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9篇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新版)
教材分析:
八年级下册四个现代文单元、两个文言文单元,课文的选编主要是从文章的难易程度,以及课程目标这两个方面来考虑的。
第一单元,是以人生为主题组织单元,且均出自大家名家之手。《藤野先生》记录了鲁迅在日本留学的一段人生思想转变历程;《我的母亲》节选胡适自传,叙述了母亲对自己人生的深远影响;《我的第一本书》里诗人牛汉通过对一本书的追述,表明了读书对人生的意义;《列夫托尔斯泰》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其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我的童年》向我们记述了作者“灰黄”的童年,表现出作者对童年往事的复杂感受和对母亲,奶奶,儿时伙伴等的真挚感情。 “写作”也围绕着我们的生活,注重记叙的线索。
第二单元,主要由散文诗构成,这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散文诗单元。所选的课文都反映了作者的心灵之声,而且语言优美,内涵丰富,含有哲理,很适合诵读。此外,“写作”是给我们强调了借物抒情的方法和注意的问题。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也是一个具有诗化、抒情性的活动。
第三单元,是以人与自然为主题编写的,五篇课文都是科学文艺作品,以不同题材、不同角度,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患与思考。“写作”是引导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
第四单元,以民间文化为主题编写。《云南的歌会》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端午的鸭蛋》写的是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吆喝》写的是趣味良多的“生活交响曲”;《春酒》描绘了故乡的风土人情;《俗世奇人》写的是两位民间艺人的故事。“写作”是注意记叙中的描写和抒情。“综合性学习”也是围绕以民风民俗为主题设计。
第五单元、第六单元,都是文言文单元,每单元五篇。教学时应当做好以下两点:(一)狠抓诵读教学,使学生读得正确,并逐步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文言单元的背诵量相当大,要求全文背诵的有《与朱元思书》、《五柳先生传》、《马说》、《送东阳马生序》、诗词曲五首、《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二)倡导探究式的学习,着力培养学生自主领悟的能力。“写作”是学习写书信和游记。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是一次小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学生对学过的古诗词作一番梳理,激发学生学习优秀古诗词的兴趣。“背起行囊走四方”的实践活动,主要是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及其楹联的兴趣和习惯,培养在观赏过程中勤于记录,乐于考证的意识。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大部分学习积极性不高,绝大部分学生没有预习习惯,上课学生合作能力有待提高,发言不够活跃。
学习心理方面,半数学生属于不思进取型,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极差。
从上学期期终测试情况来看,本班学生存在成绩悬殊的情况,优秀率低,差生较多,需要不断探求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方法。
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各单元的“单元说明”中都依据这三个方面设计了单元教学目标。本册教材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并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方法方面设计的学习目标如下:
1. 要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默读的质量和速度。
2. 熟读这些课文,要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要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理清说明顺序,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3.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能按照要求筛选信息。
4. 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练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5. 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在反复诵读中,了解借景抒情的写法,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
教学措施:
1.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以及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 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 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 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每堂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5. 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6. 作文教学,贴近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灵活命题,形式多样,多写随笔,读书笔记,尝试互批共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7. 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利用课外实行培优辅差
8.引导鼓励学生成立课外学习小组,培养合作精神,开展互助互帮,实行一帮一学习语文,帮助中下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
9. 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加强课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10. 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11.开展网络辅助教学,多进多媒体教室上课。
教学进度表:
第1周 2.19--2.211.《藤野先生》
第2周 2.22--2.28 21.《与朱元思书》 22.《五柳先生传》
第3周 2.29--3.6 23.《马说》 24.《送东阳马生序》 25.《诗词曲五首》
第4周 3.7--3.13 写作:学写书信 2.《我的母亲》
第5周 3.14--3.20 3.《我的第一本书》 月考 4.《列夫托尔斯泰》
第6周 3.21--3.27 5.《我的童年》写作:记叙的线索 6.《雪》
第7周 3.28--4.3 7.《雷电颂》 8.《短文两篇》 9.《海燕》
第8周 4.4--4.10 10.《组歌》 写作:借物抒情 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
足迹
第9周 4.11--4.17 课外古诗词,26.《小石潭记》
第10周 4.18--4.24 期中复习,期中考试
第11周 4.25--5.1 27.《岳阳楼记》 28.《醉翁亭记》
第12周 5.2--5.8 29.《满井游记》 30.诗五首
第13周 5.9--5.15 学写游记 背起行囊走四方 课外古诗词
第14周 5.16--5.22 11.《敬畏自然》1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13.《旅鼠之
谜》
第15周 5.23--5.29 14.《大雁归来》 15.《喂--出来》 月考
第16周 5.30--6.5 写作:合理安排说明顺序16.《云南的歌会》17.《端午的鸭
蛋》
第17周 6.6--6.12 18.《吆喝》 19.《春酒》 20.《俗世奇人》
第18周 6.13--6.19 (1)写作:记叙中的描写和抒情 综合性学习:到民间
采风去
第19周 6.20--6.26 期末复习
第20周 6.27--6.30 期末考试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旧版)
龙荣祥
一、学情分析
从上学期期末检测情况来看,跟其它平行班级相比较,学生有一定的进步。但学生仍然存在成绩悬殊的情况,优秀率不高,差生较多,及格率70%左右,平均分90多分。
思想表现方面,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般,处于朦胧状态,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预习习惯尚未形成,上课学生合作能力差,发言不够活跃。
学习心理方面,125、126各班,有部分学生学习目标明确,认真勤奋,他们的学习情绪比较稳定,有的尽管基础较差,也能坚持不懈,能有秩序地安排自己的学习,能够及时植恍福能有秩序地安排自己的学习,能够及时与教师沟通交流,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有大半的学生属于鞭策进步型,学习自觉性和稳定性不足,上课精神不振,回家很少复习功课,需要老师的督促才会有所作为?br>
二、教材简析
八年级下册四个现代文单元、两个文言文单元,课文的选编主要是从文章的难易程度,以及课程目标这两个方面来考虑的。
第一单元,是以人生为主题组织单元,且均出自大家名家之手。第二单元,主要由散文诗构成,这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散文诗单元。第三单元,是以人与自然为主题编写的,五篇课文都是科学文艺作品,以不同题材、不同角度,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患与思考。第四单元,以民间文化为主题编写。第五单元、第六单元,都是文言文单元,每单元五篇。教学时我会尽力做好以下两点:(一)狠抓诵读教学,使学生读得正确,并逐步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文言单元的背诵量相当大,要求全文背诵。(二)倡导探究式的学习,着力培养学生自主领悟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各单元的“单元说明”中都依据这三个方面设计了单元教学目标。本学期教学的设计学习目标如下:
1.要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默读的质量和速度。
2.熟读这些课文,要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要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理清说明顺序,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3.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能按照要求筛选信息。
4.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练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四、教学措施
1.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以及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每堂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
5.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利用课外实行培优辅差,力争整体提高。
6.引导鼓励学生积极背诵文章,曾经有一位云师大附属实验中学的老师讲过:“语文,在一定程度上还是需要‘死背’,只有‘死去’,才能‘活来’。”经过上学期与125、126两个班学生的接触,我自己认为,背诵依旧是非常重要的语文学习环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督促,加强科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文言文背诵三遍以上。我力争以此方式帮助中下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
五、教学进度及时间安排
这一学期时间比较紧,2月12号开学,留给我们的教学时间有二十二周,要想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必须切实提高课堂效率。鉴于此,特安排如下:
第 1 周-第 3 周,第一单元:1 《藤野先生》2 《我的母亲》3 《我的第一本书》4 《列夫托尔斯泰》 5 我的童年。
第4周-第6周,第二单元: 6 《雪》、 7 《雷电颂》、 8 《短文两篇》、 9 《海燕》、 10 《组歌(节选)》、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第 7周-第9周,第三单元:11 《敬畏自然》 12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13 《旅鼠之谜》 14 《大雁归来》15《喂--出来》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第10周-第12周,第四单元:16 《云南的歌会》17 《端午的鸭蛋》18 《吆喝》19《春酒》 20 《俗世奇人》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第 13周-第 15 周,第五单元:21《与朱元思书》22《五柳先生传》 23 《马说》24 《送东阳马生序》25《诗词曲五首》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第16周-第18周,第六单元:26 《小石潭记》27《岳阳楼记》28《醉翁亭记》29《满井游记》30《诗五首》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第19周-第21周,期末复习备考。
许可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2.能发挥想象,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3.能通过思考所提供的问题,理解长句子的意思。
4.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5.能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一处景物。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
教学难点: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教师进行充满感情的介绍:钱塘江它是我们浙江省的第一大河,它位于浙江省北部,全长605公里,河域面积五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三,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条著名江流。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钱塘江边一睹为快。
2.看了这潮水,听了这潮潮声你觉得钱塘江潮怎么样呢?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说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作者在他眼里的钱塘又是怎么样的?自由读课文,找出一个你认为最能体现钱塘江特点的词语。(让学生让黑板板书)
3.(板书:天下奇观)理解奇观
观潮的观是什么意思?天下奇观的观呢?
打开字典查一查。
师:很少有人能看到这壮丽的景观,你们想不想把自己了解到的说给大家听?课文中有许多形象的词语,咱们讲的时候会用到,打开书,在写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用了很多形象的词语,你动笔画一画,然后在找小组读一读。要放弃自己不成熟的想法,听取别人的建议。
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请查阅资料的同学介绍“潮的形成”、“潮的气势”“或观潮最佳地点”。)
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特殊的壮丽景象,第22课就写了一次钱塘江大潮的过程。
师:我有一个问题,我想问你为什么要在八月十八日观潮?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预习情况。
①读准多音字:
闷(mèn)雷 薄(bó)雾 风号(háo)浪吼(hǒu)
涨(zhǎng)起 颤(chàn)动
②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横贯 山崩地裂 人声鼎沸 漫天卷地
③指名读课文,正音。
④同桌互读,评定等级。
(2)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介绍钱江潮。
2.理清文脉。
(1)按“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2)同桌交流。
(3)说说各段的段意。
三、理清叙述顺序
1.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板书)
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板书)
2.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自己解决有关词语方面的问题。
附:板书
观潮 潮来前 潮来时 潮过后
(时间顺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我们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观潮》。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什么?(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阅读课文,展开想像的翅膀,来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
二、通过预习,我们读懂了什么?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
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师生交流,品读。
潮来前 笼罩薄雾 风平浪静
(板书)观潮
潮来时 闷雷滚动 一条白线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潮去时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在这个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朗读来体会钱塘江来前的平静、美丽,来时的汹涌、雄伟,去时的余威未减。同时,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浩浩荡荡、山崩地裂”等词义,体会作者运用比喻、对比等手法。
1.潮来前,作者介绍了什么?(板书:笼罩白雾 风平浪静)指导朗读。
2.潮来了,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哪感受到的?默读读课文,进行画批。
3.小组合作学习。
(1)交流感受,品读佳句。
(2)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
(3)分工进行有语气地朗读。
4.反馈交流,教师及时引导、点拨。抓住以下要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谈自己对词
句独特的感悟。注意品读结合:
(1)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的。(板书:远近)
(2)远:抓住潮的声、形来写潮刚来时的景象:隆隆响声,像闷雷滚动;水天相接处一条白线。潮虽远,但气势已现。(板书:声如闷雷远处白线)读读描写潮的句子。
(3)近:抓住潮的形、声、色写出了潮的气势之宏伟:白线很快移来,加长、变宽、横贯江,写出了潮水由远及近的变化。(看图片)“白浪翻滚”、“白色城墙”写出了潮水的浪头之高,气势越来越大:形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声如山崩地裂。(看图片)(板书:白浪翻滚山崩地裂)(看录像片断)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读出潮的气势: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练读,再进行赛读,最后安排齐读。(读整段时注意读出潮水形声的变化,气势由小到大。)
(4)指导学生背诵:背自己喜欢的句子。
5.课文中还从哪能看出钱塘潮的气势雄伟壮观?读第五自然段体会。抓住要点,师适时点拨:
“霎时”时间短暂,潮头却已西去,潮水奔腾之快。余波涌来,也使江面风号浪吼,江水平静后,江水已涨了两丈来高,都可以看出潮来之猛,气势之大。指导学生朗读。(适时板书:漫天卷地风号浪吼)
6.学完课文,你们知道为什么人们称钱塘潮为“天下奇观”了吗?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四、总结
1.我们学完了课文,对钱塘潮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深深地被它的壮丽景象所吸引。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潮呢?
2.(放录像)编导游词,然后向同学们介绍。(可以加上自己收集的材料内容)
3.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小结
4.作业。
(1)按一定顺序,写一个描写景物(或景观)的片断。
(2)收集有关钱江潮的资料。
《观潮》是一篇写景课文,课文通过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向读者介绍了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文章思路清晰,语言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是一篇进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培养留心周围事物习惯的好教材。
在教学设计中应了解更多的课外知识八月十五是最佳观潮时间。其实,钱塘江涌潮变化是有规律的,潮汐的大小受天文、地理、河床高程、径流的大小、主槽(航道)的走向和气候等许多因素制约。其实阴历每月的月半、月初均是看潮佳期,不必一定选在八月半。但是秋潮要比春潮大,因为钱塘江流域降雨主要集中在3月中下旬至9月中旬的梅雨和台风季节;10月至次年2月降雨量相对较少。 这些知识如果在课堂上全部灌输给学生是不可能的,那么,只能是学生在课前自己收集、整理,教学在课堂上给他们一个交流的平台,这样学生才能学得更活、知识面更广。所以,课前适当的给学生布置一些收集资料的作业对于课堂教学是很有帮助的。学生收集的资料毕竟不会很全面,所以这样在课堂上可以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带着问题和兴趣去学习,这样才能够学出效果。
课后,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求知欲望来举办一些小报展览等活动,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丰富他们的知识面。
深秋的黄昏,一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极其消瘦的老马,迎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一条人迹罕至的山路上踽踽的独行。
他 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幕鸦,在自己的头顶和树梢之间盘旋,同时发出凄厉的叫声。
正在他为此而倍感凄凉之际,他走到了一座横架在溪流之上的小桥之上。低头他看到流水清澈见底,偶有鱼儿嬉戏,发出泠泠响声。此时他的心情似乎有片刻的愉悦,然而,当他再次抬头看间溪旁的机会人家,已慢慢的升起了袅袅炊烟之时,他顿时感到,自己还没找到投宿的地方,不禁再次悲从中来肝肠寸断。此时太阳就要落山了,迎接他的将又是一个慢慢的长夜。“日暮相关何处是?”至于文中的游子为何流落至此,他究竟从哪里来?今晚当投宿谁家?明天又往哪里去?任凭我们思想驰骋。。。。。。
七 学生展示其作品 大家评
八 小结
1“ 秋思之祖-”--------元 周德清
2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司空图《诗品》
3 不是一览无遗,而是留有余味-------冯友兰
4 有意味的形式-------贝尔
5 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宋玉
九 板书
天净沙 秋思 “ 秋思之祖”
马致远
枯藤 老树 昏鸦 小桥
荒凉 古道 西风 瘦马 流水 人家 温暖
凄凉 ( 深秋色彩 ) ( 普通景色 ) 安宁
苍凉 夕阳西下 幽静
陪衬 反衬
断肠人在天涯
(归思)
教学目的
1.学习文章优美的语言中内含丰富的哲理。
2.理解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借助丰富的想像,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
教学重点、难点
1.朗读课文,体会感情。
2.理解作者笔下的海浪和雨的形象。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炽热(chi4)
祷词(dao3)
执拗(niu4)
俊俏(qiao4)
衷情(zhong1)馈赠(kui4)
憔悴(cui4)
真谛(di4)
夫穹(qiong2)
璀璨(cui3can4)
镶嵌(xiang1
qian4)
翱翔(ao2)
丧吁短叹(xu1)
千山万壑(he4)
2.解释下列词语。
执拗: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馈赠:赠送(礼品)。
真谛:真实的意义或道理。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镶嵌: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
酷肖:酷似。
海誓山盟:男女相爱时所立的誓言和盟约,表示爱情要像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
长吁短叹:因伤感、烦闷、痛苦等不住地唉声叹气。
盛气凌人:傲慢的气势逼人。
纹丝不动:一点儿也不动。
二、导人
诗人有一颗敏感而多情的心。在他笔下,浪和雨有生命,有灵气,有个性,它们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构成生生不息的美妙世界;同时,它们又闪烁着理性的光辉,给人以启迪。
作者简介:
纪•哈•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画家。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本文选自《泪与笑》。《组歌》共包括五首散文诗,这里选的是其中两首。
三、朗读课文
要求读出感情和节奏,初步体会两首诗表现作者怎样的感情。
四、学习课文
(一)学习《浪之歌》。
1.朗读课文,学生在散文诗旁用旁批的形式写下自己的短评。
如《浪之歌》开头写浪花对海岸的深情,浪花的性格是活泼的,她像一个纯情的姑娘日日夜夜嬉戏在海岸身边……
学生讨论、交流。
2.学生找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加以评析。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3.理解海浪的形象。
明确:海浪的形象是一个博爱者的形象。
(二)学习《雨之歌》。
1.朗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加以评析。
学生交流自己的见解。
2.理解文章丰富的内蕴。
明确:
风情雨态是难以描摹的,更何况所写的并非是在特定情景中的某一场雨。作者在短短的篇幅中描绘了种种的雨:轻轻洒下的,如金线泻地,珍珠抛落;伴同雷电而来的,瓢泼而下,疗救饥渴的大地;叮咚作响的,轻叩着人们的心扉。
教学目标:
关注科技发展,展开奇特而又合理的想象,乐于参与口语交际,交流自己想发明什么样的机器人,并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就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大胆想象,先说后写,与同学交流后再修改。
3、能发现多音字的规律,正确掌握6个多音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读音。
4、认记8个生字,积累关于天气预测的民间科技知识。
5、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了解和积累科技知识。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我们刚刚学完《果园机器人》一课,知道机器人是那样聪明能干。在机器人的大家族里,有的可以进入险区,排除险情;有的可以潜入深海,寻找宝藏;有的可以进入人体,查病治病老师还知道同学们也想发明更加聪明能干的机器人。让我们先来给自己想发明的机器人取个名字吧。(板书课题:我想发明的机器人)
2、学生拿出设计好的图纸,为自己要发明的机器人取名。
二、创设情境,明确交际要求。
1、机器人协会要举办未来的机器人大赛,评出最佳创意奖。你们有没有信心参赛,介绍自己发明的机器人?
2、我们不能打无准备的仗。要想获得好成绩,该怎样介绍自己要发明的机器人呢?大家讨论一下。
3、通过讨论明确:第一,对机器人的样子及本领的想象要既奇特又合理;第二,要说得清楚明白。
三、示范引路,感悟要领。
1、要把自己想发明的机器人介绍得生动有趣,让评委爱听,还要把自己的想象说明白,让评委听清楚,是获奖的主要条件。怎样才能说清楚说生动呢?请大家来看一看。(播放课件)
2、你们受到了什么启发?(学生自由发言)
四、展开交际,多向互动。
1、学生自由练说自己要发明的机器人,重点说清经的样子和本领。
2、教师扮演评委,请一名学生扮演参赛者,师生合作演示说、评的交际过程。
3、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并评选出组内最佳创意奖。
4、请各组的优胜者上台介绍自己想发明的机器人,老师和其他同学当评委,就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进行提问和点评。
5、全班学生进行评议。引导学生进行评议时,主要从三方面来评:第一,想象奇特合理;第二,说得清楚明白;第三,声音响亮,态度大方,表情自然,说话有礼貌。
五、总结拓展。
1、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人们对机器人的研制越来越先进。自起,日本每年举行一次国际性的机器人足球世界杯比赛,而我们国家的机器人足球竞赛水平还相对落后,愿同学们设计的机器人能早日诞生。
2、展出优胜者设计的图纸。
第二、三课时习作
一、激发习作兴趣,拓展思路。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上节课交流了自己想要发明的机器人,未来的机器人可能就是你们今天的想象。那让我们继续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未来的人吃穿住行会变得怎样呢?
2、学生自由说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样东西。根据学生说的内容,适时小结,启发学生明白本次习作既可以写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工作用品,也可以地玩具、公共设施等,只要自己感兴趣就可以。
二、明确习作要求。
1、题目可以用未来的,也可自己拟定题目.
2、想象奇特而又合理,语句通顺,叙述有一定顺序.
三、说出想象,初步修改。
1、教师示范说,并真诚地邀请同学们提出修改建议。
2、请同学们提出建议或意见,老师表示虚心接受。
3、把自己的想象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并请大家提出建议;认真听别人说,看能受到什么启发。
四、自主习作。
1、教师对有困难的同学进行个别指导。
2、在浏览中注意发现想象奇特有趣、叙述角度新颖、富有个性的典型习作。
五、自己修改,自我评价。
1、多读几遍自己的习作,修改不满意的地方。
2、为自己的习作配上一幅插图。
3、自我评价一下:五颗星,你的习作能得几颗?画在自己的习作后。
六、引导互评。
1、与你的好朋友互换习作,给对方进行星级评价,并将写得好的地方画上波浪线,写两句评语。
2、各小组内互读,评出一篇在想象上新奇有趣、叙述上清楚明白的习作进行全班交流。教师推荐几名写法上有个性及进步较大的学生,当众朗读,给予鼓励。
七、拓展活动。办一期美好的未来板报,展出学生的优秀习作。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
1、自读,注意带点的字,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一字多音,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读音不同)
2、教师用卡片或游戏方式检查学生认读多音字的准确情况。
3、指导学生用词语说句子,体会多音字的读音依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而定。
4、拓展认识。你在课外阅读中发现过多音字吗?小组合作仿照课本写词语,看哪一组写得多。
日积月累
一、读读认认
1、自读韵文,练习读正确、读流利。
2、同桌互读,比一比谁读得正确。
3、小组内指认生字,说一说记字的小窍门。
4、教师出示字卡,以开火车方式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二、读读背背
1、自由读这5句民谚,看谁读得最正确。
2、同桌互相说一说知道了哪些关于天气预测方面的知识。
3、通过小组间、男女生间、师生间多种形式的对读,达到背诵积累的目的。
宽带网
一、激发交流资料的兴趣:在学习本单元的过程中,同学们一直在课外关注着科技的发展,收集了很多科技新闻和科技知识。这节课,我们就召开一个科技新闻及知识发布会。
二、整理资料,准备发布。
1、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翻看并加以整理,确定几条你认为重要的科技新闻和科技知识。
2、试着练一练怎样发布这些重要信息。
三、组内练习,进行评选。
1、组员轮流发布重要的科技新闻和科技知识。
2、评选出资料丰富、分类保存最合理的同学。
四、全班交流展示资料。
1、各组优胜者轮流上台进行新闻发布,并展示自己收集到的资料。
2、接受小记者的采访,主要说清收集资料的途径及筛选、保存办法。使大家明白可以通过收看(收听)新闻、查阅报刊、询问、上网途径获取信息,在多方获取信息后要进行筛选,用记录、剪报或知识卡片等形式保存下来,便于查找。
五、教师总结:同学们,通过这次新闻发布会,老师发现大家不但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怎样收集资料。让我们到生活中去学语文、用语文吧!
1.四下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
2.初一上册语文第六课《理想》教学设计
3.初一上册语文《春》教学设计
4.初一上册语文《理想》教学设计
5.初一上册语文《秋天》教学设计
6.初一上册语文口技教学设计
7.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夹竹桃》教学设计
8.四年级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9.初一上册语文〈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10.初一上册语文《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议论文语言特点分析:
议论文语言特点分析的角度比较固定,只有二个角度:(1)语言特点;(2)语体特点。做这类题目,要掌握语言风格一些关键词:简明平实、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含蓄委婉、富有文采等)。而语体特点,就是抓信逻辑严密四个字做文章就可以了。一个应特别注意的事项就是做这类的题目一定要有具体文句支撑,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体例句为例子进行分析。
议论文写作特点分析
议论文写作特点分析的角度比较多,如修辞手法、论证方法、写作手法等
(1)、修辞:如比喻,可结合比喻特点谈,那就是形象生动;如排比,增强了文章论证的气势;如引用古诗文,使文章富有文采等。
(2)、论证方法:参考论证方法的作用谈。
(3)、写作手法比较固定,常见的就是:(1)、举例论证与道理论证相结合(夹叙夹议);(2)、以……论证方法为主。同样,做这类的题目一定要有具体文句支撑,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体例句为例子进行分析。
文段结构作用:
(1)、引出(全)下文;(2)、总结前(全)文;(3)承上启下。
作为议论文段的作用,必须结合文体特征具体加答。
如开头段作用往往起着引出中心论点(论题),那么,我们可以参考下面的二个具体答题规范格式的例子使用或变通使用:
①、开头通过写……的事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
②、开头通过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
③开头通过引用名人趣事(或……的奇闻趣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也起到吸引读者下读的作用,增强了论述的趣味性。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破折号的五种用法:①表注释②表插说③表声音中断、延续④表话题转换⑤表意思递进
六种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下定义。
六种逻辑顺序:①总←→分②现象←→本质③原因←→结果④慨括←→具体⑤部分←→整体⑥主要←→次要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六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
六种病句类型:①成分残缺②搭配不当③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④前后矛盾⑤语序不当⑥误用滥用虚词(介词)
省略号的六种用法:①表内容省略②表语言断续③表因抢白话未说完④表心情矛盾⑤表思维跳跃⑥表思索正在进行
六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
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的字短语、介宾短语。
七种复句类型:①并列复句②转折复句③条件复句④递进复句⑤选择复句⑥因果复句⑦假设复句
八种常用修辞方法:
①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②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③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④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⑤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⑥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
⑦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
⑧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打牢语文基础。
从古至今,几乎每一个学生都是从学习语文入门,开始“学习”的。语文是其它所有学科的基础,数、理、化、史、地、哲等各门学科都离不开对文字的理解。因此同学们必须要打牢语文基础,语文方面的基础知识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学好语文不能靠临时突击,要靠平时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多积累,多归纳,才能做到“厚积薄发”。文学基础知识非常广泛,有语音、文字、词语、句子、篇章、标点符号、修辞手法、文学常识、古代文学常识、作家作品、诗词鉴赏、语法应用等,这些知识都要做到分别掌握,方法是多读、多写、多摘录、多归纳。
要讲究学习效果。
主要是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和采取正确的学习方法,明确学习的目的,制定学习计划。端正学习态度,在学习语文这门学科中是极为重要的,平时多请教老师,多与同学讨论,多进行探究,都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同学们还要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多研究别人的学习经验,探索出适合自己风格的学习方法。特别要重视语感培养、知识的归纳和累积知识之间的联系等等。
要重视总结相关的学习要点,浓缩知识的精华。
例如:
1.记叙文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
2.说明文的要素:对象及特征、说明顺序、方法、语言和观点的连接。
3.议论文的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4.文章的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5.修辞的方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对比等。
6.人物描写的方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
7.词的分类: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代词。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8.短语分类: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主谓短语等。
9.句子六种成分的位置顺序:主、谓、宾、定、状、补。
背影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奔丧sāng差chāi使簌sù蹒跚pánshān
颓tuí唐箸zhù
点拨:注意多音字“丧”、“差”的读音。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满院狼(jí)藉晶(yíng)莹妥(tiē)帖琐(xiè)屑
点拨:不要把“藉”误写为“籍”,“莹”误写为“萤”。
3.解释下列词语。
(1)典质:(把财产、衣物)典当、抵押出去。
(2)惨淡:凄惨暗淡,不景气。
(3)赋闲:失业在家。
(4)勾留:短时间停留。
(5)蹒跚: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6)触目伤怀:看到(眼前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7)情郁于中:感情积聚在心里。(8)颓唐:衰颓败落。
4.用恰当的动词填空。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2.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作者朱自清。
初二上册语文期中知识点总结
1、文学常识――新闻、消息和通讯
(1)新闻
新闻,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经常使用的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新闻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就其广义而言,除了发表于报刊、广播、电视上的评论与专文外的常用文本都属于新闻之列,包括消息、通讯、特写、速写(有的将速写纳入特写之列)等等;狭义的新闻则专指消息,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的事实。
(2)消息
指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述详细的经过和细节,以简要的语言文字迅速传播新近事实的新闻体裁,也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基本体裁。
(3)通讯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它包括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两类,它和新闻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内容比新闻更具体更系统。
(4)新闻的特点
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
2、以《芦花荡》为例,探究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的作用
(1)人物描写①肖像描写: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形传神,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②行动描写: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体现人物性格。
③语言描写:表达人物情感,反映人物性格特征,折射出人物所处时代的特点。
④心理描写:是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揭示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
(2)环境描写
①烘托、刻画人物的精神风貌;
②深刻地表现文章主题。
(3)《芦花荡》中的环境描写,烘托了人物故事的传奇色彩
3、以《蜡烛》一文为例,探究文中母亲的心理活动,根据她的举动(动作描写)感知、体会她的内心世界
4、以《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布特勒上尉的信》一文为例,体味作者充满讽刺意味的语言和丰富的思想。
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按照地点的转换概括作者回忆的事件;知道回忆性散文形散特点;
2、默读课文,说出本文的线索,知道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教学重点:读课文,概括事件。
教学难点:结合本文,了解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说些前置,引入新课:
在所教你之师中,哪位老师给你的印象最深,概括说出你们交往中难忘的几件事。学生自由汇报,教师明确,怎样把这几件事联系起来,写成回忆性文章呢?我们看看文学泰斗鲁迅先生是怎样写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的。(板书课题、作者、回忆性散文)
二、出示学习目标,积累文学常识
1、齐读学习目标,教师板书形散神聚
2、积累文学常识:
学生分享交流课前的前置作业一:搜集整理鲁迅的资料和《朝花夕拾》,以及以前学过的鲁迅的回忆性散文。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明结构,理顺序,知“形散”:
1、检查前置作业(幻灯片:生字词语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挟持 绯红 畸形 不逊 匿名 诘责 教诲 喝彩 模糊 从深恶痛疾 杳无音信
Ying花 wan如 zhang故 wu呼 qi然 托ci 落di 标zhi lan漫 油光可jian yi扬顿挫
2、小组合作学习:组内朗读课文,并做好点评。
点评:每人读一段,读准字音吗,声音洪亮,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韵味。
3、独立学习:速读思考,课文可以分为三部分,分段并概括每部分的内容,采用批注形式完成。
学生汇报:第一部分(1-3):东京见闻,交代见藤野先生的缘由。第二部分(4-35):写在仙台与先生的相识、相处和离别。第三部分(36-38):离开仙台,叙述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4、教师小结:本文空间和时间跨度很大,是按照地点的转移进行记叙的,你在写作上收到什么启示?学生汇报,教师明确:按地点的转移叙述不同事件,作者取材广泛,不收时间空间的限制,体现了散文的“形散”。
四、跳读课文,理线索,概括事件,知神不散
1、合作探究: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跳读课文,概括文章记录了作者留学过程中的哪几件事,试为每件事拟一个小标题。
2、各组展示汇报,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进行补充质疑。
{见藤野先生之前:在东京:与藤野先生{相识:往仙台、初到仙台
{相处:添改讲义、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问裹脚、匿名信事件、电影事件{告别:惜别
{怀念藤野先生。
3、根据对事件的概括,说说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学生汇报:和藤野先生的交往
4、本文表达作者对藤野先生怎样的情感
学生汇报:对藤野先生的深沉的怀念之情。
教师明确:围绕和藤野先生交往这条线索叙述事件,体现了作者藤野先生深沉的怀念
层次分明,详略得当,把看似散乱的一大堆材料,贯穿成文,这就体现了散文的“神不散特点。
5、对你的写作有何启发?学生自由汇报。
五、写法总结:
总结本文的形散神聚特点:地点转换安排结构,时间为线索叙述和藤野先生交往的几件事。
六、写作提升:列提纲:
仿照本文的形散神聚特点列提纲:按照什么顺序安排结构?
回忆与老师交往的哪几件事,表达什么情感。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方法。
2.学习本文运用典型事例写人的方法,把握母亲的性格特点,感悟伟大的母爱。(重点)
3.品味文章平实如话的语言风格,及叙议结合的表达方式,体会作者的情感。(难点)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用母爱的故事和图片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
2.交流作者及背景为学习这篇课文做铺垫。
二、初读,整体感知。
1.梳理内容
2.划分层次
三、细读,理解母亲形象,体会选材特点。
1.作者回忆了母亲的哪些事情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品质?
(表格或思维导图的形式,小组合作,概括典型事例,感悟母亲形象)
2.课文是怎样将众多的材料有条不紊地组织为一个整体的?
(体会课文选材典型组织材料巧妙的特点,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四、跳读,体会作者情感。
跳读课文,勾划重要词句,说说,你读到了作者对母亲的那些情感。
(感激和怀念,教育和影响。作者将对母亲的深情扩展到对广大人民对党对民族和国家博大情怀体会领导人的伟大。)
五、再读,感受语言特色。
1.勾划出文中议论性的句子,分析这些句子和记叙部分的关系。
2.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参考课后练习题第四题)
六、小结本课,一课一得。
七、作业。
1.用课文所学的方法,试着写写你的母亲。2.推荐阅读胡适《我的母亲》。
板书:
忆母亲 爱母亲 爱党,爱人民
典型 时间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回忆录的特点:写真人真事,记叙中可穿插抒情、议论。
2.学习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人物活动为线索选材组材的方法。(重点)
3.了解母亲的形象特征。知道人物具有的优秀品质和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突出人物的优秀品质。(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这堂课我们学习新课《回忆我的母亲》,这是一篇写真人真事的回忆录。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同志的母亲钟太夫人是一位普通的劳动妇女。她一生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忍顽强,并始终如一地支持儿子投身革命事业,是一位令人尊敬的伟大母亲。钟太夫人以85岁高龄于1944年去世,朱德同志极为悲痛。当年就写了这篇朴素感人的文章。文章真实而细致入微地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追述了母亲对他的深刻影响,表达了他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与感激之情。
二、自主学习
1.走近作者。
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其主要著作收入《朱德选集》。
2.朗读课文,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
佃农(diàn) 祖籍(jí) 溺死(nì)
私塾(shú) 衙门(yá) 劳碌(lù)
妯娌(zhóu) 和睦(mù) 差役(chāiyì)
横蛮(hèngmán) 不辍劳作(chuò)
3.理解词义。
好劳动:劳动好手。
任劳任怨:做事不辞辛劳,不怕别人埋怨。
周济:对穷困的人给予物质上的帮助。
为富不仁:贪财好利,没有好心肠。不仁,不同情别人。
节衣缩食:省吃省穿,泛指节俭。
支撑门户:勉强维持家庭。
东挪西借:这里借一借,那里借一借,表示千方百计地维持家庭生计。
聊叙:姑且谈谈。聊,略微。
不辍劳作:劳动做活的事从不停止。
慰勉:安慰勉励。
4.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什么是回忆录?回忆录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回忆录,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一般运用记叙和描写的方法,追述本人或所熟悉的人物过去的生活经历或社会活动。回忆录在写法上的特点是内容真实可靠,不虚构。一般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可以写一件事的全过程,也可以记录某些生活片段。以记叙为主,可兼有描写、抒情和议论。语言表达上追求朴素自然,不求过于华丽。
(2)文章可分几个部分?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概括各部分大意。
明确:第一部分(第1段),痛悼母亲逝世,引出对母亲的回忆。
第二部分(第2—15段),叙述家庭情况,着重写母亲一生中的主要事迹,歌颂母亲的美德,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
这部分又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第2—8段),概述家庭情况,着重写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高贵品质和坚强不屈的性格。
第二层(第9—13段),母亲理解儿子,鼓励支持他投身革命。
第三层(第14—15段),概述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深刻的影响(这两段也可归入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16—17段),写对母亲的沉痛悼念,并表达了作者以尽忠于党和人民来报答母亲深恩的崇高的思想感情。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1)文章饱含了作者对母亲的哪些丰富感情?哪一种感情是全文的基调?
明确:有“爱”“敬”“哀”“思念”“怀念”“歌颂”“感谢”等。其中,“爱”是基本感情,是贯穿全文的感情。作者怀着对母亲深深的爱,而哀思母亲,敬重母亲,歌颂母亲,感谢母亲,唱出一支对母亲的深情赞歌。
(2)这篇课文记叙了母亲的哪些事件?
明确:记叙了母亲煮饭,种田,喂猪,养蚕,纺棉花,挑水,和气待人,周济亲戚等小事。记叙了母亲同情革命,支持革命的事情。
(3)结合这些事件的具体内容,分析和概括朱德的母亲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明确:优秀品质:①勤劳(第4、5、13段);②俭朴能干(第6、12段);③宽厚仁慈(第7段);④坚强(第8段);⑤有远见(第10段);⑥同情革命、支持革命(第12段)。
(二)深层探究
母亲一生值得回忆的事情很多,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些事件来写呢?这些事件又是如何串联起来的?
明确:作者精选的这些事件最能表现普通劳动妇女的本质特征:勤劳俭朴的习惯、宽厚仁慈的态度、坚强不屈的性格。在文章中这些事件又不是零碎的、孤立的,文章围绕母亲“勤劳一生”这一线索,标明事件的时间并按顺序安排记叙的内容。如课文第二部分中,记叙了庚子年(1900)受灾农民“吃大户”,乙末年(1895)除夕被迫分家,光绪三十一年(1905)母亲送子读书等,甚至引用侄儿、外甥的来信,也标明时间。这样,虽然文章所记的内容时间跨度大,事件多,但脉络清晰,有条不紊。
四、板书设计
回忆我的母亲
具体示例:煮饭,种田,喂猪,养蚕,纺棉花,挑水,和气待人,周济亲戚,同情革命,支持革命
优秀品质:勤劳俭朴的习惯、宽厚仁慈的态度、坚强不屈的性格
感情:怀念、赞扬、崇敬、悲痛
五、课外拓展
朱德的母亲去世后,延安各界举行公祭,挽联甚多。请列举一副。
示例:党中央的挽联是:八路公助,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
毛泽东同志的挽联是: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不愧劳动阶级完人
周恩来、刘少奇、陈云等同志的挽联是:教人成民族英雄,举世共饮贤母范;毕生为劳动妇女,故乡永葆好家风。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体会本文质朴的语言,理解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敬意。(重点、难点)
2.了解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手法对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重点)
3.体会老一辈革命家由爱母亲升华到爱中国普通劳动人民的思想境界。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回忆了朱德母亲一生的主要事迹及优秀品质,掌握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情和文章的感情基调。这节课,我们一起在本课学习的基础上,初步了解回忆录这种体裁的特点,欣赏本文的语言特色,提高阅读水平。
二、自主学习
(1)作者由衷地感谢母亲对自己的养育之恩,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明确:从两个方面来写:一是感谢母亲“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二是“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并“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母亲留给儿子的这些,确实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产,而作者也深深懂得其价值,写了自己的深切感受,从而对母亲发出由衷的感谢之情。
(2)如何理解“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的含义?
明确:再次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离我而去”的万分悲痛之情和无限热爱的真挚的感情。
(3)作者是怎样把对母亲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诚结合起来的?谈谈你在这方面的体会。
明确:朱德是领袖,是革命家,他心里不仅装着人民,还装着党和国家。作者深知母亲逝世的哀痛是“无法补救的”,因此就要寻找补救之法,以报答母恩于万一。于是,从母亲的平凡,想到劳动人民的平凡,想到“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再进一步想到“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再通过一个设问句,使报答母亲深恩的感情上升为更博大的感情:“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文章倒数第二自然段表达了作者宽广的胸怀、崇高的精神。作者把爱母亲的感情与爱党、爱人民、爱民族的感情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大大地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三、合作探究
(一)品析语言
(1)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明确:用词准确,语言朴实但深藏着朱德因母亲去世的悲痛,和对母亲无限的怀念。
(2)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望着中华民族解放的成功。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
明确:语言朴实无华,表现了母亲识大体、吃苦耐劳的高贵品德和儿子对母亲的敬佩、感激之情。
(3)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
明确:一个“竟”字,含义非常深刻,既寄托了对母亲的无限哀思、深情怀念与终生遗憾,又寄寓了作者把民族、人民、党的事业放在首位的崇高品质。
(4)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明确:以“强健的身体”“勤劳的习惯”等来表达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真切、真实、真挚。在实实在在的叙述中,充满对母亲的深深敬爱和怀念之情。
(5)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
明确:生活中,人们表达对亲人的感情都是无须多加修饰的,同时又是最生动的。此段平白如话的语言,把一个儿子在失去母亲以后的悲痛表达得十分深切。
(二)写法探究
(1)这篇课文是回忆录,主要记叙母亲的生平事迹,但有的地方有议论。请找出来,看看这些议论有什么作用,议论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明确:课文第14至17段都是议论。这些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把事件蕴涵的意义揭示得更透彻,把作者悼念、赞颂母亲的感情抒发得更加深切。这些议论的语言以记叙为基础,饱含感情。
(2)本文在记叙中适当穿插一些议论、抒情有什么作用?
明确:以记叙为主,适当穿插一些对人物、事件的议论,抒发作者的感情,这是传记体文章在表达方式运用上的特点。这些议论可以突出人物的品质,揭示事件的意义,起到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的作用。本文第14、15段正是这样,这两段承前文所叙,以抒情的笔调,写出母亲所给的宝贵财富,在自己几十年的革命历程中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和深远影响,感情真挚深沉,并点明了母亲“值得我永远回忆”的原因。
(三)体验与反思
文如其人。朱总司令朴实、谦逊、忠厚诚恳,写出的文章也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激情澎湃的语言,没有运用很多的修辞手法。有的同学因此认为本文不是一篇好文章,请结合具体语句说说你的看法。
明确:本文的内容是表达母亲去世后儿子对母亲的怀念,而母亲又是一位勤劳朴实的农民,所以在写法上语言质朴,没有运用什么修辞手法,也没有激情澎湃、慷慨激昂的语言,更没有抒情性很强的句子,但这并不影响作者抒发对母亲的感情。如果运用华丽的语言,反而不得体。作者写这篇文章,只是为了把自己心头对母亲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抒发出来,把对母亲深深的敬爱和怀念之情渗透在对母亲的回忆之中,自然成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真挚深沉的爱,无心于语言的考究,真情实感更加动人,质朴自然。
四、板书设计
回忆我的母亲
写作特色:记叙、议论、抒情自然结合
语言质朴而深沉
五、课外拓展
“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这是本文的开篇,采用倒叙式的开头方式。假如要你以“美好的回忆”为题写一篇叙事散文,请你模仿这种方式写一个开头。
示例:每当我闲暇之余翻开相册,第一张映入眼帘的就是我们舞蹈队跳《喜鹊窝》的照片,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集体呀!它让我怀念起我们八月份的北京之行。
六、教学反思
《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同志在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后写的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是一篇感情真挚、文笔朴素的散文。这篇课文通俗易懂,学习的难度不是太大,主要以学生的自学为主,不需要做过多的分析。我的做法是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情,并感受文章语言朴素优美的魅力。但是在教学中,学生整体气氛显得不那么活跃,积极性不够。个人认为,在提高学生积极性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同桌之间讨论等。这样既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让学生限度地调动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组歌》选自《泪与笑》,作者纪伯伦,黎巴嫩诗人、画家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组歌共包括五首散文诗,即《浪之歌》《雨之歌》《美之歌》《花之歌》和《幸福之歌》《浪之歌》用海浪自述的口吻,写了海浪对海岸的爱情、对身边事物的友爱,表现了作者对纯真爱情和博爱精神的赞美,也曲折地表达了他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感情和炎热的衷肠。
《雨之歌》用拟人手法,以雨的自述的形式,描述了雨滴在大自然中的运行、变化过程,颂扬了雨滴带给自然界的种种好处,歌颂了雨滴无私的奉献精神及博大的胸怀表现了一种生活的美,抒发了诗人热爱生活的炽热感情,蕴含着作者热爱祖国、愿为祖国奉献终生的精神。
《敬畏自然》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选自《大自然的智慧》,作者严春友全文运用了层层推进、水到渠成的论述方法从否定“征服自然”的口号开头,运用总括与具体展开相结合,巧妙运用对比的手法使立论充分,最手作出“敬畏自然”的结论告诉人类应该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再也不宣称什么“征服自然”,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因为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人类和大自然中的其他事物是兄弟关系。
《罗布泊,消失的仙湖》节选自《善待家园——中国地质灾害忧思录》,作者吴岗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通过罗布泊今昔对比,揭示罗布泊由一个美丽的湖泊消失,是生态环境遭受人为破坏的悲剧将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的理念渗透课文,以强烈的呼声,警醒世人,要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
《旅鼠之迷》作者位梦华,这是一篇很别致的科学小品,文章采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从三个方面介绍北极旅鼠有三大奥秘,即,繁殖能力惊人,为动物世界之最;旅鼠的繁殖并非年年如此,一旦繁殖过多,就有种种奇怪地自杀行为,或停止进食,或在天敌面前主动挑衅,或改变毛色,吸引天敌;死亡大迁移,数百万旅鼠汇成浩浩荡荡的队伍,奔向大海,葬身大海旅鼠的奇异行为给我们一个启示:人类也不应该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
《大雁归来》节选自《沙乡年鉴》(一本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被称为“美国资源保护运动的圣书”),作者利奥波德,美国环境保护主义者文章用拟人的手法介绍了大雁迁徙的特性、规律及与人类的关系,认为大雁是人类的伙伴,动物使寺球充满生机,充满诗意,充满乐趣;人类应该珍爱有益无损的动物,和谐共处,不应该凭借自己的优势去伤害它们,一个“爱”字贯穿全文很显然,“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就是全文的主旨在写法上,形象性、知识性和抒情性的完美结合,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一、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与整理。
基础知识的积累在于平时,但也必须适时进行整理归类。具体包括拼音、汉字、词语、句子、修辞、文学常识、古诗文名句、名著阅读等内容。
词语的积累要重点关注本学期已经学过的、在注释和课文后面的“读一读,写一写”中标注出来的字词的字音与字形。特别要注意它们在语言环境中灵活应用。
句子仿写、拟标语广告词和对联撰写是考试热点,能辨识修辞手法和分析其作用。
对规定篇目的背诵与默写(集中在第五单元和最后附录的10首古诗),要做到一个字都不能错。
关注名著的主要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
二、掌握记叙类作品的常见考点及答题方法。
初二年级前半学期的教学内容还是以记叙类的作品为主(第一、二单元),后半学期将进入说明文的阅读学习(第三、四单元)。所以我们现阶段必须重点掌握记叙类作品的常见考点及答题方法。
最常见考点有:1、对情节的概括和分析;2、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理解;3、对景物描写的作用的分析;4、对文中佳词美句与精彩语段赏析品味;5、对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进行赏析等。
答题方法的指导:
1、对情节的概括和分析理解:①从要素入手: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局;②语言要简洁概括。
2、如何分析人物形象:①看情节,从人物所做的事情来分析;②看描写,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等来分析;③看环境,人物所处的社会与自然环境来分析。
3、景物描写的作用:①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天气等;②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③渲染环境气氛;④烘托人物心情;⑤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情节作铺垫。
4、赏析文中佳词美句与精彩段:应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注意联系作者情感,联系文章主题,抓住修辞、关键词等进行赏析。
5、赏析写作手法:要熟悉一些常见的写作手法,如设置悬念、欲扬先抑、白描、前后照应、伏笔、正面与侧面描写、寓情于景、托物言志、象征、叙议结合等,要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三、注重文言知识的积累和整理。
掌握每一篇文言文的重点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关注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五个重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之、其、而、以、于)、重点句子的翻译,文章的内容及写作特色等。
四、关注作文题材的积累。
回顾一下本学期来自己所写的练笔和大作文,想一想还存在什么问题,应怎样克服;找一些优秀作文反复阅读,体会其精妙之处。写作前注意审题,行文要巧妙扣题。材料要有新意,尽量避免使用那些俗套题材。
初二语文复习方法技巧及套路
一、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信语感,多比较
这一块包括语音、字形、词语运用、标点符号、病句辨析等。做这一块题的基本原则是信语感,多比较。其次,一定要克服还没有看完整道题就急于选出答案的习惯,因为语文题没有绝对的正确和错误。
二、科技文阅读——抓信息,会比照
科技文不是考察我们对这个知识的掌握,不是考察了解这个内容多少。它考察的是我们的语文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快速阅读文章,了解文章大义和作者写作思路,做题时把每一个选项返回文章,认真比照原文就可以。
三、文言文阅读理解——联系课文,联系上下文
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一定是在课本中出现过的,考察的意义和用法也一定是常用的。因此,平常复习要着重课本中的文言文的复习,做题时也一定要联系课本做判断。其次,文言文一般考察的是人物传记类的文章,这类文章故事性强,我们可以根据文章的上下文来推测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四、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直译句子,一字不漏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是“信、达、雅”,这里的“信”就是忠实原文,就是直译;而“达”就是要通顺,符合语法。所以,翻译文言文的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字字有着落”,一字一字地翻译,不能只管大意。
五、诗歌——套用术语,分析诗句
我们已经了解了很多有关诗歌的术语,知道了诗歌设题的基本模式及做题思路和方法,也多少明白了诗歌的基本分类及每类诗歌的情感与主旨,我们现在需要记住的是,在了解了诗歌的类别和题干的要求后,先套用术语,再结合诗句分析。
六、现代文阅读——明确文章主旨,看好题干要求
做现代文阅读最要不得的方法是,先看题目,然后拿题目往文章里套。拿到一篇文章,首先我们要快速阅读一遍,明确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作者对他所写的内容的感情,然后再看题目。应该说现代文阅读的题目,基本都紧扣文章的主旨。所以答题的时候也要紧扣文章的主旨。
七、语言表达题——落实题干要求
第六大题的语言表达题是年年变化的题目,也是比较能考察学生语文素质的题,当然也是一道容易拉分的题。碰到新题,不要慌张,这类题总是给出了比较明确的要求,我们只要一一落实这些要求,并尽量让语言美一些,符合情理就可以了。
八、作文——紧扣话题,拒绝硬伤
无论写什么文体,一定要开门见山点明文章的主旨,并在文章中时刻体现文章的主旨,不要含蓄,更不要故弄玄虚。另外,作文一定不能出现硬伤。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
一、字、词篇
第一单元
锐不可当(dāng) 业已(yǐ) 绥(suí)靖(jìng) 阌(wén)乡 聿(yù) 鄂(è) 豫(yù)
阻遏(è)疟子(yàozi) 寒噤(jìn) 蹿(cuān) 仄(zè)歪(wāi) 张皇(huáng)失措 尖利
能耐 央告 转弯抹角 月明风清 拂(fú)晓 瓦砾(lì) 地窖(jiào) 鞠(jū)躬(gōng)
颤(chàn)巍巍(wēi) 箧(qiè) 赃物 制裁 荡然无存 纳粹(cuì) 肃穆 荒谬(miù) 健忘
第二单元
谋(móu)死 鼹(yǎn)鼠 切切(qiè)察察(chá) 絮(xù)说 顺顺流流 辟(pì)头 苌(cháng) 浯(wú) 震悚(sǒng) 干戚 图赞 懿(yì) 皋(gāo) 骇(hài) 掳(lǔ) 疮(chuāng)疤(bā)
诘(jié)问 渴慕(mù) 疏懒 霹(pī)雳(lì) 孤孀(shuāng) 差(chāi)使 狼籍 簌簌(sù) 典质 惨淡 赋闲 勾留 迂(yū) 蹒(pán)跚(shān) 拭(shì)擦 颓(tuí)唐 触目伤怀
琐屑 情郁(yù)于中 大去 交卸(xiè) 凹凼(dàng) 尴(gān)尬 (gà) 烦躁 微不足道
大庭广众 杨绛(jiàng) 塌(tā)败 默存 伛(yǔ) 翳(yì) 滞(zhì)笨 愧(kuì)怍(zuò)
攥(zuàn) 荒僻(pì) 取缔(dì) 骷髅 克扣 接济(jì) 唏(xī)嘘(xū) 稀罕 噩(è)耗 呵斥 焦灼(zhuó) 伎(jì)俩(liǎng) 颠(diān)沛(pèi) 吊(diào)唁(yàn) 文绉绉(zhōu)
长途跋涉 穷愁潦倒 风尘苦旅 鸡零狗碎 低眉顺眼 连声诺诺 生死祸福
第三单元
郦(lì)道元 匀称(chèn) 佥(qiān) 惟妙惟肖(xiào) 雄跨 雄姿 残损 古朴 推崇
巧妙绝伦 刹(chà)那 驻(zhù)足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美感 史诗 轩(xuān)榭(xiè) 胸中有丘壑(hè) 嶙(lín)峋(xún) 广漆(qī) 败笔 镂空(lōu) 蔷薇 因地制宜
重峦叠嶂(zhàng) 斗拱额枋(fāng) 藻井 御(yù)道 磬(qìng) 鎏(liú)金 雍(yōng)正 攒(zǎn) 鳖(biē)头 琉璃 蟠(pán)龙 中轴线 金銮殿 天井 伧(cāng)俗 得体 屏风 纳凉 帷幕 缓冲 造型 雅俗之分
第四单元
竺(zhú)可桢(zhēn) 孕育 翩(piān)然 销声匿(nì)迹 风雪载(zài)途 农谚 榆叶 连翘衰草连天 周而复始 草长莺飞 蟾蜍 鄞(yín) 囊(náng) 克隆 繁衍 胚胎 鳞片
脊(jǐ)椎 (zhuī) 两栖(qī) 相安无事 鸟臀(tún)目 恐龙 铱(yī) 潮汐
褶(zhě)皱(zhòu) 核磁共振 遗骸(hái) 劫难(nàn) 致密 追溯(sù) 天衣无缝 物种 归咎(jiù) 藩(fān)篱 啸 (xiào)聚山林 失衡 栖(qī)息 监控 在劫难逃 五彩斑斓 束手无策 物竞天择 无动于衷 潜(qián)意识 过滤 顷(qǐng)刻 面颊(jiá) 喷嚏(tì) 激荡
嘈(cáo)杂 唠唠(láo)叨叨(dāo) 充耳不闻 视而不见
第五单元
浔(xún) 落英 豁(huò)然开朗 俨(yǎn)然 阡(qiān)陌(mò)交通 垂髫(tiáo) 叹惋(wǎn) 诣(yì) 铭(míng) 馨(xīn) 鸿儒 白丁 蕃(fān) 淤(yū)泥
濯(zhuó)清涟(lián)而不妖不蔓不枝 亵(xiè)玩 噫(yī) 隐逸(yì)
罔(wǎng)不因势象形 贻(yí) 黍(shǔ) 箬(ruò)篷 糁(sǎn) 髯(rán) 诎(qū) 倚(yǐ) 船楫(jí) 壬(rén)戌(xū) 篆(zhuàn) 修狭(xiá) 和睦(mù) 大同
第六单元
晨曦(xī) 溯(sù) 素湍(tuān) 飞漱(shù) 五色交辉 夕日欲颓(tuí) 沉鳞竞跃
藻荇(xìng) 沃日 艨(méng)艟(chōng) 泅(qiú) 鲸(jīng)波万韧 溯(sù)迎而上
腾(téng)身百变 僦(jiù) 雾凇(sōng)沆(hàng)砀(dàng) 更(gēng)定
二、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文学常识
1.《芦花荡》选自《孙犁文集》。作者孙犁,原名孙树勋,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小说散文结集《白洋淀纪事》之一《荷花淀》,之二《芦花荡》。
2.《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选自《雨果文集》。作者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3.《亲爱的爸爸妈妈》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聂华苓,华裔旅美女作家,作品有小说集《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长流》,散文集《三十年后》《梦谷集》等。
4.《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奠基人之一,发表了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无论是散文、诗歌、杂文、小说还是文艺理论都有很高的成就,成就的是杂文,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文集》等,后都收在《鲁迅全集》中。??
5.《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作者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诗文集《踪迹》,代表作品有《背影》《欧游杂记》等,收在《朱自清全集》里。
6.《老王》选自《杨绛散文》。作者杨绛,原名杨季康,作家,文学翻译家。翻译有《堂•吉诃德》《洗澡》?钱钟书,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文学史家,古典文学研究家。作品《围城》
7.《信客》选自《秋雨散文》。作者余秋雨,浙江余姚人,作品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等,后收在《秋雨散文》中,《信客》就出自《文化苦旅》。
8.《苏州园林》选自《百科知识》。作者叶圣陶,原名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现代的作者、教育家、编辑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中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童话《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后都收在《叶圣陶集》里。
9.《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东晋诗人。代表作《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并序》、《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等。
10.《陋室铬》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诗人,哲学家。世称刘宾客。有《刘禹锡集》。?? 《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元公是周敦颐的谥号。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11.《核舟记》选自清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作者魏学洢 ,字子敬,明末嘉善人。明朝散文家。
12.《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 儒家经典著作“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的思想家、教育家。
13.《望岳》《春望》《石壕吏》选自《杜诗详注》。作者杜甫,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风沉郁顿挫。他的大量诗篇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尤其是他的“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春望》、《北征》等一系列具有高度人民性和爱国思想的不朽篇章,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他的诗因此被后人称为“诗史”,他本人也被尊为“诗圣”。
14.《三峡》选自《水经注疏》。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县人,北魏地理学家。撰《水经注》,其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15。《答谢中书书》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作者陶弘景,南朝梁代人,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人。有《陶隐居集》。
《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东坡志林》。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作者是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他的词首开豪放之先河。散文创作成就也很高,是“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之一。
16.《观潮》选自《武林旧事》。作者周密,字公瑾,宋代湖州人。17.《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作者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人。出身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18. 《使至塞上》选自《王右丞集笺注》。作者王维,字摩诘,因官至尚书右丞,所以人称王右丞。是盛唐极负盛名的诗人,画家。
19. 《渡荆门送别》选自《李太白全集》。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仙”,其诗的艺术特色是想像丰富,气势奔腾,风格豪放飘逸。
20.《游山西村》选自《剑南诗稿》。作者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南宋诗人,现存诗作近万首。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等传世。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学习方法
首先要培养浓厚的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也就说明了学习一定要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有兴趣去学习,是学好的根本,学习语文也一样。只要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才会发觉其中的乐趣,发现了学习的乐趣,才有助于我们去持之以恒地学习语文,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根本学不好语文。有的同学认为语文很无聊,要背记的东西太多,所以根本不想去学,成绩当然也就上不去,所以,兴趣对学习来说是很重要的。
其次,学习语文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只有长期的积累才能使语文学得更好。积累也就需要大量地阅读与背诵,当我们空闲的时候,读一读好的书籍或文章不仅能丰富知识,还能陶冶你的性情。不过,不能只是读,还要思考,我们应准备一个记录与摘抄的本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将遇到的好的句子抄下来,并不时地看看,让它们变为自己的东西,当遇到疑点难点时,也要记下来,与旁人讨论,听取别人的看法。这样才会有所长进,水平才会提高。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学习技巧
1、多读书:多读是建立在精读的基础上的。读文章时一定要注意它的内涵。反复看课文上的文章,将精彩之处做上标记,写上自己的感受、思考。
2、多练习写作,可以通过写日记的方法:不管是杂文、散文,还是小说,都可以写,写完了要反复修改,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要多思考,学而不思则惘。
3、多注意观察: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素材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
一、文言字词
(一)、通假字
1、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鸟叫声
2、窥谷忘反:“反”通“返”,返回
3、才美不外见:“见”通“现”,表现
4、食之不能尽其材:“食”通“饲”,喂养“材”通“才”,才能
5、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6、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饲”,喂养
7、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肢体
8、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
9、百废具兴:“具”通“俱”,全,皆
10、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咐
11、玉盘珍羞直万钱:“羞”通“馐”,美味的食物“直”通“值”,价值
12、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见”通“现”,出现
(二)、词类活用
1、互相轩邈:轩、邈,形容词作动词,分别指向高处伸展和向远处伸展
2、以乐其志:乐,形容词使动用法,使……乐
3、策之不以其道:策,名词作动词,鞭打,驱使
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千里,数量词作动词,行千里
5、腰白玉之环:腰,名词作动词,挂在腰间
6、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緼袍敝衣,名词作动词,穿着旧棉袄、破衣服
7、笔,名词作状语,用笔
8、心乐之:以…为乐,形容词意动用法
9、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向西,名词作状语
10、下见小潭:下,向下,名词作状语
11、皆若空游无所依: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12、似与游者相乐:形容词作动词,嬉乐,逗乐
13、潭西南而望:西南,向西南,名词作状语
14、斗折蛇行: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一样蛇,名词作状语,像蛇一样
15、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
16、凄神寒骨: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凉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寒冷
17、近岸,卷石底以出:近,形容词作动词,靠近,接近
1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前后,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后19、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名词作动词,做……太守
20、名之者谁?名,名词作动词,给……命名
2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名词作状语,像鸟的翅膀一样
22、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第一个“乐”,形容词作意动用法,以……为乐
23、泉而茗者:泉,名词作动词,汲泉水,取泉水茗,名词作动词,煮茶
24、罍而歌者:罍,名词作动词,端着酒杯
25、红装而蹇者:红装,名词作动词,穿着艳妆蹇,骑驴
26、作则飞沙走砾:飞,动词使动用法,使……飞;走,动词使动用法,使……走
二、文言字词
(一)、通假字
1、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鸟叫声
2、窥谷忘反:“反”通“返”,返回
3、才美不外见:“见”通“现”,表现
4、食之不能尽其材:“食”通“饲”,喂养“材”通“才”,才能
5、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6、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饲”,喂养
7、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肢体
8、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
9、百废具兴:“具”通“俱”,全,皆
10、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咐
11、玉盘珍羞直万钱:“羞”通“馐”,美味的食物“直”通“值”,价值
12、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见”通“现”,出现
(二)、词类活用
1、互相轩邈:轩、邈,形容词作动词,分别指向高处伸展和向远处伸展
2、以乐其志:乐,形容词使动用法,使……乐
3、策之不以其道:策,名词作动词,鞭打,驱使
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千里,数量词作动词,行千里
5、腰白玉之环:腰,名词作动词,挂在腰间
6、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緼袍敝衣,名词作动词,穿着旧棉袄、破衣服
7、笔,名词作状语,用笔
8、心乐之:以…为乐,形容词意动用法
9、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向西,名词作状语
10、下见小潭:下,向下,名词作状语
11、皆若空游无所依: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12、似与游者相乐:形容词作动词,嬉乐,逗乐
13、潭西南而望:西南,向西南,名词作状语
14、斗折蛇行: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一样蛇,名词作状语,像蛇一样
15、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
16、凄神寒骨: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凉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寒冷
17、近岸,卷石底以出:近,形容词作动词,靠近,接近
1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前后,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后19、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名词作动词,做……太守
20、名之者谁?名,名词作动词,给……命名
2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名词作状语,像鸟的翅膀一样
22、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第一个“乐”,形容词作意动用法,以……为乐
23、泉而茗者:泉,名词作动词,汲泉水,取泉水茗,名词作动词,煮茶
24、罍而歌者:罍,名词作动词,端着酒杯
25、红装而蹇者:红装,名词作动词,穿着艳妆蹇,骑驴
26、作则飞沙走砾:飞,动词使动用法,使……飞;走,动词使动用法,使……走
《综合性学习》
(一).《献给母亲的歌》
1.请写出2则有关母爱的名人名言,并写出作者或出处
A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B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
2.请写出2则有关母爱的俗语
A儿行千里母担忧B养儿方知父母恩
3.写出有关母爱的古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4.请写出冰心的《繁星;春水》中有关母爱的诗句
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繁星》
(二).《寻觅春天的踪迹》
1.请写出24节气中春季的6个节气,并解释“惊蛰”的含义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2.请写出两个有关春天的农谚
A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B春雨贵如油
3.请写两句描写春天的古诗句
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三、名著导读
1《海底两万里》
作者: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他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
书中的主人翁是自然科学家阿龙纳斯,他和同伴康塞尔、尼德•兰,在一次海洋追捕中,意外地登上了“诺第留斯号”潜水艇,从而开始了充满传奇色彩的海底探险“诺第留斯号”的主人尼摩船长是个性格阴郁、知识渊博的人,在短短的不到10个月的时间里,他们一道周游了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红海、地中海、南极海、北冰洋,航程约两万里这期间,他们目睹了无数的海底奇观,发现了海底煤矿和沉船的宝藏,与大鲨鱼、章鱼博斗,击退土著人的围攻……等等凭着坚忍的意志与过人的智慧,教授和同伴终于返回了自己的国家但是“诺第留斯号”自此也神秘地消失了……
2《名人传》
作者:罗曼•罗兰,20世纪上半叶法国的人道主义作家
小说叙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阅读感受:①人生难免会遇到磨难,生活也并非充满了鲜花和欢乐;②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克服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难;③评价人物要看人的品质和价值,而不能以貌取人,以偏概全。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的学习方法
1.围绕中心,及时复习。复习的首要任务是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首先,要根据教材的知识体系确定好一个中心内容,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教材的中心重点和难点上。其次要及时巩固、防止遗忘。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与其借助复习去恢复记忆,不如借助复习去防止遗忘。”复习最好在遗忘之前,倘在遗忘之后,效率就低了。语文学习中的背诵尤其如此。
2.查缺补漏,保证知识的完整性。复习中一旦发现知识的缺漏及薄弱环节,要及时弥补,不可欠“债”。
3.先回忆,后看书,增强复习效果。
4,看参考书,适当拓宽知识面。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的学习技巧
一、熟读、背诵的习惯。
二、阅读优秀课外读物的习惯。
三、推敲语言文字的习惯。
四、积累语言材料的习惯。
五、记日记的习惯。
六、规范地书写的习惯。
七、专注地听人说话的习惯。
八、说普通话、说话文明得体的习惯。
九、勤思考、爱质疑的习惯。
十、勤查工具书的习惯。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提纲
1.《芦花荡》选自《孙犁文集》。作者孙犁,原名孙树勋,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小说散文结集《白洋淀纪事》之一《荷花淀》,之二《芦花荡》。
2.《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选自《雨果文集》。作者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3.《亲爱的爸爸妈妈》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聂华苓,华裔旅美女作家,作品有小说集《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长流》,散文集《三十年后》《梦谷集》等。
4.《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奠基人之一,发表了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无论是散文、诗歌、杂文、小说还是文艺理论都有很高的成就,成就的是杂文,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文集》等,后都收在《鲁迅全集》中。??
5.《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作者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诗文集《踪迹》,代表作品有《背影》《欧游杂记》等,收在《朱自清全集》里。
6.《老王》选自《杨绛散文》。作者杨绛,原名杨季康,作家,文学翻译家。翻译有《堂?吉诃德》《洗澡》?钱钟书,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文学史家,古典文学研究家。作品《围城》
7.《信客》选自《秋雨散文》。作者余秋雨,浙江余姚人,作品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等,后收在《秋雨散文》中,《信客》就出自《文化苦旅》。
8.《苏州园林》选自《百科知识》。作者叶圣陶,原名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现代的作者、教育家、编辑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中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童话《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后都收在《叶圣陶集》里。
9.《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东晋诗人。代表作《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并序》、《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等。
10.《陋室铬》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诗人,哲学家。世称刘宾客。有《刘禹锡集》。?? 《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元公是周敦颐的谥号。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11.《核舟记》选自清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作者魏学洢 ,字子敬,明末嘉善人。明朝散文家。
12.《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 儒家经典著作“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的思想家、教育家。
13.《望岳》《春望》《石壕吏》选自《杜诗详注》。作者杜甫,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风沉郁顿挫。他的大量诗篇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尤其是他的“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春望》、《北征》等一系列具有高度人民性和爱国思想的不朽 篇章,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他的诗因此被后人称为“诗史”,他本人也被尊为“诗圣”。
14.《三峡》选自《水经注疏》。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县人,北魏地理学家。撰《水经注》,其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15。《答谢中书书》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作者陶弘景,南朝梁代人,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人。有《陶隐居集》。
《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东坡志林》。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作者是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他的词首开豪放之先河。散文创作成就也很高,是“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之一。
16.《观潮》选自《武林旧事》。作者周密,字公瑾,宋代湖州人。17.《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作者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人。出身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18. 《使至塞上》选自《王右丞集笺注》。作者王维,字摩诘,因官至尚书右丞,所以人称王右丞。是盛唐极负盛名的诗人,画家。
19. 《渡荆门送别》选自《李太白全集》。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仙”,其诗的艺术特色是想像丰富,气势奔腾,风格豪放飘逸。
20.《游山西村》选自《剑南诗稿》。作者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南宋诗人,现存诗作近万首。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等传世。
学习语文的方法有哪些
孩子想要学好语文,要养成大量阅读的习惯。阅读可以说是语文学习的根本,大量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孩子语文水平不可替代的手段。根据实验表明,学生充满兴趣的课外阅读可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语文成绩好的孩子几乎都比较喜欢课外书。
对于孩子来说,语文的学习应该在课堂上,但绝对不是只能靠课堂就可以学好的。想要学好语文的途径有很多,可以多参加一些语文实践活动,去逛逛书店,旅游,看展览...
写作文也是提高语文成绩的方法之一,在语文中作文的分数也占有很大的比例。培养孩子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对于学好语文有很大的好处。
学好语文的方法
1.基础知识:多积累
语文这门学科,大家都知道是一门慢功夫的活儿,需要长期的积累才能学好语文。字词,字音,词语运用,诗句积累,病句分析都需要我们日常的积累,还有就是作文中的好戏好句也需要我们平时的积累,多比较,多背背,多默写才能学好语 文学好语文。准备一个积累的笔记本,长期坚持下来,你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的!
2.必多写:思欲丽,笔磨秃
同学们学好语文所为何事?我以为可以用十二字概括:丰富心灵、明白事理、完美生活。这就是要锻炼自己的感性和理智,我简化为“思欲丽”:情感思想要富赡犀利!现实中,我们许多同学只会作题,从来不注意自己感性和理智的锻炼,其情思通常表现出两个缺陷:一是“浅”:情感幼稚化,思维平面化,既无深情,也无遐思;一是“窄”:生活面窄,导致了关注的主题窄,既少阅历,又缺大气。要纠正这两个缺陷,使自己的情思“深”、“广”,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同时,必得加上一个字:“写”!“写”可以酝酿和升华情感,“写”可以廓清和锻造思想。“思欲丽”,必多写!
3.善于整理读书笔记
学好语文知识零零碎碎,要经常把学过的知识整理一下;读书必须学会圈点勾画,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写读书笔记有助于培养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思维的条理性和深刻性,有助于加深对读物的理解、记忆。做读书笔记有以下几种方法:摘抄、摘录法,做卡片法,提要钩玄法,写读后感法等。
4.读书破万卷
要下定决心广泛而深入地阅读,所谓“勘破三春”。阅读时,要涵盖古今,包举文理,融会中外,首重哲学,这就叫“融会九流”。举凡人类心lz慧的结晶,能开眼界、除迷狂、启思维、美德行、富心灵者,均可大读特读。尤请注意:不要只读文学作品,只读中国作家。鲁迅先生就曾经告诫我们:学语文的,要多多跨越语文的界限,去看看其它科目的书。试想一个读过科幻作品的人,与一个从未读过科幻作品的人,同样面对“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样的“怪题目”,谁更能写好?而只读中国作家的作品,更是大忌,中国固然有过无数优秀的文学作品,但也不要忽略外国文学上的闪闪明珠。有一个世界性的视觉,才能写出境界宽广的文章。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提纲
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各用一个词语概括四个自然段的意思。(每一个词语不超过5个字。)
(1)秋风破屋图(2)群童抱茅图(3)屋漏无干图(4)遥想广厦图
2、诗的第一节是怎样描绘秋风肆虐的情景的?诗人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描绘?
“风怒号”从听觉上突出了秋风之狂,“卷”从视觉上形象地写出了秋风的肆虐。“飞”“渡”“洒”“挂罥”“飘转”等词写出了秋风对茅屋的破坏。这样的描绘为后文写屋漏遇雨,自己的境遇之惨蓄势铺垫。
3、“归来倚杖自叹息”,结合全诗,你认为诗人叹息什么?
一叹自己之苦,茅屋被秋风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穷苦之人;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4、“自经丧乱少睡眠”中的“丧乱”是指历的什么事件?咱们还学过哪首诗歌也反映了这件事?
安史之乱。《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5、“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一句在诗里有两种作用:一是实写自然环境,交代了事件发展的具体时间,并渲染了特定的气氛;二是烘托了诗人暗淡愁惨(或悲凉、凄凉、悲哀等)的心境,为下文写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蓄势。
6、杜甫一向关心人民疾苦,他的诗素有“诗史”之称,但为什么这首诗中他却一反常态,只写自己的个人遭遇?谈谈你的理解?
以小见大,推己及人,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7、你是怎样理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两句诗的?
诗人从个人的痛苦,联想到风雨中千千万万的穷苦百姓,发出这样的呼喊,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关心人民疾苦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
8、联系全诗,简要分析“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几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人由自己的困难,推及到“天下寒士”,表示宁愿“吾庐独破”“受冻至死”,而使天下寒士都得以安乐,表现了诗人关心人民疾苦的宽广胸襟,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
9、通过写景渲染诗人暗淡悲惨处境的句子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10、由较为客观的记叙描写过渡到抒情议论的关键句是: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11、以写实手法写出秋风的威力的诗句是: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二、《观刈麦》
1、本诗从格律上,这是五言律诗。从表达方式上,这是一首叙事诗。
2、白居易的叙事诗善于刻画人物在某种特定环境下有悖于常情的心情,请从本诗中摘出这样的诗句,进行简要分析。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虽说烈日炎炎,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人都筋疲力尽了,但还是只想着抓紧夏天白昼长多干点活。这里人物的心理跟环境是对立的,这样的描写能突出人物形象,深化主题思想。
3、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一句所展现的劳动场景。
在一望无际的麦田里,农民顶着烈日劳动,脚下是被烈日熏蒸的暑气,阵阵往上冲,弯下的赤x背,被灼热太阳光烧烤得油黑发亮。
4、赏析“今我何功德,尽日不能忘”。
这段议论抒情句,通过官吏舒适富裕与农民辛苦贫困的鲜明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5、诗中最能体现农民辛苦劳作的诗句是: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6、描写母子给田间劳作的亲人送饭送水的句子是: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7、描写“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而换来的丰收的句子是: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8、“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悲从何处来?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三、《赤壁》
1、本诗从题材上看属于咏史诗,内容上三国的故事有关,“东风”指火烧赤壁之事。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谈谈你的理解。
假如东风不给周瑜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锁进铜雀台了,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达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3、本诗的一二句的表达方式是叙述,三四句的表达方式是议论。
4、“自将磨洗认前朝”中的“前朝”是汉朝,举出三位这个朝代的英雄人物:曹操,孙权,刘备。
5、“东风不与周郎便”的“东风”指代赤壁战争,战争的双方是曹操和孙刘联军。
6、咏史诗的特点是借古讽今,诗人借“东风”一事,抒发感慨,讽喻当今的统治者治理国家不要寄希望于侥幸。
7、“东风”不仅指是自然界的风,而含有建功立业的各种条件之意。
8、开头为什么从一把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沙里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由折戟沉沙未销蚀,又引发岁月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情,能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9、有人认为,杜牧只关心东吴两美女的命运,而不关心国家和人民安危,对此,你有何看法?
这是以小见大的写法,用两美女的命运来象征国家的命运,更为形象贴切,耐人寻味。
10、诗歌的前两句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蕴含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借一件折戟,写出了兴感之由,含蓄表达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11、后两句议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政治见解和思想感情?
不以成败论英雄,英雄的成名都有某种机遇,曲折地表达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12、试体会“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议论的妙处。
诗人并未从正面去评论战胜的原因,而是提出一个与事实相反的假设,不刮东风,不用火攻,周瑜必败。对于这个结局,诗人没直说,而是以两美女象征国家命运,别出心裁。“二乔”并非普通女子,而是东吴国家命运的象征。
13、本诗是咏史绝句,立意新奇,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意在说明要想建树一番事业,得有一定的条件,如果条件不具备,即使英雄也一样无能为力。
四、《渔家傲·秋思》
1、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所作。词的上阕重在描写边塞秋色,下阕抒思乡之情,笔力雄健,感情浓郁。
2、词的上片间接点明季节的词语是:雁去。
3、本词所写的时间分三个阶段:白天,黄昏,夜晚。
4、“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景象?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
形象地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闭城门的情景,突出塞外的奇异风光,反映宋朝守军力量薄弱,军情紧急,为下阕抒情做铺垫。
5、“塞下秋来风景异”,紧扣“异”字,具体描绘了三幅画面:衡阳雁去,边声四起,孤城落日。突出了“塞下秋景”的哪些特点?天冷,声杂,城孤。
6、词中与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相似的诗句是: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7、下阕“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提示全词的核心内容,表达词人和“征夫”的矛盾心理。“浊酒一杯家万里”是引发征夫愁思的直接原因,“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是“归无计”的心理外观。词的意境悲凉,壮阔,真切感人。
8、上阕中“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表现边陲之地的孤寂荒凉。
9、“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
抒发将士们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10、词的上片,重在一个“异”字,试分析“异”字的表达作用。
一个“异”字,统领全词,表现出塞下苦寒,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与内地景色迥然不同。
五、《游山西村》
1、本诗从内容和表达方式上看是一首抒情诗,从形式上看是七言律诗。
2.本诗的线索是游踪,全诗句句紧扣“游”字来写,层次分明。
3、写出丰收的年景和农民热情好客的句子是: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4、描绘乡村社日前夕热闹情景的句子是: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5、从该诗中产生的两个成语是:山重水复、柳暗花明。
6、从炼字角度说出“足鸡豚”的“足”字好在哪里?
“足”字既写出了农家的丰收景象,又表达出了农家好客款待客人倾其所有的盛情。
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千古名句,请自选角度,谈一谈你的理解。
例1:这两句写出了山西村山环水绕、树茂花艳的美景,表现了诗人此时的喜悦心情。例2:富含哲理,比喻人在无路可走时经过一番努力一番波折,又有了新的出路,新的天地。
你认为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这两句诗?
1、描绘山水美景时,因为这两句诗可描绘出山环水绕、柳暗花明的美景。
2、面对困难时。蕴含哲理,不放弃希望,经过努力,一定会有新出路,进入新天地。
8、最后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对山西村恋恋不舍,对农家生活的热爱之情。
六、《过零丁洋》文天祥
1、诗歌首联叙写了诗人一生中经历的哪两件事?
一是以明经入仕、科举而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亡的关头起兵抗元。
2、“起一经”中的“一经”指:儒家经典
3、诗中第二联运用比喻的艺术手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比喻破碎的国家如风中飘散的柳絮,无可挽回;以“雨打萍”比喻自己的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
4、从抒情方式和思想内容上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作者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5、用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
诗中第二联运用比喻的艺术手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比喻破碎的国家如风中飘散的柳絮,无可挽回;以“雨打萍”比喻自己的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
6、“起一经”和“四周星”六个字写出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以明经入仕、科举而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亡的关头起兵抗元。
7“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是妙手偶得的千古名句,请赏析。
用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抒写出焦虑不安的心情,巧妙、新奇,一语双关;兵败后的惶恐,被俘后的孤苦伶仃正好与地名暗合,突出反映了诗人极其巧妙的艺术构思。
8、该诗是一首七言律诗,韵脚是经、星、萍、丁、青。
9、解词:
干戈:古代的两种兵器,泛指战争汗青:特指史书
10、本诗以死言志的主旨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1、颈联巧妙借用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诗人境况的危苦。
12、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以死明志、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抒发了强烈的爱国热情。
13、请你在写出几句透着铮铮骨气的名句。
例: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生当作人杰,死亦当鬼雄——李清照
1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文天祥对人生理想的追求。请再写一句你喜欢的古诗词中表达对崇高人生理想追求的名句。
例: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15、诗中运用双关,既表明形式恶劣,又说明作者境况危苦的句子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16、表达了诗人以死明志、舍生取义的决心,堪称千古名句的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7、运用比喻表明宋朝国事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诗句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七、《山坡羊·潼关怀古》
1、此曲中“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题目。
2、请谈谈你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理解。
表现了一个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的改朝换代,人民群众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苦难的同情。
3、原句填写
①曲中描写主人在潼关驻足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的句子是:望西都,意踌躇。
②全曲由所见所想到所感,借凭吊潼关古迹,表达了这样一个历史主题: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4、结尾“亡,百姓苦”好理解,为何“兴”,百姓也苦呢?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例:一个朝代的兴起,往往大兴土木,修建豪华宫殿,从而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灾难,故云“兴,百姓苦”。
5、从炼字角度,赏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以“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中,以“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用此二字将山的雄伟与水的奔腾之势勾勒出来,从视觉听觉两方面写出了潼关的地势险要。
6、赏析名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两句道出了封建社会朝代兴亡的本质,对以往的历史作了精准的概括和批评,深化了全曲的思想内容。
7、联系全曲说说“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一句有何言外之意?
暗示历史改朝换代的战争惨烈,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8、“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的“聚”、“怒”字有何表达作用?
“聚”、“怒”赋予河山人格化的动感特征,极言潼关地势险要,已寓兵家必争之意,抒发作者对祖国美好山河的热爱。
八、《己亥杂诗》龚自珍
1、这首诗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抒发诗人复杂的感情。
2、请你谈谈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志?
3、诗的首句用“白日斜”烘托离愁,像这样以黄昏落日衬托愁绪的诗句还有: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和崔颢《黄鹤楼》中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4、这首诗中“离愁”一词直接点出了诗人辞官离京时的心境,“浩荡”一词则写出了愁思的无穷无尽。
5、你以前两句诗中读出诗人离京时怎样的心境?
既有失落、伤感和离愁,也有回归的轻松愉快。
6、说说诗句中“吟鞭”和“落红”的含义是什么?
“吟鞭”指诗人的马鞭,“落红”比喻自己离开官场。
7、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中,“落红”比喻年老辞官的自己;“花”比喻青年人才以及国家。这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为国为民尽最后一份心力的愿望。
8、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是说落花不是无情的,化作春泥也要守护着新花。这里以落花为喻,移情于物,运用比喻表明诗人的心志,虽然辞官归乡,但仍然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为了国家和人民,不惜献出自己全部的力量。
9、《己亥杂诗》中,诗人从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中得到启发,富有哲理的句子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0、全诗共写了哪几种心境?
(1)离别的忧伤(2)回归的愉快(3)积极的人生态度
11、诗人在诗中是如何表现离愁深重的?
第一句写离别的忧伤,用“浩荡”一词直接表现离愁深重;又用冷色调的“白日斜”烘托离愁之重。
12、诗的后两句表达自己对社会、对生活的眷恋深情,让人联想到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和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语文答题技巧
基础知识题:信语感,多比较
这一块包括语音、字形、词语运用、标点符号、病句辨析等。做这一块中考语文题的基本原则是信语感,多比较。我们已经作了充足的准备,我们已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因此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就可以应付这些中考语文题目:
首先,相信自己看到中考语文题时的直觉:有些词语相信在以前已经出现过好几次,即使你还有所犹豫,索性不要怀疑。相信自己的第一直觉就是正确答案。
其次,一定要克服还没有看完整道题就急于选出答案的习惯:因为中考语文题没有绝对的正确和错误。第一部分的都是一些基础题,仔细认真一些就可以拿到全部的分数,不要无谓的失分。
文言文阅读:联系课文,联系上下文
中考语文文言文可能是有些人比较困扰的板块,但是要知道中考的选拔性没有那么大,出卷老师不会特意出一些怪僻的题目为难考生,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一定是在课本中出现过的,考察的意义和用法也一定是常用的。一些选择题你只要把选项一个个带入,再看语句和逻辑的通顺性就不难了。
因此,平常复习要着重课本中的文言文的复习,做中考语文题时也一定要联系课本做判断。其次,文言文一般中考察的是人物传记类的文章,这类文章故事性强,我们可以根据文章的上下文来推测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科技文阅读:抓信息,会比照
中考语文科技文比起其他类型的阅读更难的是因为他没有思维逻辑性,缺少故事性,考生不能选择带入性做题。
科技文不是考察我们对这个知识的掌握,也不是考察了解这个内容多少。它考察的是我们的筛选信息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快速阅读文章,了解文章大义和作者写作思路,做中考语文题时把每一个选项返回文章,认真比照原文就可以。
中考语文背诵技巧
一、联奏记忆法
这是按所要记忆内容的内在联系和某些特点进行分类和联结记忆的一种方法。用“联奏记忆法”来记忆作家作品方面的文学史知识,往往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我们看这样的“串台词”:有一天,莫泊桑拾到一串《项链》,巴尔扎克认为是《守财奴》的,都德说是自己在突出《柏林之围》时丢失的,果戈里说是《泼留希金》的,契诃夫则认定是《装在套子里的人》的。最后,大家去请高尔基裁决,高尔基判定说,你们说的这些失主都是男的,而男人是不用这东西的,所以,真正的失主是《母亲》。这样一编排,就把高中课本中的大部分外国小说名及其作者联结在一起了,复习时就如同欣赏一组轻快流畅的世界名曲联奏一样,于轻松愉悦中不知不觉就牢记了下来。
二、以少记多法
有时遇到两组容易混淆的知识材料,当记住一组便能推知另外一组的时候,可以采取“记住少数,推知多数”的学习方法。这就是“以少记多法”。例如,“廴”与“辶”偏旁容易混淆。查一下《现代汉语词典》,“辶”旁汉字约有120个;“廴”旁汉字只有“廷、建、延”3个,宝盖头(宀)汉字有80多个,秃盖头(冖)的常用汉字只有9个。到底该记哪一组来推知另一组,同学们一看便知。
三、画面记忆法
背诵古诗时,我们可以先认真揣摩诗歌的意境,将它幻化成一幅形象鲜明的画面,就能将作品的内容深刻地贮存在脑中。例如,读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时,可以根据诗意幻想出如下画面:山上云雾缭绕,太阳照耀下的庐山香炉峰好似冒着紫色的云烟,远处的瀑布从上飞流而下,水花四溅,犹如天上的银河从天上落下来。记住了这个壮观的画面,再细细体会,也就相当深刻地记住了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