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是不是经常追着老师要知识点?知识点是传递信息的基本单位,知识点对提高学习导航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帮助大家掌握重要知识点,这次为您整理了《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学设计(优秀7篇),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教学目标:
1、知道与正比例函数的意义。
2、能写出实际问题中正比例关系与关系的解析式。
3、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抽象性和广泛的应用性。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对于与正比例函数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根据具体条件求与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教学方法:结构教学法、以学生“再创造”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1、复习旧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函数的相关知识,(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本章结构并让学生说出前三节的内容)
2、引入新课
就象以前我们学习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内容时一样,我们在学习了函数这个概念以后,要学习一些具体的函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
顾名思义,谁能根据这个名字,类比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能举出一些的例子?(学生完全具备这种类比的能力,所以要快、不要耽误太多时间叫几个同学回答就可以了。教师将学生的正确的例子写在黑板上)
这些函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呢?(注意根据学生情况适当引导,看能否归纳出一般结果。)不难看出函数都是用自变量的一次式表示的,可以写成
( )
的形式。
一般地,如果
( 是常数, )(括号内用红字强调)
那么y叫做x的。
特别地,当b=0时, 就成为
( 是常数, )
3、例题讲解
例1、某油管因地震破裂,导致每分钟漏出原油30公升
(1)如果x 分钟共漏出y 公升,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破裂3.5小時后,共漏出原油多少公升
分析:y与x成正比例
解:(1)
(2) (升)
第 1 2 页
课题 一次函数的应用
教学内容:
知识与技能:巩固所学的一次函数的定义、图象和性质。能够用一次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掌握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继续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本节课的重点。
难点:根据解析式中待定字母的取值研究函数图象在坐标系中的位置,要进行讨论,要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是本节课的难点。
方法:探索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是一次函数?确定一个一次函数需要几个因素?是哪几个?
y=kx+b(k≠0)叫做关于x的一次函数,其中k和b为常数。这样在一次函数中,只要确定了k和b的值,那么这个一次函数也就随之确定了。可以说k和b是确定一次函数的两个因素。
提这个问题是为使用待定系数法确定k和b的值做准备。
2.已知一次函数y=2x+1,x取何值时,函数值y=3?
令y=3,代入解析式,得3=2x+1,解得x=1.
3.从“形”的角度说“直线y=3x+4经过点(-1,1)”,把它改为从“数”的角度来叙述。
提这个问题的意义在于使同学们搞清“点在图象上”与“坐标满足解析式”是从“形”与“数”两个不同角度叙述的同一内容,是“数”与“形”的相互转化,是数形结合思想的体现。
二、例题讲解
例1已知ab两地相距90千米。某人骑自行车由a地去b地,他平均时速为15千米。
(1)求骑车人与终点b之间的距离y(千米)与出发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
(2)画出函数图象:
分析:在这个问题中有两个已知量。一个是两地之间的距离90千米,一个是骑车人的速度。而骑车人与终点的距离y及出发时间x则都是未知量。我们能否找到这两个已知量与两个未知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呢?找到后还要把它写成函数的形式,即把y写在等号的左边,其他的量则写到等号的右边。
解: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90-15x.
分析:写到这里是否就写完了呢?还没有。我们知道一次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而这个问题是实际问题,时间、距离都不会取负值,因此,有一个x的取值范围问题,请同学们想,x应在什么范围内取值?
得出x的取值范围是 0≤x≤6
然后取点画函数的图象。
取x=0,得y=90,
取x=6,得y=0.
画点a(0,90),b(6,0),然后连线段ab即为所求。
说明:由于函数图象是函数关系的反映,因此所画函数图象要与自变量取值范围相一致。本例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0≤x≤6,因此它的图象只是直线y=90-15x上的一条线段。
例2为了保护学生视力,课桌椅的高度都是按一定的关系配套设计的。研究表明:假设课桌的高度为ycm,椅子的高度(不含靠背)为xcm,则y应是x的一次函数。下表列出两套符合条件的课桌椅的高度:
第一套
第二套
椅子的高度x(cm)
40
37
桌子的高度y(cm)
75
70.2
(1) 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 现有一把高42cm 的椅子和一张高为78.2cm 的课桌,它们是否配套?通过计算说明。
例3某地长途汽车客运公司规定旅客可以随身携带一定质量的行李,若超过规定,则需要购买行李票,行李票费用y(元)是行李质量x(kg)的一次函数,其图象如图所示。
(1)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
(2)旅客最多可以携带多少免费行李。
分析:(1)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可以求出两个交点的坐标,进而可以列方程组,求出k、b的值,得出函数解析式。 (2)根据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求出旅客可以携带免费行李质量。
例4如图温度计上表示了摄氏温度与华氏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
(1) 能否用函数解析式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
(2) 若今天的气温是摄氏20度,那么华氏是多少度?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讲了三个例题,重点是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画一次函数的图象以及数形结合的思想。
待定系数法的主要步骤是:
1.把某些未知的系数用字母表示;
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含有待定字母的方程或方程组。一般有几个待定字母应列几个方程;
3.解方程或方程组求出待定字母的值,使问题得解。
函数的解析式与它的图象是对应的,解析式的特点会影响到图象的位置,这种“数”与“形”的对应关系应该在函数的学习中逐渐加深理解。
四、布置作业
1.画出下列一次函数的图象:
2.已知一个一次函数,当x=-4时,y=9,当x=6时,y=3.求x=1时y的值。
3.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3,2)和(-3,0)两点,求这个一次函数解析式并画出在-1≤x≤3内的函数图象。
4.某工人生产一种零件,完成定额,每天收入28元,若超额生产一个零件则增加收入1.5元
(1) 写出该工人一天收入y(元)和超额生产零件x(个)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 某日该工人超额生产了12个零件,这天他的实际收入是多少?
5. 全国每年都有大量的土地被沙漠吞没,改造沙漠保护土地资源已经成为一项十分重要和急迫的任务。某地区现在有土地面积100万km2,沙漠面积200万km2,土地沙漠化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i)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那么到第5年底?该地区的沙漠面积将新增加多少万km2?
(ii)如果该地区沙漠面积继续按此形式发展那么从现在开始几年底后,该地区将丧失土地资源?
(iii)如果从现在开始采取植树造林措施,每年改造沙漠4万km2那么几年底该地区的沙漠面积能减少到176万km2?
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是y=kx+b (k≠b k、b是常数),其中是x自变量,y是因变量,读作y是x的一次函数,当x取一个值时,y有且只有一个值与x对应,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值与x对应,那么这个函数就不是一次函数。
一次函数表达式求解:
一次函数也叫做线性函数,一般在x,y坐标轴中用一条直线来表示,当一次函数中的一个变量的值确定的情况下,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答出另一个变量的值。
一次函数的表达方式一般都为y=kx+b的函数,叫做y是x的一次函数,当常数项为零时的一次函数,可表示为y=kx(k≠0),这时的常数k也叫比例系数。常用来表示一次函数的方法有解析法,图像法和列表法。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一般分为点斜式,两点式,截距式。
解答一次函数的作法最简单的就是列表法,取一个满足一次函数表达式的两个点的坐标,来确定另一个未知数的值。还有一个描点法。一般取两个点,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道理,也可叫“两点法”。通常情况下y=kx+b(k≠0)的图象过(0,b)和(-b/k,0)两点即可画出。
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之间的关系:
一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是初中数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中考的必考知识点,新课程标准把三部分的关系提到了十分明朗化的程度。因此,应该重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知识点进行辨析。
任何一个一元一次方程都可以转化成ax+b=0(a,b为常数,a≠0)的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转化为:当某个一次函数的值为0时,求相应的自变量的值(从数的角度);从图像上来看,就相当于已知直线y=ax+b,确定它与x轴的交点横坐标的值(从形的角度)。
利用函数图像解方程:-2x+2=0,可以转化为求一次函数y=-2x+2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而y=-2x+2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为1,所以方程-2x+2=0的解为x=1。
注意:解一元一次方程ax+b=0(a≠0)与求函数y=ax+b(a≠0)的图像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是同一个问题。不同的是前者从数的角度来解决问题,后者从形的角度来解决问题。
每个二元一次方程组都对应两个一次函数,从数的角度来看,解方程组相当于考虑自变量为何值时两个函数的值相等,以及这个函数是何值;从形的角度来看,解方程组相当于确定两条直线交点的坐标,从而使方程组得出答案。
一、读一读
学习目标:
1、熟练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
2、会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公理)证明“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定理),并能应用这些结论。
二、试一试
自学指导:平行线判定公理: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自学教材P229-231,学完后合上课本完成下列各题:
(1)已知:如右图所示,∠1和∠2是直线a,b被直线c截出的同旁内角,且∠1和∠2互补。利用平行线判定公理证明a∥b
由此得,平行线判定定理1: ;
(2)已知:如右图所示,∠1和∠2是直线a,b被直线c截出的内错角,且∠1=∠2利用平行线判定公理或上述已证明的判定定理证明a∥b
由此得,平行线判定定理2: .
三、练一练
1、在教材上完成P231随堂练习1;P232知识技能1;P233问题解决
2、已知:如右图所示,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且∠1+∠2=180°
求证:a∥b 你有几种证明方法?请选择其中两种方法来证明
四、记一记:
证明命题的一般步骤:
(1)根据题意画出图形(若已给出图形,则可省略)
(2)根据题设和结论,结合图形,写出已知和求证;
(3)经过分析,找出已知退出求证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
(4)检查证明过程是否正确完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应用所学的函数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会建构函数“模型”、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一次函数的应用问题,发展抽象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变量与对应的,形成良好的函数观点,体会一次函数的应用价值、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一次函数的应用、
2、难点:一次函数的应用、
3、关键:从数形结合分析思路入手,提升应用思维、
教学方法
采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逐步地熟悉一次函数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范例点击,应用所学
例5小芳以米/分的速度起跑后,先匀加速跑5分,每分提高速度20米/分,又匀速跑10分,试写出这段时间里她的跑步速度y(单位:米/分)随跑步时间x(单位:分)变化的函数关系式,并画出函数图象、
y=
例6A城有肥料吨,B城有肥料300吨,现要把这些肥料全部运往C、D两乡、从A城往C、D两乡运肥料的费用分别为每吨20元和25元;从B城往C、D两乡运肥料的费用分别为每吨15元和24元,现C乡需要肥料240吨,D乡需要肥料260吨,怎样调运总运费最少?
解:设总运费为y元,A城往运C乡的肥料量为x吨,则运往D乡的肥料量为(-x)吨、B城运往C、D乡的肥料量分别为(240-x)吨与(60+x)吨、y与x的关系式为:y=20x+25(-x)+15(240-x)+24(60+x),即y=4x+10040(0≤x≤)、
由图象可看出:当x=0时,y有最小值10040,因此,从A城运往C乡0吨,运往D乡吨;从B城运往C乡240吨,运往D乡60吨,此时总运费最少,总运费最小值为10040元、
拓展:若A城有肥料300吨,B城有肥料吨,其他条件不变,又应怎样调运?
二、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课本P119练习、
三、课堂,发展潜能
由学生自我本节课的表现、
四、布置作业,专题突破
课本P120习题14、2第9,10,11题、
板书设计
14.2.2一次函数(4)
1、一次函数的应用例:
练习:
【目的要求】1、使学生初步理解与正比例函数的概念。2、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与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是函数? &nbs(☆)p; 2、函数有哪几种表示方法?3、举出几个函数的例子。二、新课讲解:可以选用提问时学生举出的例子,也可以直接采用教科书中的四个函数的例子。然后让学生观察这些例子(实际上均是的解析式),y=x,s=3t等。观察时,可以按下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这些式子表示的是什么关系?(在学生明确这些式子表示函数关系后,可指出,这是函数。) (2)这些函数中的自变量是什么?函数是什么?(在学生分清后,可指出,式子中等号左边的y与s是函数,等号右边是一个代数式,其中的字母x与t是自变量。) (3)在这些函数式中,表示函数的自变量的式子,分别是关于自变量的什么式呢?(这题牵扯到有关整式的基本概念,表示函数的自变量的式子也就是等号右边的式子,都是关于自变量的一次式。) (4)x的一次式的一般形式是什么?(结合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知识,可以知道,x的一次式是kx+b(k≠0)的形式。) 由以上的层层设问,最后给出的定义。 一般地,如果y=kx+b(k,b是常数,k≠0)那么,y叫做x的。 对这个定义,要注意: (1)x是变量,k,b是常数; (2)k≠0 (当k=0时,式子变形成y=b的形式。b是x的0次式,y=b叫做常数函数,这点,不一定向学生讲述。) 由出发,当常数b=0时,kx+b(k≠0)就成为:y=kx(k是常数,k≠0)我们把这样的函数叫正比例函数。 在讲述正比例函数时,首先,要注意适当复习小学学过的正比例关系,小学数学是这样陈述的: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写成式子是 (一定) 需指出,小学因为没有学过负数,实际的例子都是k>0的例子,对于正比例函数,k也为负数。 其次,要注意引导学生找出与正比例函数之间的关系:正比例函数是特殊的。三、课堂练习: 课本后练习第1题。四、答疑(老师在下面巡视,学生提问题)五、小结1) 什么是?它的解析式是什么?2) 正比例函数呢?六、课后作业 课本后习题1、2两题
一、学生起点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在七年级学习了“变量之间的关系”,对利用图象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已有所认识,并能从图象中获取相关的信息,对函数与图象的联系还比较陌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重点突破函数与图象的对应关系。
二、教学任务分析
《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第六章《一次函数》的第三节。本节内容安排了2个课时,第1课时是让学生了解函数与对象的对应关系和作函数图象的步骤和方法,明确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能熟练地作出一次函数的图象。第2课时是通过对一次函数图象的比较与归类,探索一次函数及其图象的简单性质。本课时是第一课时,教材注重学生在探索过程的体验,注重对函数与图象对应关系的认识。
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了解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能熟练作出一次函数的图象。
2.经历函数图象的作图过程,初步了解作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列表、描点、连线。
3.已知函数的代数表达式作函数的图象,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和能力。
4.理解一次函数的代数表达式与图象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教学重点是:
初步了解作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列表、描点、连线。
教学难点是:
理解一次函数的代数表达式与图象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三、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第二环节:画一次函数的图象;
第三环节:动手操作,深化探索;
第四环节: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第五环节:课时小结;
第六环节:拓展探究;
第七环节:作业布置。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内容:
一天,小明以80米/分的速度去上学,请问小明离家的距离S(米)与小明出发的时间t(分)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怎样的?它是一次函数吗?它是正比例函数吗? S=80t(t≥0)下面的图象能表示上面问题中的S与t的关系吗?
我们说,上面的图象是函数S=80t(t≥0)的图象,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一次函数的图象的特殊情况正比例函数的图象。
目的:通过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在写函数关系式和认识图象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函数与图象的联系,激发其学习的欲望。
效果:学生通过对上述情景的分析,初步感受到函数与图象的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第二环节:画正比例函数的图象
内容:首先我们来学习什么是函数的图象?
把一个函数的自变量x与对应的因变量y的值分别作为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在直角坐标系内描出它的对应点,所有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叫做该函数的图象(graph).
例1请作出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
第三环节:动手操作,深化探索
内容:做一做
(1)作出正比例函数y= 3x的图象。
(2)在所作的图象上取几个点,找出它们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并验证它们是否都满足关系y= 3x.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下面的问题,把得出的结论写出来。
(1)满足关系式y= 3x的x,y所对应的点(x,y)都在正比例函数y= 3x的图象上吗?
(2)正比例函数y= 3x的图象上的点(x,y)都满足关系式y= 3x吗?
(3)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有什么特点?
明晰
由上面的讨论我们知道:正比例函数的代数表达式与图象是一一对应的`,即满足正比例函数的代数表达式的x,y所对应的点(x,y)都在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上的点(x,y)都满足正比例函数的代数表达式。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是一条直线,以后可以称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为直线y=kx.
议一议
既然我们得出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是一条直线。那么在画正比例函数图象时有没有什么简单的方法呢?
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所以画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时可以只描出两个点就可以了。因为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一条过原点(0,0)的直线,所以只需再确定一个点就可以了,通常过(0,0),(1,k)作直线。
4.3一次函数的图象:同步测试
14若直线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则k.b的取值范围是( ).
A.k>0,b>0 B.k>0,b<0
C.k<0,b>0 D. k<0,b<0
2.已知一次函数y=3-2x
(1)求图像与两条坐标轴的交点坐标,并在下面的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它的图像;
(2)从图像看,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还是随x的增大而减小?
(3)x取何值时,y>0?
3.已知一次函数y=-2x+4
(1)画出函数的图象。
(2)求图象与x轴、y轴的交点A、B的坐标。
(3)求A、B两点间的距离。
(4)求△AOB的面积。
(5)利用图象求当x为何值时,y≥0.
《函数的图象》课后练习
1.一根弹簧原长12cm,它所挂物体的质量不超过10kg,并且每挂重物1kg就伸长1.5cm,挂重物后弹簧长度y(cm)与挂重物x(kg)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A.y=1.5(x+12)(0≤x≤10)
B.y= 1.5x+12(0≤x≤10)
C.y=1.5x+10(x≥0)
D.y=1.5(x-12)(0≤x≤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