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农村美术教学中的问题与反思
美术教学课程改革虽然推行了一段时间,大家在实验研究中,也有不少经验和体会.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学习和实践,传统的美术教育观念正被新观念取代,教学内容也在更新.任课教师在尝试使用新的理念来解剖新教材,给美术课堂教学带来勃勃生机,使学生的美术灵性在课堂上得到充分展现.但这些成绩绝大部分是城镇美术教学的成果,相对来说,美术教学改革对农村美术教学的`影响却小得多.作为农村美术教学的实践者,笔者认为农村美术课程的现状不容乐观.
作 者:张文娟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土山高级中学,江苏,徐州,221311 刊 名:教师 英文刊名:TEACHER 年,卷(期): “”(7) 分类号:G63 关键词:美术课堂的教学问题反思
上美术课差不多也有两个月了,而这两个月来我也渐渐发现自己上课的一些不足之处,尤其是在课堂组织纪律方面有些方法不多、经验不足。
四五年级的学生可能由于学习压力大,上主课时需要集中注意力听讲,一节课下来后筋疲力尽,一个上午下来后就更不必说了。加上一周只有两节美术课的时间,与学生交流少,学生一上美术课时就有一种“我可以玩了”的感觉。而到这时,一个问题就出现了:上美术课时总有那几个学生带不齐美术工具或没带美术工具。当你问他时,他总会低着头说:“老师,我以为今天没有美术课!”或者是:“我忘记了!”“以为放进去书包了,结果没有!”-------答案很多,但是上美术课没有了画画工具,这些学生上课时该干什么呢?等到老师将本节课的知识点讲完之后,拿着绘画工具的学生开始兴致勃勃的在自己的绘画本上画起来的时候,没带工具的学生要么开始说话,要么不时的干扰其他同学画画。这时,连带着课堂纪律问题也就出现了。如何让解决呢?最近我也很头痛,同时觉得不断学习、反思自己是很必要的。
对于学生老是忘记带绘画工具这一问题,我觉得对于四、五年级学生来说,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独立能力。学生忘记带工具,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种,一类是确实忘记了;而另外一种学生是经常不带。前一种的学生是因为其他原因,偶尔忘记一次;而后面一种未带工具有以下几种回答情况。学生甲:“老师,我不会画画!”学生乙:“画画没意思!”这些学生大部分是由于兴趣爱好的原因。针对前一种偶尔忘记带东西的学生,我会耐心的对他说:“能不能下次带齐?”学生这是会用一脸认真的表情:“老师,我下次保证带到!”我会回答:“可以,能不能先借一张或是找一张可以用来画画的白纸来先画一画?”学生会迅速行动起来。针对后一种经常不带速写本的情况我总会走到他身边问:“带你的速写本没有?”学生会迅速翻找后面的书包,可是他并没有带,我会问他:“老师是不是上一节已经提醒过你了?”学生会回答:“是!”“下一节你该怎么做?”“一定带到!”“好,老师相信你,一定会做到!”通常这些同学还是做到了。可是那些没有兴趣的学生,我该怎么办?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带工具我该怎么培养他们的兴趣?没有了作品,我又能从何处鼓励他们,从什么地方下手培养他们的兴趣呢?我想可能就必须先从我自身讲课说起,讲的更生动一些,有趣一些。多鼓励那些喜欢画画并完成作品的学生,引起那些经常不带工具的学生注意。当然批评也是应该很有必要的。这个过程也是需要不断发现、学习的,我会持着一颗耐心、恒心来认真做这个方面的事。
对于课堂管理方面,作为老师都知道,讲课时,“纪律”是上好课的一个重要的保证。对于美术课来说,前二十分钟基本是老师讲一些关于美术方面的一些简单的知识,后二十分钟是学生画画时间。而在上课时,经常是你的话音刚落,学生们开始画画的时候,通常也是纪律开始乱的时候。想想学生确实也挺辛苦的,要上学、要做作业,玩耍的时间明显就少了很多,上美术课时不免有些纪律不好的时候。可是需要完成教学目标,怎么组织好纪律问题?也是我很头痛的地方之一。也想了一些办法,比如说,上课时分一下组,选出组长,上课画画时让学生组长充当纪律的管理者。可是这种方法同样也有缺陷,学生自己的主动学习的'因素就少了。又比如,采取了一些惩罚措施。其实“惩罚”不是目的,而是要让学生慢慢开始学会画画,这才是真正的目的。可使用什么样的批评方法呢?我后来想到“画”,假如有名学生A在看课外书,没有认真学习、听课,我会这样把他的书收起来后,告诉他:“认真把这个画画好,画好后,老师觉得你是认真的,肯定会再把书还给你”学生拿着画来找我时,我会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上课看课外书是不对的!”这种方法其实也有些不足,关键是一种强制式的,但是要让学生明白他的这一行为是错的,是很必要的。就如同当学生B在课上一直捣乱,这是你不能用一直说:“现在还有一名学生一直在说话!”而是应该适时的提醒:“学生B,请注意听课!”应该直接点出名字提醒他。关于课堂管理还有许多的问题,我还需要不断的学习。
学习才能不断的充实自己,在不断的成熟中才能积累更多的经验。
作为传统的农业生产大国,我国的经济组成部分,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农村经济。对此,我国的农村经济管理就是特别突出,并且趋势十分严峻,为了能够构建和谐社会,农村经济管理是当前最为首要的工作,在进行农村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同情况,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最重要的发展方向就是不断的自主创新和深化体制改革,通过对我国现阶段的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式进行总结,从根本上能够更好的处理农村经济管理工作。
1 农村经济管理的主要内容
1.1建立农村财务和资产管理制度
根据我国的国情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全面开展政务和财务公开化、透明化,从根本上减少村民与干部之间所存在的问题,最主要是建立健全市场经济发展体系,使其发展迎合监督管理机制,使财务政务以及资金管理制度更加完整,配套设施也逐渐完善,通过规范制度对民主管理和资金审查不断加强,使财务的现有模式进行科学改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好的管理农村集体资产体系,使各个资源运作合理,集体财产受到安全保障,与此同时,还要进行农村财务政务的监督管理力度方面工作的加强,使财务审查方式不断增强,对所出现的问题漏洞进行及时的处理,使农村财务政务管理体系日益完善。
1.2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现阶段我国对国家土地资源管理政策进行全力的宣传指导,使农业用地按规划管理方式,从根本上将土地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对土地承包及转包制度以及开展农村土地的利用方式和农业用地不发生转变的条件下,运用机械设备对有利用价值的土地进行耕种,对远期的农业土地规划使用方案和未来发展目标做良好的打算,在土地的工作方面受到了较高的注意,是相关干部考核测试的主要部分。
1.3制定农村经济发展目标
根据我国农业经济日益发展的现状,能够表明,制定正确的农村经济发展目标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基本前提,也是实现目前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和未来发展趋势,来制定符合经济发展要求的新方向。
1.4加强对农村经济管理干部的选拔
为了能够使农村基层干部选拔素质得到保证,农村经济管理部门通过多样的形势,以及多种途径,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学习和考察,根据先进单位的管理模式进行学习,并且对上岗的工作人员给予合理的补贴基金,从根本上建立具有综合素质强,且高效的管理体系。
2 现阶段农村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土地经营规模小,农村居民增收效益不大
根据现阶段农业耕作中出现的问题,主要原因就是农业土地经营规模不大,从而导致收益较小,尤其是在盆地、丘陵以及高原等地势复杂的地方,由于土地的基本经营模式是独立的,所以很难使经营规模扩大,并且大型机械在工作时进入农田的难度也增大,形成了收益小,耕作难度系数增大,使土地劳动者的耕作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还阻碍目前我国日益发展的现代化农业发展前进的步伐。虽然在现阶段的农业经济发展收益低,但由于国家的土地补贴惠农政策,落实到每个农民身上,使其享受到切实的利益,使更多的农业耕作者维持土地耕种权,承包使用者越来越少,使得土地在经营规模上,受到了很大制约,导致经济发展缓慢,农业生产少的现象,最后,使农民在农村收益少,经济发展缓慢。
2.2对农村经济管理的认识不够
由于我国农业受到传统管理体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透明的行政制度,科学经济发展目标,以及较为完整的农业土地承包责任制度等,都是发展农村经济管理的主要因素,但现阶段农村管理人员未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为这些问题都是徒劳无功的管理工作,并且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有消极怠工现象出现,对交代的工作应付处理,从不积极主动参与到实际工作中。
2.3没有健全的法律法规
我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复杂,并且工作量大,其中包括财务状况的审核,土地使用权的承包与转让,以及对农业土地基本情况进行监督。现阶段,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土地在承包工作中不能够使农民的负担减轻,以及承包转让工作未受到财务部门的管理与监督,从根本上阻碍了农村经济管理体制的发展。
2.4农村劳动力科技素质低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我国在教育制度改革方面也在不断进步,现出台的义务与重视教育等政策,从根本上使农村居民的教育水平得到了提高,这样就会使他们在就业、生活方式以及消费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很多农民想到一线、二线城市进行奋斗,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以及优厚的薪资待遇,很少有农村居民继续留在农村,面对土地发展,特别是在相对较为偏远的地方。这样就会出现一种农业生产落后的现象,由于在农村从事劳动生产多为年龄大、知识水平相对落后、科技素质较差的简单劳动力,因为对新机械进行作业时,往往对使用方式熟悉较慢,先进的种植培养技术也不能更好的运用在农业生产工作中,这是导致农村经济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现阶段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能够提升农村居民的科技素质,是农村经济管理中主要的工作。
3 农村经济管理的对策
3.1科学调整农业生产效益模式和基本结构,增强农民生产信心
为提高我国农村经济管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其首要任务就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农业生产效益模式,以及农业基本结构进行科学调整,在确保农田面积以及粮食的总产数量的基本情况下,鼓励农村居民种植无公害产品和具有高效经济作物和特色的农作物,并且逐渐向深加工产业进行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步伐。为了使农村居民的生产信心不断提高,对当地具有特色的龙头企业进行鼓励和支持,使其生产经营实力在乡镇政府的帮助下不断增强。
3.2提高农村经济管理的认识
随着农村经济的日益发展,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得到了乡镇政府领导的重视,为了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首先要做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确保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利益,才能够将工作落实到根本。
3.3健全农村经济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根据我国各级乡镇政府对农村经济现阶段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且按照当地实际情况建立农村经济管理制度,其内容主要有:各工作岗位责任制度以及农村经济经营科学管理执法方式等。农村承包合同制度不断的完善,更好的为广大农民群众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使农民的基本权益得到保障。
3.4加强农村经济管理队伍的建设
根据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经验,将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人员分别指派到各乡镇部门,使各乡镇里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有专业人员负责。全面加强农村经济管理人员自身的职业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修养,使其积极的参加相关的培训学习工作,并且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进行总结,能够及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更好的建立起农村经济管理队伍,使其队伍专业水平以及个人修养不断提升。为了使农村经济管理队伍体系建立完善,并且得到稳定性,确保合理编制在职人员。根据政务财务统计,预算费用为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经费。
3.5完善激励政策
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农村经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所需要的经费不足,对管理者来说,经费充足和完善的配套政策能够更好的提高他们工作积极性。建立科学、合理、完善的考核评比制度,使农村经济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4 结语
通过上述资料对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管理进行研究,为提高农村经济迅猛发展,主要方式是对农村经济管理进一步加强。首先,要建立高效率、高素质、高层次的“三高”队伍,使基层干部管理人员,能够更加稳定,更加符合目前国情要求;其次,要根据我国农村发展期间所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其中有农村财务政务的基本管理情况,土地承包、转包权利转变,以及使农民科技素质水平不断提高等。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农村,服务型、高效型的乡镇政府,需要全面提高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建设和谐农业社会,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方案,从根本上使新农村建设得到保障。虽然在目前的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即使如此,我们也要积极主动应对,根据实际情况提供科学的解决方案,使农村经济管理迅速的发展,使其更好的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代兴朗.浅谈农村群众文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大众文艺:学术版,,(1):14-15.
[2]李雨霖.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改革与开放,2017,(6):27-28.
[3]陈文糯.农村经济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7,(4):11-12.
中学课业重,课余时间有限,所以我尽量让美术课内容当场完成。一节课要充分利用好,又要学生兴趣能提高,要从课堂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对美术各方面的兴趣就须让精彩纷呈的艺术有机的与课堂教学互相利用,使各类艺术互相渗化,保持课堂内容的新鲜感,如;一年级的《徒手画校园》的素描,连续着上该课,会使学生厌烦情绪增加,二年级的《美丽的西湖》的水彩画教学也同样如此,中学生对美术还处在简单的认知性审美上。美术与别的学科也有差异系统的技巧学习是必要的,但要在审美与兴趣上提高还需有一些方式方法,对此我曾作过以下尝试:
一、美术的相关课外知识的运用,使学生丰富知识的同时提高兴趣。
二、实物写生将提高学生兴趣。
三、欣赏与技法相结合。
四、教师给学生的课堂作业给予鼓励和肯定。
[美术教学总结与反思]
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感问题初探
长期以来,许多语文教师致力于语感方面的研究,“语感”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致成了语文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热点。通过笔者多年的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一些有关在教学中语感方面作一些粗浅的探究,愿与同行们商榷。
1 语感的定义是什么
语感问题,前人们有许多精辟的见解。叶圣陶先生对语感作了描述:“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当代一些研究者则认为,语感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悟性,是一种理性的直觉性或者说是一种直接的理解。”“语感是”一个人在社会交际过程中对言语形象的理解、储存、模拟和创造的心智能力。他们从不同角度作了界定,从不同程度揭示了语感的内涵: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属直觉思维,是一种心理现象。
2 语感训练的重要作用
2.1 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语感培养:
新修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教育部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中也明确提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这些都将语感培养放在语文教学的空前的高度。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和突破口,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又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所在。所以要重视语感训练。
2.2 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知,使思考力得到充分发展。
语感强的人可以敏锐地对语言材料的要点、优劣、情味等做出准确判断、感知;可以让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可以不假思索地运用语言顺畅地表情达意;写作时意到笔随;乃至构建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及风格,拥有自身的言语世界。而学生往往咬文嚼字,望文生义。如“田园”仅仅理解作者种田的地方,而没能想象那一派和谐优美的农村自然风光;“春雨”仅仅理解为春天的雨,未能联想到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天。很多学生在写写景抒情的文章时,往往只是简单地列举名称,而没有把自己看到的感觉到的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小草是“绿色的”、“青青的”,花是“红红的”“美得无法形容”,却不会说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青得逼你的眼”、“它展现了春的生机和希望”;各种花“花着甜味儿里带”、“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可见,学生的字词句的积累太少,语言的感悟太薄弱。语文教材中大多是文质兼美、内容丰富的语言材料。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充分利用,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感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知才会大大增强,思考力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学生通过语感的训练,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知犹如年轻人谈恋爱所惯有的那种“感觉”,“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廖等等说不尽的意味。”
2.3 通过对语感的培养拓展、充实、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
语感是一种心灵的感觉,和一个人的思想情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具有抽象概括的特征。它在长期的实践中潜移默化,从而积累了社会生活和文化熏陶的内容和性质。再如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名句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也传达出作者被排挤出朝廷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学生通过阅读,与作者进行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获得审美体验。所以,通过语感的培养可以拓展、充实、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这是语文教学进行思想情感教育的特征所在,也是优势所在。
3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基础教育不断地改革,教育观念不断地更新,新时代的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因此培养学生的语感,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3.1 积累语文知识,提高字词感受力。
语言是一种表情达意的符号体系,因此,阅读者需要具备系列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字词,对文字的社会功能、汉字的字形、词汇的构成、短语的组合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但学生还缺乏敏锐的语言感受力,所以培养语感首先要从字词积累着手。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力,他们积累词语并不仅仅依靠字典、词典,而是在大量的阅读中得到的`。但说话者、写作者却千方百计地挣脱语言系统的规则,以便把自己想要传达的内涵意义表达出来,而这往往是流动的、可变的,具有个人倾向。学生要真正体会其中韵味,就必须有相应的语文知识的积累。
3.2 强调诵读,增强整体感知力。
对于学生来说,想要培养良好的语感素质,除了引导他们自觉感知客观社会言语对象,丰富语感素质的感性因素外,主要的和首要的途径是学校的语文课的教学。良好的语感素质必须以相应的教学形式加以保证,才能得以有效培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大量地阅读文章,当所汲取的言语作用达到某种程度,即言语本身的规则在言语主体身上积淀到相对完整和巩固的程度时,积淀在言语主体的言语规则自动进行组合、调整,最终形成一种语言直觉结构。要使学生形成语言直觉结构,教师必须加强学生的诵读。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对阅读内容和形式的感受性,启发、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言语,把文质兼美的课文言语转化为学生的语感素质。
3.3 理性分析,加强言语实践。
一个人的语感素质也得益于后天的理性成分。每一个正常的人都有一定的语感技能,否则人们便无法进行言语交际了。但是,后天接受语文教育的差异,会造成人们语感素质和技能的差异。具体到每一个人,语感的素质有高下之分。一般地说,文化程度和语文素质越高,接受和发出言语符号的范围和深度就更为广阔和深入,精神、心理活动更易趋向细致和深刻,语感素质就更高,语感技能就更强。强调语感作用,决不意味着排斥或轻视语文知识的教学。语文知识可以提高语感的质量,因为“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语感主体只有经常地、有目的地进行对言语对象的认知、感受和理解,才能提高语感素质的水平,使之由初级的、浅层次的语感水平向高级的、深层的语感水平推进。这也正是我们进行语文教育的教学目标。
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具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21世纪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更加发达、竞争更加激烈、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更高的世纪。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所以,新世纪的语文教学,特别是农村初中的语文教学,应强化语感训练,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才能使学生真正适应新时代的严峻挑战。
关于农村职业教育教学中几点问题的思考
职业教育的发展是许许多多从事职业教育的人们所关注的,前,职业教育在我们当地正发展的如火如荼,学生入学前就与当地的一些待遇不错的单位签合同,在当地政府行政干预下的这一举措吸引了大批学生,包括一些在职人员和刚在高考中失利的普通高中的毕业生。但是到,职业教育已经渐入低谷,许多专业课老师纷纷下海的下海、改专业的改专业,包括市里的一些职业中专学校也是如此。据说,某个曾经很辉煌的职业中专学校在低谷期时校园里杂草丛生,附近的村民牵着牛到校园里放牧,因为那里草料丰富呀!当时的职业教育的萧条可见一斑。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职业学校的学生是来自于农村,特别是来自于本县境内的农村,所以对于一所县城的职业学校来说,实实在在就是一所面向农村的学校,这就是它的定位。我们的生源来自于农村,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城镇数量与规模在不断扩大,同时城镇结构和功能也在不断转变,在农村人向城镇人转变的过程中就需要教育来促进人们在学识与思想上的转化。这就是农村职业学校发展要抓住的契机。农村人在向城镇人转化中需要进行哪些方面的学习与指导,需要哪些方面的专业与技能,这是值得职业教育部门来研究的。只有生源有保障,职业教育的发展才有出路。生源立足于本地,毕业生就业则面向全国,为毕业生找出路,让学校学生的入与出形成一条顺畅的“流”。
找到了生源,要做的事还很多很多,教育教学的合理安排、学生生活学习的环境打造、招生与就业的创新举措等等,事在人为,凡事也要讲究科学,教育也不例外,教育的科学性是蕴含在教育之中的,这些科学性往往体现出来的也是一些朴实的道理,是反映教育的规律性的地方,顺应事物的规律去做事情就是一种科学。我就自己所接触到的教育现状中的几点问题的思考与大家共享,希望能共同寻求一个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
一、建立共享平台,重视前车之鉴
职业教育的发展是曲折的,特别是经济发展落后、信息不够畅通的地方的职业学校在为发展谋出路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受到客观条件与能力限制的问题,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希望教育管理部门建立这么一个共享的平台,让各个职业学校在一个新的措施出台之前能够有一个渠道去借鉴别的走在前面的学校的成功经验,同时汲取前者的失败教训以及注意在具体操作中所要防范的问题,比如,在招生与就业中所采取的好的措施,在校企合作中需要注意并预先设定好的有可能出现某些情况的应对措施以及学生在企业实习时的学习权利的保障和人生安全问题等。有些问题防不胜防,只有重视前车之鉴,才不会重蹈覆辙。
二、留守儿童少年的教育问题
之所以在职业教育的问题中提到留守儿童的问题,是因为大批的曾经的留守儿童现在已经成长为职业学校的`学生。从教育的总流程来说,后期教育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前期教育问题的解决才能得到彻底的解决。教育中最让人揪心的就是留守儿童少年的教育问题。留守儿童也是国家社会所关注的问题,但是说句实在话,这种关注度还不足以解决深层次的问题。看着留守儿童成长为留守少年,然后又有更多的留守儿童出现在我们的教育视野中,对于他们的教育问题也许不应该只是他们的父母去考虑的事情吧!
(一)留守儿童少年的教育现状
国家也在一步步着手解决打工者子女的异地上学问题,但是在这个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之前,一个事实不容忽视:那就是有的学校几乎每个班级里都有半数左右的留守学生。这些学生或者寄居在托管老师的家中,或是自己租房居住,有的是有亲戚照顾,有的则自己独居,他们的居住条件往住很差,甚至有些学生的人生安全得不到保障,出现一些人身受到侵害的案件。
近些年来,有些老师家里托管了不少学生,这些老师在经济上也有了一笔不小的收入,有的买了房、买了车。有一对夫妻在乡镇中学里同时带一个班的课,夫妻俩共同合作把班级管理得很好,学生也出了好成绩,在当地也是很受欢迎的老师。因为班里有二十多个远离父母的学生,他们夫妻俩就应这些孩子父母的要求托管了这些学生,再加上附近小学的一些留守学生慕名而来,他们每年都要托管三四十个左右的学生,这些学生在他们的教导下也非常懂事,看到老师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和学习辅导,那么辛苦,学生们在饭后都主动刷锅洗碗,学习上也自觉,让老师两口子觉得这些孩子很省心。年幼的学生把对远在他乡的父母的依恋也转移到老师两口子身上。这位老师有一次感慨地说:这些学生都仁义的很!要是托管学生别收钱就好了,收钱显得太薄!
农村美术教学浅见
农村小学往往因为班级少,教师忙而开不了美术课。也往往因为学校没有专职美术教师或美术课不在升学考试之列而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然而,不管何种原因,农村孩子喜欢美术课,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和城市孩子相比而言,农村的孩子们接受美术课学习的机会少了些。从电影、电视、展览中接受美学教育的机会也少了些。因此,农村孩子一旦能被安排上美术课,他们更加珍惜那每周只有一节的来之不易的美术课时间。在农村多年的美术教学活动中,对孩子们的心情我颇有体会。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在校的小学生,他们的探索、想象、跃跃欲试的欲望非常强烈。每当他们从课文中学到一点新东西,就想以自己的手法表现出来。他们有时用蜡笔涂抹课本里的插图。有时用薄纸印摹捡来的画面纸片。有时他们不满足于自己的涂抹和影印,便会悄悄的搞起自己的创作。经过一番工夫,他们的丑小鸭出笼了,得到了小伙伴们的啧啧称赞。这时,他们又会把自己亲手孵出的丑小鸭羞涩的掬向美术老师,以便得到“权威人士”的评价和认可。 在农村小学里,我曾看到过一个刚入学的残疾孩子能在地上用树枝熟练地画出一幅杨香打虎图。也曾看到过一位聋哑姑娘用剪刀裁出各种美丽的窗花。我想,这些孩子们如果也能充分的享受到美术王国的阳光、空气、水分,他们同样可以绽放出鲜艳的花朵。而今天,对于每一个农村的孩子,理所当然的应当接受美学教育。应该享受到美术王国的阳光、空气、水分。美术应当成为他们的必修课。犹如佳肴中少不了盐巴,人体中少不了水分,花丛中少不了蜜蜂,建筑中少不了水泥。 农村孩子喜欢美术课,农村学校的美术教师也由于和孩子们接触的多,帮忙事务多而独享殊荣。孩子们的创作要求指导,孩子们的板报要求参谋,孩子们的演出要求道具,孩子们失败的痛苦要求分享。因些美术老师也成了名副其实的忙人。农村孩子喜欢美术课,爱屋及乌,美术教师也成了孩子们心目中最喜欢的教师之一了。每逢一周的开始,孩子们就会成群的围着美术教师问这问那:这一周我们班的那节美术课上不上呀?带什么工具呀?我上周的美术作业是优还是良呀?我画的爷爷奶奶像不像呀?我画的田野风景美不美呀?等等,面对孩子们一个个天真又可爱的问话,实在让美术教师心生快意。而当孩子们那怕是只得到教师的一句表扬时,他们纯朴的小脸一就会浮现出那令人欣慰的笑容。 农村孩子喜欢美术课,给我们美术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照本宣科。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作风当然要不得。那么,如何教好每个学生,教好每一节美术课,就成了摆在我们美术教师面前必须思考的题目了。当前,教育战线正处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时期。邓小平同志早就提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我们今天培养的孩子们,就是明天的建设者和创造者。他们将面临二十一世纪的高科技和快速的社会前进步伐。因此,他们既要脚踏实地,又要高瞻远瞩。既要有一技之长,又要多才多艺。美术,就是他们多才多艺之中不可缺少的一抹彩虹。今天,孩子们在美术课堂上既要学习真、善、美,又要认识假、恶、丑。也可以说,美术教学是利用艺术对孩子们进行社会主义人生教育的'大课堂。通过美术教学这一课堂形式,使孩子们对美的朦胧追求,无所羁绊的原创冲动,稚嫩的理性发展得以升华和提高。 其次,作为一名农村的美术教师,应懂得尊重孩子们的创作欲望。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们,他们的头脑中没条条,少框框,不受什么规章和理论的约束。他们的思想天真烂漫,想象力丰富,爱画什么就画什么。对于孩子们亲手“孵”出的丑小鸭,美术教师应该多给他们以鼓励和表扬。然后循循善诱,热情辅导。切忌给孩子们泼冷水或武断的否定。对此,我有切身体会,还记得9月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的庆祝建国五十周年全国青少年绘画比赛向我校征稿时,学校大部分孩子交上了应征作品。工作已基本结束。事隔三天,一个腼腆羞涩的八岁女孩子又单独给我送来了一张绘画。我展开画纸一看,见一张白纸上就画一个简单的大王八。当时,我和蔼的询问这个女孩子:你为什么要画这么个大王八前来参赛呢?这个女孩回答:王八肉好吃,卖的价钱高,是爸爸在清鱼池时捉到的不可多得的惟一一只稀罕物。我把它画出来,送给组委会的叔叔阿姨们,也让他们和我们家人同享这意想不到的快乐。我爸爸决定出卖这只大王八的钱让我下学期交学费。所以,我把它画下来,把这幅作品送来了。我悄悄的拭去眼角的泪花,对女孩进行了表扬和鼓励。然后指出她画的不足和简单之处。这个女孩含羞而愉快地返回了。孩子的思维太丰富了,孩子的心灵太美好了。作为美术教师,这时哪怕给孩子可爱的构思洒上一点点污淖,恐怕以后就难以再轻易抹去了。 另外,在农村的美术教学中,我认为美术教师好比是孙行者,而学生群体则是“泱泱大唐”的玄奘。教学相长,教师和学生共有一个到“西天”取经的任务。教师在教中学、在学中教,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教师和学生互相取长补短,相得益彰。而教师又肩负一个排险降妖,保护玄奘到“西天”取得真经的神圣使命。我们的亿万“玄奘”需要取得真经以便明天回到“泱泱大唐”为人民服务。对孩子们百般爱护,下正确导向,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是我们美术教师的责任。而越俎代庖,包办代替是不可取的。尊重孩子们的原创思维,认知孩子们的潜在优势,把学生群体摆在主导地位才是搞好美术教学的必要途径。 点滴感想,难免肤浅偏颇。相信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不断学习,接受新事物,农村的美术教学工作一定会更上一层楼。三人之行,必有吾师。在美术教学同仁的启迪下,今后的美术教学一定会有长进的。
美术教育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近几年来我们国家也非常重视美术教育,许多学校也取得了不少教学成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有人曾对某一农村的幼儿园、小学、初中进行调查,并得出了以下数据:从孩子会用笔到幼儿园期间,孩子喜欢画画的占调查人数的 99%;从小学一年级到小学三年级下降到90%;再到五年级下降到70%;到了初中出现严重的分化,有对美术有兴趣的只能达到60%;几年的义务教育,怎么使我们的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下降了如此地步呢?
经过调查分析认为有如下因素。一、学校外因素,家庭的误导:在孩子入学前,多数家长以孩子会画画等艺术才能而给予鼓励和夸奖,入学后则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衡量孩子,这就使孩子错误的认为学习成绩是主要的,兴趣爱好是次要的,于是本来的天性被慢慢扼杀。家庭构成社会,于是就形成了这样的社会环境:画画是玩,学习成绩是重要的.。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的关系,只要求孩子文化课成绩好,忽略了对孩子各种能力、兴趣的培养,强制其学习尚不感兴趣的文化知识,这样就扼杀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二、学校内部因素:在长期应试教育的约束下,学校多注重学生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很多学校不开设美术课或者是虚设美术课。现在虽然有很大转变,但许多学校的教育意识没有转变,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没改变,上美术课时,因缺乏资料,或图省事,只教学生临摹作品,课堂气氛低沉,讲课呆板,是使学生失去兴趣的重要原因。这些都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兴趣培养。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是不能忽略的,那么该如何来培养农村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学校外部因素是大环境,我们很难改变,但是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改变内因,转变教学观念,从课堂抓起,培养其兴趣。
首先,我们应该多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思维表现特点。美术是学生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种表现,看到有感染力的作品就会受到鼓舞。教师就要在课堂上引导好学生,激发其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被动地学习,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现在上美术课的主要问题是相关教材资料缺乏设备不齐。特别是欣赏课,书上的图片毕竟有限而且比较小,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就不能激发学生的美感。教师生硬的让学生只是去画画,因此运用现有的教学设备来补充就非常有必要。通过自己找些资料,如挂图、画册、录象、幻灯、光碟等,让学生观看欣赏。通过声音、图像、音乐刺激学生,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生动丰富的素材资料,将学生从课堂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只有通过大量作品欣赏,教学示范,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不断的艺术熏陶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
因为农村教学条件的限制和教师水平的差异,使农村的美术教育参差不齐,美术教师的个人意识也有差异,我们的美术课并不是把学生培养成画家、美术家,也不是为了应付一节课或者认为是简单的哄孩子玩。在课堂教学当中,也不能以太高的准则来评价学生。而是看在画中是否真实反映了学生的内心感受,是否有独特性、新颖的表现。要多给予肯定的表扬,少有居高临下的指责。观念的转变是教学的指导思想,首先教师不能有副科意识,美术是不重要的课程等意识。
只有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从自身出发,了解学生,转变观念,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工具,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不增加他们的负担,培养他们的兴趣,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反思中的两大问题
教学反思是教师从事教学和研究时的基本手段,教师在实践中掌握了这种手段,无疑会获得自己专业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工具。
第一个问题:课堂教学中有哪些问题可以成为反思的对象,这是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反思的一个前提性问题。有了反思的问题,也就有了反思的着力点,有了分析的范围和改进的方向。如下列举应反思的问题:
一是教学定位问题。
反思保证了教学有一个很好的立足点,不至于在立意上偏离教材主题要求。
二是动态生成问题。
新课程把教学看作是师生积极互动的过程,教学中师生交往多了,对话多了,出现一系列教师意想不到的情况自然也多了。面对这些生成的资源,教师需要从教学要求出发加以把握和利用,从而改变教学的预期行为,重新构建教学全过程
三是教学设计问题。
实际的教学进程和效果一般是与教学设计意图相一致的,但也难免产生两不相统一的现象,教学反思中捕着这类事件,无疑有助于完善日后教学,积累教师自己的教学智慧。
四是教学效果问题。
教学是不是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的行为是不是产生了预期的变化?是教师在反思时需要着重把握的问题。教学总是有一定的目标指向的,总是要达到一定的知识、情感等方面的要求的,反思需要围绕这些内容展开。
五是教学资源问题。
第二个问题:如何反思。确定了反思的对象,接下来就需要进一步谋划反思的具体实施方式了。一些老师即使有了明确的需要反思的问题,也常苦恼于无处着手,觉得没什么内容好写,没什么话要讲,导致反思往往停留在表面水平,难以深入。这样反思就难以真正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手段。
1.把新课程理念作为反思的着眼点。新课程倡导教学要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 (教学反思 ) 如何从生活实际中选取合适的素材供学生学习,又如何使学生在课堂上体验的生活与实际的生活状态相一致,应该说是当今教学中仍没有解决好的问题。教师在撰写教学反思时,应对照新课程的理念来审视自身的教学实践,思考自己的教学在多大程度上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的要求,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做些什么。这样的反思会使得新课程的理念逐步在课堂上得到体现和落实。
2.把相关经验和理论作为反思的重要参照。进行教学反思时,并不见得只是就问题而谈问题,在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深入思考时,需要回忆、整合先有的经验,借用某些已有的理论来分析。在反思时联系自己以往听课的经历,并且把有关教育专家关于课堂教学的论述作为反思的`基本参照,使教学反思成为联系以往经验与现有做法的桥梁,成为贯通既定理论与实践的中介。这样的反思摆脱了纯粹经验的说教,是对课堂实际行为的有效提升。
3.把整体反思与局部反思相结合。课堂教学的反思,既可以是对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的整体思考,也可以是对课堂教学某个环节的局部思考。有的时候需要从整体层面来分析,有的时候需要就其一点而不及其余。两种反思的方式都是允许的,视具体情况而定。两者的结合,使反思在整体中把握局部,在局部上认识整体。
4.把反思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我们常常说教学反思要体现在教学的始终,反映在教学的全过程,但可能缺乏有益的直观经验。教学前的反思集中在教学定位、设计理念和方法上,教学中的反思集中在课堂动态生成的事件上,教学后的反思集中在教学效果与设计意图是否一致上。反思成为引导教学的基本手段,成为教学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也就成了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的动力和源泉。
5.把反思结果运用于实践、改进实践。教学中的反思不是坐而论道的玄思,需要将反思得到的启示、体会、对策转化成为后续教学的具体举措。
农村电子商务中相关问题探讨论文
1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必要性
(1)能够让农民及时得到生产经营需要的相关市场信息。当前,我国广大农民生产大多属于各自为战,造成了小农户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单一农民作为生产之主体,因为无法及时地了解到市场方面的信息,肯定会导致在生产上具有盲目性,从而对提升农民群众的收入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对市场供求状况不够了解,因而盲目生产所导致的。立足于电子商务,能够更好地了解到市场供求方面的信息,做到有组织、有目的地组织开展生产,与此同时还可通过发布农产品信息以吸引客户前来采购。
(2)实施电子商务能够避免企业加农户产业模式之不足。一部分企业在与农民进行合作的过程之中,往往会运用信息不对称而刻意地压低农产品价格,从而极大地损害到农民群众的切实利益。与此同时,农民还可运用网络与多家企业保持紧密联系,立足企业之间的竞争以获得自身利益。
(3)能够节约资金,有利于农民创业期之发展。一些农民具有很好的生产技术,但是因为创业资金不足而无法创业。在推行开展农村电子商务之后,不仅能够节约营销上的支出,而且还能带动规模化生产。
(4)能够推动特色化产业之发展。如今,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休闲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立足于电子商务能够大力发展农家乐、特色旅游以及特色经济。运用网上展示等途径能够吸引更加多的游客,不仅能够方便城市普通群众的出行,而且还能让农家乐得到更为广泛的客源,从而实现城乡之间的互动,加快当地农民的增收步伐。
(5)运用网络可进行招商引资。一些地方的农产品生产非常有潜力,但是因为信息不够流畅,因而造成无人知晓的状况。运用电子商务,能够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到农产品的生产经营之中,进而实现共同致富。
(6)运用农村电子商务还可开发网上购物以提升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以及生活质量。电子商务代表着网络时代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目标就是乡风文明,这其中就含有现代信息技术的内容。应用网络能够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便利,也是现代文明的体现。农民群众可从网络得到各类信息,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学习、生产,同样还可通过网络购物挑选自身中意的商品,进而提高自己的生活品味。
2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农民群体的总体思想较为保守,难以快速接受新生的事物。因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普遍较为滞后,电子商务这一新型交易手段在城市都尚未全面普及的当下,在农村地区施行尚有相当大的困难。同时,电子商务也具有一定风险,这也影响到了电子商务在我国农村地区的推广应用。
(2)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十分匮乏。一直以来,我国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相比较为滞后,大量农村劳动力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处于初中以下,其中接受过专业化培训的非常少。因为农民文化素质不高,就会直接影响到其所具有的信息素质,这充分表现在对新技术、新信息以及新成果的反应极为迟钝,缺少对市场信息实施分析与利用的主动性,对于电子商务并无足够的自信心。农民自身缺乏应用网络工具之能力,而高等院校毕业的专业电子商务人才极少会有愿意到农村工作的,这就形成了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奇缺的状况。
(3)农民获得电子商务信息需要相对较高的费用。因为我国农民整体收入普遍较低,而开展电子商务又需要计算机、网络设备等相应的硬件经费投入,从而导致农民群众的参与主动性偏低。虽然一些农业网站开通了手机短信提供相应的农业信息服务,但此方式也会产生一定的信息费,相当一部分农户不愿承受。可见,农业信息费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农村地区网络的普及,进而影响到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具体应用。
(4)农村电子商务网站的内容缺少足够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如今,我国虽然已经有了大量农业电子商务网站,但是其中很多网站建设得比较粗糙,其中农业信息服务功能、政务服务功能相互混杂,所以网站的结构常常不够清晰,在栏目的设置上也未能体现出农业的特色。大部分网站的实时性与交互性不强,在信息发布及时性上也不够快速,同时网站更新的周期相当长。网站当中的静态信息内容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而且以单向信息为其重点功能,缺少足够的交互性。所以,就严格意义而言均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商务,而只能被称之为交易以前的电子商务。
3加快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几点思路
(一)提升农村群众的农业电子商务意识
为了实现农村电子商务的大发展,就应当尽可能地改变农民的落后观念并且提升其电子商务意识。
(1)政府应当不断提升宣传推广农村电子商务之力度,不但要通过广播案、电视等手段进行宣传,而且还可采取在乡、镇一级安排电子商务知识宣传人员,定期向当地农民群众介绍电子商务方面的知识,让其理解积极参与电子商务的种种好处,从而更好地激发出农民群众的主动性。
(2)要做好农村电子商务的试点工作,对于那些宣传应用农村电子商务成绩显著的村镇,政府应当进行合理的奖励,从而以此为重要经验向别的地区进行推广。
(3)要从政府的层面上积极鼓励我国农业企业推广应用电子商务业务,并对表现突出者进行物质上与精神上的奖励。
(二)积极培养农业领域电子商务人才
农业领域电子商务人才之数量和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农业领域电子商务发展之速度以及质量,这也是健全完善农业电子商务组织十分重要的内容。
(1)要增加对工作于农业电子商务一线的工作者配置之力度,不但能够提升其学习与运用现代信息能力之水平,而且还能着重促使其更好地学习与了解农业技术知识、市场营销知识以及国际贸易知识等,促使其能够成长为懂得技术与管理的新型农业人才,从而成长为中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的中坚力量。
(2)政府应当出台有关的政策,积极鼓励与促进高等院校与高职院校毕业生进入到农村电子商务领域之中。
(3)要通过和高校以及科研院所加强合作,设立农村电子商务专家咨询体系,通过相对较低的费用或者免费的方式向农民以及农业企业提供相应的农村电子商务咨询服务。
(三)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
要建立健全有利于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事业的政策以及法律法规体系,从而为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事业的发展创设出更好的'外部环境。政府可以通过和有关电脑生产企业加强合作,并且拿出相应的补贴,为农民群众提供性价比较高,而且有良好品质保障的电脑设备,积极鼓励与引导农民群众上网,吸引其参与到电子商务之中。要运用当前相当普及的电话网、广电网等,按理多种不同形式的信息化平台,从而为农民群众提供相应的信息咨询服务,提升其现代信息运用能力。与此同时,政府还应当和相关部门进行协调,争取降低农民群众的上网费用,降低或者减免服务三农短信定制的相关费用。
(四)推动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建设
建设高质量的农产品电商网站,对于促进当地特色农业的发展与特色农产品的推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鉴于全国农民参与到电子商务之中的要求不断提升,此类网站在数量上还需得到更大的发展,在质量上还需持续提升。政府要更好地规范电子商务网站进行信息采集与上传等各类工作,加大网站所具有的实用性与时效性信息,加快网站的转型升级。与此同时,还应制定出更为优惠的政策,积极鼓励更多农业企业和中介组织参与到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之中。因为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投资金额相当大,所以建议制定积极鼓励社会各界投入农村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的相关政策,并且全力争取国家给予更加多的资金上的支持。
(五)加大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力度
在如今的电子商务情境之下,必须要充分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因为电子交易当中的买卖双方无需见面,其所交易的农产品质量控制也就成为了交易是不是能够顺利开展的重点环节。因为标准化生产对于传统生产方式而言,必须付出更加多的生产性成本,少数农民为得到更多的利益,会选择偷用违禁药物或者添加剂等,从而导致产品中出现了诸多质量问题,从而反映出我国大量农产品尚处于粗放式的生产状态之下,生产管理过程之中的标准化程度极其不足,因为其农产品也就缺少了足够的竞争力,从而影响到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更好发展。有鉴于此,应当建议政府在农产品生产、加工以及流通环节等方面持续增加对于标准化所进行的控制,特别是在生产监管上,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控制要通过政府与企业所设置的专门机构加以监督与执行,从而推动我国农村地区以及农业企业的电子商务诚信状况,促进农村电子商务能够实现新的发展。
4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全球范围内电子商务交易比例不断增加的状况下,积极运用电子商务所具有的优势来发展农村经济显得极为重要。当然,要想完全实现农民直接运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来进行农产品的生产与销售,进而实现农村生产自动化、农产品销售网络化,并不是一朝一夕即可实现的,依然需要国家、政府以及社会多方共同进行努力。
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的合作与交流,给美术教学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通过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尽可能使每一位学生学习自主性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张扬,确实能起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的合作学习“变味”了,存在着一些问题:
其一,小组构成――不合理。有的教师让学生自由组合。因此,各小组人数、学习能力等差异很大。还有“小权威”现象。小组讨论,只有所谓的尖子生发表自己的“高见”,变成尖子生唱独角戏,其他学生只当观众、听众。
其二,内容设计――不精当。一些美术教师把构建新的学习方式理解成外在的东西,即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的具体表现形式上,以为课堂热闹了,学生合作、讨论了,就是体现了新理念,因此一些学生个人完全可以独立解决的问题,却偏偏让学生合作探究,甚至一些毫无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里讨论。展开讨论时,学生没有围绕问题讨论,你一言我一语,仅象征性地交流二分钟,学生还没进入状态就结束,然后教师请各小组代表发言。这种合作是一种形式主义的合作,其真正意义并未达到。
其三,讨论时机――不适宜。有的教师不考虑必要与否,动辄采用小组讨论,讨论内容不讲层次,次数过频,没有安排独立学习,急于讨论学习目标,花的时间多,收效却甚微。
其四,反馈评价――不恰当。集体反馈时,教师只求问题的答案,不追寻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满足于预定问题的解决,不鼓励新问题的提出;只限定于一个答案,不接纳问题的多解性;只夸奖小组的代言人,不褒扬集体的智慧结晶。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教学实践,笔者总结了几点提高合作学习效能的策略:
⒈优势互补的小组构成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在课堂上应有意识地组织好分组,最好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按不同的性格差异、美术表现技能高低、表达能力强弱组成小组优势互补的组合,这样有利于相互间的学习和促进,同时也能建立适度的竞争――包括个人之间的竞争和集体之间的竞争。这样,想象力丰富的能带动不太愿动脑筋的,细心的能影响粗心的,学生为了集体的进步会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值得注意的是,在具体操作中组内学生的角色最好能轮流担任,合理激发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避免总是组内画画好的学生独自忙碌,其他学生在一边无所适从的现象出现。
⒉适当的合作学习内容
要开展好合作学习,必须设计好恰当的合作学习内容,这个内容既要适合学习合作共同体,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例如在一节手工课上,我安排学生两三人进行动物面具的合作创作。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孩子们首先考虑构图、形象,接下来就得考虑材料的应用了,学生们平时积累的各种废旧材料纷纷被利用起来,有的同学还想到了用棉花、毛线,甚至鸡毛、树叶、芦苇花等材料,在制作的最后阶段有的小组还结合了绘画、穿编、泥工等手法,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们表现出的创造能力和合作能力,大大超出我对他们的了解。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主动参与到美术活动中。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下,激活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作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了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发挥。
⒊巧妙把握合作学习时机
[1] [2]
小学低年级教材从造型的角度看都是采用的是平面造型,不追求立体感和空间深度,在教材介绍了基本形、圆形、方形、三角形,范画和练习都是由这些基本形所组成的简单形象,教材的宗旨就是要引导学生用基本形的概念去观察、理解和表现具体的形象,因此要特别注意把握教学的尺度。比如,低年级学生画人的动态是很困难的,但是只要学生能运用椭圆形、方形等基本形来画出人物的动态,比例大体上正确就可以了,不能一下子向学生提出形体、结构、衣纹组织等较高的要求,在低年级阶段,关键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绘画的眼光去认识和表现周围的东西,让他们认为看什么都要通过基本形去概括物体外形的习惯。这种观察方法首先要能看出具体物象是方的、圆的,还是三角形的,进一步就要能观察出这些基本形在比例上的变化,更进一步就要在一个物体由几个基本形组合成的情况下。能观察出哪部分是方形,哪部份是圆形,哪部份是大的,哪部份是小的,以及这部份与那部份组合的具体方式,在教学中,要把基本形的概念贯穿到每一个练习中去,反复地强调基本形去观察,理解形象的特征,培养起整体观念,这对到中高年级深入学习是很有益的,因此,低年级教材的重点就是要让学生对基本形的把握,同时每一个同学都应当把基本形看成是绘画观察和表现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去找寻、发现美,因此美术欣赏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引导学生发现作品的美,认识生活的美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了增加欣赏内容的趣味性,充实课堂内容,不光要备好课,写好教案,同时要先选好题材内容再搜集美术欣赏作品,如世界名画、优秀艺术作品等,因为每件美术作品最突出的美点是不同的,对教材作品哪些应做重点分析欣赏、哪些应点到为止,都要有不同的要求。多媒体课件是美术欣赏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在欣赏中能够尽多地将多媒体介入,这样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通过幻灯投影从视觉角度发展学生审美能力,同时还可搜集录制与课文内容吻合的配乐录音,为完成欣赏创设一个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进入其境,让学生尽可能的理解作品的内涵,并且能准确抓住作品最为突出的一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美术课的示范是指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理解描绘对象,掌握作业要领的重要手段。教学时,做到讲解、示范、练习同步,也就是一边讲解、一边做技法动作的示范,一边让学生在自备画纸上学着画。在七年级的第三课户外写生作业时,让学生自由分组选自己喜欢的花园一角,然后我在每个组针对不同的花草树木都做了认真的示范,这样在一节课里学生兴趣很浓学到了有用的写生技法,交上来的作业质量也很高。
辅导是美术课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环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全在此中。学生的个性爱好各不相同,起点的接受能力也均有差异,辅导必须照顾到整个班极,要抓住重点问题以达到教学目的。多数学生通过启发、引导、演示等过程能独立作画,少数有困难的则要帮他一把,给他修改几笔,在关键处提醒一下,使他能画下去,从而自觉地积极地参与。
另外教学常常忽视对学生习作评价方法的艺术,往往只重视如何让学生获取知识。中学美术教学不是培养画家而是旨在培养学生兴趣,激发绘画欲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分数是无声的语言表达、给学生一个较高的分数、或写一、二句简单评语,如“真棒!”“构图准确”、“大有进步!”,都能使学生增加绘画的信心和热情。
今天执教的《国宝熊猫》是一堂随堂课,我沿用了上学期留下的教具帮助幼儿了解熊猫。执教结束后,我发现了很多的问题。新带的大班原先也是一个新中班,不管是从知识汲取方面,还是课外拓展方面都显得薄弱了一些。我用地震引申出熊猫的集聚地四川,可当我问及(去年)发生地震的地方是哪里时,几乎没有孩子告诉我。
问起熊猫生长在中国什么地方时,他们的回答也都显得很弱。由于上学期执教这堂课的经验与不足,我在这次执教时重点强调了熊猫的外形特征,在范画过程也反复了这一问题。在幼儿作品体现中,我发现上次的情况减少了。但是我却也忽略了一个问题,没有要求幼儿去丰富画面,展现的作品多以色彩单调,画面简单为主,没有过多的美术张力。
两次的不同执教经历,让我对这堂课产生了很深的印象以及反思。记得有人曾跟我这么说:“一堂课只有反复试教,才能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即使自己已经上的不厌其烦,但却还是能在最一次至关重要的执教里发现问题。”一句话体现的试教的重要性,不觉让我联想到自己的这堂课,第一次的执教一如对再次执教的一次试教。但也总在执教后发现了问题。优美的文字,不经过磨练,会失去原有的质感;婀娜的身姿,不经过维系,会失去原有的美感。
《国宝熊猫》作为一个美术活动,相对于新教师来说,在执教控制力上是比较容易的,而且作为我比较喜欢的领域,在执教的过程中,也奠基了我不少的信心。在后来的课堂反思交流上,采用了自我讲述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交流方式,我也从其他听教者的口中,得到了不少的建议以及对我此次课提出的相应不足。最大的不足点,在教师范画时,关于熊猫的耳朵形状,并没有强调是半圆形。幼儿的作品呈现中就直接反应了这个情况,幼儿开始操作就发现了很多孩子画的熊猫耳朵是三角形、尖形,类似猫耳朵的形状。熊猫的动态形象,幼儿画中体现的效果都还可以。对于熊猫的习性、生长地,幼儿也足够掌握了知识点。
我们平时在教学中只要巧妙设问就会发现,小孩比大人敢想、敢说、敢画、敢做,他们的思维异常活跃,不受生活模式的限制,常常有许多奇思妙想。他们对世界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对任何事情都想弄清来龙去脉,会“打破沙锅问到底”,问得老师一时三刻答不出来。小孩的这种好奇心和想象力是创造的原动力,是飞翔的“翅膀”,作为一名教师该怎样适时适当地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呢? 我认为教师首先要突破生活中固有形态的束缚,放松自己的思想,放飞学生的想象,真正做好一个引路者。
《想象中的船》是小学一年级学生想象画的起步,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我尽量营造宽松的环境,创设独立自由的活动空间,先做好课前准备,课前通过看船,做船,让他们尽情尽兴地玩,在玩中学,在玩中悟,为儿童提供一个活动和休息的自由空间。在这个自由活动空间中,儿童处于一种自然发展的状态,他们无所顾忌,无拘无束,动手又动脑,在他们的活动中,不仅能体现教材的想法,还诞生了各种新的想法、新的点子蜂拥而出,运用各种方式去认识船,做船,学生的兴趣都非常浓厚。有了一个良好的准备,在上想象课的时候,就不怕没东西可想了。
在想象画中,构思是作品成败的关键,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耐心指导,通过想象,打破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界限,要让孩子放飞思想,教师首先要抛开固有形,不能以对或者错去衡量孩子的答案,而应让学生自由想象、自由表现、自由发挥、自由探索,采用夸张、变形等多种手法去设计新的形象。例如在“想象中的船”这一课中,我进行了这样的启发:“你可以将什么东西也变成船?”结果学生各抒高见,发言异常热烈,有些希望将雨伞倒过来,变成一艘小船,帮助被河水阻隔的小朋友过河;有的小朋友则想设计一艘多功能旅游船,船身用萝卜的形状做成,船上装一些自动的蘑菇雨伞,天下雨的时候会自动撑开为小朋友挡雨;有的小朋友则想把鞋子的形状变成船,用来做船底,再在上面造房子,可以住人又可以游玩;还有的想把西瓜皮,蘑菇等做成可爱的小船……由此,孩子也考虑到了通过这样的启发,使学生明白在想象中一切界限都可以消失,达到了“异想天开”的目标,通过这样的启发,我也真正体会到孩子的想象力原来是那么地丰富与生动。为了让孩子掌握船的形态与功能,我又高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觉得这些东西可以用来做船呢?”孩子不觉也动起了脑筋,讲了许多答案,讨论都基本围绕船的形状与功能展开,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一堂想象画课在和谐宽松的气氛下进行,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从教学效果来看,在学生的作业中,我又看到了更多更好的想法,我深刻体会到了,合理的启发能产生良好的构思,使学生在想象的天空中自由翱翔,作为一名低年级美术教师,更要注重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创造积极性,让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在每一堂课中都得到自由伸展和尽情发
挥,在探索中更健康和谐地发展。
“画图”是小学信息技术课必修的软件之一,由于它功能多、简单易学,因此,受到学生的喜爱。怎样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即玩到也学到将是现在信息教学的首要问题。通过“画图”软件的教学,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自主的创新意识是我们信息老师应该考虑到的。
在电脑绘画课上,我发现学生对于“画图”各种基本工具的使用都较易掌握,但不能灵活运用,如我想让学生画画生活中的物品,可是学生面露难色,觉得用这些工具不够用,难以画出真实的物品,其主要原因关键在于缺乏创造性的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看一幅月亮的范图,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谁能用几秒钟时间完成。大部分学生从常规思维出发,采用了曲线工具来画,用两条曲线圈起来,结果花了不少时间,画出的“月亮”还不够理想。 可是有些同学却突发奇想,先画好两个大小基本相似的圆,然后移动其中的一个圆,把它覆盖在另一个圆上面,组成一个新月形,然后用橡皮擦去多余的部分就完成了。我认为这就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对于这类同学,我表示了欣赏的态度,并希望其他同学也能像他们一样创造性地看等问题,能发表你独特的观点。 通过以上的小练习,学生兴趣倍增,纷纷跃跃欲试。看到这里我便趁热打铁,出示了第二个小练习(画一颗红心),并说:“同学们,你能在5秒内完成吗?”在这近乎不可能的目标驱使下,学生兴趣大增,课堂气氛活跃,思维蹦出了火花。有的同学想到了这样的方法:用红色画两个差不多大小的圆,并相互交*,然后在下边画两条相交的切线,最后用填色工具填上红色就可以了。也有同学采用了复制翻转等方法,真是各有千秋。
又比如在使用“颜色填充”工具时我们可以提供给学生一张没有颜色的背景图片,让学生用用调色板设置出不同的前景色,并用油漆桶将不同的颜色填充图片中,使用比赛的形式,看谁做得又快又好又非常的漂亮。这个游戏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调色板设置出不同的颜色,并区分前景色和背景色的不同性质。
在以上的练习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了创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我主要通过实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着了
学生创造性思维,使学生真正成为了电脑的主人。这些游戏式练习题还有很多,我们可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摸索。不论采用何种活泼的学习方式,分析学生心理特点、以软件的基本功能为立足点,才是我们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关键点。
一、造就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气氛。
小学美术教科书上,每一课都只有几张插图,其他的内容就比较少,所以我们上一堂课就需要很多的准备。在备课中,我力争以充实的内容来吸引学生,通过听听、说说、玩玩来培养学生的兴趣。比如,六年级“纸工饰物”这一课中,我结合现在的天气情况,说说青蛙是因为冬天到了,它要去冬眠,所以分外的着急,它要到小石洞去冬眠了。学生制做好了以后,我让学生思考小青蛙能否站立呢,请他们发挥想像力。问他们如何做到这一点?他们争先恐后地发言,并且将好几种方案都列了出来,然后我再让他们将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案制作出来。小青蛙做好后,我们又可以做其他要冬眠的动物了。这些作业,所花的时间不多,但都是跟现实有关的事物,在学习的同时也帮他们解开了心中的迷雾,所以学生很感兴趣,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最后,我叫他们都带领动物去冬眠,童趣一点的语言原来以为六年级学生难以接受,但我的顾虑却是多余的了,一堂课,既轻松快乐又严谨地完成了。
二、增加练习的趣味性。
六年级的美术课有一部分是关于“戏曲人物”方面的训练,我们南方的孩子,普遍对京剧感到陌生、遥远。在进行授课时,学生会对京剧人物的“老生”、“花旦”、“小生”等等角色觉得陌生而枯燥。我给他们讲了杨门穆桂英这位女将的故事,及时放了一段穆桂英挂帅的京剧影片给他们看,并把讲台变成舞台,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模仿着京剧英雄人物的动作,一个个表演得非常认真,积极性高涨。我当场示范了一幅“武生”的戏曲人物图,故意弄得比较幼稚,让他们也勇敢地进入了创造领域,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这样的课安排得当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使他们开阔了视野,激发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从而促进了小学美术的教学效果,提高了他们自觉的艺术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