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今天,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反思意为自我反省。我们该怎么去写反思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音乐教学案例反思3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同学。
一、案例背景:
《音乐新课标》的实施,使广大教师都想构建一种与“新课标”最为合拍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正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与学生为主体的音乐课堂教学之中。这种学习方式通过组内学习,主体之间相互合作,共同探讨与实践的形式,不仅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和体验音乐,创编和表现音乐,而且通过合作,形成小组间相互竞争的格局,增强了学生“利益共同体”的集体荣誉感,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乐于探究的兴趣,使师生共同自由徜徉在音乐的海洋里。如何有效地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付诸与教学实践中。我在自己的音乐课堂中进行了摸索和实践,得到了一点反思,今把它撰写成文和同行共思。
二、实况表述:
1、第一课时——初尝甜头鼓舞人心
一学期又快结束了,看了看自己手中的教材,六年级的老教材就那么几首歌都快被我教完了,想想在一起六年了,我的音乐课总得在他们的记忆中留下点什么。我看了看教材末页的几首器乐合作谱,计上心头。对,这个月就把它定做器乐合作月。
我叮叮当当地捧着一箱子打击乐器进了音乐教室。孩子们伸长了脖子对我探头探脑,“胡老师,你今天又有什么新花样啊?”我笑了笑:“这个月咱们的音乐课主题是器乐合作,这电视里不是有女子十二乐坊什么的吗?我们也搞一个,我们全班有67个人,就叫六七乐坊吧。哈哈”我的话刚落,全班一阵欢笑,“胡老师,真逗,取这么个名字。”“想不想来合作一下。”“想——”我知道,我的情感渲染已起到了作用。随后,我让全班同学按照自己的座位就近组成小组。(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座位组成小组而不是让他们自行组成,正是因为培养他们适应跟各种性情的人合作的能力和意识,否则六年级的学生肯定在班上有自己的小团体,而成绩好的同学也肯定不喜欢和差的同学合作,怕拖小组的后腿。这一点教师在合作的时候是都要要注意到的。问题。)我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分工进行识谱训练,于是,教室里传出各种各样的声音。有口琴的,有碰铃的,有响板的,有小堂鼓的。20分钟以后,我分别根据乐器的不同分工对各个乐器组进行了检查,对他们的演奏进行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演奏得不足的地方。然后根据从大到小的原则,让学生进行了演奏,先是全班,然后是四个大组,最后是五人一组的小组。(因为小孩子胆小,而人越少对各个演奏者的要求就越高。)于是,动听的瑶族舞曲就在孩子们的表现中在整个音乐教室里回荡。一次演奏完,我从孩子们快乐的眼神中看出了他们的喜欢和兴奋。我乘机趁热打铁:“同学们,今天你们演奏得都非常动听,但是有很大的因素是因为我借给你们这些打击乐使,可如果我下节课不借你们了呢?就剩你们手上那几支口琴,你们还能演奏出动听的器乐合作曲吗?”“哦,老师好小气哦。”“我是很小气,我不借,你们就不能自己做吗?”“自己做?怎么做啊?”好,等的就是你们这句话,于是我把他们手中的各个打击乐器的发声原理一一进行了讲解,然后布置了一星期后展示乐器的的作业。看,几个沉不住气已经在咬耳朵了商量怎么做了。
2、第二课时——自己动手别样风情
走进教室的门口,我已经听到了一些丁丁冬冬的声音,好家伙,孩子们做得还真不错,每个小组都有作品呈现,有拿易拉罐做沙锤的,有拿啤酒瓶盖做串铃的,有拿一串调羹做碰铃的,有拿竹板做响板的。真是想象力丰富,无奇不有。这一堂课中,学生们很快乐,我也很快乐。
3、第三课时——再接再厉深层探索
“同学们,我们前几节课演奏的都是作曲家给我们配好的乐谱,那我们能不能根据自己的打击乐的发声特点自己给一首曲子配上伴奏演奏一下呢?”“行,我们行”。第一次看他们配的乐谱,真是错误百出,很多乐理知识性错误都出现了,借这个机会我又给学生复习了一些乐理知识,并用简单的话对配伴奏这一
音乐技能进行了辅导,学生们兴趣很浓,看着自己配的乐谱被同学们演奏出来,他们别提有多高兴。
4、第四课时——横向比较印象深刻
六年级六个平行班都是我教的,我和我们六年级的各位班主任老师进行了交流,我们决定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六个班级都展示一下,看看哪个班级合作的效果最好。班主任老师听了都很支持。这一次活动在全年段的六年级学生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反思:
经过这一个月的音乐实践工作,我收获到了很多,对器乐合作教学这种学习方式也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现反思如下:
器乐教学虽不能把工夫完全下在学习器乐的演奏技术上,但通过让学生倾听正确的良好的音响,让学生认识到技术合作的重要性这是很有必要的。美国教育家萨蒂斯`科尔蔓认为没有比合奏这种活动更能发展和培养孩子的公民与社会相适应协调的意识了,这也是教育的真正目的之一。在这种共同活动中,每个人都能感到集体的力量和创造的乐趣。既服从集体,不能以自我为中心,又必须正确的表达个性。刚开始学生们都不习惯当自己演奏是还有别人奏出不同的旋律和节奏,只有经过了实践和锻炼,每一个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调意识才能得到加强,才能自然而然地学会和他人合作。而从本质上讲,器乐教学是一种情感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情感合作的成功体验有助于学生健康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并提升了学生对器乐合奏的无尽的兴趣。在实际的合作教学中,如果合奏者中的大多数学生都精神饱满地投入演奏,那么整个群体就会产生生机勃勃的精神面貌。在创造这块领域中也要鼓励学生大胆合作,学生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小组的创造和创编活动,彼此之间相互配合,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得出了多种方案。通过一些小组上台表演及学生之间互相打分进行评价等一系列活动既能达到教学目标,课堂气氛活跃,而且重点是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我认为在器乐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是很有必要,也是很受学生欢迎的。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家庭合作等各种合作形式,将学习过程置于多项交流之中。让学生在融洽民主的气氛中放飞思维,在吹吹,敲敲,打打,做做中迸发出合作的火花,在快乐的音乐课堂中留下童年美好的回忆。
1、通过欣赏歌曲《西风的话》和《在希望的田野上》、《丰收锣鼓》、《扬鞭催马运粮忙》,感受相同题材的音乐,不同的表现方法,所产生的不同音乐效果。
2、能够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来表现 秋天丰收的气氛,并且可以了解几种打击乐器。
3、听辨民乐合奏《丰收锣鼓》中各种乐器的效果,并能够排列出现顺序。
4、能够自选乐器为《扬鞭催马运粮忙》伴奏,并随着音乐模仿马蹄声和动作。
体会音乐如何渲染气氛,描绘场景
听辨民族乐器的音色并排序
多媒体,云锣,木鱼,碰铃,小钹,响板
导入
教师联系秋天的自然景色变化,引导学生说出秋天应该有的情绪,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从而,引出音乐作品是如何运用多种形式来表现秋天落寞的情绪,以及秋天丰收人们喜庆的场面。
展开新课
1、播放音乐《西风的话》
设计提问:该曲的音乐风格,节奏特点,以及它所表达的音乐感觉是什么样的。
(抒情歌曲,速度中速,表现了深邃悠远,余味无穷的意境,有点淡淡的忧伤。)
2、播放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
设计提问:① 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欢快,热烈, m.chayi5.com 喜气洋洋的情绪。)
② 音乐中出现了哪些事物?表现了什么场景?
(炊烟、小河、冬麦、高粱、荷塘、果香等等,表现了一副农村欣欣向荣的景象。)
3、从农村富了,粮食丰收了开始,引出农民欢庆丰收的场面。
4、选择合适的乐器。来表现丰收场景。
主要乐器:笛子、二胡、云锣、木鱼、唢呐等等。
:让学生自主选择乐器,更有利的加深印象。
5、播放民乐合奏《丰收锣鼓》,请听辨先后出现的演奏乐器。
①堂鼓②唢呐③唢呐④二胡⑤云锣
:培养学生的听觉灵敏度,也可以加深对民族乐器的印象。
6、 给音乐分段。每一段表现了什么内容。
第一部分:开镰收割,你追我赶的劳动场面。
第二部分:竹笛开始,表现秋天美景,抒发劳动者欢快的心情。
第三部分:全曲高潮,表现欢庆丰收的热烈场面。
7、 播放音乐《扬鞭催马运粮忙》。
设计提问:①音乐表达了又是怎样的一种情绪? 兴高采烈,愉快的
② 音乐中反复出现的声音是什么? 马蹄声
8、请学生自己设计动作,扮演角色,全班分组,一组用打击乐器模仿马蹄声,为音乐伴奏,另一组随音乐做动作,表现音乐中的场景。
设计意图:律动,培养学生身体协调性和创造性。
小结:
选择不同的乐器,不同的节奏,不同的力度,可以表现不同的音乐风格。多种音乐做比较,可以使学生从听觉上感受到不同的音乐情绪,《西风的话》速度舒缓,表现的是秋天落寞的感觉,其他音乐使民族乐器伴奏,速度稍快,力度强,表现的是一种热烈欢快的情绪。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花儿与少年》,感受到乐曲主题的情绪、速度,以及描绘的画面,了解“花儿”的相关知识,感受到民间歌曲的魅力,逐步增强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花儿与少年》的欣赏,并配以讨论、分析、合作等方法,学生能够了解花儿的音乐特点,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知识与技能】了解“花儿”相关知识,了解作品结构,感受乐曲主题的情绪、速度以及旋律特点,并能简单哼唱乐曲主题。
【重点】了解“花儿”相关知识,感受乐曲主题的情绪、速度以及旋律特点。
【难点】了解乐曲结构,能简单哼唱乐曲主题。
(一)新课导入
教师演唱《掀起你的盖头来》《茉莉花》《龙船调》,并提问:这都是什么地区的民歌?
学生自由回答:新疆、江苏、湖北。
教师总结:同学们的音乐曲库知识储备非常丰富,今天我们一起去青海,学习青海民歌《花儿与少年》,顺势揭示课题《花儿与少年》。
(二)初步感知
1.教师播放乐曲,并提问乐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歌曲情绪优美、欢快地,速度为小快板。
2.教师复播歌曲,并提问乐曲的演奏乐器有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乐曲是一首管弦乐合奏,乐曲旋律优美、节奏明快,不仅展现了青海民歌的艺术魅力和舞蹈音乐的风格特点,还充分发挥了器乐的丰富表现力。接下来,请同学们跟着老师聆听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
(三)分段欣赏
1.教师引导学生聆听音频并哼唱歌曲,并提问学生:第一主题情绪和速度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欢快,活泼,速度较快。
2.再次感受第一主题,教师提问学生:旋律有什么特点?
学生小组讨论之后,进行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这一部分运用了大量的四个十六音符节奏,节奏紧凑,旋律起伏较大,刻画了青海女儿热情、豪迈的性格。
3.教师请学生聆听第二主题,并提出问题:第二主题音乐情绪、速度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优美、抒情地,速度变慢。
4.教师引导学生对比聆听第二主题,说说二主题与第一主题在旋律特点上有何不同?
教师总结:第二主题节奏舒展,节拍变为3/4拍,运用延音线将旋律拉长,刻画了青海女儿向心爱的人互诉衷肠、娓娓道来的动人画面。
5.完整聆听,教师提问学生:同学们觉得乐曲的结构是下面哪一种?(并出示相应的图片,第一种结构:a;第二种结构:a、b;第三种结构:a、b、c;第四种结构:引子、a、b、a、尾声)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这首作品最后乐段再现第一乐段,属于再现单三部曲式a、b、a。并且乐曲前配有引子,乐曲最后加有尾声。
6.完整聆听并哼唱。
(四)巩固提高
教师介绍《花儿与少年》是上世纪中叶根据青海民歌《四季调》创编的歌舞曲;引导学生聆听青海民歌《四季调》;感受两首作品的异同。
(五)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回顾音乐知识,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热爱民族音乐文化。
布置课后作业:搜集其他民族民歌。
四、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