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测试卷人教版)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13篇七年级历史《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七年级历史《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

七年级历史《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要求学生掌握西晋短期统一;西晋的起止年代、西晋短命的原因;“五胡”内迁;人口大迁徙。掌握东晋的偏安;南朝的政治;江南地区的开发

能力方面: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对西晋统治阶级的腐朽统治生活、西晋统治者对内迁的少数民族采取的民族压迫政策导致他们的反抗等因素的归纳,对“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的王朝”的原因加以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史实的能力。通过对人口迁徙的原因、结果的分析: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人口大迁徙的高潮的是社会动荡所造成的,其结果却是客观上推动迁徙地区的经济开发和社会进步,使学生明白其中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学,使学生了解东晋、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特点,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南朝的经济为什么能够发展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事物的能力。

思想方面:西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时期,各族人民的进一步交往,促使少数民族迅速发展,共同进步。了解民族矛盾(民族斗争)与阶级矛盾(阶级斗争)在历史上交缠错综的表现,使学生明白中华民族是在历史上逐渐形成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汉族和其他各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由此建立正确的民族观,特别是民族平等的观念和情感。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北南双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开发的结果;劳动人民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

二、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江南经济开发的主要表现

教学难点:各族内迁与人口大迁徙、江南经济开发的主要原因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述法为主,结合阅读、讨论等方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提问:三国鼎立中的三个国家是何时由谁建立的,都城在哪里?学生回答出正确答案后,再进一步提问:那么三国鼎立中,你认为哪一个国家最有可能统一全国?为什么?估计学生会回说:魏国。因为曹魏的发展超过吴和蜀,实力最强。教师进一步引导,在三国的角逐竞争,魏、蜀、吴三国谁都没有能够统一,那么,历史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一、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

1、西晋的兴亡

曹丕建魏,得到多谋略善权变的大将司马懿的支持,曹丕死后,司马懿装病麻痹曹姓权贵,突然发动政变,控制了魏国军政大权,到了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的时候,篡权的野心暴露出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总结出司马氏统一的三个步骤:①是公元263年魏灭蜀;②是公元265年司马炎废魏帝建西晋;③是公元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

2、各族内迁与西晋灭亡

各族内迁 匈奴 鲜卑 羯 氐 羌

“五胡”

西晋统治者对内迁各族实行的政策

内迁各少数民族,同汉族杂居相处,在长期的接触中,互相学习,逐渐融合,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这是历史的进步。并借此树立学生正确的民族观。

3、西晋的灭亡

西晋统治者对内迁少数民族采取的奴役和剥削的政策是其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教师采取顺果推因的方法,提出“西晋为什么会成为一个短命的王朝?”教师指导学生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两方面思考。(西晋统治集团腐朽,造成“八王之乱”,西晋统治衰落;对各族人民残酷剥削压迫,激化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各族人民纷纷掀起反晋斗争,导致西晋灭亡)

二、淝水之战

1、前秦统一黄河流域

首先提问:十六国时期,在北方的15个政权中,有没有哪个政权统一过黄河流域,如果有,它统一北方的时候,南方与之对峙的是哪个政权?并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估计学生通过自学可以回答出:氐族建立的前秦曾统一过黄河流域。与之对应的南方政权是东晋。教师继续提问:前秦为什么能够统一北方?他的领导人是谁?他想不想统一全国?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出淝水之战。

2、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是东晋十六国时期最大的战争。前秦王苻坚无视内部不稳,降将思乱,民疲兵倦的状况,恃众轻晋,单路突进,战线太长,分散兵力,缺乏协同,对朱序等人的活动没有察觉;初战受挫,即失去信心急于决战,导致大败;东晋则临危不乱,上下一心,一致抵抗,主将指挥若定,并据敌情及时改变方略,适时决战,并坚决实施战略追击,扩大战果,终获全胜,成为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之一。淝水之战后,使得东晋王朝的统治得到了稳定,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贵族南下侵扰,为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契机,这场战争对于前秦来说,则是促使北方地区暂时统一局面的解体。慕容垂、姚苌等氏族贵族重新崛起,乘机肢解了前秦的统治,苻坚本人也在两年后被姚苌俘杀,前秦随之灭亡。(以表格总结)

交战双方领导人结果胜利、失败的原因影响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1、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提出问题: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治上的特点是局势动荡,王朝更迭频繁,但也正是这一时期,江南的社会经济却得到迅速的开发与发展。这是为什么?①江南经济的开发,是在南方相对安定时发生的。说明战乱破坏社会生产力,安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②北方劳动人民大量南迁,为南方增加劳动力,带去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可见地区间的经济技术交流,可使先进生产技术得以推广,促使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③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相互学习,结果是加深了交往,促进了融合。④因地制宜地进行开发。

2、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总结出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农业:水稻栽培技术有了提高,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也推广普及,南方稻米产量超过北方,北方粟、麦等旱田作物南移,水碓、水磨广泛使用,

围湖造田;手工业:东晋南朝养蚕缫丝技术比前代大为提高,荆州、扬州是江南丝织品生产最多的地方。江南织锦技术得到普及与提到。扬州、荆州的冶铁水平也很高。制瓷技术有了明显的提高,瓷器成为普遍的生活用具,青瓷、白瓷的烧制技术都很有特色。纸的生产不仅质量精美,而且数量很大

3、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

直接指出江南地区的开发,有利于江南交通网形成,商业活跃,城市繁荣。

篇2: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目标导航:1、              识记:西晋、东晋建立的情况,淝水之战,江南开发的概况; 2、              理解:两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3、              分析:江南经济逐步发展的原因。 朝代建立年代都城创建者西晋东晋淝水之战

交战双方

领导人

结果

胜利、失败的原因

影响          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表现、影响? 梯级释疑1、想一想,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能得到开发?2、活动与探究:西晋末年为什么会出现人口大迁徙的现象? 今天党和政府掀起的西部大开发热潮,有什么现实意义?课堂反馈一、选择题1.西晋灭吴,统一南北的时间是a.263年   b.265年   c.280年  d.3XX年2.西晋最后被哪个少数民族所灭a.羯族          b.鲜卑族 c.匈奴族 d.氐族3.江南地区得到开发,最主要的因素是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b.南方自然条件较好c.北方农民大量南迁                d.南方相对安定4.东晋主张坚决抵抗前秦军队进攻的宰相是a.谢玄          b.谢石     c.谢安     d.王猛5.江南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时期是a.春秋战国                    b.三国、两晋        c.三国、两晋到南朝             d.春秋战国、魏晋二、论从史出材料1  (江南地区)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史记》材料2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覆衣天下:这里指江南地区出产的丝绵布帛可以供天下人享用。)

——《宋书》阅读材料回答:(1)材料2中描写的江南地区与材料1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2)导致这种变化的因素有哪些方面?

篇3:江南地区的开发的教学设计

江南地区的开发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了解三国至南北朝历史的大概脉络:西晋的灭亡、少数民族的内迁、东晋和十六国的简单概念、淝水之战、南朝的简单概念。了解这一时期,我国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状况。

二、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基本掌握西晋的兴亡、五族内迁和淝水之战的大概内容。同时,让学生自我归纳西晋迅速灭亡的原因,以及淝水之战中前秦战败的原因。锻炼自主学习能力。

2、利用图示法帮助学生理清这一阶段的历史发展线索。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淝水之战史实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不畏强x、勇于抗敌的精神,同时也要汲取骄傲自满带来的教训

2、学生在探究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的过程中,认识到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认识不同地区之间经济交流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教学重点

淝水之战、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学难点 江南地区的开发

辅助教具 PPT

学习方法 综合启发式教学

第 页

教 学 过 程

新课导入

三国中,哪个国家的实力最强大?哪国实力最弱小?据此推测哪个国家最以可能?(学生各抒己见)历史的事实怎么样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江南地区的开发》

263年魏国先灭了蜀。265年,司马炎夺取帝位,改魏为晋,西晋建立。280年,西晋灭掉吴,重新统一了全国,所以常有人说:“三国尽归司马氏”。但是,西晋统一的时间很短,不久就灭亡了。从此,中国又进入了分裂割据的历史时期。这段历史的发展线索如何?民族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社会经济出现哪些新的景象?

一、西晋的兴亡和内迁各族

指导学生阅读108-109页“西晋的兴亡和内迁各族”课文以及插图《西晋壁画》等,思考回答:

1、“三国尽归司马氏”讲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3世纪时,姓司马的家族先后消灭蜀国、改魏为晋、吞并吴国,重新统一全国。)

2、西晋建立于哪一年?灭亡于哪一年?

(265年——3)

3、回答109页“动脑筋”:西晋的统一为什么只有很短的时间?

A、统治集团非常腐朽:奢侈之风盛行,在位皇帝弱智;

B、统治集团发生内乱:皇族争夺帝位,破坏统治秩序,耗竭西晋国力;

C、民族矛盾激化:内迁的少数民族受欺压,其上层人物起兵反晋,最终推翻西晋。

4、根据 “活动与探究1 填图与思考”:

A、画线与箭头,见课本。流动趋向: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迁往中原,中原的部分汉族人民迁往江南。

B、意义: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讲解:西晋灭亡之后,国家重新陷于分裂。南方是东晋,北方有“十六国”。在东晋十六国期间,发生了一场著名的'战争,就是“淝水之战”。

二、淝水之战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淝水之战”课文和《淝水之战形势图》、《草木皆兵》图等,思考回答:

补充、修正、体会

第 页

教学过程

1、淝水之战发生于哪一年?作战双方力量对比情况如何?结果怎样?

2、你知道哪些成语是出自淝水之战的?

(投鞭塞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3、组织学生根据111页“动脑筋”:苻坚拥兵80多万,却不能统一江南,这是为什么?

A、从前秦方面看:

1、军队的民族成分复杂,当时民族融合的程度不深,其他民族不满于前秦氐族贵族的统治,希望秦军失败,秦军中的汉人更是希望东晋的汉族军队获胜。

2、秦军劳师远征,战线过长,苻坚指挥失误。

B、从东晋方面看:

1、广大将士在保卫江南、恢复中原的思想激励下,士气高昂,团结作战;

2、将领足智多谋,指挥得当。)

过渡讲解:淝水之战后,形成南北对峙局面。北方混战,南方则相对稳定,经济有所发展。但是,南方的东晋政权被大将所夺。此后,有4个政权相继统治南方,史称“南朝”。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指导阅读108页“导入框”、111-112页“江南地区的开发”课文及“文献资料《宋书》摘录”,思考回答:

1、《史记》怎样描述汉朝的江南经济?

(地广人稀,生产生活水平落后,商业很不发达,贫富分化程度很低。)

2、《宋书》怎样描述汉朝的江南经济?

(物产丰富,在丰收的年分,一年的粮食收成可以满足几个郡人口的需要,出产的丝绵布帛可以供给天下人穿用。)

3、汉朝与南朝的江南经济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因为汉朝的江南尚未开发,南朝的江南已经过三国、西晋、东晋的长期开发。)

补充、修正、体会

篇4: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教案

一、学习目标:

㈠内容标准:说出史记的作者和体例。

㈡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能够知道《史记》的作者、体裁和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借助实例,分析佛教、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司马迁与《史记》学习,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治史态度和严谨治学的品格。

二、要点分析:

1、重点:佛教的传入、司马迁和《史记》

2、难点:宗教的本质及其复杂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

教法:问题导学法;学法:识图学习法、讨论法、史料分析法。

四、教学手段:

《佛教传入路线图》等图片资料、多媒体演示文稿、专题网站学习。

五、教学过程:

㈠问题引入:你听说过佛陀入梦和白马驮经的故事吗?让我们在故事的交流中走进那段历史吧,由此引入教学。

㈡教材分析:

一、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

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是秦汉文化史中思想史的重要内容。在宗教知识的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

1、佛教的传入:

⑴佛教传入中国:

佛教是公元前6世纪在古代印度创立的。佛教是经丝绸之路传入的。

⑵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第一、识读插图《白马寺》:

学习方式:问题识图与阅读。通过多媒体展示交流相关的图片、图画和视频资料;演出课本剧,等等。使学生了解:汉明帝派人到印度取经求佛是佛教在中国早期传播的重要事件。白马寺被誉为中国第一佛寺。

第二、佛教宣传的基本思想:

讨论:佛教为什么能够进入思想相对封闭的中国?本质是什么?

借助具体事例,对佛教的思想进行讨论分析,形成认识:佛教宣扬忍耐顺从的消极的人生观,在当时对于维护社会秩序比较有利,符合统治阶级的愿望。因此,封建统治者大力提倡和扶植佛教。极度的社会苦难,使广大民众方面看不到解脱的希望,只能追求根本不存在的所谓来世的幸福。所以,佛教对于广大民众也产生了吸引力。所以,佛教的本质是麻痹广大民众的精神鸦片。

⑶佛教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作分层学习)

A级:知道佛教的传播,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影响。B级:举出一两个典型事例,如著名的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说明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2、道教的兴起:

了解思想源泉主要是黄老学说和巫术,兴起于东汉时期唯一植根于中国本土的民族宗教。

二、司马迁和《史记》:

1、补偿教学:教师进行史书体例解说,帮助学生了解纪传体与编年体、通史与断代史的含义。

2、活动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中有关司马迁的生平材料;查找教材及相关书籍中有关《史记》的材料。

3、讨论交流:⑴司马迁撰写《史记》是由哪些因素促成的?我们应该学习他怎样的治学和治史态度?⑵《史记》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是为什么?!其重要价值的在哪里?

学生分小组进行问题讨论,形成初步认识;每一小组派出代表发言,其余同学补充,进行观点交流,形成共同认识:

4、观点认识:

⑴我们应该学习司马迁实事求是的治史态度和严谨治学的品格。

⑵《史记》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结论: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与史学著作。

四、轰动世界的秦兵马俑:

1、学生解说:介绍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情况。说明它的发现轰动了全国,引起了世界的瞩目,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学生自己交流世界七大奇迹的资料。)

2、资料展示:展示秦始皇陵兵马俑,使学生感受到地下军阵的壮观,并通过语言描述出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㈢巩固小节:

对教材中的动脑筋问题:刘邦夫人逃入尼姑庵躲避战乱的故事,引导学生通过历史时间作辨析:

刘邦夫人逃入尼姑庵躲避战乱:约在秦末农民起义时,

(前2――前2);尼姑庵的出现:最早应在张骞通西域后

(约前138年――前1)二者相距近1个世纪,是电视剧编导

人员弄错了。

㈣学习检测:

⒈选择:佛教和道教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统治阶级的提倡和利用,其共同的特点是

A.其宣传的内容都麻醉人民的思想

B.都认为忍受苦难就能进入不生不灭的最高境界

C.都主张修身养性,以求得道成仙

D.都宣扬放弃欲望就可以摆脱生死轮回

⒉名言赏析:人故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是谁的名言?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怎样?他的主要成就是什么?我们应向他学习什么?

⒊请你解说:西安秦兵马俑博物馆请作一日解说员,请你把自己设计的解说词写出。

篇5:第19课 春 酒 教案教学设计

第19课 春 酒 教案教学设计

第19课  春 酒

[创意说明]“看琦君的文章就好像翻阅一本旧的相簿,一张张泛了黄的相片都承载着如许沉重的记忆与怀念。”本篇文章也是如此,作者描绘了故乡浓浓的风土人情,抒发了作者对童年、对故乡、对母亲的无限追思之情。文中的细节富有情趣,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细细体会琦君那份中国传统温柔敦厚的情怀和细腻温婉的笔致。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介绍作者作品

二、整体感知

1、作者怀念的仅仅是家乡的春酒吗?

写故乡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写自己对故乡亲友的怀念,对母亲的思念,其间流淌的是浓浓的思乡之情,是对一种让人难忘的生活的深情地怀念。乡情,亲情,民俗,童趣融入一壶春酒,道尽作者诗意心情。

三、品读课文,结合语句体会

采用跳读的方式,设置三个话题。让学生分小组合作,要求语言生动形象。

“这是一个  的‘我’,你看  ”

“这是一位  的母亲,你看  ”

“这是一群  的乡亲,你看  ”。

四、欣赏课文细节描写,品味精采的语言

请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你认为写得最有情趣的细节或词语,品一品,说一说,以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也可以这样说:

我感触最深的是……

通过对细节和语言的品味,让学生自主阅读,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思考,提高阅读质量。

五、拓展训练

(一)积累有关“思乡”的古诗名句。

(二)推荐阅读表现海外游子思乡的文学作品。

琦君《故乡的桂花雨》

琼瑶《剪不断的乡愁》

萧乾《枣核》

六、小结

本文体现了琦君散文的主要特点。琦君的散文,多写童年记忆,母女之情,友伴之谊。童年、故乡、亲人、师友占据了她创作题材的绝大部分,她以中国传统温柔敦厚的情怀,以细腻温婉的笔致,将这些营造成了一个情真意切,诗近情遥的艺术世界。

思乡,是本文一大主旨。故乡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我”的天真可爱,母亲的善良能干,乡人的淳朴厚道,都令人神思飘飞。琦君的散文结构严谨,写人传神,文笔如行云流水,于朴素的'自然中独具一份匠心。

[资料平台]

旧地旧事一种

长沙的酱园行业算来已有二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从事此业的有苏、南、浙、本四帮。德茂隆乃属本帮的后起之秀,始创于清代中叶,因其制作的香干子色、香、味俱佳,且饶有特色,于是一跃而为长沙城里最负盛名的酱园。长沙人特别爱吃的家常菜是香干子炒肉,而德茂隆的香干子又是长沙之最,因此如果这么说,长沙市民的日常生活与德茂隆(至少是与德茂隆的香干子)有着至为密切的关系,大致是不会错的。我小的时候,家里来了客人--尤其如果是乡下来了客人的话,我外婆待客的菜肴里,必定便有香干子炒肉(而且必定放好多辣子与大蒜),这香干子呢,又必定是德茂隆的无疑。这就叫做客气。乡下人走时,外婆还每每送几片香干子,很强调地说上一句“这是德茂隆的!”那神态仿佛香干子若不是德茂隆的,那就必定是毒药。这就足见我的外婆对德茂隆的香干子的感情。客人是一年四季都有的,香干子炒肉于是一年四季也都有,我外婆表现她那-份好客、热情和慈悲心的机会当然也就一年四季都有。

德茂隆的香干子为什么那么有名?主要的原因其实十分简单,就是注重质量一门。德茂隆的香干子,不仅厚薄均匀、大小合度,颜色火候也始终如一,而且香干子上还印有圆形的“德”字标记,表明它与别的酱园生产的香干子的区别。这当然还是外观上的,更主要的是它的内在质量,把关甚严。比方黄豆的品种和质量,是经过了极严格挑选的,绝对不掺杂豆、不用劣种。又比方质量验收,决不含糊。德茂隆的老板谢菊生经常出入作坊查验,偶尔发现不合格的次品,坚决不让上柜出售。因此有时工人偷偷将次品塞人地灶洞烧掉,惟恐承担影响信誉的责任。这样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想想也真是令人肃然。

但这都是过去的事情了。世事白云苍狗,倏忽间我的外婆遗世而去已十载矣。外婆一去,乡下的客人就日见其少,很多的乡情就渐渐生疏了。街市上固然香干子不绝,然而再也没有印着“德”字标记的那一种了。很多的外地人涌人长沙,纷纷开起了做香干子的小作坊。但我若说现在的香干子没有从前的好吃,那绝对不是九斤老太的论调。--虽然我的母亲也同样这么说。母亲还说:香干子,只有外婆做的才最好吃,舍得放油、放辣子、放大蒜。

(选自《何立伟散文--月唱》,有删节)

篇6:第19课:陶罐和铁罐(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分角色朗读课文。

2.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9课:陶罐和铁罐

(二)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勾画出不懂的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2.指名读课文,理解词语的含义。

3.默读课文,思考:文章介绍了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几件事情,各在哪些自然段。

4.学生讨论后明确:

(1)铁罐看不起陶罐(1~9)。

(2)铁罐和陶罐各自的命运(10~17)。

(三)精读课文

1.自读1~9段,思考:铁罐看不起陶罐,你是从哪些词看出来的?对比,陶罐是怎样的态度,试着把你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课文体现出来。

2.再读10~17段,请用简单的字和词语概括出铁罐和陶罐各自的命运。

3.学生自学,组织讨论,全班交流,此时,教师恰当点、拨、抓重点词语和感情朗读,体会铁罐的狂妄自大,陶罐的宽厚谦虚。

(四)品味含义

1.说一说,你喜欢铁罐还是陶罐,为什么?

2.你想对铁罐(或陶罐)说些什么?

3.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五)重编故事

重新编一个发生在陶罐和铁罐之间的故事,编之前,一定想好,你要表达什么意思围绕这个意思去选材。

(六)板书设计

[第19课:陶罐和铁罐(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7: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设计1-3课

【教材分析】

本课的主题是唐朝第一个盛世——“贞观之治”。本课的重点是“贞观之治”。唐朝是我国历少有的封建盛世。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的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在中国封建帝王中是罕见的。唐太宗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贞观之治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等基本史实,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唐朝的历史奠定基础。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唐太宗和武则天进行简单的评价,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二帝的开明思想及其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一定推动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如何帮助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做出恰当的评价。对于初中学,他们评价一个人物,往往会带有感情色彩,从“好”或“坏”出发,而不能客观地分析,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使学生能够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即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看他对历史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难点:如何帮助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任务作出恰当的评价。

【教学过程】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隋朝的繁盛,然后思考“为什么如此繁盛的隋朝很快就灭亡了”,使学生理解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激化了社会各种矛盾,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在农民起义过程中,6,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一、唐朝的建立

隋朝太原留守李渊在太原起兵,618年攻占长安,建立唐朝。

时间: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都城:长安

出示《唐朝疆域图》,强调唐朝长安城的位置。

二、贞观之治

出示材料:

[贞观十八年(644年),太宗]又谓曰:“汝(指太子李治)知舟乎?”对曰:“不知。”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

学生讨论这段话的含义及从中可以得到的结论:由于唐太宗对君民关系认识较为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贞观年间,他的治国政策和措施就是依据这一思想而制定的。

1.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吸取隋亡的教训

2.贞观之治的表现: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民族方面

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历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3.盛世出现的表现:

4.盛世出现的原因:

过渡:在唐朝历出现了我国的一位女皇帝,大家知道是谁吗?

三、女皇帝武则天

介绍武则天经历

1.武则天的措施:一是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二是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三是科举制的发展,四是设北庭都护。

最后,引用郭沫若对其统治评价的话:“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2.不足:用酷吏,滥杀无辜,修寺庙。

小结:唐太宗、武则天都推行了比较开明的政治经济措施,促进唐朝的繁荣强盛,对他们的统治应给予肯定。

【板书设计】

一、唐朝的建立

时间: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都城:长安

二、贞观之治

1.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吸取隋亡的教训

2.贞观之治的表现: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民族方面

3.盛世出现的表现:

4.盛世出现的原因:

三、女皇武则天

1.武则天的措施:一是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二是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三是科举制的发展,四是设北庭都护。

2.不足:用酷吏,滥杀无辜,修寺庙。

篇8: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设计1-3课

【教材分析】

本课简要介绍了隋朝的建立,社会经济的发展,大运河的开凿。重点叙述了大运河的开通和作用,这是本课的重点。隋初经济的繁荣难以理解,这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凿及历史作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的综合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激发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中国封建社会开始于公元前475年。1000多年过去了,经过了“战国、秦、汉,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初步发展”时期,又经过了“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581年,隋朝建立。589年,隋灭陈,重新统一南北。中国封建社会进入新的时期,“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

二、讲授新内容

板书: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1、南北重归统一

提问:为什么说是同归统一?

581年,北周外戚随国公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年号开皇。因怕时运随之而走,去掉“走之”,称为“隋”。于南北朝后期,北方民族大融合和江南经济的发展,重新统一的条件已经成熟。(板书:1.隋朝的建立时间;公元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定都;长安)

2.隋朝的统一

提问:南北朝的王朝顺序和重要年代

北魏分裂为西魏和东魏,西魏由北周替代。东魏由北齐替代。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时间581年,定都长安。(副板书)

南朝为宋、齐、梁、陈,都以建康为都,建康就是今南京市。589年,隋灭陈,重新统一南北方。晋王杨广,也就是后来的隋炀帝,是灭陈大军的统帅之一。(副板书)

板书:(581—589—618)

<1>隋朝统一的原因

提问:看图隋朝的疆域四至。(相当于现在中国除去内蒙西藏的领土大小。南边到越南,东边到朝鲜交接,北边到内蒙南边,西边到新疆以西。)

隋文帝杨坚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杰出皇帝。领导完成祖国南北方的重新统一。

3.隋朝初年经济繁荣

<1>表现:人口、垦田、粮食

结论;隋文帝在位期间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大运河的开通

1.开通大运河(出示《隋朝大运河图》)

时间:公元6。解释三点四段五河六省(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天津、北京)

2.开运河的原因(目的)

3.开运河的意义

四、隋朝的覆灭

隋炀帝是中国封建社会有名的暴君,他为了满足奢侈生活和虚荣心,营建东都洛阳,修豪华的宫殿;沿运河南下游江都;三次对高丽作战。他滥用民力,征发的徭役兵役负担远远超过人民可承受的极限。终于,人民大起义爆发,全国起义农民达几百万,重要的有30多支。隋朝的统治在人民起义的打击下陷于瓦解。隋朝的官吏,也趁机打起反隋旗号。太原起兵的李渊渡黄河占领长安,仿效当年汉高祖刘邦,与民约法,废除苛政,争得政治与军事上的主动权。618年,宇文化及在江都杀隋炀帝。李渊即皇帝位,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

【板书设计】

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时间;公元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定都;长安)

2.隋朝的统一(581—589—618)

<1>隋朝统一的原因

3.隋朝初年经济繁荣

<1>表现:人口、垦田、粮食

二、大运河的开通

1.开通大运河(三点四段五河六省)

2.时间:公元605年

3.开运河的原因(目的)

4.开运河的意义

三、隋朝的覆灭618年

篇9: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设计1-3课

【教材分析】

本课以“开元盛世”为主题,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叙述:首先介绍的是唐玄宗前期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唐朝开元年间出现了“开元之治”。其次,主要介绍了盛世经济的繁荣,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个方面的成就。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开元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包括“开元之治”、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的繁荣等主要史实。通过思考和概括开元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利用实物模型、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盛世经济的繁荣”一目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本课的难点:曲辕犁、筒车是唐朝先进的农业工具。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我国历的女皇帝是谁?(武则天)她的政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科举制的发)

引导过渡:所以,郭沫若称赞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意思是说武则天的统治弘扬了贞观之治的成果,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开辟了道路。“开元盛世”为什么会形成?有哪些成就?请看第3课。

一、“开元盛世”

学生阅读10——11页课文、插图和资料,

1、“开元盛世”是在哪个皇帝统治时期?(唐玄宗)

2、唐玄宗刚当上皇帝时,主要从哪些方面进行改革?: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他采取的措施有:①任用名相(如熟悉吏治、富有改革精神的“走马任姚崇”);②整顿地方吏治;③崇尚节俭(反对奢侈——烧毁珠玉锦绣)。

3、根据13页“文献资料”和“动脑筋”:唐玄宗和他的曾祖父唐太宗有哪些共同的地方?(他们都善于任用贤才,重视吏治,注意“戒奢从简”,使政治较清明,经济有发展,出现了封建社会里的“治世”——“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

过渡讲解:唐玄宗刚当上皇帝时,不但注意从政治方面进行改革,还很重视发展生产,使得当时经济繁荣起来。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

⑴农业:①兴修水利工程;②农作物种植上:水稻采用育秧移植栽培、蔬菜品种增多、饮茶之风盛行;③农具改进:唐朝时发明了新的生产工具和灌溉工具;④抗拒天灾的能力增强。

⑵手工业:①丝织业花色品种多,技术高;②陶瓷业:代表作有越窑、刑窑和(最的)。

⑶商业:①唐朝的商业繁荣,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②长安:不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的大都市。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时期,历称为“开元盛世”。

三、唐朝的衰亡

1、学生阅读15—16页的课文,按16页“活动与探究1”: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唐玄宗年少时,在民间亲身经历了一些不得志的事情和苦难,所以即位之初能够记得人民的疾苦,能够勤于政事。)后来他坚持这样做了吗?(没有)看教材中的小字部分。

2、在唐玄宗统治后期发生的一场叛乱叫做什么?(安史之乱)唐朝灭亡于哪一年?(9)

【板书设计】

一、“开元盛世”

措施:①任用名相②整顿地方吏治;③崇尚节俭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

⑴农业:

⑵手工业:

⑶商业:

三、唐朝的衰亡

篇10:普通话第19课的教学反思

普通话第19课的教学反思

一、如何调动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兴趣。

1、提高老师课堂的专注力,及时发现学生读与说普通话时的每一个进步,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同时指出和这个学生相符合的如何提高某些字词发音的技巧和方法。

2、课堂语言要幽默和符合班级学生的特点,让学生喜欢老师你,喜欢你就会喜欢你的课堂,就会喜欢听你说话,配合你的教学。这样教学课堂才能成为一个轻松快乐积极热情的教学乐园。

3、科学合理地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环节。将教学目标如何各个环节,将教学游戏穿插在教学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等环节之间,让学生边学边玩,边玩边学,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地学习。普通话教学可用的游戏有很多,如击鼓传花你来读、说笑话冠军擂台赛、每节一播报、绕口令等等。

4、布置作业要符合学生生活情况,既他能够找得到的,有趣的,他乐意的。

二、如何纠正学生的习惯性或地域性错误发音?

1、语音对比教学的运用。如:胸――松。广东学生在说普通话的时候,很容易把“XIONG”读成“SONG”,而且很难纠正,所以习惯性、地域性发音习惯。老师在教学时,要把这类词语郑重地板出来,进行读音对比教学。不断反复重复,效果就会出来了。

2、手势、口型辅导。如(1)L---N的发音。按学生现有理解能力,他很难去理解这些声母的发音方法的.理论知识,当然也不需要了解。但因为不理解,所以就难于区分两者的发音区别,所以很多学生读的时候是N、L不分的。如果老师在教他们发音的时候,把一手掌作为牙齿,另一手掌来表示舌头变化,发音时,以手掌辅助,学生很容易就领悟了发音的口型和舌位,多次训练以后就能逐步纠正了。前后鼻音的教学用此方法也很见效。

3、要及时发现学生发音错误,及时纠正,不断纠正。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要让她出丑。

篇11:历史微课教学设计

从智能手机、移动网络等移动媒体在教育中的使用来看,使得课堂、课后的学习越来越便利,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刻从学习内容的任何地方开始学起,提高了零散时间的利用率,但这种学习的时间也不宜太长,适合“微”内容的学习;另一方面,从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注意力保持来看,虽然年龄不同注意力的保持时间不一样,但是人高集中精力学习的时间也就在10分钟左右。因此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将教学内容碎片化、跨应用平台的微课应运而生。

7.3.1 微课概述

1. 微课

微课(Micro Course)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

2. 微课的特点

微课具有主题突出、指向明确、资源多样、情境真实、短小精悍、使用方便、半结构化、易扩充等特点。

相对传统课堂,微课主要是突出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内容,或反映某个教学环节、教

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突出学科的知识点或技能点;微课不仅可以视频形式,也可以动画等基于网络流媒体的形式播放,支持移动学习和在线学习;微课时间较短,所使用的案例与内容必须是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因此微课的设计往往是以模块为核心,以学生为中心,由多个知识点有机融合的逻辑体系。

3. 微课的设计元素

当前典型的国内外微课围绕模块进行设计,包括知识点、导学、操作与练习、问题思考、拓展阅读、讨论、作业等元素。

4. 微课的制作

微课强调的是便捷和实用,能解决问题的微课就是好微课,所以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制作。条件许可尽可能采用好的设备和场地进行,最好能够按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的标准来制作。微课的制作方法有:

(1)现有的课例加工,通过转录、切片、合成、字幕处理等,对现有的课程视频进行加工制作。

(2)数码摄像机、数码照相机、数码手机拍摄。

(3)录屏软件录制,如屏幕录像专家、Camtasia Studio等。 (4)用iPad录制,在iPad上安装录制软件(如Showme),通过视频及录音进行录制,直接产生知识。

(5)录播教室录制。 (6)专用软件制作:运用FLASH、几何画板等软件制作,配上讲解的画外音。Office 2010以上版本在幻灯片放映中可单击“录制幻灯片演示”,另存为WMV格式的视频文件;也可单击“文件→保存并发送→创建视频”,设置每张幻灯片的放映时间,输出成视频文件。

7.3.2 微课教学设计

微课的教学设计除遵循本章第1、2节中讲述的基本要求外,主要注意以下两点。 (1)教学内容分析。根据教学目标,在传统教学内容分析的基础上,梳理出重点、难点等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同时考虑选择能够突出课程特色的教学内容,针对这些点(而不是面)进行微课设计,主题突出,内容具体,相对完整。

(2)教学策略。微课划分为11类,分别为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演示类、练习类、实验类、表演类、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探究学习类。微课时间短,针对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方法。

7.3.3 基于主题学习的微课设计

主题是指融合教学目标的、跨学科的学习内容或学习任务。主题学习是指学生围绕一个或多个经过结构化的主题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为学习提供一个明确的学习中心,将新旧知识点、知识点之间联接起来,促进学习者的高阶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主题学习的核心包括:学习主题的确定、主题单元的设计、学习目标的设计、学习过程的设计和学习评价的设计。根据其核心要素,基于主题学习的微课设计模式如图7-3所示。

分析 设计 反馈

图7-3 基于主题学习的微课设计流程

7.3.4 微课教学设计模板

微课设计

(续表)

实践探究

在自己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中选取某一知识点,录制一个10分钟以内的微课。要求画面

清晰,语言清楚流畅,视频制作规范,体现微课特点,并做全班交流。

[历史微课教学设计模板]

篇12:七年级历史第一课教学设计

关于七年级历史第一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元谋人的发现与距今的年代,北京人的发现、地点与距今年代,北京人使用石器和天然火以及北京人的群居生活:山顶洞人的距今年代、发现地点,山顶洞人的石器、磨制技术和人工取火;山顶洞人过着氏族生活。

通过学习本课初步培养学生理解、认识历史领域内各种不同知识范围的能力以及观察、想象能力和比较的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阅读,可以接触考古知识、神话传说、古史资料、历史地图、文物插图等各类与历史有关的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重视历史课的学习。

2、过程与方法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围绕“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状况”这条主线进行讲解,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山顶洞人比北京人的进步性有哪些”。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我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是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我国历史可以追溯到一百七十多万年以前,以此激发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2)通过认清劳动创造世界和人类本身这一真理,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2、难点:认识劳动在人类产生过程中的作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导语一 展示远古人类的头部模型。设问:这是什么时候的人类头部模型?那时侯,我国境内有哪些远古人群?他们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又是怎样的呢?请大家阅读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导语二 播放一段有关远古人类社会生活的课件,然后提问:该片段反映了我国远古人类怎样的生产和生活状况?他们生活在什么时候?请大家预习课文。

导语三 人从哪里来呢?目前有两种说法:一是人由神创造的,像西方的“上帝造人说”,我国的女蜗造人。二是人是古猿进化而来的,你同意哪一观点?学完了本课,你或许可能找到答案。

(二) 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 我国最早的人类

(1)我国最早的人类是什么人?他们生活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学生根据课本回答)

(2)那么,他们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又是怎样呢?(学生看书、讨论、交流、教师小结)

据考古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在元谋人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发现了一些粗糙的石器,以及大量的炭屑和两小块烧过的骨头,表明元谋人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了。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注意】在描述中,速度要放慢,声调要深沉,感情要丰富,表述结束过一会儿再让学生睁开眼睛。

(3)那么,怎样理解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会制造工具呢?(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教师归纳)

制造工具本身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只有人类能够制造工具、使用工具改造自然。即使是再聪明的动物也只能利用工具,而且必须经过长期训练。因而会制造工具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想一想:动物园里的黑猩猩也能利用竹竿或木棍打下树上的野果子,这是否表明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消失了呢?

【点拨】某些动物利用现成的工具获取食物,是生存的需要,是动物的本能。而且动物只能简单地利用现有的工具,并不能对工具进行加工改进,更不能制造出任何一件简单、粗糙的工具。只有人类才能根据实际需要,制造和利用工具,改造自然。因此,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没有消失。

2. 北京人

(1)1929年,在北京西南周口店一个洞穴里,年轻的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先生惊喜地发现了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轰动了全世界。从此,“北京人”名扬世界了。那么,“北京人”生活在什么时候呢?又长什么样子呢?请看头像模型。

[展示古猿头像,北京人头部复原像模型]

[师问]北京人与古猿相比,面部有什么特点呢?(学生观察、比较、讨论,教师小结)

北京人前额低平、后倾,眉脊高突,吻部前伸,没有明显下额。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前的北京人,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北京人手脚分工明显,他们不再像古猿那样爬行,而是用腿走路,用手制造和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

(2)那么,北京人能够制造哪些工具呢?他们又怎样生活呢?请大家结合投影,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

〖投影《北京人用火追逐野兽》图

[师问]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北京人使用了哪些生产工具?

[生答]石块、木棒、火把。

[师问]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北京人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生答]群居生活。

(3)北京人为什么要过群居生活呢?(学生看书、思考、讨论,教师归纳小结)

北京人使用的工具极其简陋,生存环境极其恶劣,常常受到来自大自然的各种威胁。在这险恶的环境下,只靠个人的力量,无法生活下去,因而他们必须群居在一起。这是由当时的生产状况决定的。北京人的这种群居生活,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

(4) 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他们用火干什么?有什么意义?(学生依据教材回答)

〖议一议北京人使用的是天然火,他们是怎样保存火种的呢?

【提示】雷电可以使森林着火;人骨和兽骨含有大量的磷,在高温炎热的天气里可以自燃;这些自然现象都为北京提供了天然火种。有了火种,北京人就能使用天然火,而且还学会了保存火种。他们用干燥易燃的花草、树叶把火种轻轻盖上,让他们冒着轻烟。这可是件技术活,需要有经验的长者担任。到用火的时候,就用劲吹煽,让火种再烧起来。有了火,北京人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

【体验设想】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

【学生回答示例】天亮以后,北京人开始成群结队往外走,一部分人去狩猎,一部分人去采集,到天黑以后,采集狩猎等寻找食物的人都回到洞中,把采集到的野果分给大家。几个壮年男子把打到的动物剥皮,把肉割开,放在洞口的火堆上烧烤。熟了以后,根据每人的具体情况分开。当人们填饱肚子以后,便就着火先进入梦乡,由于洞口的火堆整夜不熄,远处的野兽是不敢问津的。

北京人的衣服一是把植物枝叶系在腰间,这类衣物不能抵御严寒,但多少可以起一点作用,而且容易得到。二是把猎到的动物剥皮后吹干稍稍加工当作衣服。在食物方面,一靠采集,二靠狩猎。住的是天然的山洞。

【点拨】想象一定要符合当时的历史条件,要符合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人们的生活习惯。

(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除了元谋人、北京人外,祖国境内的原始人类活动遗址还分布着好多,山顶洞人就是其中之一。那么,山顶洞人生活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长什么摸样?(学生看书回答)

(2)[投影]《山顶洞人的生活》

[比一比]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的生活有哪些进步?

[提示]从生产工具上看,山顶洞人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已会人工取火。从劳动对象上看,山顶洞人不仅采集、狩猎,还会捕鱼,劳动对象的范围扩大了。从活动范围上看,山顶洞人能走到很远的地方同别的原始人群交换生活用品,活动范围扩大了。从生活上看,山顶洞人已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死后还要埋葬。

(3)山顶洞人是怎样组织在一起生活的呢?(学生看书、讨论、交流,教师小结)

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也就是说,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之间都有着血缘关系,彼此都是亲属。这样,有着血缘关系的一群人生活在一起就构成了氏族。一个氏族有几十个人,由共同的祖先繁衍下来。他们居住在一起,使用公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想一想]氏族成员为什么要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

[点拨]因为山顶洞人的生产工具极其简陋,仅凭单个人的力量很难获得食物,因而他们必须共同劳动,所得食物必然共同分配。在分配过程中,谁也不能多占,否则就会有人饿死,从而削弱整个氏族的力量,氏族就有灭亡的危险。这样,在氏族生活中,氏族成员之间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议一议]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差别的氏族生活,是不是人类的理想生活?

[提示]一方面,由于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氏族成员的生存常常受到威胁,如饥饿、寒冷、疾病、野兽、自然灾害等,人均寿命非常短;另一方面。氏族与氏族之间常常为争夺食物而发生血腥战争,一旦失败,整个氏族成员就会被杀掉或吃掉。因此没有贫富贵贱差别的氏族生活不是人类的理想社会。人类的理想社会应该是共产主义社会。

(4) 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例1](学案例2)在学习“北京人”时,有人说北京其实是“猿”而不是“人”。你是否同意这一看法,请说明理由。

[解析]本题围绕“北京人”是“猿”还是“人”展开命题,实质是考查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依据所学知识可以明确:北京人在体态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北京人不仅会制造和使用石器。而且还能使用天然火,这是动物所不能及的。因此,北京人应该属于“人”,而不是“猿”。

[答案]不同意这一看法。从头部看,北京人虽然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上肢发育与现代人基本相同。尤其是北京人能通过砸击、敲打、碰撞等方法制造和使用石器。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其他任何动物所不能及的。并且北京人还能使用天然火,既提高了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又促进了自身体质的发展。因此,北京人是“人”而不是“猿”。

[点评]本题设计新颖,主要考查学生对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这一知识点的理解,以及对北京人体质特征及生活状况的认识程度。

[例2](学案例3)火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作用,正如恩格斯所说:“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和动物界分开。”人类对火的使用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火的使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解析]本题引用恩格斯的名言,主要考查火的使用所经历的过程及其作用。依所学知识可知:人类对火的使用经历了从使用天然火到人工取火的过程;火的使用不仅促进了人的体质的发展,扩大了活动的范围,而且还能用火制造工具,改造自然,提高人类适应自然的能力。

[点评]本题围绕与人们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火的使用”为中心来命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归纳和概括能力。此题包含两问:第一问考查人类使用火的进程,第二问考查火的使用对人类发展产生的作用,层次清楚,指向明确。

(5) 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对本课内容的小结,教师可采用表格或其它方式予以归纳,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并作为学习资料保存。

篇13: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设计

一、学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四个班历史教学,在他们当中,有的同学学习历史的兴趣很浓,有的同学根本没什么兴趣。上学期历史的平均成绩在79分左右,整体成绩比较理想,这个学期要想办法使学生的成绩有较大的提高。我应该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上入手,来改善一向把历史视为副科,不好好学习、认真对待的学生心理,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把注意力集中在历史课的学习上,力争培养一批热爱历史学科的爱好者。

二、教材分析

依据七年级历史课程标准,整合人民版、人教版历史教材,在改革中创新,在探索中提高,逐渐建构带有自己特色的历史教学模式,争取各个班的每个同学的历史成绩都有所提高。

三、教学目标

1、要在上册历史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时期的基本特征以及发展趋势,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规律。

2、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教育学生继承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养成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

4、改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改变学生学习历史的不良习惯

5、从严治教,提高成绩。

四、具体措施

1、以启发诱导式教学为主,并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2、加强直观教学,充分利用教学挂图等教学工具;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3、争取每期都要开设历史活动课,要求自己必须自始至终参加学生的活动,并且要让学生学有所得。

五、进度安排

本学期总课时为38课时,每周2课时。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0课时

第二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8课时

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10课时

总复习

附录

6课时

文章

热门教案

学诗词

学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