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小编为您整理的猜想与验证圆周率的发现教学设计(共含14篇),供大家阅读。
猜想与验证圆周率的发现教学设计模板
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第二节《圆的周长》为内容依托,使学生在对圆有了初步认识(即表象知识)的基础上,对圆进行深一层的探究。
这一探究活动经历了:启发思路、切身体验、总结升华三个步骤。整个探究活动是通过猜想与验证,这一数学思维过程来完成,同时,活动过程也将猜想与验证,这一数学思维方法完整演绎。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想和验证的过程,探索发现圆中的规律,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
2、了解圆周率的发展历程,感受数学文化;
3、掌握圆的`周长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4、激发数学情感,增强数学学习和探究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猜想和验证发现圆周率,并推导出圆周长公式。
教学过程:
(一)启发思路
讲述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
总结:提出猜想 科学验证 得出结论
提出——猜想与验证
人类文明进程 数学学科发展历程
强调——猜想与验证
发起号召:用猜想与验证去发现一个数学规律。
(二)切身体验
一、找周长
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
二、量周长
绕线法 滚动法
三、算周长
1、学生遇困
量黑板上的圆
2、引导产生猜想
周长:直径=一个固定的值
3、动手操作验证
4、圆周率认识发展史
5、归纳圆周长公式
C= ∏d
C=
2∏r
四、利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问题
五、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总结升华
猜想是一种想象力,有时可把它称之为幻想,你们青少年儿童是最具有想象力的。好好的发挥和利用你们的想象力,它会让你们终生受益!
圆周率优秀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章第62和63页的内容。
圆周率是最古老的数学知识之一,至少在四千多年前人类已经掌握圆周率的数值,而这四千年来人类也从没间断过对圆周率的研究。所以,圆周率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让学生了解圆周率的历史后,能欣赏和赞叹古人的数学智慧和毅力,及发现到圆周率的奇妙之处。
从教材的角度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对圆周长并不是一无所知,学生从直观中可以感知圆周长与直径(半径)有关系。通过调查,有78%的学生愿意通过测量与计算来揭示这种关系;近60%的学生还知道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会计算;有一部分学生知道3.14,但是不知道圆周率,有的学生知道“π”,但是不知道它的确定含义。
从教学的角度看,一般地把一堂课分两段,前段学公式,后段学计算。由于计算的内容仅限于求周长,学生不是灵活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对圆周率的理解也是十分肤浅,对其中的思想教育更是强加硬塞。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设计把计算部分的内容移至下一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倍数关系,并会用式子表示,理解圆周率的意义;了解圆周率的历史,体会它的文化价值。
教学过程:
一、认识圆的周长,动手操作感知圆越大它的周长也越长。
学生拿出三个大小不同的圆形物体,认识圆的周长(绕圆一周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动手把圆的周长化曲为直(如图),并初步感知圆越大它的周长也越长。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联?
二、认识正方形和内切圆、圆和内接正六边形的关系,猜测圆周率的值。
1.用课件动画展示正方形内切圆(正方形→内切圆,如图),引导学生讨论正方形与圆形的关系:直径等于边长,圆的周长小于正方形的周长,根据C=4a推出圆的周长小于4d。
2.用课件展示一个正三角形变形正六边形,引导学生得出六边形的周长是正三角形边长的6倍;再动画正六边形的外接圆(如图),找出圆的直径,引导学生得出圆的周长大于正六边形的周长,并推出圆的周长大于3d。
3.把正方形和内切圆、圆和内接正六边形合并成一个图形(如图),用课件演示使其变大或变小。
发现圆的周长总是小于4d而大于3d,如果C=d,猜一猜当是1、2、3、4、?位小数时括号里能填几。
三、动手测量,理解圆的周长、直径和圆周率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能用式子表示。
1.返回到上述的第一部分,动手测量直径与周长的关系,引导学生得出每个圆的周长都比直径的3倍多一些,多出来的'线段长度随直径的长度变化而变化。告诉学生:把多出的部分与直径比较,其结果也是固定的,所以说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这个事实至少在40前人类就已经知道了,还取名叫做圆周率。17,英国人琼斯首次创用π 代表圆周率,但他的符号并未立刻被采用,以后经过欧拉提倡,才渐渐推广开来。
2.圆的周长C,直径d,圆周率?,让学生用字母表示圆的周长、直径和圆周率三者之间的关系,得出:C÷d=π,C÷π=d,C=πd。
四、穿越时间隧道,运用课件介绍圆周率的历史。
1.测量时代。在上古时期,人们都是为生活而作计算,他们的发现多源自经验所得,对圆周率的兴趣只在于它在建筑及工程上的应用,最多只是想找出圆周率的值是多少,如我们中国人就说“径一而周三”。同学们在课堂上所进行学习活动,就相当于这个时期的人类活动。
2.推理时代。到了约公元前四世纪,人类才转往追问如何找出圆周率的值,开始为圆周率而找圆周率。
南北朝的祖冲之(公元429年─公元500年)可能运用“割圆术”,算到内接24576边形,求得3.1415926 < ?< 3.1415927;圆周率的值准确至小数后7 位,后称 3.1415926 为“祖率”,这个准确至小数后 7 位的圆周率值的纪录在约一千年后才被人打破;另外,祖冲之更取? = 22/7(= 3.14...)作为“约率”;??= 355/113(=
3.1415929)作为“密率”,以表示圆周率的近似值。在祖冲之往后的一千年,世界各地的数学家仍继续锲而不舍的追寻圆周率更准确的值。不过,在中世纪,欧洲对圆周率的研究没有什么大的进展,圆周率的精确度亦不及古希腊、古中国、古印度的计算。而在这段时期,圆周率值的寻找也只局限于以多边形迫近圆的方法。在1630年,惠更斯得出39 个小数位的?值;他是以多边形计算圆周率的方法的最后一位数学家。
3.算式时代。法国数学家韦达,第一个人以算式来表示并求出圆周率的值,圆周率的计算有了新的突破,这个算式记载在1593年出版的《数学问题面面观》中。
《圆周率的历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结合圆周率发展历史的阅读,体会人类对数学知识的不断探索过程,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
重 点:体会人们探索圆周率的'过程及方法的演变。
前置性作业:收集有关人类研究圆及圆周率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课件回放教材14页第一幅图。
画外音:轮子是古代的重要发明,由于轮子的普遍应用,人们很容易想到这样一个问题:一个轮子滚一圈可以滚多远?它与轮子的直径之间有没有关系?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二、小组活动。
1、把课前收集的资料集中,并按时间顺序进行整理,然后分小组做成报告。
2、全班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进行交流。
三、阅读,交流。
1、独立阅读教材提供的资料。
2、小组交流
① 从资料中“我”了解到了什么?(可以说说每幅图所展示的内容。)
② 看完资料后有什么感受?
四、深入探究。
1、古希腊的阿基米德和我国魏晋时期的刘徽在探究圆周率方面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2、说说祖冲之在探究圆周率方面所取的成就从及这一成就获得的国际声誉。
3、电子计算机的出现给计算圆周率带来了怎样的突破性进度?有着怎样的作用?
五、交流收获。
六、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的阅读、交流,写一篇小报告,题目自拟。(参考题:我知道的圆周率)
数学建模的过程是一个综合各种能力协同发展的过程,学生参与建模的过程中会积极动脑思考问题、动手解决问题,因此,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在活动中会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获得不同层次的成功体验,并逐步树立学习自信心。让学生经历数学建模的过程,可以从多个方面提高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方面的目标。
小学数学教材中《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是体现建模思想的典型课例,教学中我采用让学生猜想、验证的方法,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从而完成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建模的过程,学生不仅从中感受到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还培养了他们自主探究和主动与他人合作与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小学数学中的法则、公式等都是一个数学模型,经生活原形上升为数学模型使学生通过建模形成数学模型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学中我总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创设各种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让学生初步感知数学模型。
1、 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的家乡地处黄河岸边,非常美丽,(课件出示家乡美丽的风景图片),学生观看图片,发出惊讶的赞叹声。
师:(出示农民养虾图片)这是农民伯伯干什么呢?生:养虾。
师:近几年黄河岸边的农民靠养虾致富,星罗棋布的养虾池也成为城市人观光旅游的景点。看,两位农民伯伯正在虾池旁辛勤地劳作。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虾池有多少尾虾?
2、分析问题: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先求什么呢?
生1:虾池的面积。
师:求虾池的面积,就是求谁的面积?
生2: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师: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你们学过吗?
生:没学过。
3、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怎样来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二、猜想验证,构建数模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主动、活泼的、生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教学时我注重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我引导学生大胆猜测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积极验证,经历分析、抽象、综合、表达的过程,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构建出人人都理解的数学模型。
1、动脑思考,大胆猜想
师:同学们,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都有计算公式,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计算公式吗?(生:有)
师:老师直接告诉你呢,还是你们自己探究出来呀?
生:我们自己去探究发现!
师:那就请同学们大胆地猜一猜: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并且说一下为什么这么猜。
生1:我猜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底×邻边”。长方形的面积是“长×宽”,也就是两个邻边相乘,我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也可能是两个邻边相乘,所以我猜“底×邻边”。
师:有道理。老师把它写在黑板上。(板书:底×邻边)
生2:我猜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底+邻边)×2”。
师:你能说一下理由吗?同学们对他的猜想有意见吗?
生3:这是求的平行四边形的周长,而不是求它的面积。
师:刚才那位同学还坚持你的猜想吗?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4:我猜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底×高”。我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把它剪下来,再移到右边,正好拼成一个长方形,所以我就猜“底×高”。
师:有头脑。咱们把它记录下来。(板书:底×高)
2、小组讨论,验证猜想
师:同学们还有不同的想法吗?这些猜想一定正确吗?下一步该怎么办呢?
生:验证。
师:我们先来验证第一个:底×邻边。 大家先在小组内说一说:用什么样的方法来验证?并且想一想验证的这个猜想到底对不对。如果不对,你认为是什么?为了研究方便,老师制作了几个同样大小的平行四边形卡片来代替虾池,卡片就在桌面上。 (学生小组讨论)
3、 动手操作,验证猜想
师:同学们肯定都想出了自己的验证方法,在动手验证之前,先听清老师提几点小小的要求。(用课件出示要求)
1. 小组成员要团结合作,合理分工。
2. 各小组成员推选1名组员汇报,其他组员可以补充。
3. 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学具,也许会对你们的验证有所帮助。
(学生合作进行操作验证)
师:经过大家的动手验证,相信有很多的研究成果,哪一个小组先来汇报一下?
1. 验证第一种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邻边
生1:我们小组是用长方形框架来验证的。我们一拉长方形的框架,发现面积变小,而两邻边的长度不变,即乘积不变。所以我们排除“底×邻边”。
师:小伙子,你真不简单,虽然这个猜想公式是错误的,但是你们的验证方法和得出的结论是很有价值的。
生2:我们小组是用数方格的方法来验证的。我们通过数方格的方法数出平行四边形卡片的面积是28平方厘米,而用猜想公式算出的面积是35平方厘米。所以我们的猜想“底×邻边”是错误的。
师:你们组的同学真棒,敢于否定自我,这种精神值得表扬。虽然你们的猜想是错误的,但是你们的验证方法和得出的结论却是正确的。
2. 验证第二中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师:现在同学们都认为“底×邻边”是错误的。现在就剩下“底×高”,看来它一定正确啦!还需要我们验证吗?
生:不一定!还需要验证。 (学生小组活动)
师:经过再次动手验证,同学们又有了新的研究成果。哪一个小组先来汇报一下?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随时提出来,当然也可以补充他们小组的说法。
生1:我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来,把它拼成长方形,求出面积是28平方厘米。
师:你不但做得好,说得也挺棒的。
生2:我也是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来,把它拼成长方形,我还发现长方形的长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师:其他同学还有补充的吗?有疑问吗?
生:没有。
师:不过老师还真有几个问题不明白。
师: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沿着高剪呢?
生:这样剪能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长方形就能够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师:有道理。第二个问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什么不是“长×宽”,而是“底×高”呢?
生:因为我们求的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而不是长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没有“长”和“宽”。
在验证第二种猜想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剪拼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通过合作、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验证了“底×高”的正确性。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头脑中构建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正确数学模型。
3、回顾整理,巩固数模。
师:同学们借助学具通过动手操作验证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底×高”,可是我们的数学不仅需要动手操作,更需要动脑思考和推理。现在大家可以根据老师发给你的示意图,把推导过程写在图的下面。
生: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I I I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通过让学生回顾整理推理过程,学生的动手操作转化成了动脑思考,在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模型的同时巩固了数学模型。
三、解决问题,应用数模
应用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学模型的实际价值,体验所学知识的用处,从而一进步培养学生探究新知的意识,是学生能够更积极的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一节课,学生通过自主猜测、合作验证建立了正确的数学模型,不仅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应用数模解决实际问题时更是得心应手。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在归纳、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时,把平行四边形,剪拼成了长方形。这种方法是数学上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转化”的方法。“转化”就是把未知的转化成已知的。我们用转化的方法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大家能不能用这个公式求出刚上课时大家提出的“虾池的面积是多少”这个问题?(学生积极举手发言。)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着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
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
【教学准备】
世界地图,地球仪,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入
法布尔长期观察昆虫,成了著名的昆虫学家。今天我们要阅读的这篇文章介绍的是德国著名天文学家、气象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的故事。齐读课题一张普通的世界地图会引出什么发现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去阅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说说初读课文应该做什么?
1、标出自然段,画出认读的生字,把带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
2、再读,画出不懂的问题。
三、反馈自学情况
1、读认读生字词 理解词义。
2、按自然段读课文。
3、提出不懂的问题。
四、解释从课题中提出的疑问: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发现了什么
1、分组观察地图和地球仪,找到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置,看看巴西大陆突出的部分的形状和几内亚湾凹进去的海岸线形状,是不是像书上说的那样惊人的吻合。
2、反复读第五自然段,了解魏格纳的“假想”是什么?
师:魏格纳为了证明自己的发现是否正确,他做了大量艰苦的考证工作,从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寻找证据。结果发现一份非常有说服力的资料。请你快速的读读第七自然段看看魏格纳是怎样进行推理的。
出示幻灯,理解魏格纳是如何进行推理的。
六、出示课文填空,回顾课文内容
七、魏格纳为什么能在一张平平常常的世界地图中发现重大的地理现象?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论证,是魏格纳获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几个因素。
八、留作业
1、摘录课文中的好词。
2、课下去查找有关大陆漂移说的其他资料。(选作)
【教学反思】
本课是略读课文,但此文对于启发学生平时做事要仔细观察、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两个重点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课文:
1、魏格纳的奇妙想法是怎样产生的?
2、有了这个想法以后,他又做了什么?我在课前准备了大陆漂移的有关资料、图片和动画,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大陆漂移的现象,让学生从视觉上直接体会魏格纳的发现。学生在读中感悟,在看中体会,同时领悟出观察仔细的重要性。
教材简析
《青霉素的发现》是快乐读书屋中的一篇叙事性文章。文章主要写了英国生理学家弗莱明发现青霉素的故事。课文通过写弗莱明的实验过程,让学生看到弗莱明热爱科学、善于思考、勤于动手、行动果断的科学家形象,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
设计理念
坚持“以读为主”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快乐读书屋”中感受阅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并在阅读中培养学生搜集、查找资料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霉、弗、溶”等7个生字。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弗莱明的探究精神,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和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了解青霉素的发现经过,学习弗莱明的探究精神。
课前准备
教师与学生共同收集有关生理学家弗莱明以及青霉素应用方面的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出课题
同学们在以前的学习中,认识了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如放射元素镭的发明者居里夫人,发现万有引力的牛顿等。今天老师还要向大家介绍一位让每个人都为之骄傲的科学家,他就是英国生理学家弗莱明,你们知道他发明的是什么吗?是挽救无数人生命的药品——青霉素。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弗莱明发现青霉素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课文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2.默读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青霉素发现的经过?
三、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1.出示自学提示:
(1)边读边想,弗莱明发现青霉素一共做了几次实验,结果如何?
(2)边读边画,把体现弗莱明认真钻研精神的语句画出来。
(3)边读边品,有感情地品读这些语句,体会弗莱明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和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
[此环节是为了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为今后的独立阅读打下基础。]
2毖生自学。
3毖生汇报学习收获。
学生一边汇报,教师一边出示重点语句:
(1)“这太奇怪了!葡萄球菌怎么会不见了呢?难道绿色霉菌与葡萄球菌相克?”弗莱明这样问自己。他决定重新做一次试验。(从这两个问句中,让学生感悟到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位真正科学家必备的素质。)
(2)“弗莱明先培养出绿色霉菌,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得到了一小瓶澄清的绿色滤液。然后又将绿色滤液滴在长满葡萄球菌的菌丛上,几个小时以后,他发现原先长得非常茂盛的葡萄球菌已经完全消失了。”(按照“先……经过……然后……”的顺序,来说明弗莱明的试验研究是有条不紊的,行动是果断的。)
(3)“那么这种绿色滤液对其他细菌有没有作用呢?”弗莱明又一次问自己。这种念头在脑海里一出现,弗莱明就马上着手试验。(弗莱明从葡萄球菌到肺炎菌再到链球菌,一项接一项的试验,把研究向纵深推进。)
4.弗莱明是在怎样的条件下发现青霉素的?此时你最想对弗莱明说些什么?
[通过细读弗莱明反复试验,发现青霉素的过程,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弗莱明的探究精神和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
四、课内延伸,加深感悟
1.你知道青霉素都能治疗哪些疾病吗?
2.还有哪些科学家也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汇报课前搜集的资料)
3.出示有关科学的名言警句:
科学是讲求实际的,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需要付出艰巨的劳动。——郭沫若
科学的永恒性就在于坚持不懈地寻求之中,科学就其容量而言,是不枯竭的,就其目标而言,是永远不可企及的。——卡冯伯尔
五、再读课文,学习生字
1.再读课文,圈画出要求会认的字及词语。
2.出示本课的生字词语,指名读、齐读。
六、拓展阅读,丰富知识
读《小学语文阅读资源》中的《神奇的纳米》和《信息高速公路:新世纪的生存之道》两篇课文,并交流读后的收获。
七、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马克思曾经说过,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许多科学发明、科学创造都是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开始的,老师相信,只要同学们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勇于创造,也能成为一名发明家。
教学目标:
1.能说出在日常观察中的发现;
2.能认真听别人说话,把握主要内容,并能比较完整地转述;
3.把话说清楚明白,并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教学难点:
叙述清楚,能真实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观察游戏说话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喜欢。)我们来做两个观察游戏,第一个游戏是观察猜字。在远古的时候,人们所写的字和我们现在所学的字是不一样的,那时候的古人把自然界、动植物、人自身的形象画出来,刻在龟甲兽骨上,铸在金属器物上,这些字的形状和事物本身的形状很相似——这就是象形文字。接下来,就请大家观察一些象形文字,猜一猜它们究竟表示是我们现在的什么字?
1.大屏幕出示(水)是什么字?请说出你的理由。(指2至3名学生回答。)
2.接着观察(燕)指名说说这是什么字?理由是什么?
当学生猜字没有成功时,老师提醒:用不同的角度观察,发现了什么?
(二)咱班小朋友的观察力挺强的,下面我们进行第二个游戏,隐藏的画。
1.(课件展示一幅图画。)在这幅图画中隐藏着梳子、哑铃还有一支毛笔。(老师边说边板书,○=○)
2.老师指出隐藏的梳子的位置。仔细观察,你能找到哑铃和毛笔吗?请开始。
3.找到哑铃的孩子请把手举高。(指名说出哑铃在哪儿。)要求:只能用嘴描述,绝对不能用手指。同学们可以补充。
学生找到后(课件显示哑铃的位置),老师继续引导。
4.有谁找到了毛笔在哪儿?(指多名学生说。)
5.实在找不到毛笔的位置,就请男同学闭上眼睛,女同学看大屏幕上的提示,看清楚它的位置,以及它由什么组成的`。
6.(男生睁开眼)请男同学根据女同学的叙述,找出毛笔。
教师归纳:同学们通过观察找到了隐藏在画里面的东西,其实在生活中,只要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事物。听,有三个小孩正在说他们的观察发现。
二、交流生活中的观察发现
(一)课件播放书中的“泡泡”(三个孩子的说话)
1.小朋友们在生活中发现了什么呢?用一句话简单地说说。(学生说,老师及时指导。)
2.有这么多小朋友都想说自己的发现,那我们每个人就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发现。有一个要求,别人说的时候,要专心听,你要记住,你们小组的同学都有哪些发现。(学生小组交流。)
(二)好,老师特别想了解你们组的组员们都发现了什么?用“我们组的组员……”的句式说,看谁记得多。(各小组推荐代表发言。)
1.小朋友记得真多,而且说得特别清楚,老师给你们一个建议,当你要说很多个同学的发现的时候,不用说他的名字,可以用上“我们组,有的同学发现了……有的同学发现了……还有的同学发现……”句式说一说。(指几名学生说。)
2.听了同学们的发现,老师对其中的一个发现可感兴趣了,那大家又对哪一个发现最感兴趣?(学生发言。)
3.如果你对谁的发现感兴趣,就去问问他(发现者)到底怎么回事?(学生提问,学生解释。)
4.我们经过交流,就会越来越明白,因此老师提议,我们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人的发现,然后以他的话题,展开交流,可以提问,可以补充,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小组交流。)
(三)老师发现有的小组交流得特别充分,而且有的同学还发现了一些特别有趣的植物。
1.指名让学生说出发现,然后其他学生提问,发现者解释。
2.老师适时介绍自己的发现。
3.你还知道哪些有意思的植物吗?(学生回答。)
小结:同学们,大千世界,真是无奇不有,如果我们有机会亲自去观察、去发现这些有趣的植物,该多好啊!
三、现场观察说话
以上是我们在生活中的观察发现,那么,现在我要请同学们作一个现场的观察、发现。
(一)课件——展示四只小猫图。
1.观察四幅图,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指名让学生回答,老师点评。)
2.再观察一次,猫的眼睛的哪个部分在变化?
3.和同桌说说,猫的瞳孔在什么时候是什么样的?看谁说得最清楚。
4.全班交流,学生自评。
(二)总结下课。
同学们,从天到地,从地到天,万事万物,非常神奇,只要你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你一定会发现更多的奥秘。这一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文 章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七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着精神,并能把课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从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的过程中领悟观察、思考、论证的重要。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学法指导】
自读自悟,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导语:
师:同学们,这是一张世界地图。我们地球分为七大洲四大洋,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学生回答)可是,五大洲是怎么形成的呢?现在,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了解吧!
师:就是这样一张普普通通的地图,面对它,德国著名天文学家、气象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却有了重大的发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略读课文──
(板书课题,生读课题。)
2、分小组学习课文:
⑴ 请同学们尝试用五分钟时间想办法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最难的或最喜欢的部分可以再反复地读一读,看谁最会利用时间。
⑵ 自读课文,边读边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初步感知内容,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⑶ 看到同学们的认真劲儿,我想把课文读通肯定没问题了,接下来让我们把课文读懂。大家知道略读课文前面都会有一段话提示我们怎么读懂课文,这段话又给了我们哪些提示呢?赶快读一读,划一划。交流。
⑷ 同学们互帮互助学得可认真了!刚才老师发现有同学读第二段课文有困难,确实这一段真的很难!现在你再去读一读一定会感觉顺畅许多!快,开始吧!
⑸ 理解第二自然段的重点词语:
魏格纳性格豪放,天生好动在静谧舒适的病里坐卧不安,就像软禁在牢笼中的困兽一般。“静谧”是宁静的意思,宁静而舒适的病房与魏格纳“豪放”“好动”的性格形成了很大的反差。魏格纳很不适应病房的生活,就有了“就像软禁在牢笼中的困兽一般”的感觉。
⑹ 小组内交流不懂的问题,再读课文,思考:
魏格纳的奇妙想法是怎样产生的?有了这个想法后,他做了些什么?
3、用自己的语言简要的复述课文,并说说读了课文之后的感受。
二、探究课文,领悟道理
1、指导学生观察世界地图,找到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置,看看巴西大陆突出部分的形状和几内亚湾凹进去的海岸线形状,是不是像书上说的那样惊人的吻合。
2、反复读第5自然段,了解魏格纳的“假想”是什么?
3、理解“大陆漂移”的意思;并联系上下文,体会魏格纳的这一假想是在反复地、仔细地端详地图上的一块块陆地和一条条海岸线的形状之后才得出来的。
4、读第7自然段:
⑴ 理解重点词语:
他开始在各大洲之间的联系和对比中进行考察,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非常丰富。魏格纳从那么多的资料中寻找证据,就好像大海捞针一样的困难但他并不是一个轻易改变自己想法的人,他在困难面前没有退缩,终于找到了证明这个学说的证据。从“浩如烟海”这个词语中我们可以推想出他所经历的艰辛与挫折。
⑵ 引导学生理解,魏格纳发现了一个什么重要的证据,证明他的假想是正确的:
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作者是如何推理的──中龙既见于巴西东部,也见于非洲西南部。中龙是爬行动物,不可能飞渡重洋。中龙当时是生活在同一块大陆上的。所以,巴西和非洲大陆以前是连在一起的。
三、总结课堂,课外延伸
1、交流学习了课文,有什么感受和启示:
围绕“魏格纳的重大发现靠的是什么”让学生体会到: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论证,是魏格纳获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几个因素。
2、从魏格纳身上我们能学到什么:
从魏格纳的发现到提出大陆漂移的假说,不放弃自己的想法,努力克服困难找证据,我们体会到他是一个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论证,是他获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因素,他的这些品质也正是我们学习的地方。
3、学生可以继续交流查阅到的有关大陆漂移学说的其他资料。
【板书设计】
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无意发现 寻找证据
产生奇想 引起震动
教学目标:
1、了解闻一多的生平,感受他赤忱的爱国之情
2、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指导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
教学重点:
掌握本诗所表现的炽热的爱国心,和对黑暗现实的失望
教学难点:
掌握本诗所表现的炽热的爱国心,和对黑暗现实的失望和愤怒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介绍
闻一多(1899。11。24—1946。7。15)原名闻家骅,号友三,生于湖北浠水。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19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19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同时创作旧体诗。19五四运动中,积极参加学生运动,被选为清华学生代表,出席在上海召开的全国学生联合会。19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同年9月,发表第一首新诗《西岸》。1911月与梁实秋等人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次年3月,写成《律诗底研究》,开始系统地研究新诗格律化理论。1922年7月赶美留学。年底出版与梁实秋合著的《冬夜草儿评论》,代表了闻一多早期对新诗的看法。
1923年9月出版第一本新诗集《红烛》,具有唯美倾向。1925年5月回国,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1926年参与创办《晨报。诗镌》,发表了著名论文《诗的格律》。1928年任武汉国民革命军政治部艺术股长。同年秋任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外文系主任。1928年1月出版第二本诗集《死水》。1928年3月在《新月》杂志列名编辑,次年因观点不合辞职。1928年秋任国立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从此致力于研究中国古典文学。1930年深秋去山东任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1932年8月回北平任清华大学国文系教授。
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校南迁,同学生一起从长沙步行到昆明,此后在西南联大任教8年,积极投身于抗日运动和反独裁、争民主的斗争。在学术上,他广泛研究祖国的文化遗产,著有《神话与诗》、《楚辞补校》等专著。1944年加人中国民主同盟。抗战胜利后出任民盟中央执委,经常参加进步的集会和游行。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愤怒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二、朗读:听录音,初步把握诗中感情。
三、学生朗读诗歌,思考:
1、人带着满腔的热情急切地投入祖国的怀抱,为什么会进着血泪喊出“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这样悲痛的声音?
明确:联系时代背景,带着满腔激情回国的闻一多,并没有看到自己心中美好的祖国,他面对的是一个军阀混战下的残破的祖国,噩梦一样的现实,使诗人内心无比痛苦,他在美国所想象的美丽祖国的形象破灭了,他赖以支撑自己的精神支柱倾折了。
2、接下来,诗人有没有用具体的细节正面描述他踏上国土所见到的黑暗现实?
明确:没有。
3、文中那些语言或字眼体现了祖国当时的黑暗现实?
明确:噩梦、挂着悬崖。
4、面对“噩梦”,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沉痛的感情的?
明确:用两组“我来了”的排比和几个贴切的比喻来抒发自己深沉的爱,以及沉痛失望的心情。把与祖国的会面比作是一场“噩梦”,噩梦是可怕的,而挂在“悬崖”上的“噩梦”,则使人感到绝望和恐怖。接着他问“哪里是你?”然后确认“那不是你”。期望愈高,失望也愈重。但是诗人仍不甘心,仍要“追问”,问青天,问风。
5、诗人的“问青天”“逼迫八方的风”在表达思想感情上有何作用?
明确:这种追问是无果的,只能使诗人陷入了更深的悲痛中去了。
6、既然作者开头说“这不是我的中华”,那么他所期待的祖国到底在哪里?
明确:直到“呕出一颗心来”,才知道祖国是在“我的心里”。
7、文题为“发现”,诗人到底发现了什么?
明确:发现了“你在我心里”。
四、课堂总结
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直抒胸臆,作者把从国外回来后的真实感受用火山爆发一样的激情在诗中喷发出来,感情炽烈而真诚,虽然诗中也有叙事成分,但主要是直接抒情,以强烈的情感打动读者。
五、课外拓展
《红烛》
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
《醒呀》
醒呀,请扯破了梦魔的网吧。/神州给虎豹豺狼糟踏了。/醒了吧!醒了吧!威武的神狮!/听我在五色旗下哀号……
《七子之歌》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孩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布置作业:比较阅读课后的《死水》体会朦胧诗的特点
板书设计:
发现不是我的中华会见的是噩梦
美丽理想的祖国在我心里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4、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5、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学重点:
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约3分钟)
1、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同学们,法布尔长期观察昆虫,成了著名的昆虫学家。今天我们要阅读的这篇文章介绍的是德国著名天文学家、气象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的故事,一张普通的世界地图会引出什么发现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去阅读课文。板书课题《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齐读)(师拿出世界地图,让学生观察)
2、提出学习目标
(1)把课文读通顺,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难懂的字词和句子多读几遍。
(2)抓住重点词、句、段来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3)课外资料收集展示。
(4)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果(全员参与)(约30分钟)
(给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时间至少约束8分钟)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完成)
1、我会读、写生字新词。
静泌、精神大振、枉费心机、浩如烟海、资料、召开、起源等。
2、我懂得“静泌、不可思议、浩如烟海”等词语的意思。
3、我会用词语说一句话。(如:不可思议、浩如烟海)
4、我会流利读课文。
5、我会自主完成每课一练中的题目。
(二)学文悟情展示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生动地讲述了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创立大陆漂移学说的故事,赞扬了魏格纳善于发现、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2、我会悟。
(1)悟文本。
生1:从“19的一天,年轻的魏格纳因病住进了医院。病房洁白宁静,就连穿着白大褂的医生也是脚步轻轻。”中,我知道这两句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并着力渲染了一个洁白宁静的环境,为下文的展开埋下了伏笔。
生2:从“魏格纳性格豪放,天性好动,在静泌舒适的病房里坐卧不安,就像软禁在牢笼中的困兽一般。”中使我体会到魏格纳好动的性格不能适应病房的[宁静与舒适的生活。
生3、从“魏格纳兴奋极了,将地图上一块块陆地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从海岸线的相似情形看,地球上所有的大陆块都能够较好地吻合在一起。”中,使我知道了这一自然段讲魏格纳仔细观察世界地图,发现地球上所有的大陆都能够较好的吻合在一起。
生4:从“他开始在各大洲之间的联系和对比中进行考察,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中,我知道这句写魏格纳如大海
捞针般搜集资料,并没有被困难吓倒。从“浩如烟海”这个词语中可以推想出他为了取证所经历的艰辛与挫折。
(2)悟写法。
这篇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来叙述的,每个部分连接自然,运用“这不会是一种巧合吧?”“于是……”魏格纳并不是一个轻易改变自己想法的人“等过渡句。使文章浑然一体。
(三)创作性展示(以小组的形式全班展示)
1、小组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的一段话。
2、小组展示自己仿写的一段话。
3、展示心得体会。
三、激发知识冲突(约5分钟)
怎样巧妙地使用过渡句?
四、知识拓展延伸(约2分钟)
1、展示自主收集的资料。
2、同学们,魏格纳的故事是不是让你很受启发呢?你在玩耍过程中有哪些发现和收获?告诉大家吧!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胚、祸”等10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随心所遇、运转自如、绞尽脑汁”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作者发现胚胎发育的过程,感受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3.能结合具体事例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等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了解作者发现胚胎发育的过程,感受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教学难点
能结合具体事例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等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出示课件2】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1)小组交流:“我”发现了什么?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我”无意中发现了草地的颜色早晨是绿色的,中午是金色的,傍晚又变成了绿色的;再仔细观察,又发现了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板书:发现)
设计意图:童年是人生之旅最十分重要的、十分珍贵的驿站。激情的导语能唤醒学生心灵的共鸣,让学生怀着真挚的心走近课题,深入课文。
2.【出示课件3】
祖父整天都在园子里,我也跟着他在里面转。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它踢飞了。
(1)读一读,说说自己感受到什么?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评议相机引导并小结:感受到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和自由。(在“发现”前板书:“童年”)
(3)童年是天真烂漫的,童年是多姿多彩的,童年是幸福无比的,你们的童年一定曾经发生过让你们到现在都难以忘怀的趣事!你们的童年曾有过什么样的发现?(我发现了后山洞里的一个小秘密;我发现了母鸡吃石子越吃越有味的;我发现在下雨前夕蚂蚁们会团结协力搬家;我发现小鸟在睡觉时一会儿睁眼,一会儿闭眼;我发现下雨过后天空会有彩虹……)(补充板书,完成课题:童年的发现)学生齐读课题
3.简介作者【出示课件4】
阿8226;阿8226;费奥多罗夫8226;达维多夫(1828-1903),俄国儿童文学作家,曾是莫斯科国立A.H.柯西金纺织大学实用艺术系教授、苏联美术科学院通讯院士。其编著的资料集《伊8226;伊8226;列维坦:书信、文件与回忆》(回忆录部分出版时名为《回忆列维坦》)是研究俄罗斯最伟大的抒情风景画大师列维坦必备的最基本的资料汇编。
本课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的一个发现,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作者童年的发现以及发现的过程。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出示课件5】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积累理解词语的方法,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基础。
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
1.学生再读课文,想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童年的发现的?是按照什么顺序将材料串接起来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
4.教师总结。
【出示课件6】
文章开头用倒叙悬念法。本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第2自然段)主要讲的是“我”在9岁时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这完全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
第二部分(第3自然段~第13自然段)主要讲的是“我”的发现的过程。先是由梦中飞行,然后到人究竟是怎么来的,最后到母亲怀胎为什么是9个月。
第三部分(第14自然段~第19自然段)主要讲的是“我”在六年级的一次生物课上,证实了“我”的发现是正确的。但因为“我”的高兴,使我受到了惩罚。我也因此明白了一个道理。
四、细读课文,了解内容
1.提出要求:人为什么会在梦中飞行?人究竟是从哪里来的?为了弄清楚这问题,“我”经历了一个怎样的探究过程?结果怎样?默读课文找出你觉得有趣的部分,说说自己的感受,还可以说说自己有过什么“重大的发明与发现”。
2.学生一边读一边圈画批注,自我品读探究。
3.学生小组交流自学结果,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交流自己的感受。
4.教师根据交流结果归纳:课文主要讲了“我”在9岁时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以及发现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的过程。
五、细读文本,探究“发现”。
(一)阅读开头,了解发现
【出示课件7】
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这完全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
1.读一读这段话,说说从这段话自己了解到什么?感受到什么?
2.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发言。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评议相机引导并小结。
(1)“我”的发现是“有关胚胎发育规律”。
(2)“有关胚胎发育规律”,这可是生物学家研究的大课题、大难题啊!那些生物学家费尽毕生心血也不一定能有这个发现,可一个九岁的孩子却发现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3)教师小结:文章学里讲,倒叙能制造悬念,吊起读者的胃口,引发阅读兴趣。
(4)谈话过渡:如果这个发现是从书上看来的,是爸爸妈妈或老师告诉他的,那还可以理解,而“我”偏偏说:“这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真的奇了。同学们,你能相信吗?让我们继续阅读后面的课文,了解“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谈谈自身的体会。
(二)围绕“发现”,精读课文。
1.梦中飞行,引发思考。
【出示课件8】
我的发现起始于梦中飞行。……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那里。
(1)学生自由读这段话,借这些优美的词句,闭上眼睛想象这段话描写的情景,看能体会到什么?
(2)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发言。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小结:体会到“我”在梦中飞行的无比快乐和惬意。
(4)引导同学联系自身的生长过程中是否有类似的经历,进行大胆的想象和扩充,并带着自身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5)谈话过渡:“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身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发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我”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板书:梦中飞行引发思考)
2.师生对话,求解疑问。
(1)我们一起找到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我”提出了哪些问题?老师是怎样解答的?(学生自由发言)
【出示课件9】
“为什么只有晚上睡觉时才长?”
…………
……所有这些知识,等你们升入高年级,上课时老师都会给你们讲解。”
(2)读一读,看老师给出满意答案了吗?(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
(3)教师小结:“为什么只有晚上睡觉时才长?”“为什么人在生长的时候就要飞呢?这究竟是什么道理?”“人怎么会是鸟?”老师都快招架不住了,于是说:“等你们升入高年级,上课时老师都会给你们讲解。”虚晃一枪,开始撤退。可这撤退具有教学机智,老师丢给“我”另一个问题:“人是由简单生命进化来的。最开始是草履虫,后来是鱼,是青蛙,是猴子……”“我”的思想之火又被点燃了。
(4)指导朗读:“为什么只有晚上睡觉时才长?”“为什么人在生长的时候就要飞呢?这究竟是什么道理?”“人怎么会是鸟?”后一个问题都是对前一个问题的追问,从一个又一个的追问中,感受到“我”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象当时的情景,分角色朗读对话,读出人物的心情,加深对人物的印象。
(5)谈话过渡:老师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便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以至于亲自抓来鱼,仔细观察,想从鱼身上发现人应具有的某些特征。
3.绞尽脑汁,惊人发现。
(1)谈话引导:“人究竟是怎样来的?”正是问题的牵引,“我”才会一步步前进,到达“发现”,收获成果。既然老师那里给不出现成的答案,那就自己去想,自己去寻找吧。“我”是怎样寻找答案的?(学生各抒己见)
【出示课件10】
我想得是那样痴迷,……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具备的某些特征。
①用心朗读这句话,想象“我“研究一条鱼的样子,会翻来覆去地看些什么?想些什么?(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相机指导,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我”执着探究的精神。)
②教师小结:课文有两个词写尽了“我”寻找的用功和努力——“痴迷”、“翻来覆去”。“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这想法够痴迷了吧。
③问题交流:“我”经过考虑、推算,找到问题的答案了吗?(学生发言,教师小结。)
(2)【出示课件11】
“哈!这就跟画地图差不多。……我想大概还没有人发现这个道理。
①仔细读读这几句话,理解句子意思,并带上自身的理解转述这几句话。
②联系整段话,反复朗读,体会当“我”发现这个规律时,是怎样的心情。(格外高兴、得意……)
③教师小结:前后几句连起来理解,抓住“绞尽脑汁”、“想啊想啊”、“嘿”、“哈”等词语体会发现的来之不易,从而更能体会动身现后的兴奋之情,才会发出“如此简单明了”、“大概还没有人发现这个道理”的感慨。
④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板书:绞尽脑汁惊人发现)
(三)遭遇挫折,悟出哲理。
1.证实发现。
(1)同学们自读课文,说说作者的秘密是怎样被证实的。
【出示课件12】
又过了三四年,……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
(2)引导交流:当老师讲到“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时,“我”想起了自身的发现居然跟进化论的观点完全一致,因此,“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音。这里丝毫没有恶意。那么,为什么老师会以为“我”不怀好意呢?(因为在当时,对于同学和老师们来说,人体发育是一件神秘又严肃的事情,老师认为这件事对于孩子们来说应当是以严肃的面孔来面对。所以,当我在笑时,老师误以为我是在嘲笑这件在他们看来十分神秘的事。)
老师是怎样对待我的?(把“我”轰出了教室。)
3.谈话过渡:“我”童年的发现,按理要获得表扬夸奖才对,遗憾,因为表达得不是时候,结果走向了反面,被老师给轰出教室去。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站在教室外面,我终于悟出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候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1)引导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的意思。
①结合自身的实际回忆讲述生活中探究秘密的小事。
②引导同学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通过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人的遭遇,用自身的话举例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出示课件13、14】布鲁诺、伽利略生平
(2)教师小结:这句话一语双关,其一,它讲出了科学事业发展过程中的真实情况,很多科学家等都有过这样的遭遇;其二,是“我”用幽默与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此事的看法,意思是说,世界上的大科学家尚且如此,我为我的发现被轰出教室又算得了什么呢?这句话也是作者对童年发现一事的评说与纪念。
(3)通过朗读体会作者内心的感受。(板书:遇到挫折悟出道理)
六、结合课文,赏析主人公。
1.从“我”的发现和发现过程,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小朋友?找出相关的句子来理解,并带着理解有感情地朗读。
2.小组交流,达成一致意见。
3.小组代表发言,参与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1)“我”是一个富于幻想的小朋友。(板书:富于幻想)
【出示课件15】
每天夜里做梦我都飞,……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那里。
人是由细胞构成的……正好是九个月。
(2)“我”是一个执着探索的小朋友。(板书:执着探索)
【出示课件16】
那天我们几个人决定去见我们的老师,让他来解答这个奇妙的问题……等你们升入高年级,上课时老师都会给你们讲解。”
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
(3)“我”是一个幽默风趣的小朋友。(板书:幽默风趣)
【出示课件17】
听完这句话,……竟使我当众受到了惩罚。
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设计意图:教师先放手让学生充分自读自悟,因为有前面阅读的铺垫,学生能够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依据,画出相关的句子。教师以学定教,组织交流,适时引导,扣住关键的词句,帮助学生理解和感悟作者童年时强烈的求知欲和丰富大胆的想象力。
七、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从课文中,你觉得文中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费奥多罗夫是个天真无邪、求知若渴、善于探究和想象,并有着执著精神的孩子。)
2.通过学习课文,受到了什么启发?(在生活中要养善于观察的习惯,遇到问题要敢于动脑思考,最为重要的是有坚持不懈的勤奋钻研的精神。)
3.联系实际说说童年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发现。(学生自由发言)
4.教师小结:童年的发现,尽管有时别人会觉得可笑,甚至会招来麻烦,可是却希望你们每个人都有一双好奇的眼睛去发现,去享受发现的快乐,拥有自己美妙的童年的发现。也许,这就是你创造、研究的开始。
5.读写结合提高能力:以《童年的发现》为题写一篇作文,介绍自己的一次发现。
设计意图:课堂总结使学生又一遍回顾了课文内容,明确了中心,升华了感情。
板书设计
梦中飞行,引发思考——富于幻想
童年的发现绞尽脑汁,惊人发现——执着探索
遇到挫折,悟出道理——幽默风趣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愿意听老师讲故事吗?
生:愿意。
师:老师就给你们讲一个熊猫造房子的故事:从前有一对大熊猫生活在竹林里,生活的很好,它们互敬互爱,有一天它们走出了竹林,一看,啊!大吃一惊,大山外面还生活着人类,它们住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生活的更好,回去后,这对大熊猫就决定走出竹林,过人类的生活,但他们没有房子,怎么办呢?聪明的大熊猫,就利用拣来的圆木,人类丢弃的易拉罐、物品盒等建起了自己的房子。看,这就是大熊猫的房子,(出示熊猫房子图)漂亮吗?
生:真漂亮!
师:见过房子上的这些物品吗?
生:见过。
师:啊!原来你们今天也带来了这么多的物品啊!那么你们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用你们的智慧和灵巧的双手拼搭出你们自己喜欢的造型吗?
生:高兴的回答,能。
师:那么各小组先商量一下拼搭什么,然后相互合作,拼出你们喜欢的造型!
在拼搭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然后强调学生对每一种物体要看一看,摸一摸,它们都是什么样子的?
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去感受每一种物体的形状。
拼搭期间:
(1)有的小组搭出了火车。
(2)有的小组搭出了房子。
(3)有的小组搭出了宝塔。
(4)有的小组搭出了高楼。
二、交流展示拼搭成果。
小组长介绍各自的造型名称:一组:我们小组搭出了火车。二组:我们小组搭出了房子。三组:我们小组搭出了宝塔。四组:我们小组搭出了高楼。
师:你们搭的真棒!真是一群小设计师!在拼搭过程中你们都用了那些形状的物体?小组内交流一下。
A、有的同学拿着一个物体说:我用的物体面是平的,很光滑,他们的角很尖,它们是长长方方的。
B、有的同学拿着一个物体说:我用的物体面也是平的,很光滑,他们的角很尖,他们是正正方方的。
C、有的同学拿着一个物体说:我用的物体形状象个皮球,面是弯曲的。
D、有的同学拿着一个物体说:我用的物体形状象个圆筒,它的两头是圆的,上下一样粗,中间是圆的,很光滑,象个柱子。
师:同学们描述的真形象,你们真聪明!你们能把这些物品分类吗?
生:能。
师:那你们就根据它们的形状把他们分开吧!
(1)有的小组分了4类(即: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
(2)有的小组分了3类(即:长方体和正方体、圆柱体、球)。
(3)有的小组分了3类(即: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
教师在巡回的时候,给予个别指导,最后都归纳到按4类上(即: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
三、全班交流:
师: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一下分类情况。
(一组、二组、三组)
师:同学们描述的真棒!教师那起长方体模型说:这类长长方方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做长方体;正正方方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做正方体;形状象柱子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做圆柱体;形状象皮球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做球。
四、教师板书:
长方体正方体
圆柱球
五、小组合作探究:
师:在拼搭过程中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再玩一玩这些物体,比如说:滚一滚、摞一摞等,也可以下桌玩这些物体。
同学们有的在滚、有的在摞,玩的很高兴,很开心,教师参与指导。
六、全班交流:
师:同学们玩的这么开心,谁有新的发现?
A、我发现圆柱和球都能滚。
B、我发现球滚的最快。
C、我发现圆柱和球都比长方体和正方体滚的快。
D、我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平面和角。
E、我发现圆柱和球上都弯曲的面。
七、数学游戏,你说我摸。
用一个布袋,里面装上很多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模型,一个同学指出摸什么,另一个同学摸出来给全班同学看,全班同学当小裁判。
师:同学们真棒!这么快就掌握了当班的知识,老师高兴!
八、知识反馈:
学生自主练习63页第1题,然后集体订正。
九、教师小结:
同学们,今班我们学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它们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体,只要你们平时多观察,多交流,看一看他们都用在了什么地方,就会有更多的收获。
十、思想教育:
师:同学们愿意当工程师吗?
生:愿意。
师:那么你们就努力吧,我相信你们只要有心信,将来一定能成为一名著名的工程师。为建设祖国贡献力量,把我们的家园建设的更加美好!
十一、课外探索活动:
同学们回家认真观察你遇到的物体那些是我们今天学过的图形,下一节课时告诉老师好吗?
教学目标:
1.通过作者发现胚胎的发育过程,体会作者童年的探索趣味。
2.懂得童年的幻想给童年带来的快乐。
3.了解课文“童真童趣”的特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作者被老师罚出教室后的心理感受。
2.了解课文是怎么做到“真实反映童趣”的。
教学过程:
一、回忆导入
引导学生说说作者童年的发现是什么。以作者是怎样发现这童年的秘密的导入新课教学。
二、细读体会童年秘密的发现过程
1.“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
分小组学习,将找到的句子读一读,并谈自己的体会。讨论交流不理解的问题。
(1)“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
(2)我们一起找到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
(3)老师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便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4)“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亲自抓来鱼,仔细观察,想从鱼身上发现人应具有的某些特征。
(5)“我”经过思考、推算,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2.从“我”的发现过程中,那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找出来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中体会作者执著探究的精神。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作者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这个秘密的,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回忆讲述生活中探究秘密的小事。
三、体味作者秘密被证实后的感受
1.学生自读课文说说作者的秘密被是怎样被证实的。
2.引导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这句话的意思。
让学生通过举例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引导学生说出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人的遭遇理解这句话。
引导通过朗读体会作者内心愤懑的感受。
四、从课文中,看出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通过学生的读书,感悟,交流,知道费奥多罗夫是个天真无邪、求知若渴、善于探究和想象,并有着执著精神的孩子。
五、总结交流
通过学习课文,受到了什么启发?
引导学生说说学习这篇课文后受到了怎样的启发。在生活中要养善于观察的习惯,遇到问题要敢于动脑思考,最为重要的是有坚持不懈的勤奋钻研的精神。
六、作业
熟读这篇课文。
板书设计:
童年的发现
梦中飞行――>人的进化
地理课上――>胚胎发育
生物课上――>驱逐迫害
发现 教案教学设计
发现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了解闻一多的生平,感受他赤忱的爱国之情
了解中国新诗发展的轨迹
过程和方法
掌握本诗所表现的炽热的爱国心,和对黑暗现实的失望和愤怒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指导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
[教学重、难点]
掌握本诗所表现的炽热的爱国心,和对黑暗现实的失望和愤怒
[教学课时]1课时
[学习内容与步骤]
一、作者介绍
闻一多(1899.11.24-1946.7.15)原名闻家骅,号友三,生于湖北浠水。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同时创作旧体诗。1919年五四运动中,积极参加学生运动,被选为清华学生代表,出席在上海召开的全国学生联合会。1920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同年9月,发表第一首新诗《西岸》。1921年11月与梁实秋等人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次年3月,写成《律诗底研究》,开始系统地研究新诗格律化理论。1922年7月赶美留学。年底出版与梁实秋合著的《冬夜草儿评论》,代表了闻一多早期对新诗的看法。
1923年9月出版第一本新诗集《红烛》,具有唯美倾向。1925年5月回国,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1926年参与创办《晨报.诗镌》,发表了著名论文《诗的格律》。1928年任武汉国民革命军政治部艺术股长。同年秋任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外文系主任。1928年1月出版第二本诗集《死水》。1928年3月在《新月》杂志列名编辑,次年因观点不合辞职。1928年秋任国立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从此致力于研究中国古典文学。1930年深秋去山东任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1932年8月回北平任清华大学国文系教授。
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校南迁,同学生一起从长沙步行到昆明,此后在西南联大任教8年,积极投身于抗日运动和反独裁、争民主的斗争。在学术上,他广泛研究祖国的文化遗产,著有《神话与诗》、《楚辞补校》等专著。1944年加人中国民主同盟。抗战胜利后出任民盟中央执委,经常参加进步的集会和游行。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愤怒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二、朗读
听录音,初步把握诗中感情。然后跟读,读时思考以下问题:
1、诗歌开头是怎么写的?
2、为什么诗人要迸着血泪喊“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3、“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你如何理解?
4、“噩梦”“噩梦挂着悬崖”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5、为什么“总问不出消息”?
6、对诗歌结尾的如何把握?
三、学生朗读诗歌,思考研讨以上问题
l.人带着满腔的热情急切地投入祖国的怀抱,为什么会进着血泪喊出“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这样悲痛的声音?
明确:联系时代背景,带着满腔激情回国的闻一多,并没有看到自己心中美好的祖国,他面对的是一个军阀混战下的残破的祖国,噩梦一样的现实,使诗人内心无比痛苦,他在美国所想象的美丽祖国的形象破灭了,他赖以支撑自己的精神支柱倾折了。
补充:
死水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笑一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2.接下来,诗人有没有用具体的细节正面描述他踏上国土所见到的黑暗现实?
明确:没有。
3.文中那些语言或字眼体现了祖国当时的黑暗现实?
明确:噩梦、挂着悬崖。
4.面对“噩梦”,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沉痛的感情的?
明确:用两组“我来了”的排比和几个贴切的比喻来抒发自己深沉的爱,以及沉痛失望的心情。把与祖国的会面比作是一场“噩梦”,噩梦是可怕的,而挂在“悬崖”上的“噩梦”,则使人感到绝望和恐怖。接着他问“哪里是你?”然后确认“那不是你”。期望愈高,失望也愈重。但是诗人仍不甘心,仍要“追问”,问青天,问风。
5.诗人的“问青天”“逼迫八方的风”在表达思想感情上有何作用?
明确:这种追问是无果的,只能使诗人陷入了更深的悲痛中去了。
6.既然作者开头说“这不是我的中华”,那么他所期待的祖国到底在哪里?
明确:直到“呕出一颗心来”,才知道祖国是在“我的心里”。
7.文题为“发现”,诗人到底发现了什么?
明确:发现了“你在我心里”。
四、总结
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直抒胸臆,作者把从国外回来后的真实感受用火山爆发一样的激情在诗中喷发出来,感情炽烈而真诚,虽然诗中也有叙事成分,但主要是直接抒情,以强烈的情感打动读者。
闻一多曾与徐志摩等主编《诗镌》,致力于新诗形式的研究提出极具影响的“三美”主张: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形式整齐,每行字数基本一致,两行一韵。这不仅体现了闻一多的“建筑美”“音乐美”的追求,更是将奔放的情感收敛于谨严的形式中,形成闻诗所特具的沉郁的风格。
五、请同学们朗读全诗,设计朗读方案,并说明理由。
指导:诵读的语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果表现的内容是欢快的、激动的或紧张的,速度要快一些;表现的内容是悲痛的低沉的或抒情的,速度要慢一些;表现的内容是平铺直述的,速度采取中等为宜。”
发 现
闻一多
[学习目标]:
1.了解闻一多的生平,感受他赤忱的爱国热情,了解中国新诗发展的轨迹。
2.掌握本诗所表现的炽热的爱国心,和对黑暗现实的失望和愤怒。
[学习时间]:0.5课时
[学习内容与步骤]:
一、作者介绍
闻一多(1899.11.24-1946.7.15)原名闻家骅,号友三,生于湖北浠水。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同时创作旧体诗。1919年五四运动中,积极参加学生运动,被选为清华学生代表,出席在上海召开的全国学生联合会。1920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同年9月,发表第一首新诗《西岸》。1921年11月与梁实秋等人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次年3月,写成《律诗底研究》,开始系统地研究新诗格律化理论。1922年7月赶美留学。年底出版与梁实秋合著的《冬夜草儿评论》,代表了闻一多早期对新诗的看法。
1923年9月出版第一本新诗集《红烛》,具有唯美倾向。1925年5月回国,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1926年参与创办《晨报.诗镌》,发表了著名论文《诗的格律》。1928年任武汉国民革命军政治部艺术股长。同年秋任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外文系主任。1928年1月出版第二本诗集《死水》。1928年3月在《新月》杂志列名编辑,次年因观点不合辞职。1928年秋任国立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从此致力于研究中国古典文学。1930年深秋去山东任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1932年8月回北平任清华大学国文系教授。
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校南迁,同学生一起从长沙步行到昆明,此后在西南联大任教8年,积极投身于抗日运动和反独裁、争民主的斗争。在学术上,他广泛研究祖国的文化遗产,著有《神话与诗》、《楚辞补校》等专著。1944年加人中国民主同盟。抗战胜利后出任民盟中央执委,经常参加进步的集会和游行。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愤怒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二、朗读:听录音,初步把握诗中感情。
三、学生朗读诗歌,思考:
l.人带着满腔的热情急切地投入祖国的怀抱,为什么会进着血泪喊出“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这样悲痛的声音?
明确:联系时代背景,带着满腔激情回国的闻一多,并没有看到自己心中美好的祖国,他面对的是一个军阀混战下的残破的祖国,噩梦一样的现实,使诗人内心无比痛苦,他在美国所想象的美丽祖国的形象破灭了,他赖以支撑自己的精神支柱倾折了。
2.接下来,诗人有没有用具体的细节正面描述他踏上国土所见到的`黑暗现实?
明确:没有。
3.文中那些语言或字眼体现了祖国当时的黑暗现实?
明确:噩梦、挂着悬崖。
4.面对“噩梦”,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沉痛的感情的?
明确:用两组“我来了”的排比和几个贴切的比喻来抒发自己深沉的爱,以及沉痛失望的心情。把与祖国的会面比作是一场“噩梦”,噩梦是可怕的,而挂在“悬崖”上的“噩梦”,则使人感到绝望和恐怖。接着他问“哪里是你?”然后确认“那不是你”。期望愈高,失望也愈重。但是诗人仍不甘心,仍要“追问”,问青天,问风。
5.诗人的“问青天”“逼迫八方的风”在表达思想感情上有何作用?
明确:这种追问是无果的,只能使诗人陷入了更深的悲痛中去了。
6.既然作者开头说“这不是我的中华”,那么他所期待的祖国到底在哪里?
明确:直到“呕出一颗心来”,才知道祖国是在“我的心里”。
7.文题为“发现”,诗人到底发现了什么?
明确:发现了“你在我心里”。
四、总结
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直抒胸臆,作者把从国外回来后的真实感受用火山爆发一样的激情在诗中喷发出来,感情炽烈而真诚,虽然诗中也有叙事成分,但主要是直接抒情,以强烈的情感打动读者。
五、课外拓展
《红烛》
红烛啊!/这样红的烛! /诗人啊, /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
《醒呀》:
醒呀,请扯破了梦魔的网吧。 /神州给虎豹豺狼糟踏了。 /醒了吧!醒了吧!威武的神狮! /听我在五色旗下哀号……
《七子之歌》: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孩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