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19篇学年度第二学期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希望大家喜欢。
( )----( )
任课教师:
教学方面 (一) 数与代数:1、数的认识:小数的初步认识。2、数的运用:(1)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2)两位数乘两位数。3、常见的量:年、月、日。
(二) 空间与图形:1、测量:面积。2、图形与位置:位置与方向。
(三) 统计与概率:统计。
(四) 实践与综合应用:解决问题。2、数学广角。3、实践活动。
教养方面 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知识 重点 难点
1、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2、两位数乘两位数。
3、面积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 1、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多位数乘一位数,还有小数的理解与计算。
2、在多种内容的混合训练中,能够区分各部分内容,做到多而不乱,得心应手。
单元 重点知识训练目标 教法与手段 课时
1 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辩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演示、实际操作、谈话、观察、调查 7
2 1、学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几百几十。
2、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 演示、实际操作、谈话、观察、14
3 1、介绍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使学生学会看这两种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 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演示、实际操作、谈话、观察、调查 5
单元 重点知识训练目标 教法与手段 课时
4 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2、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进法表示时刻;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演示、实际操作、谈话、观察、6
5 1、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品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
2、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4、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演示、实际操作、谈话、观察、调查 8
6 1、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熟悉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掌握和应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演示、实际操作、谈话、观察、9
7 1、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3、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演示、实际操作、谈话、观察、6
8 1、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演示、实际操作、谈话、观察、调查 6
9 1、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演示、实际操作、谈话、观察、4
周次 教学进度
1 1-8 5 34-41 9 65-72 13 93-100 17 复习
2 9-16 6 42-49 10 73-83 14 101-107 18 复习
3 17-25 7 50-57 11 五一放假 15 108-111 19 考试
4 26-33 8 58-64 12 84-92 16 112-120 20
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是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加减法的验算。以前这部分内容与万以内的加减法(一)共同编排在第四册。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计算。
2.加强估算。
3.体现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4.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能力进行计算。
5.对于算理,不再借助直观图,也不再用动态的竖式计算过程来帮助学生理解。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能结合情境进行估算,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
3.理解验算的意义,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单元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能力并且在结合解决实际问题中来提高计算能力。
2、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体会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单元课时安排:约8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万以内进位加法
二、教学目的:
1.使学生较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两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
2.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三、教学重点、难点: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四、教学方法:
练习法、讲解法
五、板书设计:
158+645= 3216+6465= 6974-545=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3位数加3位数连续进位加
二、教学目标: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估算的方法。
在掌握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3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三、重点、难点: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四、教学方法:
练习法、讲解法
五、板书设计:
89+98= 56+65=
第三课时
一、教学内容:练习课
二、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
通过教学,学会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整理知识的学习方法,训练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想象、合作交流。
三、重点难点:
训练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想象、合作交流
四、教学方法:
练习法、讲解法
板书设计:
798-555= 564+385=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万以内数连续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
能正确地笔算多位数减法会解答有关的应用题。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减法的计算法则。连续退位减法
教学方法:
讲解法、谈话-讨论法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整十整百的简便计算
教学目标:
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四、总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2、在计算加、减法时,如果加数或减数是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3、法简便计算的规律是什么?
4、便计算的规律是什么?
5、加法与减法简便算法的相同点、不同点是什么?
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法、练习法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加减法的验算
●教学目标:
①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加法的验算,并通过加法验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②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③让学生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具准备:
老师准备挂图或课件。板书:135+48=183(元)
1 3 5
+ 4 8
1 8 3
师:看小精灵说什么?
生: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
●板书:加法的验算
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①小组合作,探究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
(反馈学生验算的结果)
师:哪组同学愿意把你们验算的方法告诉大家?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验算方法和结果。鼓励学生不同的方法,如:
生1:我用183-135,看得数是不是48。
生2:我用48+135,看得数是不是183。
生3:我用183-48,看得数是不是135。
师:同学们的方法这么多,你最喜欢哪种?
②做一做:教科书第27页。
③数学门诊部。
④数学门诊部来了许多患者,请同学来当小大夫为患者治病。
1 7 5 3 2 9 2 5 9
+ 6 2 + 4 6 4 + 1 4 8
1 3 7 8 4 3 3 0 7
●全课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感想?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教学方法:
演示-实验法、讲解法
第七课时
●教学内容:回家调查一下爸爸、妈妈买家里东西,是怎样付钱的?
●教学目标:
①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减法的验算,并通过减法验算方法的交流,让学会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②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③让学生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具准备:
老师准备挂图或课件。●全课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⑤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实践活动:回家把昨天你调查到的情况,用验算的方法告诉爸爸、妈妈。
第八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课
●教学目标:
①让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弄清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知识,更牢固的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②培养学生简单的整理、归纳的能力,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的乐趣。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挂图、学生每人一张反馈练习题。
●课堂小结: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请大家对自己或自己小组的表现做一个简单的评价
一、复习目标:
本册教材是第一学段的最后一册教材,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牢固,提高计算能力,使其数感、空间观念、应用意识等得到发展,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全面达到本册教材和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
1、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进一步提高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2、通过归纳、整理和练习,使学生的计算能力、数感、空间观念、统计思想,以及应用意识等得到提高与发展。
3、使学生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综合分析三年级学生的期末实际情况,学生的学习心态不太稳定,急于求成失误较多,集中体现在数与代数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学生对草稿本使用不当,匆忙计算容易出错,个别学生还会将乘法和加法混淆,这个毛病让学生对于求平均数中,涉及到总数上千的数计算也容易错误。在解决问题(应用题)中,一些学生往往对题目阅读和理解不够就匆匆下笔,导致失误,在比较灵活的面积问题中,这种现象更为突出。值得注意的是,本学期两极分化现象也逐渐体现,优秀的学生很容易学会新知识,并且运用较为自如,还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中等学生知识较为扎实,能够自主学习,但思维不够灵活,缺乏问题意识。后进生接受知识较慢,不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习成绩不稳定上下坡度较大。因此,复习时要抓好两头,既要补差,又要注重培优。
三、复习重难点、关键
(一)复习重点:
有关除法、乘法计算、统计知识、面积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复习难点:
能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以及统计观念、空间观念的培养加强。
(三)复习关键:
启发、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中学会分析、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复习内容:
(一)数
1、小数、分数的初步认识,以及加减的运算。
2、两位数与两、三位数的乘法;一位数与两、三位数的除法及混合运算
(二)空间与图形
1、简单图形的的初步认识,了解其基本特征。
2、图形周长的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3、面积意义的认识,能用自选图形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三)统计
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含义,体会学习习近平均数的必要性,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
(四)实践活动
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一定的解题策略。
五、复习注意点:
(一)教师方面:
1、针对各班的学习情况,制定好复习计划,备好、上好每一节复习课。
2、采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注意知识的整合性、连贯性和系统性,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3、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总结与反思的态度和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4、复习作业的设计体现层次性、综合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及时批改,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做到知识天天清。
5、注重培优补差工作,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态度,与家长加强沟通。
(二)学生方面:
1、要求在态度上主动学习,重视复习,敢于提问,做到不懂就问。
2、要求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发言,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
3、要求课后按时、认真地完成作业,及时进行自我反思。
(三)提优补差的措施:
1、重视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习和理解数和计数知识。
2、复习中要实现让学生主动复习。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要重视学生创性精神的培养。Xk b1.co m
3、把握好教学要求,不偏高,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精选习题,不搞题海。
4、改进对学生评估,错了自己订正可以奖励,促使学生检查、分析错误,不断提高。
5、将课内课外补差相结合,采用“一帮一”的形式,发动学生帮助他们一起进步,同时取得家长的配合,鼓励和督促其进步。
6、积极辅导差生,时刻关注这些学生,做到课上多提问,作业多辅导,练习多讲解,多表扬、鼓励,多提供表现的机会。出一些富有思考的题,让学习较好的学生达到满足。
六、复习具体措施:
全面、综合了解和分析本年级学生的掌握各部分内容的基本情况。再针对各班实际情况有的放矢,有点有面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1、计算部分:
乘除法计算:先要复习计算法则以及应注意的地方,重点讲解两位数与三位数之间的计算策略和方法。
2、解决问题部分:
着重引导学生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并联系、对比结构相似的题目,让学生看到题目的条件。问题变化时,解题的步骤是怎样随着变化的。
3、图形几何部分:
引导学生归纳,整理,帮助学生分清这几种图形的区别和联系。
4、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课堂上要加强关注程度,多进行思想交流,并和家长进行沟通,最大限度地转化他们的学习态度,争取借助期末考试的压力,让这部分学生有所进步。
5、注意针对学生复习过程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复习计划。
七、复习课时安排
1、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2课时
2、面积与周长………………………………………………………2课时
3、统计、小数与分数的初步认识…………………………………2课时
4、位置与方向、“年、月、日”…………………………………2课时
5、解决问题…………………………………………………………2课时
6、单元练习…………………………………………………………5课时
7、综合练习…………………………………………………………5课时
xkb1.com
教 学 进 度 表
9.1 第一周 周末放假
9.2-9.8 第二周 千米的认识 4
9.9-9.15 第三周 吨的认识、加法 4
9.16-9.22 第四周 万以内的加法与减法(二)加法 4
9.23-9.29 第五周 万以内的加法与减法(二)减法 4
9.30-10.6 第六周 国庆放假
10.7-10.13 第七周 验算、整理和复习4
10.14-10.20 第八周 四边形 4
10.21-10.27 第九周 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 4
10.28-11.3 第十周 有余数的除法 4
11.4-11.10 第十一周 时分秒 4 期中考试
11.11-11.17 第十二周 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 4
11.18-11.24 第十三周 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 4
11.25-12.1 第十四周 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 4
12.2-12.8 第十五周 整理和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 4
12.9-12.15 第十六周 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 4
12.16-12.22 第十七周 数学广角、掷一掷 4
12.23-12.29 第十八周 复习1-3 4
12.30-1.5 第十九周 复习4-6 4
1.6-1.12 第二十周 复习7-9 4
1.12-1.19 第二十一周 总复习4
1.20-1.26 第二十二周 考试 4
三年级教学计划安排
一、情况分析
(一)班级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一部分学困生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再加之有一些厚爱生的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数学学习中的良好习惯还有待于加强,对于这些学生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六、课时安排:
一、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 …………………………………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四边形(6课时)
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五、时、分、秒(4课时)
秒的认识………………………………………1课时
时间的计算………………………………………1课时
时分秒的巩固与练习……………………………… 1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2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笔算乘法 …………………………8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可能性(4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
东白湖镇小 吴金勇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
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
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www.xkb1.com
(一)人教版第五册数学内容主要包括: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九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和一个总复习单元,其中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的重点。在数与计算方面,这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在空间和图形方面,安排了四边形的认识;在量的计算方面,安排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统计方面,让学生初步学习可能性。此外,教材还安排了“数学广角”和两个数学实践活动。
(二)教材的编排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教学重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的重点。
(四)教具与学具: 学生直尺、卷尺和测绳、七巧板、钟面、转盘等。 xkb1.com
四、采取的教学措施:
1、尽快走近学生,与他们打成一片,让他们对老师有亲近感,
并了解他们的学习习惯,学习情况,个性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2、刚接触一个新的教学任务,我要用很短的时间通读教材,把握教材,掌握教材安排的内容及重难点,在教学中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3、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要根据了解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他们要提出严要求、高标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动手的自己能够主动动手,需要参与的孩子自觉参与。
4、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每一节课都能做到“有备而来”,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孩子喜欢学数学。
5、向35分钟要质量,课上能解决的问题决不留在课下,努力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6、重视作业的设计,力求少而精,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区别对待。作业批改要及时,并努力做好批改记录,对个别问题进行面对面指导,普遍问题抽时间在班内做重点辅导。
7、注重反思,及时对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学生学习中的胜与败做到心中有数,它将会成为我明天教学的动力,学生学习的方向。
8、制定培优补差计划,加强辅导,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与提高,对学困生要多给与关心和帮助,多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激发其上进心。
9、要充分利用数学学具,重视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积极的动手、动脑、动口,将合作学习落实在行动中。
10、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适当教给家长如何正确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五、课时安排:
(一)、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
吨的认识-------------3课时
(二)、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
减法-------------- 3课时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
整理复习------------1课时
(三)、四边形(6课时)www.xkb1.com
(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五)、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4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可能性(4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
一、复习目标
1、通过梳理知识点,发现各单元内容与以前所学内容之间的联系(主要有长度
和质量单位、时间的认识、有余数的除法与表内除法、分数和整数的关系),初步认识数学知识的系统性。
2、复习后,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数感、空间观念、应用意识、逻辑思维能力等得到发展,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查漏补缺,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在复习阶段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复习内容分析(▲为学生重点,●为学生掌握不够好的地方)
1、测量:
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和1吨的质量观念,并能根据实际选择恰当的单位,同时能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进行测量。
2、万以内的加减法:
▲多位数加减多位数的计算方法,包括口算、笔算和估算和笔算的验算(特别是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
3、四边形:
认识平行四边形,▲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4、有余数的除法:
▲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笔算方法,知道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5、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特别是连续进位的计算)
6、时分秒:
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7、分数的初步认识:
初步认识分数的意义,会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8、可能性和数学广角:
知道事件可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描述,知道可能性有大小;●能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班级情况分析
(一)学习习惯:
整体上能认真听课,举手发言比较积极。
个别问题主要有:书写格式和字迹;认真读题,积极理清做题思路。
(二)数学能力情况
学生整体学习情况在“复习内容分析”中已有所体现。
须关注的重点:基础计算技能,部分学生仔细读题的能力。
四、复习措施
1、视学困生为“复习重心”。
2、复习着重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适当提供思维性强的情景或习题,在保障所有学生达到基本学习要求的情况下,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3、精讲精练,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在总复习中,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等内容的应用本身就是解决问题;另外,让学生用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简单计算等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
五、复习进度
12月24日:万以内的加、减法
12月25日:有余数的除法
12月26日:多位数乘一位数
12月27日:四边形
12月28日:时、分、秒、千米和吨
12月29日:分数的初步认识
1月2日以后:综合练习
NO4
课题 连续退位的减法 课时 1 教学内容 课本第22页例1
教具学具
准备 课件 实物投影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都要向前一位退1”的减法连续退位方法,并能正确地笔算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
联系生活情景进行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连续退位的方法(哪一位上的数不够,都要向前一位退1)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导入
口算。(课件出示)
80-7= 35-8= 63-4= 26-7=
42-5= 43-6= 32-9= 65-9=
竖式计算。(学生板演)
54-21= 79-37= 65-24=
计算后提问: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
二、学习新知
(1)谈话:放暑假同学们都喜欢去旅游,在我国云南有三个美丽的地方,分别是丽江、大理和昆明。
课件出示例1图:这就是我们的行车路线,我们做飞机到昆明,然后从昆明出发。
提问:我们先到的第一站是哪里?我们走了多少千米?我们距离下一站丽江还有多远?
问:书上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大理到丽江的距离,应该怎么办呢?你观察到了什么线索?
学生畅所欲言,请小组代表讲图意。
师:我们可以用总的路程减去第一站所走的路程,就可以知道大理到丽江的距离了。
(2)课件出示23页线段图
师:通常我们可以用线段图的方法来解决路程或者工程等问题,图中昆明到丽江的路程被拉成了一条直线,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解决问题,反而使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更加明了了。
师:请你估算一下大理到丽江有多远?你觉得小女孩的方法好吗?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学生独立完成竖式填空,指明学生到黑板演示
集体讨论交流,教师评讲
(3)揭示课题:连续退位减法
问:连续退位减法中你觉得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在计算517-348时,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再减,十位上也不够减,从百位退1和十位上的数(要少看1)加起来再减。
三、 巩固拓展
(1)课件出示计算题:帮小蜜蜂找花
学生任选一个说一说是怎么计算的?
(2) 课件出示做一做“宋家果园种的果树统计图”
看图提出问题,并进行计算。
学生汇报交流,其他学生做评委
(3)拓展思维练习
小明家、小红家和学校在同一条路上。
小红家到学校有312米,小明家到学校只有155米,小明家到小红家有多远?
学生试算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连续退位减法并且解决了许多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老师为你们精彩的表现表示祝贺。
教 学 札 记
备课
时间 领导
签字 领导签字
时间 上课
班组 上课
时间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NO5
课题 连续退位的减法 课时 2 教学内容 P24例2
教具学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的要求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启发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能结合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 学 过 程
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遇到各种数学问题。现在李明的妈妈正需要帮助呢!李明妈妈的信用卡上有507元,买一个348元的大衣后,信用卡上还剩多少钱?请你们帮助算一算.
二、解决问题,探究新知
(1)学生列出算式507-348
(2)学生说算法(鼓励学生的多种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用各种方法帮助李明妈妈解决了这个问题,你们看这样好不好, 同学们前后桌为一组,互相说一说你的计算方法,然后小组推选出一个代表,把你们认为最容易理解的方法说给大家听, 好不好?
指名学生到黑板前来,边讲边板书。把讲解权交给学生,并握手祝他成功。(若一名学生没讲清楚,可再找两名学生说明计算方法,或有共它意见的学生发言)
(3)独立计算:408-119,同位两人互说计算过程
(4)师:想一想,计算减法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学生回顾探究过程,尝试归纳,从连续退位、细心计算两方面进行交流。
教师小结: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十位是0就要先从百位上退1作10,再从这个退下的10中借1给个位当10再减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学生独立计算25页第1题
(2)游戏活动:今天大家表现的很出色,下面我们来做个数字游戏好不好?
每人掷三个骰字,根据掷出的数字,你能写出一个三位数吗?
学生按要求进行游戏,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注意做好记录。对于计算准确、解答题目多的小组给予及时表扬。
你能用写出的两个三位数做加减计算吗?
师:哪个小组愿意向大家展示你们的成果?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四、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思考、回顾学习内容,交流收获。
教 学 札 记
备课
时间 领导
签字 领导签字
时间 上课
班组 上课
时间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NO6
课题 连续退位减法 课时 3 教学内容 课本第24页例3
教具学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的要求 理解被减数中间和末尾都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地进行计算。
使学生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被减数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
28-12= 36-18= 25-17= 80-25=
129-26= 287-76= 180-50= 218-108=
2、做一做下面的各题,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267-189=304-166=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我们学习了三位数减三位数的退位减法,大家学得非常认真,掌握得很好,今天,老师又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你们想不想帮助老师解决?
2、学习例3,怎样计算500-185?
(1)想想:运用学过的知识,你能用什么方法计算这道题呢?分小组合作学习,把你的想法同小组的同学说说。
(2)班内汇报交流。
师:刚才同学们积极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种计算方法,真了不起。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道题怎样用竖式计算。
(3)学习竖式计算,请一学生说计算过程,老师板书。
(4)巩固练习:400-264
(5)观察思考:在计算中,被减数中某一位是0退位后,你发现了什么?(0退位后,计算时要用9减)
注意:退位减法0上有点(退位)用9减。
三、巩固深化。
(1)方框内应填什么数?
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
(2)计算下面各题。
900-325 800-367 602-189 400-123
独立计算,对于已发现的错误,要及时查找原因,认真改正。
(3)完成练习六第四题。
学生独立解答,填在书上,集体订正,全对的同学给予奖励。
(4)解决问题。
练习六第2题。学生独立解答,班内交流说说你是用怎样的方法解答这道题的。
练习六第3题。学生分小组合作完成,弄清数量关系。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们学到了哪些新知识?计算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教 学 札 记
备课
时间 领导
签字 领导签字
时间 上课
班组 上课
时间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NO7
课题 加减法的验算 课时 1 教学内容 课本第27-28页例1、例2
教具学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的要求 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让学生体验加减法验算策略的多样性,加强对加减法互逆关系的认识。
养成验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体验验算方法的多样性。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生活情景,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星期天妈妈带小刚到商店购物。(课件出示主题图)
让学生先观察,再与同桌说说这两辐图的图意。
指名学生叙述图意:妈妈到商场给小明买了一套运动服135元,一双鞋子48元,妈妈付给售货员阿姨200元,阿姨找给妈妈17元,找的钱对不对呢?
师:这个问题能直接解决吗?要先求什么?
(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
学生列式计算。135+48=183(元)
(2)师质疑:这样的计算结果正确吗?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
学生先独立思考,检验计算的结果,再与小组同学交流。
学生汇报交流验算方法。
学生的算法可能有:183-135=48
48+135=183
183-48=135
鼓励学生说出自已的不同验算方法。
(3)完成第27页下面的“做一做”,让学生说说不同的验算方法。
(4)小结: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我们可以交换加数位置,也可以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看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
2、教学例2。
(1)师:售货员阿姨应该找给妈妈多少钱?
学生独立计算后汇报计算结果。
怎样检验减法计算的结果?
小组合作探索检验的方法。
小组汇报交流检验的方法。
(2)学生完成第28页下面的“做一做”。
(3)小结:检验减法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可以用被减数减去差看是不是等于减数,也可以用差加减数是不是等于被减数。
(4)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主要探索了加减法的验算方法(板书:加减法的验算)
二、巩固强化
1改错题:练习七第2题。
学生先验算,判断计算的对错,再把做错的改过来。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七第3题。并让学生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3.学生课后完成第1题。
三、课堂小结。
说说你这节课有些什么收获?
教 学 札 记
备课
时间 领导
签字 领导签字
时间 上课
班组 上课
时间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NO8
课题 加减法的验算 课时 2 教学内容 课本第29-31页
教具学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练习进一步让学生体验加减法验算策略的多样性,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加减法的验算。
培养合作交流的学习,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难点 体验验算方法的多样性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
师:我们已经学过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看看谁能运用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解决问题:
1、(出示29页第1题)小组内比一比,谁做的又对又快
2、在正确的计算结果下面打
小组讨论,每道错题错的原因在哪里?应该怎样改正。
3、算一算,填一填。
故事书 科技书 连环画
原有 206 300
借走 127 214
还剩 145 126
4、课本30页第5题
5、教师出示30页第7题数字卡片,提问:每张卡片上的和是多少?差是多少?
同桌玩出卡片算数游戏
6、教科书30页第6题
小精灵说:再开始时客轮上有多少人?你能帮助小精灵解决问题吗?
7、教科书31页第8题
小精灵说:用500元可以买哪些商品,还剩多少钱?每个小组提出三个问题,并计算。
8、知识拓展:31页第9题
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练习课你知道了什么?
自己总结,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四、课堂作业
第29页,第3、4
教 学 札 记
备课
时间 领导
签字 领导签字
时间 上课
班组 上课
时间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NO9
课题 整理和复习课时 1 教学内容 课本第32-33页
教具学具
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仪
教学
目的
要求 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养成认真计算、自觉验算的好习惯。
培养估算意识,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培养学生简单的整理、归纳的能力,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估算意识,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 学 过 程
一、谈话引入,梳理知识
万以内的加减法这部分知识我们已经学完了,今天进一步复习和整理。想一想: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1)复习加法
(2)复习减法
(3)我们在笔算加法、减法、验算时,都要注意什么?
(4)小结
二、利用知识,解决问题
(一)课件出示商品:
电话机 热水器 电动车 电风扇 打印机
价格(元) 199 311 808 85 600
(二)课件出示算式
199+311 311+85 199+808
199-85 808-311 600-311
根据商品的价格和算式,你知道这些算式分别解决了什么问题?(给你一分钟的时间,每道算式思考过去)再和同桌一起说一说。
1、指一道加法和一道减法说说分别解决了什么问题?
2、请同学们对这些题目先在心里估算,再笔算(板书:先估再算)
3、同桌调换改,你认为对的就打√,你认为错的就打×。你的同桌有错请你举手,(老师下去收有错误的作业纸)。
4、说说错在哪里?你怎么知道你的同桌做对了还是做错了?你可以用什么方法证明?(验算)请大家对这道题进行验算,说验算的方法。
5、小结
6、拿回自己的作业纸,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有错的先找找原因再改错,再请同桌小老师打√。
7、如果老师想把表格里的5样商品都买下,大约要付多少钱?(2000元)
师出示199+311+808+85+600=2003(元)
2000元和2003元只差几元?(3元)看来大家估得比较准,如果老师带2000元,和老板讨价还价一下,也能全部买下。
三、综合练习,巩固深化
1、课件出示
书架上层有126车,中层157车,下层95车,你能提出问题吗?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2、课件出示
用900个鸡蛋孵小鸡,上午孵出337只小鸡,下午比上午多孵出118只,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337+118=455(只)
师: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337+445=792(只)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900-792=108(个)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万以内的加减法,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教 学 札 记
备课
时间 领导
签字 领导签字
时间 上课
班组 上课
时间
天河区棠东小学 罗彤晖
一、进行系统的知识归纳与整理
1、数与代数
把所学过的大数与之前所学的分数小数进行归纳整理
数的的相关知识
数的产生及类别 概念(可举例) 数位名称
计数单位 数的读写 数的大小比较 数的计算及法则: 求近似数 数的估算 和差积商的变化规律
自然数(整数)
分数
小数
2.空间与图形:
点 :
画线
线的种类及特点: 画垂线与平行线
线 画高
线的与线的关系: 画长方形正方形梯形
面: 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 如何画图
平面图形:四边形
梯形
图形概念
及特点 立体图形
3、统计与概率
4、与解决问题相关的的数量关系及思考方法:
●时间、速度与路程的关系
单价、数量与总价的关系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与工作时间的关系
大数、小数、相差数的关系
一倍数、多倍数与倍数的关系
●加、减、乘、除的意义及一步计算应用题
●较复杂的二步到三步的应用题
二、查漏补缺工作:
错例 出错原因 措施 备注
第大数的认识
一
单
元 1.例832000236
搞不清0是中间还是末尾的
例309000
只有最右边的0才不读
认为中间的0都读三十万零九千
2、写数漏写0,任意写0
三十六万零九写成3609
3.求近似数满5经常不进一.
4、等于号、约等于号的意义分不清
12340000约等于1234万
309000=31万
5、数位与计数单位的区别:万位有万、十万------
6、进率的理解与运用
如( )个百万是一亿;100个千是 1. 没有分级
2.不明白对0的处理
3.没有掌握方法
1、分级
2、及写出每个数位名称然后再一一套进去
3、让学生理解整千数是末尾有3个0的数,整万数是末尾够4个0的数,整亿数是末尾够8个0的数
4、千位满5向万位进一是因为5000可约等于1万。千万位满5向亿位进一,即是5千万也可约等于一亿。
错6进行题组练习并让学生理解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或用进率相乘法 措施2对于中下生效果很好
第
二
单
元 1.不会区别直线、线段、射线
2顶点两边出头,画直线像线段或射线
3.画角和量角:60°画或量成120°读错位置
画或量的角度偏差2°以上 1.对于直线、线段、射线的概念不清
主要是直线上有两个点的
2. 对于各类角没有形成准确的认知
3.作完图没有考虑所画图形的合理性
4. 没有认真读懂题意。
1.区别概念让学生画出三种不同的线
2.操作演示
3.用锐角、钝角判断画或量的角。
4.量角器的准确使用一定要找到量角器上0的位置用手从0刻度线开始朝大的数的方向走到读数线上。
5.买一种中间点是十字型的量角器。 左右两边的0°一定要会区分
第
三
单
元 1.口算补0,50×80=400
2.没进位、进错位、乱进位 、
3.看错数,口诀错3×9=18,以为是3×6=18
4.简算后漏补0或者多补0 1. 没有认真看题;
2.做题习惯不好,心急且浮躁。
3.基础计算不过关(口诀、加法计算等等)
4.学生容易用对了口诀,却忘加进位或者加错进位。
5.做完题目,得出答案后,判断答案的正确性的意识淡薄
6.不愿意验算 错1. 要求认真看清楚数字想清楚再下笔
错2. 培养认真计算和估计的习惯。把进位数写在草稿纸或用左手表示出来
3.、多练习有关进位加的乘加混合口算。
4.培养验算的习惯
口诀的习惯用法很重要
第
四
单
元 1.概念(特征)不清、错误,互相平行
互相垂直
2.要求画平行线却画了垂线
3.画高不是在两平行线间画
4.画高或画垂线时,没有相交成90° 1.对于平行、垂直、高的概念不清
2.没有认真读懂题意
3.对直角没有确定的概念,缺少一定的空间想象力。 1. 理解高的概念以及高就是垂直线段
2、用手把相交的角比划出来,然后先目测再用三角板的直角部分去量一量
3使学生明白所画的角要和三角板中的直角完全重合才能确定是直角.既三角尺的直角顶点对顶点;直角边对已知的边;另一条直角边的作用是画高或垂线
第
五
单
元 1.口算除法600÷20=3
2.商是一位数除法经常乘错得数或减错数
3.商是两位数除法
一般要算两次,分两步计算,但学生一次写完。例如576÷18=32
学生直接商32,被除数576下面写576
4.算错余数。
5.用商乘除数时只用商去乘除数的个位数而漏乘十位上的数。
6、不理解也不会运用商的变化规律 错1. 没有掌握口算除法的方法
错2.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乘法时没掌握好基础。
3.学生不明白除数是两位的除法,够除的话要一步一步的除,这样容易算,不明白除法竖式的思路,停留在做除法想乘法的思路上。而且可能是做最大能填几的这些题目做得多了些,直接想商了。
4.学生容易用对了口诀,却忘加进位或者加错进位。
5. 不愿意验算 错1. 的策略是让学生明白被除数和除数去掉的0的个数要相同,看少不看多。
错2. 培养估计的习惯和认真计算的习惯在草稿纸上把整个乘法竖式写下来。
错3.让学生把够除的两位数单独写出来然后再写上去 ,或者用手指把被除数中暂时没能用上的数盖上。
错4、复习退位减法的计算
错5在草稿纸写出竖式商乘除数
错6运用题组训练进行强化 不能忽视减法的计算正确率 抓好乘法计算的准确率
第六
单元
单 基本掌握比较好,只是长方形画不端正。 规范使用三角尺和直尺;复习怎么画好长方形。
三、综合联系:
要注意把新知和旧知有效的结合起来既起到复习的作用防止遗忘,也可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思维能力
如在学习乘法时联系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在学习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时可联系三年级所学的计算经过的时间。学习几何知识如线段知识角的大小知识时,也可联系比多比少比大比小等的知识。
以上三个方面其实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在进行归纳总结时可进行横向和纵向的联系,也可征对自己学生的出错情况进行,有侧重点的进行归纳,根据学生的情况分配使用归纳总结的时间。
如有关商的变化规律学生掌握得不好,我专门用半节课时间进行复习并联系积的变化规律一起进行复习。
四、复习计划:
五、复习课时安排:(共12节)
归纳整理用四课时…………4课时
第一课时: 数的读写及有关知识
第二课时: 数的计算
第三课时:空间与图形
第四课时:数量关系与解决问题
查漏补缺:4课时
一课时:商的变化规律及积的变化规律
二课时:画图
三课时: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错例分析总结)
四课时:如何能认真审清题意
综合练习:4课时
商和积的变化规律题组练习:
一、根据规律填空
在一个除法算式里,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6倍,商( )
在一个除法算式里,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6倍,商( )
在一个除法算式里,被除数不变,除数乘6,商( )
在一个除法算式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6倍,商( )
在一个除法算式里,除数不变,被除数除以8,商( )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以19,积( )
一个因数
二、根据规律写得数:
两数相除的商是48,如果补除数扩大3倍,则商是( )
两数相除的商是52,如果除数除以4,则商是( )
两数相乘的积是126,如果其中一个因数扩大4倍,则积是( )。
一个数除以24得32,如果除数改为8,商是( )。
1728÷48=36 1728÷12=( )
三、填<、>或=
280÷20○28÷2 350÷70○210÷70 48×24○48×12
360÷12○360÷8 36×320○360×32 560÷85○560÷2÷85
四、填上合适的数字和运算符号
480÷12=(480○□)÷(12÷6) (272○□)÷(16×15)=272÷16
(870×18)÷(30×18)=( )÷( )
(870×2.6)÷(30×2.6)=( )÷( )
五、运用
1、小明9元买了15支笔,如果用27元可买多少支同样的笔?
2、小亮在做除法时把除数24抄成了4,算出得数是126,那么正确的商是多少?
3、王叔叔在进行计算菜地面积时得数30平方米,后来他把宽扩大了2倍,新菜地的面积是多少?
科 目 数 学
年 级 三年级
教 师 霜、陈、张、丁
8月
2011学年度第 一 学期小学 三年级 第 五 册教学计划
一、班
级
学
生
情
况
分
析 学生已经有一二年级的数学基础,已有一定的计算技巧以及初步的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已经形成一定的数学学习习惯。但是部分学生的习惯不一定立于长远学习的发展,注意力品质不够恒定,自觉学习的习惯有待优化。本期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审题能力;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继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新 课 标第一 网
二、
教
材
分
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二),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数学广角等。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习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习的继续,也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习小数和进一步学习分数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可能性。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激发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xkb1.com
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
教
学
目
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
学
措
施 1、在课堂中改进笔算教学,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在教学量与计量的教学时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精心设计每节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愉快的数学学习体验。在教学中,注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己动手“做数学”、“玩数学”、“用数学”,的气氛中学习数学,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进步。对于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平时要多加关注,注意让好的学生去带动他们、帮助他们,并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共同促进他们进步。对于优生,要尽可能地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学得好,学得精。
五、教学进度表
周 次 起 讫
日 期 单元及
总课时 教 学 内 容 课时
安排 备 注
(备课教师)
第一周 8.28--9.3 始业教育
第二周 9.4--9.10 第一单元
测量
1、毫米的认识
2、分米的认识
3、练习一
4、千米的认识
5、练习二 5
第三周 9.11--9.17 1、吨的认识
2、练习三
3、生活中的数学
4、第一单元测试分析(2) 5
第四周 9.18 --9.24 第二单元
万以内的加减法
1、万以内的加法
2、练习四
3、例二
4、练习五(2) 5
第五周 9.25--10.1 1、减法例1
2、例2、例3
3、练习六
4、加减法的验算
5、例2 4
第六周 10.2 --10.8 国庆节放假
第七周 10.9 --10.15 1、练习七(2)
2、整理和复习
3、练习八
4、复习测试 5
第八周 10.16 --10.22 四边形 1、四边形
2、平等四边形
3、练习九
4、周长
5、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5
第九周 10.23--10.29 1、练习十
2、估计
3、练习十一
4、复习
5、测试 5
第十周 10.30--11.5 有余数的除法
1、有余数的除法
2、例3
3、练习十二
4、例4
5、练习十三
5
第十一周 11.6--11.12 1、复习
2、测试分析
3、秒的认识
4、时间的计算
5、练习十四(2) 5
第十二周 11.13--11.19 1、填一填、说一说
2、测试
3、口算乘法
4、例2
5、练习十五 5
第十三周 11.20--11.26 多位数乘一位数
1、练习十五
2、笔算乘法
3、练习十六
4、例2
5、练习十七 5
第十四周 11.27--12.3 1、例3、4
2、练习十八(2)
3、例5、例6
4、练习十九 5
第十五周 12.4--12.10 1、练习二十
2、整理和复习
3、练习二十一
4、复习
5、测试
新课标第一网
5
第十六周 12.11--12.17 分数的初步认识
可能性
数学广角
1、分数的初步认识
2、比一比
3、几分之几
4、练习二十二
5、机动
第十七周 12.18--12.24 1、分数的简单计算
2、练习二十三
3、测试
4、可能性(2) 5
第十八周 12.25--12.31 1、练习二十四(2)
2、数学广角(2)
3、练习二十五
4、掷一掷 5
第十九周 1.1--1.7 复习1、总复习
5
第二十周 1.8--1.14 考试 5
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共有学生72人,其中男生38人,女生34人,优秀生20人,约占全班总人数的28%,待优生8人,约占全班总人数11%。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环境良好。只有少数学生家庭文化环境较差,父母只重视经济收入,对孩子放纵,不关心孩子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其接受能力,对其提出不同要求。
二、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此外,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课例由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后有要求认识和要求学会的字,还有课后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既将前后的课文连接起来,又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在部分课文的练习题后,还安排有“资料袋”。第一单元和第五单元各安排一次综合性学习,分别是“我们的课余生活”“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中华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科学的思想方法、献出我们的爱。每个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排在横条里,要求会写的字排在方格里,这些字一般安排在精读课文后。此外,教材在语文园地一、四、五、七还归类安排了一些要求认识的字。
每个语文园地由五个栏目组成。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八个语文园地中交叉安排两次。
全册教材的注音有以下几种情况:导语、课后练习、资料袋和语文园地里的不认识的字,只在全册书第一次出现时注音,后面出现均不注音;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里的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直到这个字要求学生认识为止。课文中的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学习伙伴的话和文章作者的姓名一律不注音。有些字在具体的语境中读音要发生变化,课文标注的是变调音或轻声。
三、教学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习革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000个字,会写13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练习复述课文。
10.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11、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
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3.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四、教学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教学。
2、加强词句的训练。
3、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4、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
5、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6、培养习作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
五、优、差生辅导:
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在课堂教学或者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做到让优生吃大饱,让差生吃的好。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六、教学进度:
周次 单元 周次 单元
1 一上 11 五上
2 一下 12 五下
3 二上 13 六上
4 二下 14 六下
5 三上 15 七上
6 三下 16 七下
7 四上 17 八上
8 四下 18 八下
9 期中复习 19 选读课文
10 期中考试 20 复习考试
[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活动等等。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位置的确认,计算的算理,时间的计算是本册教材的教学难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探索并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面积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教材向学生介绍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看这两种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通过学习习近平均数的含义和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个单元,专门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新课 标第一 网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学生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学生在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了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兴趣,大部分学生乐于参与学习活动。特别是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们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情况。因此对这些学生,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地保持,并逐步引导到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改变教学思想。
具有新观念、新思想、新体验。改变原有的老师讲、学生学的思想观念,实施互动学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生网合作等),自主探究,老师给营造一个宽松、合谐,充满爱、民主、喜悦的学习氛围。由学生自主合作去探究、研讨,老师作好参谋,当好后勤,作学生的服务员。新课 标第一 网
2、面向全体、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1)加强基础训练,在计算方面,重点是要加强口算训练,。在应用题方面,要重视一步计算应用题的练习。在练习中必须重视应用题结构的训练,如根据条件补充问题、根据问题补充条件等,这种题目要经常训练,它对于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2)实施分层教学,弹性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的接受能力,采取不同的方法,布置不同的作业,注意因材施教,力求“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即下要保义务教育的共同要求,上要引导兴趣浓厚,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发展。把共同要求和发展个性结合起来。
(3)重视学生的课时目标过关和单元素质过关,作业严把关,加强信息交流,及时反馈,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3、结合多媒体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计算机对文字、图象、声音、动画等信息进行处理,形成声、像、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视、听、触、想等多种方式的形象教学; 改革课堂问答方式,实施参与性教学。
五、教学进度:
一、位置与方向(7课时)
位置………………………4课时左右
方向…………………3课时左右
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3课时)
口算除法………………………………3课时左右
笔算除法………………………………8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2课时左右
三、统计(6课时)
四、年、月、日(5课时)
五、两位数乘两位数(9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笔算乘法…………………5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六、面积(7课时)
七、小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解决问题(4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
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例如,用两位数除多位数,每求一位商的步骤与用一位数除的步骤基本相同;又如,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学习小数乘法的必要基础。
从本册开始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这是这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探索并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面积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教材向学生介绍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看这两种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通过学平均数的含义和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个单元,专门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措施
1、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3、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班级情况分析:
三(2)班学生共有34人,男生18人,女生16人。三(3)班学生共有34人,男生18人,女生16人。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了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兴趣,大部分学生乐于参与学习活动。特别是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们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情况。因此对这些学生,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地保持,并逐步引导到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
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第六册教学进度表(2005.1)
日期 内容 例题 课时
一
2.28
3.4 位置与方向
认识东、南、西、北(含地图上的) 例1、例2 1
简单路线图(四个方向) 例3 1
练习1
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例4、例5 1
练习二 1
二
3.7
3.11 机动 1
单元练习1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口算除法 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商是整数) 例1 1
除法的估算 例2 1
练习三 1
三
3.14
3.18
笔算除法
一位数除两位数(被除数各位上的数都能被整除 例1 1
一位数除两位数(被除数十位有余) 例2 1
练习四 1
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
除法估算 例3 1
练习五 1
四
3.21
3.25 除法的验算 例4 1
练习六 1
有关0的除法及商的中间或末尾有0(1) 例5、例6 1
练习七 1
商的中间或末尾有0(2) 例7 1
五
3.28
4.1 练习八 1
整理与复习1
练习九 1
单元练习1
机动 1
六
4.4
4.8 统计
简单的数据分析 例1、例2 1
练习十 1
平均数 例1、例2 1
练习十一 1
机动 1
七
4.11
4.15 年、月、日
年、月、日的认识 例1、例2 1
练习十二 1
24时记时法 1
练习十三 1
制作年历 1
八
4.18
4.22 机动 1
两位数乘两位数
口算乘法 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例1 1
估算 例2 1
练习十四 1
笔算乘法 不进位的乘法 例1 1
九
4.25
4.29 练习十五 1
进位乘法 例2 1
练习十六 1
整理与复习(练习十七) 1
机动 1
十
5.9
5.13 面积
面积和面积单位 1
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 例1 1
练习十八 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例2、例3 1
练习十九 1
十一
5.16
5.20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例4 1
公顷、平方千米 1
练习二十 1
单元练习1
机动 1
十二
5.23
5.27 小数的初步认识
认识小数 例1 1
小数大小的比较 例2 1
练习二十一 1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例3、例4 1
练习二十二 1
十三
5.30
6.3 机动 1
解决问题
乘法两步计算的问题 例1 1
除法两步计算的问题 例2 1
练习二十三 1
设计校园 1
十四
6.6
6.10 机动
数学广角
简单的集合问题 例1 1
简单的等量代换问题 例2 1
练习二十四 1
机动 1
第三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教学内容:第三单元:四边形
二、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周长的概念,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长度的估计等。在编排上的特点是:
1.从日常生活中引入几何概念,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几何知识。
2.利用活动巩固对几何概念的认识。
3.周长的概念更强调从一般性的角度引入,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三、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会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平行四边形。
2.使学生了解周长的概念,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3.通过对长度和周长的估计,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
四、单元教学重、难点:
1、认识四边形的特征,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2、通过对长度和周长的估计,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
五、单元课时安排:约6课时
课时一
一、教学内容: 四边形的认识
二、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认识四边形,了解四边形的特点,并能根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四边形进行分类。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精神。
3、通过主题图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思想教育。
三、教学重点
找出四边形的特点。
四、教学难点
根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四边形进行分类。
五、教学方法:
讲解法、练习法
六、板书设计
画一个随意四边形 一个平行四边形
下面各写出他们的特性
课时二、三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2、通过学生手动、脑想、眼看,使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中积累感性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三、教学重点
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四、教学难点
让学生动手画、剪平行四边形。
五、教学反思
六、教学方法
谈话-讨论法、演示法
七、板书设计
动手操作
课时四、五 周 长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第41页上的例1。
二、教学要求:
1、通过活动使学生理解、掌握周长的概念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概括能力。
3、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三、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理解掌握周长的概念
四、教学方法:
演示-实践法、练习法
五、板书设计:
折几个任意的图形 在黑板展开两周长 比较出周长的求法
课时六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42页-43页例2、例3以及第44页练习十的第1、2题。
二、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概念,通过探究理解、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并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概括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四、教学方法:
练习法、引导发现法
五、板书设计:
长方形 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 各求周长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测量)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单位的换算,在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更重要的是要建立长度观念、质量观念。一些比较大的单位(千米、吨),由于学生很难用量一量、掂一掂的方式去感受,主要是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学生认识。主要特点有:
1.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长度单位,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
2.重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二、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2、千米和质量单位吨,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和1吨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学会单位名称间的换算。
3.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技能,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1、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以及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和质量的意识。
四、单元课时安排:7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认识长度单位 -- 毫米
二、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
四、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
五、教学方法
演示--实验法、练习法
六、板书设计
毫米 类似物体 比较
操作 彼此的特征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 米 的 认 识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
2、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3、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重点:
认识分米,建立1 分米的长度概念
四、教学难点
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五、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法、讲解法
六、板书设计
一分米=10毫米 一分米在现实生活中有多长?
第三课时
一、教学内容:千 米 的 认 识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
三、教学准备:
要求学生到路边观察路标,教师制作一块路标。
四、教学重点:
千米有多长的现实概念
五、教学难点:
千米及其他长度单位的换算
六、板书设计
千米=1000米
第四课时
一、教学内容:千 米 的 认 识
二、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千米,加深理解1千米的长度概念。
2、培养学生操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体验1千米有多远、
四、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法、演示-实验法
五、板书设计
到教室以外感受千米的长度
第五课时
一、教学内容: 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长度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
2、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方法
四、教学方法:
练习法、讲解法
五、板书设计: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第六课时
一、教学内容:吨 的 认 识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重量概念。
2、学会换算质量单位。
3、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存在这些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点:认识重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重量概念。
四、教学难点
学会估计生活中的物体的质量
五、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法、讲解法
六、板书设计:
一吨 一头牛的质量 一头猪的质量
一个学生的体重 老师的体重
第七课时
一、教学内容:生活中的数学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牢记单位之间的进率。
2、能联系生活,理解生活中处处存在这些数学知识。
4、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能联系生活,说出生活中的数学。
四、教学方法:
练习法、演示-实验法
五、板书设计
生活中常见的实物 比较他们的特性
引出长度以及重量单位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学生整体学习兴趣浓厚,在课堂上积极性高,表现欲强。大部分学生学习较为主动,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整体较为浮躁,特别是在计算方面,粗心现象普遍存在,经常出现抄错数,写错符号,忘记进位等情况。班里还有4名学生对于独立解决两步应用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导致,另外还有少部分学生学习状态不稳定,还需要老师和家长做好思想引导工作,力争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之上成绩有一定幅度的提高。
二、指导思想
1、明确复习课的目的。复习课是为了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所学过的知识,使遗忘的内容得以重现,薄弱环节得以巩固,涵盖着全部教学内容。
2、复习课过程要尊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爱、进步与成功,会让他们更有复习的动力。卡耐基说过:“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
3、复习课要内容新颖、形式多样。拓宽学生参与的渠道,调动学生复习的主动性,激发他们复习的兴趣。
4、复习课的主动权要交给学生。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更要密切,探究程度更要深沉。
三、复习内容
1、除法。2、年、月、日。3、平移和旋转。4、乘法。5、观察物体。6、千米和吨。7、轴对称图形。8、认识分数。9、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10、统计。11、认识小数。12、整理和复习。
四、复习目标
1、复习本学期所认识的数与量的基础知识,简单的分数、小数等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
2、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在速度和正确率两方面都能达到基本要求,使计算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3、复习观察物体、平移和旋转、轴对称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等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4、复习统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
5、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提高数学思考的能力。
6、让学生经历回顾和整理知识,激发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总结与反思的态度和习惯。
五、主要内容学习状况
1、数与代数:口算乘除法,笔算乘除法以及估算学得都很好,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不太熟练,年月日、千米的认识和吨的认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加强连续两次平均分的实际问题训练,用小数加、减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进行求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的练习,从实际中了解千米与吨的知识。
2、空间与图形:对生活中常见的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已初步形成了概念,物体的三视图学得也较好,但面积的单位、计算却还有一些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多练习一些平移图形的训练,进行与计算面积有关的实际问题训练。
3、统计: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学得较好,但求平均数的方法却存在着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针对学生求平均数时只求出总数而不再去求平均数的现象多进行练习,并让学生懂得什么才是平均数,从而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六、采取措施新 课 标第一 网
1、 正视自己在教学中的问题,在期末复习中尽最大地努力弥补。
2、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尤其审题习惯),学习方法的指导。
3、老师要准确了解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使复习有针对性、实效性。
4、课上注重知识的整理,基本概念理解到位,比较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5、注重对知识的整合,一题多用。如:一些图形中面积的计算。
6、关注后进生,加强对他们的辅导。
七、复习方法
1、整理归纳法
复习阶段重在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梳理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为发展能力做好知识方面的储备。
2、讨论明辩法
进入复习阶段,学生对有的知识可能有“似曾相识”之感,却并不十分清晰知识的来龙去脉。这时,采取讨论法以进一步明晰疑难问题。可以在理论层面进行讨论,也可以举例子深入浅出地分析道理。不论采取什么方法,都十分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力求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真实地展现自己的缺漏,以助矫正。
3、变题比较法xkb 1.c om
复习阶段,学生会接触各式各类的习题。为了让学生精练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帮助学生透彻理解知识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水平,设计了一题多变的练习。这样,学生可以自觉地对变式题型进行比较,找出异同,深入理解。
4、查漏补缺法
以上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各有针对性,但也难以面面俱到。当从学生的练习中发现缺漏之处,就独立设计相关的典型题目,让学生练习,这样有利于强化一些疑难知识。
八、课时安排(10课时)
教材体系 单元内容 课 时 安 排
数与代数 1、除法
4、乘法 乘除法口算、笔算与乘法估算
用乘除法解决的实际问题
2、年、月、日
6、千米和吨。 年、月、日与千米和吨
8、认识分数
11、认识小数 认识分数
认识小数
空间与图形 5、观察物体
3、平移和旋转 观察物体、平移和旋转。
7、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
9、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综合练习
统 计 10、统计 求平均数
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 www.xkb1.com
一、教学背景:
为了加强课堂教学,完善教学常规,能够保证教学的顺利开展,完成初中最后一学期的数学教学,使之高效完成学科教学任务制定了本教学计划。
二、学情分析:
这学期我所带的班级仍是81和85,85班是普通班,基础知识水平较差,从期末考试的成绩来看,及格人数占20%;81班的总体水平比85班较好,但是从本次的考试成绩来看,成绩较为一般。及格人数只占到60%。这与我之前的计划相差还有一截儿。85班差生较多,期末成绩单位数的就有4人,针对这些情况,分析他们的知识漏洞及缺陷,及时进行查漏补缺,特别是多关心、鼓励他们,让这些基础过差的学生能努力掌握一部分简单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建立一支有进取心、能力较强的学习队伍,让全体同学都能树立明确的数学学习目的,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
三、新课标要求:
初三数学是按照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来实施的,其目的是通过数学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通过初三数学的教学,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 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1、指南针
2.年历卡
3.24时计时法的钟面模型
4.面积单位卡片
5.简易天平
课时安排:
一、位置与方向(5课时)除法 …………………………………3课时左右
二、笔算除法 ……………………………………9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统计(4课时)
1.简单的数据分析 ……………………………2课时左右
2.平均数 ………………………………………2课时左右
四、年、月、日(5课时)
制作年历………………………………………………1课时
五、两位数乘两位数(8课时)
1.口算乘法 ……………………………………3课时左右
2.笔算乘法 ……………………………………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六、面积(7课时)
七、小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解决问题(4课时)
设计校园………………………………………………1课时
九、数学广角(2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篇三
指导思想:
力求从《课标》出发,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从而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注重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教学内容及目标:
1、位置与方向
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2、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会口算一位数除法。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及简单的除法应用题。
3、统计
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4、年、月、日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5、两位数乘两位数
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6、面积
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7、小数的初步认识
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8、解决问题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数学广角
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1、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2、两位数乘两位数。
3、面积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
【难点】1、培养学生根据不同情况能准确估算的能力。
2、年、月、日时间观念的建立,求经过实践的不同方法。
3、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要措施:1、改善教学思想,求新求变。
2、注重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3、注重教学的开放性。
4、面向全体学生,培优转差。
5、善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一指导思想
教材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吸收了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致力于改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在课堂中推进素质教育,力求体现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目的是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运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应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事实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如下内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内容的呈现体现了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注重层次性和思考性。注重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形成综合实践活动的多样化和专题化。内容的呈现方式灵活多样,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情感。
三教学目标
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元、角、分与小数。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具体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感受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会进行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第三单元乘法。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第五单元认识分数。能结合具体情境指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感受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分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空间与图形:
第二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第四单元面积。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面积单位的换算;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统计与概率:
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学平均数的必要性。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安排了森林旅游、旅游中的数学、和体育中的数学三个较大的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获得并积累更多的数学活动的初步经验,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四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计23人,男生13人,女生10人。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基础比较扎实,但个别同学存在学习态度及方法问题,有待指导与提高。另外,需加强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五教学措施
一重视创设生动的数学学习情境;
二重视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三积极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四重视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复习,积累与运用;
六明确要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一、教材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教学工作目标
1、会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乘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初步知道分数是平均分的含义,会读、写分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些分数的加减法。
4、认识时、分、秒三个时间名词,能够很准确的说出三者之间的进制关系及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
5、认识周长的含义,会计算四边形的周长,提醒学生注意漏写周长的单位名称。
6、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每小时是多少分钟、每分钟是多少秒组成的;并学会准确认识时间。
7、了解不同形式的可能性,知道哪些事情发生是一定的、可能的还是不可能的,进一步体会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按时、按质完成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工作
1、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扎扎实实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挥集体教研的作用。
3、认真研究、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认真备课、上课,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4、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奥数辅导,使它们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2)重点抓好学困生的辅导工作,建立学困生成长档案。
5、定期进行测试,及时反馈总结。
四、主要策略
1、实行以点带面来全面提高,使学生观念进行转变。
2、充分发挥优生的表率作用来影响差生,改变后进生,在学生中形成“赶、帮、超”的浓厚学习氛围。
3、对后进生进行多鼓励、少批评、多谈心,进行心理沟通,提高他们的自我判断与控制能力。
4、采用激励机制,多给点后进生表现的机会,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克服自卑的心理。
5、平时多与家长联系,共同来解决后进生各方面存在的问题。
6、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面对面辅导,讲解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