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错教案

晁错生活的西汉前期,是我国历史上巩固和发展国家统一和封建专制的重要时期。晁错在治国问题上,主张君主集权、任人唯贤。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晁错教案【精选4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晁错简介 篇一

晁错

中文名称: 晁错

性 别: 男

所属年代: 汉代

生 卒 年: 公元前200~前154

相关人物: 刘恒

生平简介

晁错(前200~前154),西汉政治家、散文家。颍川(今河南禹县)人。汉文帝时任太常掌故,奉命从伏生受今文《尚书》。后任博士、太子家令,深受太子(即景帝)的宠信,被称为“智囊”。他主张重农,又力主削弱诸王势力。景帝即位以后,晁错迁为内史,后升任御史大夫,位列三公。他因向景帝进《削藩策》而被藩王怨恨,是故七国借口“诛晁错,清君侧”,发动叛乱。在内外压力下,景帝将晁错斩于长安东市。其主要论文有:《言兵事疏》,《守边劝农疏》,《募民实塞疏》,《论贵粟疏》等等。

苏轼《晁错论》阅读答案 篇二

苏轼《晁错论》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晁错论

苏轼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1]于治平之安,而不吾信。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为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此固非勉强期月之间,而苟以求名之所能也。天下治平,无故而发大难之端;吾发之,吾能收之,然后有辞于天下。事至而循循焉欲去之,使他人任其责,则天下之祸必集于我。

昔者晁错尽忠为汉,谋弱山东之诸侯,山东诸侯并起,以诛错为名;而天子不之察,以错为之说。天下悲错之以忠而受祸,不知错有以取之也。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夫以七国之强,而骤削之,其为变岂足怪哉?错不于此时捐其身,为天下当大难之冲,而制吴楚之命,乃为自全之计,欲使天子自将而己居守。且夫发七国之难者,谁乎?己欲求其名,安所逃其患?以自将之至危,与居守之至安;己为难首,择其至安,而遣天子以其至危,此忠臣义士所以愤怨而不平者也。当此之时,虽无袁盎,错亦未免于祸。何者?己欲居守,而使人主自将。以情而言,天子固已难之矣,而重违其议。是以袁盎之说,得行于其间。使吴、楚反,错已身任其危,日夜淬砺,东向而待之,使不至 于累其君,则天子将恃之以为无恐,虽有百盎,可得而间哉?

嗟夫!世之君子,欲求非常之功,则无务为自全之计。使错自将而讨吴、楚,未必无功。惟其欲自固其身,而天子不悦,奸臣得以乘其隙。错之所以自全者,乃其所以自祸欤!

(注:狃,音同“纽”,习以为常。)

4.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然后有辞于天下说辞、理由

B. 安所逃其患怎么

C.虽有百盎,可得而间哉离间

D. 而遗天子以其至危遗:赠送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其为变岂足怪哉其皆出于此乎

B.事至而循循焉欲去之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C. 且夫发七国之难者且焉置土石若属皆且为所虏

D.方其功之未成也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大禹治水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事先估计到灾难发生的必然性,再慢慢地画出地形图后,因地制宜,采取积极措施解决问题。

B.当七国发生叛乱的时候,晁错既没有挺身而出承担危险,也没有亲自率兵去阻击叛军,反而留守在相对安全的后方,让景帝刘启亲自率兵出征。

C.作者抓住晁错当时对待吴楚骑兵错采取的措施进行份详细,认为晁错被杀的主要原因不是由于袁盎进谗言,而是“自祸”。

D.本文最后总结的历史经验就是,要想成就非同寻常的功业,就不能只考虑怎样保全自己,否则只会给自己招来灾祸。

7.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3分)

(2)山东诸侯并起,以诛错为名;而天子不之察,以错为之说。(4分)

(3)惟其欲自固其身,而天子不悦,奸臣得以乘其隙。(3分)

答案:

4. D 遗:留给

5. D 之:主谓之间无实意,取消句子独立性的语助词

A 其:代词,他们/表推测语气,大概。B 焉:形容词词尾,……的样子/句末语气助词。C 且:与“夫”连用,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副词,将,将要。

6. A 图是计划,谋划,不是画图的意思。

7.(1)天下的祸患,最不好办的,是表面上太平无事,但实际上却有无法预料的隐患。(“治平”1分,“其实”1分,“句意”1分)

(2)山东诸侯联合起兵,借诛杀晁错的名义反叛朝廷,但是皇帝不能明察这一点,就杀了晁错来向诸侯解释。(“以”1分,“不之察”宾语前置1分,“说”1分,句意1分)

(3)只因为他想保全自己,就使得皇上不高兴,奸臣能够乘机进言。(“惟”1分,“固”1分,句意1分)

译文

天下的祸患,最不好办的,是表面上太平无事,但实际上却有无法预料的隐患。坐在那里看着事情在变化,却不想办法解决,那么恐怕事情就会发展到不可挽救的地步;如果一开始就用强硬的手腕去处理,那么天下的`人由于习惯太平安逸,就不会相信我们。只有那些仁人君子杰出人物,才能挺身而出为天下的人去承担大难,以求建立伟大的功业。这当然不是在短时期内由那些只图求名的人所能做到的。天下太平,无故挑起大难的开头,我能挑起它,我也要能收拾它,然后才有言辞向天下的人交代。如果事到临头,却想避开它,让别人来承担责任,那么天下的祸患必然集中在自己身上。

从前晁错竭尽忠心为汉朝出力,谋划削弱山东诸侯的势力。山东诸侯联合起兵,借诛杀晁错的名义反叛朝廷。但是皇帝不能明察,就杀了晁错来向诸侯解释。天下的人都悲叹晁错因为尽忠朝廷而遭杀身之祸,却不知晁错也有自取其祸的原因。

古时候能够建立大功业的人,不只具有超出一般的才能,还必须有坚忍不拔的意志。昔日大禹治水,凿开龙门堤口,疏通大河,让水流进大海。当他的功业尚未完成的时候,也有堤坝溃决和洪水横冲直闯的可怕灾难。只因为他事先估计到这种必然性,事情来了并不惊慌,而是从容不迫地规划解决,所以最后获得了成功。七国诸侯那样强盛,却要一下子削弱它们,他们起来叛乱有什么奇怪的呢?晁错不在这个时候献出自己的全部身心,替天下人做抵挡大难的先锋,控制吴、楚等国的命运,却为保全自己着想,想使皇帝亲自带兵出征,而自己却在在后方留守。那么试问,挑动七国叛乱的是谁呢?自己想求得名誉,又怎能逃避祸患呢?因为亲自带兵出征极为危险,留守后方十分安全,你自己是挑起大难的罪魁祸首,却选择十分安全的事情来做,把极为危险的事情留给皇上去担当,这是忠臣义士愤恨不平的原因哪。在这个时候,就算没有袁盎进言,晁错也未必能免除杀身之祸,为什么呢?自己想留在后方防守,却让皇帝亲自出征。按照常理上说,皇帝已经很难于忍受了,又加上很多人不同意他的建议,所以袁盎的话就能在这中间发生作用。假使吴、楚反叛,晁错挺身而出承担危险,日夜操劳,率兵向东去阻击他们,不至于使自己的君王受牵累,那么皇上将依靠他而无所畏惧,即使有一百个袁盎,可以离间得了吗?

哎!世上的君子,想要建立不平凡的功业,就不要专门去考虑保全自己的计策。假使晁错自己带兵去讨伐吴、楚,不一定没有成效。只因为他想保全自己,就使得皇上不高兴,奸臣能够乘机进言。晁错用来保全自己的计策,不就是用来自己害自己的么?

《晁错》教案(《史记》选读 篇三

学习目标

1、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治 征 善  疾 恨  便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乃  因  以  为  然

2、培养鉴赏评价能力,鉴赏《史记》描写人物形象的方法。  通过梳理矛盾冲突、品味人物语言、借助烘托来把握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晁错生平

晁错(约公元前200-前154),颍川(今河南禹县)人,西汉文景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汉文帝时,曾任太子家令,汉景帝即位后,更受信任,历任内史、御史大夫等职。由于他极力主张加强中央政权,推行“削藩”政策,遭到了诸侯王和朝廷亲贵的反对,因而在景帝三年,吴王刘濞等举兵发动叛乱,借口请诛晁错以“清君侧”时,景帝畏于七国连兵,遂错将他处死。

大约在任博士期间,他写了《言太子宜知术数疏》,指出:一个君主之所以能够建立留传后世的功业,关键就在于通晓“术数”,即治国的方法和策略。他认为,君主必须懂得怎样统驭臣下,使得群臣“畏服”,懂得怎样听取下面的奏报,而不受欺骗和蒙蔽;懂得怎样使万民生活得安定并且得利,那么海内就一定服从;懂得怎样使臣、子以忠孝事上,那么臣下和子女的品行就完美了。

晁错在太子家令任内,多次上书给汉文帝,提出抗御匈奴的方略,汉文帝很赏识他的才学,采纳了其中很多建议。

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5年),文帝命令朝廷各部门推举贤良、方正、文学之士。晁错也应一些大臣的推荐应策。文帝亲自出题,就“明于国家大体”等重要问题,提出征询,这叫“策问”。参加对策的一百多人中,以晁错的对策为第一。晁错的《举贤良对策》成了西汉一篇著名的政论文。

晁错的对策,深得文帝的嘉许,因此,文帝就把他由太子家令提升为掌管议论政事的中大夫。

西汉的诸侯王问题由来已久,汉高祖刘邦称帝时,子侄幼弱,便大封同姓王以镇抚天下,齐国有七十余城,吴国有五十余城,楚国有四十余城,几乎占了天下一半。而且这些诸侯王可以自己设置官署,自己建立军队,国内的租税也都归自己,如同周朝天子下面的诸侯国一样。当初的设想是假如遇到外敌或是朝中有奸臣作乱,这些诸侯王便可以带领自己的部队入京勤王。可是后来这些祸患消失了,诸侯王的势力反倒对汉朝的中央政权构成了最大威胁。汉文帝时,已经有诸侯王反叛,虽然马上就平息了,但先兆已见。所以贾谊当时在一篇奏疏中就痛陈利弊,要求汉文帝及早解决,方法是“众建诸侯而削弱之”,也就是把大的诸侯国分成若干小的诸侯国,分给诸侯王嫡子嫡孙以外的子孙,如果子孙没有这些,就先把未封的国土空着,这样中央不侵夺各诸侯王的一寸土地,而诸侯王的势力却无形中被削弱了。

应该说贾谊既有先见之明,方法也很正确,可惜汉文帝认为自己的政权还不够稳固,所以厚施仁惠结天下人心,不愿因削藩问题闹得沸沸扬扬,一直搁置未办。后来武帝时,主父偃把贾谊的这套方法加以完善,就成了“推恩令”。而武帝终于借此解决了诸侯问题。晁错在诸侯王问题上的看法是和贾谊不谋而合的,他继贾谊之后,再次提出削藩,太子刘启很赞成晁错的建议,而爰盎和不少大臣、功臣则持反对态度。汉文帝见反对的大臣太多,且大多是掌握实权的人物,便没有采纳。

汉文帝死,太子刘启继位,称汉景帝。晁错因受景帝宠信,先是被任命为内史,主管首都长安的行政管理工作。晁错多次请求景帝单独召见自己,和景帝商议国家大事,景帝对他言听计从,宠幸超过九卿。晁错仰仗景帝的宠幸把法令制度该改的都改了一遍。这自然引起许多人的不满,可是这些人看晁错正独邀主宠,无人敢于发难。

不久晁错升为御史大夫,就是副丞相。他便在此时向景帝上《削藩策》,建议凡诸侯有罪过的削其支郡。凡是犯罪有过错的诸侯王,削去他们的支郡,只保留一个郡的封地,其余郡县都收归朝廷直辖。

这个《削藩策》一提出来,立即在朝廷内外引起极大震动。景帝下令,让公卿、列侯和宗室共同议论,大多数人知道景帝是完全支持晁错的,因此没有人敢公开表示反对,最后,景帝决定:削夺赵王的常山郡;胶西王的六个县、楚王的东海郡和薛郡、吴王的豫章郡和会稽部。随后晁错又修改了关于诸侯王的法令三十条。诸侯王都喧哗起来,联合在一起准备武力抗拒削藩,借口请诛晁错以“清君侧”,使晁错被处死。

晁错针对当时匈奴不断侵扰西汉边境的情况,在人口问题上最重要的主张是移民戍边。他认为把内地居民迁往边地,既可以对他们进行训练,“居则习民于射法,出则教民于应敌”,有利于抗击匈奴,巩固边防,又可以“使屯戍之事益省,输将之费益寡”,节约朝廷开支,改变“中国贫苦而民不安”的状况。

为了使内地居民愿意到边地去,去后又能“乐其处而有长居之心”,他制定了多条有利于移民的政策。

移民戍边,在晁错以前虽然早已实行,但大多采取强迫命令的办法,而他不但第一次提出要用经济措施来鼓励移民,同时对移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生命安全又考虑得这么周到、具体,在我国古代思想家中是绝无仅有的。其次,他主张把人口迁往边地,固然主要从军事的目的出发。而不是从人口的合理分布出发,但因他第一个从理论上对移民戍边进行了阐述,这对后代一些封建思想家主张把人口从稠密地区移往宽旷地区,是有很大影响的。

二、自读文本,疏通大意,整理文言知识

1. 通假字

与雒阳宋孟及刘礼同师   同“洛”洛阳

由此与错有卻           同“郤”

诸侯皆諠哗             同“喧哗”

吴楚罢不               通“否”

计划始行,卒受大戮     通“猝”

2. 一词多义

3. 古今异义词

以文学为太常掌故       古义:文献经典     今义:以语言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

独闻济南伏生故秦博士   古义:汉朝时掌管图书的官名 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诏以为太子舍人         古义:让……做    今义:认为

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     古义:凭借这个    今义:表因果关系连词

上书言军事,谒见上     古义:军中之事    今义:与军队或战争有关的事情

于是景帝默然良久       古义:对此        今义:承接关系连词

因上便宜事             古义:利于治国、合乎时宜的办法或建议  今义:方便合适

4. 常见实词

与雒阳宋孟及刘礼同师   学习(动词)

天下无治《尚书》者     研究(动词)

年九十余,老不可征     征召(动词)

乃诏太常使人往受之     受学(动词)

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   晋升官职 (动词)

公言善,吾亦恨之       好(形容词)

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  喜欢(动词)

力未有以伤            中伤(动词)

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    罪(名词)

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    奏章(名词)

丞相谢                谢罪(动词)

乃先请,为儿所卖,固误       小辈(名词)

诸侯皆諠哗,疾晁错            痛恨(动词)

吾去公归矣                    离开(动词)

上书言军事,谒见上            晋见(动词)

内杜忠臣之口                  堵塞(动词)

公言善,吾亦恨之              遗憾(形容词)

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      处所(名词)

5. 常见虚词

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  总是(副词)

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  单独(副词)

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莫敢难  没有谁(无定指代词)

上初即位                      刚刚(副词)

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          可是(转折连词)

吴楚七国果反                  果真(副词)

道军所来,闻晁错死            从(介词)

于是景帝默然良久              很(副词)

6. 词类活用

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          以为……奇(意动用法)

太子善错计策                  认为……善(意动用法)

别疏人骨肉                    使……离别疏远(使动用法)

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穿(名词活用为动词)

吾当先斩以闻                  使……知道(使动用法)

内杜忠臣之口                  对内(名词做状语)

外为诸侯报仇                  对外(名词做状语)

错乃穿两门南出        向南(名词做状语)

7. 特殊句式

晁错者,颖川人也           (判断句)

学申商刑名于轵张恢先所     (状语后置)

乃先请,为儿所卖,固误     (被动句)

此非庙垣,乃堧中垣         (判断句)

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省略句)

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   (省略句)

第二课时

就人物性格和刻画方法研讨探究

1. 《晁错》记叙了晁错哪些方面的事迹,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哪件事?

提示:

被派去齐向伏生学习,他学习回来后上书讲述其所学,得到文帝的赏识。

晁错善于辩论,智谋出众,深得太子宠信,称他为“智囊”。

多次上书孝文帝,探讨削弱诸侯的事以及更改法令的事。

景帝时更改了许多法令制度。

击败了丞相对自己的中伤。

向景帝提出削藩策,在朝廷内外引起极大震动,诸侯以此为借口发动叛乱。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向景帝提出削藩策,在朝廷内外引起极大震动,诸侯以此为借口发动叛乱。

2. 晁错最后落得腰斩东市的结果,原因有哪些?

削弱诸侯势力,触动了诸侯的根本利益。

晁错一介书生,对诸侯王对中央政权的危害是看得透彻,可是却没估计到各诸侯王联合反叛会有怎样的后果。

为人过于严肃,又不能容忍别人的过错,一人立于朝廷之上,孤危无援。

只依仗皇上的宠信,有些有恃无恐。

其政敌伺机陷害。

他的削藩策略还不够成熟。

3. 司马迁说,晁错擅权,“变古乱常,不死则亡”。苏轼《晁错论》中也说,以七国之强,而晁错要立即削弱它们,是为了沽名钓誉。你如何评价晁错的所作所为?你认为一位政治家要想改革时弊,应具备哪些方面的素质才有可能结局比较圆满?

提示:

本题具有开放性,请各抒己见,自圆其说。

4. 司马迁塑造的晁错这个形象,性格鲜明,主要是通过哪些手法来表现这个人物的?

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

通过人物的言行表现人物。

通过反面衬托和侧面烘托表现人物。

刘老师

[《晁错》教案(《史记》选读)]

晁错 篇四

晁错(前2----前154年),是西汉文帝时的智囊人物,汉族,颍川(今河南禹州城南晁喜铺)人。年轻时学法家学说,汉文帝时,晁错因文才出众任太常掌故,后历任太子舍人、博士、太子家令(太子老师)、贤文学。在教导太子中授理深刻,辩才非凡,被太子刘启(即后来的景帝)尊为“智囊”。因七国之乱被腰斩于西安东市。

目录简介文学贡献相关事件后世评价收缩展开简介

概述

晁错(音cháo cuò)颍川(今河南禹州)人,汉初学者和积极的政治改革者。曾随张恢习申商刑名之学,向伏生学《尚书》。据说他个人曾使《书经》免于亡佚。文帝时官太常掌故、博士、太子家令,迁至中大夫。有辨才,号称“智囊”。景帝初,官御史大夫。曾先后上书言兵事、边防,主张重农贵粟,力倡削弱诸候,更定法令,招致王侯权贵忌恨。公元前154年,吴、楚等七国以“讨晁错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晁错因此被杀。事迹见《史记》卷一百一、《汉书》卷四十九。 《汉书・艺文志》载晁错有文三十一篇,多数已佚年轻时学法家学说,晁错最早是学“刑名之学的”,而后又被选拔去读《尚书》,可以说是学贯儒法。汉文帝时为太子家令,有辩才,号称“智囊”。汉景帝时为内史,后升迁御史大夫。曾多次上书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削减诸侯封地、重农贵粟。晁错的经济思想,散见于《汉书》的《食货志》、《袁盎晁错传》等篇。

政治立场

晁错是献身于汉帝国中央集权事业的政治家。在政治立场上,他主张中央集权。比贾谊更坚强,是一个能有条理和系统地分析当时问题的务实的政治家。他劝景帝勇敢地对付诸王的挑战;他总结了影响与匈奴关系的战略和战术;他力主采用为国家增加农业生产的措施。 晁错力主振兴汉室经济,他发展了汉高祖的“重农抑商”政策。同时主张将内地游民迁到边塞屯田,既开发了边疆,又减少了内地对边塞的支援,这些由晁错主张或更定的措施,对汉初的经济发展和“文景之治”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晁错在任太子家令时,就上书文帝《言兵事三章》(后人称为《言兵事书》)分析自高皇后以来对匈奴一直消极抵抗,片面求和的危害性,提出了“募民徒塞屯田”的主张,文帝采取了这一主张,“绝匈奴不与和亲”。令大批内地人迁往边疆屯田。 晁错为人刚直,在政见上与群臣多有不合。最致命的是,晁错急于推行,而当政的景帝一度犹豫,未能及时采取行动。这些致使对“削藩”政策不满的刘姓诸侯于公元前154年(景帝三年)发动了“七国之乱”,以“请诛晁错,以清君侧”为名,威逼景帝。景帝为平息事态,无奈道:“吾不爱一人而谢天下”,遂腰斩晁错于西安东市,时年四十六岁。

文学贡献

据《汉书・艺文志》著录,晁错有文章三十一篇,然大多已不存,现传的只有散见于《汉书》中的《言兵事疏》、《守边劝农疏》、《论贵粟疏》、《贤良文学对策》等少数几篇政论散文。 作为与贾谊相颉颃的政论家,他的文章在内容上不仅应合当时时代的热潮,积极总结古代圣王治世和秦朝覆亡的历史经验教训,如其《贤良文学对策》答明于国家大体 时,为 窃以古之五帝明之 ,答吏之不平,政之不宣,民之不宁 时,为 窃以秦事明之 等。而且,晁错还以政治家深刻的洞察力和匡正时弊的满腔热情,将其视角敏锐地投向事关国计民生、政权安危的一系列重大社会问题,并通过分析论证,不失时机地提出切实可行的主张和具体措施,往往起到对现实的指导作用。 晁错为直言敢谏,为发展西汉经济和巩固政权,他制订并主持实施了许多积极的政策,期间还写有《说景帝前削藩书》、《募民既下书》等大量政论性文章。

相关事件

太子智囊

晁错年轻时,曾在轵这个地方向一个名叫张恢的先生学习先秦法家申不害和商鞅的学说。因此司马迁曾说:“贾谊和晁错明申商”,就是说他们都是法家。但是,应该补充说,他们并不是纯粹的法家,因为他们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如晁错,曾以文学,(指一般的学问)为太常掌故(负责祭祀的太常的一种属官),在此期间,被派到济南伏生那里,去学习儒家经典《尚书》。学习回来以后,就向文帝讲述《尚书》的内容和他自己的一些看法,很得文帝的赏识。文帝便任命晁错为太子舍人,后又改为门大夫(这两种都是太子的属官),再升为博士。 大约在任博士期间,他写了《言太子宜知术数疏》,文章指出:一个君主所以能够建立留传后世的功业,关键就在于通晓“术数”,即治国的方法和策略。他认为,君主必须懂得怎样统驭臣下,使得群臣“畏服”,懂得怎样听取下面的奏报,而不受欺骗和蒙蔽;懂得怎样使万民生活得安定并且得利,那么海内就一定服从。懂得怎样使臣、子以忠孝事上,那末臣下和子女的品行就完美了。这四项,是我为皇太子考虑的当务之急。晁错驳斥了一些朝臣认为皇太子不必知道治理国家的事的意见,认为以前的君主有的不能保持政权而被臣下杀害,就是由于不懂得治国的“术数”的缘故。现在太子书读得很多,但是如果不通晓治国的方法,只知背诵书本,那是劳而无功的。他建议文帝选择圣人之术中在当今切实可用的,赐给皇太子学习,经常让太子在你面前陈述自己的看法。文帝采纳了晁错的意见,认为说得很对,于是就拜他为太子家令。太子家令是太子府内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属官,职责是主管庶务。由于晁错善于分析问题,提出中肯的意见,深得太子刘启的喜爱和信任,被太子家誉为“智囊”。他的言行,对刘启有了重要的影响。

出谋划策

在文帝朝,晁错除了辅佐太子外,还对当时国家大事发表意见,提出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大都切合实际,见识深刻,不但在当时起了积极作用,而且对以后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言兵事疏》、《守边劝农疏》、《贵粟疏》和《举贤良对策》等,都是当时杰出的政论文。 文帝十一年(前169年),匈奴侵扰狄道,陇西军民以少击众,打败了匈奴军队。晁错乘机向文帝上了《言兵事疏》,对过去的历史经验和当时的事实进行总结,论述了抗击匈奴的战略和策略思想。他论述了战争中激励士气和选择良将的重要性,着重分析了战争中地形、士卒训练有素、武器锋利三者之间的关系。他举例说,水沟沼泽、山地丘陵,宜于步兵作战,战车、骑兵二不当一;平原广野,宜于战车、骑兵作战,步兵十不当一;河流山谷地区,高下相临,宜用弓箭,短武器百不当一;两军逼近,平地交战,宜用长戟,剑盾三不当一;道路曲折隐蔽,狭隘、险要之地,宜用剑盾,弓弩三不当一。这是讲的地形与兵器使用的关系。士兵不经过挑选和训练,作风拖拉,行动不齐,战机有利时不能及时赶到,不利时不能迅速转移,不能听从指挥,这样的军队百不当十。由此他得出结论说:武器装备不精良,等于把士兵断送给敌人;士兵不会作战,等于把将领断送给敌人;将领不懂用兵,等于把君主断送给敌人,君主不善于选择良将,等于把国家断送给敌人。这四项,是军事上的要领。晁错还具体分析了汉军和匈奴军双方的长处和短处。指出匈奴军有三长,汉军有五长,提出应以己之长,击敌之短;同时指出,汉朝地广人众,可兴数十万之师,以十击一。晁错还建议争取少数民族共同抗击匈奴。如义渠等族来归附的有几千人,生活习俗与长处和匈奴相同,可以发给他们精良的武器装备,并派熟悉他们习惯并能团结他们的良将去统帅他们,让他们把守险阻的地方;而平地要道则派汉军守卫。这样可以使两者相互配合,发挥各自长处,这就是万全之术。

真知灼见

文帝对《言兵事疏》很赞赏,赐给晁错诏书,以示嘉奖。晁错接着又向文帝上了《守边劝农疏》和《募民实塞疏》,提出用移民实边的办法来代替轮番戍边的办法,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创新的建议。 晁错首先总结了秦朝戍边政策的历史教训。那时,从远地戍边士兵不服水土,运粮困难,病死不少;加上秦法严酷,误期要判死罪,终于激起陈胜起义,秦朝灭亡。他又分析匈奴军时来时去、经常骚扰的特点,汉军轮番戍边的办法无法对付,缺点很明显。因此,他提出了移民实边的新政策,其要点是:一、招募内地百姓到边塞地区,长期安家落户,先由政府供给衣食、住房、耕作器具,规划耕地,直到能够自给为止;二、按军事组织编制移民,并实行军事训练,平时耕种,战时出击;三、建筑防御工事,高筑城墙,深挖壕沟,并设滚木、蒺藜。这些措施,切实可行,足以巩固边防。同时,晁错又在《论贵粟疏》中建议,全国百姓向边塞输纳粮食,以换取一定爵位或用以赎罪,这叫纳粟授爵。对晁错提出的移民实边、寓兵于农的政策,文帝立即付诸实施。这个政策不仅在当时起到防御匈奴的作用,而且开了历代屯田政策的先河,对后世影响很大。汉武帝时赵充国实行军屯,三国时曹操的屯田政策,都是晁错移民实边政策的继承和发展。

国之贤良

文帝十五年(前165年),文帝令大臣们推举贤良、方正、文学之士。晁错在太子家令任内被推举为贤良。文帝亲自出题,就“明于国家大体”等重要问题,提出征询(这叫“策问”)。当时贾谊已死,参加对策的一百多人中,以晁错的回答为最好。晁错的《举贤良对策》成了西汉一篇著名的政论文。 在回答“明于国家大体”的问题时,晁错以古时五帝的事迹来阐明。听说五帝十分贤明,臣子都比不上他,所以他们亲理政事,每天在正殿处理政务,在明堂颁布政令;各项措施上符天意,下顺地利,深得民众拥护。众生万物没有不受其好处的。因此,气候调和,四季分明,日月光明,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无灾无疫,百姓安康。这就是符合天地之意,明了治理国家的要领所收到的功效。 在回答“通于人事终始”的问题时,晁错以历史上三王之事来阐明。听说三王之时,君主与臣子都很贤明,所以共同商议政事,决定天下安定的大计,都以人情为根据。晁错列举了人情所希望的长寿、富裕、安定、闲逸,三王都不加伤害、阻止、妨碍,而是加以保护、扶持、爱惜。制订法令,要合乎民情才实行;动用民力,要根据民众的情况,然后才去做。要求别人象要求自己一样,宽恕别人象宽恕自己一样。人情所憎恶的,不要强加于人;人情所向往的,不要强令禁止。这样做的结果,是百姓和睦相亲,国家太平安宁,君王地位巩固,恩德延传到后代。这就是明了一切根据人情来办事的功效啊。 在回答“直言极谏”的问题时,晁错以五霸之事来阐明。听说五霸不如他们的大臣,所以把国家大事托付给大臣,让他们去处理。辅佐五霸的大臣,他们经常检点自己而不敢欺骗君主,奉法令而不徇私,遭患难而不避死,见有才能的人而不压制,受俸禄不过量,不让无能之人居高位。有这样的品行,可算是方正之士了。大臣们制订法令,以“兴利除害、尊主安民”为目的,而不“苦民伤众”。他们实行奖赏,是表彰人们忠君孝亲的功绩,而不是无故把民财随便给人,百姓就不会怨恨;他们施行刑罚,不是放纵自己残暴之心去乱杀人,而是禁戒那些不忠不孝而危害国家的人,定罪量刑得当,犯罪者知道罪有应得而不抱怨。如此法治,可以说是平正之吏了。法令不合理,提请君主更正,不使害民;对君主的暴虐行为,不应顺从,而要帮助纠正,不使国家受害。纠正和补救君主的过失,显扬君主的功德,使君主内无邪恶的行为,外无污浊的坏名声。这样来辅佐君主,可以说是直言极谏之士了。在回答“吏之不平,政之不宣,民之不宁”的问题时,晁错以秦朝的教训来说明。听说秦开始统一天下时,君主的贤明不及三王,他们的大臣的才能也不及三王的助手,然而秦的统一事业完成得很迅速,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地形有利,山川富饶,财用充足,百姓善战;再加上六国的君臣都不贤能,意见分歧,百姓不肯出力。相比之下,秦最富强。本国富强而邻国混乱,正是统一天下的有利条件,因此秦始皇能兼并六国。在那时,三王的功绩都不能超过秦始皇。但是后来衰弱下来了,那是因为任用了不肖之徒和听信了谗言之贼;大造宫殿,贪得无厌,民力疲尽,征收赋税没有节制;狂妄自大,自以为是,群臣恐惧,谄媚求存,骄横放纵,不顾祸患;凭着高兴而随便赏赐,发泄怒气而胡乱杀人;法令烦多残酷,刑罚严厉残暴,草菅人命,秦二世甚至亲自射杀百姓取乐;贪官污吏乘法令混乱之际,擅作威势,独断专行,各自为政。秦末开始乱的时候,官吏首先侵害的是贫民百姓,到了中期,富人也受到官吏的损害;最后,连皇族和朝廷大臣们也受侵害。因此,闹得人人自危,个个怨恨,离散逃亡,人心涣散。陈胜带头造反,天下大乱,秦朝灭亡。晁错这个分析,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还是比较中肯而切实的。 最后,晁错指出,陛下即位十六年了,但百姓还没有十分富裕,盗贼还未减少,边境尚未安宁。所以会这样,想来是陛下没有亲自管理国事,而一味依靠臣下的缘故。而那些大臣才能不及陛下,恐怕会把有的大事耽误了。我虽愚昧无知不自量力,但也深深为陛下惋惜。 晁错的对策,深得文帝的嘉许,因此,文帝就把他由太子家令提升为掌管议论政事的中大夫。

备受信任

对地方诸侯王危害西汉王朝的问题,晁错与贾谊的`看法是一致的。因此,晁错曾多次上书文帝,提出削诸侯和改革法令的建议。文帝虽没有采纳他的建议,但十分赏识他的才能。当时,太子刘启很赞成晁错的建议,而袁盎和不少大臣、功臣则持反对态度。 汉文帝后元七年(前157年),文帝去世,太子刘启即位,这就是景帝。景帝立即提升晁错为内史(京师长安的行政长官)。晁错多次单独晋见景帝,议论国家大事,景帝对他言听计从,其宠信程度超过了九卿,许多法令是经他的手修改订立的。丞相申屠嘉对此心中十分不满,但无法伤害晁错,只好寻找机会。正巧,内史府坐落在太上庙(刘邦父亲的庙)外面的空地上,门朝东开,进出不方便;晁错就另开一个从南面进出的门,凿通了太上庙外空地的围墙。申屠嘉知道后大怒,想借此过失,报请皇帝杀掉晁错。晁错得到消息后,立即单独向皇帝说明情况。等到申屠嘉到景帝面前告状,说晁错擅自凿开庙墙开门,请把他送交廷尉处死时,景帝对申屠嘉说:“晁错凿开的不是庙墙,只是庙内空地上的围墙,没有犯法。”申屠嘉只得谢罪而退,一气之下,发病不起,不久就死了。这样一来,晁错就更加显贵了。

替罪羔羊

朝廷讨论削吴国封地的消息传到吴国,刘濞就策划发动叛乱。他先派中大夫应高到胶西王刘印那里去密谋,约好以声讨晁错为名,共同起兵,并夺天下,“两主分割”。刘濞听了应高的回报,怕刘印翻悔,自己又乔装打扮,秘密到胶西,亲自与刘印订立了叛乱的盟约,刘印又发使串连齐地诸国,刘濞发使串连楚、赵诸国,相约一起反叛。景帝三年(前154年)正月,吴王刘濞首先在都城广陵(今江苏扬州市)起兵叛乱,并向各诸侯王国发出了宣言书,以“清君侧”为名,攻击晁错“侵夺诸侯封地,专以劾治污辱诸侯为事,不以诸侯人君之礼对待刘氏骨肉,所以要举兵诛之”等等。同月,胶西王刘印带头杀了朝廷派到王国的官吏;接着胶东王刘雄渠、苗川王刘贤、济南王刘辟光、楚王刘戊、赵王刘遂,也都先后起兵,共同向西进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吴楚七国之乱”。 七国叛乱的消息传到朝廷,景帝立即在军事上作了部署:太尉烃侯周亚夫率领三十六将军为主力,进攻吴楚军;曲周侯郦寄攻赵军;将军栾布攻齐诸军;拜窦婴为大将军,屯兵荥阳,监视齐赵方向,作为后援。景帝召见窦婴时,窦婴以有病为由加以推辞。景帝对他说:“现在国家有危急,王孙(窦婴的字)难道可以推辞吗?”窦婴这才接受了任命。 吴楚等七国联兵反叛,以诛晁错为名,使晁错的处境十分危险。当此之时,晁错本人又有两件事处置失当,更增加了这种危险。一件是他向景帝提出建议,让景帝御驾亲征,而自己留守京城长安,使景帝产生了对他的怀疑,也给其他大臣提供了攻击他的借口。一件是追究袁盎预知吴王刘濞阴谋反叛之罪。本来,袁盎同晁错两人的成见就很深,每当晁错在坐时,袁盎就走;袁盎在坐,晁错也走:两人从来没有一起说过话。袁盎曾任过吴国相,接受过吴王刘濞的贿赂。晁错当了御史大夫以后,派人审查过袁盎受贿案件,要判他的罪,景帝从宽发落,削职为民。吴楚七国反叛的消息传到长安后,晁错还要进一步治袁盎的罪,对他的属官说:“袁盎受过吴王的贿赂,包庇吴王,说他不会反,现在吴王造反了,应该审问袁盎预知吴王反叛之罪。”御史府的一个属官说:“现在这么办恐怕没有好处,而且估计袁盎还不至于会预先知道谋反。”由于证据不足,晁错犹豫不决。但是,却有人给袁盎通风报信,把晁错的话告诉袁盎。袁盎惊恐万分,连夜去见窦婴,商量对策。他们都是晁错的对头,决定以谋害晁错的办法,来保护袁盎。

腰斩东市

于是窦婴入宫,请求景帝召见袁盎。当时,景帝正与晁错商议调拨军粮的事。景帝召见袁盎时,晁错也在坐。景帝问袁盎:“你曾经当过吴相,现在吴楚反叛了,你的看法如何?”袁盎说:“不用担扰,一定可以破吴。”景帝说:“吴王近山采铜铸钱,煮海水为盐,招引天下豪杰,头发都白了,还起兵反叛,如果不是策划得十分周密,他会这么做吗?你有什么根据说他无能为力呢?”袁盎说:“吴王铸钱、煮盐取利是有的,但哪里有豪杰可引诱呢?假如吴王真的得到豪杰,那也只会帮助他做正当的事,而不会反叛了。吴王所招引的,都是些无赖子弟和私铸钱币的亡命之徒,所以他们互相勾结作乱。”这时,晁错插话了:“袁盎你策划个好办法出来!”景帝也问袁盎:“你有什么对策?”袁盎趁机说:“请陛下命令左右的人退出。”景帝叫左右都退下,独留晁错在场。袁盎说:“我所讲的话,臣下都不该知道。”景帝只好让晁错也退下。晁错退到东厢,心中十分愤恨。袁盎对景帝说:“吴楚所发书信,说是晁错擅自抓住诸侯过错,削夺封地,因此以反为名,要杀晁错,恢复原来封地就罢兵。当今之计,只有斩晁错,派使者宣布赦免吴楚七国,恢复被削夺的封地,就可以不流血而统统罢兵。”袁盎这番话,完全重复了吴王刘濞叛乱宣言中的“清君侧”的策略。景帝没有识破它,同时也因为吴楚兵势大,心中害怕,就听信了袁盎的这番话。景帝沉默了好久,然后说:“且看真实情况如何,假如真象你所说的那样,为了对得起天下,我不会爱惜某一个人。”这实际上是同意袁盎的主张,准备以牺牲晁错的性命来乞求吴楚等国退兵了。于是,景帝就封袁盎为太常,要他秘密整治行装,出使吴国。 过了十多天,丞相陶青、廷尉张欧、中尉(主管京城治安的武官)陈嘉联名上了一封弹劾晁错的奏章,指责晁错提出由景帝亲征、自己留守长安以及作战初期可以放弃一些地方的主张,是“无臣子之礼,大逆无道”,应该把晁错腰斩,并杀他全家。景帝为了求得一时苟安,不顾多年对晁错的宠信,昧着良心,批准了这道奏章。这时,晁错本人还完全蒙在鼓里呢! 诛杀晁错完全是一种突然袭击:景帝派中尉到晁错家,传达皇帝命令,骗晁错说让他上朝议事。晁错穿上朝服,跟着中尉上车走了。车马经过长安东市,中尉停车,忽然拿出诏书,向晁错宣读,这个忠心耿耿为汉家天下操劳的晁错,就这样被腰斩了。忠臣无罪,惨遭杀害,这真是一个悲剧啊! 景帝杀了晁错以后,就派袁盎以太常官职出使吴国,告知已杀晁错,并恢复被削封地,要求吴王退兵。这时刘濞已打了几个胜仗,夺得了不少地盘。和袁盎同去的宗正先见刘濞,要他拜受诏书。刘濞狂妄地大笑说:“我已为东帝,还拜什么诏书?”于是不肯见袁盎,却把他留在军中,想让袁盎参加叛军,任命他为将领,袁盎不肯。吴王刘濞就派一名都尉带五百兵把袁盎围守在军中,还想把他杀了。袁盎得到消息后,连夜逃出吴军营地,最后回到长安。这样,吴王刘濞就自己揭穿了所谓“清君侧”是一个骗局。 这时,从前线回长安来汇报军情的校尉邓公来见景帝。景帝问他:“你从前线回来,听说晁错已死,吴楚退兵了吗?”邓公说:“吴王谋反,已经准备几十年了,为削他的封地而发怒,要求诛晁错,不过是个借口,本意并不在反对晁错一个人。现在杀了晁错,我恐怕天下之士从此闭口,再也不敢说话了。”景帝问:“为什么呢?’’邓公说:“晁错担心诸侯王国越来越强大,朝廷不能控制,所以建议削夺他们的封地,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政府的地位,这是对万世都有利的打算啊。计划刚刚开始施行,竟全家被杀,这样对内堵塞了忠臣之口,对外却为诸侯王报了仇,我认为陛下这样做是不可取的。”听了邓公的一番精辟的分析,杀了晁错吴楚仍不退兵的事实,使景帝如梦初醒,他叹了一口气,对邓公说:“你说得很对,我也悔恨了。”但后悔已经晚了。邓公这番话,显示了他的见识高深,得到了景帝的赏识。于是,就拜邓公为城阳中尉。 用牺牲晁错和恢复被削封地的妥协办法不能使吴楚七国退兵,景帝就只有坚决使用军事手段,来平定叛乱。二月中,景帝下了一道诏书,号召将士奋力杀敌,同时下令严惩参加叛乱的官吏,从而鼓舞了汉军的士气。在周亚夫等路军队的攻击下,吴王刘濞兵败被杀,其他六个叛王有的畏罪自杀,有的被处死。刘濞经过长期准备发动的叛乱,不到三个月就被彻底粉碎了。 晁错虽然牺牲了,但晁错为之奋斗的事业还是被继续下去。景帝在平息吴楚七国叛乱之后,趁机在政治上作了一番改革。他下令诸侯王不得继续治理封国,由皇帝给他们派去官吏;他又改革诸侯国的官制,改丞相为相,裁去御史大夫等大部官吏;这就使诸侯王失去了政治权力,仅得租税而已。这样一来,中央政权的权力就大大加强,而诸侯王的力量就大大地削弱了。晁错在历史上是一个争议颇多的人物。晁错当然不是完人,他的缺点很明显,但是,在那个时代,他确是一个进步的杰出的人物,是一个政治家。明代李贽曾说:“晁错可以说他不善谋身,不可说他不善谋国”,热情赞扬了晁错为了国家利益而不顾个人安危的献身精神。应该说,这种精神是很可宝贵的。

后世评价

学问大家

首先他是一个有学问的人,晁错最早是学“刑名之学”的,什么叫“刑名之学”呢?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学政治法律的。也就是说晁错是政法学院或者政法系毕业的。因为学习成绩还不错,而且主要是文字工夫好,就当上了太常掌故。我们要知道,古人判案子很讲究判决书的起草,要求判决书写得很有文采,晁错很有文采,所以选他做太常掌故。 晁错时来运转是什么时候呢?是被太常选拔去读《尚书》。我们知道,由于秦始皇焚书坑儒,古代的典籍失传,很多典籍流散在民间,传人一代一代地没有了。到了汉文帝的时候,懂得《尚书》的只剩下一个人,叫做济南伏生,但是等汉文帝找到这个人的时候,他已经九十多岁了,不可能把他请到朝廷来,怎么办?所以只好下命令说:太常寺不是教育部吗?选拔一个可造之材,到济南伏生家里去学。苍天有眼,太常寺选中的就是晁错。晁错在济南伏生家,跟着济南伏生学了《尚书》,这就是儒家的学说,他原来学的是法家的东西,现在又学了儒家的东西,这叫做学贯儒法,学问大长,名声也大长,回到朝廷以后,说起话来是头头是道。汉文帝说这是个人才啊,这个人才不能浪费了啊,那就去辅佐太子吧,太子就是后来的汉景帝,于是就任命晁错做了太子舍人,后来又做了太子门大夫,后来做到太子家令,太子家令是个什么级别呢?算是一个中层干部。

智慧之人

晁错是一个有智慧的人,口才特别好,能言善辩,他进了太子府以后,太子嘛,他是储君,就是他等着做皇帝,他平时不管事儿,他没什么事儿做,晁错又一肚子学问,就天天跟太子谈学问,谈得太子对他有点崇拜,经常和他坐而论道。太子的家人也对他有点崇拜,就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智囊”。 晁错是一个有学问的人,他也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他非常关心国家大事,他虽然在太子府里面做一个家令,或者还只是做一个门大夫等等,官职不大,但是“位卑未敢忘忧国”,他时常研究国家大事,向汉文帝提出各种各样的建议,他给汉景帝上了好几道疏文,其中最有名的是谈两件事情的:一件事情是守边,一件事情是劝农,这篇疏文后来被收入《汉书》的时候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收入晁错的本传,一部分收入《食货志》,收入《食货志》的后来被命名为《论贵粟疏》。《论贵粟疏》是一篇有名的文章。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晁错,他又是一个有思想的人、有办法的人,还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正因为他是一个有学问的、有思想的、有能力的、还不甘寂寞的人,就命中注定了他会来趟朝政这汪“浑水”,他一定会来管这个国家的事情。 晁错的第一个问题,是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他在太子府的时候,和朝中的大臣关系就不好,我们看《史记。晁错列传》里面有这样一句话:说袁盎及诸大功臣都不喜欢晁错,很不喜欢他,你想想,他在太子府里面不过做个舍人,门大夫,家令,并不是什么职权很大的,很重要的官员,只不过喜欢发发议论而已,大家都不喜欢他,一旦他进入中枢,担任重要职务的时候,结果就可想而知了。果然汉文帝驾崩,汉景帝继位以后就重用晁错。因为汉景帝觉得晁错是一个“智囊”,所以汉景帝一上台,第一件事情就任命晁错为内史。内史是个什么官呢?内史负责的是京城地区所有的行政工作,相当于现在一个首都市的市长,所以晁错是越过了副部级,直升正部级。这样一来,晁错恐怕是有点得意忘形,至少是有点趾高气扬,仗着汉景帝信任他,不停地提意见,不停地提建议,今天要改革这个,明天要改革那个,汉景帝还言听计从,都采纳他的建议,这一下子弄得朝中的大臣就不太高兴了。

能言善辩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的政治,它有官场上一整套成文或者不成文的规矩,而汉代的政治在汉武帝以前是以道家的治国理念为国家意识形态的,主张清静无为,主张一动不如一静,主张以柔克刚。总而言之是不喜欢折腾,这是第一个特点。 第二个特点,汉初的那些高级官员基本上是贵族,或者功臣,有的是当年跟着刘邦一起打天下的,虽然能力不一定强,但是熬熬年头也就慢慢地熬上来了,所以大家对于像晁错这样一个靠着能言善辩、夸夸其谈就青云直上的家伙,看不上眼。所以晁错这个时候应该怎么样呢?应该夹起尾巴做人。他不,今天改革,明天变法,像根“搅屎棍子”,搅得朝廷上下不得安宁,大家对他就忍无可忍。 第一个被惹毛的是当时的丞相申屠嘉,申屠嘉惹毛了以后,找了个岔子就要杀晁错,找了个什么岔子呢?晁错不是当内史吗?那就是首都市的市长,内史有一个办公机构叫内史府,内史府有一个门朝东边开,晁错觉得这个门朝东边开,出出进进不方便,他就南边开一个门,南边是什么?南边是太上皇的庙,南边开一个门就把太上皇的庙外面围墙打一个洞,申屠嘉想,好家伙,太上皇头上动土啊,大不敬。于是商量说,我们明天上朝的时候弹劾他。不知道这个消息怎么就走漏了,晁错得到消息之后连夜进宫去见汉景帝,就把情况都说了,汉景帝说:这个事情朕给你做主了。 第二天,一上朝,丞相申屠嘉把这个事提出来,汉景帝说:哎呀!这个事儿朕知道了,这个晁错他是在太上皇庙的墙上开了一个洞,不过那个墙不是内墙,那是外墙。那我们大家都是北京人,知道北京,看看就知道,故宫、太庙都是一圈一圈的好多墙,他开的是最外面的那个,没戳到里面去,外面那个地方是干什么的呢?是安置闲散官员的,没什么了不起的。最后汉景帝说了一句关键的话,这个事是朕让他做的。申屠嘉没有话说了,回到家里吐血而死。就是晁错一上台就气死一个宰相,申屠嘉是什么人啊?申屠嘉是跟着高祖刘邦打天下的功臣啊,这样的人都搞不定晁错,还谁能摆平他?晁错,我们可以想象得出,他在朝中更加是恃宠骄人,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这里顺便要说一下这个申屠嘉,他不是小人。我们去看《史书》对申屠嘉的评价,申屠嘉这个人是一个非常廉洁的清官,叫“门不受私谒”,什么叫“门不受私谒”?就是他在自己家里头是不接待客人的,其他的官员你不要到我家里来谈事,有事咱们上朝,到办公室去谈。袁盎曾经找过申屠嘉,申屠嘉说:袁公有什么事吗?公事明天到办公室找办事员谈,如果是私事,本丞相无私事,清官嘛,所以这件事情申屠嘉在这个朝廷当中威望是很高的。你得罪了申屠嘉,你就得罪了一批正人君子。比方说后来联名上书要杀晁错的廷尉张欧,什么人,大好人,廷尉我不是说了,是司法部长兼最高法院院长,他办案子有一个原则,就是他拿了这个判决来了以后,他要看,看了以后,他发现如果这个案子有疑点,比方说证据不足,程序不对,发回去重审,如果交上来的案卷左看右看都挑不出毛病,那确实是证据确凿,这个人也确实是罪大恶极,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能赦免他,他会亲自到监狱里去宣读判决书,流着眼泪,一边哭,一边读,说你犯了什么滔天罪行,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然后弄点好酒好肉伺候你上路吧。是这么一个人,你想这样一个人都主张杀晁错,你说晁错得罪人得罪到什么程度了,我们可想而知了。

性情耿直

从政的晁错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然而他的性格使他无法成为一个真正的政治家。 那么晁错为什么不得人心呢?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政见不和,他主张削藩,其他人主张不动,“道不同,不相与谋”。第二个原因,性格不好,性情耿直,比较认死理。史记和《汉书》讲到晁错的时候都用了四个字:峭、直、刻、深。峭,什么意思呢?严厉;直,什么意思呢?刚直;刻,什么意思呢?苛刻;深,什么意思呢?心狠。一个人又严厉,又刚直,又苛刻,又心狠,讨人喜欢吗?不讨人喜欢。谁会喜欢这样的人呢?谁会跟这样的人成为好朋友呢?这样的人怎么会有一个好的人缘呢,而没有一个好的人缘,你怎么能在政府里面混呢?这就是晁错性格上的原因。 晁错的这个性格,我们在电视剧《汉武大帝》里面也看到有表现。晁错推出削藩的政策以后,朝野哗然,晁错的父亲就千里迢迢从颍川赶到长安来找晁错,他是这样说的:“必须这样做呀!不这样做,天子就没有尊严,国家就不得安宁。”那么这个情节表现了什么,表现了晁错的忠心耿耿,晁错是一个既忠心耿耿,又深谋远虑的人。按说这实在是国家的一个栋梁。但是晁错的忠心耿耿和他的深谋远虑都有一点问题,什么问题呢?他是为国深谋远虑,为自己一点都不深谋远虑,所以《汉书》对他的评价是:“锐于为国远虑,而不见身害”,而自己要倒霉了,他都不知道。这样的人,按照我们一般来说的道德标准,这是一个大好人啊,大公无私,一心为公,一往无前,奋不顾身,这不是很好吗?怎么不好呢?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就是不能为自己考虑的人,他往往也不能为别人考虑,不懂得民情的人,不懂得那些人之常情的人,也往往不懂国情。国家是什么?国家是具体的人民构成的,人民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你不了解人,你就不能以人为本,所谓以人为本,你就是要了解人性、人情,包括人之常情,你不能够没有人之常情,一个不把自己生命放在眼里的人,往往也不把别人的生命放在眼里,一个不把自己的生命当回事儿的人,也不会把别人的生命当回事儿,你既然不能把别人的生命当回事儿的话,你怎么为民众谋福利呢?一个连自己都保卫不了的人,你能够保卫国家吗?所以对于这样一种奋不顾身,我们要一分为二地来看,承认他道德上高尚的一面,也看到他缺陷的一面。

忠心不二

忠心耿耿又有什么问题呢?忠心耿耿的人往往会有这么一个问题,我既然是一心为公的,谁反对我,就是[www..cn]一心为私,我既然是忠臣,谁反对我,那就肯定是奸臣,他就会以自己来划线了,他就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了。而一个人不能够听取别人不同的意见,他就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兼听则明嘛。那么你要兼听的话,你就不能说我是一心为公的,你们是一心为私的。晁错就是这样,这是不是有问题呢? 第三个问题,就是他那个一往无前,一往无前我们以前也认为是一个很高尚的品德,当然我们某些时候是需要一往无前,需要奋不顾身的,也需要执着,需要认死理,但要看什么人,什么事儿,什么情况,比方说你做学问,执着是好的,为什么呢?追求真理,一个学者,一个科学家,一定要执着,一定要认死理,我认准了这个,我就这条道走到黑了,我不碰到南墙,我绝不回头,也许就在我探索过程中,我还没有碰到南墙的时候就找到真理了。但是政治家不行,政治家必须是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该坚持的时候坚持,该妥协的时候妥协,该让步的时候让步,该迂回的时候迂回。而且政治家要考虑的问题,一件事情不仅仅是该不该做,而且还要考虑能不能做,现在就做还是将来再做,这是一个政治家所需要的素质,他得看三步。而晁错是执着,坚持,认死理,只看一步,削藩就是对的,就是要做,能不能做,他不考虑,现在就做还是将来再做也不考虑。 而汉文帝是考虑的,所以他一再向汉文帝上书,汉文帝不采纳,后来晁错给汉文帝上书的时候写了这样一句话:“狂夫之言,而明主择焉”,就是说我是一个很狂妄的人,我说了一些狂话,请英明的皇上来做出决策。汉文帝批示是什么呢?汉文帝批示说:“言者不狂,而择者不明,国之大患,故在于此”。就是一个国家最糟糕的是什么?是提意见的人其实并不狂,但是做决策的人他糊涂,这就糟糕了。所以汉文帝是政治家,他是清楚的,他很清楚建议归建议,决策归决策,建议没有狂不狂的问题,什么建议你都可以提,但是决策有英明不英明的问题,决策不能不英明,这个道理文帝懂,景帝不懂,景帝不懂的结果是什么呢?采纳晁错的削藩策,而且让晁错自己来主持这项工作,这一下子麻烦就大了。

热门教案

学诗词

学名句