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昆虫》的教学反思(科学《认识昆虫》教案)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17篇《认识昆虫》的教学反思,欢迎您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认识昆虫》的教学反思

昆虫在城市里幼儿是很少看见的,提起虫子有的幼儿会害怕,而有的幼儿很好奇的想看看。根据幼儿这方面的的知识比较少,我就设计了认识昆虫《螳螂》这节课,让幼儿对昆虫产生兴趣,引起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有想探索的想法。对于新设计的这节课,在设计的时候,一直在设想有可能出现哪些状况,这些状况真的出现了,我应该如何解决,在众多想法中设计完这节课。

为了幼儿能更好的了解螳螂,我在电脑上找了相关资料和图片,先要自我的去了解螳螂,从多方面全面了解,自己找好一些教学能用得到的图片制作成幻灯片。在教学中,用幻灯片引入螳螂,在讲解中把螳螂分成7部分讲解,又分6部讲解了螳螂食用什么,让幼儿一步步的去了解,让幼儿学的更清楚。这节课的目标总共就这两个,看起来目标就这两点有点少,要讲起来可真不少。在课上讲多了,幼儿的'积极性就没了,要随时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有兴趣的听下去。

这节课在开始讲的时候,我是信心满满,在讲解的过程中发现一点,幻听片要是能配上声音,像课件那样就好了。没有找到真正的活螳螂也是我这节课的缺失,要用活物螳螂,可以让幼儿围在一起讨论,这要学习的效果会更好。在设计的时候感觉想的全面,在教学实践时会发现自己想的还是不够全面,经过讲课发现想法还是不够完美,实践是发现问题的好方法。这些结论都是我的教学反思,为我以后更好的教学,添上了完美的一笔。

篇2:昆虫教学反思

校长工作以来,一直十分重视教育教学工作,我认为教师之所以伟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在课堂教学中的超凡魅力,智慧闪烁的光环,让孩子们沉醉。我也特别喜欢听好老师上课,易青、柯研、黄金、林畅、张红念等老师的课,如行云流水的感觉总是让我想起自己孩提时代,激发我对老师的崇拜,对知识的向往,对生活的憧憬。在青园小学创业阶段,为老师们提供一种怎样的新课改理念一直是我在思考的,从课堂教学入手,从家长和学生的教育需求着手,便有了“青园创业先锋show课堂”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作为校长,我觉得自己也责无旁贷,必须活跃在教学的第一线,于是,我根据教学进度选择了《美丽的昆虫》一课的第一课时教学,我先后三次修改教案,小范围试教了两次,通过不断的修改和反思,我认为有三个方面是把握的非常好的:

一、师生关系的处理。我注重了以学生为学习和课堂的主体,能创设宽松的教学氛围、关爱、激励、宽容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孩子都能保持高涨的热情,积极的参与活动,比如,他们收集了大量的昆虫图片、玩具、实物,丰富了实践活动的素材;他们了解了大量的昆虫的相关知识,他们始终保持着极大的参与热情。

二、综合知识的延伸。我注重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注重学生的美术实践,通过了解昆虫的习性,学生知道了很多科学知识,也知道很多生活常识,还丰富了语言储备和对色彩的感知。

三、美术与生活的联系。美术课给予孩子们的从来就是让孩子们自觉能动的发现美,如美术大师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课前,我要孩子们到草丛里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捉几只小昆虫,就是他们广泛的接触大自然,我自己在搜集教具的过程中,也捉到了一只蜻蜓、一只椿象、一直螳螂、一只苍蝇,我六岁的女儿和我一起养着这些小昆虫,看着她喜悦的眼神,我知道孩子们喜欢这活泼可爱的小生灵。在“玩一玩”这个环节里,孩子们乐开了花,他们将自己收集的昆虫软橡皮玩具放到幻灯机上,投影出活生生的小昆虫。

这一堂里,我将课堂赋予了生命,对每个孩子都运用最具爱心和激励色彩的语言,他们在老师的眼里是如此的灵动和可爱,我想,我让孩子们透过课堂看到了七彩的生活。

篇3: 昆虫备忘录教学反思

一、采用学生自主识字,体现部编版教材的特点。

教师都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识字,然后向大家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这大大激发了孩子识字的热情,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不但提高了识字效率,学生们也学得愉快而轻松。

二、以读为本,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本课教学,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不足之处: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体验,选择喜欢的片段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感悟,就更开放,效果会更好。

篇4: 昆虫备忘录教学反思

《昆虫备忘录》这篇文章详细、深刻地描绘几种昆虫的特点:蜻蜓、瓢虫、花大姐等等。他怀着对渺小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去描写,甚至歌颂,微不足道的昆虫。这本书语言生动有趣,详略得当。阅读它,读者绝对不会感到枯燥、乏味,而就像步入了童话世界,能充分领略昆虫世界的神奇。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把握昆虫的不同特点,体会作者细致的观察力,感受他对大自然与生命的尊重与热爱之情。

围绕本课教学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在预习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堂上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与作品对话、与学生对话、与教师对话、与作者对话,体现课堂民主、师生平等对话的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2、新课的导入:如利用多媒体展示昆虫图片导入新课,用最直观地方式拓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探求知识的兴趣。

3、问题情境的设计:要从学生的经验、生活出发,注意目的性、把握难易性、力求新颖性、强调有效性、体现层次性,采用反复诵读的方法,让学生在感知作品语言美的基础上,生发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4、典型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与文本形成沟通和对话,在情感的交融中获得知识。

篇5: 昆虫备忘录教学反思

《昆虫备忘录》是人教版小语教材第六册第一单元的略读课文,昆虫备忘录是作者对某些昆虫的某些特性描写,让学生认识昆虫的一些特性及作用。备忘录意指任何一种能够帮助记忆,简单说明主题与相关事件的图片、文字或语音资料。本节课通过引领学生学习备忘录,让学生了解备忘录的书写及作用,并学会书写备忘录。利用备忘录来记录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本课在教学前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查阅了一些有关昆虫的资料,在上课时将自己查到的有关昆虫的资料在课上告诉其他同学,既增长了他们课外科学知识,又增强了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最重要是让他们有了自信心。

在课堂上,我利用多媒体,向同学们以此展示复眼的构造及作用,以及生有复眼的昆虫的看物体时的视频,让学生通过动人的画面感受复眼的强大作用,还有就是复眼在现实人类生活中的应用。这样学生们学习很感兴趣,同时也知道了备忘录也可以通过视频等形式进行记录。

在学习其他昆虫时,我同样借助了多媒体将“花大姐”、“独角仙”、“蚂蚱”等一些昆虫通过视频介绍的方式向同学展示它们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以及独特的特征。学生通过视频理解作者给这些昆虫起的好记的名字。使学生对这些知识记忆更深刻,并及时教育学生要保护有益的昆虫。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学习作者书写备忘录,采用不同形式,比如表格、视频、图片、文字等把自己喜欢的内容以备忘录的形式记录下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另在教学后,让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利用表格的形式对以上昆虫中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整理,做一份自己的备忘录。

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现在的孩子从小生活条件优越,很少在户外活动,对于昆虫,如蜜蜂、蝴蝶等昆虫的认识还是有些欠缺。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生活条件的提高,我们生活的环境中绿地、植被的减少也是客观的因素。

我在课堂上也告诉孩子们当你在公园、在草地上见到这些小昆虫的.时候,千万不要去惊动他们,我们就在一边静静地观赏,这些小昆虫美化了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我们要善待它们。

篇6:《昆虫备忘录》教学反思

本节课不足:

一、整堂课的课堂纪律不好,这个班的学生很难做到一个节课都注意力集中。作为学生的组织者,应该通过各种方法组织好课堂纪律。虽然,这堂课上,我也用了一些方法。比如每次读书之前,我都会让学生做端正、捧好书本朗读课文;在其他同学回答问题前,我也会提醒其他学生叫认真听,并告诉他们认真倾听别人回答问题不仅是对同学的一种尊重,也是学习知识的一个方法;也多次用激励的语言来提醒他们,如回答问题之前我会说“看着小朋友都做得那么端正,一双双小眼睛是那么有神,老师相信你们肯定能回答出老师的问题。”、“老师只请坐得端正、小手举得好的小朋友来回答问题”等等。但是,很遗憾这一些方法都是徒劳无功。我想,一定是这些方法不适合吧。

二、教师的自身语言不够精练。一堂课上教师的话比较多,有时还会过多的重复学生的话。过渡语也设计得不好。

三、由于教师在课中的指导不够,学生只明白自己要写什么,但还会不知道从哪写起,怎么写句子就会更好的做到了用积累的语言有条理的写出自己想说的话来。

改进措施:

在今后的教学中药充分重视小组合,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和研讨时间,再按照以前识字和学文各占一半时间来分配的话,就会有个别地方处理不到位。所以,需要教师针对平时课堂和公开课堂科学地调整思路。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地进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会学习,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基础知识,提升文化素养、精炼课堂语言。及时有效地对学生提出中肯且与针对性的评价,关注后进生、肯定优秀生、表扬进步生。整顿课堂纪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爱好。

篇7:《昆虫本领大》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是一次有关于昆虫知识的讨论活动。通过教师的引题,小朋友加入到对昆虫的话题的讨论中来。主要的讨论话题是昆虫是益虫还是害虫。一般平常我们会觉得昆虫有的长得不好看,有的长得太好看,它们应该不是什么益虫。就比如屎壳郎,长得这么难看,一定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这是孩子原先的认识,但是通过本次活动的探讨,孩子们了解到了昆虫平常不为人知的一面--它们的清扫作用,它们在地球上扮演的另一面的角色,这对孩子来说是充满着神秘色彩的一件事情,这强烈地激发着他们的探究欲望。所以再讨论的时候,孩子们也是兴致勃勃,群情激昂。

而且通过本次活动的讨论之后,孩子们对探索昆虫的秘密的兴趣更浓了,他们对那些神秘的.东西更感兴趣了,也许今后通过他们自己的探究,会发现更多的昆虫的秘密。也许对将来的他们也是一种激发,这也是我们科学活动想达到的目的。

昆虫本领大,昆虫的保护色,昆虫的自救,这些都是对孩子充满着激发欲望的活动。因此说,这也是这个主题带给孩子的很好的学习效果的一种体现。我们也许可以更多地选择这样类型的主题活动,引发孩子来探索,来发现,来建构这一定很受孩子喜欢的。

篇8:《昆虫备忘录》教学反思

《昆虫备忘录》这篇文章详细、深刻地描绘几种昆虫的特点:蜻蜓、瓢虫、花大姐等等。他怀着对渺小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去描写,甚至歌颂,微不足道的昆虫。这本书语言生动有趣,详略得当。阅读它,读者绝对不会感到枯燥、乏味,而就像步入了童话世界,能充分领略昆虫世界的神奇。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把握昆虫的不同特点,体会作者细致的观察力,感受他对大自然与生命的尊重与热爱之情。

一、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在预习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堂上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与作品对话、与学生对话、与教师对话、与作者对话,体现课堂民主、师生平等对话的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2、新课的导入:如利用多媒体展示昆虫图片导入新课,用最直观地方式拓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探求知识的兴趣。

3、问题情境的设计:要从学生的经验、生活出发,注意目的性、把握难易性、力求新颖性、强调有效性、体现层次性,采用反复诵读的方法,让学生在感知作品语言美的基础上,生发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4、典型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与文本形成沟通和对话,在情感的交流中完成自己对法布尔人文精神的体验和感悟。如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自然,为学生创设一种生发情感、交流感悟的平台,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思考、探索、交流、表达,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发现学生的情感触动点,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课前,我搜集了许多昆虫的图片,绚丽的色彩,那展翼飞翔的优美的舞姿,那斑斓的花纹条理,让学生们都沉浸在无尽的遐想中。我让他们欣赏,相互议论,用心地看和感受,自由地站起来说所知道的昆虫的各种知识。并模仿一种你喜欢的昆虫的动作。让他们了解千姿百态的昆虫形象,并来想象一下自己和小昆虫玩耍的感受,用自己的双手来画一画自己是如何与自己喜欢的小昆虫一起玩耍的情景。

三、不足之处

现在的孩子生活在城镇,对于昆虫的认识有所欠缺,不可否认的是,这是生活条件的提高,生活环境中绿地、植被减少的客观因素。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首先学习课文之前,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出示课前搜集好的各种小昆虫的图片,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初读课文,出示:从文中认识到了哪些昆虫?它们都具有哪些特点?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探讨,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最后学习课文,体会作者他对大自然与生命的尊重与热爱之情。学完课文后推荐好书:法布尔《昆虫记》。

篇9:《昆虫王国》教学反思

《昆虫王国》教学反思

《昆虫王国》是二年级上册第11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昆虫的特点,了解昆虫的基本形、色彩、结构,体会其美感,能够大胆的想象并进行创作。 在课堂中我的教学设想在具体实施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通过本组教研,再加上校长的建议,我归结了以下几点,反思如下: 1、在导入的时候,视频的时间太长,没能合理安排时间,以至于耽误最后的作品展示环节。 2、欣赏昆虫图片时,可以向同学们展示更多新奇有趣的昆虫,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 3、在每个环节过渡时衔接的不是很自然,在这一方面要加强引导。 4、注意课堂结构,充分认识每个教学环节的目的,可以由昆虫实物到昆虫的图片,最后到剪影,来强调昆虫外形特点。 5、还要加强教师语言的艺术,对学生多表扬性的语言,鼓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6、在欣赏学生作品时,要多展示一些并加上教师的'讲解,鼓励学生向作者学习,使他们大胆的展开想象。 7、在观察昆虫的结构时,最好拿出一个标本或实物让学生近距离的观察,这样更能加深对昆虫的印象。 8、在一些小细节的地方也要注意,例如可以让学生用彩纸绘画更能出效果、穿插故事情节、强调构图等。

篇10:《我和昆虫》教学反思

《我和昆虫》是二年级美术的第一课 ,孩子们在为期一个暑假的休息中,肯定有不少的同学回到老家去,自然就会有很多同学就会和大自然有过亲密的接触,在大自然中有他们喜欢的很多东西,昆虫也不例外,也是他们最喜欢发现和探索的东西之一,大自然是多么的神奇和令人向往的啊,所以这一刻上起来及自然的很得心应手,因为他们大都数都可以认识5中以上的昆虫,熟悉它们。了解它们,所以在创作的时候 ,我只是稍稍的说了一下昆虫的种类要丰富,大小合适等,他们就可以很好的表现在纸上了 ,看到他们对昆虫这样的了解,我的心里不知道有多高兴呀!

篇11:《我和昆虫》教学反思

通过《我和昆虫》一课的学习,使我深刻的了解到利用各种游戏、猜谜语、讲故事等方式方法,更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学习,从而,更高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喜爱小动物是孩子的天性。千姿百态的昆虫形象能极大地引起儿童的兴趣。学生在课堂上看见书本上和我提供的各类昆虫作品,每个人都非常开心。尤其是教材上的图案,那绚丽的色彩,那展翼飞翔的优美的舞姿,那斑斓的花纹条理,让学生们都沉浸在无尽的遐想中。我让他们欣赏,相互议论,用心的看和感受,自由的站起来说所知道的昆虫的各种知识。并模仿一种你喜欢的昆虫的动作。让他们了解千姿百态的昆虫形象,并来想象一下自己和小昆虫玩耍的感受,用自己的双手来画一画自己是如何与自己喜欢的小昆虫一起玩耍的情景。

学生不仅从自身的表演中得到了乐趣,并且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

通过这节课,是我明白了美术课的真正魅力只有通过“学中玩,玩中学”,丰富自己的教学设计,才能够寓教于乐。只有我们在教学中肯花心思,下功夫,就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起来,从而,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让我们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吧!

篇12: 《昆虫备忘录》教学反思

《昆虫备忘录》是统编版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六册第一单元第4课的略读课文,《昆虫备忘录》是作者对某些昆虫的某些特性描写,让学生认识昆虫的一些特性及作用。备忘录意指任何种能够帮助记忆简单说明主题与相关事件的图片、文字或语音资料。本节课通过引领学生学习备忘录,让学生了解备忘录的书写及作用,并学会制作或书写备忘录。利用备忘录来记录自己感兴趣的內容。

本课在教学前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查阅了些有关昆虫的资料,在上课时将自己查到的有关昆虫的资料在课上的小组合作讨论时分享给其他同学,既增长了他们课外科学知识,又增强了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最重要是让他们有了自信心。

在课堂上,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感受到了复眼的强大作用,还有就是复眼在现实人类生活中的应用。这样学生们学习很感兴趣,在学习其他昆虫时,我同样借助了多媒体、小组合作的方法将“花大姐”、“独角仙"、“蚂蚱”等一些昆虫通过制作备忘录的方式向同学展示它们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以及独特的特征。学生通过备忘录对这些知识记忆更深刻,并及时教育学生要保护有益的昆虫。

在教学后,我给孩子们布置了作业:

1、阅读汪曾祺先生《夏日的昆虫》;

2、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昆虫制作一份备忘录。目的是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并让孩子走出电子世界,走向大自然,对昆虫发生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现在的孩子从小生活条件优越,很少在户外活动,加上电子玩具有非常多,所以对于昆虫,如独角仙、土蚂蚱等昆虫的认识还是有些欠缺。我在课堂上告诉孩子们我们走进大自然,去探索去发现这些昆虫身上的秘密。

篇13: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昆虫》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昆虫》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昆虫的名称和特征。

2、感受昆虫世界的奥妙。

3、培养观察,比较昆虫的能力。

4、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5、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活动准备:

1、利用各种工具捕捉过昆虫,参观过昆虫馆。

2、多媒体制作――昆虫小博士、昆虫小侦探图片数张或昆虫录像。

活动重难点:

根据昆虫的关键特征,学会辨别昆虫和非昆虫。

观察发现昆虫的共同外形特征,初步形成昆虫概念。

活动过程:

一、唤起回忆。

参观了昆虫馆,介绍看到的昆虫名称。

二、学当昆虫小博士

1、挑战一:看阴影猜猜我是谁?

2、挑战二:躲起来猜猜我是谁?(出示昆虫局部明显特征)

交流:天牛的触角是它们年龄的表示,螳螂的前腿就像带刺的刀。瓢虫家族的害益之分,如:七星瓢虫是益虫,二十八星瓢虫是害虫等。

3、挑战三:看看谁的眼睛最厉害?

快速看图片,合上图片回忆有哪些昆虫?

哪些昆虫躲在里面?

再次打开图片,看一看又多了哪种昆虫?

4、挑战四:猜一猜什么昆虫会和它们在一起?

出示花、雷鸣记号、灯泡,猜出蜜蜂、蝴蝶、萤火虫等昆虫。

三、建造昆虫馆

1、昆虫是个大家族,虽然它们有不同的名称,可是家族成员都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找一找,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2、从以上昆虫中归纳发现昆虫家族共同的`特征,并一一贴在展示板上。

3、今天昆虫馆里来了许多虫子,有一些不是昆虫也混在里面,请小博士把它们找出来。

(教师将蜘蛛、青蛙、天牛、蜜蜂、蛇、螃蟹、独角仙、蜗牛等都放进原来出示的昆虫中,请幼儿分别把不是昆虫的虫子找出来。)

4、共同对照检查对错,说出理由,并向不是昆虫的朋友告别:“对不起,你不能住在昆虫馆。”

(例如:蜘蛛八条腿、蜗牛没有腿都不是昆虫,蜜蜂符合昆虫的特征要求,是昆虫。)

5、虫馆开馆。播放录像,感受昆虫世界的奥妙。

活动反思:

昆虫是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幼儿在生活中有着很深的探索欲望。活动中,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幼儿的认识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幼儿的参与性也比较高,能积极地表达自己对于昆虫的认识,而且在活动中,教师与幼儿的交流以幼儿为主,顺应幼儿的发现与认识。让活动变得更加生动。

不足之处:

活动中鼓励性的语言少了点。

小百科: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在所有生物种类(包括细菌、真菌、病毒)中占了超过50%,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篇14:《美丽的昆虫》教学反思

美术创作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但在我们的课堂40分钟里,教学一个创造内容,除去师生之间的讨论交流,最多也只有20-30分钟的自由创作时间,若有时候想讨论的全面些、深入些,恐怕时间就更加不够了。试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够让学生充分地感受自己想要表现的作品是什么吗?能有时间按照自己的意图完美地完成自己的作品吗?就算完成了,我想充其量也只是学生为完成任务快速地赶制应付而已。

所以在上完一堂课后,有很多学生都意犹未尽地说:“老师,我还没画完呢。”“老师,下节要是还上美术就好了。”“老师,我可不可以带回家画啊?”可大家都知道,小学生很难在有兴趣以后保持一个相对教长的时间,更别提在缺乏大家的集体合作以后会有更新的发展,所以,是否能提供一个比较长的时间,让学生在共同的创作中细细去体会呢?在法国,为了使艺术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教育部门提出了三条原则:⑴凡是能在室外学习的东西,一律不在室内进行;⑵凡能通过社会和自然界可以掌握的东西,绝不停留在书本上;⑶凡能观察看得见、摸得着的动态事物,绝不观察停止不动的静物。他们认为,社会和大自然就是艺术教育的课堂。因此,他们经常鼓励教师带学生外出郊游、参观、访问,在社会实践中接受艺术教育。在中国一节课40分钟内,这一切很难想象可以做到。课时的宽松完全可以随时开放课堂教学,带领学生走向生活,走向自然,走向社会,在实践中直观地学习美术,将更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创新。甚至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学生自己愿意学习的,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的,但在教材中缺乏的实用美术内容。我们学校现在已经在进行英语长短课时的研发,那么,我们是否能参照这样的课时,针对艺术创作的特性,增加一个课时,将一个星期的美术课集中在一次两课时连起来上,有条件的话最好像德、美等国家一样,一上就是半天,这样,我们就有充足的机会深挖我们的教材,也有机会创造更好的艺术创作场地。

篇15:《我喜欢昆虫》教学反思

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鄂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第六单元第16课《“我喜欢昆虫”》的第一课时。我在阅读这篇课文时,被文中小女孩对昆虫的爱深深吸引了。我本身也是十分喜欢小动物的人,但一般人的喜爱程度是无法与文中的小女孩安妮相提并论的。安妮喜欢昆虫到了什么程度呢?她是把昆虫当成人类同等地位的小生命,希望昆虫能自由自在地呼吸、飞翔、跳跃。

说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认识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联系上下文理解“受难”、“收集”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安妮是怎样喜欢昆虫的,渗透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思想。

说教学重点:

1、能用简洁的语文描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受难”、“收集”的意思。

说教学难点:

品读文章地1-2自然段,抓住中心句了解主要意思,结合描写安妮具体行动的句子,感受她对昆虫的喜爱之情,激发心中对动物的爱护之情。

说学生分析:

孩子们天真无邪,都很有爱心,也很喜欢小昆虫,但是像文中的安妮那样热爱昆虫的还真找不出来。我想,学生们也一定会喜欢这篇课文,被安妮对昆虫的爱所吸引,通过这节课,我希望学生们能认识到安妮的善良、热爱生命、众生平等的优良品质,产生情感的共鸣,让安妮那句发自内心深处的话“我喜欢昆虫”带动更多的孩子们投入到保护昆虫、保护动物的行列。

说教学媒体:

教学第二自然段时,让同学们欣赏各种昆虫的图片,大的蝴蝶、小的瓢虫、长的竹节虫、发光的萤火虫、会飞的小蜜蜂等等。这样就很容易的让学生知道省略号的内容了,而且也让学生感受到昆虫的千姿百态,感受到生命的神奇与伟大。

说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平时都喜欢些什么呀?有一个小女孩,叫安妮(板书:安妮)她喜欢的东西可和同学们不一样,她说——“我喜欢昆虫”(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

仔细观察,与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课题相比,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引号?看到安妮这么说,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吗?学生质疑。让我们一起走进16课,这些疑问都会迎刃而解的。

2、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要求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检查自读情况。

①卡片检查生字字音。

②检查词语朗读情况。

3、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中安妮说道:“我喜欢昆虫。”那么她是怎样做的呢?现在请你们默读课文,勾画出重点词句。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指名说,师引导学生用简短的词语概括她的做法,并相机板书。

拯救 喜欢 收集 爱护 招待

4、精读课文,领悟体验。

(一)精读第1自然段。

(1)哪个自然段写安妮救助小昆虫?指名读第1自然段,思考:安妮是怎样救助小昆虫的?

(2)安妮说:“如果是你……吗?”请你想象一下,假如你是一只小昆虫,被关在一个小小的玻璃瓶里,会有什么样的感觉?(生说)。这些我们都感觉到了,安妮更感觉到了,如果你是安妮,你会怎样劝告关昆虫的小男孩?(指名读出劝告语气)。会怎样质问关昆虫的小孩?(读质问语气)。安妮还可能怎样问?(生气、责怪…)。

(3)安妮与昆虫感同身受,所以只要有机会,她就会把这些受难的小生命放走。(板书:只要---就---)

出示句子:“只要有机会,她就会把这些受难的小生命放走。”

①同学们,在这里安妮把什么看作是昆虫在“受难”?

(被关在小小的玻璃瓶里。)

②受难是什么意思呢?换个词试试看。

(受苦、受折磨)

③在字典里,“受苦”的意思是“受到痛苦”,而“受难”的意思是“受到灾难”,你们觉得哪一个词程度更深?你从这里体会到了什么?

④安妮这样喜欢昆虫,爱护昆虫,是因为在她眼里,这些不是一个小玩意儿,小东西,小虫子,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它们应该有生存和自由的权利。从这里你们体会到了什么呢?

(安妮很尊重这些小昆虫,把它们当作自己的朋友。)

⑤谁来读一读?

(指名读,再指名读,齐读。)

(4)齐读第一节,小结学法:安妮喜欢昆虫,尊重昆虫,把它们当作自己的朋友,在她眼里,这些不是一个小玩意,小东西,小虫子,而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它们应该有生存和自由的权利。再次读第1自然段,再次感受安妮对昆虫的爱。

(二)精读第2自然段。

(1)安妮救助昆虫,我们已感觉到安妮很喜爱昆虫,那她究竟喜欢哪些昆虫?还是都喜欢?从哪一段知道的?

(2)默读第2自然段,看看这一段是围绕哪一句在写,划上波浪线,哪些句子看出安妮喜欢各种各样的昆虫,划上横线。

(3)同桌交流。划好后与同桌交换意见,看你们想法是否一致,能否说出画波浪线或横线的原因。

(4)全班交流。?看看这一段是围绕哪一句在写?各种昆虫都喜欢从哪看出来?大的想到什么?(出示犀金龟图片并简介)小的?长的?(竹节虫,介绍比铅笔还长),有毛的?没毛的?爬?钻?跳?飞?省略号表示什么?还可能喜欢什么样的?(有眼、没眼、胖、瘦、花、黑、能发光、能叫、游、勤劳、懒惰、轻盈、笨挫……)总之一句话“只要是……都……”。

(5)为什么这么多的昆虫她都喜欢?

(因为安妮喜欢它们,不是因为它漂亮,不是因为它勤劳,也不是因为它轻盈,而是因为———它们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小生命!)

师生合作读。

(6)比较两种写法,体会如何将文章写具体。

①“安妮真的很喜欢昆虫。只要是昆虫,她都喜欢。”

②“安妮真的很喜欢昆虫。不管是大的、小的,长的、短的,圆的、扁的,有毛的、没毛的,爬的、钻的、跳的、飞的……只要是昆虫,她都喜欢。”

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是不是也可以像这样尝试将文章

写具体呢?只有写具体了,才可能生动,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我们也来写写自己的爱好吧,把爱好写具体。

(7)小结:安妮真的喜欢昆虫,不是因为它勤劳,美丽,轻盈,而是因为——它们是一个活生生的小生命,是安妮的好朋友。一起读第2自然段,再次感受安妮对昆虫的爱。齐读第2自然段。

5、总结全文。

安妮对昆虫爱得如此真切,真让我们感动。让我们再来读读安妮发自内心的这句话:“我喜欢昆虫”。下节课,我们将了解安妮是怎样收集、爱护、招待昆虫的。

说教学策略:

1、阅读中让孩子多设身处地地想。

在教学第1自然段时,也就是安妮救助昆虫这部分,我让孩子们转换自身角色,体会昆虫的受难,如果你是一只小昆虫,被关在玻璃瓶里,会是什么感觉?学生感同身受,联想到昆虫当时一定很难受,呼吸困难、运动困难……从而理解昆虫的“受难”,在安妮眼里,昆虫受到不自由对待就如同受到灾难般严重,不正说明安妮非常爱护这些小生命吗?只有设身处地地想,阅读才能接近与文中主人翁之间的距离,加深理解和体验。

2、在阅读中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在课文第2自然段中谈到安妮喜欢各种各样的昆虫,大的、小的、长的、短的、有毛的、没毛的……只要是昆虫,她都喜欢。为了使学生加深印象,我启发学生联系生活中我们熟悉的一些动物来体会。比如,小的自然联想到小蚂蚁,长的想到蜈蚣,有毛的想到毛毛虫,钻的想到蚯蚓,飞的就更多了,蝴蝶、蜻蜒、蜜蜂……这么一来,这原本简单的一段文字就变得生动鲜活起来了,而且学生从中还会了解到我们一般只喜欢美丽的蝴蝶,勤劳的蜜蜂之类,而安妮连毛毛虫,蜈蚣也喜欢,那才称得上“真的喜欢昆虫”。

3、在阅读中渗透了读中学写。

仿写训练,我觉得在三年级尤为重要,在孩子们的作文生涯中,三年级是起步阶段,如同婴儿学走路一样,是需要人先扶着的。只要我们在阅读中准确把握训练点,让学生仿写,帮扶到位,效果是很好的。课文第2自然段明显采用“总分”构段方式,围绕中心句,把某方面写具体。我由扶到放,学生很顺利地完成了“把爱好说具体”的练习,完成得很出色。

说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文本,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有所感悟,受到熏陶,获得启迪,享受阅读的乐趣。那么如何在课堂中让学生的阅读个性化能更有效的体现呢?还有待我去研究和解决。

篇16:《我喜欢昆虫》教学反思

本章主要从水中、陆地和空中三大环境来探讨动物类群与各自环境相适应的特征,以及保护动物栖息地的重要性。本节是本章最后一课时,主要讲述可以在空中飞行的无脊椎动物——昆虫以及昆虫所属的节肢动物和能够跨越多种环境的两栖动物。昆虫是生物圈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而且分布广泛。其中蚊、蝇、蝗虫等生物与生物圈中其它生物尤其是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本节知识较为零散,但是许多知识都为日后的学习做了铺垫。所以说本节课有着承上启后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针对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依照课程标准,现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概述节肢动物和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2)阐明昆虫与空中生活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 技能目标:

(1)通过尝试独立完成对昆虫翅的“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确立保护有益动物的意识,不猎杀蜻蜓,青蛙等有益动物。

(2)通过探究各类动物与各自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用辩证的观点看待生物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1)概述昆虫、节肢动物和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2)阐明昆虫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3)举例说出动物的生活可能跨越多种环境。

难点:(1)尝试独立完成对昆虫翅的“观察与思考”

(2)阐明昆虫在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

(3)概述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重难点应包含于教学目标,目标要全面具体完整,重难点要简练

四、学情分析

经过七年级一个学年关于探究实验的学习和实践,学生们已经初步具备了以小组讨论方式设计探究和完成实验的能力,以及查阅资料、分析资料、整合资料,并把自学内容表达出来的能力。初中生已经开始形成人文情怀,并开始形成主人翁精神,已经开始关注社会问题,在本节课及时进行环保理念教育,效果立竿见影。但学生们的独立探究能力有限,对知识的掌握也不一定牢靠(去掉),设计实验并加以实施有一定难度,教师要在探究实验中起到良好的引导和指导的作

用。

从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心理特征、求知欲望等方面分析,尽量避免口语化。

四、教法设计

本节课将应用生物课堂教学方法中的问答型教学、学导型教学和探究性教学三种方法并结合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资源进行教学。

五、教学策略与建议

本节是本章最后一课时,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认识到动物都有与各自环境和生活习性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并且通过第一课时《空中飞行的动物——鸟》的学习也了解了鸟类的特征和鸟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征。所以讲到本节课,一切水到渠成,没有特别难以理解的内容,只是本章的知识较为零散,而且许多内容都为日后学习做了铺垫。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深入挖掘知识的内部联系的同时还要把握好讲授的尺度。

五、教学程序

1、复习导入,由鸟引虫

有人说:“鸟的全身都为飞行而设计”。首先请学生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接下来由鸟类是脊椎动物中会飞行的生物,提到无脊椎动物中也有可以飞行的生物,引出本课课题:昆虫。由一句简单的话语开篇既可以使学生总结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复习了上节课的内容,又为本堂学习昆虫和鸟适于飞行生活的共同点做了铺垫。

2、学习新知,认识昆虫

先请同学说出他们所知道的昆虫名称,再由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昆虫的图片,并介绍其中一些个体,比如可以危害西瓜,南瓜等瓜类植物的有害昆虫黄守瓜等。丰富多彩的图片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习的进一步深入。紧随其后,出示蜘蛛和蝎子的图片,抛出问题:它们是昆虫么?在学生七嘴八舌议论之际进行引导:要想判断一种生物是不是昆虫首先要知道昆虫的特征。顺利引入本节课重点内容之一:昆虫的特征.结合一段多媒体影片,学生得出昆虫的特点:三对足两对翅,身体分为头胸腹,体表有外骨骼。并以观察昆虫的代表——蝗虫的模型,进一步落实教学重点(1):概述昆虫的主要特征。

当学生尝试独立完成教材24页的观察与思考时,教师可以点拨学生加深对昆虫翅的形态结构学习,指出每种翅的名称和特点是对昆虫进一步分类的重要依据。这种对动物分类知识的预处理,为突破本课难点(2)阐明昆虫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做出铺垫。在点拨过程中,还可以请学生思考蜻蜓的翅痣对蜻蜓飞行的作用以及给人类的启示:人们最初发明飞机时,发现飞机在高速飞行时,机翼会因为振颤而断裂。后来科学家研究蜻蜓的翅痣,发现这不起眼的翅痣,能够在蜻蜓快速飞行时,防止翅膀因为振颤而断裂。后来人们仿照蜻蜓的翅痣,在飞机的机翼上添加了平衡重锤,从而保障了飞行的安全。这个启示说明昆虫和人类生活关系密切,初步达成情感目标。它还扩大了学生的知识储备,为今后学习本册第三章第二节“动物与仿生”做了良好铺垫。

在学生掌握昆虫的翅的特征之后,进一步通过多媒体短片《翅和足对昆虫生活和分布的重要意义》,让学生比较得出昆虫的翅和鸟翼的结构在飞行上存在有哪些共同点。由此突破本课难点(2)阐明昆虫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了解了昆虫的特征,这时学生可以很容易判断出蜘蛛和蝎子不是昆虫,那么他们是哪类动物呢?自然过渡到本节另一个重点:节肢动物的特征。

3、继续深入,理清调理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影像资料进行学导型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自学和对比图片,得出节肢动物的特征:身体有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完成教学重点(1)。并通过对照蝗虫的图片判断出昆虫也符合这些特点,得出结论:昆虫也属于节肢动物。此外虾蟹等甲壳动物也符合节肢动物的特点,所以他们也是节肢动物。此时关于节肢动物、昆虫、甲壳动物三者之间的关系,学生易发生混淆。所以我将其设置为本节课难点(2)。同学间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办法,用组织结构图,维恩图等多种形式表示出三者之间的包含关系。鼓励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将本章学到的所有动物类别都体现在关系图中。这些关系图直观简洁的表现出了动物的分类关系,进而突破了难点(2)并且为本册教材第六单元第一章“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打下良好基础。

4、回顾总结,引出两栖动物

结束了节肢动物的学习,也就完成了本章在水中、陆地上和空中三种环境中生活的动物的学习。学过之后,我们会发现,有很多动物的生存空间不是局限在单一领域中。比如海龟生活在水中,可是要到陆地上产卵。这类动物很多,此时学生可以自由举例,举例中一定会提到青蛙,并且可以说出青蛙是两栖动物。但是很多学生误以为鳄鱼、海龟也是两栖动物,学生会犯这样的错误,是因为他们还不清楚两栖动物的概念。而教师纠正学生的错误知识会比传授一个新知识更坎坷。所以我把两栖动物的特点既设为本节重点,又设为本节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准备一段视频介绍两栖动物,又从网上下载多种两栖动物的图片并配以介绍,还请学生就呼吸器官、生活习性等关键点与爬行动物进行比较,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两栖动物的特点。有关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内容,我们在八年级下册还会有讲述,因此,在这里学生只需概述两栖动物的特点并能举例即可。通过学习,学生认识到两栖动物中大多数都是对人类有益的动物。还有一些是我国珍稀保护动物,由此达成本课情感目标,圆满完成本节课教学任务。 教学程序的四个环节标题需要完善

结合基本功比赛的教材分析整体修改一下,后面加教学反思或设计体会。

《我喜欢昆虫》教学反思

篇17:《我喜欢昆虫》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蝴蝶、蜻蜓、蜜蜂的基本特征和习性,知道它们都是昆虫。

2、使幼儿了解这些昆虫和人们的关系,教育幼儿爱护益虫,消灭害虫。

3、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4、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活动准备】

1、各种昆虫的挂图一张。

2、操作卡片“各种昆虫”。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去野外观察并捕捉树上、花上、地上的昆虫。

你捉到了什么?怎样捉到的?

二、引导幼儿观察昆虫的主要特征及习性

1、(出示挂图)

图上有什么?它们叫什么名字?是什么样子的?生活在什么地方?吃什么?

(蜜蜂、蜻蜒、七星瓢虫等,它们生活在不同的场所:花上、地上、树上,吃花蜜、蔬菜等)

2、它们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共同名称叫什么?

(有头、胸、腹二部分,二对翅膀、三对足等。都叫昆虫。)

3、你还知道哪些昆虫?为什么是昆虫?

(螳螂、蚊子、蟑螂、蟋蟀、知了等)

三、帮助幼儿分辨益虫、害虫。

1、你喜欢哪些昆虫,不喜欢哪些昆虫?为什么?

2、昆虫里哪些是害虫?哪些是害虫?为什么?

3、蝴蝶是益虫还是害虫?为什么?

(教师帮助幼儿正确认识蝴蝶,蝴蝶在幼虫时嫩菜叶等有害处,变成蝴蝶后有传播花粉、可观赏等益处。)

4、幼儿操作:每人一张画有各种昆虫的图片,红笔一支,请儿用“O”划出益虫,“X”划出害虫来。

5、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昆虫?

(保护益虫,不随便捕捉、弄死。看到蚊子、苍蝇把它们打死,要注意环境卫生,不乱倒垃圾,不随地大小便,不让脏水积聚等等。)

热门教案

学诗词

学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