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公开课教学反思6篇
昨天我们学习了《两弹元勋邓稼先》一课,这篇课文介绍了科学家邓稼先身上浓浓的爱国情怀和无所畏惧的科学精神以及自己面对生死的坦然。
课文围绕“邓稼先是一个怎样的人?”开始展开讨论。学生们很投入,很快的就从课文中找出了关键的字词。例如“焦急、颤抖、难过、平静、异常兴奋、奔跑”等词语还结合着他们体会到的人物心情阐述了自己的想法,有理有据。很多孩子都被邓稼先看淡生死的坦然所折服。这时班里的王博宇高高地举起手,迫不及待地想发表他的想法。“老师,我认为邓稼先不应该主动放弃国家给他治疗的机会,我觉得他这样做是不明智的!”他的话还没说完教室里就一片哗然。“为什么?”“因为我觉得他是一位科学家,他为祖国做了那么大的贡献,国家给他治疗是应该的。虽然他治疗会花费国家的钱但是他活着要比他死了更有价值,因为他可以再为国家进行研究”这时很多孩子都举起手想说服他“他的病情很严重已经不能再做更多的贡献了,想想国防部长在得知他的病情后手都颤抖了”“邓稼先已经知道他的病是不能痊愈的,治疗所花费的'金额完全可以投入到国家的建设中,那样会比邓稼先余生做的贡献更大”“他的病情严重,癌症是很疼的,他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啦!”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的很热烈。
通过讨论孩子们更深刻的感悟到邓稼先平凡的外表下那颗不平常的心,对他更加肃然起敬!我觉得这是这节课一个很大的亮点!
《邓稼先》一课中主人公邓稼先是老一辈科学工作者的杰出代表,他身上辐射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是一篇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典范文章。为此,我进行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采用了发现阅读法和问题学习法来达到教学目的。
所谓发现阅读,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老师的提问,发现课文中自己认为很精确贴切的要点,然后用自己的话按照一定的'表达句式把它表达出来的一种阅读方法。
问题学习法的出发点恰恰是本文作者杨振宁教授谈中美教育的比较:中国学生有囿于书本,缺乏独立思考和提问的缺点。实施问题学习法一般的步骤有:
(1)酝酿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就某些内容产生疑问,经过一定时间的准备,可提出问题。
(2)发现问题。从发现问题的过程看,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现问题的过程不仅包含学生的知识素养,也依据于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
(3)明确问题。学生明确“问题”既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尝试,不断探索的过程。
这样教学形式,恰恰体现了在课堂中教师应做到“处处有我,处处无我。”
自主学习,不待老师教;主动学习,不待老师管。
无论素质教育,还是创新教育,研究性学习,这两点便是问题核心之所在,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之所在。有了这两点,学生将受用一辈子。
范例六我采用“问题学习法”,让学生阅读课文后,根据自己的理解,通用自己已有知识,研究课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带着问题不断寻找所需信息,互相解决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对于个别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通过启发、引导,帮助学生找到答案。
学生通过尝试、探索之后,明确了“问题”,不仅在思路、思维上得到了梳理,思想感情上得到了锤炼,而且在教师清晰、准确、简洁、优美的语言示范下,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语文教学要为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要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教师必须运用现代思维方式来把握教学,尤其要强化素质、能力、智力、感情四方面意识。在本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我做了一次有意义,令人欣喜的尝试,我相信,只要不断学习,不断研究创新教法会有更多的收获。
今天课上讲《邓稼先》,险些把自己讲哭了,总感觉找不到太到位的语言能把内心的感受充分表达出来,于是,就一遍一遍地让孩子们读其中的段落,希望孩子们能在杨振宁深情的叙述中体会到邓稼先的精神品质,让那种影响无形之中渗透到灵魂深处。
虽说自己是70后,遭逢到了翻天覆地的意识变更,但自小所受的教育确是纯粹的,分明的,我崇敬一切以国家利益为重的无私奉献的人,对于所谓的“科学无国界”始终怀有一丝保留。杨振宁是举世闻名的科学家,是对世界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伟人,然而,与邓稼先相比,我更为敬重邓稼先的一腔爱国情,一颗赤子心。
邓稼先在美取得博士学位仅九天就毅然谢绝了恩师和好友的挽留回到了百废待举的祖国,这一举动意味着他选择了艰苦和磨难,放弃了舒适和良机;选择了奉献,放弃了获得;选择了只手撑天,放弃了名利地位。但他没有丝毫的犹豫,在他看来,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是自然而然再正常不过的选择,我看到过邓稼先的照片,正如杨振宁的评价,是一个“最具中国农民朴实气质的人”,他没有过多的语言,有的是行动,他的一生始终朝着一个方向,他的心中始终存着一个目的,那就是中国的前途,中国的振兴,中国的富强。他的工作环境是恶劣的,工作是危险的,肩负的使命是重大的,然而,他确是无怨无悔的,义无反顾的,甚而是主动请缨,至死不懈的。
我不懂他的工作,但我看到这一段文字时,心仍禁不住抖索起来:“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邓稼先从事的是一项怎样的工作啊,他要具备怎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去应对这一切呢?
我想,正是这份艰苦消损了他的健康,致使他英年早逝。但即便是在病床上,他依然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他是把一生都献给了祖国的国防事业啊,真正实践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我不知道孩子们是否真能理解这种精神,真能体会无私奉献这四个字的含义,但我希望,能以自己的感情感染他们,使他们懂得,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是高于个人的,没有国也就没有家,为了这个“大家”,有时是需要我们舍弃我们的小家的,只有“大家”富强了,我们的小家才能平安。
课后,我留了一项作业,要孩子们写写杨振宁,我要他们追寻这样的明星。我上网查找了一些杨振宁的资料,略去了杨父因他加入美国籍而与他断绝关系的部分。其实,我很能理解杨父的心情,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杨振宁虽说加入了美国籍,但他的根在中国,57年,他是以一个中国公民的身份前往斯德哥尔摩领取诺贝尔奖的,这是毋庸置疑的,只要心中有,外在的形式就不重要了。
范例三在课文里,我们可以感受到邓稼先的谦和,邓稼先他“不要引人注目”,“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从字里行间我们真实地读到了邓稼先的礼貌和谦仁,这正突出了稼先是中国几千年来礼仪之邦熏陶而成的中国人。这不由得让人想起孔子,在老夫子儒家思想方框束缚下的我们,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牢记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古训,并视之为家珍。而这种思想更多的.是教化我们要遵循守规,才能画方圆。这就极大的约束了我们的思想,我们表现出更多的是遵从,恪守,沿着古人的圆圈转圈圈。由此,我们甚至是绝大部分东方人更多的是在难以超越自我中生活着。也许,我们的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就是在年幼时,被“坐起来,背上手,看谁坐得端又端”的教育歌谣扼杀了。特别是我国的诺贝尔文学奖,只因欠缺辐射性的思维的和深刻的洞察力而暂缺。但文中的邓稼先就是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落后环境下,出色的完成了令世人惊叹不已的业绩,着实为人叹服。我们惊叹他的博学与睿智,也敬仰他的爱国情愫,他真正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现今,我国许多教育专家提出培养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有自我发展的空间,不失为一种适时适势的上策。相信,它会弥补我们长久以来性格上的不足与缺陷。
本课是杨振宁给邓稼先写的传记,历史背景久远,邓稼先又是物理原子弹方面的专家,学生对这一领域的知识了解甚少,所以本课针对七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我在讲课过程中,适当的降低难度,只是从人物传记和表现的人物性格及表达的感情方面讲解,对本节课我有一下几点思考:
一、本节课处理的比较理想的,成功的之处。
(一)本节课的导入,我认为比较切合文章内容,而又紧紧联系生活。本节课我从刚刚结束的感动中国人物两弹元勋——程开甲的颁奖词导入,引领学生了解原子弹氢弹的一些物理术语,顺势介绍原子弹发射的.西北戈壁滩,了解人物生活的环境,把学生带入到原子弹氢弹了发射环境中,这是本节课导入的比较成功,“好的成功等于成功的一半”,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参度。
二、中国近代历史背景的介绍详实而又生动,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了解邓稼先打下来坚实的基础。
本节课我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介绍,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一直介绍到八年的抗日战争,三年的内战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学生听着声情并茂的介绍历史,很受感动,看到学生屏住呼吸,两眼泪汪汪的样子,知道背景资料深深的吸引了学生注意力。
三、内容的处理,先了解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在读中概括文章内容。
本节课我没有按部就班的按课文先后顺序讲解,而是先从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入手,顺理成章的理解课文内容,最后介绍第一部分和第六部分。这样的处理,可以让学生先了解人物的生平事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二、本课处理的不足之处
(一)本课介绍的物理学专业方面的知识不足。本节课涉及到的物理学方面的知识,学生接触的较少,再加上我对这一方面也不够专业,所以课堂上介绍时显得捉襟见肘,让课堂显得有点枯燥,如果能增加物理学方面的知识,这堂课一定会更加的有趣。
(二)本节课学生参与度不高,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本节课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再加上历史背景久远,涉及到的知识学生陌生,所以本节课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高。
(三)学生对杨振宁和邓稼先人物的生平事迹了解较少,从而导致学生很难理解两人之间的50年的深厚友情,以及杨振宁的民族感情,尤其是在中国科技、国防落后的那段历史背景,学生不能身临其境的感触,影响学生听课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节课处理的既有成功之处,也有不足之处,我在课后记录下课堂教学过程并且做出反思,争取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取得更好的成绩,练就自己驾驭课堂,引导学生的能力,向一个优秀的教师看齐,争取做一个尽职尽责的老师。
《邓稼先》一文的作者也是科学家,与邓稼先有着五十年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