声,很不引人注意,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的窸窣作响。在这喑哑而连续不断的低音中,时不时发出一阵非常尖锐而急促、近乎金属碰撞般的清脆响声。’”这样学生从外表和鸣叫方面也强化了“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刻画”的写作意识。
我又问:“除了这两方面,绿色蝈蝈还有其他方面的特点吗?”学生很容易看出来,余下部分写的是绿色蝈蝈的食性。学生很快就看出了绿色蝈蝈的食性和别的昆虫不一样,绿色蝈蝈爱吃蝉,也爱吃甜的果点,有时还吃一些草,我解释说,绿色蝈蝈生活过得很滋润,如果有爱吃的蝉,像绿色蝈蝈个子那么小,居然也敢找蝉拼命,这简直是为了吃连命都顾不上了,吃完之后,还要吃点果点,吃肉之余还吃青菜,这生活真是好得没话可说了,我们谁能比得上呢。学生笑起来说,可是,他们有时还吃自己同类的尸体,我说,对蝉来说,他们是没有道德观念的,他们想的是尽量不要浪费蛋白质,生存才是最重要的。贪吃是绿色蝈蝈最大的特点了。
学生又说:“可是,绿色蝈蝈它喂饱了肚子,也会把食物让给别的绿色蝈蝈吃呀。”我告诉他们:“如果是咱们班的潘建忠,那是不可能让给别人的,潘建忠之所以这么胖,就是因为一些不该吃的他贪心一来,就拼命吃,结果,饿了别人也让自己胖成这个样子,绿色蝈蝈就比潘建忠聪明了许多。”潘建忠不好意思起来,说是他不想吃,可是,奶奶老是逼着他吃,最后身体吃成了这个样子。我安慰他没事,再过一段时间身体发育人一长高了,身上的这些脂肪就可能变成了肌肉就苗条了。
我接着说:“绿色蝈蝈,它没有电冰箱,如果它有电冰箱,可能它吃饱之后,也像咱们人类那样,说,你们不能吃,我还要带回去放在电冰箱里,有了电冰箱,现在邻里就不兴提着鱼送来送去了。如果老师是那只吃饱了饭的绿色蝈蝈,而陈斌是那只饿了好几天的绿色蝈蝈,我可能就想,我如果不给陈斌吃,它就面临着死亡的威胁,他为不死,就会和我拼命,对陈斌而言,没吃到是性命攸关的大事,而对我来说,再吃也没意义,留下去又没电冰箱,倒不如做个人情送给陈斌这只绿色蝈蝈,希望以后他吃饱之后也能留一点给我吃。这样大家都有好处。”
而教参和其他的一些资料,把绿色蝈蝈把食物让给别人和睦相处当做绿色蝈蝈的另外一种属性,我认为这其实还是写绿色蝈蝈对食物的一种态度,写的还是食性。
我问学生:“上文主要写绿色蝈蝈的歌声,外表,食性,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能对调吗?”学生不知道怎么回答,但有一些学生说,可以对调。然后全班好久没声音了,我只好自己讲解了。我告诉他们:“不可以对调,因为对一只这么小的昆虫,首先引起我们注意的`不是它的外表,而是它的歌声吸引了我们,然后我们循声找到它,从而再写到它的外表。随着对绿色蝈蝈观察的进一步的深入,我们队它的了解越来越深,当然才开始写到它的食性了。写人也是这样,一般我们都是先写外表,然后才写到人的性格等内在的内容。因为我们对一个人的了解过程就是这样。”这是顺便插入一些写作的常识,有必要,长期的插入,学生作文会提高一些的。
三、拟人修辞手法的使用
整体感知完成之后,我转入了第二部分,本文的拟人修辞手法和对绿色蝈蝈的不同的称呼。
我先让学生完整叙述一下刚才同学说到的绿色蝈蝈的特点,然后问:“刚才几位同学说的绿色蝈蝈如果拿去发表能不能获得诺贝尔奖吗?”学生纷纷说,不能,我问什么原因,学生说了很多的原因。虽然也讲到感情方面不如原文,但今晚我反思的时候,觉得这部分上得不怎么如意,因为我问的这个问题太宽泛了,我导引乏力,费了五六分钟,我才把学生的思路导引到同学刚才讲述的感情。
然后我再问学生,法布尔这一篇文章感情特别浓的原因?学生还是难以回答,虽然也有学生讲到拟人手法的使用,但不多学生考虑到这一点,我引导也乏力,在拟人手法和生活勾连,以及生活和课文勾连方面没做什么预案,而且教学机智这次也失灵了。
不过,许多学生站起来分析拟人手法在本文中使用好的地方,居然大部分还讲得有模有样。这一部分的内容太多了,我也没精力写了,只好省略。然后我再从作者对绿色蝈蝈不同的称呼,比如“狂热的狩猎者”“我笼里的囚徒”“蝉的屠夫”有的学生问:“作者把绿色蝈蝈称为‘囚徒’‘屠夫’怎么会是喜爱呢?”我说:“有时女人称自己的男人为‘短命鬼’‘杀千刀’的,难道这些妇女很喜欢自己成为寡妇吗?这是昵称。只有爱到极点才这样称呼。”学生也明白了。我看教参,刚才也看了别的老师上的课的一些实录,也只是说,从这些称呼可以看出在法布尔对绿色蝈蝈是很有感情的,但几乎都没注意到并不是有称呼就是有感情的,比如,谁如果被谁叫做王八蛋他不会觉得彼此之间有什么感情,至多是恶感,而本文法布尔和绿色蝈蝈之前还是喜爱之情,这中间的矛盾只能用昵称来解释才能解释得通。
不过,按照有的理论说法,如果学生上完了一节课,有问题的变成没问题的,老师不能引发他们新的问题出现,那么就是一堂失败的课,那么,我觉得这样评价,我这节课似乎有些接近失败了。可能这样的要求也不能针对所有的课,我看了许多西方大学里的许多公开课,似乎也没做到这一点。
贯彻落实课程改革新理念,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新方式,教师要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为更多的学生创造展示才华的机会,是本堂课的主要特点。
首先,就是恰当地利用教学资源来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导入关于“蜘蛛”、“蝈蝈”等的两个谜语和“蝈蝈”图片的运用,由于内容和语言形式比较贴近学生的年龄,容易激发学生思考、探究事物特征的兴趣,为学生学习课文做好铺垫。在备课中,充分收集有关资源和信息,借鉴学习其他人的先进经验而完善教学设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多媒体和资源综合利用的作用并取得了较好效果。
其次,就是坚持教育新理念而创设教学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在本节的备课和教学过程中,都力求为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提供机会,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鼓励学生不断的向上攀登。如:
关于“自主朗读法”:本文是一篇观察随笔,也是一篇优美散文。文章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高度结合,描写生动,妙趣横生,学生在自主朗读中更能体味生动传神的语言特点,如说明对象及其特点的概括,拟人手法的运用及表达效果的评价等更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
关于“研讨点拨法”:本文是一篇妙趣横生的小品文,因其内容的生动有趣,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自由探究的积极性,为深层把握文意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教师适当点拨、归结,如“作者笔下的蝈蝈是如此招人喜欢,作者凭什么了解蝈蝈的情况?”的设计和点拨。
再次、教学思路清晰、层次清楚,重点突出。“导入新课――整体感知――重点研读,质疑问答,合作交流――拓展延伸,应用反馈――总结与巩固”的教学思路给人以清晰明确的感觉,并一直把“整体感知――重点研读,质疑问答,合作交流――拓展延伸,应用反馈”作为重点,师生的互动也围绕重点展开。
最后、目标明确,教学定位恰当。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但学习者却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还没有积累相应的说明文知识,因此在教学知识目标中只要求学生“能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内容,认识了解蝈蝈形体特征以及其生活习性”,没有专项的说明文知识要求。但语文学习具有系统性的特点,为了以后的说明文学习,又适当的渗透说明文知识如“打比方”、“作比较”等方法的渗透。
总之,本节课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也鲜明地体现了在课堂中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的内涵。不足的是,有的细节没有处理好。
本人自认为这是一堂成功的课。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是“人与自然”主题的第二单元,编写的五篇课文主要反映的是人类对自然世界进行科学探索的内容。对本单元的教学,我们希望实现以下目标:情感和态度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此文转于]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知识和能力目标――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阅读现代科技文的能力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过程和方法目标――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大意;在探究活动过程中获得一些搜集资料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在教学中要注意几个方面:注意兼顾三个维度,渗透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淡化文体,强调综合,以培养阅读能力和研究能力为主;注意结合自己所处的地域灵活处理课文内容;多以讨论课或探究课的方式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课外语文实践(包括阅读),开展科学活动;加强语言积累,让学生每人备一本“摘抄本”,摘抄有关优美词句。本文出自法国的著名的昆虫学家、作家法布尔的巨著《昆虫记》,可谓名家名篇。
教学本文,可通过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此文转于]的科学精神。本文是一篇观察随笔,又是一篇优美散文,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高度结合,描写生动,语言优美,拟人手法的运用,加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这一点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复习巩固,并在实践中运用。可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昆虫记》中的其他作品。
件都做了精心的安排。我的教学设想是这样的。1、导语:从轻快的圆舞曲《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设置情境,引导学生想到森林、昆虫,让学生回忆童年时玩昆虫的体验,自然而然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放松、让课堂活起来。然后,让一两个学生介绍一下自己熟悉的昆虫,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要介绍好昆虫并不容易,让他们带着任务来学习法布尔的文章,这样学习目标明确,效果也会好的多。
2、资料助读:让学生了解法国伟大的昆虫学家法布尔的知识是很必要的,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找资料的习惯。3、速读课文,培养学生快速捕捉信息的能力,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本课生字词较多,为帮助学生扫除阅读障碍并积累一些常用的词汇,我准备了幻灯片打算用一至两分钟的时间完成这一内容。4、精读体味:我设计了三种方案,第一种方案是学生自己说说喜欢哪一段文字,为什么?如果学生没有动起来,就用第二种方案引导学生重点品读“蝈蝈的声音”和“蝈蝈捕蝉”这两段,学习作者拟人、比喻、比较的写法、生动的笔调。第三种方案出示3道思考题,让学生讨论,同样的目的是品味作者生动的文艺笔调。5、合作探究环节,让学生提出疑问,最好由学生自己解决,教师点拔。6、课堂小结,让学生说一说这堂课学到了什么?如果学生能说出两个层面的收获,即写作特色方面的和科学精神方面的,那就达到了教学目的。7、作业:模仿法布尔的写作方法,选择喜爱的一种昆虫,用一段文字形象描绘其外形、声音和动作特征。
但课却上砸了,出人意料的糟,让我始料不及。当时我思维混乱:怎么会这样?完全控制不了局面,结果草草收场。课后我冷静下来分析原因,觉得自己在很多方面都有差距,很多素质都不过硬。
一是不能因材施教,自己一厢情愿把教学过程想得天花乱坠,把教学方法设计得尽可能新潮,但却没有想到学生能否跟得上,如果跟不上该怎么启发,这一方面是因为太久了没教语文,对学生的水平有了陌生感,另一方面是自己违反了教学最基本的规律,没有充分了解学生和尊重学生,殊不知再好的教学方法如果学生不能配合就是最蹩脚的,这是对我不深入了解学生的惩罚。
《绿色蝈蝈》这一堂课总的来说上得不那么理想,我想主要是因为以下几点的原由吧:
一是不能因材施教,自己违反了教学最基本的规律,没有充分了解学生和尊重学生,殊不知再好的教学方法如果学生不能配合就是最蹩脚的,这是对我不深入了解学生的惩罚。
二是教材处理不科学,贪大图全,结果目标太大等于没有目标,这也与第一点教训息息相关,对学生不够了解导致目标确定不科学,以后得出一个教训就是:一堂课要稳打稳扎,不贪多求快,完成一个任务是一个,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三是心理素质不成熟,驾驭课堂的能力还不强。上课一开始情绪还非常饱满,但一旦学生出现状况,课堂冷了场就开始乱了阵脚,虚荣心在作怪,结果越是怕出丑就越是出丑,不是积极主动地想办法补救而是消积放弃,只求早点上完了事,这是对自己、对学生不负责的表现,也是心理不成熟的表现。 由此可见,我自我调控能力还不强,更别说调动学生了。一个成功的老师应该是一个栏目的主持人,他会用多种方法去激活现场,带动观众,让整个节目跟着他的目标走,而绝不会让节目冷场。所以我离一个优秀教师的目标还差很远,今后得在这方面做个有心人,要千锤百炼。
这堂失败的课于我是一面镜子,时刻提醒我差距在哪里,努力的方向在哪里。
本文虽是一篇介绍蝈蝈的科普文章,却不显丝毫的机械呆板。文章既有对昆虫形象地描绘,又有个人情感的流露。这种写作形式在以前的课文中从未有过,如何让学生正确的感悟呢?唯有让他们走进书中,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因此,在执教《绿色蝈蝈》时,我十分重视学生的自读自悟,体验文本的语言特色。一上课,我就引导学生直面文本,与文本亲密接触,使学生充分了解蝈蝈习性的同时,要求学生结合文中语句充分感受其生动传神的语言特点,然后再次研读课文。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引导学生在欣赏、品悟课文语言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并在交流中体现了语文的表达特点,不是片言只语,零敲碎打,而是活用课文的语言进行大段语言铺陈叙述,从而实现课文语言向学生自身语言的内化。在语文学习中关注学生的感悟的这过程中,既训练了学生语感,又培养了语文素养。
课上砸了,出人意料的糟,让我始料不及。当时我思维混乱:怎么会这样?完全控制不了局面,结果草草收场。课后我冷静下来分析原因,觉得自己在很多方面都有差距,很多素质都不过硬。
一是不能因材施教,自己一厢情愿把教学过程想得天花乱坠,把教学方法设计得尽可能新潮,但却没有想到学生能否跟得上,如果跟不上该怎么启发,这一方面是因为太久了没教语文,对学生的水平有了陌生感,另一方面是自己违反了教学最基本的规律,没有充分了解学生和尊重学生,殊不知再好的教学方法如果学生不能配合就是最蹩脚的,这是对我不深入了解学生的惩罚。
教学《绿色蝈蝈》这篇课文时,我根据学情对教案进行了一定的修改。教学的重点放在“阅读感知”和“语言品味”两个环节,而“片段研读”被我删掉了。在教学中我着重突出以下几个问题:1、你从文章中了解到绿色蝈蝈哪些外表特征和生活习性?2、作者在文章中对绿色蝈蝈有哪些不同的称呼?这些不同的称呼有什么表达效果?3、从作者对绿色蝈蝈的外表描写和不同称呼,可以看出作者对绿色蝈蝈怀着怎样的情感?这三个问题逐个展开。教师并不着急去补充学生(甲)的答案,而是鼓励学生去认真阅读,去思考,去发现,去寻找答案。在教师富有激情的语言的鼓励之下,通过深入浅出的引导,学生兴趣盎然地积极参与到学习的过程当中,一篇科普小品文的教学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完成了。
这堂课,我始终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方式,创设了民主、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学目标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中得到落实。
亮点:成功地激发学生积极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内容,很好地激发了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通过这一课的教学,觉得有这样几点要特别注意,也是今后要纠正的:
1、课堂教学要合理安排时间,重点内容要突出。字词教学重要,作家作品知识也重要,但他们只是为课文教学服务的,文本的解读才是课堂的重中之重,要把它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学时要突出,时间的安排要向它倾斜,否则,课堂教学便是本末倒置。
2、关注学生预习,加强对学生预习监督。语文教学预习非常重要,她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顺逆与成败。以前,教师只关注学生的数量,没有关注学生预习的质量,不能让学生为预习而预习,除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预习方法指导外,还必须警醒学生不能抄袭参考书,要自己诚信预习,真正为提高自身的自学能力服务。
3、备课要细读文本,课前要熟悉程序(环节)。有效教学提倡细读文本,教师课前一定要细读文本,对文本有自己深透的理解,并努力化为自己的东西;上课前要再次熟悉教学环节,以抵抗遗忘,这样对教学过程的流畅起很大的促进作用,也大大地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4、课前要厘清教学思路。虽然备课时已经梳理了教学思路,根据文本与学生实际确定了教学的方向,但时间一久,很容易遗忘,因此,课前教师要再次厘清教学思路,对教学的课件要进行细致深入的审视,把教学的各个环节与有关问题都逐一做细做密,并用过渡语勾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