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4篇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供大家阅读参考。
一、指导思想
贯彻“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形式、以培养语文素养为目的”的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倡导自学、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探索的过程”。
二、活动目标
(1)反省自我、认识自我、调整自我。
(2)积累语文基础知识、训练阅读联想能力、培养深入思考能力。
(3)培养合作精神、感受语文在生活中的作用。
三、活动流程
第一课时
1.教学目的
学习阅读漫画的基本方法;培养阅读思考的习惯;训练阅读联想能力;培养深入思考能力。
2.活动内容
(1)阅读联想与思考:阅读漫画《决心》、《不合作》,思考、讨论下列问题(亦可二选一。活动时间:5~6分钟):
①复述漫画的意思(要求抓住主题、表达准确简练)。
②你有类似的经历吗?你身边有类似的人或事吗?
③为何会发生这种现象?
④怎样克服这种现象?
(②~④题是联想、思考题,是以①为基础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联想和思考习惯,并在长期的训练中形成思维能力。)
(2)课堂交流:各学习小组推选代表陈述本小组的思考与讨论结果,其他成员可以补充。每小组发言时间不超过3分钟。(约20分)
(3)表达与交流训练:将同学们的发言和自己的思考写成一篇短文。(15分钟)
(4)根据活动情况小结。以奥运会为背景布置课外阅读思考练习。
3.思考链接
“刘翔奇迹”与“女网黑马”的背后。(奇迹的创造和黑马的产生既需要外部环境,也需要内在质素。课文上的漫画《决心》是从哪个角度给我们这方面的启示的?)
4.拓展阅读
刘翔、李婷赛后接受记者采访时都说过大意相同的话,且和《决心》的寓意相吻合,请同学们查找新闻报道,找出他们说过的话,记在笔记本上。
5.启示
常立志不如立常志。 战胜自我就能战胜一切。 立业始于立志。 扔掉人生中的“烟斗”。
6.思考链接
“梦六队”覆灭的启示。(现代的社会是一个合作的社会。合作精神已成为人的重要素质。)
7.拓展阅读
曾有记者问姚明:“谁最有可能获得奥运会男篮冠军?”姚明毫不犹豫地说:“阿根廷,因为他们打的是艺术篮球。”事实证明姚明的预测是对的。拥有邓肯、艾弗森、马布里、马里昂、詹姆斯、奧多姆等NBA巨星的美国男篮输给只有吉诺-比利领军的阿根廷男篮。难道现代篮球拒绝个人英雄主义。也许报纸能给你答案。
8.启示
张扬个性与合作精神谁更重要? 合作在未来社会中的作用。“我”在合作中的作用。个人英雄主义将淡出历史舞台。
第二课时
1.教学目的
体会童真童趣,为理性反思做铺垫;培养纯真情怀。
2.活动内容
(1)阅读联想与思考:阅读《童年》歌词,反复体会歌词中的童真童趣,并由此回忆自己童年的趣事。(小组内交流后推选出一个代表准备发言)
(2)体验童真童趣:播放成方圆的《童年》歌曲。(第一次,感受歌曲的旋律。第二次,在旋律中联想童年趣事。)
(3)课内拓展阅读:高尔基的童年是苦难的,齐秦的童年是坎坷的,杨景辉(奥运会跳水冠军)的童年是贫穷的……他们都成就了自己的事业。我们不提倡苦难,但也绝不回避苦难,因为苦难是很多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你有类似的例子向同学们推荐吗?从中你能获得什么启示吗?(教师简单介绍一两位名人的童年故事,让学生自由发言,先介绍人物故事,再说启示)
(4)书面表达训练:把自己的童年故事写下来。(不少于两个, 教师随堂巡查,课后以作业形式上交)
(5)课外活动。
活动目的:学习与人沟通的技巧;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体会语文在生活中的作用。
活动内容:了解别人对“我”的评价:(星期六回家后完成①~④,要有采访记录,星期日晚修时完成⑤)
①请父母评价我的优缺点。②请老师评价我的优缺点。③请同学评价我的优缺点。④请朋友评价我的优缺点。⑤整理以上内容,与“自我反省”对照,看看有何不同?写一段自我反省的文字。
第三课时
1.教学目的
积累语文知识;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体会学习的乐趣和成功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活动内容
学习《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朱光潜
阅读文本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语音词汇积累。
活动方式一 :借助工具书,将生字(词)、成语制作成卡片,分小组互相检查、提问。活动方式二 :以小组为单位,借助工具书,将生字(词)、成语写成纸条,用实物投影仪显示,由另一小组回答。(课堂上任选一种)
明确:洗练渣滓zhāzǐ叨tāo天之幸附丽琐屑xiè席不暇暖
退隐躬耕夤yín缘幸进因循苟且x污淫佚yì随俗浮沉蹶jué倒
补充词解:
琐屑:琐碎细小。
席不暇暖:座位还没有坐热就走了。形容忙得很。
退隐躬耕:辞官隐居,亲自耕田。
随俗浮沉:随着世俗上升或下降。
蹶倒:跌倒;受挫。
(2)语言思想积累。
活动方式: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讨论向全班同学推荐三到五句文字并说明推荐理由。(哲理性、艺术性等)
(例:“人生来是精神所附丽的物质,免不掉物质所常有的惰性。抵抗力最低的路径常是一种引诱。”“惰性是我们的仇敌,要克服惰性,我们必须动员坚强的意志力,不怕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懒是百恶之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易其所不能。”)
(3)拓展阅读。
优美的语言可以陶冶人的情感,荡涤灵魂的杂质,带给人美的享受。你有这种感受吗?请将你课外阅读时搜集的优美语段写几条贴在板报上,与同学们共享。
第四课时
1.教学目的
学习《我很重要》--毕淑敏
2.活动内容
培养学习习惯;积累写作知识;感受不同表达方式的作用;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体会学习的乐趣和成功感。
(1)字词积累。
活动方式:学生快速阅读文本后,以小组为单位,为其他小组命题。要求将题目写在纸片上,用实物投影仪展示,由命题者指定对象回答。
明确:战栗lì菽shū粟sù濡rú养掉以轻心回溯sù嵌qiàn合雾霭ǎi鬼斧神工 瞳tóng孔混淆xiáo生死攸yōu关相濡rú以沫万劫不复微蹙cù独出心裁驰chí骋寰huán宇
补充词解:
战栗:因害怕而发抖。
掉以轻心:表示对某种东西漫不经心,不当回事。
黯然: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
回溯:回忆。
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
生死攸关:生死相关。
独出心裁:原指作品的构思有独到之处,后泛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2)写作方法积累。
议论和抒情--写出心灵深处的呐喊。
活动方式:从文本中找出例句,去掉“议论或抒情”的文字,对比表达效果。
例1:“我们是一株亿万年苍老树干上最新萌发的绿叶,不单属于自身,更属于土地。人类的精神之火,是连绵不断的链条,作为精致的一环,我们否认了自身的重要,就推卸了一种神圣的承诺。”--我们是自然的精华,否认了自身的重要,就推卸了一种神圣的责任。
例2:“我的别出心裁的创意,像鸽群一般在天空翱翔,只有我才捉得住它们的羽毛。我的设想像珍珠一般散落在海滩上,等待着我把它用金线串起。我的意志向前延伸,直到地平线消失的远方……”-- 我的创意和设想等着我去实现。
(3)对比表达训练:以“雨真大”或“天真热”为话题进行细致描绘,要求把“大”或“热”的抽象概念用具体细致的描写表现出来,在对比中表达效果。(课堂上完成,5~6分钟)
(4)思想认识积累:让智慧之光照亮心灵。
3.活动方式
快速阅读文本,写出作者的主要观点(不要求全面),对照“自我反省”和“别人评价”的内容,想一想有哪些收获,并把他们写下来。(字数不限)
4.拓展阅读
认识世界的过程是漫长而艰难的,所以先哲圣贤才受人崇敬。学习他们的思想并从中获得启发无异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平时喜欢搜集名人名言、哲理谚语吗?你有记录自己思想火花的习惯吗?请搜集3~5条(或自写)制作成卡片与同学交换。
第五课时
1.教学目的
学习《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王海桐
2.活动内容
对照作者的成长经历,通过反省,深入认识自己的优、缺点,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借鉴他人的表达技巧学习沟通与交流的基本方法。
(1)字词积累。
活动方式:快速阅读文本,将你认为容易读错的字和值得学习的词语写在卡片上,在小组内交流。
明确: 浑浑噩è噩逡qūn巡沙砾lì金戈铁马玉树临风诠释枷锁希冀jì攥zuàn住豁huò然啼笑皆非云淡风清懵měng懂尴gān尬gà呓yì语如影随形
补充词解:
浑浑噩噩:形容混沌无知的样子。
逡巡:有所顾虑而徘徊或退却。
玉树临风:形容英俊潇洒的样子。
豁然:形容开阔或通达。
啼笑皆非:哭笑都不是,形容处境尴尬或令人难受又令人发笑的状态。
懵懂世事:糊涂,不明白事理。
尴尬:处境窘困,不易处理。
呓语:梦话。
如影随形:好像影子跟随在后面。
(2)写作方法积累。
细致描绘--让别人为你感动。
活动方式:从文本中找出描写生动的句子或段落,然后改写成叙述性的句子,对比表达效果。
例1:“……前,在某个城市某间产房某个角落里,一位严厉的老人拂袖而去,留下那苍白的床单上一个同样苍白而孤独的女人,抱着一个张着大嘴‘哇哇’大哭的干瘪丑陋的小孩。……年轻的.父亲接到‘生一女’的电报后,整整躺了两个星期,整整两个星期。”
叙述--……18年前,我出生在某个城市某间产房某个角落里,奶奶一看是个女孩就走了。……年轻的父亲接到“生一女”的电报后,很不高兴。
例2:“……我记得大概三岁多时在幼儿园里的一堂学系鞋带的课上,我感受到另一种挫败:我胖胖的双手对那两根鞋带完全无能为力,我蹲在地上紧紧攥住那两根与我作对的绳子,听见有人轻轻地说:‘这孩子脑子还行,就手挺笨的。’……而在筹备初三的元旦庆祝会时,我发现我是系气球系得最紧最快的一个,我豁然:原来,我的手也可以很灵巧。”
叙述--我记得大概三岁多时在幼儿园里的一堂学系鞋带的课上,我怎么也系不上鞋带。
(3)表达与交流训练。(课外作文练习)
讲述自己的故事: 同学们,在前面的活动中,我们反省自己的过去,借鉴了别人的思想,学习了他人的写作方法。现在,到了讲述我们自己的故事的时候了。要求:①只写一个故事,并通过她表达一种观点。②要运用议论、抒情或细致描绘的写作方法表达自己的心声或感动他人。③文章结尾要写出自己的人生目标。④不少于800字。
思考链接:小时候我们听过很多故事,长大了也讲过不少故事。想一想你生活中谁的故事讲得最好,你的故事讲得好吗?怎样才能把故事讲得生动而吸引人?
第六课时
1.教学目的
体会表达方式对表达交流的作用,学习修改语言的基本方法;培养合作学习的习惯和合作精神。
2.活动内容
将自己的故事在小组内交流,对照写作要求,互相提出修改意见,自己修改。教师巡视各组情况,解答疑难问题。亦可对个别修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或讲解修改个案。注意:要特别重视“议论、抒情”和“细致描绘”在表达中的作用,它是作文训练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要素。
3.思考链接
沟通、交流能力是未来社会中重要的生存能力。你觉得与人沟通的最大障碍是什么?怎样才能克服它?
第七课时
1.教学目的
树立学习信心;体验成功的快感;奖励先进;训练表达交流能力;学习他人的学习成果。
2.活动内容
活动成果汇报一:优秀个案汇报
3.活动方式
由语文课代表或由学生推荐一名同学做主持人;每小组推荐一名代表上讲台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并讲述自己的故事。教师帮助主持人调控课堂并协助讲故事的学生运用多媒体实物演示仪展示活动成果,给主持人和每位上台的学生发纪念品。最后小结。
第八课时
1.教学目的
树立学习信心;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快感; 学习他人的学习成果;培养诚恳评价、虚心倾听的品质。
2.活动内容
活动成果汇报二:全部活动成果展示
3.活动方式
所有同学将自己的活动成果放在课桌上,离开座位自由查看他人的活动成果。同学之间可以讨论、交流、评价。教师深入学生之中,倾听学生意见,帮助学生解答疑难问题。对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个案分析。最后小结。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生词,理解诗句意思,背诵课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语文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透过诗句领会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整理与修改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课题,了解长征
1.导入课题
同学们,七十多年前,中国革命史上发生了一件气吞山河的大事,就是工农红军进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2.了解长征
二、自读诗句,感知诗意
1.出示整首诗,指名读,把诗读正确。
2、读诗,不仅要读通,还要读懂。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想想每句诗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就做上记号。
3、理解诗意。我们一起来交流有下,你刚才在理解诗歌时,有不懂的地方吗?
4、读通了诗,又有了初步的理解,谁能说说这首诗主要写什么?
5、哪两句诗直接写出了这个意思?
三、学习诗歌,品悟诗情
1、学习句子: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①你从哪些词语中读懂了红军长征很难?
②你能读出长征的遥远与艰难吗?
③那你又从哪里读懂了红军战士不怕难呢?
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2、请同学们仔细地读读这首诗后边的六句话,用“——”划出描写长征艰难的词语或句子,再用“﹏﹏”划出描写红军战士不怕难词语或句子,细细体会。
3、学生自由读、体会。
4、全班交流。
a、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①你从哪里感受到长征艰难?
“乌蒙磅礴”,你看到了怎样的山?(板画帮助学生理解。)
你能读出这种气势雄伟感觉吗?
②那你又从哪里感受到红军战士的不怕难呢?
a、腾细浪 逶迤的五岭在红军战士的眼里,只是翻腾着的细小波浪。(板画)
b、走泥丸 磅礴的乌蒙山,在红军的眼里只是滚动的泥丸。(板画)
c、逶迤的五岭,磅礴的乌蒙山,在红军的眼里只是翻腾的细浪、滚动的泥丸,你能从中感受到什么?
③带着这种感受,再来读一读。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a、云崖
b、大渡桥横铁索寒
①(出示:铁索桥静止画面)谁了解泸定桥?
②站在江边瞅一眼,你心里有什么感觉?
③那冰冷的铁索,那湍急的水流只要看一眼,就已经让我们不寒而栗,更何况对面还有凶狠的敌人,用机枪疯狂地扫射着!那红军又是怎样对待的?想看看那激烈的战斗场面吗?
④看视频,谈感受。
⑤读出感受?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赶花会》这首歌,了解我国的民俗风情“花会”。
2、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通过指导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的演唱歌曲。
3、通过歌词和舞蹈动作的创编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
教学重点:
感受庙会的感受,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初步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唱准确歌曲中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部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提问,请问大家每年什么时候将举办庙会活动,让大家描绘一下庙会的场景,介绍我国西南地区也有一种类似于庙会的活动,那就是花会,解释花会的含义。
2、出示花的图片,问:大家喜欢这些花吗?那你都知道哪些花的名字?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花的歌曲《对鲜花》。
二、新课
1、听“赶花会”,提问乐器中运用了什么乐器
2、听录音范唱,思考:歌曲在演唱方式上有什么特点?(对唱:一问一答)
3、歌中描写了哪些花?每种花有什么特点?
4、两人为一组,相互一问一答读一读歌词。
5、学唱歌曲:
(1)跟录音范唱初步齐唱歌曲。
(2)跟琴指导学生的演唱:
(3)男女生对唱歌曲。
(4)换过来进行练习,并加打击乐器进行伴奏。
(5)两人为一组对唱,背一背歌词。
(6)跟音乐伴奏边做拍手游戏边进行对唱,两人一组。
5、创编活动。
(1)你能给这首歌曲加上好看的动作吗?
(2)请几组同学进行表演。
(3)书中只描写了四种花,可是我们知道的花有那么多种,让我们唱一唱更多美丽的花好吗?教师示范。
(4)小组进行歌词的创编活动。
一、设计理念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在三年级上册曾学习过“借助关键词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而三年级上册主要是从理解内容方面提出的,三年级下册的本单元主要是从学习表达的角度提出的。知道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一段话的具体方法,不仅能促进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而且也为学生进行“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习作实践提供了方法上的指导。本单元借助课文内容、课后习题、活动以及插图等学习资源围绕“传统文化”的人文主题进行内容重组,培养学生独立识字、阅读提取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
二、内容简介
本单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纸的发明》《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4篇课文,这些课文从不同侧面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古诗三首》介绍了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初步带领学生在领略欣赏中了解祖国传统节日的风俗;《纸的发明》介绍了纸的发明过程,重点是从纸的发明过程中,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赵州桥》介绍了赵州桥历史悠久、设计精巧美观的特点,重点是通过朗读感悟,体会故事所讲述的道理,感受古人的劳动智慧;《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的内容,重点是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最后的“综合性学习”环节又回到了“中华传统节日”的内容,重点是交流过节的故事或过程,帮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更深刻地理解传统文化精髓,并将体会付诸文字。本单元安排的“综合性学习”是本套教材中首次出现的综合性学习栏目。它主要围绕生活中的传统节日展开,既和单元主题密切相关,又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适合在不同地域开展。
在课堂上,学生阅读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章;在课余时间,和小伙伴们一起通过各种途径,采用多种方式了解传统节日,感受身边的优秀传统文化。活动要求学生通过不同渠道,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通过写过节的过程和交流节日的风俗习惯等方式,展示学习成果,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了解身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单元目标
(一)核心目标:
了解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收集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在习作中写清过节的过程。
(二)常规目标:
1.认识44个生字,读准8个多音字,会写36个字,会写30个词语。了解、积累“文房四宝”等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四字词语。
2.能背诵、默写指定的古诗。抄写指定的课文段落。
3.能根据要求提取段落中的重要信息,并对有关的现象或成因作出解释。
4.了解课文相关段落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5.能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
6.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进行展示、评价、改进。
7.能按活动的步骤,介绍某一手工活动的过程。
8.能说出有关句子的特点,并模仿着写一写。
四、总体构想
从单元的主题出发,围绕“传统文化”到课文内容中探索发现,体现了整读课文、归类识字、品析词句的系统学习思维。本单元包含古诗与说明文,形式多样且内容丰富,使得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更加丰富传统文化知识,也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兴趣,促使学生自发地查阅课外资料进行知识扩充。本单元首次出现综合性学习栏目,围绕传统节日展开,学生在课上与课下都可以进行实践,并通过交流与写作展示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虽然教材将综合性学习安排在后期,但是把结合学生体验和古诗的引入放在单元之初,让任务布置前置,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课文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完成目标的学习理解和能力的提升。在本单元的阅读学习中学生会发现课文能够围绕一个意思进行展开,进而产生思考,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学生在理解课文整合语文能力知识点的过程中逐步培养整体的概念,更好地掌握学习能力目标。结合单元学习内容,设计了《清明上河图·十三郎》进行整体阅读,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感悟,学习阅读图文的方法,在提高语文学科素养的同时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
热爱生命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本组以“热爱生命”为主题。选有四篇有关生命的课文,目的是让学生体会生命的美好,从而思考如何对待生命,热爱生活。本组课文以散文为主,语言优美,内含丰富。教学中可引导学生阅读思考,细心感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情感,也可以就重点问题展开讨论。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是本组课文的训练点(训练项目)。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对生命的意义缺乏深刻的理解,因此本组课文就是通过一个个形象、具体的人物和事例来体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教学本组教材,应注意引导学生把具体的人和事与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道理结合起来,从整体上把握课文,认真领会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并联系自己读过的和身边发生的感人故事,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
二、预习要求:
1、给生字注音、组词。对于文中读不准的字查字典,将正确的`读音标在书上。并将这些字拼读两遍。
2、圈出文中带拼音的词语和其他的好词,读两次。
3、给课文标出自然段,将课文完整朗读一次。
4、画出含有下列词语的句子,边读边体会词语的意思。
流畅、权利、捐赠、骚扰、磕磕绊绊、清香袅袅、重见天日、傲然挺立
5、找出课本中有感触的地方,简要写下自己的体会;对于有疑问的地方,请做好标注。
三、研学主题:
1、学习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2、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
3、发现并总结出概括句子含义的方法,培养理解语言的能力。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5、通过学习,感受生命的美好,激发对生命的思考,从而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
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以“战争与和平”这个专题,选编了几篇适合四年级学生特点的课文。《夜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都是讲的战争中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的故事。《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通过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信,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维护和平,制止战争。儿童诗歌《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是孩子们呼唤和平的共同心声。每篇课文都紧紧围绕专题,给学生越来越鲜明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战争打破了多少童年的幻想,击碎了多少美丽的憧憬。人类不需要战争,让我们共同祈祷未来的世界永远和平,让“和平之花”永远绚丽绽放。
学生分析
现在的学生似乎离战争比较遥远,炮火纷飞的镜头只在电视剧电影中见到过,那是遥远的彼时的回忆了。电视新闻中的战争场面虽然发生在此时,但是在遥远的彼地。因此学习本组课文时,不能仅仅局限于文章中的几篇课文,那样学生是难以真正体会到编写本单元的主旨“了解战争,呼吁和平,为世界和平做点事情”的。应该从学生现有的经验出发,给学生比较广阔的视野,比较详实的资料,比较感性的材料。让学生真正走近战争,更多地了解战争中孩子的生活,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危害,进而从内心深出发出和平的呼唤。
教学设想
1.以“战争中的孩子”为主线贯穿整个单元的学习,让学生贴近文本,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2.师生共同查找有关战争的资料,让孩子对战争有更充分的了解,读书时体验会更深刻,更独特。
3.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加强课文的朗读训练。
4.推荐一些战争题材的文学作品以及电影、电视作品。
学习目标
1.认识27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真挚情感,从中受到熏陶感染。
3.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课前准备
1.收集战争中的小英雄的故事。
2.从报纸电视等渠道了解国内外大事,关心国际动态,尤其关注最为动荡不安、仍弥漫着战争硝烟的地区局势。了解维和部队的使命及工作状况。
3.收看有关战争题材的电影、电视。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
学习本单元之前,让学生收看教师制作的《战争中的儿童》专题片。内容包括战争中涌现的著名的小英雄的故事,现代战争给儿童带来的悲惨的生活等。以强烈的画面和丰富的内容冲击学生的视觉和心灵,使学生很快在情感上走近本单元的专题,激发他们学习本组课文的欲望。
二、教学建议
(一)《夜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
两篇课文都是讲的战争中的小英雄的故事,可以整合起来上成一个专题《战争中的小英雄》。以这两篇课文为主打文章,重点学习,然后引导学生去读更多的文章,更多的书,去了解更多的战争中的小英雄。这两篇文章虽然都很长,但是很通俗易懂。这样的故事也很能吸引学生,学生有阅读的愿望。应让学生充分自读课文,在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提出自己的疑问。让学生在交流中充分发表各自的阅读感受,交流阅读心得,加深阅读体验,学生如有疑问也可引导学生自己读书,自己解答。两篇课文都很适合分角色朗读,可让学生自由组合,自由选择朗读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
《夜莺的歌声》中有写句子含义比较深,需要学生读进去,联系全文才能理解,可让学生把这类句子都找出来一起体会。这一课开头最后两个自然段和开头三个自然段在结构上首尾呼应。这个问题不可讲得过深过细,让学生对比着多读这几个自然段,感受文章以夜莺的歌声开篇,再以夜莺的歌声结束,结构完整,浑然一体的特点。
接下来的学习就更具有个性特点,教师和学生一起推荐一些书籍和文章,学生课余自主阅读,以故事会、读书会或演讲会等形式汇报读书收获。
推荐文章
英语单元教学的整体设计心得
我们很荣幸的有这个机会前往上屋小学参加“小学英语单元整体设计教研活动”,我们也很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和众多名校的精英们一起探讨
单元整体教学。熊小玉老师也很生动的给我上了一节有趣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讲座,真的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单元整体教学就是在教材单元主题的引导下,通过整合教材板块,活动内容,练习内容和丰富的课外课程资源,进行的单元整体考虑的教学设计和实施。且其目的是尤为的关键,在于优化教学设计,实施结构化教学,提高学与教的质效。是个非常值得我们英语教师学习的优质的教学方法。从学生学习语言整体性、应用性的角度出发,摒弃了以往片面注重词句的教学,将英语教学更加推向应用性与生活化,注重语言学习的情感体验与整体认知。
基于上述的认识,我们在英语的教学设计中提倡从单元主题的整体角度来设计教学,但这并不意味着放弃单课的独立,而是在基于单元整体的基础上来设计单课的目标、内容、方法与过程。其中明确单元整体主题与单课个体话题之间的关系,梳理明确教学内容之间关系,确定整体设计的第一步,我学习到了三点体会:
一、做到专研教材,挖掘出单元主题与单课话题之间的深层次关系
教材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与标准。在单元整体设计时,要做到主题与话题之间的浑然一体,必然对教材进行充分的研读,不仅要按照教材表面设定的主从关系,更要挖掘教材内部单元与单课之间隐含的内在联系,从而为更好地设计主题与话题提供更多的素材。我们要认识到教学的内容要基于教材的`文本,但并不局限于教材呈现的文本,更多的内容是隐藏在教材文本之下,具有内在的隐性联系。我们需要深层次地研读教材,充分挖掘教材文本相关的教学内容并选择出主要相连的材料。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地梳理单元主题与单课话题间的联系,做到深层次的关系。
二、做到文本再构,梳理单元主题与单课话题联系
我们要明确设计思路合单元主题的教学内容,基于课程标准对我们的要求,通过文本再构,设计适合学生学习的单元教学内容。因为教学内容在教材中呈现的可能比较散,而教师挖掘出来的内容显得更为零乱。如果直接让学生去学习是达不到我们预期的学习效果的。且我们对于语言的学习强调系统性、整体性与情境性。因此教师要通过文本再构,在单元整体与单课教学的体系内合理安排好学习所需要学习的内容,将分散的知识点按照语境、话题、层次等逻辑顺序重整排列,就犹如一盘散开的明亮璀璨的珍珠一样,把它们用一根结实又好看的链子串起来,一定更有价值。文本再构也是如此,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易到难、从学到用、从旧到新、螺旋式上升,既学习新内容又联系旧知识,既学习教材文本又整合文化内涵与生活实际。
三、构建学习英语语境,把学生引领到一种英语学习的语境中
在进行构建学习英语语境的设计时,可以借鉴组织结构学的相关知识。在设计时,用话题人物或是故事串联成并列式的设计;用主题——话题的结构串联成总分式的设计;用认识过程或是事物发展过程的先后顺序串联成递进式的设计等。这些方式都能够有效地将教材内容中散落的珍珠以主题——话题为线串联成美丽的学习链,丰富课堂学习的内涵与深度,打造多元内涵、多线性层次的课堂教学盛宴。把学生引领到一种英语学习的语境中,更好更快的是学生融入到你的课堂教学中。
因此,当我们在写自己的教案时,要切实地走进教材,研究教材,用好教材,用心去体会和挖掘教材中所蕴涵的丰富学习内容,进行提炼。教材是教学活动的载体和基本立足点,只有用好教材,设计好教学,实践好课堂才能达成教材与教学的和谐统一,体现两者之间的完善结合。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很新颖也很本质,我们应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整合材料,把小学英语教学做的越来越好。
三年级习作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模板
从单元整体出发设计作文教学——兼说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次作文
这次习作是围绕这本单元的主题“我们的生活”安排的,它是学习课文的延伸,又是口语交际的继续。口语交际里交流了自己的课余生活,习作就来写写自己的课余生活。因此,学习好课文和交流我们的课余生活是写好这次作文的前提。从课文中既要了解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还要学习怎样写课余生活。在口语交际课里交流自己的课余生活,一方面可以指导学生选材,另一方面可以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说一说课余生活,把内容说清楚,为这次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建议您心中有单元整体,做单元教学整体设计,上好阅读课和口语交际课,为学生写好这次作文铺好路。
主题单元不同于这种知识和思想教育为中心的训练组单元,以文化主题为为核心设计的。单元主题丰富的文化内涵突破了过去的思想教育为核心的编排体系,只要学生读了,他都会从受到不同同程度的文化熏陶,提高语文素养。课程标准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材中得到了落实。
不少老师都教过《长城》和《颐和园》这两课,以往都是从课文本身来进行语文教育。现在这两课编入了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组。这一组的单元文化主题是“我国的世界遗产”。学习这两课课就不仅仅是认识长城的雄伟、高大坚固,认识颐和园的美丽,还要和《秦兵马俑》一课、词语盘点、语文园地一道,从不同的遗产地、从不同的角度,站在世界遗产的高度,组织学生通过综合性阅读实践活动来体验和认识祖国文化遗产的灿烂。
所以,把握主题单元整体,挖掘单元主题的文化内涵,应该是我们实施教学首先应该关注的。这不仅仅是阅读教学,也包括习作教学。
三年级第一次作文是围绕这本单元的主题“我们的生活”来安排的,它是学习课文的延伸,又是口语交际的继续。口语交际里交流了自己的课余生活,习作就来写写自己的课余生活。因此,学习好课文和交流我们的课余生活是写好这次作文的前提。从课文中既要了解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还要学习怎样写课余生活。在口语交际课里交流自己的课余生活,一方面可以指导学生选材,另一方面可以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说一说课余生活,把内容说清楚,为这次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我们应该是心中有单元整体,从单元整体出发做单元教学整体设计,上好阅读课和口语交际课,为学生写好这次作文铺好路。
完整的第一单元习作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主题:
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
课本的单元导读提示:
我们的生活像五彩的图画:在教室里读书,在操场上游戏;去科技馆参观,到少年宫演出;到小河边钓鱼摸虾,到树林里采集标本……在快乐的生活里,我们一天天长大。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感受多彩的生活。
教师教学用书的单元说明:
这一组有4篇课文。其中《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是精读课文,《槐乡的孩子》是略读课文。课文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有的描写了小学生欢乐幸福的学校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有的讲述了儿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快乐地成长以及他们是如何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灵去观察去感受大自然的;有的通过记叙儿童攀登黄山天都峰,反映了儿童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有的赞美了乡村儿童纯朴、勤俭、热爱劳动的好品质。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充满了童真、童趣,学生们读来定会感到十分亲切。
本册教材的第一组课文,是学生从低年级升入中年级,开始学习的第一组课文。首先要考虑的是衔接问题,这一组是低年级和中年级两个年段语文教学的接口处。要通过本组教学,帮助学生尽快地适应中年级的语文学习。因此,教师有必要重温一下课程标准中对低年级的教学要求,深入了解中年级起始阶段的教学要求,通过这一组乃至后面一两组的教学,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教学的过渡。
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教材首次提出开展“记录自己课余生活” 的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安排在《我们的民族小学》的后面,目的是使师生了解安排此项活动意义、目的及开展活动的`方法。因综合性学习不是一次完成的,因此,在《爬天都峰》的后面,又编排了“综合性学习提示”,提醒学生继续完成综合性学习的任务。
本组无论是阅读、还是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等训练,都与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这一主题密切相关。比如,在导读中,点出了本组的专题,课文为这一专题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从课内到课外,继续围绕本组专题展开,“语文园地” 中的“展示台” 则是这一专题训练的拓展和延伸。教学中要加强整合的意识,注意发挥整体优势,使本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单元习作教学目标:
1.学习使用阅读教学中学过的观察和写作方法,在综合性学习和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愿意展示自己的习作,与父母分享快乐。
2.在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自己课余生活,感受课余生活的乐趣。
单元习作教学整体设计:
教学《我们的民族小学》一课,体会到学校生活的美好与幸福;并感受到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爱。学习作者怎样观察和写出民族学校的特点,写出自己对学校的喜爱之情的。
组织、安排综合性学习活动《我们自己的课余生活》。在学习本单元课文的过程中,同时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
教学《金色的草地》一课,体会可爱的草地和有趣的蒲公英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快乐,给“我”带来了探索发现的喜悦,体验儿童生活的丰富多彩和乐趣。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观察和具体写事的。
教学《爬天都峰》一课,体会“我”和老爷爷是如何克服了种种困难爬上天都峰的。学习作者是怎样观察和写一件事的,是如何观察和写出人物的对话把事情写具体的。
略读《槐乡的孩子》一课,交流读后的感受,了解槐乡的孩子们采摘槐米的经过,体会作者劳动的快乐,学习课文是怎样具体写事的。
交流自己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记录和资料,做《语文天地》的展示台活动,展示自己的课余生活。
在《我们的课余生活》口语交际活动中,说说自己在课余都做了什么事,有哪些收获和感受,说说自己今后课余生活的打算。
在综合性学习和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选择内容,学习课文的观察、写作方法,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写完以后读给父母听,和他们分享习作的快乐。
清潭中学 姜贺
一.
引言现状: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观念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严重地干扰着新教材教学思想的贯彻和教材的体现。一方面新教材词汇量大,语言材料多,语法知识零碎,课不好教,课时紧张。另一方面,现在初二学生的英语水平整体偏低,老师教得辛苦,尽管每一节课都准备了极为丰富的知识,详详细细地讲给学生,就怕学生听不懂,不会做,所以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学生学得也很累,结果如何呢?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依旧很差,学生对老师的评价是:很卖力气,很巴结。现在想来,教师只知“教”,而没有想到学生怎样学。这种状况随着内容和难度的加深,可能两极分化还会越来越明显。措施:要想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必须彻底转变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建立一种互动、和谐、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其次,要正确处理课程标准和教材之间的关系:课程标准是贯穿于我们教学中的“纲”,而教材是教学的具体内容,是我们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工具。下面与同行探讨如何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在教学和备课过程中着重解决的问题。
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思路
1.
整体把握单元内容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单元内四课的教学内容不平衡的矛盾,教师应能对此整体性调整或处理,如适当调前或调后,有些内容可适当增减。这样做的目的是突出重点,分散难点,从而驾驭教材。
2.
整体设计单元教学单元整体教学既有与课文整体教学一脉相承的一面,又有与其不同的一面,即单元整体教学就是整体把握的是教材中的每一单元。虽说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侧重和特点,但每一个单元内只有一个主旋律,那就是单元话题。单元的四课既围绕话题展开又相对独立成篇,构成一个有机的单元整体。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统筹安排整个单元的教材内容,对单元教学过程做整体设计,处理好课与课之间的衔接和过渡,合理安排各课的教学内容,科学分解单元内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突出单元内各课时的特点,形成以听、说、读、写为各自侧重点的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不应只有分课时计划,而没有单元总体安排。
3.
优化教学模式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路应当是相对固定的,但教学的方法却不应一成不变。教师做好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其任务就是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技巧,优化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增加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乐学、好学,而且知道怎样学。课堂上尽量多用pair
work, group work, team work 等活动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语言技能训练的机会。
三.教材分析及教学思路:
1.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21单元的话题是谈论过去的经历。教学目标: (1). 学习情态动词could的用法(2).
掌握反身代词的用法(3).掌握由and,
but等并列连词连接的并列句(4).学会一些有用的词语能力目标:培养交际能力,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教学重点:反身代词和常用词语的运用教学难点:并列句教学设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投影,简笔画,英文歌曲磁带等。
2. 分课时教学模式:
L81----对话课模式:以听导说,以析助说,读后仿说,创设语境多方练说,教会学生在实际交际中会说。教学要点:导入要新,分析要简,情景要真,操练到位。教学目标:学习情态动词could和反身代词的用法。教学重点:反身代词有单、复数之分及其构成。教学步骤:
1. 复习:谈论寒假生活及春节活动。 2. 导入新课:让学生仔细听老师说, I can skate on the real ice. I
could do it when I was nine years old. Nobody taught me .I learned it all
by myself. 问几个问题 1. What can I do ? 2. When could I do it ? 3. Did anybody
teach me ? 4. How did I learn it ? 然后让学生仿说,再让其同学用第三人称复述. 同时指出could是can过去式
3. 朗读并表演Part 1 (1)(可将81课两幅图先画在投影上)问:What’s she doing ? (She’s riding a
bike.) Can she ride a bike?(No, she can’t. Because she fell off the bike.)
She hurt herself, didn’t she ? ( No, she didn’t )
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第二节对话,将有用的短语写在黑板上并领读 fall off, hurt oneself, teach oneself =
learn…all by oneself (2)朗读并表演(3)迁移与拓展 让学生整理已学过含有反身代词的词组 enjoy oneself,
look after oneself, help oneself to, buy oneself, wash oneself, say
oneself to… 整理各种人称的反身代词(口头)。 4. 问答:读后仿说 ( In pairs )。(Part 2 )用Could you
……when you were….years old ? Yes, I could. 然后改变人称用she or he. 5.
操练:创设语境多方练说。(Part 3 ) Could you 1. sing English songs 2.read 3. write
4.play the piano 5. play computer games when you were four? Name Answers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让学生先填表,老师问:“What did you find out about ….?”
学生答: I found out that he/she could read when she was 4. 6.练习与作业: 完成L 81 of
Wb (P97)复习并整理反身代词。 Lesson 82 The moonlight Sonata
一、教材分析阅读课模式:泛读大意,精读细节,再读解惑,四读赏析。教学要点:设问要巧,讲解要精,引导得法,操练到位,
适当引伸,拓展渗透。二、教材内容:本课主要讲述有关贝多芬的著名的《月光鸣奏曲》的故事。教师先复习一些有关音乐及贝多芬背景知识的词汇,使学生思路清晰,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学会有关音乐及贝多芬知识的词汇。如,piano, moonlight, sonata, poor, afford, to one’s
surprise, lose oneself in….等。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德育目标:
欣赏音乐并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陶冶情操。确立教学目标的依据:根据英语教学大纲规定,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初步的基础。此外,要体现素质教育、潜在外语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的培养。四、重点与难点:重点:
学会有关词语,理解课文。难点:
词语的综合运用。五、教材处理根据以上分析,同时针对学生学习外语存在的一定困难的实际情况,首先给学生创造一定的音乐氛围,以激发学生兴趣,为所学课文创设一定的氛围,通过精心设计的板书,不但使学生思路清晰,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突出教学重点,完成教学任务。六、教学方法: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深化教学内容。展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双边活动。七、
教体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增加了直观性和趣味性,加大课堂教学密度,提高教学效果。八、课时: 两教时九、教学程序:第一教时
Begin with a piece of Beethoven’s music (Picture 1)(欢乐颂) Step 1 : (
Picture 2 ) Ask the students two questions about the music (1) What’s the
name of the music ?(2)Who composed it ? ( Beethoven ) (3)How many pieces
of his music do you know ? Now I’ll introduce you one of his piano music.
Would you like to listen? Play the music and the students listen and watch
. ( Picture 3) Step 2: (Picture 4 ) Now answer the questions : (1) What’s
the name of the music ? (The Moonlight Sonata) (2) What do you know about
Beethoven ? Then tell them more information about Beethoven. ( Picture 5 )
Step 3: (Lead to the lesson ) Today we’re going to learn how and where he
composed his Moonlight Sonata. Step 4: Show “The knowledge aims”: (Picture
6 ) (1)Learn some useful expressions and be able to use them. (2)Read the
passage fluently. Step 5. (Picture 7) Ask one question : “How did the girl
learn the music?” The teacher will tell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 while
the students listen and look at the pictures. (At the same time the useful
expressions are shown.) Reach th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after the
teacher. Step 6: 1.Listen and read after the tape. Then tell Yes-No
questions. (Picture 8) 1. Did the girl find it easy to play Beethoven’s
Sonata in F ?2. Did the girl live alone ? 3. Did the girl really believe
her dream would come true? 4. Did Beethoven teach the girl learn to play
his Sonata in F ? 5. Did the girl and the young man like the music played
by Beethoven ? 2. Ask the Ss to read the text more carefully again
(Picture 9) ,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according to it, then give them
some minutes to prepare ,then ask and answer them in pairs. ( Picture 10)
1. Why did Beethoven stop outside a little house when he was walking in a
street one evening? 2. How did the girl find Beethoven’s Sonata in F ? 3.
What did the young man say when he heard the girl’s wish ? 4. What
surprised Beethoven when he saw the girl ? 5. How did the girl learn to
play this music ? 6. Did Beethoven teach the girl to play his Sonata in F
? What did he do instead ? 7. Did the girl and young man like the music
played by Beethoven ? How do know that ? 8. What did Beethoven call that
new piece of music ? 3. Try to retell the story according to the answers
or key words. Divided the passage into three parts: (1) one evening, walk,
stop, hear sb. playing, come one’s voice, be difficult to play, How I
wish…., cannot afford to do sth., say it for fun (2) knock at, in the dim
candle light, sit before…, to one’s surprise, learn it by ear, listen to
sb. for a long time (3) say no more, sit down, shine brightly, look up,
say to oneself, listen to …. Silently, lose oneself in…, al night, call
it… Step 7: Now we’ve known more about the music “The Moonlight Sonata ”.
Do you know about any other composer ? ( some students tell the names they
know ) Now here is a piece of beautiful Chinese music (《二泉映乐》)for you.
Let’s enjoy it. ( picture 11 ) Play it .(Sing it together if they can .)
then talk about the music and the writer “ Who composed it ? Where and
when was he born ? Who taught him music ? What’s the feeling of the music
,a happy one or a sad one ? (Picture 12) and give them some minutes to
discuss it . Step 8. ( Picture 13) Talk about their favourite music. 1.
What kind of music do you like best?( pop, rock, classical, light, country
…..) Why ? 2. Can you play the piano or any other instrument ? Who taught
you ? (Ask one student to act ) Let’s invite her to play it. Step 9:
(Picture 14 ) Practice : 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talk about them (key
words given ). Write the answers in their exercise-books. Step 10: (
Picture 15 ) Do some exercises using the useful expressions. Step 11 :
Homework for today : Read the text again and do the written work. ( That’s
all ) 第二教时: Step 1. Review L82 1. Read the passage first then try to
retell it. 2. Speak out the useful phrases and sentences. Step 2: Explain
some of language poits:(讲解、迁移、拓展) 1. He heard someone playing his Sonata
in F. (1) Difference between hear and listen (2) hear sb. do / doing sth.
(see, feel, watch ) e.g We often hear him sing English songs in the next
room. Can you hear someone singing in the next room ? 2. How I wish I
could …. (1) wish + clause ( past tense ) (can’t realize) e.g I wish I
could answer the question. (That means I can’t ) (2) hope to do / wish sb.
to do She hopes to come to China next year. I wishes her to come to China
next year. 3. I couldn’t afford to do…. “afford” is often used with can,
can’t, could, couldn’t ) 迁移 afford and pay 4. play the piano ( “the” need
to put in front of instrument, but not ball games) 5. “quiet” and “silent”
“quiet” 表示静止的状态。用于人时,表示性格的安静,但并不指默默无声。This is a quiet fishing village. He
spent a quiet evening reading at home. He ia a quiet man. “silent”
表示“无声的、沉静的、一声不响的”,指没有任何声音。 That is a silent movie. He is silent about what
happened. 二、Exercises: 1. Translation 2. Choose correct phrases to fill in
the blanks 3. Composition: If you have lots of money, what will you do ?
L83----语言知识课模式:自然呈现,初步操练,适时归纳,表解重点,练习巩固。教学要点:精心组织,训练多样,活而不乱,注重实效。教学目标:1.继续反身代词的用法,掌握由and,
but等并列连词连接的并列句 2.go on a trip,too…to…, return, have a nice weekend
能力培养: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交流合作,能归纳整理知识点教学用具:录音机,投影,简笔画等教学方法:通过“读一读”,“练一练”“议一议”,“想一想”等环节,倡导自主学习。
Teaching steps: Step 1. Check their homework. If you have lots of money,
what will you do ? (1) Review the reflexive pronouns by asking questions.
T: Do you live by yourself ? S1: No. I live with my parents. T: Do you
wash yourself ? S2: Yes. I do. T: Can you do your homework by yourselves ?
S3: Yes. I do it all by ourselves. Ask the others to change the personal
into the third (2) Show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to the students: I hope
she didn’t hurt herself. She taught herself. Did she learn all by herself
? How I wish I could hear Beethoven himself play it! Then he said to
himself,.. They both lose themselves in the beautiful music. I can buy
myself lots of good things. I don’t enjoy myself very much. Could Mr More
buy himself lots of good things ? My little brother is too young to look
after himself. Help yourselves. 反身代词 第一人称 第二人称 第三人称单数 myself yourself
himself,herself,itself 复数 ourselves yourselves themselves (3) Sum up : (by
the students) Step2. Presentation ( Books closed ) Ask “ Does Mr More
enjoy himself ?” Play the first part of the tape for the students to find
the answer ( No ). Then do the same with the second part. Next open their
books. Let them read the passage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in pairs. Play
again for the students to practise reading aloud. Step 4: [议一议] Point out
the Compound Sentences in the Part 1 Ask “What kind of sentences are they
?” They’re called Compound Sentence Look at the form: The Compound
Sentence 连词 例句 代表的关系 and Mary helps Kate and Ann helps Lily 等同递进 but Jim
likes Chinese, but he needs help. 转折 or Do you like apples or pears ?
选择,否则 so Mike was ill, so he didn’t go to school 因果 [想一想] Ask: Are they
Compound Sentence ? Why ? 1. Jim and his family work in the same factory.
2. I turned on the TV, sat down and watched it 3. We sang and danced that
day. Step 5: Part 2. Play the tape for the students to listen and repeat.
Then in groups of three get them to read the dialogue together. Step 6:
[练一练] Do the exercises of WB 83 Step 7: Homework:(1)Recite Part 1 and Part
2(2)Finish WB and do some translation exercises.
L84----听力与写作课模式:总结提纲,精讲多练。单元练习,排忧解难。听-----初听梗概,再听细节,三听校对。教学要点:听前简介听力内容,合理调控听力难度,听后及时检测反馈。写------问答练习,口头作文,书面表达。教学要点:激活潜能排除障碍,鼓励学生,积极表达。教学目标:语法小结,总结提纲。能力培养:指导听力方法。教学重点:知识点的综合运用。
Teaching steps: Step 1: Revision. Have a dictation. Ask the students to
write down the sentences the teacher says ( They’re the answers to
yesterday’s homework ).Then check their writing with the class. Model . 1.
He could ride a bike all by himself when he was four. 2. The ice is too
thin to skate on. 3.The boys enjoyed themselves in the river just now. 4.
I saw the children playing football a moment ago. 5. Mr Green is reading
newspapers at the table, and Mrs Green is having breakfast at table. 6.
Work hard, or you won’t catch up with the others. Step 2: Read and act (
Part 1 ) Play the tape of the first dialogue for the students to listen
and repeat, then get them to practise it in pairs. Ask some pairs to act
it out. Repeat with the second part in the same way. Pay attention to
these: (1) It’s time ….. (2) get + Link.v (3) leave + someplace. Step 3:
Practice : ( Part 2 ) In pairs, have the students practise the dialogue
orally. ( Part 4 ) In pairs , have the students make sentences. Then ask
some pairs to share some of their sentences with the class. Do Wb L84, Ex
6 orally in pairs. Step 4: Listening. Listen to the tape and fill in the
table below. Step 5: Writing Have the students work individually to
unscramble the note Then change their answers to check. Step 6:
[Checkpoint 21] Sum up by themselves first without their books. Step 7:
Homework for today. (1) Finish all the exercises in the WB. (2) Write down
the useful expressions in their notebooks.
《小石潭记》
教学目的:
1.诵读全文,体会作者情感
2.按照游览顺序,分析课文内容
3.掌握情随景生,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重点:
1.背诵全文
2.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方法:
导读-点拨-背诵-拓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想:
本课内容较多,教参建议两课时学完,我设想利用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能调动起学生借助多种感官接受知识的特点,特拟定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进程:
一、导课:
以“黔驴技穷”出自柳宗元的寓言《黔之驴》导入写景散文《小石潭记》的学习。(课件展示:“驴不胜怒,蹄之……”的画面)
二、预习情况检测:
1.解释(课件展示)
潭中鱼可百许头不可知其源
水尤清洌以其境过清
2.理解(课件展示)
全石以为底斗折蛇行凄神寒骨
三、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课件展示:朗读录音)
四、分析课文内容:(朗读――思考―讨论――分析――点拨相结合)
(课件展示:思考:
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2.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
3.溪流和溪岸有什么特点?)
五、分析写景顺序:(课件展示)
小结:景色特点:
石奇树美水清鱼乐
斗折蛇行犬牙差互
写景顺序:
按照游览的顺序,即:游踪
发现――近观――远望――感受
六、体会并感悟情景交融的写法:
思考:(课件展示)
1、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到“一切情语皆情语。”那么你能说出作者观鱼时是怎样的心情?
2、浏览重叠最后又是怎样的心情?
3、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境?
小结:
作者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所以才会有发现小石潭时心乐之,观鱼时觉得鱼似与游者相乐的愉悦心情;但这种欢快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便会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忧伤、悲凉的心境便会自然流露出来。就很自然的融情入景了。
七、学生自读、齐读,进一步体会课文内容及作者情感。
八、检查学习效果:(课件展示)
背诵向导
从小丘-隔-闻-如鸣佩环-心-伐—下-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坻-屿-青树翠蔓……潭中鱼-皆若-日光-影-佁然-俶尔-似与……
潭西南-斗折-其岸势……坐潭上-四面-寂寥-凄神-悄怆-以其境-不可……同游者……
九、小结全文:
本文生动地描写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寂,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语言简练生动,景物刻画细腻、逼真,充满了诗情画意,表现了作者杰出的写作技巧。
十、知识迁移(课件展示:景物图片)
要求学生先认真观察,再尝试用语言描绘,注意学习作者的写法。
十一、板书设计
《小石潭记》
柳宗元
景美情凄
情景交融
初中语文经典教学设计范文模板5《寓言四则》
一、课文悟读
《画蛇添足》写的是某舍人违反常理,受主观意识支配而硬给蛇添上足的故事,形象地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真理越出一步就会变成谬误,如果做多余的事,就会徒劳无益,正如茅盾先生所说:“事莫妙于适可而止,过则生灾。”这则寓言还包含着对原始图腾崇拜的批判。楚人以龙为图腾,某舍人潜意识受龙的形象支配,故画蛇添足。而战国已进入理性觉醒时期,人们认为把蛇画成龙的样子是违背了常理,故予以嘲笑。这则寓言批判了原始思维方式,是人们理性觉醒的飞跃。
寓言的寓体多重性决定了寓意的多样性。《买椟还珠》即似双刃剑,具有双重讽刺作用。从卖方说,为了卖出宝珠,把珠盒“包装”得富丽华美,结果将买者的注意力吸引到珠盒上而事与愿违,这就说明做事应注意目的,不可主次颠倒。从买方说,有眼无珠,被华美的珠盒所眩惑,只重形式,忽略内容,以致取舍不当。可见做任何事情都要分清主次,看清本质。否则,就会成为人们的笑柄。
《滥竽充数》也有多重寓意,它讽刺了没有真才实学而最风的温床。从齐滑王这一角度进行横向思维:他改革用人制度,“好一一听之”,说明要打破传终原形毕露的人,也提出了“考察人才,任用人才”的大问题。春秋战国时期,群雄蜂起,“乐以教化”渐成风气,人才争夺日益激烈。从文中两君主“好音”的场面,可以窥见当时的政治体制:齐宜王好大喜功,讲求排场,南郭处士得以尸位素餐,而齐湣王锐意改革,事必躬亲,南郭处士无法蒙混过关。结合韩非子的好“帝王之术”可知:对人才必须全面考察,逐一考核,择优录用,谨防假冒。
《塞翁失马》体现了《淮南子·人间》“人间之事,得失之端,存亡之几”的要旨,塑造了一个“见本而知末,观指而睹归”的善术者形象。这位失马的塞翁,不以众人之“吊”为忧,不以众人之“贺”为喜,在复杂的现实面前,沉着冷静,方寸不乱,既看到了“祸福同门,利害相邻”,也看到了“祸福相转而相生”,充分地体现了道家“淡泊无为,蹈虚守静”的心态。这种祸福相依、利害相伴、且能“转而相生”的观点是符合辩证法的。但这种随缘自适、随遇而安的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及相对主义观点,否定了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是不够科学的。同时,文末以“丁壮者……死者十九”来反衬塞翁之子以跛独存,格调也较低。
二、亮点探究
1.《画蛇添足》中某舍人为何要给蛇添上足?这则寓盲对你有什么启迪?
学习探究:
蛇本来无足,某舍人却陶醉于先画完蛇的自得之中,自作聪明,做多余的事。寓言告诉我们,脱离实际,只能弄巧成拙。生活中,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循其本身规律,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同时也要把握做事的分寸。2.蛇果然无足吗?探究学习: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据1982年9月15日《北京晚报》报道,泰国博他伦府高颂县玛吕区第一村就发现了一条有两足的毒蛇。
3.《买椟还珠》讽刺的对象究竟是谁?
探究学习:
好的寓言往往具有多重寓意,表层寓意是针对具体事件而发的,它是“个别的”;深层寓意反映了某一历史时期特有的精神现象,反映了某个民族乃至人类共同的思维积淀,它是“一般的”。关于《买椟还珠》的讽刺对象,历来见仁见智。从文中主要描写对象和结尾来看,讽刺对象应是楚人,楚人本想以华丽的匣子来显示宝珠的贵重,却因喧宾夺主而事与愿违。但看文章要兼及整体,从文中关键语句“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即事情的结局)来看,讽刺的对象还可以是郑人,郑人虽只写一句,但他并非陪衬,他只看外表,忽视实用,没有眼光,舍大取小,他的选择实际上是对楚人“包装”行为的嘲弄。理解了这点,我们便可开掘思维,洞悉寓言的哲学意蕴。
4.联系生活实际,《买椟还珠》给了你什么启示?
探究学习:
看问题应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予以审视,并密切联系实际,使见解更有针对性和批判性。就楚人而言,可以肯定其精于商道,善于“卖椟”。生活中,“酒香还怕巷子深”,“好花还靠绿叶扶”,适当“包装”是一种精明巧妙的经营策略。也可以批评其喧宾夺主,蒙骗顾客。一些商家不在商品质量上出力气,却热衷大做广告;某些政府不在增产增效上下功夫,却沉迷“形象工程”自然“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就郑人而言,可以批评其没有眼光,取舍不当。用人单位只注重对象“豪华”的档案,消费者只痴迷商品“华丽”的盒子……都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也可以跳出定势思维,肯定其眼光独到,大胆取舍,说明一个事物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它的认识,在一定条件下人们不妨追求商品的艺术价值,满足于对商品的审美享受。
5.从《滥竽充数》这一寓言中,你悟出了哪些道理?
探究学习: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重要形式,《滥竽充数》则给我们提供了多角度思维的蓝本。据文中四个方面的人物活动,我们可相机进行思维发散。从南郭处士这一角度进行顺向思维:他不学无术,不懂装懂,终于原形毕露;进行反向思维:他只身逃走,具有自知之明;还可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再次进行逆向思维:他的逃走是出于被迫无奈,毫无自知之明可言。从齐宣王这一角度进行横向思维:他好排场,“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实行“大锅饭”制度,这是滋生各种不正之统的制度,让真正的人才脱颖而出。从南郭处士周围的乐工这一角度进行侧向思维:乐工与南郭处土相安无事,不敢揭露事情的_,说明了不正当的人际关系的危害性。
6.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塞翁失马》的认识。
探究学习:
《塞翁失马》较好地说明了要用发展的、变化的、一分为二的眼光看问题的辩证观点。首先,要有正确的思想方法,祸福可以互相转化,要学会在祸中看到福,从祸中求得转移,对各种生活现象,宜积极乐观,忌消极悲观;要学会在福中看到祸,加以戒备,做到心存忧患,居安思危。其次,要有成熟的生活态度,祸福的到来具有很多不确定因素,生死、利害、得失等,并不都是可以预测的,因此,应力求考虑周全,处事谨慎,多一些准备,少一点幻想,这样一旦面临祸患,就能安之若泰,处变不惊。
三、选题设计
1.蛇·龙及图腾崇拜。
研究方法:
(1)实地考察法。深入自然,参观蛇馆,了解蛇的形状、种类、特点、作用等。
(2)阅读书籍法。到图书馆查阅有关蛇、龙及图腾崇拜方面的书籍。
(3)类比联想法。由蛇类比似蛇的龙,联想到古代的图腾崇拜现象。
参读书目:
《中国各民族宗教与神话大词典》,学宛出版社,1993年出版;
《信仰的坐标》,海南出版社,1993年出版;
《图腾文化》,蓝天出版社,出版。
2.竽·古代乐器及古典音乐欣赏。
研究方法:
(1)参观调查法。到博物馆参观、了解竽、笙、琴、编钟等古代乐器的形状、特性和历史演变等。
(2)搜集资料法。阅读相关书籍,了解古代乐器、古典名曲的知识。
(3)鉴赏品味法。聆听品味《广陵散》《高山流水》《十面埋伏》等古典音乐。
参读书目:
《音乐欣赏手册》,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出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出版;
《音乐作品导析》,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年出版。
3.我国古代音乐的历史、质及作用。
研究方法:
(1)网络搜索法。上网搜索,了解古代音乐的产生、演变等。
(2)问题讨论法。分组讨论,明确“乐”与“礼”的关系,理解“乐以教化”的作用。
(3)论文撰写法。结合实例,就音乐的运用与鉴赏撰写小论文。
参读书目:
《龙文化》,青岛海洋大学出版吐,1991年出版;
《中华文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出版;
《丝竹九章》,沈阳出版社,出版。
4.我国古代成语、典故、寓言中的“马”。
研究方法:
(1)相关链接法。围绕“马”进行相关链接,如九方皋相马、千金市马、骥遇伯乐、指鹿为马、按图索骥、老马识途等。
(2)意义探究法。分析探讨,洞悉这些成语、典故、寓言的意义。
(3)联系实际法。结合实际,深化对这些成语、典故、寓言的理解。
参读书目:
《百子全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
《诗词典故词典》,书海出版社,1990年出版;《战国策》;《淮南子》;《郁离子》;《列子》;《新语》;《艺林伐山》。
四、备教卡片
●卡片①
《画蛇添足》选自《战国策·齐策》。战国时,楚王派大将昭阳领师击魏而夺得八城,又令昭阳移师伐齐,齐请陈轸劝阻昭阳。陈轸见昭阳,先贺军功,再谈楚的军功奖赏是“令尹”,又讲了这个“画蛇添足”的故事,并说:“今君相楚而攻魏,破军杀将是八城,不弱兵,欲攻齐,齐畏公甚,公以为名足矣,官之上非可重也。战无不胜,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后归,犹为蛇足也。”意思是,现在你已帮助楚王打败了魏国,以此捞到的名利已是够用了。因为楚不会再设两个令尹的,所以再打齐国,齐怕你。你以此称名也足够用了,官职也加不上什么,还不知足,性命难保,即使是再加官进爵,也只能归于后人,这种情形不是同那个本来已画成了蛇,可是硬去画足,反而连酒也喝不到的人一样吗?昭阳听了,便班师回国。后历代诗人常引此寓言。唐韩愈《感春四首》之四:“画蛇著足无处用,两翼霜向趋埃尘。”唐偓《安贫》:“谋身拙为安蛇足,报国危曾捋虎须。”宋苏轼《与叶淳老、侯敦夫、张柬道同相视新河,乘道有诗,次韵二首》之一:“从来自笑画蛇足,此事何殊食鸡肋。”
●卡片②
《买椟还珠》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王问墨家学派的田鸠:墨子学派,多不讲究辞令,这是为什么?田鸠先说了一个故事:“泰伯嫁其女于公子,令为之饰装,从文衣至之媵七十人,至晋,晋人爱其妾而贱公女。此可谓善嫁妾而未可谓善嫁女也。”又讲了“买椟还珠”的故事,再谓:“今世之谈也,皆道辩说文辞之言,人主览其文而忘其用。墨子之说,传先王之道,论圣人之言以宣告人。若辩其辞,则恐人怀其文,应其直,以文害用也。此与楚人鬻珠、秦伯嫁女同类,故其言多不辩。”后人亦多用其意,元张养浩《读诗有感自和》其一:“久知好瑟吹竽拙,每笑还珠买椟非。”清史骐生《马怀》:“世人憎爱?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主旨,体会人物形象美
2、锻炼发现美的眼力,学会欣赏美。
3、在熏陶感染中受到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课文理解,美点寻踪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点拨、讨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我想有一个家》
2、导语:
“我想有个家”,这是每个人的心声。家,一个多么温馨的字眼,它是一个避风港,一个幸福的摇篮。它给了我们无尽的关爱和温情。今天,我们一起跟着莫怀戚一家人去《散步》,去感受这个四口之家的浓浓的亲情。(板书课题)
二、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1、听读课文,轻声跟读。(请同学们听录音朗读课文,也可以轻声跟读)
2、问题探究: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中写了哪些人?用不同的表述来介绍。(说到三代人时点击出现幼、中、老)
——以文中小男孩的身份说说“我”有一个怎样的奶奶、怎样的爸爸、怎样的妈妈。
——你喜欢这个家庭吗?说说喜欢的理由。
——作者讲述这个平凡而又感人的故事,他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学生说出尊老爱幼时,点击“尊、爱”。并要求学生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并插问:假如是父亲或母亲,当尊老爱幼不能两全时,你会怎么做?
学生发言后,师小结:老人为养育我们,付出了心血,为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理应受到家人及全社会的尊重)
学生说出中年人的责任时,(学生说不出时,师说出中年人的责任)边点边小结:中年人是家庭的顶梁柱,他一肩挑两头,上要赡养父母,下要抚育子女,责任重大。
3、师小结:课文启示我们:一家人要互敬互爱(点击),家庭才其乐融融(点击),家和万事兴。其实,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人与人之间也必须和睦相处,我们才能实现和谐社会的理想。
4、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以小组为单位,谈谈自己家庭中平凡而感人的小事。(也许同学们都有一个像莫怀戚一样的幸福家庭,幸福家庭的生活细节也往往渗透着深情的爱,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谈谈发生在自家的充满亲情事,让你的同学与你一起分享)
5、代表发言。(3名,内容要有尊老也要有爱幼)
三、品读课文,美点寻踪
1、激发:刚才同学们讲的故事非常感人。课文讲述的故事也很平凡,语言也朴素平易。但这朴实无华的小文章却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因为文章中到处闪烁着美的光茫。下面我们就进行一项比赛——美点寻踪。
2、学法点拨(课件):
所谓“美点寻踪”就是找出课文中自己认为写得最恰当、最生动、最形象的,给人强烈的美感、给人有力的感染、给人深刻的教育等等内容。
如生动的景物描写;感人的精神;贴切的修辞;特色的句式;含义深刻的语句;精当的用词……(以上内容指名读)
举例:美在对春景的生动描写。
3、学生看书,用笔在文中圈点,对课文进行美点寻踪。
4、美点寻踪小组赛(一)
(当学生说到一个对称句时,要求学生再找几个句子品读,特别是说到“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可问:这句子美在哪里?(一对称;二表现儿子天真聪明。还防“也”字分析)
四、学法实践
理解《金黄的大斗笠》的内容,寻找其中的美点。
1、速读《金黄的大斗笠》。
2、谈谈对《金黄的大斗笠》内容的理解。
3、美点寻踪小组赛(二)
要求找出美点,并能说说为什么美?
品析几个句子:
干干净净的蓝天上,偷偷溜来一团乌云,风推着它爬上山头
树枝挂满绿叶,歌谣般亲切、柔和。
乌云被太阳照得受不了,越缩越紧,于是挤下了雨。
它抱住每一棵它遇到的树,用力摇,摇得叶子哗哗响。(拟人)
斗笠像个大蘑菇。
4、小结,评价。
五、师生总结:
这一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六、课堂延伸
以《家庭琐事》为题写篇文章,要求写出真情实感。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碧绿、郑重、允许、仿佛、厨房、刺猬、畜生、胯下。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4、学习课文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用一段话描写一个人的外貌。
【学情分析】
因为课文写的是少年时代的事情,学生容易产生共鸣。但由于时代的原因,对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很难理解,教师要注意指导。
【教学重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前置性作业:
1、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读懂课文主要内容。
3.自读课文想想这篇文章讲了什么内容?
4.自读课文,想想课文闰土和“我“在一起,给“我”讲了哪些事?
【课前准备】
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幻灯片以及月夜刺猹、雪地捕鸟、分别时的动画)。
生:了解鲁迅的生平及文学成就。
【课时安排】
4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课前两分钟:讲有关鲁迅的故事。
2.有这样一位少年,他和我们的年纪相仿,不仅健康、天真、活泼,而且勇敢、聪明、有本领、见识广。大家想不想认识他,了解他呢?
三、读文展示:
1、提出读书要求,小组合作读文并交流讨论:闰土和我在一起给我讲了哪些事?
2、全班交流汇报展示。
四、班级展示:
1、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课文的生字、生词(每个小组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难记的生字、如字谜、小游戏等)。
2、全班交流汇报展示学习重难点生字、生词及学习的方法。
3、小结。
第二课时
一、小组交流展示
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一个环节:整体感知(课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从课文哪几个方面介绍了闰土):
第二个环节:小组交流
第三课时
一、小组交流展示
回顾课文,找出你认为在本文中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
第三个环节:小组展示(谈谈你所找到含义比较深刻句子的理解):
第四个环节:自由交流(个人交流、班级交流)
第四课时
一、小组交流展示
1、第四个环节:整体回顾(学习了这篇课文,谈谈自己的感悟?)
2、课堂小结。
3、进行课后综合性学习。
教学目标:
1、认识“王、助”等14个生字,会写“王、从”等6个字,初步理解把字句、被字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领悟小英雄的行为,表达出对小英雄的崇敬之亲情。
3、学习王二小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祖国,珍惜现实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能认识本课14个生字,写好带有走之耳的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能在读中领悟小英雄的行为,感受王二小机智勇敢的英雄形象,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课文图片、《歌唱二小放牛郎》歌曲、王二小肖像、纪念碑等),课外补充材料。
学生:
收集有关王二小和其他抗日小英雄资料。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年有几岁了?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比我们大四、五岁的哥哥,他就是王二小。
(板书课题,学生看老师端端正正地写课题。)
2、让我们亲切地叫他一声吧。
(学生齐读课题)
为了牢牢记住这个名字让我们也端端正正地写一写吧。
(学生端正地在课后田字格上面写“王二小”三个字)
3、(多媒体课件出示王二小肖像图片)。
质疑:
现在你想了解王二小什么?
预设:
⑴王二小是什么人?师随机解答,王二小是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人。他生活在抗日战争时期,是儿童团员,就好像我们现在的少先队员。
⑵课文讲了王二小什么事?
……
二、看图说图,整体感知。
1、出示四幅图。
(第四幅图“王二小牺牲,敌人被消灭”教师补充)
导语:
看了图,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吗?
( 学生整体观察这四幅图,简单说说四幅图的大概内容。)
导语:
课文中又是怎么写的,赶快读一读,看看我们说得一样吗?
2、学生自由对照图找课文内容,把课文读通。
请同学给大家提个醒,明确读课文时要注意做到
⑴遇到有不会读或难读的字词借助拼音读正确,也可以请教边同桌或老师。
⑵在自然段前标序号
教师补充:
遇到不懂的地方用“ ?”注出来。
3、释疑,理解词语。
结合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结合实际重点解决下列词语
埋伏圈:
埋伏指什么?埋伏圈指什么?
(分解词语理解)
扫荡:
让学生观看敌人扫荡的录象片段,学生归纳敌人扫荡是怎样的?
(观看录象理解)
顺从:
你能给他换个词吗?
(换词理解)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下面哪位同学来展示自己通顺流利的朗读。)
结合朗读及时正音:
助、哨、杀、顺、冲都是翘舌音;
枪、英、雄、冲、荡都是后鼻音,特别是“英”容易读错。
三、图文结合,朗读感。
1、请小朋友马上合上书本,出示第一幅图,谁能用书中的一句话说说王二小在干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图边出示第一段内容。)
看图理解“放哨”。
2、理解重点句“王二小常常一边放牛,一边帮八路军放哨”。
⑴“常常”你能给它换一个词吗?
⑵指导学生读好第一段。
(重在看图王二小的神情和角色扮演朗读)
⑶指导用“一边……一边……”说话。
四、巧记字形,指导书写。
1、我会记。
刚才生字宝宝在自己的家里我们都认识,现在他们都离开了自己的家,你还认识他们吗?
出示本课新词:
帮助放哨杀害顺从冲下来枪声英雄扫荡
⑴开火车读。
⑵小组内交流金点子识记方法:
生字用醒目的颜色体现。
⑶金点子大家分享: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识记。例如:
引导编儿歌:穴字头,犬字底,突字记心里。
两点水,中字边,冲字记心间。
根据偏旁记:“枪”是木头做的。
联系课外识字记:“英雄”你在哪里见过这两个字。
2、我会写。
⑴出示田字格“边、这、进、道”四个字。请同学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⑵你怎么区分这四个字呢?
⑶你认为书写这几个字时,应该注意什么?
⑷教师板书,指导书写,重点指导写好走之耳。(走之耳三笔写成;点不要和下面的横粘在一起;横折折撇要向下方稍斜一点;捺是平捺,不要写太斜,尾部不能上翘。)
⑸学生描红,提示注意笔顺。
⑹展示学生书写,集体评价。
第二课时
一、情境引入,铺垫情感。
1、多媒体课件(书中插图)播放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2、(多媒体定格第一段图文)
上节课中我们已经知道了王二小一边放牛,一边放哨。让我们在一起齐读第一段。
3、(出示王二小被杀害的图片)
你看到了王二小怎样了?
(知道说话)
4、(出示第一幅插图和王二小纪念碑。)
王二小就这样一边放牛,一边放哨,结果被敌人杀害。后来人们在他牺牲的地方为他立了一块碑,上面写着“抗日少年英雄王二小、”如果让你在这块碑上写几个字,你打算写什么呢?
明确本节课的任务: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近王二小,认识英雄王二小。
二、自主感悟,激发情感。
1、学生自由读课文,想想该在碑上写什么字比较合适,把你认为重要的多读几遍。
2、同桌伙伴交流,划出重点句段多读。
3、学生交流,读读文章的句子,你从哪些句子读出来的。
预设:学生会说的重点词:勇敢、或机智、聪明、不怕死等随机深入研读下列句子。
⑴王二小装着顺从的样子走在前面,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①他愿不愿意给敌人带路?为什么?
②这时王二小心里在想什么?
③改写句子:王二小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敌人被王二小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朗读句子比较把字句,被字句。
⑵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杀害了小英雄王二小
①给句子换个说法
敌人把王二小杀害了。
王二小被……
指导朗读这两句话,感受敌人的凶残。
②深入感受敌人的凶残。
引导观察图画:
敌人的带着刺刀的枪。(又尖又亮)敌人的表情(咬着牙,张着嘴,竖着眉毛要吃人的样子。)
结合上面理解,指导朗读好课文第二段。
想想敌人知道上当了会怎么对待他?
(学生自由交流)
③情感激发。
教师导语:
(配乐)是呀,当敌人知道上当了,发疯一样用带着刺刀的枪先砍掉了二小右手五个手指,又把刺刀扎进了只有十二岁的二小的身体,将它挑到山坡上,重重地摔下去,王二小摔在了一块大石头上,鲜??
染红大石头,染红了周围的小草,染红了蓝蓝的天空。
(学生齐读第四段。)
师:“冲啊。为王二小报仇!”
(学生齐读第五段)
(为了给王二小报仇)
出示句子:
敌人被八路军消灭了。
学生改句子
八路军把……
三、整体回归,升华情感。
1、导语
王二小的牺牲,带来了战斗的胜利,乡亲们的安全。
八路军战士喊着二小,乡亲们喊着二小,可是二小微笑地闭着双眼,再也听不见了。这时,乡亲们在哭泣,二小的牛儿在哭泣,风儿在哭泣,小草在哭泣。我们的王二小却躺在这块冰冷的大石头上。
(放歌曲和多媒体二小牺牲画面)
让我们起立,用朗读表达我们的小英雄的崇敬,用朗读感谢千千万万向王二小这样的小英雄,为我们创造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生起立齐读全文)
2、你还知道哪些像王二小这样的小英雄
学生课外收集的资料交流。
四、拓展延伸,抒发情感。(任选二题)
1、创造性复述课文。(加入二小的语言、行动和内心活动)
2、阅读抗日小英雄的故事或观看有关影片。
3、学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板书设计:
23 ( 英雄)王二小
机智
聪明
勇敢
……
教学总目标:
1.使学生认识自然数和整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含有三级的多位数。
2.使学生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3.使学生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整数口算、笔算的熟练程度。
4.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法和减法的笔算和简单口算。
5.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以及简单的统计图表;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的平均数。
6.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会比较熟练地计算一般的三步式题,会使用小括号,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文字题。
7.使学生会解答一些数量关系稍复杂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并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初步学会检验的方法。
8.结合有关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和唯物辩证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的主要知识及结构: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量的计量,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学法及能力培养的主要方向:
1.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
4.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5.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
6.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7.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学习习惯。
教学的重点:
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是本册书的一个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