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14篇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命题判定、概念再判断等方式,能够理解实践概念、特征以及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能够全面深刻地把握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初步利用“实践观”来分析现实生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命题的是非判定,思考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通过对实践概念的再判断,深化对实践本身的认识和理解;通过知行关系的讨论来升华对实践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加深了对实践的理解,感受到实践的价值,在生活中能注重实践,努力形成知行合一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实践的概念,全面掌握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2.教学难点:理解实践的概念和特征
三、教学策略
高二学生在生活中对于“实践”已具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但还没有上升到哲学层面,同时本课的标题为《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所以教师可以直接引入“实践”,来学习“人的认识从实践中来”,最后回归实践概念本身,让学生在已有哲学基础上来理解实践概念。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引入:同学们好,今天我们的课题是“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每组有两张任务卡,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完成的任务。
首先,第一个任务就是我们仿照江苏卫视综艺节目《非常了得》,即选手给出信息,由嘉宾来判断是真是假。
我们的六组同学就是今天的嘉宾,请打开手中的任务卡1,要求是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小组一起来判断下面五个命题哪个是真哪个是假,最后由小组代表来回答,同时还要告诉大家你的判断是怎么得到的。
教师展示五个命题:
1.苹果的肩部(花梗凹陷部)最甜
2.在月球上让羽毛与铁球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羽毛和铁球同时落到月球表面
3.酱油吃多了皮肤会变黑
4.北京地铁价格上调之后,坐地铁的人会减少
5.食品中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利于身体健康
(副板书:判断从哪儿获得)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并汇总答案
教师讲解:苹果到底哪里最甜,羽毛与铁球是否同时落地,酱油吃多了会不会变黑,地铁价格会不会影响人们乘坐,食品添加剂是否有害健康,对于这些认识的判断是从哪儿来的,到底怎么回事,我们来深入分析一下。
1.苹果的顶部是不是最甜。同学们的回答是可以通过吃一口尝一尝来做出判断。我们的伟人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说道“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大家与伟人的想法不谋而合。而吃苹果这件事就属于哲学意义上的实践活动。
我们亲口吃一吃判断哪个部分最甜,那我们吃一个就能得出结论吗?吃几个?怎么吃?
学生回答:吃几个肯定不行,最好是通过科学实验来检验。
教师展示资料:科学家们利用糖度计这一认识工具来进行测试实践,我们对苹果哪个部位最甜的认识就更清晰,更全面了,原来是苹果的顶部最甜。
(主板书: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教师设问:2.关于羽毛和铁球同时落地的认识,我们不是亲身实践,而是从别人那里来判断真假。所以,实践还是认识的来源吗?
学生回答:还是别人的实践来获得认识。
教师总结:从亲自尝一尝苹果获得直接经验,到他人的实验获得间接经验,归根结底都来自实践。
教师设问:3.吃酱油皮肤会变黑是非常有趣的话题,同学们都认为不可能,所以判断就是错的吗?因为91%的人说吃酱油皮肤不会变黑,所以“吃酱油皮肤会变黑”就是错误的吗?因为权威人士说吃酱油和皮肤颜色之间没有必然关系,所以“吃酱油皮肤会变黑”是不对的吗?
学生回答:不应该由权威或者多数人来判断真假,还是要看看科学实验结果。
教师展示资料:科学实验发现酱油食用后会转化成氨基酸、碳水化合物、无机盐、水等能被人体吸收的物质,并不具备增加光敏感的功能。酱油中的色素物质不会直接转移到皮肤中,对黑色素细胞的合成并不起作用。
教师总结:我们判断认识的正确与否,不以人数多少为标准,也不用权威来判定,而是通过实践活动来检验。
(主板书: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教师过渡:所以在追求正确认识的过程中,“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教师设问:4.关于地铁票价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借助我们经济生活书中的需求法则来判断正误,那是否与刚才提到的“不唯书”相违背?
学生回答:不违背,书本也是他人实践经验的总结。
教师总结:书本知识对于我们来说是来自于实践的间接经验,不唯书,不是不信书,而是要站在前人实践的肩膀上,更高效、更科学的实践。
教师过渡:5.关于食品添加剂的认识,同学们给出的判断是犹豫不确定的。到底食品添加剂是否有害健康,我们以食品添加剂中的甜味剂为例,来判断一下。
教师展示资料:
1878年糖精在煤焦油衍生物的试验中被法赫伯格发现,可作为糖的替代品,满足了人们对糖的追求而颇受欢迎。随着糖精的应用逐渐广泛,人们对其是否安全的担心也逐渐增加;
1968年,科学研究发现大量喂食老鼠糖精,老鼠癌症发生率增加。人们认为糖精会增加患癌风险,被禁用;
,运用化学分析方法发现,老鼠患癌是因为尿液中糖精导致的沉淀物,人类尿液中则没有,没有证据证明糖精对人体健康有害,糖精被解禁。
学生活动:阅读资料,并概述糖精的应用历史。
教师设问:在1878年、1968年、19,通过实验得出关于糖精的结论为什么都不一样?
学生回答:因为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发展有限,所以对糖精的结论不同。
教师过渡:让我们从哲学角度对甜味剂的使用是否危害健康认识发展过程进行分析。
在煤焦油衍生物实验、科学研究、化学分析法等各种实践活动的驱使下,关于糖精健康与否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和发展。所以人们在实践中推动认识的发展,并用获得的认识来指导实践。
(主板书: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和认识的目的)
教师小结:通过对于五个命题的判定,我们知道认识与实践即知与行的关系──认识从何而来,从实践中来;认识的发展要靠实践推动;认识的真伪要依靠实践来检验;认识的归宿是为了指导实践。所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主板书: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教师过渡:那为什么实践会成为认识的来源,目的,动力和检验标准? 到底什么是实践呢?我们现在深入的分析一下。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中关于实践概念的阐述。
(主板书: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教师过渡:下面请同学们打开第二张任务卡,任务卡中有六个条目,大家根据已知实践的含义来按图索骥,判断六个条目中哪些属于实践活动,并说明理由。
教师展示资料:
1.动物界最高超的纺织工织布鸟正在编制精美的鸟巢
2.为满足换乘需求,对地铁5号线站台进行了加宽改造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4.天气预报说10月28日多云转晴,最高温度14度,最低温度4度
5.2010月24日,我国探月工程三期实施从月球轨道返回地球的飞行实验
6.高二(6)班同学在化学课上学习了化学平衡知识
学生讨论并回答:1属于动物的本能活动,不符合“人”是实践的主体,4和6属于人的认识活动。2、3、5符合教材对实践的定义。
教师归纳: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有意识,有目的,区别于动物,客观物质性──主体、手段和客体都是客观的,并且需要遵循客观规律,同时实践还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征,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行为,并且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
(主板书:实践的特点──能动性,客观物质性,社会历史性)
教师小结:实践之所以是认识的目的、归宿、动力和检验标准,因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桥梁,能够将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的直接现实性活动。所以在实践中能够获得认识,能够检验认识,能够推动认识发展,认识能指导实践。
教师提升: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传统哲学中的知与行的关系。关于知与行,有人说知难行易,有人说知易行难,请同学们分析这两句话的合理性。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获得认识的实践不是一次性的,我们需要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不断累积,用认识来指导实践,实践中会受到自身认知水平,立场,三观的制约,行动起来没那么容易,所以这两句话都有合理性。
对于知行关系,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不管知还是行,我们最佳的状态就是知行合一,希望同学们不管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能勇于实践,敢于探索,来获得最深刻、最生动的知识,用正确的认识来为实践服务,更好的生活和学习。那追求真理从来都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过程,如何更好地去探求,下节课再揭晓。
1.确立教学设计的认知逻辑,为课堂教学打下坚实基础。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对教材的顺序做出了细微调整,从标题“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导入,讨论人的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在对“实践”有了哲学思考后,引入实践的概念和特征。因为由实践的概念和特征,过渡到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虽然符合知识逻辑,但实践本身概念较为抽象,而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相对符合学生的生活体验,所以这样的改动由浅入深,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通过教学模型的设计,探寻教材的本质,增加教学设计的生命力。一例贯穿的教学设计具有结构上的完整性,能够体现教师的设计功力,保持了课堂风格的一致,但是一例贯穿的生命力在于“例”,事例如果失去了时效性,教学设计难以常青。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使用了命题判定是非、已知概念再判断的环节,通过这种模式来架构起来本节课的框架,让学生在对命题的不断推测、怀疑、反思等过程中来获得知识,增强能力,增加思辨的味道,符合哲学教学的特点,且这种模式的建立能够灵活迁移,保持了相对长久的生命力。
3.本节课也有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对于“知行关系”的提升没有达到理想的高度,以至于“实践第一”的观点略显薄弱;同时“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应该是贯穿全课的核心,解开谜题的钥匙,教师在处理上还需要加强。
高二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叙写:
1.80%的学生能解释实践的含义,列举具体事例区分三种实践活动。
2.依靠自主探究,80%的学生理解、记忆并结合材料分析实践的特点。
3.在教师的点拨下,70%的学生理解并背诵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并结合材料分析。(重难点)
课堂评价设计:
课堂评价核心思想: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结合,学困生注重纵向评价。
按照临朐中学高中部“目标导引教学”的要求,本节课和以往上课思路一致,分成“讲评新闻,导入新课;展示目标,小组讨论;小组展示,达成目标;教师点拨,回扣目标;当堂检测,巩固提升”这五个环节。
1.教师眼神鼓励、口头表扬。对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教师必须双眼和蔼地注视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尊重。回答问题等表现优秀,可用“你回答得很完美”“我很羡慕你清晰的思路”等接地气的话语来评价,切忌假大空。回答问题等表现一般,可用“你还需要凝练自己的观点”“加强背诵”等。这样的评价方式贯穿课堂的各个环节。
针对目标:
这种评价主要针对第一个目标:80%的学生能解释实践的含义,列举具体事例区分三种实践活动。具体见下面表格。
学生表现
教师评价
预见等级
流畅地表述实践的含义,对学案上列举的实践活动准确分类
“你回答得很完美”
“我很羡慕你清晰的思路”
A
较为流畅地表述实践的含义,对学案上列举的实践活动分类错误有一个
“你还需要凝练自己的观点”
“加强背诵”
B
在教师的提示下,能表述实践的含义,对学案上列举的实践活动分类错误有两个甚至三个
“从基础做起,慢慢来”
“先超越昨天的你,再和比人比,压力别太大”
C
设计意图:抓住目标学生的心和脑,让他们不能不想走神,即使走神也能拉回来。兼顾其他学生,不能忽略这部分学生的感受,鼓励他们参与到课堂中。
2.学生自评和互评。主要是在“当堂检测,巩固提升”这个环节应用,整个环节包含:学生做题―学生展示―学生讲解――教师点拨――学生笔记,用时十分钟。限时四分钟完成六道选择题(每题4分),两个学生展示答案,并自主讲解错题。在自主讲解过程中,学生自我剖析错题错因,并对自己知识掌握作出评价,比如“实践的含义未掌握”“未分清实践的三个特征”“搞不清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引导学生回扣到每一个具体的目标,并作出反思评价。对表现优秀的学生,全班鼓掌为其鼓励。
当堂检测:
1.下列观点包含实践是认识基础的有:
①近水知鱼性,近山知鸟音 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③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④百闻不如一见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2.“由于战争的需要,古代人设烽火台,用烽火和狼烟为信号传递军情。同样的原因,促使现代人创造了无线电波发报、雷达等科学技术去探测和传递军情。”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B.人类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不断给人们的认识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手段。
3.“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从认识论角度看,其哲学寓意
A.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
C.一切真知都来自于实践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4.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人们对它充满无限遐想。为了解木星的形成、进化和结构等,在最新航天科技的支持下,美国发射新的木星探测器“朱诺”,这对木星的科学探测活动将进一步佐证。这说明
①人类的好奇、兴趣和遐想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直接动力
②现代科技和探测手段的发展推动有关木星认识的深化发展
③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根本动力
④严密的逻辑和精心的'准备能确保木星探测实践的如期成功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我国有科学家采用铝铍埋藏测年法的技术手段测定,北京猿人生活在约77万年前,此前,根据其他测年法,学术界采信“四五十万年前”的说法,上述考古研究情况表明
①任何具体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都具有局限性
②专家公认的检验手段和考古结论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③不同的考古实践手段必然得出不同的考古结论
④不同考古结论应不断接受新的考古实践的再检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 某地在发展农村经济过程中,看到有的地方培植高档鲜花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于是也号召农户培植高档鲜花,但是由于水土不宜和技术原因,致使农民损失惨重。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B.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C.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D.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针对目标:这是本节课最核心的评价方式,这个评价主要针对本节课第二、三个目标:依靠自主探究,理解、记忆并结合材料分析实践的特点;在教师的点拨下,理解并背诵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并结合材料分析。针对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这一重难点,要集中精力重点分析。
学生表现
教师评价
预见等级
流畅地表述实践的特点,对学案上列举的实践特点较为准确地区分;结合材料,较为完整地分析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分析到位,可以为师矣”
“棒,此处应该有掌声”(学生掌声起)
针对错题:
“未分清实践的三个特征,再加强”
“搞不清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现在读一遍”
A
得分:
≥20分
在教师的提醒下,能表述实践的特点,对学案上列举的实践特点区分至少一条;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材料,回答出至少一条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你分析得很辛苦,再反思”
“先把辩证关系理顺,再背熟练,别不懂就背”
B
得分:≥16分
只能说出实践的特点、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中的一两句话,不会结合材料分析
“你应该试着去分析,别害怕”
“你的口表达自己的心,你怎么想的就怎么说,不用有顾虑”
C
得分:≥12分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只是主导,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的思考中来。突出重难点,让目标学生有应试的意识和本领。
3.学困生注重纵向评价。文科班学困生较多,光靠打击用处不大。主动回答问题的学困生,不论如何,都要发掘其观点中的亮点,立即进行表扬,比如“你对这个问题的掌握是深刻的”“我相信只要你坚持下去,真的会更好”等。如果做题错误率较多,可以走到学生旁边,问其需要讲解与否,尽量给其讲明白。引导着学困生和自己的昨天比,让他们认识到,只要今天比明天有进步,就是胜利,发挥自我纵向比较的激励作用。尽量少提和其他同学的比较,压力太大对于他们来讲很难纾解。这种评价方式不仅要贯彻整个课堂,还要贯穿学生的一个学期,甚至高中三年。只要他不离开学校,笔者不会放弃。
针对目标:这样的评价方式主要针对学困生树立较端正的学习态度、习得较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行。
设计意图:学困生,尤其尚有学习之心的学困生,也很着急自己的学业。不应该忽视他们。
4.对事不对人,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个别或者极少数学生课堂表现不够完美,课堂评价应该包括恰当的提醒甚至批评。尽量单独提醒,避免当堂与学生发生冲突,避免他们的反感。根据临朐中学教师有个小屋的实际情况,主要采用到教室的小屋中进行谈话、叫学生到办公室单独交流等方式进行。
针对目标:这样的评价方式只是针对个别或者极少数同学的例外情况,让他们不违反课堂纪律,不妨碍教师讲课和学生学习。
设计意图:人都有自尊,学生尤其重视这一点。当面的批评往往效果不好,私下交流更能让他们慢慢理解教师的苦心。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是必修四《生活和哲学》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一框题的内容。在学习本框题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唯物论当中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铺垫作用。从地位看,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区别于其他旧哲学的根本特点。所以学好该框题为后面唯物辩证法的学习打下了理论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命题判定、概念再判断等方式,能够理解实践概念、特征以及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2)能力目标
能够全面深刻地把握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初步利用“实践观”来分析现实生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初步确立科学的实践观,用实践的观点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让知识服务于实践,努力形成知行合一的生活态度。
3.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实践的概念,全面掌握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2)教学难点:理解实践的概念和特征。
二、说教学方法
1.活动探究法: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活跃课堂气氛。
2. 集体讨论法: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说教学过程
1. 新课导入
从标题“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导入,讨论人的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模仿《非常了得》综艺节目,分别给每组两张任务卡,向学生说明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完成的任务,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运用情景教学法与集体讨论法。让学生小组讨论后判断ppt2的五个命题,并要求说出判断从哪来。以“苹果哪最甜”为例深入分析得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再以“羽毛与锤子谁先落月”例子引出讨论题:?
观点1:认识的来源只有实践一个;?
观点2:认识的来源有多个:直接经验(亲身参与实践活动)与间接经验(知识的学习和传递)。认识的来源于获取认识的途径是源与流的关系,让学生区分认识的来源与途径,二者具有本质区别。启发学生:读书要与实践相结合。
最后得出结论:间接经验也是他人的实践得来,所以归根结底认识的来源还是实践。
(2)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以“酱油吃多会不会变黑为例”设问那我们应该怎么判断?用权威人士观点检验?多数人的观点检验?客观事物自身检验?实践来检验?
提问: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经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沟通的良好品质,也锻炼了学生综合能力、语言组织归纳表达能力。
展示科学实验对这一问题的检验情况得出结论: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因为这点理解起来有点难,所一教师要适当的讲解)
(3)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认识的目的
以人们对食品添加剂中的甜味剂研究为例,引导学生从哲学角度分析,得出结论: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认识的目的。
(4)实践的概念
运用讲授法,让学生理解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注意3点:一是人为主体;二是对象为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三是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必然引起客观对象的变化,区别于动物适应自然的本能,也区别于纯粹的思维活动。
(5)实践的基本形式
判断:下列活动中哪些是实践活动?(加强对实践的理解并简单介绍实践的三种类型)
1.动物界最高超的纺织工织布鸟正在编制精美的鸟巢 动物的本能活动
2.为满足换乘需求,对地铁5号线站台进行了加宽改造 生产实践活动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变革社会实践活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识记:实践的含义;人类实践活动的三种形式
②理解: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并能用具体实例给予阐释。
③运用:列举生活中与实践相关的例子或名言。
2.能力目标:
①分析理解能力:通过对实践概念的学习,学会对实践概念含义进行分层理解的方法,培养和提高分析能力;
②通过研究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结合案例培养分析和综合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难点:实践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㈠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观点一:不会游泳,怎能下水。观点二:不下水,怎能学会游泳。提出疑问:你赞同那个观点?为什么?
学生回答
㈡讲授新课
1.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它的两层基本含义:
a.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b.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教师:展示材料,让学生判断下列哪些属于实践活动?
①蜜蜂筑巢。②构想美好生活 ③建设小康社会④成功举办奥运会
2.实践的特点
⑴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原因:
a、构成实践的要素都是客观的物质的。
b、实践过程和结果要受客观事物和客观规律的制约。08奥运奖牌制作的难度说明。
⑵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播放神七中航天员出舱的模拟动画说明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特点,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⑶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①实践具有社会性
提出疑问: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中成功出舱,是单靠他个人力量可以完成的吗?
学生回答
教师: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实践的含义、特点。
2.理解实践的基本形式、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二)能力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确立科学的实践观,明确生活、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初步具有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一切知识来源于实践,一切知识都要服务于实践。
二、教学重、难点
实践的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三、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教师总结。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劝子的两句诗告诉我们要对一件事物有深刻的认识,一个很好的办法是亲自去实践。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本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实践的含义、特点、基本形式、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二)进行新课
一、实践及其特点
1.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它有两层基本的含义:其一,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其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通过对实践含义的分析,引出实践的基本形式: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科学试验。
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事件含义的理解。
教师组织活动:以国家体育馆的建设为例,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此实践活动是如何体现实践的三个特点的。
学生回答问题:略。
教师总结:实践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2.实践具有三个特点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这是由实践的构成要素的客观性决定的。
实践的基本要素有:实践的主体、实践的手段和实践的对象。在实践活动中,不仅实践的构成要素是客观的,而且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因而也具有客观性。
(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懂得既要认真读书,更要努力实践的道理。培养学生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分析“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从具体到一般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结合实践是认识来源的教学,引导学生树立实践意识,积极投身社会实践。通过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的学习,培养好的学风,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教学难点】: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仰望夜空,星光点点,惟月为大。缺缺圆圆,变幻摇曳。从旧石器时代刻在甲骨上的简单符号,到如今咏叹唱和的诗歌文章;从东方传说中的嫦娥奔月,到如今的九天揽月,人类从来没有停息对茫茫苍穹中那轮皎皎玉盘的追求。
新课讲授:人类对月球的探索
16,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首次用望远镜观察了月球,发现月球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
1959年,前苏联科学家利用无人驾驶的火箭,飞过月球的背面,对它进行了拍照,使人们了解了月球的全貌。
1969年,美国宇航员乘坐“阿波罗”宇宙飞船,成功的登上了月球,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带回了岩石和土的样本,使人们对月球有了更清楚的了解。
20xx年,中国“嫦娥一号”卫星成功撞月,使人们获取了全月球影像图、月球部分化学元素分布、月表土壤厚度等一系列认识。
20xx年,美国宇航局利用一枚“宇宙神—5”运载火箭将两个月球探测仪发射升空。科学家对月球坑观测和传感卫星获得的撞月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后确认,月球存在水。
20xx年,中国“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发射,国际上第一次获取7米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图。
探究一:人类的这些对月球的认识是从哪儿来的?
一、实践及其特点
(1)含义
两层基本含义:
①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②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可以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中国探月三阶段(视频介绍)
第一期绕:20xx年发射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对月球表面环境、地貌、地形、地质构造与物理场进行探测。
第二期落:20xx年发射探月卫星“嫦娥二号”,目标是研制和发射航天器,以软着陆的方式降落在月球上进行探测。
第三期回:时间定在20xx至20xx年,目标是月面巡视勘察与采样返回。
探究二:(分组讨论)
(2)特点
①探月工程是实践活动吗?有哪几个要素构成?它们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②为何要进行探月工程?这与蜘蛛织网有何本质不同?这说明实践又具有什么特点?
③探月工程靠一个人的力量能成功吗?我们祖先就有嫦娥奔月的梦想,为何至今才变为现实?这说明实践还具有什么特点?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材料一:20xx年2月6日,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局发布了探月工程“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器获得的7米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图,这是目前世界上最高清的全月球影像图,表明我国探月工程又取得了一项重大的科研成果。
思考:我国发布的全月球影像图是如何获得的?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材料二:由于需要为“嫦娥三号”任务的备选着陆区进行高精度成像,“嫦娥二号”卫星于20xx年10月1日发射。“嫦娥二号”一个重要特点是,其搭载的CCD相机分辨率比“嫦娥一号”高出许多,能获得更清晰更详细的月球表面影像数据和月球极区表面数据。“嫦娥一号”的空间分辨率是120米,而“嫦娥二号”的则达到了7米,由此我国获得的全月球影像图的清晰度大大提高。
思考:我国获得的全月球影像图的清晰度为什么能大大提高?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材料三:李白在《把酒问月》中曾写道:“白兔捣药秋复春,姮娥孤栖与谁邻?”,李商隐在《常娥》一诗中也曾写道:“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在我们熟悉的古代传说中,月亮上有嫦娥、玉兔、吴刚和桂花树。而我国探月工程却一再证明,月球上有的只是大量的几乎覆盖了整个月面的环形山,既没有玉兔、桂花树,更不可能住着吴刚、嫦娥,那只是个传说。
思考:我们是怎样证明古人对月球的认识只是“一个传说”的?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材料四:研究发现,月球表面土壤中富含大量的氦3,初步估计有上百万吨。而利用氦3参与的核聚变发电向人类提供能源,是科学家目前正在研究的课题。如果能够解决将氦3运回地球这一问题的话,8吨的氦3就可以解决全中国一年的能源供应总量。相关专家告诉记者,“嫦娥二号”携带新型伽马射线谱仪奔月,更加精确地探测出月球上各种元素的相对含量,进而发现月球表面资源富集区。
由此可见,我国实施的`探月工程,就是为人类开发利用月球资源作准备。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高二《生活与哲学》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第一框题。本节课所揭示的实践第一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的观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表现在:
第一、探索世界的本质、正确看待和把握周围的世界,实际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二是实践和认识的关系,所以本课实际上是对上一课的延伸和继续。
第二、本节课所揭示的实践第一的观点是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理论的范畴,是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起点,只有深刻理解,牢固树立这一观点,才能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追求。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对哲学的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哲学的学习比较抽象,不易理解,本节课的容量偏大,理论性较强,需要老师的适时启发、引导和点拨。
三、设计思想
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基本理念。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各种小栏目、身边典型事例、社会实践以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努力把基本观点、原理融入生活题材,构建学科知识和生活现象、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的有机结合,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独立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及社会实践能力。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能够说出实践的含义;能够结合实例比较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结合相关名言,分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实践概念的学习,特别是与旧唯物主义关于实践含义理解的比较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2、结合实践三个基本特征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综合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结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观点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实践第一的观点,充分发挥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相关内容
教学难点:实践的社会历史性、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相关内容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创设情境
引出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情景导入
猜谜语,听《爱情苹果》的故事,导入新课《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明确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中来,同时明确本节课的目标和任务,自然过渡到实践含义的学习。
通过猜谜、听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目标,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自觉进入学习状态。
(一)、实践及其特点
1、实践的含义
创设情境1
展示探究活动一:
请学生找出哪些活动属于实践,为什么?
1、燕子筑巢
2、学生讨论数学题的解题方法
3、农民种庄稼
4、于丹利用电视媒介讲《伦语》
5、建设和谐社会
6、科学家绘制人类基因组图谱
7、人们自觉改造“三观”
8、航天工作者研制“神州九号”
在学生充分讨论回答的基础上展示图片、分解实践含义,了解实践的形式。
阅读课本42页找出实践含义并合作完成探究活动一
通过对图片事例的对比分析,使学生理解实践含义,为下面学习实践的特征奠定知识基础。
2、实践的特征
创设情境2
展示探究活动二:嫦娥飞天图片
请问:
1、嫦娥一号研制成功需要那些要素?
2、嫦娥一号的飞行轨道是否可以随意确定?
3、科研人员研制嫦娥一号和蜜蜂筑巢有何区别?
4、嫦娥一号能靠一个人力量研制成功吗?
5、古人的梦想为何到今天才能实现?
教师总结引导学生把实践的特征与实践的含义相结合理解,并强调三个特征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三者的统一性体现了在实践问题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学生自由讨论交流,发言。并举一反三,获得感悟,形成理念。通过探究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归纳出实践特征。
六、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
六、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作者:常绪春六、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实践的定义和三个基本特征,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归纳出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原理。
2、能力目标:初步树立科学的实践观。学会运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实践第一的观点,一切知识都来源于实践,一切知识都要服务于实践。
【重点难点】
1、重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难点:实践的基本特点、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第五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那么,人对世界的认识从哪里来?这节课我们学习第六课第一框。
展示:戴嵩《斗牛图》
展示:故事。唐朝著名画家戴嵩善于画牛。他画了一幅《斗牛图》,神态生动,连尾巴上的毛都给一根根画出来了。一次,他把这幅画拿出来晒,恰巧被一个牧童看到了,牧童不禁哈哈大笑。
戴嵩很奇怪,就问牧童为什么发笑。牧童就笑着说:“牛在角斗的时候,尾巴总是夹在两腿中间,绝不会翘起来。这画上的牛尾巴翘的像一根竖起来的棍子,叫人不由得发笑。”戴嵩是一位画坛高手,但他对牛的习性的了解,还不如一个小牧童。
问题: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学生:实践。
老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两个大问题1、实践及其特点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老师:什么是实践?实践的定义是什么?请同学们看课本填空。
展示:实践是改造的一切活动
学生:填空
老师:实践的主体是人。实践的对象是客观世界,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实践改造的`是客观世界而不是主观世界。实践的性质是物质性活动,实践不是人的精神活动。
老师:下面我们根据实践的定义做一道题。
展示:以下各项中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A.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B.大猩猩用树枝钩食白蚁
C.工人做工、战士打仗、教师讲课
D.学生在教室里听课,学习知识
E.美、英、日、法、德和中国科学家共同绘制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序列图
老师:实践有两层基本含义,看课本填空。
展示:其一,凡是实践都是以为主体、以为对象的活动。(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
其二,实践是一种直接活动,它可以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的存在。
老师:解释直接现实性的意思是,它能直接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成果。
老师:实践具有三个特点,同学们阅读P42-43,阅读完填空。
(1)实践具有。①这首先是由实践的的客观性决定的。实践的基本要素有、和。②其次,实践的过程及结果是受客观事物及其制约的,因而也具有客观性
老师:举例,农民种地,主体、对象、手段是什么?三峡大坝。
老师:实践的第二个特点是,主观能动性。
展示:实践是一种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在改造自然界的实践中,人创造出自然界原来没有的新的;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人创造出新的和。
展示:图片,人和动物的活动
思考:动物的活动与人的实践活动有什么区别?
学生:动物的本能活动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求得生存,人的实践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
老师:实践的第三个特点,是具有社会历史性。
展示:社会性:实践不是的活动,而是处在中的人的活动,离开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历史性:人的实践活动是发展的。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实践的、、和是各不相同的,都受到一定的制约,是一定的产物。
学生:填空
展示:社会性。神七图片。
老师:神七的成功发射,离不开航天员,离不开普通的技术员,离不开工程师、设计师,更离不开全国亿万人民的支持。所以,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
展示:历史性。从东方红一号到神五、神六、神七的发射。
老师: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人们的实践活动是历史性的活动。
展示:图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
老师:人类的实践活动分为三类,工人做工、农民种地属于哪一种?
学生: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
老师;战士打仗、法律的制定实施,属于哪一种?
学生:变革社会的实践。
老师:实践的基本形式有三种。展示。
小结:上面我们学习了实践的定义、三个特征和三种形式。那么,实践和认识的关系是什么样的?我们学习第二部分。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老师: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
展示: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问题:镜头中的诗句表达了什么哲学道理?
学生: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展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中、在主体和客体的中才能完成。
学生:填空。
探究:P44西红柿。启示?
学生:人要想获得正确的认识,必须参加实践
思考:“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秀才通过读书,也能够获得对世界的认识。
这是否说明认识来源于书本?为什么?
学生:不能。书本知识也来源于实践。
老师: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是实践,获得认识的途径可以有两个:--直接经验,间接经验。
思考: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想一想:是什么力量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学生:实践。
展示: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①认识产生于实践的,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产生的,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②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促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
③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
学生:填空
过渡:P45庄子
问题:是非能够说清楚吗?怎样才能说清楚?
学生:能,付诸于实践。
展示:只有把和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唯一能够满足这一要求的,就是处在主观和客观交汇点上的。
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东西变为。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和实践产生的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学生:填空。
展示:亚里士多德、伽利略
问题:两个人的观点哪个正确?是怎么证实的?
学生:伽利略。做实验。
注意: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
1、任何主观标准都不能检验认识的真理性。个人的认识、权威的观点、多数人的意见都不能用来检验人的认识。科学理论也不能成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2、客观事物也不能回答认识的正确与否。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阅读思考:
人们根据万有引力规律和宇宙速度将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送上了太空,为人类探索宇宙的奥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问题:表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学生: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展示:认识从中来,最终还要回到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学生:填空
讨论:我们现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是为了什么?
学生:
结论:知识体系。
MSN(中国大学网)
六、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教案
六、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实践的定义和三个基本特征,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归纳出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原理。 2、能力目标:初步树立科学的实践观。学会运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实践第一的观点,一切知识都来源于实践,一切知识都要服务于实践。 【重点难点】 1、重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难点:实践的基本特点、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第五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那么,人对世界的认识从哪里来?这节课我们学习第六课第一框。 展示:戴嵩《斗牛图》 展示:故事。唐朝著名画家戴嵩善于画牛。他画了一幅《斗牛图》,神态生动,连尾巴上的毛都给一根根画出来了。一次,他把这幅画拿出来晒,恰巧被一个牧童看到了,牧童不禁哈哈大笑。 戴嵩很奇怪,就问牧童为什么发笑。牧童就笑着说:“牛在角斗的时候,尾巴总是夹在两腿中间,绝不会翘起来。这画上的牛尾巴翘的像一根竖起来的棍子,叫人不由得发笑。”戴嵩是一位画坛高手,但他对牛的习性的了解,还不如一个小牧童。 问题: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学生:实践。 老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两个大问题1、实践及其特点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老师:什么是实践?实践的定义是什么?请同学们看课本填空。 展示:实践是 改造 的一切 活动 学生:填空 老师:实践的主体是人。实践的对象是客观世界,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实践改造的是客观世界而不是主观世界。实践的性质是物质性活动,实践不是人的精神活动。 老师:下面我们根据实践的定义做一道题。 展示:以下各项中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A.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B.大猩猩用树枝钩食白蚁 C.工人做工、战士打仗、教师讲课 D.学生在教室里听课,学习知识 E.美、英、日、法、德和中国科学家共同绘制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序列图 老师:实践有两层基本含义,看课本填空。 展示:其一,凡是实践都是以 为主体、以 为对象的 活动。(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 其二,实践是一种直接 活动,它可以把观念的存在变为 的存在。 老师:解释直接现实性的意思是,它能直接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成果。 老师:实践具有三个特点,同学们阅读P42―43,阅读完填空。 (1)实践具有 。①这首先是由实践的 的客观性决定的。实践的基本要素有 、 和 。 ②其次,实践的过程及结果是受客观事物及其 制约的,因而也具有客观性 老师:举例,农民种地,主体、对象、手段是什么?三峡大坝。 老师:实践的第二个特点是,主观能动性。 展示:实践是一种 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在改造自然界的实践中,人创造出自然界原来没有的新的 ;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人创造出新的 和 。 展示:图片,人和动物的活动 思考:动物的活动与人的实践活动有什么区别? 学生:动物的本能活动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求得生存,人的实践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 老师:实践的第三个特点,是具有社会历史性。 展示:社会性:实践不是 的活动,而是处在 中的人的活动,离开 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历史性:人的实践活动是 发展的。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实践的 、 、 和 是各不相同的,都受到一定 的制约,是一定 的产物。 学生:填空 展示:社会性。神七图片。 老师:神七的成功发射,离不开航天员,离不开普通的技术员,离不开工程师、设计师,更离不开全国亿万人民的支持。所以,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 展示:历史性。从东方红一号到神五、神六、神七的发射。 老师: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人们的实践活动是历史性的活动。 展示:图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 老师:人类的.实践活动分为三类,工人做工、农民种地属于哪一种? 学生: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 老师;战士打仗、法律的制定实施,属于哪一种? 学生:变革社会的实践。 老师:实践的基本形式有三种。展示。 小结:上面我们学习了实践的定义、三个特征和三种形式。那么,实践和认识的关系是什么样的?我们学习第二部分。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老师: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 展示: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问题:镜头中的诗句表达了什么哲学道理? 学生: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展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 中、在主体和客体的 中才能完成。 学生:填空。 探究:P44西红柿。启示? 学生:人要想获得正确的认识,必须参加实践 思考:“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秀才通过读书,也能够获得对世界的认识。 这是否说明认识来源于书本?为什么? 学生:不能。书本知识也来源于实践。 老师: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是实践,获得认识的途径可以有两个:――直接经验,间接经验。 思考: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想一想:是什么力量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学生:实践。 展示: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①认识产生于实践的 ,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 、产生的 ,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②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 ,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 促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 ③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 。 学生:填空 过渡:P45庄子 问题:是非能够说清楚吗?怎样才能说清楚? 学生:能,付诸于实践。 展示:只有把 和 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唯一能够满足这一要求的,就是处在主观和客观交汇点上的 。 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东西变为 。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 和实践产生的 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学生:填空。 展示:亚里士多德、伽利略 问题:两个人的观点哪个正确?是怎么证实的? 学生:伽利略。做实验。 注意: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 1、任何主观标准都不能检验认识的真理性。个人的认识、权威的观点、多数人的意见都不能用来检验人的认识。科学理论也不能成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2、客观事物也不能回答认识的正确与否。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阅读思考: 人们根据万有引力规律和宇宙速度将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送上了太空,为人类探索宇宙的奥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问题:表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学生: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展示:认识从 中来,最终还要回到 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 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学生:填空 讨论:我们现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是为了什么? 学生: 结论:知识体系。教学设计-认识左右
“认识左、右”这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具体场景里体会左右的位置关系,能按左右的方位要求解决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根据儿童年龄特点,让他们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学生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较好地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新思想。
(1).把数学知识的学习融于生动有趣的、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中,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体验左右的置关系及其相对性。如组织学生利用自己身体上的右开展有趣的游戏活动,组织学生运用身边的学习品进行探索性的操作活动,创设购买玩具的情景组织学生开展猜测、推理活动,组织学生表演上下楼梯体会左右位置与判断者的关系,这些无不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实践了《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的理念。
(2).注意数学学习和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充分利用书上的练习与场景,并由此延伸和挖掘大量的生活实例,无论是新课引入、范例的选择还是练习的`设计、作业的布置都将学生置于生活的大背景中,去感受、去发现、去比较左和右的不同,学会用辩证的观点了解其相对性,真正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运用数学,实践了《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的理念。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上册59——60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线段的条数并会画线段。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思考、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乐于学习,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线段表象的建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线绳、直尺或其他可画线段的工具、长方形纸等。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出示四边形、三角形、五边形、六边形等,要求学生说说是什么图形,分别由几条边组成(并作为练习从图形中找线段的素材)。以五边形为例,说明组成这些图形的边也是一种图形,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二、认识线段
(一)、感受线段的“直、两个端点”
1、老师出示一根毛线。老师手中拿着的是什么?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毛线,放在桌上,看一看是什么形状?(弯弯的),你能想个办法让这条毛线变直吗?请小朋友们拿起桌上的毛线试一试。(指名到讲台前示范)你是怎样让它变直的呢?(拉、用点力)
2、学生在位置上演示,指名上台演示,并交流:大家看看,原来弯的已经变了,要想拉直,应该怎么做?(捏紧,用点劲拉)。
3、揭示线段的初步概念。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板书课题:线段。)变换不同方向,认识线段的初步特点。
4、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线段。(板书课题:认识线段)读两遍。
5、出示投影,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手捏紧的两头,在数学上我们称为线段的端点。几个端点,
6、结合刚才的交流,看着这条拉紧的线,谁来说说线段有什么特点?(直的、两个端点)(反复指名说),教师可以画出线段和端点。
7、请大家说一说,下面哪些是线段,哪些不是。拿出作业纸,完成第一题。交流时紧扣线段的特点。
(二)、找线段
1、过渡: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在生活中像直尺、三角板的边都是直的,它们的边有两个端点,所有我们把这边看成线段。用实物指边和端点。
2、那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边也可以看成线段?小朋友们找一找。(生说说:线段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课件出示图片)如:门框的边、楼梯台阶的边、屋檐的边、护栏的栏杆、桥的牵拉绳等等,这些都可以看成线段。大家真棒!
(三)、折线段
(出示正方形纸)这是什么图形?我现在把它对折,抹平,中间出现了一条折痕,折痕也可以看成一条线段。为什么?指名说,并演示说。(直的、有两个端点)
1、要求学生按照要求这一条同老师一样的线段。(便于学生折长或短线段比较。)
2、你能折出比这条线段长的折痕吗?
学生折后,与老师的比较。
3、你能折出比这条线段短的折痕吗?
学生折后,与老师的比较。
小结:折出的这些折痕都可以看成线段。通过比较,我们发现,有的线段长,有的线段短。
(四)、画线段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线段,知道了线段的特点(特点可以再强调一下),那你能
自己画一条线段吗?
可以用什么工具画?怎样画的?(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学生说,老师演示3中画法:1、先画中间一根,在把两个端点;2、先画两个端点,再画他们之间一条直直的线;3、先画一个端点,画直直的线,再把另一个端点补充完整。)
学生选择其中最喜欢的一种方法画一条线段。
(五)图形中的线段
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在我们的周围,还有许多图形,它们的身上也藏着线段,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数一数。出示想想做做第二题,第一个图:什么图形?有几条线段?上黑板指出来,注意按照顺序数。
出示第2题(课始的复习图形),完成作业纸,并指名说
拓展两个稍微难点的图形。
(六)深化认识
1、想想做做3
几个点,你能把这两点练成线段,连接着两点可以画几条线段,快速的完成作业纸的第三题。
2、出示想想做做4
师:给你三点呢?在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你能画几条线段,画出的是什么图形?完成作业纸的第4题
3、出示想想做做5
师:给你四个点呢?在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看看能画出多少条线段?学生完成,(展示作业),出示学生画4条线段的图形,大家看看对不对?有什么想要说的。请小朋友们观察,是不是两点之间都已经连成线段学生说。指导从外到内,其次是按照顺序连。拓展给你五个点呢?欣赏有线段建筑的图片。
三、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线段有什么特点?
【教材解读】
《认识线段》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的内容,线段是几何初步知识中比较抽象的概念,这里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由于学生年龄小,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还比较低,为了方便学生理解,教材从具体到抽象,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由“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作一条线段”引出线段,使学生形象、直观的感受线段“直的”特点。第二个层次借助生活中的一些实物的边,如黑板边、桌子边等,让学生知道这些边都可以看成线段,进一步感受线段“直的”特点。第三个层次,给出几条线段的直观图,说明线段的特点:,直的,可以量出长度。教材教学线段时,要把握好教学要求,只要求学生直观了解什么是线段,并通过与曲线的对比知道线段“直”的特征,通过量线段知道线段是可以量出长度的就可以了。教学用尺子画出给定长度(限整厘米)的线段时,要注意对画法的指导:画线段时,要注意从尺子的刻度0开始画起,是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刻度几。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征。
2、让学生经历从实物中抽象出线段的过程
3、学会用直尺画给定长度的线段。
【教学重点】
通过操作、观察、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
线段表象的建立。
问题生成单
我知道
1、量比较短的物体,通常用( )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 )作单位。
2、数学书长约( )厘米,宽约( )厘米。图钉长约( )厘米。
3、尺的刻度“2”到刻度“5”的长度是( )。
4、1米=( )厘米。
我会学
自学课本5页,完成以下问题。
1、找一条毛线,拉拉看,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作( );
2、摸摸桌子边、书边。桌子边、书边都可以看成是( )。
3、找一找,还有那些东西的边可以看成线段。
4、量出下面线段的长度。
【教学过程】
预设
1、独立自学
生:自学课本第5、6页,完成问题生成单。
二、互动交流、合作探究
(一)情景导入(优教通课件出示图片)
1、课件出示学生活动场景。
师:观察课件,说说两幅图的区别?
一组同学在跳绳,绳呈弯曲状;另一组同学在拔河,绳呈直线状。
师:老师手里有一根毛线,你有办法使这根弯弯的毛线变直吗?学生试着动手操作,找学生上前演示。
生:两手把毛线两端拉直。
师:这根线用两手拉直后,两只手之间的这一段就可以看成是线段。在数学上,直线上两个点和它们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线段。(板书:认识线段)
(2)新知探究
1、认识线段的特征
(1)认识线段是直的
师:老师手上的这根毛线,我把它放松,它还是线段吗?为什么?拉直呢?
生:线段是直的不能是弯的。
(2)小结: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线段?
生:线段是直直的,有两个端点
2、找线段
师:我们身边有没有线段?找找看
生:实物的边,如黑板边、桌子边、书边等,知道这些边都可以看成线段。(优教通课件出示)
3、折线段(小组合作交流)
(1)师:同学们喜欢玩折纸游戏吗?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玩一玩吧!(拿出课前准备的长方形纸,对折,打开)
(2)师:现在纸上有了一条折痕。想一想,这条折痕也能看成是一条线段吗?为什么?
(3)组织学生拿大小不同的纸来折一折:你有什么发现?
生:通过折纸游戏,明白线段是有长有短的,可以测量长度的。
4、量线段(优教通课件出示)
量一量教材第五页这些线段的长度
(1)师:怎么量?(小组合作探究)
生:掌握测量线段的方法。
(2)组织动手量
动手操作量线段。
5、画线段(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例4(画线段)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应该怎样画呢?小组合作学习,交流画法,动手操作。
汇报: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起,画到3厘米的地方。
三、课堂小结
交流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组织汇报交流。
四、运用拓展
引导思考,组织练习。
1、判断
(1)判断哪些是线段。
(2)判断小朋友说得话对吗?
2、你能画出几条线段?
3、数一数,下面的图形由几条线段围成?
4、连接每两个点画线段,一共画出了几条线段?你能看出画出的是什么图形吗?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认识线段,“线段”的`概念在二年级上学是很抽象的。我主要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先由实际操作拉毛线团,得知线段的表象,再通过找一找、折一折、量一量、画一画这几个环节,抽象概括出线段。整个过程由具体直观到抽象,并由易到难逐层进行,创设开放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钟面:12个数字、时针、分针。
②会书写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7时、7:00。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认识钟面的组成,认读、写整时时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整时的认读与书写
教学难点:
会看钟表上的时间
教学准备:
对媒体课件、钟面模型、展台
教学过程:
导入
1、今天老师带来一个谜语,看看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能猜出来!
2、课件出示谜语
3、课件出示闹钟的图片。
师:你们真聪明,棒棒哒!夸夸自己(生:棒棒,我真棒,我是你们的好榜样)这节课我们就来———————揭示课题板书领孩子读。
4、师出示钟面教具,
师:这是老师动手制作的钟面教具。孩子们把你们制作的钟面学具拿出来我们一起观察钟面上都有新授。
1、组织学生认识钟面
1、1重点1:12个数字
生1、钟面上有12个数字,(师,你能从小到大把这12个数字数出来吗)
生:数12个数字,(师:请小朋友们快速找到钟面上数字1,用小手指着从1开始从小到大数数看看是不是12个数字)
师:还有什么
1、2重点2:分针时针
预设孩子怎么回答
预设1生:还有分钟和时钟,(老师过去抱抱孩子,你太聪明了,你能区分哪个是分钟,哪个是时针吗)生:短————长。
师:哪个小盆友再来说说(让孩子拿着自己的学具上黑板指着针认分针时针)
预设2如果有孩子说出还有两个针等等,师顺着学生思路往下追问,让学生自己说出长针师分钟短针时针。
1、3重点12个大格:如果孩子说不上来,老师可以告诉。
1、4重点每个大格又分了5个小格,钟面60个小格。
师:还知道:时针走一大个1小时,分钟1小格1分钟,可以介绍时钟走一大个,分钟走60小格。
今天同学们的表现非产好,我们一起去大象家去做客好不好大象家里有一个大座钟。大座钟的肚子里藏着秘密,你们想不想知道认真听,仔细看,视频结束后看看谁是聪明的宝宝,知道了大座钟的秘密是什么。
(出示动画巩固钟面知识)
2、认识整时
你们这么聪明,老师再带你们去一个地方。
(展示羊村图片)同学们知道这是那里吗没错,这里就是羊村,让我们一起走进羊村的钟表店看一看吧!
羊村图片这么多种钟表,你们想要哪一个老师这里有做好的,想不想要奖励给表现好的同学。
谁能告诉大家太阳花表示几时。
时针指1,分针指12,就是1时。
2、1练习:看一看,说一说,拨一拨。
时针指向几。分针指向几。是几时。
2、2互动活动:同桌一组每人说出3个不同的整时,另一人波,老师只给3或2分钟活动,然后时间到,指明一组演示。
同学们认识了时间,老师要考考大家,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小芳是几时起床的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还在哪见过像这样表示时间的。
3、电子钟
出示各种电子钟
像手机一样的表,也可以告诉我们时间,我们把它们叫做电子钟。
那电子钟上的时间你会读吗!
3、1写一写:两种写法
7:009:0012:00
7时9时12时
3、2练习:连一连
巩固练习
1、生活中的时间
小明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呢!
2、早上和晚上
老师发现一个问题,在九时时,小明一个在看书,一个在谁觉,他一个人时怎么做到的呢
时间分早上、晚上。每一个时刻,在一天当中都出现了2次。
2、1说一说
你早上9时在你做什么晚上9时在做什么8时呢,10时呢
知识拓展
我们现在有各种各样的钟表帮助我们来确定时间,那在很久以前的古代,那时的人们又是如何确定时间的呢!你知道吗
让老师来告诉大家吧
1、日晷
这是日晷,人们就是通过......来确定时间的。
2、铜漏壶
这是铜漏壶,它是通过.,来确定时间的。
总结
我们古代的先人们是不是很有智慧,很聪明呀!你想不想做一名聪明有智慧的人呢
那聪明的你说一说今天都学到了哪些知识呀!
学了这么多对钟表的认识,回家后讲给家人听好不好呀!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